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700000038

第38章 向曾国藩借养生保健智慧(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成就非凡之事功,没有好的身体是不行的。实际上,曾国藩一生多病,如肺病、癣疾、肾病、眼病等,这样的身体实在无法支撑他这样辉煌的事业。他是靠着自己摸索出的养生法门硬是坚持下来的。他非常注重养生,讲究一切顺应自然。

他曾提出保身三要:节欲、节劳、节饮食。养生先养心。养生六事:饭后千步,将睡洗脚,胸无恼怒,静坐有常时,习射有常时,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还有养生四字:视、息、眠、食。

一百多年过去了,曾氏的这套养生法经过实践检验确有一定的功效,且简便易行,值得效法。

养生以修养心性为根本

古人谓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思养精。尊处胜友如云,难以寡言;簿书如麻,难以寡视。或请寡思,以资少息乎?

——曾国藩格言

有研究表明,人类绝大多数的疾病与不良心态有关。它提示我们,人要养生,首先应当养心。所谓养心,是指调控好你的心态,包括思想、情绪、意念。人的心态需要保持平和,犹如人的体温必须保持正常一样。常保持心理平和的人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能健康长寿。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人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比如,有的人由于过分怀旧,整天沉浸在那些残缺的、伤感的回忆里,以致对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兴趣,即便是再美好的风景都熟视无睹;有的人盲目攀比,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别人,以致悲观丧气,经常闷闷不乐,甚至患上精神抑郁症;还有的人因为情绪非常消极,总认为自己被社会抛弃,为他人所漠视,以致心灰意懒,颓废变态,毁蚀掉了自己的心灵和意志;更有的人因为过于贪心,总以为自己应当拥有更多的财物,应该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以致放弃了对自己的约束,不该拿的也拿。类似现象虽然大多事出有因,但不管哪一种,无不与心态失控有关,无不伤及身体健康,无不有损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养心对养生的重要性。

不良情绪就像潜藏在身体里的毒素,毒素会越积越多。当多到身体再也无法承受时,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症状,即产生病变,危害人的生命。所以,要经常给情绪排排毒。

在调节情绪、修养身心方面,曾国藩认为“惩忿窒欲”是养心大法。所谓“惩忿”,就是遇事不要烦恼、发怒,心平气和对待之。他在家训中说:“养生以少恼怒为本。”所谓“窒欲”,就是对不良嗜好和私欲都要有效地抑制,不让其萌生,从而胸怀坦白、天宽地阔、心身泰然。这样一来,脏腑自然气血调和,生机勃勃。

培根在《论养生》中也认为,在影响长寿的诸多因素中,情感和思想居主导地位。其中,“心中的情感及思想,则应避嫉妒、焦虑、压在心里的怒气……”这与曾国藩的认识不谋而合。

养心莫大于少怒,周瑜就是没有遏制住怒气,结果因此生病,最终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且受伤,然后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地盘。这是一气周瑜。

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把孙尚香许配给了他。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美色迷惑刘备,想使其丧失得天下的雄心,但失败了。诸葛亮又使计让刘备安然地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让士兵讥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把周瑜气得吐血。这是二气周瑜。

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刘备强大后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占据荆州,但迟迟不攻取西川。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的方法,因为欲攻取西川必须途经荆襄。周瑜实则是为了攻取荆州。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周瑜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临终前,他叹了口气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周瑜太过气盛。天下之大,自然有比自己强的人,但周瑜心胸狭窄,容不得诸葛亮这样聪明的人,一再拿己不如人的聪明去和诸葛亮斗,屡屡失败也在所难免。如果他能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番,也不至于最后被气死。

关于养心的方法,曾国藩告诫家人,要像佛家所说的那样,降龙伏虎,“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遏抑肝火,不使它过分炽烈,节制血气,不使自己的嗜欲戕害自己的身体性命。

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少怒,曾国藩在中厅堂悬挂八本堂匾,其跋云:“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不仅他自己注意少动怒,也多次在家书中强调,与兄弟说,与儿女说,可见曾国藩的重视程度。

养心务必养德。生活中,能使人动心的东西实在太多。但凡能让人动心的,无不与自己的名利得失密切关联。许多人心难静、气难顺、神难凝,都和名利得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养德才是养心的根本。德高才能心静,德高才能神凝。养德最重要的便是去除那些束缚自己的名缰利锁,让自己不为名利得失所折磨,如此才能在快乐的天国里自由翱翔。

此外,曾国藩用静坐的方式养心。即使在战事危急,事务繁忙的时候仍每天坚持不懈。他的日记中,常常可见“静坐片刻”字样。他的家书中,常有告诫子弟静坐养生的句子。

养心贵在静心,情绪乃一身之主。一个人如果终日思前想后、欲望不止,难免会百病丛生。要消除不良情绪,重要办法之一就是要学会静心。心静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健身。所以,当我们心中烦恼或者浮躁的时候,不妨回味高尚的品德,扩大胸襟或者静静地坐一会儿,平静地想一想,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再寻找烦恼原因,找解决的方法。长期坚持不生气、不烦恼,心情平静,便达到了养生的效果。

优秀的品格是养心的关键。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多一些豁达,少一些纠结;懂得放弃;与人为善;坦荡做人。能做到这些,就能达到养心的目的。

另外,平常在书法、绘画、赋诗、填词、种花、垂钓等方面下点工夫,也可以起到培养情趣、平静心情的目的。

人生在世,难保无忧,可以通过学习、娱乐、交谈等方式,来排除内心的悲愤忧愁等不良情绪。有了坏情绪尽快解决,不要让它存在心中太久,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节制饮食且以素食为主

养生家之法,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字。

——曾国藩格言

曾国藩在饮食上主张“少食”、“素食”、“清淡”。

少食,也就是吃得不要太饱。古人称“一食为适,再食为增,三食为下,四食为肠胀,五食饥大起,六食人凶恶,百疾从此而生”,就是强调要少食,不要吃得太多。

医学研究表明,少食的确有其科学依据。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贮存,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若饮食过度,超过脾胃的负荷量,就会产生许多疾病。饮食过量,势必加重胃肠负担,使食物滞留于肠胃,不能及时消化,从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和输布,脾胃功能也因承受过重而受到损伤。

《黄帝内经》中曾讲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吃得过饱,肠胃得不到足够的休息,长期超负荷运转,就会导致脾胃虚损,身体日渐衰弱,外表则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松弛等现象。另一方面,饱食使体内积存宿食,不能彻底消化,破坏了大肠内的正常菌群,产生各种毒素,入血循行于面部,使皮肤变黑、粗糙,产生雀斑、黄褐斑、粉刺及各种赘疣。因此,吃饭不要吃得太饱,适中就可以了。

少食可以减缓衰老、延长寿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少食还可以增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能力,防止骨质疏松。

当然,少食有益,但并不是吃得越少越好,甚至不吃饭才好。如果吃得太少甚至不吃饭,人体就无法获得充足的能量。能量损耗过大,会导致人体虚弱,影响人体健康。

那么,少食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要坚持吃饭吃到兴奋之时戛然停止。通常吃饭有这么几个阶段,比如能吃两碗饭,吃完一碗的时候想再吃一碗,就在这个时候停止。这时,所有的细胞都动员起来了,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吃进去的食物很快地就变成了能量。半个小时以后,人不但不饿,反而感觉到挺饱,很舒服,因为食物不但完成了消化,而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作为一种能量通达人体的四肢百骇。

如果吃了一碗还能吃两碗,当你吃到第三碗的时候,就可能找不到感觉了,为什么呢?胃已经撑满了,不动了,食物就变成了酸性物质。人就想躺一会,躺也躺不住,又爬起来,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头懵、浑身胀,处于一种不舒服的状态。

所以,一定要控制每次吃饭的量,以少吃为宜。

曾国藩还提出要多吃素。曾国藩在日常生活中就多以素食和蔬菜为主,他曾“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吾夜饭不用荤,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他还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他深知“脾胃为人后天之本”,膏粱厚味,肥鱼大肉,皆会损伤脾胃。

“多吃素菜,少吃荤菜”,爸爸妈妈从小就用这句话来教导我们。难道吃素真的很有好处吗?

的确,吃素食有很多好处。素食能提供给我们较多的纤维素,能刺激肠蠕动加快,利于通便,使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及时排出,降低了有害物质对肠壁的损害。因为素食食品中不含有对心血管构成威胁的有害物质,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另外,人类体质偏碱性,肉吃太多易使体质变酸性,而增加患病的机会,吃素则有助于体质的酸碱中和。

总之,吃素的好处多多,我们应该多吃素食,少吃肉食,这样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曾国藩同时还提出“清淡”,饮食清淡也就是指少油、少糖、少盐、不辛辣的饮食,口味比较清淡。从营养学角度看,清淡饮食最能体现食物的真味,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过多的盐会加重肾脏负担,损害肾脏功能,甚至发生高血压。过多的糖使牙齿脱钙、软化,容易发生龋齿,引起反酸,高渗性腹泻,也会伤及脾胃消化机能,影响食欲。太过辛辣,容易引起肝火。所以说,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少放油盐等调味剂的清淡饮食,最有利于身体健康。

清淡饮食是与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和摄入油盐等调味剂过多相对而言的,需要控制动物性食物摄入,同时减少油盐等调味剂的使用,能清蒸、水煮的就不煎炒烹炸。

怎样才算清淡呢?通常是吃进去的食物咸度、鲜度和甜度正好满足人的细胞需要,吃完了饭不口渴,就表明很合适。当感觉到渴的时候,味就重了。

当然,无论是少食、吃素还是清淡,都不能走极端。要保证营养均衡,一切以健康为目标,不要偏食。因为膳食单一会造成营养不良。

正所谓“病从口入”,节制饮食,合理调节饮食,会让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多吃素食,口味清淡,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这样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多活动是养生第一要诀

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尔每餐食毕,可至唐家铺一行,或至澄叔家一行,归来可三千馀步。三个月后,必有大效矣。

——曾国藩格言

“动则不定”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念。早在数千年以前,运动就已经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被广为运用。

曾国藩认可运动养生。

他认为,人体活动则气血和、经脉通;不动则病滞。所以,他每天坚持饭后走一千步。他还告诫自己的子女、儿媳,要亲自种菜、养猪、织布、下厨,不要随便使唤奴仆。出门要多走路,少骑马坐轿。他在家训中说:“劳则寿,逸则夭。”他的儿子曾纪泽少年体弱多病,即命其每日早晚各走五里路。坚持日久,便转弱为强。

另外,他还提出“习射有常时”,这里指的是射箭,当时军队习武的一个主要项目。曾国藩的原文在这句话后有个注释:射足以习威仪强筋力,子弟宜多习。

其他很多历史名人也非常重视运动。

我国著名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先生不仅对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对养生保健也勤于探索,经常参加运动锻炼。他每天要做一遍自编的健身操,以活动筋骨,并坚持早晚外出散步,从不间断。他还经常做家务,如洗碗、扫地、浇花等,使自己经常处于活动之中。

的确,生命在于运动。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运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同类推荐
  •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小人、哈巴狗、墙头草、笑面虎、伪君子、大嘴巴、瘾君子、红眼病、多疑者、忘恩负义者、贪婪者、赖皮鬼、窝里霸、滥施暴力者、轻浮人、二管家、自负狂、假面人,这18种人无论哪一种人都会使我们的人生蒙受损失,甄别并防范18种人,方能趋利避害,左右逢源,走向成功。
  •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人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许许多多,如果你想把握住未来的人生,那末,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就会裨益多多。这套《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将精彩的人生哲理、实用的人生途径、最有说服力的人生经验,尽收囊中,送给广大读者,目的就是启迪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在智慧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开放你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开放你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变幻,目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偶尔一两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挺起胸来,你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打破禁锢,开放自我,充分相信自己的未来充满阳光,不断超越自己,做好现在的工作,做最好的自己,你将踏上更高、更广的舞台!
  • 影响一生的10堂礼仪课

    影响一生的10堂礼仪课

    在现代社会,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和语言,已成为人们行走社会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其力量和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学习一些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仪常识,是每一个现代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
  • 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说辞

    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说辞

    总有一些伟大的声音能够长久地萦绕在人类前行的队伍上空,或激昂、或委婉、或充满斗志、或弥漫着浓重的个人情感。而所有的这些都倾注了演讲者的智慧与心血。聆听伟人精彩的演讲,如一杯好茶,馨香萦绕,久久不忘。
热门推荐
  • 蛟宠龙后

    蛟宠龙后

    我漫步在大海边,听那海潮的声响,心从没有那么一刻宁静过。宁静中带有丝丝的喜悦,丝丝的感慨。潮起又潮落,正如人生不可谓一帆风顺,只是自己的心态是否如那一叶扁舟,可以在这大海中游刃有余罢了。做到这样说起来容易,可是这世上之人又有几人可以做到真正的与世无争。记得有人说过,比海广阔的是天,比天广阔的是人的心。只是我的这颗心却算不上平静吧。我轻轻蹲下身,拾起细软沙滩上的一枚白色贝壳,捏在手中,犹豫许久。……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总裁的外遇

    总裁的外遇

    结婚一年多,她以为他对自己不冷不热,但多少有些感情的。可是,当她检查出自己有了身孕,正想要跟他坦言的时候,他忽然将离婚协议书推到了她面前。她握着黑色签字笔,手微微颤抖,咬紧牙关,一笔一划勾勒好自己的名字,可惜不够端正,歪歪斜斜的,像毛毛虫一般,真够丑的。签完字在街上晃荡,她发现原来他也是可以这般地温柔,他也会等人,但对象却不是自己,而是另外的女人。一年多的婚姻,最终还是抵不过他过往青梅竹马恋人的归来。曾经的开始,如今的结束,都由着他一手掌控。三年后,在他的订婚宴上,他发现她牵着一个小女孩,挺着一个大腹便便的肚子,巧笑倩兮地被拥在他同母异父的弟弟的怀中。他哭了,虽然没有一滴眼泪,可是他是真的哭了。“三年前,你为他流产,三年后你又有了身孕,而我,到现在还不知道那个天杀的男人是谁?”他怒吼,喊得撕心裂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恍然若梦,梦里不知身是客。镜中月水中花,万丈红尘皆勘破。
  • 易学的家宴菜

    易学的家宴菜

    逢年过节要准备一大桌菜时可让主妇们犯难了,那一桌子五花八门的菜式看似难学,但只要有方法,有指导,是能轻松拿下的。《易学的家宴菜》把握了家宴的特点,将繁琐的做法简化,但注重保留菜本身的特点,还注重将菜做得漂亮大气,让您能快速地学会做家宴菜。
  • 抗日之天狼突击队

    抗日之天狼突击队

    华夏最神秘的天狼特种部队指挥官高东,在一次秘密行动中带着两名属下穿越到了抗日战场。华夏大地狼烟四起,日本侵略者疯狂如野兽。国家危急,民族危急,四万万同胞危急。高东在这铁与血,火于泪的年代重组天狼突击队。招兵买马,训练跨时代特种兵部队。杀鬼子,灭伪军,斩首鬼子将军。可在战斗中高东却发现,他被穿越到这个时代并非偶然。一支同样装备精良的日本兵,同样出现在了这个时代。到底背后有什么样的阴谋,且看高东带领特种兵如何逆转战争。群号480041564生有中华魂,死有英雄气。小鬼子,我华夏男儿的热血,从我高东到这战场...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藏地密码1

    藏地密码1

    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从西藏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全球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睡错魔王:飙悍娘亲惹不得

    睡错魔王:飙悍娘亲惹不得

    二十一世纪的头牌杀手,却因过于强大,而让家族毁灭,穿越而来莫名的就成了人这娘亲,却竟然不知道谁才是她家宝宝的爹爹啦!实在太坑爹了,谁来告诉她,她到底招谁惹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