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700000008

第8章 关于建设“美食之都”的直言(2)

除了这两个事例,我还可以负责任地说:成都的川菜行业中多年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次由某一家企业为了全行业的发展而出资出力,从而起到一呼百应、引领万家的情况,真的是一次也没有出现过。2011年年底,在建设“美食之都”的宣传中有一件很热闹的事,就是在成都举行了“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论坛”,发布了《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因为我既已宣布退出“江湖”,而且对这个所谓的“申遗”活动原本就有不同看法,所以一直未参与其事。但是我从媒体明确得知,此事的主持者、出资者都是一家香港的著名酱料生产企业李锦记,与四川烹饪协会签订《支持川菜申遗合作备忘录》的企业也是这家李锦记。所以,一些媒体在发布这个消息时,都是实事求是地用了这些明明白白的标题:“李锦记启动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李锦记在蓉举办川菜非遗论坛”、“李锦记发布《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单从这些标题就觉得有如吞了苍蝇。有关川菜的研究、有关川菜的论坛、有关川菜的“申遗”,怎么会都是由香港企业来办?香港企业如此热心于川菜,是出于帮助川菜产业发展的学**式的义举,还是在背后有强烈的商业目的,我无权发表评论。我只是以此事例再来说明一个现象:要想依靠川菜企业来完成某项与全行业发展提高有关的大型的研究或推广活动,是从无先例的,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我认为要发展与提高成都的川菜产业,要建设好成都这个“美食之都”,必须而且只能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的原因。

本次学术讨论会,是我们民俗学会筹备了两年的一次重要会议。老中青三代人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业内人士,大家一不为名,二不为利,都是为了川菜事业的发展,都是为了成都市这个美食之都的建设在尽心尽力。所以,我也本着不带情绪、尽心尽力、实事求是、竭诚贡献的态度,追随着师友们的脚步,满腔热情地参加会议。为了表示对会议的支持,我特地向会议主持者请求给我多一点发言时间,让我将自己心中考虑已久的关于川菜产业应当如何发展与提高这一问题的若干思考作一次陈述,向关心此事的朋友们发出几声呼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建议。同时,这也算是对廖老给我布置的任务来交一次作业。

下面,请允许我进行直言不讳地陈述。

在谈具体的进言之前,有必要先来务点虚,先来明确两个问题。

第一,对川菜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在全国各大菜系中所处地位的评价。

我从来都不否认,无论是从成都看或是从四川看,川菜产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是成绩巨大、贡献至伟、有目共睹,这是首先必须肯定的。刚才我们提到了两个数字:一是它的销售总额连续多年都超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二是它的从业人数很可能是成都市各行各业(按,这里是以传统的行业分类而言的,诸如冶金、电子、汽车、纺织之类。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资料是把轻工业、重工业中的各个制造行业作为一个大的“制造业”进行统计的,按这样的统计方式,这种“制造业”是城镇中的最大行业)的第一位。单凭这两点,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至于由此而产生的它在服务大众、拉动内需、促进三产、扩大就业、增加税收、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等多方面的巨大作用,它对于提高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作用,它对于促进旅游业、广告业、交通运输业等多方面的巨大作用等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遗憾的是,统计部门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由于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成都川菜产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而不是总结成绩,评功摆好,所以这方面的内容就从略了。

改革开放以来的大约30年中,成都川菜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20世纪的90年代,这有三大标志:一是川菜行业从以国营为主转入民营为主,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二是从大师傅中心制转入总经理中心制,使企业逐步迈入了近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三是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运用成功,出现了成功的泡椒系列菜、酸菜系列菜、老坛子系列菜、川式虾蟹系列菜、多品种火锅等可以经受市场检验的创新菜。

可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提高(请注意,我不用“发展”这个概念,因为在“量”上是年年在发展,这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需求的急剧增加,是客观条件的需求。我用的是“提高”这一概念,因为我认为在“质”上基本没有什么“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则在于自身,包括行业管理部门与行业的从业人员两个方面,是主观条件的努力)。可是我们的政府官员与行业领导对于形势的认识却都有些盲目乐观,都有些浮躁心态。

对于这种盲目乐观和浮躁心态,对于掩藏在这种盲目乐观和浮躁心态背后的种种问题,我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也就是说,对于成都川菜产业的现状,我认为是不能令人满意,甚至令人有些失望的。正是因为有如此的判断,所以对于如何建设“美食之都”,也就有些与领导们不同的理解与意见。对于此我毫不讳言,不怕批评,而且欢迎批评。

两年前,成都成为“美食之都”的消息公布之后,各种媒体上都出现了不少十分高兴、十分激动的文章。当时我虽然高兴,但更多的是担忧,因为我害怕2002年春天的情景会再次上演。当年由《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所写的《倾力打造川菜王国》的整整四版宏文在《华西都市报》上刊出之时(据我所知,用整整四个版面刊载一篇本地作者的署名文章,这在成都是空前的,也很可能是绝后的),多么令人热血沸腾啊,甚至还极为罕见地召开了成渝两市同行的联席大会(据我所知,这是重庆直辖之后两市同行所召开的唯一一次有规模的联席大会)。我在不请自来的情况下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在会后立即写下了《热血沸腾之后的冷静思考——再论倾力打造川菜王国》的长文。我告诉我的老同学席文举说,我完全支持他在《倾力打造川菜王国》这一宏文中所提出的美好目标,我对他的重要倡议表示完全的拥护。可是,我却又坚决认为他提出的美好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一个也不可能实现,因为他只是从表面上了解川菜和川菜产业,而没有深入地了解川菜产业,他想建造的高楼大厦也就只能是在沙滩上见到的海市蜃楼。为此,我提出了我的相当全面而具体的意见,写出了一万多字的文章。可是,我的“乌鸦嘴”式的文章在所有媒体上都无法发表,原来说要编印的论文集也在短期的激动之后无人再提。我只好打印了几份分送给几位有关领导,其结果也是泥牛入海,没有任何反响,有如用拳头打了棉花。但是,最后的事实是,我这张“乌鸦嘴”所发出的极其微弱的声音却是不幸而言中,《倾力打造川菜王国》中所提出的所有目标是100%地完全落空,真的是一个也未能实现。一年之后,感谢《四川烹饪》的总编辑王旭东同志,因为他与我的观点有不少的共鸣,所以在刊物上发了我这篇长文的很简短的摘要,算是对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倾力打造川菜王国”的热潮作了一个冷静的小结。

整整10年过去了,我仍然坚持当年的观点:轰轰烈烈的“倾力打造川菜王国”的热潮为什么转瞬即逝?原因就在于席文举同志把川菜产业的各方面形势估计得太乐观了,把打造川菜王国的道路想象得太容易了,对很多深层次问题所带来的巨大困难估计得太简单了。

整整10年过去了,今天旧话重提。我认为情况虽然是有某些变化,但是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转。

我承认,川菜产业在数量上有几个指标确实在全国占有优势,这是事实。但是,数量上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需求愈来愈大,是大环境造成的,全国所有的餐饮业都在大发展,所有的菜系在数量上都在大发展。我们不要只是拿自己的纵向比,还要拿全国的横向比,不要只比数量,还要比质量。当年我就针对席文举同志和他的支持者们所宣称的川菜已在我国各大菜系中位居“老大”、已经“在餐饮奥运会上夺冠”、“川菜战胜了粤菜”、要立即组建进军世界的“川菜航母”、要“为全世界人民做饭”、要立即成立川菜研究院并大批量地培养川菜博士等等说法作了具体的论证,指出这种过于乐观的估计绝对不是事实,如果要从这种过于乐观的估计来考虑川菜产业的发展,应当是一种严重的误导。

由于川菜具有的一大特点是平民化,适应性强,所以,在川菜同行们的努力之下,的确已经成为了我国市场占有率中最大的菜系。但是,这是仅仅从市场占有率这一项而言的,仅仅是指川菜馆(含火锅店)在全国的数量很大而言的(且不说在全国各地到处可见的“川菜馆”中大部分都是冒牌,这些冒牌对于四川与重庆以外地区的食客往往产生出一种“川菜的特点就是低档价廉”的误导,从这种意义上说,它们虽然数量不小,可是给川菜抹黑的负面影响也不小)。量大并不等于质高,不等于全面取胜,更不能由此而盲目乐观,认为我们就已经有了进军世界的强大实力。这就好比我国骑自行车的人数多年来就是稳居世界的绝对第一,可是我们却一直不能拿到奥运会的自行车竞赛金牌一样。

事实的真相如何呢?这里,我简单地列举一下我在当年所提供的几组数字:

1.1997年12月,在杭州举行了我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按,近年来各种评比甚多,不少都不具有权威性,甚至于到了令有识之士不屑一顾的地步。我在这里所举出的评比活动,都是由国内贸易部和国家经贸委主办的或是批准的评比活动)。素来以小吃闻名于全国的四川省和重庆市总共只评定了19种,落后于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山东、天津,与陕西并列第八名。更何况这19种中华名小吃中,有的品种目前在成都已经基本上见不到,例如金丝面,据我所知在成都只有芙蓉古城样板区内的小吃街可以吃到,精牦牛肉在成都只有一家未正式注册的小型家庭作坊在制作。

2.2000年5月,我国首次“中华名菜”、“中华名点”评比揭晓,在全国评出的总数为1000种的名菜名点中,四川和重庆总共被评出“中华名菜”69种、“中华名点”21种,仅占总数的9%。

3.2000年6月,我国首次中国烹饪大师评比结果揭晓,总共评出了中国烹饪大师55人,四川和重庆总共只有3位,占全国总数的5.5%。

4.2000年3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42个代表队参赛,在奖牌榜上,我国选手共获得12枚金牌中的11枚,分属于北京、上海、洛阳、武汉、广州和无锡,四川与重庆榜上无名。

5.1999年底,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中,共评出了最佳厨师和优秀厨师100名,四川和重庆共有4名,仅占4%。

6.长期以来曾经作为川菜烹饪技艺代表的成都著名老字号,情况十分不妙。以1985年出版的第一版《川菜烹饪事典》(按,此书是由四川和重庆的一大批业内人士共同编写的,是迄今为止有关川菜的所有著作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在它的面前,目前书店中那些花花绿绿的大批川菜书籍大多数都是垃圾)中所列出的成都的“当今名店”及其次序为准:利宾筵、努力餐、治德号、荣乐园、香风味、盘飧市、竟成园、谭豆花、天府酒家、少城小餐、东风饭店、成都餐厅、竹林小餐、芙蓉餐厅、带江草堂、群力食堂、味之腴、陈麻婆豆腐。这18家老字号,12家已经消失,尚存的6家早已是江河日下,完全丧失了昔日风采,这在成都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必须承认,这是川菜事业的一大遗憾。特别是长期有“川菜窝子”之称,被大多数业界人士长期视作川菜烹制典范的荣乐园的衰退,更是川菜发展的极大损失(改革开放之后,四川在美国开办的第一家有代表性的川菜馆,就是用的荣乐园的金字招牌)。不否认这其中有国有企业体制落后的原因,可是在其他城市,很多这样的老字号却并未如川菜这样出现大面积的衰退,人所共知的北京的全聚德、上海的老正兴、杭州的楼外楼、西安的老孙家泡馍,仍然是几十年风光永驻。实事求是地说,重庆在这方面的情况明显地要比成都强。

举出这些冷冰冰的数字,绝不是要给大家扫兴,只是要提请大家冷静,不要把川菜的现状作出过于乐观的估计。我们应当清醒地承认: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川菜在发展,其他菜系并没有“睡觉”。其实,早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在为近年来川菜产业所表现出来的很多不足、很多问题而呼喊,告诫大家“川菜风光不再”,发出了“振兴川菜”的忧愤之声。例如,四川烹专的刘学治教授就在全国烹饪界最有影响的《中国烹饪》杂志上连续发表过两篇文章(见《中国烹饪》1999年第3期《蜀国:重整川菜大军》、2000年第7期《川菜迎新》)。我基本上同意他的观点。

对于“川菜战胜了粤菜”这一结论也应当有实事求是的理解。

在目前全国的餐饮市场上,川菜馆的数量要比粤菜多。对于这一结论我是同意的。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其他的几个事实,方能对“川菜战胜了粤菜”这一结论的内涵有着全面的实事求是的理解。

1.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从整个菜系来看,粤菜的原料比川菜讲究,所以在高档消费群体中,粤菜仍然要比川菜占优势。在四川之外的多数大城市中,粤菜的销售金额都要高过川菜。很多同志都在举例,说川菜在北京如何如何受欢迎。是的,川菜在北京的确有广阔的市场,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开办的四川饭店、峨眉酒家,还是改革开放之后较早进京的几家豆花庄,和较晚进京的东坡酒楼、巴国布衣、皇城老妈,都很叫座。但是,北京的高档次宴席,多数还是在顺峰等粤菜餐厅或者去全聚德、东来顺。在当年的讨论中,还有长文专门谈到深圳的川菜,文章标题就叫《川菜鹏城独领风骚》。严格来说,“独领风骚”的结论完全是错误的。我曾经两次在深圳考察过川菜的情况。目前深圳的川菜馆做得最好的是巴蜀风,巴蜀风的董事长、成都老乡朱晓春请我吃过饭、上过课,她明确告诉我:“深圳餐饮的市场份额排在前面的应当是粤菜、湘菜和淮扬菜。”

同类推荐
  •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器皿、烤煮方法、饮用习俗以及产地等。
  • 新编陕西名小吃

    新编陕西名小吃

    为了忠实地承袭陕西风味小吃遗脉,对千百年在实践中发展的这一门学问进行总结,不失时机地发掘拓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本书中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佼佼者。此书架构新颖,文思缜密,眼界开阔,多所创识和真知,书中不只讲小吃品种工艺流程、风味特点和营养价值,而且通过认真考辨,真实而科学地阐述了其源流典故和民风食尚,摒弃了一度传播于民间的那些杜撰的掌故和与史实不符的传说,还了陕西小吃“吃中有典”、“吃中有诗”、“吃中有画”的本来面目。虽不能说此书是当代陕西之大展,亦是富有时代特色的新一代食目的小结,可谓是一项沟通古今的浩大工程,其历史和现实间意义均是不言而喻的。相信这部书能受到餐饮工作者、旅游者和热爱饮食文化的朋友们的关注和欢迎。
  • 把鲜花吃在脸上

    把鲜花吃在脸上

    花草茶,也叫花茶、草茶、药草茶,是将具有药用和保健作用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皮等部位干燥后,单独或几种混合到一起加以冲泡而成的饮料。实际上花草茶不含有传统意义上茶的成分,之所以称其为茶,是因为花草茶大多为自然干燥而成,冲泡时具有自然的芳香味道,且具有保健、养颜、美容作用。
  • 营养早餐这样吃

    营养早餐这样吃

    《美食天下(第1辑):营养早餐这样吃》讲述的是营养早餐是一日能量的基础。纠正错误的搭配方法和早餐习惯,根据不同人群早餐的营养需求特点,吃对早餐更健康。《美食天下(第1辑):营养早餐这样吃》营养均衡的黄金组合,美味早餐健康加倍;读懂科学的早餐理念,吃对食物活力一整天。
  • 微波炉营养食谱

    微波炉营养食谱

    《微波炉营养食谱》根据人们的营养需求以及微波炉的特点,精选了近百道家常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做得轻松快乐,吃得美昧健康。《微波炉营养食谱》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各类人士学习家庭厨艺之需。
热门推荐
  • 穿越千年之梦幻爱恋

    穿越千年之梦幻爱恋

    [此文乃架空式穿越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作品简介:兰心从奇怪的长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置身在了另一个朝代,梦中死去梦中活,灵魂寄托在了年仅13岁的小公主身上,奇怪的是,她却半点不觉得排斥,反倒觉得这就是千年前的自己。十三年前死去的母妃?十三年前失散民间,又重新找回的公主!还有千年之后穿越过去的兰心?她们三者究竟有何关联?面对皇上的独宠,后宫之中又会掀起怎样的风云?毁容?失忆,历经生死,纠结人心,她却始终倍受保护。先有邹洌那浓浓的‘父爱’,再有邹安那不渝的‘深爱’,还有楚王子那绵长温柔的‘关爱’。面对三大美男,她的心究竟系于谁身?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之一,由孙武编著。《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最早、最负盛名的古代兵书。《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谋略著作。
  • 吊在窗上的魂

    吊在窗上的魂

    真实再现了发生在北京的二十多起案件。情节触目惊心,案情曲折离奇,本书以预审员的独特视角,故事凄楚哀怨,结局血泪交织,读来令人沉思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本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与神怪题材相结合的完美典范。作者许仲琳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广博的宗教知识,将民间流传的封神故事整理成一部伟大的神魔巨著。小说中所包罗的各路神仙及魔怪数不胜数,许多人物形象如姜子牙、哪吒三太子、二朗神杨戬、雷震子、土行孙等等,早已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 妖娆令:至尊驱魔师

    妖娆令:至尊驱魔师

    多年来一直做着同一个梦的胡娆娆在考古学家的帮助下,在梦境中见到了吸血鬼少年,奇怪的是那吸血鬼居然跟死去的男友长得非常像。好奇心让胡娆娆去了神秘的西域得到了古墓中的羊皮卷…从西方留学归来的驱魔师忧每次见到娆总是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忧用自己的那双灵魂之眼带着娆看到了他们的第一世,而娆在那羊皮卷中见证了她跟忧的第二世…一棵仙草和一个妖仙不得不说的故事…爱妖娆群号:108065000
  • 傀儡师

    傀儡师

    不仅能用来操纵生物,自古流传的傀儡术,甚至还能操纵非生物。这种奇术的传承者李然,凭着这种奇术,在奇案不断发生的校园中,是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奇术,不断地解开迷题,让那血案背后的凶手暴露在阳光之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以哈佛人生哲学为主线,讲述了大量的经典案例,寓能力培养干思维拓展之中,通过对孩子自信、诚信、爱心等品质的培养,引导孩子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人生。如果此书是灯,希望能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如果此书是路,希望能引领青少年走向理想之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