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4300000005

第5章 夏商周更替与华夏族的形成(2)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在伊尹的耐心开导下,悔过反省,开始痛改前非,施行仁义。伊尹便迎太甲归朝当政。太甲复位后,实行了一系列好的政策,诸侯归顺,百姓安居乐业,商朝仿佛又回到了商汤当政的时候。传说太甲死后,伊尹作《太甲训》3篇,称颂太甲,并尊他为太宗。

伊尹是商王朝开国功臣,曾辅佐商汤推翻夏桀,建立政权,又辅佐外丙、仲壬、太甲三王,立下汗马功劳。传说中讲,伊尹名阿衡,地位卑贱,看到汤是个有作为的人,便乘有蒂氏嫁女之机,以陪嫁奴仆身份来到商。伊尹很会烹调,到商后为汤掌厨。他利用侍奉汤吃饭的机会,给汤分析天下形势,历数夏桀暴政,进献灭夏建国的大计。后来,他得到汤的信任,并被任命为“尹”,就是右相,从此跟随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政权中一个赫赫元老。太甲死后,沃丁即位,伊尹自觉年老,不再参与朝政。伊尹于沃丁八年病死,相传他活了100多岁。沃丁以天子之礼隆重地安葬伊尹,用牛羊豕三牲祭祀,并亲自为伊尹戴孝三年,报答他对商王朝的贡献。伊尹的名字见于甲骨文,记载他历享后代商王的隆重祭祀。伊尹树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臣形象,在商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他的政治主张对整个商代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盘庚迁殷

汤始建国至第20位商王盘庚,商朝政权经历了三度衰落,四度复兴:汤兴,至雍己而衰;太戊复兴,至河直甲复衰;祖乙振兴,至阳甲复衰;盘庚时殷道复兴。与几度兴衰相伴,汤至盘庚期间,商朝曾五次迁都。《竹书纪年》中说:仲丁迁于馰(在今河南荥阳附近),河馱甲迁于相(在今河南内黄),祖乙迁于庇(在今山东梁山附近),南庚迁于奄(在今山东曲阜),最后盘庚迁于殷(在今河南安阳)。

盘庚是阳甲的弟弟,他即位后,为了改变商王朝的困难局面,决定将商的都城再迁回成汤的故都亳。他的这次迁都遭到了不少贵族与大臣的反对,一些平民不愿离开已经生活惯了的奄,也反对迁都。但盘庚坚持自己的主张,利用宗教对商民们进行规劝,说先王们都按照天帝的意志迁了5次都,他也经过占卜“卜稽曰:其如台”,所以迁都的计划是得到天帝的允许,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愿。人们要服从天帝的旨意,否则上帝就要责怨人们祖先的灵魂。商民们不敢违背天帝的旨意,跟着盘庚迁至殷地,从此安定下来,直至商纣灭亡,共历8代12王,计273年。殷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作为商代后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一个都城。虽然盘庚迁殷利用了迷信手段,但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商迁殷后,政治有所作为,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盘庚迁殷是商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后,殷城开始荒芜,时间长了,变成废墟,慢慢被埋在地下,后人称为殷墟。自盘庚迁殷到帝辛(纣)亡国共273年,国号也称殷,一般也将商代称作殷代,整个商代也称为商殷或殷商。殷墟被发掘以来,已从墓内挖掘出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大部分为青铜器和陶器。司母戊大方鼎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珍品,可以称为世界之最,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殷墟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的甲骨人辞,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反映了殷商文化高度进步的史实。

武丁中兴

盘庚迁殷,是商王朝由衰落走向中兴的一个转折。盘庚之后,历小辛和小乙,到武丁时期,商王朝国力发展到极盛。据文献记载,武丁在做世子的时候,曾经久居民间,从事稼穑等生产劳动,与商王朝的下层百姓有过广泛的接触,对他们的生活和喜怒哀乐非常了解。武丁改革王朝政治的首要举措是提拔了出身卑微的傅说做自己的相。傅说本是一名刑徒,据说武丁发现傅说的时候,他正在从事筑城的劳役。武丁提拔傅说之后,赋予他极大的权力和极高的地位,并要求傅说随时对自己的过失严加规谏。

殷代北方草原地区的一个名叫鬼方的游牧部落,经常骚扰殷人统治区,武丁亲自率征时,用了三年的时间将其平定。馲方是殷北方另一游牧部落,在盘庚迁殷前,馲方利用王室“九世之乱”的机会,迅速扩展势力。为了掠夺更多的生活资料,馲方逐渐向南游移,骚扰商朝属国,并经常深入商工畿西郊进行抢劫。馲方这一举动,对商王朝的统治构成严重的威胁。于是武丁命武将禽和甘盘率军征讨,经过十几年征讨,终于将馲方平服,馲方的领地从此归入商朝版图。土方是殷代北方距离商王畿较近的又一部族,屡屡侵夺商地居民,曾进入商东郊劫掠两个居民聚落,武丁在征伐舀方过程中,用二三年时间消灭了土方,土方之地也成为商朝领土。西部地区的古老部落羌族,也称西羌,分为羌方、羌龙、北羌、马羌等。武丁征伐西羌多次,将所获战俘,残忍地用作“人牲”,成为祭祀鬼神的牺牲品。商朝南方地区有很多方国、部落,江汉流域的“荆楚”是它们当中最强大的方国之一。据传说,武丁曾率商族武士,深入荆楚艰险之地,经过交战,将其打败,并把很多荆楚之人捕获,把他们生活的地方荡平。从此江汉流域也成为商朝版图的一部分。

大彭和豕韦都是商朝诸侯国。商王河禀甲时,两国势力大增,便不想俯首听命于商,拒绝纳贡,也被武丁所灭。随着战争的不断胜利,商王朝的势力在西、北、东、南急速扩张,达到商代的最高峰,史称“武丁中兴”。

经过武丁时期的开疆拓土,商王朝的版图获得了空前的扩大,商王朝的国力也发展到了鼎盛。与此同时,商王朝的王权得到了空前加强。因为武丁对商王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被商族后人尊奉为“高宗”。武丁的征伐,客观上也为中原地区与周边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为促进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武丁时期的对外战争中,商王朝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将领,其中还包括不少女性将军,武丁的配偶妇好就是她们当中的代表。妇好,在甲骨卜辞中也称作“妣辛”。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阳殷墟遗址中心的小屯村西北,发现了妇好的坟墓,出土了大量带有“妇好”铭文的青铜器,证明这座坟墓的主人就是妇好。这座墓中共殉葬有各类武器120多件,其中包括“司母戊方鼎”。

帝辛亡国

武丁之后,祖庚继位。祖庚也曾同武丁一样,深入民间参加过生产劳动,对下层民众的疾苦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在继位以后仍能向武丁那样,爱护百姓,爱惜民力,因此商王朝的强盛局面仍继续发展。在商代后期的诸王中,祖庚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

祖庚以后,祖甲、禀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相继为王,这是商王朝由盛而衰,并最终灭亡的阶段。继祖庚而立的商王祖甲、廪辛、康丁,都是养尊处优,“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的君主,而且时常滥杀无辜,致使最高统治阶级与下层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

到了帝辛统治时期,商王朝的腐朽发展到了极致。帝辛就是商纣王,纣是后人给他的一个谥号,意思是“残义损善”。商纣王有着超人的才智,据说他能够赤手空拳地与猛兽搏斗,而且见多识广,口才极好。纣王认为天下人皆出于己下,不足为虑,因而更加肆无忌惮地压榨、盘剥商王朝及其他方国的广大百姓。纣王特别好色,最宠爱的妃子名叫妲己。为了让妲己高兴,纣王除了为她修筑了众多的楼台亭院外,还特地建造了肉林和酒池,让青年男女裸体在其中追逐作乐。他们不愿听王朝旧制的用以祭祀神灵的乐曲,就命令乐师师涓新创“北里之舞”和“靡靡之音”等淫声,整日在宫中歌舞升平。为了满足他们的巨大消费,商纣王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搜刮来的钱物充斥了政府设在“鹿台”的府库,粮食亦充溢露积于“钜桥”大仓。面对百姓的反抗,商纣王采取了无情的镇压政策。他设计的“炮烙之法”,是将铜柱放置在熊熊的炭火之上,待铜柱烧红后,再令犯人赤足上去行走。犯人大都落入炭火中烧死。纣王对待王朝的公卿大臣,也一样视同草芥。三公之一九侯被剁成肉酱,鄂侯则被制成肉脯。

西伯侯姬昌私下对纣王表示了一点点不满,纣王听说后就立即把他投进监狱“馳里”。大臣比干冒死进谏,纣王就命将比干杀死,还把他的心拿出来观看。

纣王的长兄微子眼看商的气数已尽,便与大臣大师和少师商量,先行流亡逃出首都。大师和少师,后来干脆带着王朝祭祀时所用的乐器一同投奔了日益壮大的周方国。一些实力雄厚的方国纷纷叛离商王朝,例如,武丁时期曾经一度服从于商的东夷族,在商纣王统治时期就成为商在东南方向的一个最强劲的敌人。商纣王对东夷发动的战争持续三年之久,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这场战争将商王朝仅有的一点点国力消耗殆尽。

这时,王朝西方的一个新兴方国——周,在周文王与武王的领导下迅速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国军队及闻风赶来的各地方国部队,举起了讨伐暴君纣王的义旗。他们渡过黄河,直逼商都朝歌,在甲子这一天的早晨与纣王的70万大军相遇于商郊牧野。纣王军队的人数虽然远远超过周人及其同盟军,但他们都是临时凑集起来的乌合之众,很多士兵对商纣王的倒行逆施早就十分痛恨,他们阵前倒戈,引领着周武王的军队冲向商都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便逃进鹿台自焚而死。持续了31世历600年之久的殷商王朝,在熊熊大火中灭亡了。

西周建立

西周王朝上承夏、商两代一千余年的文明积累,最终将我国上古历史的发展推向了鼎盛。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说明周代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公认。西周王朝的历史,是对夏、商两代历史发展的一次总结。无论是表象的历史发展;还是深层的制度演进,乃至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整体的文化气质,周代都有集整个三代之大成的气象。

周文王继位后,一方面继续向商称臣,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修明政治,并多方招揽贤才,扩大周人的势力。当时投奔文王的贤人有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伯夷和叔齐等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太公吕尚。吕尚本姓姜,名牙,人称姜子牙。他的祖先在夏朝曾被封于吕地,因此人们又叫他吕尚。他听说文王招揽贤才,就来到周国,文王见到他,高兴地说:“先君太公早就盼望着能有贤人前来辅佐我们;看样子您就是先君太公盼望已久的人了。”因此人们又称吕尚为太公望。文王拜太公为军师,姜太公后来果然辅佐文王与武王两世,为建立西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王统治前期,周人一直臣服于商王朝。周原甲骨中有一片卜辞,记载周文王祭祀商王的先祖成汤和帝辛的父亲帝乙。另一片卜辞则记载文王向商的先祖太甲企求佑助,太甲还赐给周族年成富足。商与周的关系十分密切,商王可以到周人的国土上去田猎,文王也在商王朝中央任职,与九侯、鄂侯同为王朝三公。但是,周族的不断壮大引起了商王朝的警惕,纣王于是将文王囚禁起来,关押在馳里。文王的臣子四处奔走,多方营救,最后通过纣王的宠臣费仲向商纣王进献了有莘氏的美女、骊戎的文马,有熊的九驷以及其他种种宝物。纣王见到这么多的礼物,就将文王从馳里放出,还封他做西伯,赐给弓矢斧钺,授予他在西方征伐不法诸侯的权力。文王为了让纣王彻底解除戒心,又将周人在洛西的土地献给了纣王。

文王返回周国后,坚定了灭商的决心。他在国内改正法度,制定正朔,明确树起了与商王抗衡的大旗。与此同时,他进一步施行仁政,团结周边的诸侯。在他的号召下,许多诸侯加入了以周为核心的灭商集团。文王还借商王朝西伯的身份,在西部对阻碍灭商事业的商纣顽孽大规模用兵。《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首先征讨了西部的犬戎和密须,解除后患之后,随即向东部进军,先后灭掉了耆、邗和崇,彻底扫清了伐纣的道路。

同时,文王还迁都丰邑,可惜的是,文王在扫灭崇国后一年就去世了,没有能够亲自完成灭商的大业。但是,在文王在位的50年里,已为国人基本完成了灭商的前期准备。史载文王统治晚期周人已经“三分天下商有其二”。显然,形势已经发生了有利周人的巨大变化。

武王即位后,继续进行灭商的准备工作。他任命吕尚为师,负责军事建设,又任命自己的弟弟周公旦为辅,佐助日常政务,此外,他还任命了召公、毕公等人作为助手,一起规划伐纣灭商的方略。在正式伐纣之前,武王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阅兵与演练,他率领周族的军队一直前进到孟津,并在此渡过了黄河,这时,不期而来的诸侯有800多个。他们对武王说,可以讨伐纣了。但是武王觉得伐纣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就以天命为由退兵还朝。又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周人的势力进一步壮大。而此时的商王朝,在纣王的残暴统治下,政治更加混乱。商王朝中的忠臣,不是像比干那样惨遭杀害,就是像箕子那样被横加囚禁。一些忠直的大臣,为了保住性命,又不想助纣为虐,便只好纷纷投奔周武王。

终于伐纣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了。武王使向天下诸侯发布讨纣命令,戎车300、虎贲3000人以及甲士45000人,迈上了东征的道路。

同类推荐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热门推荐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紧紧围绕人生这个话题,精选古今中外有关佳文佳作、名人轶事、传说故事,均富教育意义,颇具收藏价值,可读可看,可思可考。将精彩哲理故事如颗颗珍珠贯串在人生这根红线上,每则故事后附加一二句短评,使历史故事变为生动教材,让古代中外名人“变活”。
  • 天巫

    天巫

    洪荒大陆,万族林立,诸雄争霸,乱世之中天骄辈出,一个从神秘村落走出的少年,从起初的懵懂逐渐成熟,走出了一条属于他的大道,天机莫测、大道无情他是否能够证道成神,逆天改命?
  • 网游之重生剑神

    网游之重生剑神

    自从重生之后,丁强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要怎么才算活的精彩呢?财富?美女?地位?抑或是其他?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直到很久以后,蓦然回首,丁强才发现,原来这些东西,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尽在手中。在那一刻,他才突然明白,原来,他就好像黑暗中的萤火虫那样……那样鲜明、那样出众,那风骚的走位,那淫荡的技术,那神乎其技的操作,让他想不强大都难!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达尔文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达尔文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凰涅槃之豪门女神医

    凤凰涅槃之豪门女神医

    她,上官筱膤,不过只是个普通人家的独女。家庭分裂,父母离婚,导致她离家出走,一脚踏错,却是走进了神奇的神农世界!五年后的强势归来,继承神农,成为神医,却带着那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过是那被困于神农世界的魔界之主,一招错算,主仆契约已成,却是成了她的附属黑执事。从此唯她命是从,和她并肩在这个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是不知是谁先动了心底的那根情弦;不知是谁先步步沦陷;不知是谁为她守候,为她浴血奋战,从而打开那颗冰封的心。。。。。。【诺诺还是个新人,不过诺诺保证文文不会弃坑,望亲们多多支持诺诺!】
  • 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

    张百川成为了建筑业巨子,也从农村“杀”到城市成为豪门大户。大户人家充满又鸡吵鹅斗的事端:张百川用心计招来小秘,老伴顿生醋意;大儿媳春雁守着疯傻的丈夫,听窗外一声吆喝,陡然唤起作女人的心愿;二河安分守已,偏遭人敲诈;四海为非作歹,打架斗殴,挑逗老爹的小秘,最终锒铛入狱;张百川壮心不已,却卷入政府官员的腐败案中;小不点儿五湖为一点点尊严,吃尽了苦头……大户人家由此展开了千家万户诸多似曾遭逢的现实问题,透视出当代人可歌、可怨、可恨、可叹的种种行为心态,并启迪人们思考:在富裕之后,人——还缺少什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