登陆注册
1740900000003

第3章 前言

有心理学专家说:人心是最容易改变的。一句话、一本书、一首歌、一个人、一个景象,都可能令我们的内心世界涌起波澜;人心也是最难以改变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正因为人心的变化多端,不可控和难以预测,如何引导人心才显得有趣而刺激。鉴于人心可以有效疏导和善加利用,有关人心的探讨在当下的学界、商界和政界已呈现出热火朝天之势。

在学界,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与人心有关的学科不胜枚举;在政界,自古即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当权者和政治家们比谁都更希望掌控人心。

而在商界,无论是来自内在驱动力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外在品牌形象的塑造,员工的人心所向和消费者的心中好恶都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从生产组织、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再到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建设、危机处理等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皆与“人心管理”摆脱不了干系。

近几年,有关“人心管理”“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并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和研究。

在国内,吴甘霖先生创立了心力学;曹世潮先生倡导心经济;王极盛教授提出了心商的概念;何才庆先生提出了企业总心理师的概念。在国外,心灵学的研究日益热门,灵商这一概念也被提了出来,而且日益深入人心。

这充分说明,“人心管理”越来越成为国际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趋势。而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心灵的学问。离开了心,中国文化的宫殿就失去了地基。加德纳·墨菲说:“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治人先治己,治己先治心”;“争天下者必先争人,争人者必先争心”;“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些有关“心”的名言警句。这些中国几千年的璀璨文化告诉我们:管理治心为上。

很多大师的管理哲学、管理理论和方法,都一定会向西方管理学说一样,被新的学术取代。但是,孔子、老子、曾子、孟子等中国文化,代代相传。

我国的经典名著如《论语》、《老子》、《周礼》、《墨子》、《孙子兵法》等书,已成为世界各国管理者的必修内容,诸如“诚意、正心、修身、持家、治国、凭天下”等管理理念,与“物本管理”、“人本管理”相比,正放射着无尽的光芒。“管理王道”必将是管理者心灵的自我修炼,可以预言:“治天下必先治己,治己者必先治心;争天下必先争人,争人者必先争心”的“心本管理”将可能迅速得到世界各国管理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心之学”将薪火相传。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10年前你不懂西方管理,说明你无知;10年后的今天你只懂西方的管理学,说明你无能。在中国的土壤上,面对中国人,你怎么能不格外重视中国式的管理?”

在中国古代有一副评价诸葛亮的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充分显示出人们对“攻心”、“治心”的重视。

在我国历代帝王之中,有才华的皇帝并不少,诸如商纣力大无穷,博闻多识;秦始皇是不可多得的政治军事奇才;隋炀帝也是文武兼备。但是他们不是没有稳固住江山,就是成了亡国之君。

为什么?是因为他们只懂得用拳头、用酷刑压制人民,而不懂得用心待人,经营人心。而这种有才无德,不懂得用心打动人的错误,不但使这些古代帝王失败的原因,而且也是我们现代很多管理者失败的原因。

且看一些企业员工对自己老板的评价:

“老板的能力是不错,但是太过苛刻了,无论什么事都必须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其实有时换一种方法可以做的更出色。”

“老板的眼光是很独到,但是谁难免犯错误。然而他国语刚愎自用,犯了错也听不进员工的建议,还把好心当坏心,所以大家很快就心凉了。”

“老板是才华横溢,掌握了先进的知识,但是却不懂得管理之道。不会用利益去安抚员工,只会用强权不断要求员工,最后我们对公司也失去了继续干下去的兴趣了。”

……

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之所以获得员工这样的评价,是因为他们虽然具备先进的管理知识,但是不懂得运用“心”的力量。

一位企业领导在谈到管理时强调“发善念”、“用心力”,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有一念之想,这一念之想非常了不得。天下最大的善念,莫过于慈悲,管理者对员工要有慈爱之心,以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身心健康、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而“用心力”其实就是赚取人心。比如你的企业有100人,你真正以慈悲心对他们,剩下的99个人就都会对你产生尊敬。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的所有事情都容易解决了。因为你所管理的任何事情,无外乎都是人做的事情,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也就很好办了。

《老板的心灵修炼》从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如何“管心”、“经营人心”及“修炼自我的心”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管理者要“修炼正心诚意功夫,实现自我管理,修身治人,以心治心”,从而使企业或团队真正达到的“齐心协力”局面。

本书引用了很多古代哲学思想,并结合国内外著名企业及企业家的管理案例、哲学观点来阐述,避免说教却极富说理,语言精炼又寓意深刻。

本书共分六章:

第一章从“用心管理”的角度,提出“管理之道,治心为上”。管理是“心”的本来功能,什么样的“心”就能把人生“管理”成什么样子,只有发挥“心”的管理功能,才是“管理”的真正“原点”。从“治人先治己,治己先治心”——管理者自己“心灵”的治理——到“以心治心”——治理他人的心——“一切皆治”从而“得天下”。

第二章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提出“管理就是管心”。企业即人,企业管理中的任何环节的任何事情都是由人来完成的;管理离不开人,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任何一种管理模式的成功均是从人的工作效果中得以体现。而人(员工)是“活生生”的人,只有深入理解员工的内心,并在管理中善加应用,才能激发起员工的内在动机,否则,就会失去员工的“心”,员工也不可能“用心工作”。这对员工和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第三章从“修己安人”的角度,提出“管理的过程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管理者必须从“修己”——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到“安人”——让员工“心随己动”,感化员工也自动修己——双方都主动修身养性,循序渐进,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

第四章从“管理要用心”的角度,提出“管理者心动,员工才会行动”。管理是“以己之心、动人之心”的“心对心”的技巧和艺术,今天企业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人心的问题,而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也是人心。因此,管理必须要用“心”,“运用之妙,关乎一心”,只有懂得管理过程中的“心”之妙用,才能跨越隔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那堵心之墙。

第五章从“打造高绩效团队”的角度,提出“和谐高效的团队在于心与心的结合”。“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团队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紧密协作、和谐搭配、集众人之所长并达到人人高效,才能凝聚出一支和谐高效的“同心圆”团队。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杰出的团队造就了杰出的管理者;反过来,也可以说杰出的管理者造就了杰出的团队。

第六章从“管理者的心灵修炼”方面,提出管理者只有“不断修心,不断自我超越”,才能达到治心的目的。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充满信心,勇往直前,担当责任,不倦学习,善于内省,心怀谦卑,时时感恩,充满激情并在工作中感受喜悦、享受人生。管理者修炼好自己的心,就能成为一个强大而充满智慧的人。

本书最后的第七章“中外著名老板的心灵修炼”,凝聚了多位中外优秀企业家心灵境界的修炼,使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对照。

本书引用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将传统人文思想和现代管理加以整合,兼顾中国古典智慧及西方管理精粹,旨在使管理者们:

开启管理智慧——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领悟管理之道——解读成功管理永远不可缺少的心灵智慧及管理“大道”。

透析管理心经——掌握管理中“心”之妙用。

凝塑自我魅力——达到修己及内圣、安人及外王之功夫。

提升心灵境界——增广心量、加深涵养,进而提升心灵境界。

我们深信,只要您意识到“心”的力量,抓住了自我的“心”,在管理中做到了“以心为本”,经营“人心”,您就抓住了现代管理的核心及根本,掌握了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您的企业及团队必然会上下一心,共同走向成功之路。

同类推荐
  •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从宏观的视野出发,以微观的操作细节为立足点,系统地介绍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技巧和智慧。这些理念、技巧和智慧都是他用一生的投资经历证实过的,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科特勒营销思想大全集

    科特勒营销思想大全集

    通过300个具体案例,生动地教会你如何做营销。
  • 智慧促销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促销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本书介绍了199种独特经典的促销方法:促销的基本功、促销经营的宗旨、促销的广告艺术、促销一张“嘴”、商品的包装艺术、商品的价格定位、智慧促销术、促销成功的秘诀
  • 顶尖管理九工具

    顶尖管理九工具

    探讨的是世界级工商领袖和管理大师们所推崇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顶尖且极具适用性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在今后管理中必须掌握的一些管理技巧。它们都源于世界顶级企业经营管理中所总结出来的实际经验,多数可以被运用到管理实践中。
  • 经理人必备经营与管理知识

    经理人必备经营与管理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从管理概论、管理职能、管理创新以及管理法则与实践四方面,比较客观地讲述了经理人管理工作的本质,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小城疑案

    小城疑案

    天河兴贸公司的业务员张义突然失踪,有人看到他和一位穿红衣裙的秀丽女子上了火车。七年中一直毫无音讯,七年后他的妻子李梅却接到陌生电话,说她七年前失踪的丈夫有可能被人害死了……小说情节扑朔迷离,险象环生。犯罪嫌疑人狡猾多端,新一代的刑警智勇双全,运用逻辑推理,拨开层层迷雾,查明了一个个事实真相……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上一个人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上一个人

    迷雾渐渐拨开。原来一直有一个温柔沉默的守护者,少女别琼被失败的初恋深深伤害,工作后却意外与初恋情人温沈锐相逢,可就在这个时候,然而温沈锐却从容自若,与别琼达成和解后,以朋友身份出现在她身边,她才遭遇到一生中最惨痛的离别……,别琼发现自己的生命中,她挣扎、质疑、愤怒,帮助她解决种种难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怪楼房客

    怪楼房客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每个城市或小镇都有着奇怪的楼房,那里住着一些性情怪异、行为莫测的房客。譬如巫荣城广场的抢劫事件,旁观者因为“旁观罪”引发的那一系列的故事。事发后,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谴责那群见死不救的旁观者,旁观者也因为良心的不安,渐渐地反省,醒悟……但那些受害人,是否能原谅旁观者的冷漠,走出阴影?
  • 禁忌魔法录

    禁忌魔法录

    一个女孩,有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却在无意间,来到了那一个充满了魔幻的世界,在那里,她懵懂,她迷惘,她……但是,最终,她有了一番成就!在那个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奇幻、魔法的世界里面,赛朵儿·希尔有着坚定的信念,她坚信,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