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8300000007

第7章 当头棒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1)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相传,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众都不晓其意。惟有佛的大弟子,迦叶(“叶”读音:Se,瑟,即大殿里站在佛像一侧的年长比丘)尊者,从佛陀的拈花微笑里,顿时体会到了宇宙人生最为神圣的真谛。他情不不禁地发出会心的微笑。

释迦牟尼佛用拇指与食指拈着花茎,其余三个指头微微翘起——他的手,就宛若一朵含苞欲放的、美丽纯洁的花蕾!佛陀以这种高雅的姿态展示着那朵金莲花,然后对迦叶说道:

“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释迦牟尼佛将自己身上那件金缕袈裟解了下来,给迦叶披上。佛陀对迦叶谆谆嘱咐道:“我把禅的秘密玄旨传给了你,你要好好护持,今后将之传授给阿难,并要一代代传下去,千万别使之断绝了!”

后来,有一个学僧问灵山禅师:“佛祖拈花是什么意思?”

灵山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学僧又问:“迦叶微笑是什么意思?”

灵山马上回答:“口是祸门。”

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将要逝世时,文殊菩萨请他再为大家说一次。

佛安详地笑了笑,说:“我在世49年,又何尝说过一句法?现在你让我再讲授一次,难道我曾经讲授过什么吗?”

■感悟——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灵山的解释是:言语说出,就像驷马难追,追回来的必然不是原先的意思。真理是不可言说的,在心里是真理,一说出来,便成为谬误。所以禅宗传法,每每用无言的方式。

《楞伽经》里面,大意菩萨对佛祖提出了一百零八个问题,整部佛经都是佛祖对大慧的回答,明明是问似流云答如沛雨,但是最后经书里面却说“不说一字,不答一字”,这和佛祖自称“吾49年在世,未曾说一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手指和月亮

无尽臧尼有一天对慧能说:“我研读佛经多年,却仍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

慧能:“你说出来我听一听,也许我可以帮助你。”

无尽臧尼不禁笑了:“你怎么帮我呢?你不识字,连佛经都没有读过,怎么能了解其中的真理?”

慧能答道:“佛性和文字没有关系。”

他看见无尽臧尼惊讶地看着他,进一步说道:“佛性好比是天上的明月,文字就像我们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却不是明月本身,看月亮也不一定非得通过手指。”

无尽臧尼把佛经念给慧能听,慧能真的为她解决了多年的疑问。

■感悟——

历史上的慧能确实是个不识字的文盲,当然不会读过佛经,因此,无尽臧尼自然会不相信他。但慧能的比喻确实入木三分:佛性好比明月,文字语言好比手指,既然识得明月,何须还用手指?慧能正是用这种明心见性的简便功夫,了悟佛性。因此,“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也便成了禅宗的基本教义。禅宗经书《坛经》中就有很多错别字,可见,禅宗对文字语言是很不重视的。

“谁替你拖个死尸来?”

高峰妙祖是南宋时期的禅师。有一天,他师父突然问他:“谁替你拖个死尸来?”这个可怜的家伙不知道怎样回答,因为师父很严厉,常常打人。后来,有一天他在梦中想起他的另一个师父曾要他参悟所谓“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意旨,这使他六天六夜没有睡觉。

在这种内心极度紧张态之下,有一天他看到五祖法演对自己画像的题词,其中一段说:

百年三万六千朝,

返复元来是这汉!

这使他突然打破了“拖死尸者是谁?”的永久疑团。他整个改变了,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他在语录中告诉我们那些日子他的心路历程:

“有一天夜里,当我熟睡时,突然间注意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个问题。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使我忽略了睡眠,忘记了吃东西,而且不辨东西,也不分昼夜。当我摆餐巾、摆饭碗或上便所时,不管走动或停下时,不管说话或默不作声时,我整个生命中都充满着这个‘一归何处?’的问题。我的心不曾想到别的事情,即使要稍微想到一些与这问题无关的东西,也不能够。我像是被钉住了或胶住了,不管我怎样想摆脱,却根本无法动一下。虽然我置身于许多人或集会中,总觉得好像一个人独处似的。从早到晚,从晚到早,我的感觉是如此的清楚,如此的平静,如此的超越一切事物之上,绝对地净纯而一尘不染。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心思,外界是如此的宁静,我是如此的忘记他人的存在。六天六夜就像白痴傻子一样过去,最后当我跟着大家来到三塔(佛徒埋骨所)讲经时,偶然抬头看到五祖演师的诗句。这使我突然间从恍惚迷离状态中醒悟过来,而从前老师所问的问题即‘谁替你拖个死尸来?’的意义,也在忽然之间领悟了。我感到这个无边的空间似乎破为碎片,而大地也完全毁灭了。我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这世界,它好像是一面反映另一个世界的镜子。我试验过我所知道的几个公案,发现它们是非常的明白清楚,我不再迷惑于般若(超越的智慧)的妙用。”

后来,当高峰见到他以前的老师时,老师一见他便问“谁替你拖个死尸来?”高峰便喝,老师想拿棒子打他,高峰便把住棒子说:“今日你不能打我。”老师说:“为什么不能打你?”高峰便拂袖而出。

第二天,老师问他:“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高峰回答说:“狗舔热油锅。”老师又问他说:“你从那里学着这些无佛话来?”高峰又回答他说:“正要和尚疑着。”老师便高兴而去。

■感悟——

“谁替你拖个死尸来?”与“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都是著名的禅门公案。高峰的老师莫名其妙地向高峰提出“拖尸者”问题,很有点像今天周星驰演的电影一样“无厘头”。倘若你要按照常人的思路去解答这个问题,就必然会陷入逻辑的圈套,永远走不出来,这也就是高峰为什么苦思六天六夜未果的原因。禅宗反对逻辑的论证,提倡顿悟。所以,顿悟后的高峰并没有按照逻辑去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不予理睬。禅宗的教义之一就是反对文字语言。

掉进井中的人

有一年轻学僧问性空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性空禅师回答道:“假如有人掉进千尺深的井中,你能不凭借任何东西把他救出来,我就告诉你。”

学僧叹了口气,说:“近日湖南的畅禅师去世了。他也是像您这样,讲的话总不合乎常识。”

性空禅师就叫仰山慧寂禅师把学僧赶了出去。

仰山对老师的话也很纳闷儿,后来忍不住问耽源禅师:“依你看,怎样才能救出那井中的人呢?”

耽源禅师反问道:“痴汉,谁在井中?”

仰山无法回答,可是并不死心,又跑去问沩山禅师道:“老师!依你看,怎样才能救出那井中之人?”

沩山禅师出其不意地大叫—声仰山的名字:“慧寂!”

仰山立刻下意识地应道:“在。”

沩山禅师说:“从井里出来吧。”

■感悟——

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千尺深的水井。然而学僧的根器不足以听懂禅师所说的话,反而认为老师讲的话不合常识。其实,禅宗就喜欢用这种“不合常识”的言行来促迷者醒悟。性空所说那“掉进千尺深的井”的人是指迷失了自己本性的人,要救他们,当然不能绳子之类,而是要给以当头棒喝,使其顿悟。祖师西来意,也就是度人出“井”。

一与二

高高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说:“从前有位禅师,说了两句偈子,‘绵绵雨天两人行,天雨不淋一个人’。你们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一个弟子说:“其中一人穿着蓑衣,另一个人没穿。”

第二个弟子说:“因为一人走在庭院里,一人行在廊檐下。”

还有一个弟子说:“东边日头西边雨,一人干来一人淋。”

你议我论,你争我吵,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列举出一个充分的理由,但结果一样:一个人淋成落汤鸡,另一个人滴雨也未沾。

老和尚大笑,笑够了,弹得那一个个光头“叭叭”响:“你们这些秃瓢里面装的都是糨糊吗?所有人都执著于‘不淋一个人’的表面文字,如同被葛藤缠住,当然无法发现真理。其实,‘不淋一个人’,不就是说两个人都淋湿了吗?’

弟子们恍然:“噢——”

“噢你个头!”师父不是用手指,而是用禅杖敲打那一个个锃亮的脑瓜。

“哦!我明白了!”有弟子体会到了禅宗之所以不立文字的奥妙。

“哇,真有一个不挨淋的!”有人豁然感悟到了自性——我们内心的主人公,无论何时也不动不摇,不干不湿啊!

■感悟——

禅宗不喜欢文字,更反对文字游戏,因为我们观照本性(佛性),根本不需文字。相反,有了文字,使我们与本性之间多了层隔阂,徒增了迷障。比如上面的那句偈,因为理解上的不同,可以有很多种解释,这些解释都可以说是正确的。也正因为它们正确,就很有可能把人引入种种歧途,而偏离佛性。

虚空以何为体

一个和尚问首山禅师:“虚空以何为体?”

首山回答:“老僧在你脚底。”

和尚问:“为什么在学人脚底下?”

首山说:“知道你是个瞎子!”

■感悟——

古人将虚空视为一种客观的实在,这和尚问什么东西(虚空之体)支持这个虚空。这问题的真正意义并不关涉虚空之体,而是关涉这和尚自己的心境,这心境是他长期禅定之后达到的。像很多信佛者和凡夫一样,他自然以为,虽然无法加以界定,但却有一个东西,总可以视为无支持者的支持者。

这和尚的问题提得相当难解,如果首山是位哲学家,他会加以详细议论。但是,因为他是一个接触日常经验事物重视实践的禅师,所以只提到自己与弟子之间的空间关系。若不了解这一点又向他提出另一问题,他就会感到厌恶。于是他用轻蔑的话打发了发问者。

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有一次,一个和尚对首山说:“学人久处沉迷,请师一接。”

首山粗率地回答说:“我没有这个闲功夫。”

这和尚对此回答自然感到不满,于是他又问首山:“和尚为什么如此?”

首山回答说:“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感悟——

这是非常简单的,他是完全自由自在的。他不需做任何思虑。在他的行为和意念之间,没有任何道德的或理智的中介,没有“心”介入其中,因此,也没有问题来扰乱他内心的平和。首山的回答只不过确切地表达这一点。

“把心拿来,我给我安!”

禅宗二祖神光,法名慧可,河南武牢人。神光自32岁起在洛阳龙门的香山修静定八年,见有一神人指示他向南方寻道,于是就前往嵩山去寻达摩。

慧可在拜见达摩祖师时,曾提了安心的问题。原来慧可在研读佛法以及坐禅的时候,内心总是纷纷扰扰,静不下来。为此他感到非常痛苦不安,便要达摩为他安心。

达摩问道:“一切诸佛的法印,向来不是向别处寻得的。你来找我,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神光说:“我心不能安,求师你给我一个安心法门!”

达摩道:“你把心拿来,我给我安!”

神光思索良久,说:“我想找心,实在是什么也找不到。”

达摩说:“那么,我已为你安心了。”

■感悟——

慧可“心不安”的症结所在,是把肉团心、妄想心作为本心来追求、来安放了。达摩“把心拿来,我给你安!”这声厉喝如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如利刃斩断乱麻,慧可闻声一震,顿悟到本心与妄想心、肉团心的区别——实际上心也是个虚妄的假名,种种思念不过是虚妄的作用。

“你得到了我的髓”

印度达摩大师来中国传授佛法,若干年后欲回国。回国前把所有弟子召齐,进行考试。首先应试的是道副和尚,他说:

“我们不应执著文字,也不应舍弃文字,因为文字乃求道的工具。”

“你得到了我的皮。”达摩说。

接着是名叫总持的尼姑,她说:

“佛国也不过如此,一见便不再想见。”

“你得到了我的肉。”

道青弟子说:

“地水火风,四大皆空,眼耳鼻舌身,五蕴不实,整个世界,不存一法。”

“你得到了我的骨”。

慧可和尚直到最后还是一语不发,仅向师父敬一礼。达摩说:

“你得到了我的髓”。

于是达摩把拟表传承的袈裟交给神光,又授以《楞伽经》四卷。神光成了禅宗二祖实则为中国禅宗的始祖。唐德宗赐为“大祖禅师”,大祖即一祖。

■感悟——

禅宗反对文字语言,因为文字语言不能准确表达思想,容易失真。禅宗提倡直指人心,靠自性觉悟。道青等人虽然明了空的意义,在心境上却无法离开种种法相,只有慧可确实了无所得,绝言扫相,所以得到了达摩的最高认可。

神光断臂

有一天雪夜,神光参见达摩,希望得到开示,但达摩一直没有理他。神光并不觉得失望,因为他知道过去所有伟大的精神领袖,为了求道,莫不经过许多摧胆裂心的考验。他站在雪中希望获得达摩的注意,最后积雪掩盖了他的双膝。

终于,达摩看到他并问他:“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

神光说:“我来是求和尚开示,希望和尚打开慈悲之门,普度苦难的人们。”

达摩回答说:“只有经过长时间磨炼,忍世界上之最难忍,行世界上之最难行,才能体会诸佛的无上妙道。小德小智岂能了解,只是徒事劳动而已。”

神光立即以所携利刃切断左臂,放在达摩面前,以表示自己追求诸佛妙道的诚意。于是达摩说:“诸佛法印,不可从别处得到。”

神光大悟。

■感悟——

据说,佛在前生某一世曾经舍身于吃人的恶魔口中以求得道。同样,由于禅是实践的,所以禅也希望我们能够为了觉悟和永恒平和,而以同样的决心牺牲我们的生命。因为禅告诉我们,当我们有了这种决心以后,它的大门就会打开。在禅宗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愿意失去身体的一部分来求道,真理比生命更重要。达摩大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说“诸佛法印,不可从别人处得到”?为什么要刺激神光断臂后才肯说出?事实上,神光正是通过断臂,才发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只有抛弃了肉体,才能得到那永恒的本性。

断腿求道

云门是唐末一位伟大禅师,六祖的六传弟子,云门宗的创始人。他为了悟见那产生了整个宇宙并包含他个人在内的生命真谛,丢掉了一条腿。

他想参拜他老师黄檗门下临济的大弟子睦州,结果到第三次才蒙接见。

睦州问:“你是谁?”

他说:“我是文偃。”文偃是他的俗名,而云门则是他后来所取的法名。

当这位求道的和尚被允许进入门内时,睦州便抓住他叫道:“说呀!说呀!”

云门犹豫不决,睦州便把他推出门外说:“啊!你这个无用的东西!”

当房门很快地关上时,压断了云门的一条腿。

但是,云门却由此开悟了。他悟见了那伟大的生命事实。

■感悟——

断腿的剧痛提醒了云门,正是在这种痛苦的残酷打击下,在绝对孤立无援中,他领悟到人生和宇宙的生命真相。失去的是一条腿,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他不再是一个焦虑乞怜的和尚,他所获得的了悟,超过补偿他断腿的损失。后来,睦州让云门去参访雪峰大师,两人一见心下默契,从此,雪峰便将禅宗的心法一一传授给了云门。云门成了雪峰的法嗣。

“把你的罪业拿来,我给你忏悔!”

禅宗三祖僧璨投奔二祖前是位居士,身患风疾,他以为这是前世罪孽所为,于是在见到二祖时恳求为他忏悔罪过。二祖的回答在反问中同样震人心魄:

“把你的罪拿来,我给你忏!”

三祖言下略有省悟,就又问道:“今天见了和尚,知道什么是僧,可佛、法又是什么?”

“你那个想忏罪的心,就是佛,就是法。佛、法与心哪有什么分别呢?”

三祖一听恍然大悟,说道:“今天我才知道,所谓罪,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罪性就是心性,心里有罪才是罪,心里没罪就不是罪。”

不久,风病痊愈。

■感悟——

同类推荐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半路杀出个庶女来

    半路杀出个庶女来

    本文情节一对一,楠竹具有双重性格,以两种面目与女主纠缠。这是一个出身卑微的丫鬟之女在娘家突破”群娘“围攻,个人奋斗成一名准王妃的“美人心计”上官轻衣,从一市之长穿越成一个卑微丫鬟之女,机缘所至成为当朝大学士的女儿,先后遭到众位姨娘的暗害,但她一步步化险为夷,将害她的人反置于死地。并与皇室众人拉上关系,一步步随着机缘进入皇室的权利最中心,几个皇子的命运随她而改变,暧昧不清的三王爷,摸不着心思的七王爷,后知后觉的十五王爷,还有雌雄难辨,性子难辨的十王爷,等等!到底谁对她有情,谁对她假意?身在夺位大战中的她本以为自己可以杀出重围,却不料,枕边人却是最该让她提防之人!凶残嗜血的他,佛心仁心的他,哪一个才是他的真面目?如果她失去心中要守护的东西,那么……女主语录:一,当面打人耳光并非真正的强悍,真正的强悍是让自己的敌人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就算痛死也不能反击。二,不知敌人深浅,贸然出手只会让对方抓到反击的机会,所以,谋定而后动,后发制人,才能将对方一竿子打死。本文情节曲折,出场人物众多,不局限于家长里短,阴谋算计,以女主的视角,来讲述一个穿越女子的人生经历!-----推荐新文《娘子,到我怀中来》一个县令之女出嫁途中被人谋杀了,王牌间谍枯蝶因为意外借尸还魂了,夫家是身份最尊贵的豪门大族,可新郎官已克死了六个新娘子。是真的”克妻“还是另有蹊跷,看看这出嫁途中,被勒横死,客栈起火,疯牛发疯,山贼砍杀就知道有内情,还真是步步惊心到底是谁要这新娘子的命?一切的线索都指向了京城的夫家,最乌龙的是,来迎亲的新郎官半夜三更偷偷摸摸地出现,被她误认为是采花贼,一个连环十八踢,大刀阔马地踩在对方身上逼问来历!进了婆家大门后。一张美人藏宝图,将整个家搅了个天翻地覆。三座大山头上压,婆婆,婆婆的婆婆,婆婆的婆婆的婆婆。姨娘,婶娘,叔父,兄弟,妯娌,没几个省事的。就连新婚夜,也意外不断,临了才发现:丫鬟原来不是丫鬟,是男人;媳妇原来不是媳妇,是女儿;姨娘原来不是姨娘,是奸细。贞节牌坊原来是蒙尘的。亲人原来是被用来陷害的,不在场证据原来是纸人假扮的。冤有头,债有主,谁欠的,找谁去,不带搞连坐的。----十步杀一人她做的到-----口腹蜜剑更是没问题。-----要想害死她在意的人----那就别怪她让他们自相残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级公子

    神级公子

    不仅被陷害,还被美女暴打,不得已之下被迫跑路。为了杀回天域报仇雪恨,被偷袭不得不尸解转世的修真天才,他不择一切手段,疯狂的修炼!且看修真妖孽如何纵横都市,没想到夺舍到了一个傻子身上,美女相伴,快意恩仇!
  • 明星的代价

    明星的代价

    娱乐圈从来都是纸醉金迷肉欲横流的世界。涉世未深的两个女孩,在金钱、欲望、名利中随波逐流,依仗青春,无所不能。究竟爱情是什么?是金钱的趋势,是欲望的怂恿,还是名利的诱惑……当爱情成为一种手段,才恍然大悟。原来成为明星的代价,是青春的消失殆尽,是挣扎在边缘的呻吟。
  • 桃花无意惹邪君

    桃花无意惹邪君

    穿越异世附身刺客之身,几经周折却将心失落;奈何天意弄人,一朝身世揭露,却没想到引发的却是另一个惊天的阴谋。为救他,她不惜以身犯险,待到尘埃落定之时,却已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