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900000007

第7章 交际的魅力(1)

没有别人,你就是一座孤岛。或许每一个人在广袤的地球上都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小天地一定是相互联系、彼此依靠的,其中联系和依靠的纽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谁也不可能过与世隔绝的生活,谁都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承认和满足。

交际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论语》里介绍了很多交际的法则,对我们有较强的指导性。

同理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今译】

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以一生遵循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便不要给予别人。’【评注】

朱子:推己及物,其施不穷,故可以终身行之。

我们先看看“恕”,这个字由如、心构成,意思是一如己心,一如本心,宽容,体谅,同情,将心比心。像我自己的心愿一样,我心里喜欢的,向往的,别人也一样,我心里不想要的,我能想到别人也不想要,通过自己心灵的想象力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存在和生活的实际情景之中,去亲自体验他人的存在、他人的生活、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他人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与行动上的协调,以免把自己的思想、主张、意志在不知他人是否愿意接受的情况之下强加在他人身上,反过来说,也是如此。

“恕”所表达的是一种广博的同情与宽容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社会和谐与社会合作所必需的。

西方文化中也有强调和推崇“恕”的传统,“摩西戒律”强调:“对自己无益的,亦不可施加于人。”耶稣的“黄金法则”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些都是“恕”的最好解释,与孔子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人要有同理心。俗话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强调的正是同理心,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做人有同理心,善于体察他人的意愿,乐于理解和帮助他人,这样的人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

老百姓常说:“做人做事要将心比心。”将心比心,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第六》),也就是“同理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一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对老人多一份尊重,对孩子怀一份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就可以进入“文明”层次了,就真正有点精神文明了。这一点推广开来,对于整个社会,意义是很了不得的,那样就实现了和谐。

不过,一个人要具有同理心,并不是想做到就能做到的。例如子贡曾经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说:“赐也,非尔所及。”(《论语·公冶长第五》)

同理心是从自己这一方面讲,我对别人讲恕,不可强加于人,别人对我也一样,同样不可以强加于我。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的学生问,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论语·里仁第四》)。这里,子贡的话也是讲同理心,他说:“我不想别人强加什么东西给我,我也不想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所能办不到的。”

子贡在孔门弟子中是一个全才,出身于商贾之家,后来在鲁国季孙氏手下做了不小的官,据说孔子晚年生活得以维持,子贡出了不少力。孔子死后,子弟们多是服心丧三年,即待师如父,内心服孝三年,子贡却在孔子的墓旁搭了间一茅棚子,亲自在那里守孝三年。在风水先生中还传说,孔子的墓地原先选在葬少嗥帝的地方,但子贡看了后认为那只是一个帝王的风水,孔子是千古圣人,那处风水不行,然后才选了曲阜孔子坟墓所在的那块风水圣地。孔子不称许子贡,可见,要用同理心去推己及人是多么的难以做到。

同理心为什么难以做到?就在于与人相处时难以获得别人的信任。

信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没有信任,就没有顺利的人际交往;没有信任,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分工协作的现代社会取得成功。

要与人建立信任关系,就要在做人时不断体现自己的同理心,并以此证明自己是值得信任和值得尊重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你对别人越真诚、越善于倾听、体谅、尊敬或宽恕别人,别人对你也会愈发真诚和信任,如此持续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可以非常顺利了。

所以,同理心不仅是为了理解别人,也是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

同理心并不要你迎合别人的感情,而是希望你能够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情,希望你在处理问题或做出决定时,充分考虑到别人的感情以及这种感情可能引发的影响和后果。

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第十二》)

【今译】

孔子说:“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评注】

朱子曰: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恶之异,故其用心不同如此。

“成人之美”即成全他人的好事,也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譬如为政和从教,孔子认为这都是君子“成人之美”或“立人”、“达人”的理想途径之一。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态度,体现了一个人处世的境界。尤其是那些不仁之人,孔子仍主张不宜记恨太深。“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第八》)我们面对的即使是丑陋的恶人,也应把握分寸,不道一时之怨,也要试图去感化对方。化干戈为玉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君子风范。只有当这种风范成为每个人自觉的追求时,天下才会安定,社会才会和睦。好人常常使人爱屋及乌,坏人让人痛恨及其亲近之属。孔子能客观理性地分别对待一个人的好与坏,使人之美尽诏于天下,故孔子不说“成人之大美”

而只说“成人之美”,只要是美的,不分大美小美,都应予以接纳。

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别人的扶助。成人之美,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助人为乐、利人利众的仁义表现。

仁者爱人,宽则得众。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没有感情便没有人性的出发点。

苏秦、张仪本是要好同学,苏秦深知张仪的学问在己之上。但苏秦却先成功了,做了六国的宰相,当落魄的张仪前来投靠苏秦时,谁知竞遭到他无数的奚落,愤怒的张仪决计只身赴秦,自找出路。苏秦却暗中派人沿途照料,补给张仪所需,直到张仪高就宰相,才明白苏秦为不埋没他的才干,不使张仪依赖苏秦所想出的办法,目的是成全能者,可谓用心良苦,使张仪感激不尽。

古代有很多成人之美的义举。《水浒》里的武松,不平于蒋门神霸占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行侠仗义,挺身而出“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西厢记》里的红娘,同情和促成张生与莺莺的爱恋,事发被拷,仍仗义执言,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电影《升官记》里的徐九经,秉公断案,不媚权贵,终使倩娘嫁得意中人。尽管丢了乌纱帽,但他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在成全了别人的同时也成全了自己的名节,受到人们的敬重。

成人之美的事,在当今的社会到处都有。当自己的幸福以别人的痛苦为前提时,他们都自愿地放弃自己的幸福,这就是他们的高尚精神所在。主动支援一时经济拮据的友人,使其免除后顾之忧;尽力帮助友人掌握知识,使其早日榜上有名等等,总而言之,凡是好事情,好愿望,你伸出热情之手,予以大力帮助,使之功成事就,都可以说是“成人之美”的“君子”行为,都是得人心,受欢迎的。

助人为乐,济人危难,这种成人之美是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感情。

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真正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扶正压邪,放手和坏人坏事做坚决的斗争。

有些怕惹是非的人,偏偏被是非惹上了,正所谓“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在这种时候,恐怕他最想见到的,不是像他自己一样遇着“是非”绕道走的人,而是盼望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勇士快快到来,以解救他的危难。所以,我们必须批判那些对人漠不关心、见危不助、见难不帮、见义不为、见暴不除、见死不救的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行为,因为这和我们民族成人之美、助人为乐、救人危难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以礼待人

不学礼,无以立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世。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日第二十》)

【今译】

孔子说:“不懂得命运,就不能称其为君子。不懂得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能分辨别人的话语,就无法理解别人。”

【评注】

朱子曰: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又曰:当独立之时,所闻不过如此,其无异闻可知。

自古以来,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一个国家的人民,能够崇尚礼仪,就能国泰民安;假如全民没有礼节,则长幼不分,伦理败坏,社会失序,那就是国之乱本。

周公所以为后人尊为圣贤,因为他制礼乐,订下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寸。凡是合乎礼者,皆为有“理”也;凡是没有礼者,在道理上必很难站得住脚。

礼貌,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来而不往非礼也”,只要求别人尊敬你,你不尊敬别人,这是不礼貌的。

《西游记》中讲述的唐僧,历史上真有其人,法名玄奘。在他的传记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年八岁,父坐于几侧口授孝经。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问其故。对曰:‘曾子闻师命避席,吾今奉慈训,岂敢安坐。’父甚悦,知其必成。”

这段记载包含两个故事:一是孔子学生曾子,当老师与他讲话,他马上离坐站起来,以表对师长的尊敬;二是玄奘听到父亲讲述“曾子避席”后,也立刻离开座位站起来,表示学习曾子,尊敬父亲;从他们俩人的事例,不难看出我国人民讲究礼貌的风习由来已久。

《浅近录》中说:“对待富贵的人,不难有礼,而难于有恩。对待贫贱的人,不难有恩,而难于有礼。”礼,不难于开始,而难于终结;不难于疏远,而难于亲近。对待任何人,只要以礼待他,对他恭敬有加,恰到好处,他一定不会产生怨恨,久而久之他必然服从你,这就是以礼服人。所以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第八》)孔子生逢乱世,礼崩乐坏,庶民议政,各种遭际激起他满腔热忱。他向往和平安宁的社会生活,向往天下有道的清明政治,希望重振礼仪以恢复先王时代的盛德大业。

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沦丧和礼仪制度混乱不堪的现状,孔子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当时鲁国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在祭祀祖先时僭用天子的礼仪,唱着《雍》诗撤去祭品,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意思是说,有诸侯们前来助祭,天子主祭,庄严肃穆。

孔子说:像这样的诗句怎么能用到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呢?(《论语。八佾第三》)为了挽救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孔子每次人太庙都要向人们问礼,以便警戒统治者。季氏家人讥讽孔子说:“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问事。”孔子却说:“是礼也!”义正词严。孔子的学生子贡想把每月初一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取掉不用,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第三》)孔子因好礼与授徒而名声远播,有位边防官想拜见孔子,便说:“君子之至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他见过孔子后,对孔子的随行弟子说:“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做官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老天将要以夫子为木铎来警醒世人!”

(《论语·八佾第三》)孔子好礼、重礼可见一斑。

今天,人与人之间有的用尊敬、用叩拜行礼;有的用赞美、用歌颂行礼。有的用物质相敬为礼;有的用金钱祝福为礼。有的用注目为礼,有的举枪为礼,有的举手为礼。所以,人与人之间表现礼者,举世虽有不同,但是其“理”一如。

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它行礼的表达方式,甚至军人以敬礼为礼,社会人士用握手为礼,西方以拥抱为礼,佛教用合掌为礼,学生以鞠躬为礼。总之,礼者,心之敬也!只要心里表示恭敬,就有替人间维系和谐的价值。

生活中,夫妻“相敬如宾”、兄弟“兄友弟恭”、父子“上慈下敬”、朋友“谦恭礼让”、邻居“守望相助”,都是礼。

礼,维护了伦理道德;礼,维护了社会的秩序;礼,成就了人性的尊严。“礼多人不怪”,但礼太多了,繁文缛节,也不合时宜;适中的礼节,这是现在的时代所应讲究的。

交友之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第一》)

【今译】

有朋友从远方赶来相聚,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评注】

朱子曰: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

蔡元培对这句话注解说:“人情喜群居而恶离索,故内则有家室,而外则有朋友。朋友者,所以为人损痛苦而益欢乐者也。虽至快之事,苟不得同志共赏之,则其趣有限。当抑郁无聊之际,得一良友慰其寂寞,而同其忧戚,则胸襟豁然,前后殆若两人。至于远游羁旅之时,兄弟戚族,不遑我顾,则所需于朋友者尤切焉。”

人生的快乐有一大半要建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面。只要人与人的关系调处得好,生活没有不快乐的。许多人感觉生活苦恼,原因大半在没有把人与人的关系调处适宜。这人与人的关系在我国为“人伦”。

在人伦中先儒指出五个最重要的,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之中,父子、夫妇、兄弟起于家庭,君臣和朋友起于国家社会。先儒谈伦理修养,大半在五伦上做功夫,以为五伦上面如果无亏缺,个人修养固然到了极境,家庭和国家社会也就自然稳固了。

五伦之中,朋友一伦的地位很特别,它不像其他四伦都有法律的基础,它起于自由的结合.没有法律的力量维系它或是限定它,它的唯一的基础是友爱与信义。但是它的重要性并不因此减少。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中间的好感称为友谊,则无论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中,都绝对不能没有友谊。就字源说,“友”含有“爱”的意义。无爱不成友,无爱也不成君臣、父子、夫妇或兄弟。换句话说,无论哪一伦,都非有朋友的要素不可,朋友是一切人伦的基础。懂得处友,就懂得处人;懂得处人,就懂得做人。一个人在处友方面如果有亏缺,他的生活不但不能是快乐的,而且也决不能是善的。

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会,旧注常说“朋”是同学(“同门日朋”),因此是来研讨学问,切磋修养;在古希腊,“朋友”也是关于哲学、智慧的讨论者。其实,何必拘泥于此?来相见面,来相饮酒,来相聊天,不也愉快?特别又从远方来,一定是很久没有见面了,在古代,这就更不容易,当然更加快乐。这“乐”完全是世间性的,却又是很精神的,是“我与你”的快乐,是真正友谊情感的快乐。陶渊明有一首思念朋友的诗: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陆依阻。静寄东窗,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蒙蒙,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生。

谁都知道,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人是社会的动物,生来就有同情心,生来也就需要同情心。读一篇好诗文,看一片好风景,没有一个人在身旁可以告诉他说:“这真好呀!”心里就觉得美中不有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没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欢喜就要减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灾难,没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

同类推荐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热门推荐
  • 江山为聘醉红妆

    江山为聘醉红妆

    前世她是一个身价过亿的上市公司的执行总裁,一份过百亿的转让遗产权,让自己最疼爱的妹妹设计害死!再次睁开双眼,竟然穿越到丞相府,最胆小懦弱的嫡小姐身上。面对府里恶毒姨娘的的辱骂,刁钻妹妹的陷害,她要怎么办?一场宫宴,三国的挑衅,凤鬽一曲醉赤壁唱进了四国男人的心!三国十里红妆向她求亲,她嘴角上扬肥水不流外人田,我要嫁就嫁本国离王殿下。离王领百万雄兵,只问她一句:你愿不愿意跟随我一起面对刀光剑影的弑杀,她在城楼回他一言:金戈铁马,四国分天下,我凤鬽只为你剑指天涯,争霸天下。三年里我为你,在狼火烽烟中,杀人如麻,三国城池破,等来良人却是十里红妆为她人伴嫁,只剩下眼中的泪水。
  • 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交际是要动点心眼儿、用点儿手腕的。但如何动、如何用?如何动得灵活、用得巧妙,才能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为此,水中鱼借我国传统的“三十六计”的形式,精选了对交际至关重要的三十六个智谋,形成了这部《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 悍女的复仇

    悍女的复仇

    “如果你敢碰我一根毫毛,我会让你生不如死!”他睁开眼睛,吃惊地发现自己被一个蒙面女人绑架了!他是高高在上的豪门巨子、未来巨星,却被这个充满仇恨的女人绑架,受到前所未有的羞辱……因爱生恨、因恨生爱的爱情大戏!
  • 凤御九天:腹黑魔王嚣张妃

    凤御九天:腹黑魔王嚣张妃

    风若雪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到,车祸,她没事,高空坠物,她也没事,挤公交上班,哮喘犯了,她死了……更想不到,尼玛她一醒过来,就在一个大蛇窟!旁边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奶娃娃!没关系,她堂堂一代生物科学研究员,还搞不了一条蛇?擒猛蛇,取内丹!没想到却成就了自己的一身异能!更是让这蛇窟的主人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偏生要收她为徒!半推半就,小有所成,师傅让她下山助师兄登上皇位。尼玛!初次见面就给她个下马威!搞毛啊!看我不携着我捡的娃,带着我拿下的魔兽,搞翻你的府邸!
  • 重生弃妃也疯狂

    重生弃妃也疯狂

    她是天上的女神,被奸人设计,打得她魂体分离,落入凡间。而她的魂魄…竟然重生到了一名后宫冷宫中的妃嫔身上?好吧,虽然这具身子并不是吸收天地灵气的好容器,但看在她还尚在处子之身,她就勉强用着吧!花儿红,太阳当空照,她一不小心找到了自己的原身所在…是去还是留?这是一个问题。
  • 我,来自一千年前

    我,来自一千年前

    一千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当你发现自己来到一千年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兴奋,害怕,亦或是茫然?一梦千年,林笺睁开眼,发现自己已身处一千年后,父亲是帝国一级上将,家中有着三个优秀的兄姐。就像是再美丽的钻石都会有些许的瑕疵,而她就是那个瑕疵。这个身体的前任给她扔下了一个烂摊子。酗酒,打架,被拒婚,十七岁而已,她已经名扬帝国。
  • 史上第一太子妃

    史上第一太子妃

    作为穿越而来的妖孽太子的王妃,你需要具备什么品质?打得了小三斗得了皇帝?打得了仗来破的了阵法?还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NONONO,你需要受的了宠溺忍得了情话,受得了捧杀忍得了诱惑,还要受得了“服侍”忍得了秀恩爱!你“美丽善良”?我让你“霉厉叫娘”。你“毒计无双”?我让你生不如死;你把我扔入贼窝想让我受尽侮辱而死,我就起于草莽挥戈乱尽天下;你抢我男人断我生路给我下诅咒,我灭你王国操你江山让你死不瞑目!你步步设局前世为引乱我心中情意,我上云山下深海寻回记忆先要了他身体!————————————枪,冷枪。箭,暗箭。人,女人。色,男色。前世,她是被组织炸死的绝顶杀手,今生,她是“误打误撞”的便宜太子妃。前生,她是求爱不得的九天之凤,今世,她是携命而来的乱世妖女。当冷情对上妖孽,当优雅遇上腹黑,当帝王之星和双生之神狭路相逢,当一段爱恋,以五国的疆土为赌注,以千年的记忆为铺垫,以百万的白骨为骨架,又该何去何从?————————————谢子晴:“那时我以为这不过是生命的一个过场,后来我知道,这是生生世世的一段地老天荒。当命运将我逼到这个地步,我就知道,我再也不能任其屠戮,我的命运,只在我自己手中,谁也不能夺去。”南沉瑾:“那时不过一眼,就已经是千年。后来才知道,这千年,也不过是为了一眼。这生死红尘,我携着千万年的执念而来,不过是为了许她一世长安。你要让她死吗?那么,我来。”百里奕:“你看那天上的星辰吗?这浩瀚的星空,只有我们两人的星辰闪耀千古,也只有我能和你走下去。曾经我途径过你的心,而现在,我依然会驻扎在你的心中,直至这沧海变为桑田,否则,我死,你死。我生,你生。”配角一:“我想用这座城池换你一笑,伱允还是不允?如果你允了,我就把城池给你,如果你不允,我就把我给你。”配角二:“我浑浑噩噩的过了二十几年,曾经以为我的目光只会去追逐你,那才是我的心之所向,可是我啊,现在看到了自己,我发现,我比你好太多。”配角三:“你妹的!这是我阿姐交给我的,她对我说,你妹的这三个字,就是我是你妹妹的意思,所以,从今天开始,我是你妹妹,你妹的!听到没?祁慕,你妹的!”
  • 王之宠妃商女天下

    王之宠妃商女天下

    佛前一句戏言造就了一场万般不愿的错位穿越和两个无可耐何互换灵魂的前世今生。二十一世纪多才多艺修成正果的极品“百骨精”要如何在男尊女卑官高商低的莫明朝代闯出一片天地,活出自我。。。。。。!她是江南富商之独女,生得千娇百媚精通琴棋书画只可惜生在商家!因艳名远播而入宫备选绣女又因商女身份低下而被送与王朝冷酷无情不近女色的王爷。。。。“士农工商,商人乃四民之末”“不要怨我,不要恨我!忘了我吧!。。。。。”他----俊美无双,冷酷无情,对她容忍有加万般宠爱!他-----身份高贵,温文尔雅,对她情有独钟。。。。。。他----冷俊神秘,救她于危难之中默默相随左右。。。。。。他-----一方霸主,为她的才华所倾,愿与她牵手白头。。。。。他------狂妄霸道,行踪诡异,对她穷追不舍,巧取豪夺。。。。他。。。。。。事业,亲情,友情,爱情她将如何平衡?人生往往就是意外连连,惊喜连连,祸福与共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开疆辟土!且看今世的她将如何运用自己的才华改变前世的命运纵横天下!谁说女子卑微?谁说商人低下?。。。。一场以心换心风花雪月的柔情游戏,谁赢得了谁的真心?一场缠绵悱恻的倾城绝世之恋!何去何从?宫庭阴谋,朝堂风云揭开身世之迷!他与他,他与她。。。关系迷离错综复杂!千帆看尽,是否丢心,她最终将花落谁家?第二卷接天莲叶无穷碧红颜未老恩先断,这就是古代女子的悲哀“哈哈哈!飞鹫,飞鹫,看你还飞得起来,管你有多厉害,还不是一样栽在我手里拜在我的绝命迷魂香下!”“你肯定秦儿是从这里跳下去的?”。。。。。“这个呀,这个简单呀!他要是不挖来卖给我,我自己不会去挖呀,反正那东西在地底下,到时悄悄给他挖空了他们也是没感觉的呀!”“不许出声,否则休怪我对你不客气!”“离那个男人远一点,明天你给我想办法出宫去,否则。。。。!”“我离谁近隔谁远关你什么事。。。唔。。。”第三卷映日荷花别样红商女爱情演绎情感情节越往后看越精彩推荐银月皎皎新文:霸宠帘后非常好看!一串紫水晶牵引她来到莫明时空东旭王朝,成了丞相家丢弃后院的丑女七小姐。仗义相救,她成了才华横溢的他的千金丫环绝顶寻参,山崖意外断了她对他的念想。皇上选妃,丑女回收她被李代桃僵送入宫中充数!亲娘传信要报仇,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