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史玉柱没有看到巨人的危机。虽然一些领域他根本不了解,他也要去插上一脚,赌一把,认为自己一定能够驾驭得了未知的危险。于是,巨人开始进行多元化发展。他不仅进军保健品市场,还进军药品等其他行业。当时的他太过自信,认为自己做得越大越好。殊不知,进军各个市场都要花钱,因为资金分散,盈利却较少,而巨人大厦的建造还要大量资金,结果他的资金运转出现了问题。最后,他的第一次创业以负债2亿多元而失败。
风光无限的史玉柱突然破产了,史玉柱自己也不会想到会这样。史玉柱的故事也启发了我们,盛时应该做衰时想,要有居安思危的前瞻性眼光。
人生时刻都会发生变化,也许你现在没有变化,你依然在努力工作挣钱,但这并不代表你永远会有钱挣。殊不知,社会在变,公司发展在变化,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司的经营变化就会导致你无缘无故地失业。就像那些曾经在国有企业里工作的人们,都以为抱着铁饭碗,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会有失业的一天。等到改革开放,国企改制,大量裁员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自己没有铁饭碗了,要自食其力了。
这些事实都说明一点,那就是我们要存些钱,帮助自己渡过将来可能遇到的危机。
也许你少吃一次肯德基,少去一次电影院,少打一次台球,就可以为自己省下一份钱。当然,存钱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只存不花,而是有计划地把自己每月的钱存一部分。
总之,给自己留下一点钱,以备不时之需,确是必要且很好的理财之道。
生活处处充满变化,攒点积蓄,就等于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千万不要不屑于存钱,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可能用得上。当然,你也可以把这部分积蓄用于购买股票、基金、国债等,去投资,但一定要慎重。
适时散财才能保持富有
是故既吉矣川!由吝以趋于凶,既凶矣,则由悔以趋于吉,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平?
——曾国藩格言
但钱财总有花光的时候。与其把钱财用在购买各种奢侈品上,还不如作长远打算。当他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多帮助他人。虽然你暂时把钱散出去了,但你可以赢得人脉和好的名声。而广泛的人脉和好的名声则会让你拥有更多的财富。
一般而言,曾国藩有了多余资金之后,都不忘记接济家里的亲族。他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三月十日写给家里的信中提到关于赠银给亲族这件事:
“去年腊月十八,曾寄信到家,言寄家银一千两,以六百为家还债之用,以四百为馈赠亲族之用,其分赠数月,另载寄弟信中,以明不敢自专之义也。
“后接家人,知兑啸山百三十千,则此银已亏空一百矣,顷闻曾受恬丁艰,其借银恐难遽完,则又亏空一百矣,所存仅八百,而家中旧债尚多,馈赠亲族之银,系孙一人愚见,不知祖父母父亲叔父以为可行否?伏乞裁夺。
“孙所以汲汲馈赠者,盖有二故,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
“二则各亲戚家绵贫,而年老者,今不略为资助,则他日不知何如?孙自入都后,如彭满舅曾祖彭五姑母,欧阳岳祖母,江通十舅,已死数人矣。再过数年,则意中所欲馈赠之人,正不知何若矣。家中之债,今虽不还,后尚可还。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此二者,孙之愚见如此。”
曾国藩说明了赠银的两点原因:一则,他深信财富多了就要散财以保平安的道理;二则,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由此可见曾国藩人格之高尚。
他在外做官,经常想着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曾有过为帮助族人或贫困者而置义产的想法。他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七月十五日写给弟弟们的信中就提到此事:
“乡间之谷,贵至三千五百,此亘古未有者,小民何以聊生!吾自入官以来,即思为曾氏置一义田,以赡救孟学公以下贫民;为本境置义田,以赡救二十四都贫民。不料世道日苦,予之处境未裕。无论为京官者自治不暇,即使外放,或为学政,或为督抚,而如今年三江两湖之大水灾,几于鸿嗷半天下,为大官者,更何忍于廉俸之外,多取半文乎!是义田之愿,恐终不能偿。然予之定计,苟仕宦所入,每年除供奉堂上甘旨外,或稍有赢余,吾断不肯买一亩田,积一文钱,必皆留为义田之用。此我之定计,望诸弟体谅之。”
他不仅自己不忘接济穷困人家,布施恩德,也告诉弟弟们要多帮助他人。在咸丰八年(1858年)正月十四日,他在给曾国荃的信中是这样说的:
“闻我水师粮台银两尚有赢余,弟营此时不缺银用,不必解往,若绅民中实在流离困苦者,亦可随便周济。兄往日在营,艰窘异常,当初不能放手作一事,至今追憾。若弟有周济之处,水师粮台尚可解银二千前往。应酬亦须放手办,在绅士百姓身上,尤宜放手也。”
以上种种可见,曾国藩是一位懂得知恩图报,懂得用财去换人脉、换名声的人。钱财多了只会遭人嫉妒,而有了钱财,懂得与人分享,则会得到他人的钦佩和拥护,会赢得更多钱财和比钱财更重要的赞美和人脉。
从古到今,有很多这样的榜样。
范蠡辅佐勾践打败楚国之后,就悄悄离开了,改名换姓,去做生意去了。他做生意没多久,就发了大财。发财之后,他把钱财统统布施,救济贫苦,统统散尽,再从小生意做起。又做几年,又发了,他又布施。
据史书上记载,他曾“三聚三散”。他能够散财,布施恩德,是一个真正聪明、真有智慧、真有学问的人。他懂得散财,懂得与一切众生结恩惠,所以,他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
现代也有很多懂得散财施恩的人。
歌手丛飞在他37年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四百多场义演,收入并不丰厚,但他进行了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2006年,他因胃癌不幸离开人世。丛飞的妻子邢丹用自己的方式延续和传播着丛飞的爱心事业,但一次意外也夺取了她的生命。
丛飞的两个女儿都成了孤儿,但是,她们也得到了社会的资助。深圳市文明办和关爱办会对丛飞两个女儿的成长与教育给予了持续的资助,并对丛飞夫妻俩的父母的晚年生活给予切实的关爱,使丛飞和邢丹的亲人都能在比较正常的状态下生活、学习和工作。
丛飞离去了,但他的两个女儿得到了社会的回报。
虽然说人离不开钱,但有了钱之后,也不要太过重视它,千万不能像吝啬人阿巴贡那样。
世界四大吝啬人之一的阿巴贡,嗜钱如命。他虽然拥有万贯家财,但“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为了不花一文钱,他要儿子娶了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他自己也打算分文不费就娶一个年轻可爱的姑娘。
他不给儿子钱花,逼得儿子不得不去借高利贷。为了省几个菜钱,他把吃素的斋期延长一倍,让厨师用八个人的饭菜招待十个客人。为了省一点马料,他半夜亲自去偷喂马的荞麦而遭到马夫的痛打。
他总是为自己一万银币的安全担心,怀疑所有的人都想偷他。
像阿巴贡这样生活有什么意思呢?最后留下那么多钱,又能怎么样呢?钱财只是保证我们物质生活的工具,而生活的美好和人格的提高都在于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帮助他人,多给他人以援手,我们会收获更多的友谊,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所以,在能帮助他人的情况下,我们就该伸出援手,千万不要吝啬。
帮助他人应该怀着无私的心,不要功利心太强,没有真心诚意,就无法获得友谊,也得不到他人的感激和帮助。如果你无私地帮助他人,就会在困难时得到他人的热心帮助。心胸放宽,人生路就会变得宽阔。
脚踏实地稳健投资理财
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己奉公。
——曾国藩格言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时候。想要赚钱,就需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财富越积越多。
曾国藩就非常热衷于稳健理财。在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上,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己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把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在当时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这一条的确是非常中肯的建议。只要以农业为本,就不会挨饿,就不愁不能生存。
曾国藩对农村的生产劳动极为重视,即便做了两江总督,在家门鼎盛之际,他仍时时嘱咐儿女们要谨守耕读家风,在种田上下工夫。
曾国藩在重视农业这一点上给我们现代人的重要启示是:一定要做好本分的事情,保证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无论收入高低,首先要重视自己的工作。稳定的现金流来自脚踏实地的工作,而不是其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想法。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觉得工作只是一个饭碗,不知珍惜,在不断地“找饭碗、丢饭碗”的恶性循环中荒废青春。
还有些年轻人觉得工资收入低,想靠炒股发财,就连上班的心思也全用在炒股上,其结果往往是股市上没有赚到钱,工作也没有干好,最终两手空空。
这些行为都不是可取的,我们想要让自己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首先要分清主次,在确保自己有稳定收入或者在不损失既有资金的前提下去寻找更多的理财方法。
为确保在理财时不会因为自己的知识欠缺而导致财富有所损失,我们应该多了解行业信息,多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这样理财会更稳妥。
孔子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其中,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其中的“数”便是理财。七十二贤人中有一位弟子可谓理财高手,他就是被后人奉为“儒商之祖”的子贡。
在孔子遇到困难、窘境时,子贡总能挺身而出,显示出其“孔子首席理财师”的独特价值。在当时,孔子非常认可子贡的理财能力,并努力培养他在这方面的能力,让他术业有专攻。最终将子贡培养成了专业的人才,还辅助自己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孔子不善理财,但他把理财的事务让善于理财的子贡去做,结果自己得到了回报。这是很聪明的举动。凡事不一定事必躬亲,应该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多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并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师。
另外,不要因为投资而欠债。有很多人梦想自己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为了追求财富,他们铤而走险。例如,很多人买股票亏了,然后,他们借债再投入。亏本的想再投资赚回本钱,赚钱的想投资再赚一笔。结果,他们就可能陷入债务漩涡,不能自拔。
如果你没有充分的把握,最好谨慎投资股票。股市瞬息万变,即便尝试,也不要把本钱全投入进去,更不要欠债。
诸葛亮曾忠告自己的孩子要节俭,以培养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这样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在拥有足够的现金流时,可以选择保本理财产品。在保证本金不损失的情况下,那些战胜同期储蓄收益的理财产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国债、保险等,也可以获得收益。理财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远打算,眼光要放长远。平和稳定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成功理财,获得收益。
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大发展的社会,赚钱的机会很多,巧妙理财,让钱生钱,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理财还是要以稳健为主,以保证自己的财富稳步增加。
有些人没有理财观念,认为理财是一件很深奥的事情。其实不然,多了解一些,多实践一些,你会爱上理财的。
理财的方法有很多,要多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再出击。另外,理财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不要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