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800000002

第2章 事业得靠老实人干(1)

1、老实人埋头苦干

老实人,其特征就是一个“老”,一个“实”。所谓“老”,就是说他们只有一个心眼:老是想着事业,惦记着工作;他们干起活来活像一斗耕地的牛,埋头使劲,以致浑身是汗,所以人们送给老实人有一个绰号叫“老黄牛”。所谓“实”,就是说他踏踏实实地做事,不会耍奸溜滑;他们实实在在地说话,很少花言巧语。

老实人注重干实事,干起事来又使牛劲儿。没有老黄牛的默默无闻地耕作,田地里就不会有丰收的硕果;没有无数的老实人的埋头苦干,任凭多么伟大的事业也只是空中楼阁。一个家庭离不开埋头苦干的老实人,一个单位离不开埋头苦干的老实人,一个国家更离不开埋头苦干的老实人。事业要兴旺,国家要兴盛,就必须提倡人们做老实人,善待老实人,嘉奖老实人,当然不能亏待老实人。

我国由一个外国人讥笑的“贫油国”而一举跃升为今日石油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这是数以千万计的几代老老实实的石油工人的埋头苦干所创造的奇迹。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老实得如同铁块一样的“铁人”王进喜。

国家在1959年刚宣布在大庆发现了油田后,玉门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王进喜便主动请缨,要求去新油田参加大会战。上级很快就批准了王进喜的要求。

1960年3月,王进喜和30多名战友到达大庆的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他们就到大庆火车站去接打油井的钻机了。可是如何把这台60多吨重的大家伙搬下来,运到油井去呢?这道难题一时把大伙难住了。

通常,要卸这样重的机器,需要两台吊车同时搬运。可眼下,除了王进喜他们每人一双手,什么装卸机器也没有。王队长号召大家:“咱们就是用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设备运到井场上去。”

队长这么一动员,工人们就拿起棕绳、撬杠、铁管、圆木……奔到了钻机旁边,动手干了起来。

在浑厚的号子声中,钻机一寸一寸地从平板车上移了下来,又一寸一寸地移到了老远的井场上。

钻机从火车站搬到井场后,经过王进喜他们三个多小时的战斗,终于安装起来了。这天夜里,王进喜说啥也睡不着,独自个摸黑来到井场,找了块平地,燃起一堆火,用镐把量了量,甩掉棉衣就刨起泥浆池来。

井场有位工人见队长出去后一直不回来,猜想他可能上井场去了,就披着衣服出门找他。来到井场,果真见王进喜在呼哧呼哧地刨泥浆池,篝火的光把他的脸映得红彤彤。那位工人心里一热,忙回来把王进喜挖泥浆池的事告诉大家,大家也都不睡了,纷纷提着铁锹和铁镐出来,参加夜战。

钻井设备安装完毕后,水管线一时还不能接通。钻机没有水,就跟人没有血一样,王进喜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他忽然想起,离这儿不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小湖泊,于是一个念头立刻浮了上来:端水打井。他立即把这个想法告诉给战友们,大家便议论开了:

“这办法可以试试嘛。”

“不可,几十吨水要端多久啊?”

“工具到哪儿去拿?”……

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这时,有个人把头摇得像货郎鼓似的,说:“你们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

王进喜把胸脯一拍,自豪地说:“就是咱们国家!”随即他从马棚里拿来脸盆,朝向大家说:“走,为了早一分钟开钻,我们端水去!”

初春的大庆,小湖泊里的冰层仍然很厚,上面能走马车,王进喜找了根撬杠,在冰层上咚咚地砸了起来。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砸出碗口大的冰窟窿。大家又轮砸了半天,冰面上才露出一个小井口那么大的冰洞,大家把脸盆、水壶、灭火机外壳和头上戴的铝盔都用来端水了。有的没有家伙,干脆用双手抱起冰块,往井场跑。

第二天清晨,当瑰丽的朝霞染红了巍巍的井架时,水已经端足了。王进喜迎着曙光跨上钻台。他仔细地检查了一会儿机器,然后握住刹把,激动、有力地喊:“同志们,第一口油井开钻了!”

还有一次,王进喜因工伤住院,但他觉得住院太耽误时间,便趁护士忙的时候从医院里逃了出来。在从医院逃回井队的路上,遇上了一场滂沱大雨,天也黑得好像泼了墨汁似的。

深夜,井队临时宿舍墙上的挂钟,刚刚敲过一点钟,突然,一阵“砰砰”的敲门声,把正在酣睡的工人惊醒了。他们点上灯,打开门一看,只见一个浑身沾满泥水,脚上裹着绷带,腿上打着石膏,手上拄着拐杖的人闯进门来。大伙儿仔细一瞧,都惊喊起来:“这不是王队长吗?王队长——”

王进喜把随身带的挎包往床上一搁,连水也没喝一口,一转身,拄着拐杖又出了门,扑进风雨中……

——他上井场去了!

在一次工作中,发生了井喷的迹象。井喷,是钻井最大的事故。它像火山爆发一样,把地底下的原油、水和天然气迸出来,如果不赶快压住,不仅井毁人亡,连那高大的井架,也要被毁。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王进喜忘记腿痛,立刻奔向前去。

压井喷需要用重晶石粉调泥浆,可是,这里是新油田,地区又分散,一下子到哪儿去拿重晶石呢?王进喜当机立断,决定用水泥代替重晶石。

他就果断地下了命令:“往泥浆池加水泥!”

大伙儿见队长下了决心,便急速行动起来,一袋又一袋的水泥和掺土倒进了泥浆池里。可是,又有一件令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没有搅拌机,倒进泥浆池里的水泥和掺土不能一下子搅散开来,都沉在池底。王进喜用拐杖捅了捅,还是不顶用。他索性甩掉双拐,奋不顾身地往泥浆池里一跃,用身体搅拌起水泥来。

在队长带动下,工人们也都纷纷跳进泥浆池里。这时,王进喜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迅速保住国家财产。泥水浸到脚上的伤口,疼痛得钻心,他用牙齿咬住厚厚的下嘴唇,忍住痛,两手不停地搅拌,双脚不停地踩踏。工人们也跟着搅拌、踩踏。倒进池里的水泥和掺土,很快被搅均匀了。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井喷终于压住了。

当大伙儿把王进喜从池子里扶上来时,发现他手上、身上被泥浆烧起了许多大泡;受伤的腿痛得他满脸渗出汗珠子。但是,他没有倒下去,他把胸膛一挺,拄着拐杖说:“好啦,继续钻井!”

正在此时,碰巧马家窑有个大娘,拎着一篮鸡蛋来慰问钻井工人。老人家上上下下地瞧着浑身沾满泥浆的王进喜,只见他一双眼睛布满血丝,面孔比刚来时消瘦多了,两腮胡子也没刮,但他斗志昂扬,精神抖擞,毫无倦容。他那威武的身躯,真像战不败,打不垮,钢水铸造成的铁人一样!老大娘激动万分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个铁人哪!”

从此,“铁人”的名字就在大庆广阔的草原上流传开了。

1961年6月1日,大庆运出第一批原油。三年之后大庆油田会战结束,中国终于结束了用“洋油”的时代,实现基本自给。

党和人民当然没有忘记和亏待王进喜这样埋头苦干的老实人。

1964年,王进喜出席第三次全国英模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的接见。1965年他任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总指挥,1966年他领导钻井队创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1969年4月,在党的“九大”上,他以工人代表身份当选为中央委员。1970年4月,王进喜在玉门参加石油现场会回到大庆,经医生检查确诊是胃癌晚期,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到北京住院治疗。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时年47岁。

铁人王进喜虽然离开人世,但“铁人精神”却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铁人精神”是什么?工人们总结得好:不怕苦、不怕死、不为钱、不为名,一心为国家,一切为革命。王进喜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三老四严”,即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可以说“铁人精神”就是老实人的精神,王进喜的经验就是老实人的经验。这些都已成为我国工业战线和各行各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2、老实人求真务实

今天,全国上下讲的最多的词汇之一就是“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执政理念之一。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说:“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那么,在工作实践中,谁会始终如一地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呢?虽然只有“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老实人。老实人只认真的,不玩虚假的,所以说老实人“求真”;老实人只干实实在在的事,不吹牛扯谎,所以说老实人“务实”。

一代开国元勋彭德怀元帅就是这样一位老实人,他是党内求真务实的光辉楷模。

彭德怀不仅以战功卓著而享誉中外,而且素以刚直、坦诚著称党内外。第一个去红军苏区采访的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写道:“彭德怀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

195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时,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和其他同志一样,为报纸和各种报告中描绘的“大跃进”奇迹和群众热情所鼓舞、所迷惑。当他到西北几省视察时,发现了存在工作浮夸和干部强迫命令等现象,开始感到不安,并对中央统计的1958年全国粮食产量产生了怀疑。同年12月,他带着疑问,到湖南省湘潭县自己的家乡乌石公社、毛泽东的家乡韶山公社等地作深入调查。

在调查中,他亲到田头估算水稻产量,查实当地基层干部为应付上级的高指标而放“卫星”,虚报粮食产量。同时也发现一些干部随意打骂群众,强迫拆房建居民点、吃公共食堂,毁树烧炭、砸锅炼铁,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等“左”的错误严重泛滥。

在平江,一位红军老战士递给他一张纸,上面写着:“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呼(湖南方言呼吁的意思)。”彭德怀感到“这是群众沉痛的呼声”,心情特别沉重。当月底,他在株洲打电报给中央,说明1958年征购粮不能达到1200亿斤为宜。否则,征了过头粮,会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8年底至1959年6月,彭德怀忙于平定西藏达赖集团叛乱事件,并率军事代表团出访东欧七国和蒙古,但仍关心着国内经济形势。当他了解到甘肃等省开始严重缺粮的情况后,感到对浮夸风不能坐视不管。当他接到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的通知后,于1959年6月29日离京前往庐山。在7月3日至10日的8天中,他在西北小组会上共有七次发言或者插话,以其一贯的直率,发表了他对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国内经济形势的意见。当他得知会议将结束时,认为会议没有真正认清并解决“左”的危害,感到自己作为党员,有义务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13日晨,他前往毛泽东住处,但因毛泽东工作了一整夜刚睡下而踅回。

当天晚上,彭德怀写了封致毛泽东的信。信中在肯定1958年“大跃进”成绩的同时,着重指出了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及其原因,希望引起毛泽东的重视,领导纠正存在的问题。

但是,事与愿违。毛泽东收到彭德怀的信后,并没有承认“大跃进”等工作中问题严重,反而将彭德怀的不同意见看做是与自己对抗,批判为右倾机会主义。因此,8月2日至6日举行的中共八届八中全会通过决议,错误认定彭德怀与明确支持其基本观点的政治局候补委员、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和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黄克诚、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犯了“具有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性质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彭德怀被罢官。

被罢职后的彭德怀,搬出中南海,住进北京西郊的吴家花园。即使蒙受再大的批判和冤屈,他求真务实的本性一点也没变。

学习之余,他便在吴家花园内的“几亩地”中,耕耘起来了。

为了便于计算亩产量,他专门种了一分地的小麦试验田。他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通过自己的劳动,重新证实自己在庐山会议上对“大跃进”提出的看法,验证各地的“卫星产量”究竟是否准确。

他把一切心思都集中在这一分地的试验田上,经常卷起裤脚和年轻人一起去池塘挖淤泥积肥,还买了粪桶,让警卫班的战士聚尿积肥。

由于精心管理,试验田里的庄稼长得密密蓬蓬。麦子快要成熟时,他成天拿着竹竿在地边守护,收割时也特别细心,真正做到了颗粒归“筐”。“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过秤,90多斤。

彭德怀高兴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按照这样的收成,一亩地可产八九百斤,算我们功夫不够,加一倍,亩产两千斤,我看是顶到天了!”

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彭德怀凭自己的“认真”精神和务实作风,又一次证实了他在庐山会议上所提意见的正确。然而,事实是无情的,尽管他用心良苦,却无法改变庐山会议的既有结论以及由此给他所带来的厄运。

“文化大革命”中,彭德怀遭到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长期残酷迫害,于1974年11月含冤病逝。直到1978年才被平反昭雪。

彭德怀元帅的悲惨遭遇,似乎再一次印证的“老实人吃亏”,但是他的求真务实精神是留给党和人民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日干事业、搞建设,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今天,随处可见的“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虚报数字”等现象,说明工作中的浮夸作风依然严重。这种作风只会劳民伤财,对我们的事业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党和人民呼唤求真务实的老实人,崇尚求真务实的老实人。

3、老实人说老实话

历史无数次证明,无论是什么事业,只有真话、实话,才有利于事业的推进和发展,而假话、空话只能导致事业的挫折和失败。从这点上讲,事业要成功,就离不开老实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老老实实地说话,说老实话。他们决不会昧着良心说假话,不负责任的说空话。

然而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历史发展的曲折性,说真话、说实话的人往往会遭到打击报复,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老实人吃亏”的原因。但是,真正的老实人,即使吃大亏,他也要坚持说真话、实话,决不说假话、空话和毫无根据的妄语。革命家张闻天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实人。

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重要领导人,然而,历史的风风雨雨,也让这位生性耿直、不愿说假话的革命者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折磨和摧残。

1959年7月21日,在庐山会议上,张闻天作了发言。他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指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缺点与问题。尽管论确凿无疑和逻辑推理严密无懈可击,但在那种特殊的政治氛围中,张闻天却在八届八中全会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被戴上两顶“帽子”:彭德怀“反党集团”的副帅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从庐山回到北京,家属及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已经获悉庐山风暴,有人为他在庐山会议上因发言惹祸而惋惜。张闻天却平静地说,有意见就要提。他还引用韩愈的话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脑袋里装了那么多东西,心里有那么多话,能够不说吗?我是共产党员,应该讲真话!”

同类推荐
  •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永远不要表现得“像一名推销员”!接近客户的30秒,决定了营销的成败: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场白!客户的拒绝将带来销售,只要你处理得当!60秒成为营销之王!
  • 1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1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顾客的心理有多种,其中包括“求实惠”和“求便宜”的心理,对抱有这种心理的顾客,一般可以用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来说服,重点指出自己产品的“物美价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打动。抓住顾客的“面子”心理,给顾客“面子”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这点对任何顾客都适用。另外顾客的求“效率”心理,求“舒适”心理,求“安全”心理,求“方便”心理等,在读懂消费者心理的旅途中,本书将为您一一展现!让您1分钟之内读懂顾客心理,打开顾客的钱袋!
  •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正是他们用他们卓越的领导艺术改变了历史,领导着那个时代的人民坚定而勇敢地前进。而今天,我们应该乐于从这些曾经改变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应该乐于从他们的事迹中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品德,铭己之心,壮己之志。"
  • 每天一堂销售课

    每天一堂销售课

    销售永无止境,但成功永远有方向。你只须熟知本书所提出的八堂课:从内心开始做好自我修炼,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如何打造自我形象上、如何塑造一个成功的自我上、从语言技巧上、从如何与客户进行心理博弈上、从如何开拓人脉上、从注意细节事项上、从战术上步步为营这几个方面去努力,从内而外,由表及里地全面实现自我突破,就能在销售中立于不败之地。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业绩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业绩课

    职场精英提高业绩的思维利器,企业创造利润的行动指南。公司要你不是因为你有高文凭高学历,不是因为你口吐莲花巧舌如簧,不是因为你外表俊朗漂亮看起来多么有精神,不是因为你能百般讨巧博得上司喜欢,也不是因为你工作努力天天加班到深夜几点,也不是……而是因为你能为公司——创造业绩。
热门推荐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小片警

    都市小片警

    警察也能被雷劈,一名警校刚毕业的小警察,被分配在派出所工作,负责一块地区的管理,俗称片警,由于一次意外,在回家的路上被雷电劈到,结果精神与雷电结合,产生变异,从此小片警的生活被改变,身怀绝技的小片警开始为守护神州而努力,我们的小片警能否出杀重围,扬我国威,尽到守护神州的责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全书共分12卷128篇,全面概括了针灸史、脏腑经络、病因病理、俞穴、刺灸临床治疗各个方面,是一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宝贵临床经验的精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