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8300000006

第6章 方便法门——直指人心,顿悟成佛(6)

妙空禅师说:“那你可能是在虚空中,你到虚空中找找看吧。”无根禅师进入虚空中寻找了很久,仍然凄切地说:“虚空里也没有我啊!我究竟在哪里啊?”

妙空禅师指着水桶说:“大概在水里吧?”无根禅师自在地进入水中,不久,哀伤地出水说:“我在哪里呢?水里也没有啊!”

妙空禅师指着火盆说:“你在火里面。”无根禅师进入火中,但仍然很失望地出来了。

这时妙空禅师才认真地对无根禅师说:“你能够入土、下水,也能进入熊熊火中,更能自由自在地出入虚空,你还要那个浑身肮脏、处处不自由的空壳子做什么啊?”

无根禅师听了之后,猛然省悟,再也不吵闹找“我”了。

■感悟——

每一人都是由灵与肉两部分构成。肉体不过是个躯壳,而灵魂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的肉体是不自由的,因为它有形体,充满了欲望;我们的灵魂是自由的,因为它无形无体,纯净明朗。

我们的灵魂本来是自由的,可以上天可以入土,可以下水可以蹈火。但我们为什么会不自由呢?因为,我们往往关注肉体,而忘了自己的灵魂。就像这则寓言里的无根禅师一样,一直吵闹着要寻找自己的肉体,我们完全是自己束缚住了自己。

步步不迷失

湖北大阳警玄禅师是宋代的禅匠,他跟随叔父智通出家,19岁受戒后即有禅机,如听《圆觉经》时,即问何名圆觉;拜访缘观禅师的道场,即问怎样是无相道场。他的禅风是任何事情都好问,见僧迁化,问向什么处去;见僧种瓜,问甜瓜何时熟。但如有禅者问他,他都以诗偈回答,他不但禅风超逸,文字造诣也极高。

罗浮山的显如禅师初访大阳山警玄禅师,大阳禅师问:“你是什么地方的人啊?”“益山。”显如禅师回答。

大阳禅师问:“益山距离这里有多远呢?”“五千里。”显如禅师回答。

大阳禅师问:“你怎么来的,还曾踏着地吗?”“不曾踏着。”显如禅师回答。

大阳禅师问:“那你会腾空了?”“我不会腾空。”显如禅师回答。

大阳禅师问:“那你怎么到达这里啊?”“步步不迷失,通身无辨处。”显如禅师回答。

■感悟——

显如禅师从五千里外的四川盆州到湖营来参访他,五千里路所以不踏片土是因为禅无时空,禅无远近,有禅心指引,就会步步不迷失方向。

盗贼与禅师

山下村子里有个偷盗成性的人,家家户户几乎都被他偷遍,所以人家时时刻刻防着他,他很难再有得手的机会。长时间没偷到东西。他心里实在痒得难受,于是就想到了山上住着的无名禅师。夜半时分,他轻轻潜入无名禅师的茅屋,然而,他翻遍了屋里的每一个角落。连一件有价值的物件都没有。他正准备开门出去,躺在禅床上的禅师却说话了:“喂,你这家伙,顺便将我的房门关好。”

小偷说:“你这和尚这么懒,难怪连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呢!”

无名禅师说:“难道我老人家辛辛苦苦,化来钱好让你偷吗?

七里禅师每晚的功课是念诵佛经。一天深夜,他正在诵经时,一个强盗闯了进来,用尖刀抵住七里的胸膛说:“把所有的钱财统统交出来!否则……”

七里禅师平静地说:“钱都在破筐子里,你自己去拿,别打扰我老人家念经。”

强盗果然在破箩筐里找到了银两。他急急忙忙将所有的银子都塞进了自己的腰包。这时,一直全神贯注念经的七里禅师说话了:“你一定把所有的银子都拿了吧?也不给我留下明天的饭钱?你呀,要记住,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

强盗见他未抬头就能猜透自己的行为,心里“咯噔”一下,真的留下了一些碎银,悄悄向门口溜去……

“回来!”七里禅师忽然喊道,“难道,你就这么走啦?”

再没有比强盗更想赶快离开刚作过案的地方了,他不走还等什么?七里禅师说:“你这家伙,收了我老人家的礼物,怎么连个谢字都没有?”

强盗啼笑皆非,尴尬地愣住了。他,何曾遇到过这样镇静、这样风趣的失主呢?他不由地回转头,认真打量了七里禅师几眼。他发现,禅师神态坦然,面色安详,眼里清澈如水。目光相交的一瞬间,强盗感到自己格外肮脏。他鬼使神差一样给禅师鞠了一躬,说了声“谢谢”,赶紧跑开了。

几天之后,精神恍惚的强盗被逮住了。作为他的受害者之一,七里禅师也被官府找去当面指证。然而,七里却说:“别的案件我不清除,但在我那儿,此人并没有抢劫。那些银子,是我送给他的,他已经向我道谢过了。”

几年后,强盗刑满释放,他马上找到七里禅师,剃度出家了。

■感悟——

我们一定惊讶于禅师们面对盗贼时的从容。何故?因为禅师们心里很清楚,钱财乃身外之物,就由它去吧。但禅师的境界并不仅此而已,他们更可贵的是,在自己丢失钱财的时候,还不忘“度人”。这是真正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

紫柏尊者悟道

真可禅师原名达观,号紫柏,晚年,他自己改名为“真可”。而世人根据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事迹,认为他是圣僧再来,所以称他为“紫柏尊者”。

真可年轻的时候,在一座深山古寺听到一个无名禅师吟诵一首悟道偈:“断除妄想重增病,移向真如亦是邪。”年轻气盛的真可,自以为精通佛法,开口说道:“错了,这偈子有违佛理,应该改成‘断除妄想方无病,移向真如不是邪’。”

“你错,他不错!”无名禅僧高深莫测地一笑,不屑一顾地扬长而去。

那不过是淡淡的一笑,却成了真可刻骨铭心的记忆。无名禅僧虽然杳如黄鹤,一去无踪,却把一个硕大的疑团留给了真可。

他百思不得其解:佛教本来就是要断除妄想的,为何是“重增病”?真如即是佛性、觉悟,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觉悟,要证得真如,怎么“移向真如亦是邪”呢?

真可将这两句偈子抄写在寮房(僧房)墙上,废寝忘食,昼夜参究。一次斋罢,痴痴呆呆的他端着瓦钵忘了放下,直到手腕发酸,他才发现自己的荒唐。由此,他恍然大悟!

吃过了饭,还端着饭碗便是累赘!同样,妄想本空,刻意断除妄想之念,也是妄念;禅心空灵,真如无形,刻意执著,即是乖张,即是邪道!

真可无限感慨地说:“禅,是这样平常!倘若我是在古代临济、德山大师座下,只要一巴掌就能醒悟,何必如此纠缠不清!

■感悟——

正如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妄想乃觉悟之根,没有妄想没有迷茫,何来觉悟?断除妄想,也就断除了觉悟之根,刻意断除妄想本身就是一种妄想,所以说“断除妄想重增病”。同样,邪魔与真如是一体两面,因此,移向真如当然也就是移向邪魔,所以说“移向真如亦是邪”。禅,应该是放下“断除妄想,移向真如”的执著心,换上一颗空灵无形的平常心,这就是佛性、真如了。

一尘不染

一年,真可来到五台山。在一座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一位老得看不出年龄的老僧,寂寂孤坐。真可铺开拜具,按照宗门规矩大礼跪拜。然而,老僧眼皮未睁,不理不睬。尽管被冷落,真可并未拂袖而去,依然虔诚地合十请教:“一念未生时如何?”

老僧倏地伸出了一根手指。

好一个“一指禅”!

真可追问道:“既生之后如何?”

老僧展开双手。就像真的有一道禅门随之洞开。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年,或许那不过是一瞬,真可从空灵状态中醒来,蓦然回首,老僧杏如黄鹤,早已没了踪影。

万历元年,真可来到北京,参拜当时的佛门龙象遍融大师。传说,遍融大师是弥勒化身,明末四大高僧,有三位受过他的熏陶、锤炼。真可来到方丈,见到遍融大师端坐在炕上,庄严得就像法王高踞狮子座。他恭恭敬敬礼拜之后,尚未站直,遍融开口了:“你是何人?”

真可回答说自己是江南一位贫寒后生。遍融再问他来京城干什么?他说是为了跟随高僧学习经论,融会贯通佛教经典之后,代佛宣化,普度众生。遍融大师不动声色地说道:“你当清静说法。”

真可敏锐地从中感受到了禅机,他机锋凛冽地说道:“我本来就一尘不染!”

遍融猛然从炕上跳了下来,一把揪住真可的僧衣,喝道:“说是不染一尘,这大好衣衫又是什么?”老人家指着旁边的僧人说:“衣衫应当布施给他!”

真可脑子里一片空白,机械地脱下僧衣。遍融见他里面还穿着内衣,指着他的身体大笑道:“脱了一层又一层!”

真可闻听此言,如同惊雷贯耳!轰然一声爆炸之后,他觉到自己身上的皮肤都脱落了,看到了自己活生生的本来面目。

■感悟——

禅宗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因此,当真可向五台山老僧请教时,老僧只是用“一指禅”等形式让真可自己去悟。见遍融大师时,真可说自己“一尘不染”,这就有“执空”之嫌,即执著于“空”也是魔,遍融大师脱掉他的衣服是要他放下这颗执著心。没有了执著心,才是“清净说法”。

来去自由

万历三十一年,德清大师被诬陷入狱,并以“私建寺院”的罪名发配岭南。真可立即星夜兼程,不远千里奔赴金陵,与德清相会于江中旅泊庵。在这里,真可对苍天明誓:“老憨(指憨山德清)不归,则我出三世一大负;矿税不止,则我救世一大负;传灯未续,则我慧命一大负!”

从此,真可为了给憨山德清昭雪,为了废除朝廷欺诈百姓的矿税,毅然决然再度入京。他明明知道,这一去,不啻赴汤蹈火,而且很可能因此丢掉性命,但他抱着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信念,义无反顾而去。

德清之所以身陷冤狱,是皇帝、太后宫廷争斗,明神宗钦定的铁案,怎能轻易推翻?而陷民众于水火的矿税,更是神宗的“杰作”,岂容他一个和尚指手画脚!明神宗数十年不上朝,军事、经济、官吏,无论大小事情一概置之不理,惟有派宦官征收矿税最为热心。真可这位在民众中颇有影响的高僧,为拯救德清、废除矿税在京城奔走呼吁,触怒了皇帝以及其他既得利益者。

弟子们听到了风声,哭泣跪请真可赶紧离开。真可说:“我当年断发之时,就已断头,今天更何有头颅可断!”

终于,万历三十一年,真可大师被诬陷入狱。真可大师面对酷刑,如同春风拂面,不但不哀号求饶,反而谈笑风生,神情自若地为周围的人讲说佛法。《紫柏尊者全集》卷首所收录的“圜中语录”就在他受刑期间,对御史曹学程的开示记录。

被捕仅仅15天,真可大师便被判罪。他知道,执事者欲置自己于死地,感叹道:“世法如此,久住何为?”他挥笔写下九首偈子,其中之一日:

一笑由来别有因,哪知大块不容尘。

从此收拾娘生足,铁橛花开不待春。

偈中透露出了他意欲辞世的消息。果然,十二月十七日,他沐浴更衣,念了几句佛号,腿子一盘,潇洒而逝。曹学程闻讯赶来,大呼一声:“去得好!”

已经死去多时的真可大师却又睁开了眼睛,与之一笑而别。更神奇的是,真可大师的遗体安葬后的第二年,京郊大水,他的坟地被洪水浸泡了一夏一秋。弟子们担心他的肉身为水所腐,启棺视之,他的遗体端坐如生。

■感悟——

冷眼看红尘,热心救众生。

这就是禅的精神。真可禅师虽然看破了红尘,超脱了生死,更不需要像寻常百姓那样为生计奔波,但他并没有把自己个人的解脱作为终极目标,而是以众生脱离苦海为己任。所以,他能置生死于度外,为禅门奔走,为百姓呼号。

先要肯定自己

潭洲慧朗禅师最初参访马祖禅师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你来求什么?”

慧朗禅师说:“参求佛的知见。”

马祖禅师说:“佛已经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慧朗听了,恭敬礼拜。

马祖禅师又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慧朗回答说:“我从南岳来!”

意思是说他从湖南南岳石头希迁禅师那儿来的。当时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大振禅风,石头希迁禅师在湖南阐明心要,因此当时学者不是向江西马大师问道,就是向湖南石头和尚请法,来往“江湖”成为一时美谈,“江湖”一语也就延用到现在。

马祖不客气地指示说:“你从南岳来,辜负石头的慈悲,你应该赶快回去,其他地方并不适合你去!”

慧朗于是再回到石头禅师那儿,请示说:“怎样才是禅啊?”

石头禅师回答:“你没有禅性。”

慧朗禅师满怀疑惑的问:“蠢动含灵、蚂蚁苍蝇都有禅性,为什么我没有禅性呢?”

石头禅师说:“因为你不是蠢动含灵、蚂蚁苍蝇。”

慧朗禅师说:“难道慧朗不如蠢动含灵、蚂蚁苍蝇吗?”

石头禅师说:“因为你不肯承担!”

慧朗终于言下大悟。

■感悟——

佛是不可求的,越求越不可得。慧朗和那些在“江湖”上来回奔走的人一样,到处求道,却一无所得。于是,石头开示他说“没有禅性”。其实不是慧朗没有禅性,人人都有禅性,只是我们都不肯向内心去寻找,而是总希望让什么“高僧大师”帮我们超度,这就是石头讲的“不肯承担”。

同类推荐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富爸爸家训

    富爸爸家训

    心理学家曾对100名3—8岁的儿童进行过调查,询问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其中最有意思的答案是“钱是长在树上的”。 怎样让孩子正确看待金钱、怎样花钱、怎样培养孩子未来的理财能力,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左邻右舍

    左邻右舍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青春荷尔蒙

    青春荷尔蒙

    当女人不再对你唠叨,她已经死心了;当女人不再对你流泪,她已经心寒了;当女人不再对你撒娇,她已经没热情了;当女人不再要求你的陪伴,她已经失望了;当女人不再与你谈及未来的生活,她正在远离你了;当女人不再与你分享她的快乐,她已经不信任你了;当女人不再计较你打不打电话给她,她已经默然了;当女人做任何决定都独自处理,她已经不需要你了;当女人受到伤害一笑而过的时候,她已经看透你了;当女人在你身边,一直的沉默丶沉默丶继续沉默!她已经毫无留恋的要离开了。当男人明白,已经太晚了。(PS:本故事纯属虚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星际花匠生活

    星际花匠生活

    大时代下的小女人,怀揣与大自然沟通的异能,搂着一堆好吃的好玩的,养养花种种田救救人。 ——还有空? 那就踩一踩间谍帅哥^O^ ——其他的帅哥? 不能碰呀,否则俺家那只会蹲墙角、画圈圈滴!>.< - 无多男一女、无多女一男;无坏人好人、无黑白分明 有爱恨深沉、有勇往直前;有出生入死、有兄弟哥们 无大暧昧…有小暧昧诸多;无大狗血…有小狗血遍地! - [新书《重回末世当女神》求鉴赏!] [四冷女主:冷静冷血,冷嘲冷脸。]
  • 非人大小姐系列2:妖怪千金

    非人大小姐系列2:妖怪千金

    这是一个三观不正坏脾气暴力女被迫成为好事做尽五讲四美十全十美大家闺秀的血泪史故事。男猪是个身份高贵且表面风流倜傥但内在却乌漆嘛黑还能跟女主同流合污的人……狼?表面上温柔娴静十全十美的大家闺秀应惜弱,实际上却是个靠着吃鬼为生不人不妖的怪物,她这虚伪的面纱,竟然由那个自称到太平城来安养身体的纨绔子弟安思意被戳破了……安思意自己也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他的灵丹妙药竟然正好就是那个怪病缠身的应惜弱?日行一善捡回来的小婴儿居然是个刀枪不入杀人于无形奉行日行一杀的怪物杀手——哎哟喂,这到底是不是言情小说女主角该有的遭遇啊?不过呢,唔,谢天谢地,装B装二的无聊日子总算过完啦!XD
  • 宠上小小妻

    宠上小小妻

    三岁一代沟,十二岁一轮,他们之间,整整相隔了四个代沟。***“穆曦,你可以不爱我,可以不信我,但是,你不能随意挥霍我的爱,不能残忍践踏我的真心。”“曦曦,我一直在等你长大。我给你足够的自由,给你最广袤的天地任你翱翔,给你所有少女该走的成长轨迹,但是曦曦,我不可能一直在原地等你。我老了,可你依然年轻,如果我们之间注定是一场追逐的游戏,我认了,我从来不后悔跟随你的每一步,而现在我累了,再也追不动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我爱你时你少不更事,我恋你时你心有所属。你可知我最大的梦想,不过是牵你的手,看你粲然一笑,这般当世,岁月静好。***燕回展小怜篇:《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