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事例表明,让顾客参与经营,可以更好地赢得顾客。长期以来,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与商品的批量化、单一化,是一种供需矛盾。特别是在商品极大丰富、选购余地日益增大的今天,这个矛盾更加尖锐突出。由此,一方面消费者面对众多商品反而感到选择的余地很小,致使其购物兴趣不大;另一方面厂家商家又感到“众口难调”,生意越来越难做。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使供需双方双双满意,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改变生产销售定型产品的传统经营方式,留出一些“经营空间”来发挥消费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行设计制作自己最称心如意的产品。这样,消费者可展示和满足自我,激发消费欲望,厂家商家又能借助消费者的力量切实做到“按需生产”,共同促进销售。
放手发动顾客参与自己的经营活动,你的经营活动定能别开生面,效果更佳。
做生意必须坚持这种观点:不管谈的生意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让对方尽可能完整地接受自己的方案或商品。一些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经常要写计划书、建议书、可行性报告等,他们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印象,把这些书面文件搞得尽善尽美,无可挑剔。遗憾的是,这类会让专家点头不已的文件,放到客户面前后往往毫无效果。为什么呢?完美文件的制作者或许精通自己手中的商品或方案,却不懂得人性的特点之一是喜欢参与!
美国有一个名叫葛里斯曼的商人,当初在做销售安全玻璃的业务员时,他的业绩一直都维持北美整个区域的第一名。在一次顶尖业务员的颁奖大会上,主持人说:“葛里斯曼先生,你有什么独特的方法来让你的业绩维持顶尖呢?”
葛里斯曼说:“每当我去拜访一个客户的时候,我的皮箱里面总是放了许多截成15厘米见方的安全玻璃,我随身也带着一个铁锤子。每当我到客户那里后我会问他:‘你相不相信安全玻璃?’当客户说不相信的时候,我就把玻璃放在他们面前,拿锤子往桌上一敲。每当这时候,许多的客户都会因此而吓一跳,同时他们会发现玻璃真的没有碎裂开来。然后客户就会说:‘天啊,真不敢相信。’这时候我问他们:‘您想买多少?’直接进行缔结成交的步骤,而整个过程花费的时间还不到1分钟。”
当葛里斯曼讲完这个故事不久,几乎所有销售安全玻璃公司的业务员出去拜访客户的时候,都会随身携带安全玻璃样品以及一个小锤子。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发现葛里斯曼的业绩仍然维持第一名,他们觉得很奇怪。而在另一个颁奖大会上,主持人又问:“我们现在也已经做了同你一样的事情了,那么为什么你的业绩仍然维持第一呢?”
葛里斯曼笑一笑说:“我的秘诀很简单,我早就知道当我上次说完这个点子之后,你们会很快地模仿,所以自那时以后我到客户那里,唯一所做的事情是,当他们说不相信的时候,我把玻璃放到他们的面前,把锤子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来砸这块玻璃。”
让顾客自己参与进来,自己说服自己购买,这确实又是另外一种销售境界。先把顾客引诱进来再慢慢地谈生意,这是葛里斯曼从事推销生涯多年来的总结。他刚从事推销职业时,靠推销装帧图案给纺织公司为生。纽约有一家大纺织厂是他的目标客户,他每星期跑一次,整整跑了三年,始终没有谈成一笔生意。老板总是看一看草图,双手一摊,说:“很抱歉,葛里斯曼,我看今天我们还是谈不成。”
后来,葛里斯曼学习了影响他人行为的心理学,就故意带着未完成的装帧草图,再次去见那位老板。“我想请您帮个忙,如果您愿意的话。这里有一些未完成的草图,希望您能指点一下,以便让我们的艺术家们根据您的意思修改完成。”
这位老板答应看一看。三天后,葛里斯曼再次去见那位老板,老板中肯地提了意见。而且,根据老板的意见,艺术家们修改了图案。结果,这批设计图案全部推销给了这位老板。从此,葛里斯曼用同样的方法,轻松地推销了许多图纸!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为某些事物的发展和形成出一份力,特别是这些事物非常美好时,这就是“参与心理”。葛里斯曼总能利用“参与心理”在众多竞争中轻松获胜。
在一次颁奖大会上,葛里斯曼介绍了他的一些口才技巧。他讲了许多,总结起来意思是这样的:每当我们接触客户的时候,时常会发现客户仍在忙着其他的事情,而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突破客户的这些抗拒,说服他们参与进来共同“表演”,那么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无效的,唯有客户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开始我们的销售过程。
一般情况下,顾客虽然会持激烈的反对意见,但只要用话引导他参与进来,就比较容易接受你的决定,心理学上称之为“参与的效果”。顾客即使原本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只因没有他参与,他便很难接受你的观点。因此,如果你想使自己的生意能够顺利成交,不妨也学会利用一下“参与的效果”。
■ 透明度就是信任度
促进沟通,使彼此相互了解是销售员的责任,要采取一切手段去取信顾客,在这个过程中,高度透明的行事风格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你必须让顾客看到你在做什么,如何做,并真切感受到你的真诚,因此,你要告诉顾客你做这件事情的想法、过程及结果,不管情况是好是坏,一定要让顾客知道,要增加透明度。
与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低廉的价格不同,远大的空调并不便宜,规格相近的产品要比其他空调贵两倍左右。即使在国外,远大也比日本、德国同行的价格高一些。价高而受欢迎,远大并不靠价格优势取胜。
在创立远大的时候,张跃就决定:永远不做电空调。“中国大多数电力都是来自煤炭,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所以远大生产空调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天然气、废热、太阳能。近几年,很多国家都陆续出台了鼓励非电空调的政策,这让远大在全球非电空调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的成绩之后,依然在国外市场保持着销售额每年150%以上的增长。
张跃做生意的态度和一般企业很不一样,若是违反诚信、欺瞒客户的生意他都不做,公司产品价格的信息甚至公开在网站上,客户一目了然。但这也让对手有了攻击他的机会,但是张跃坚持维系他所累积的“透明经营”,因为他知道,唯有客户相信才是一条可长可久的路,才能够创造创业18年每年都有赢利的成绩。
对于企业家来说,诚信也需要管理,也会产生向上的力量。西班牙瓦拉大学阿莱霍·西松教授的著作《领导者的道德资本》一书中提出: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行善事、有德行,才能培养出部属行善事、有德行。而诚信也会反映在公司营运的绩效和品牌形象上。
“中央空调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客户是最不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的。”张跃认为这个行业有它的独特个性,“客户只知道需要冷或者热,但是并不知道面临什么风险,有多少可能的损失和获利。”因为中央空调客户大多不了解产品的性能,蒙骗和欺诈就成了行业潜规则。
但是张跃却并不想利用客户信息不对称来赚钱,他在公司颁布了“不蒙骗客户、不搞恶性竞争、不搞三角债、不行贿”的铁律。
在这条铁律下,远大销售人员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不让客户“买多了”。因为对于中央空调这种使用25年以上的产品来说,使用过程的能源消耗远大于设备价格,而且中央空调是一个相当消耗能源的机器,比如在一座写字楼中,每年中央空调能源的消耗要占营收的2%~5%。如果空调设备的采购,比实际需要制冷量多添购了10%,那么就将会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一直为这多使用的10%能源付出代价。
“这就是作为销售者和作为服务者的区别。”张跃说。在远大,当一位客户有意向购买中央空调时,远大销售人员——在公司内部称之为售前服务人员,会首先了解客户的具体情况,并请公司的服务工程师共同对客户的使用环境、用途进行评估和测算,然后对客户提出一个建议。
90%的情况下,远大销售人员提出的方案,由于注重节能的考虑,机组能耗要小于客户初始设计的方案,换言之,远大会建议客户购买更小更便宜的设备。
远大空调的价格比同行贵两倍多,一方面是因为远大空调只做非电空调,非电空调的材料成本本身要比电力空调高一些;另外一方面,远大空调对设备材料要求很高,90%的材料采购都靠进口。在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案中,因为担心这些质量不好的中央空调频繁出现故障,所以在传输管道中预留了很多阀门,但是实际上,这些阀门对水流的传输会产生阻碍作用,同样降低了中央空调的工作效率。比较严重的,三五年维修的费用就已经够再买一台中央空调了,其中还不包括因为停机造成的损失。
“同一幢楼,空调费用每年每平方米低的仅30元,高的超过200元,而且这种情况要持续二三十年,你说哪个更划算一些?”张跃问道。正是以服务者而不是销售者的角色心态,远大成立了城市建筑节能研究院,让公司不只是开发空调技术,也为客户提供节约能源的方案。
中央空调这种大型设备的采购,通常都会有桌面下的交易,回扣之类的事情几乎已经成为行规。但是张跃却严格要求销售人员“不得行贿”。如果远大的供货商有行贿的表示,它的质量也会马上受到怀疑,被远大从供货商名单中降级甚至除名。
在远大的网站上,有一个公开的价格表,什么设备多少钱写得一清二楚,对于任何客户来说,都不会有额外的折扣。“一个有道德讲感情的厂家,不应让讨价还价的人得到额外降价,使相信厂家的人反而多花钱。”张跃的看法是,“商业行贿对卖方和买方都构成了极大的损害,今天你因为行贿占了一点小便宜,明天就会吃大亏。”
以高透明度、不欺瞒、不行贿的作风,远大深得顾客的信任。
■ 与顾客“套近乎”的绝招
促销员要进行销售,首先要接近顾客,尤其是在顾客表现犹豫不决或不能做决定时,接近顾客、说服顾客就更为重要了。据分析,促销员把握住接近顾客的机会,销售就有了50%的成功几率,可见接近顾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接近顾客是店铺销售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一个很有技巧的工作。这方面做得好,不但拉近了与顾客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可以尽快地促成交易;反之,未开口便吓跑了消费者。“三米原则”就是说在顾客距离自己还有三米远的时候就可以和顾客打招呼,微笑,目光接触。如果你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对顾客不理不睬,就会导致每天失去3单生意,若平均300元,则一年达32万多元。
有时,操之过急并不是明智的做法。顾客一进门,促销员只需随意地打个招呼就可以了,如果过分热情地迎上去,往往会让顾客讨厌,怕麻烦的顾客干脆就说:“我只是看看而已,”然后离开了。当顾客心里想着:“这个东西不错”、“不知道合不合适”时,再去打招呼,可以说是不错的时机。
熟练的促销员应从顾客的动作和神情中判断出顾客的需求,把握适当的时机来接近顾客。
要强调的是,打招呼时不能简单地说一句“欢迎光临”,而应该为下一步的销售做好铺垫。中国人都注重亲情和友情,像同事关系、师生关系、老乡关系、军人关系、父子关系、姊妹关系、亲戚关系等,不胜枚举。有一句话,叫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就是“情”的极至,“情”的写照。利用这一点来与陌生人套近乎,定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有经验的促销员应该懂得,当顾客抬头时,表示已经决定要买该商品,否则就是不想要那件商品了。如果顾客做了否定的决定,促销员要争取了解顾客不中意的原因,这对以后的销售会有帮助。
找到适当的时机,促销员就该“出击”了,走到顾客身边,但不宜太近,说:“找到中意的东西没有?”只要顾客开启金口,或点头同意,表明此次出击已基本成功。
在顾客没有决定要买哪种商品时,与其贸然地上前应对,不如让顾客自由浏览,促销员只要做好应对准备即可。来看看两个导购员的例子:
小王热情地和一位顾客打招呼:“张大妈,来了啊,您今天气色看起来很好!”
张大妈:“今天有什么新鲜的鱼吗?”
小王:“有,您到这边瞧,我帮您挑。”
小王显然和张大妈比较熟悉了,第一句先恭维一下顾客,马上拉近和顾客的距离,比较恰当。
小明渴望地看着柜台里的机器人模型,促销员小周亲切地问:“小朋友,喜欢吗?”
小明说:“喜欢。”
小周:“那让爸爸妈妈帮我们买一个,好不好?”
小明:“好。”回头叫道:“爸爸,我要机器人!”
小周很聪明,知道谁是需求对象,从而有效地引导了顾客的购买行为。
有时候,赞美也是接近顾客的好方法,赞美是一壶醇香的美酒,赞美是一股润心的清泉,赞美又是一剂迷魂的药汤,赞美既能使人心旷神怡,也能使人神魂颠倒。赞美是推销的好方法,适当的赞美客户不仅能体现营销人员高深的文化修养水准,更能为促成业务推波助澜。赞美别人,成就自己。
不过,赞美一定要把握分寸,注重适时。赞美不能仅是阿谀和奉承,不能变成一味地吹牛拍马。要让赞美成为一种尊重客人的方式,成为一种肯定客人的态度,赞美才能真正奏效。赞美可以通过别人做杠杆来进行,在与顾客有紧密联系的人面前赞美顾客,往往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只要适时,赞美应该无处不在;只要恰当,赞美应该无时不有。要学会赞美,懂得赞美,适时赞美,才能在赞美中实现成功,在赞美中完成营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