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900000006

第6章 处世的智慧(5)

在管理学中,对于人的认识和研究基本上在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领域,特别是组织行为学,在国内组织行为学也有被称为管理心理学的。对于人的认识,可能心理学的东西涉及的多一些。

组织行为学,无非是研究人在组织中表现的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以及对人如何施加影响的学问。

虽然这些管理理论大部分源自于国外,但是,《论语》对于人的认识也有非常精彩的论述。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这些思想具有特别的意义。

怎么认识和了解一个人呢?精通处世之道的孔子总结说:“视其所行,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第二》)这是孔子处世哲学很重要的学说。

视其所以:这是看一个人的行为动机,看他为什么这么做。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把动机搞清楚了,就可正确地理解这个人的言行。

警察破案,往往先查动机。因为动机支配行动,了解了动机,才能了解事因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有人善把行动的动机掩盖起来,表面是为你好,实际上是想算计你。只有通过分析、判断、辨别去伪存真以认识清楚。

观其所由:如何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孔子说要“观其所由”。

什么叫“所由”?也就是观察这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由,指“路或方法、途径”。如果他为了一个正确的目的,使用了一些正确的手段,最后达到了,那么,这个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如果他为了卑鄙的目的用了卑鄙的手段,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坏人。

察觉其所安:考察他发生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中心重点是什么。安,指安心,立意。人们常反问那种损人利己的人:“这么做,究竟安的是什么心?”从大处说,人有七情六欲,从小处说,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偏好。考察某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注意某人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大致可以判断这个人。

孔子说,一个人通过这三条的考察,“人焉度哉,人焉度哉?”这个人就原形毕露了,他怎么能隐蔽得丁呢?他又能隐蔽得了什么呢?

他又能隐蔽到什么时候呢?

我们不能不佩服孔子识人的智慧。他之所以能够因材施教,培养出众多的优秀弟子,和他的识人能力有莫大的关系。

对于如何慧眼识人,《论语》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考察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我们识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听其言,观其行。

有一个白天,有人告诉孔子,宰我在寝室里睡觉,于是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对于已经弃置并且腐烂变质的木材,人们不可能再次用它来建造房屋,同样,对于已经倒塌并且化作了泥土的房屋,人们也不可能再次为它更换梁柱——我想,这就是我对宰我这个人所能够说的一切,难道我还能够找到比之更完美的话语来表达我对他的完整看法吗?

孔子对宰我白天睡觉的行为十分失望,他因这件事改变了对人的认识。他说,以前,我看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我看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是由于宰我的言行使我获得了对于人们的认识上的提高与改进。(《论语,公冶长第五》)

宰我口齿伶俐,能说善辩,被列为孔门四青十哲之一。孔门十哲是:“德利:颜渊、阅子弯、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复。”(《论语·先进第十一》)宰我遇事有自己的主见,常与孔子讨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改“三年之丧”为“一年之丧”,缩短丧期,遭到孔子的指责(《论语·阳货第十七》)。闻其声。

孔子有一次在卫国敲磬,有一个背着草筐经过孔子门口的人说:“有心哉,击磬手!”有心思哩!从敲磬的声音里能听出来。这个人一会儿又说:何必碰碰作响!既然没人知道,自己知道就行了。“深则历,浅则揭”。水深的时候,穿着衣裳过河;水浅的时候,撩起衣服过河。

孔子听了后说:“事实正是如此啊,我都没话说了。”(《论语·宪问第十四》)

磬,读qing,今天写作磬,古代用玉石之类制成的敲击乐器,形状像曲尺。这一段是讲孔子碰到一位隐士的事。有一次孔子敲磬,正好有一个背着草筐路过的人,一听到孔子敲出的磬声,他说孔子有心思。

此说获得了孔子的肯定。这位隐士是从声音上探察孔子的内心世界。

品其性。

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第五》)孔子讲诗书礼乐,古代文献,他的弟子可以听到,他讲人性和天道,学生们很难听到,儒家比道家、默家更关心人性,特别是孔子的后学,孟子讲性善,苟子讲性恶,孔子并非完全不讲,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告诉大家如何认识人性。

孔子曾感叹他没有看见过刚强个性的人,有人说:“申枨的个性应该是刚强的吧。”孔子说:“枨也欲,焉得刚?”申枨的欲望太多,如何能刚强?宋代程颐解释说:“人有欲则无刚,刚则不屈于欲。”刚与欲正好相反。这里的“刚”不是血气之勇,是个性与意志的外露。

如果人有过多欲望或被欲望所引诱,便容易屈服而不刚了。

《论语》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部瑰宝之书,宋代宰相赵普能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其中包含的智慧。识人,是一门大学问,孔子所说的,只是一个大致的原则,具体怎么作,还要靠我们自己用心玩味,用心体会,当我们有意识地去接触、分析和考察身边的人的时候,我们会对人和人性有更多的理解。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做下去,保持对人的研究的兴趣,了解别人的性格、爱好、背景、优点和缺点等,那么经过数年的积累,我们就可以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

自知之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第二》)

【今译】

孔子说:“子路,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道’。”

【评注】

朱子曰: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说来说去,处世只有两件难事,一是如何对付别人,一是如何对付自己,这两件事归根结底也还只是_件事,最难的事还是对付自己,因为知道如何对付自己,也就知道如何对付别人,处世是立身的一个方面。

自己不容易对付。从一方面看,一个人不可无自尊心,从另一方面看,又不可有妄自尊大之心。不可无自尊心,不可有妄自尊大之心,也就是处世不宜自视太小,却又不宜自视太大,这里的难处就在于如何调剂安排。

德尔斐神谕宣示希腊说:苏格拉底是他们中间最大的哲人,而苏格拉底自己的解释是:他本来和旁人一样无知,旁人强不知以为知,他却明白自己的确无知,他比旁人高一着,就全在这一点。苏格拉底并非说的是谦虚客套话,他是真正了解人类知识的限度。“明白自己无知”是比得上苏格拉底那样的哲人才能达到的成就,有了这个认识,他不但认清了自己,多少也认清了宇宙。

孔子也有这方面的认识,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第九》)孔子是谦虚的,他否认自己是天才,是圣人,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不懂得的东西。认为“不知”也是一种“知”,说明“知”

永远有限,正如人是有限的存在一样,只有不断积累,才能不断地向无限、永恒前进。孔子之所以罕言死生鬼神、人性天道,原因即在于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听起来平常,实则道理深刻。

它揭示人必须认同自己的有限性,才可能超脱;认识自己“不知”,才可能“知”。有自知之明的人,才称得上是智者。

央视10频道《大家》做过一期周年特别节目,对一年来采访过的那些杰出的老人做了一个回顾,重放了主持人采访丁肇中、彭桓武、陈省身等大科学家时的镜头。主持人问实验物理大师丁肇中:“有人说您是一个少见的天才,您自己怎么看?”丁肇中回答:“不是。”主持人又说:“您很有天分,对不对?”丁肇中说:“不,我只是刻苦而已。”主持人采访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彭桓武,问他:“您觉得自己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起过怎样的作用?”这位曾获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老人说:“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中国的‘两弹一星,就像一栋房子,我是大门前那两个石头狮子。”节目最后,是主持人采访数学大师陈省身。主持人问:“您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您的老师、几何学大师嘉当?”陈省身回答:“我?我没超越他。嘉当是超越不了的。……他的数学能力绝对比我高。”

丁肇中、彭桓武、陈省身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他们如果想在电视上谈一谈自己的天分、成就,大概没有谁会反感。丁肇中曾经发现了J粒子,刚刚40岁就荣获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彭桓武是中国“两弹一星”的技术负责人之一,为我国的军事工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陈省身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他以对高斯·邦尼公式的证明、对纤维丛几何理论的贡献获得沃尔夫奖(被称为数学家的诺贝尔奖),在世界数学界享有盛誉……出人意料的是,这些人在谈到有关自己的事情时显得那么谦虚、平和。

有一次,一位美国加州大学著名教授在演讲,课上他提出他做的老鼠实验的结果。此时,有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发问,提出了他的看法,并问这位教授假如用另一种方法来做,实验结果将会如何。所有的听众全都看着这位教授,等着看他如何回答这个他根本就不可能做过的实验。结果,这位教授却不慌不忙,直截了当地说:“我没做过这个实验,我不知道。”当教授说完“我不知道”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不善于同他人交往,也不受人喜欢;而敢于说“我不知道”的人,显示的则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埃维特还说,如果我们承认对某个问题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改善。

这也是孔子竭力提倡的态度,孔子十分肯定不骄矜自夸的品质,他为此称赞过孟之反,说他不夸耀自己。在鲁哀公十一年那场抵御齐国进攻的战斗中,鲁国右翼军溃退了,孟之反走在最后充当殿军,掩护部队后撤。进入城门的时候,他用鞭子抽打马匹,说道: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不快,“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第六》)。孟之反这样做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功劳。

人不表现自己,不出风头,尤其有了长处和功劳,不自以为是、炫耀自己,是很难得的,也是很珍贵的,所以孔子予以肯定和提倡。

制怒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原文】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

【今译】

不因无人了解自己而感到烦恼愤怒,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评注】

朱子曰:愠;纡问反,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升迁失落,往往使人失去理智……意外的收获使人惊喜,意外的失落使人愤怒。喜与怒总是与一定的人生际遇有关。感情是可贵的,但不能感情用事。如果说感情能骤然爆出事业成功的力量,那么理智则是通向事业成功的桥梁。感情一旦失去了理智的约束,不免会把人带人失败的深渊。

怒,是人从心里到生理的情绪反映。人在发怒时表现为情绪紧张,很快进入“应激状态”;在怒气的刺激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的变化,肌肉紧张度增高,毛发竖起,鼻孔开大,横眉张目,咬牙切齿,紧握双拳,做好临战状态。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此刻,人绷紧了每一根神经,调动了身体里所有的能量储备,能迸发出比平时大得多的力量。通常情况下,发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给我们的身体乃至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危害。

常言道,“急则有失,怒则无智”。发怒时人常常失去理智,因此古人云:怒不可以兴师。《孙子兵法·火攻》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意思是说,一国之主,不能凭一时之愤怒决定兴师,一军之将不可以凭一时之愤怒率众出战。因为怒崦兴师出战,很可能决策失误,损兵折将,导致被动。愤怒可以重新欢乐,怨恨可以重新喜悦,但国记录在案可复存,人死不会复活。所以,兴师动众,一定要有利则动,无利则止,慎之再慎。

历史上有许多因“怒而兴师”导致的悲剧。楚汉相争时,项羽吩咐大将曹咎坚守城皋,切勿出战,只要能阻止住刘邦15日,便是有功。

项羽走后,刘邦、张良使了个骂城计,派兵城下,指名辱骂,画着漫画,污辱曹咎。曹咎怒从心起,立即带领人马,杀出城门。汉军早已埋伏停当,只等项军出城入瓮,霎时山摇地动,杀得曹咎全军覆没。

对于一个聪明的领导者来说,一定不要怒而兴师。对于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来说,应做到避免怒而行事。

在《论语·雍也第六》中,哀公问孔子:“您的学生里哪个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不迁怒,不贰过,却不幸早死。现在没有了,没有听见谁好学习了。”

自己有过失,却归罪他人,大发脾气,迁怒于人,是常见的现象。

程颐解释说:“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日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于中矣。其中动而七情了焉,日喜、怒、哀、惧、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故学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而已。这是强调性修养,适当节制情感。

一个不会愤怒的人是庸人,一个只会愤怒的人是愚人,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做到尽量不发怒的人是聪明人。聪明人的聪明之处,是善于运用理智,将情绪引入正确的表现渠道,使自己按理智的原则控制情绪,用理智驾驭情感。以平和的态度来摆事实、讲道理,要比大喊大叫更能让对方心服口服,而宽恕和谅解有时比伤害、侮辱更能震撼人心。只要我们肯下工夫学会控制怒气的正确方法,他人肯定会对我们的道德、修养以及理智、大度感到由衷地佩服。那时,我们自会达到“风平而后浪静,浪静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鱼可数”的全新境界。

同类推荐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公主,我来保护你!

    公主,我来保护你!

    别人穿越成公主,她倒好,直接穿越成女王!别人坐享美男,她要拯救国家!好在,还有一个,不,是n个男人,说:我来保护你!……所以,你们要不要商量一下,哪个把我娶回家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黑骏马

    黑骏马

    《黑骏马》是英国女作家安娜·西韦尔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小说一出版即轰动全球。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了黑骏马一生的辛酸经历。它是一匹性格温顺、精力旺盛的优种马,然而命运多舛,几易其主,开始时在尊贵的庄园主那里受到厚待,然而好景不长,主人家遭变故,黑骏马被卖。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又再次被卖,最后沦为苦力马,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值得庆幸的是,晚年的黑骏马却有了一个好的归宿。此书问世后,在欧美常销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唤起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
  • 记录:我和姐妹们的痛与乐

    记录:我和姐妹们的痛与乐

    有的个性张扬,为了心中的梦想,过程中有欢乐,欧春暖,白晶晶,有泪水,胡丽等一个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子们走到了一起,选拔、培训、磨练、成长……或许她们其中有的傲娇,但她们痛并快乐着……她们不愧是新生代的美女军团……--情节虚构,江流儿,李仪欣,请勿模仿,甚至腹黑
  •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从写人(《赋得永久的悔》)写物(《海棠花》)写景(《清塘荷韵》),到抒怀(《人生》《八十述怀》),不一而足,从各方面展现了当代大家的文化风范。文字晓畅,情感真挚,对青少年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也是品味人生,抚慰身心的良方。
  • 棋子

    棋子

    《棋子》已入五折特价书库,全文订阅只须半价,(*^__^*)嘻嘻……本文不是悲剧,想看悲剧的绕道,女主很腹黑,想看善良可爱圣母玛利亚型女主的绕道,谢谢合作!(*^__^*)嘻嘻……她,尝尽人生百味,沧海桑田后,蓦然回首,依然迷茫;他,冷傲绝情,邪魅残忍,欲坐拥天下阴谋,阳谋,玩转天下!一朝穿越,他,成为她的父亲!她,却是他的棋子!他道:就算是死,你也休想逃离我的身旁……她道:除了杀了我,否则,休想完全控制我……十岁那年——他送予她第一件礼物:白玉,通体洁白,唯额上一红点,也是如墨的孩子,一条蟒龙!“它,是如墨的孩子,就如同你是我的小宝贝!”眸中,几许温情,脸上带着邪魅,似笑非笑。白玉,灵性十足,与主人心意相通!此后,白玉便成了她的武器!也成了他的囚裔……此后,是阴谋?是背叛?情伤心死……这是玉玉帮小LL写的简介,看起来比小LL自己写的棒多了,(*^__^*)嘻嘻……下面是小LL自己写的简介,汗颜呀……PS.小LL不写悲剧!!!!她,尝尽人生百味,沧海桑田后,蓦然回首,依然迷茫;他,冷傲绝情,邪魅残忍,欲坐拥天下,但却孤寂茫然;一场荒谬的穿越,她成为他的女儿,也是他手中的棋子,命运让两个感情的初学者相遇,伤害成为他们间唯一的交流,为了妹妹,她助他成就霸业,当妹妹的幸福在即时,当他权倾天下时,她再次选择了飘逝,但她的香消玉碎,却造就了一代嗜血的暴君,欲要天下人为她陪葬……PS.小LL不写悲剧!!!!!!(小LL已经尽力了,自认写简介的确不是我所长,唉……)*************************************************推荐自己的文文,《高中生小后妈》(搞笑)已完结《棋子》(穿越)已完结《权倾弃妇》(穿越)已完结《律政俏妈咪》(现代)已完结《爱妃再嫁我一次》(穿越)已完结《情咒之约定来世》(架空)已完结《夺情总裁退爱妻》(现代)已完结**************************************************推荐小LL姐妹们的作品:《冷情杀手的总裁情夫》夜梦羽,偶的太子妃,(*^__^*)嘻嘻……
  •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2000个社会常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2000个社会常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 本宫又死回来了

    本宫又死回来了

    皇后自从嫁给皇上,就没再幻想过自己能够过上夫唱妇随大秀恩爱的美好生活,但她也从来没想过,一直以花天酒地为人生目标的皇上,有朝一日,居然还能用借刀杀人这一招,把自己给生生捅死。当皇后反应过来之后,自己已经……死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