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从婴儿到少年,由少年到青年、壮年、老年,都处在社会的联系之网中,既需要别人帮助,也应该帮助别人。在社会联系之网中,每一个人都得与外界各行各业的人接触,有很多事情必须求助于他人完成,或与他人合作来完成。人和人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生活中,你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社交是展示风采的重要方面,你可能需要和重要人物交谈,在公众场合发表你的观点,出现在谈判、酒会、晚宴等各种社交场所。但是,你总是不由自主地退却,或硬着头皮去了,却因表现失态而让好机会白白留走。你懊恼、后悔,可当下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又开始胆怯、犹豫、心慌、手颤,久而久之,自信心在一次次窘态中消耗殆尽。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交恐惧症。特别对于许多刚离开家门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结交新的朋友,融入他人的社交圈子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一开始总有一些手足无措的感觉,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入都有和别人交往的需要,否则就会有孤独、寂寞、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是,人的交往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后天环境熏陶和有意识的培养下产生出来的。因此,远离社交恐惧,养成各种与人交往的妤习惯,既是成功交际的关键,更是生活的必需。
★跟遇到的每个人打招呼
礼貌是儿童和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为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洛克
不要等着别人对你表示善意——要先对别人表达你的好意。如果你没有表达错误的话,认识你的人会对你的改变感到惊讶,而不认识你的人会认为你是一个特别温和、友善的人。
微笑也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法。如果你觉得某人的个性太严肃,那么就对他笑一笑,然后看看他在走开之前有什么反应。其实,他对你的友善有什么反应倒是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即使只有一个人回应了你的微笑或招呼,你的努力就算是成功了。你一定会很惊讶地发现,仅仅只是笑一笑,就可以影响许多人。
★建立良好的友情,保持人格的完整
友谊的最大努力并不是向一个朋友展示我们的缺陷,而是使他看到自己的缺陷。
——拉罗什夫科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与人相处时,当然不应苛求别人,而应当采取随和的态度,但那是有限度的。因为随和不是放弃原则,迁就亦非让其予取予求。如果那样,根本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自然无从使自己合群了。
保持人格完整的最好办法,是在平素的待人接物中,把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白地表现出来,让别人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别人就会知道你的作风,而不会要你做你不愿做的事,而你也不会因经常拒绝别人的要求而影响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了。
友情是在相互的施与爱之中生长的。孟子说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你如果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它马上就会被无数友情的手握住。
★经常找朋友谈谈心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荷麦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在失意或受到挫折时,最需要朋友的关照和帮助。闷着不说会闷出病来,有了苦闷应学会向人倾诉的方法。此时,你可走出家门,找自己的知心朋友谈谈心,一吐心中的不快,在善意的劝导、热心的安慰下,使精神的痛苦得以消除。当然这就需要先学会广交朋友。如果经常防范着别人的“侵害”而不交朋友,也就无愉快可谈。没有朋友的话,不仅遇到难事无人相助,也无法找到可一吐为快的对象。能把心中的苦处和盘托出给知心人并能得到安慰甚至计谋的人,心胸自然会像打开了扇门。即使面对不很知心的人,学会把心中的委屈不软不硬地倾诉给他,也常能得到心境立即阴转晴之效。
★想要自己丰富,警惕独自面对人生
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一个富翁和一个书生打赌,让这位书生单独在一间小房子里读书,每天有人从高高的窗外往里面递一回饭。假如能坚持十年的话,这位富翁将满足书生所有的要求。于是,这位书生开始了一个人在小房子里的读书生涯。他与世隔绝,终日只能读书,伸伸懒腰,沉思默想一会儿。他听不到大自然的天籁之声,见不到朋友,也没有敌人,他的朋友和敌人就是他自己。
后来,这位书生自动放弃了这一搏。
因为书生在苦读和静思中终于大彻大悟:十年后,即便大富大贵又能怎样?
无论何人,都无法独自面对人生。
我们生下来就面对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我们可以不说金钱,可以不说权力,可以不说各种各样的物欲和诱惑。我们不说金钱,我们最多沦为穷人;我们不说权力,我们最无奈是个平民;我们不说物欲和诱惑,我们最终将会心静如水。但我们不能不说感情,不能不说相互依伴,不能不说手和手真诚相握,心与心合拍地共鸣。我们不说这些,就会变成痴人,我们的心很快就会被荒芜吞噬。
潇洒如三毛,因为荷西的离去,滚滚红尘再也无法留住她。她选择了自杀。
我们都曾经不安于命运的驱策,我们选择了遥远的地平线作为我们人生的终极之地。当我们踏上漂泊之旅,我们生命的风筝线已永远被牵在爱我们的人手中。有一双温暖的眼睛在我们身后凝视。吟哦千古的誓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执手之缘让我们能够直面人生。
★宽容别人,就是爱护自己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
宽容,对人对自己都可成为一种毋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获得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否则,一个缺乏现代文明阳光照射的贫儿,当被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当然,宽容决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取的态度。
处处宽容别人,决不是软弱,决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学会宽容,意味着你的生命将更加快乐。宽容,可谓人生中的一种哲学。
★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邓中夏
一谈起合作,你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商业上的合作,因为这种利益上的互补,给我们的印象极深。但事实上,生活中也需要合作。合作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合作是一种处世之道,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是最有效的方法。
每年我们都可以看见大雁以“V”字形南北来回飞,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要排成“V”字形吗?就是因为它们懂得合作。每一只大雁在振翅飞行时,都会激荡起周围的空气,而这对于紧跟在它后面的同伴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帮同伴节省力量。因此,大雁总是排成一长队,彼此借力,但是,为首的大雁因为前面没有同伴就不能得到助力,于是,它们便定期变换领头雁,以此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局面。据科学测算,成群的大雁以“V”字形飞行,比一只大雁单独飞行能多飞20%的距离。
跟大雁一样,一群人为了达到某一个特定的目标,也需要合作,这样,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也就产生了。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于是,工作上我们需要与人合作,没有合作,便没有效益。
★学点争吵的艺术
争论是思想的最好触媒。
——巴甫洛夫
争吵如果不能避免,就要吵得有意义,有价值。
首先,要学会给别人台阶下,不可得理不饶人。得理的一方应当有“宰相的肚量”,最好能够一方面解释,一方面调和,即使争吵也不要用过激的语言,最好使用不带刺激性的“各打五十大板”或者“你好我好”的语言形式,以避免冲突的扩大。
其次,要学会及时沟通。一个病人在医院排队看病,他将手中的报纸看完了队伍也没挪动一步,于是他怒火万丈,敲着值班室的窗户对值班人员大喊:“你们这是什么医院?这么多人排队你们看不见吗?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我下午还有急事呢!”值班员面对病人的怒火,耐心解释说:“很报歉,让你久等了,是这样的,医生去抢救一个危重病人,一时脱不了身。我再打电话问问,看看他还要多久才能出来。谢谢你的耐心等候。”患者排半天队得不到及时诊治,责任并不在值班员,但是面对病人的错怪,他却沉住气,一面解释,一面安慰,这就比以怒制怒、火上浇油的回答好得多。
第三,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在陷入与别人的争吵当中时,不妨突然停止争吵,去做一件可以转移注意力的事。一个小伙子和女友出去玩,他不停地开玩笑,一不小心揭了女友的短。女友火了,和他吵了起来,小伙子怎么劝也没有用。最后,他忽然跑到对面商店买了一瓶饮料,递给她说:“你先喝完了再和我吵,润润嗓子,免得不好受,好吗?”他的举动显得既机灵又风趣,女友的气一下子就消了。
★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需要: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肯定。
——马斯洛
有一次,卡耐基先生去纽约一家邮局寄信,发现那位管挂号信的职员对自己的工作很不耐烦,便下决心使他快乐起来。于是,他开始寻找这位职员值得欣赏的地方。轮到卡耐基发信时,他双眼注视着那位职员,很诚恳地对他说:“你的头发太漂亮了。”那位职员抬起头来,惊讶地看着卡耐基,脸上出现一丝快乐的微笑。于是他开始和卡耐基愉快地交谈起来。
走出邮局后,有人问卡耐基为什么那样做。卡耐基说:“什么也不为。如果我们只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而不愿为别人付出一句赞美,给别人带来一点快乐,那就无法让别人感到我们的真诚。如果一定要说我想得到什么的话,那就是一种无价的东西,一种永远给我带来满足感的东西。”
美国总统柯立芝性格沉稳,不爱多说话,更从不轻易赞美别人。但有一次却出现例外。他对身边的女秘书说道:“你今天穿的衣服太漂亮了,你看起来又年轻又美丽。”此话一出,女秘书的脸立即红了起来,但她还是非常高兴地说了声“谢谢”。从此以后,女秘书对工作更加努力和出色。这不正是赞美的力量吗?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好人也有人说他坏,坏人也有人说他好。”的确,好人有优点也有缺点,而坏人也有值得赞美的地方,人人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只要你真心地想去赞美别人。
★敞开友谊之门,朋友在快乐的大道上等你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建立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而那种互相勉励、互相帮助、患难与共的兄弟般的情谊已日渐稀少。这或许正是现代人生活富有却十分孤独的原因所在吧!
有一位在外企工作的职业经理人谈到友谊时曾说:
“我真希望为自己找一个知心朋友,我有不少生意场上的朋友,但无一是可称得上知己的,我感到十分孤单。
偶尔心血来潮,毫无缘由地打电话,结果仅仅是问个好,谈天说地的事从来没有过——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对象。没有朋友,没有友谊,结果陷在孤单的漩涡中。
这真是现代人的悲哀!”
敞开友谊之门吧,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孤独,抱怨没有真正的朋友。
其实,是我们自己先把自我封闭在一个狭窄的世界里了,假如你不先伸出友谊的手,却希望人家来握你的手,何异于想“在沙漠里抓鱼”呢?敞开你的心扉,主动结交一些真正的朋友。
当你孤独时,当你烦恼时,不妨打个电话给朋友,不妨邀朋友一块儿散散步,或是共进晚餐,或是亲自去看望一下久违的朋友……做完这一切后,或许你会突然发现:有个朋友真好!和别人不能说的话,和朋友却可以说;有了困难,还是朋友鼎力相助;自己卧病在床,是朋友手捧鲜花前来探望……友谊使我们领略到了生命的意义。
★把握好人脉,让自己快速成长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虽然不长,却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
——弗莱彻
在一个人追求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几乎占了60%的重要性。你的人际关系越多,认识的人的层次越高,你成长的速度就越快,赚钱的几率也就越大,幸福快乐的指数就越高。
假如你有最好的能力,最好的产品,可是你却不认识一个人,你觉得你会赚钱吗?大部分人的收入不够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际关系不够多。所以,你的现实收入和理想收入的差别就在于人脉的差别。
你必须随时随地地去建立人际关系,建立你的人际关系网。其实每一个人每一天都有这样的机会,但大部分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一点,白白地流失掉很多好机会。
假如你能从现在起就开始重视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人,相信好事一定会发生在你身上。
假如有一个人从外国来到了中国,有着庞大的经济实力、优良的产品与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他想迅速扩张自己,他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交朋友,建立人际关系。
身体的血脉不通会导致疾病,社会上的人脉不通却会导致失败。
假如你从小到大认识的每一个人,都跟你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你现在一定是个不平凡的人物,你做任何事业一定会顺顺利利的。因为你的成长速度决定于你认识多少人和多少人认识你。
你必须相信,处处都是宝地,时时都是良机,人人都是贵人。随时随地重视你所能遇到的每一个人,主动加入每一个团体去介绍你自己,帮助别人达到他的目的。与每一个人保持密切的联系,主动地与他交谈、关心他,日积月累下来,大量的人际关系会回馈给你大量的财富。毕竟,别人的成长需要你的帮助,你的成长需要别人指点。
★不以己心,度人之腹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尚书》
在认识和评价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点的影响,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觉得既然我们都这么想,别人肯定也这么想。中国的俗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用心理学的术语说,这叫投射作用,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喜欢假设别人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的倾向,喜欢认为自己具有的某些特点别人也具有。例如,贪婪的人,总是认为别人也都嗜钱如命;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
一般说来,我们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容易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
第一,对方的年龄、职业、社会地位、身份、性别等等与自己相同。人们总是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认为同一个群体的人总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在认识和评价与自己同属一个群体的人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观察所得到的信息来判断,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别人身上;另外,人们总是喜欢评价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人,总是习惯于与这些人进行比较,并且,人们不希望在比较中自己总是落败,处于不利之地,而投射作用在此正好起了一个保护作用,把自己的特点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和别人就都一样了,没有什么区别,自己不错,别人也差不多。
第二,当人们发现自己有某些不好的特征的时候,为了寻求心理平衡,就会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这些恶习或观念。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自己因为临阵逃脱而觉得难堪,心理上很不舒服,突然发现别人比自己逃得更远,便大肆嘲笑,以减轻自己心里的不安。这时候,投射作用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这样做可以保证个人心灵的安宁,但往往影响自己对人和事的正确判断。在这时,人们更喜欢把自己所具有的那些不好的特征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或者比自己强得多的人身上,这样一来,心里的不安就会大减,因为名人尚且不可避免地具有这些特征呢,何况我一个无名小卒?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总是有一些共同的需要,而同处于一个社会,具有相同的身份地位、生活经历的人则具有更多的共性,因此,投射作用在很多时候都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不要忘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不考虑个体差异,胡乱地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给你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赞美所有和你有关系的人
我们总是爱赞扬我们的人而不爱为我们所赞扬的人。
——萧伯枘
赞美别人,至少找出你们之间有某种关系,就像是朋友、家人、同事,这样你就能诚实地赞美他。此外,一定要让这个人明白你正在赞美他,不要喃喃低语。书店的店员笑起来很好看,你的老板打了一条漂亮的新领带,不要轻描淡写,要大声说出来:“你知道吗?我有好几个月没有看见像你这么灿烂的笑容了。”或者:“陈总,您戴的那条新领带漂亮极了,和您今天穿的衬衫真是完美的组合。”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无数的特质值得正面地注意:外表、礼貌、服装等等。当你赞美别人时绝对要诚实,比方说,假如一个大汉送煤气来给你,你不能说他很瘦,但是你可以告诉他,你很感激他的动作很轻,没有吵醒小婴儿。
赞美别人就像其他事情一样,可以成为习惯,而且还是有传染性的。赞美别人就和收到别人的赞美一样,双方都会感觉棒极了。
★保持正常的社交心态
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如果不注意结识新友,就会很快感到孤单。先生,人应当不断地充实自己对别人的友谊。
塞·约翰逊——
首先,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妄自菲薄,不可一世。即使个人才学、相貌、前途、家庭等令人羡慕,也不可过分炫耀、抬高自己,那样将令别人敬而远之。抱怨是一种不满情绪的发泄,偶尔为之是人之常情。若经常怨气冲天,甚至成为谈话主题,势必影响正常交往。生活中常会碰到有的人吹牛吹得使人只能对他日瞪口呆。这种毛病,难得一两次,人人都会犯,很多时候只是为了保持心态平衡。这种“技巧”用多了则实在有点滑稽。
其次,应该为人真诚。恭维本身无所谓高尚卑鄙,但切不可恭维失真,成为谄媚,让人厌恶。恭维得体,则可以和陌生人一下子变得亲近。人们大都喜欢自我赏识,不愿听别人发号施令。领导欲极强的人,如果再以干涉别人的生活为乐事,则很难相处到真正的朋友。
再次,要保持心胸宽广。心怀嫉妒的心理现象几乎人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关键在于用什么态度和方法对待它。因嫉妒而贬低对方是缺乏竞争力、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惟有超越别人才是积极的。市场经济社会,人与人交往,慎重对待经济关系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关键,不要假充大方,切忌白吃白喝,应把账算清楚,不必自视清高,免谈金钱。社交场合,谈吐理应直率、大方、亲近、自然。
★培养良好的交际性格
人与人天天密切地接触,要互相付出代价的:要仅仅欣赏对方的优点,而不刺痛对方的缺点,也不被对方刺痛缺点,双方都需要有多方面的生活经验、理智和诚挚的热情。
——冈察洛夫
要想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到更多的朋友,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好的性格。但是相当数量的人发现自己的性格很暴戾,脾气很暴躁,极易和别人产生摩擦,这种不良的性格对以后的学习、交往、工作等都会造成很大的障碍,要想矫正这种不良性格表现,改变暴躁的脾气,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充分认识暴躁易怒的危害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因为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而发怒,最终导致后悔莫及,所以发脾气并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增加新的矛盾。
其次,学习一些克制暴躁脾气的好方法。如在家或是办公桌上贴上制怒的标签,时刻要冷静。如果有的事情或人有充足的理由使我们发怒,这种情况下不妨坦率地把心中的不满情绪释放出来,你就会发现心里会爽快一点儿。也可转移目标发泄出来,比如去干别的事情,找人谈谈心、散散步,或者干脆到操场上猛跑几圈,这样可将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心情就会平静下来。也可以用一个小本子专门记载每一次发脾气的原因和经过,通过记录和回忆,在思想上进行分析梳理,定会发现有很多脾气发得毫无价值,以后怒气发作的次数就会减少很多。
另外,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体谅他人感受。做人应当有必要的涵养,即容人之量,不要总是指责怪罪别人。为区区小事而对别人发脾气,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正确认识诤友的价值
事实上世界里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一旦真铸成了友谊,便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
——梁实秋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财富,诤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们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坦诚相见,对朋友的缺点、错误决不粉饰,敢于力陈其弊,促其改之。诚如古人云:“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其意是说,交朋友不在多,贵在交诤友。如果人们能结交几个诤友,那么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事业发达。然而,在各种各样的朋友中,最难结交的便是诤友。
敢于说批评话,勇于指出朋友的不足,是诤友的显著特征。或许这样可能让朋友不高兴,甚至得罪朋友。故此,有些人不敢也不太愿意做诤友。当他们面对朋友的缺点、不足时,即使看到了,也很少有勇气直言指出,或者佯装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多一句不如少一句”的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讳疾忌医的朋友更是如此。可见,要做诤友必须首先战胜自己,抱着对朋友负责任的信念,而不怕一时得罪朋友,树立仗义执言的大无畏精神。人们接纳诤友也很难,听到刺耳诤言,人们会心理难受,面子上难堪。有的人对诤友批评不予理睬,甚至十分反感。特别是那些有成就有地位的人,听顺耳之言多了,逆耳之言往往听了很不舒服。这种态度只会伤诤友的心,破坏彼此关系,最终失去诤友。
面对诤言有时人们也会控制不住情绪,对诤友发火,但事过之后马上道歉,挽回局面,仍不失风范雅量。诤友也诤言也应仅限于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不宜事事指点评说。进诤言的策略方式稍加讲究也是诤友真正有责任感的表现。
★展示可信赖的形象
仪容不修,举止浪漫,如此亲近你的人只是假意而已,远离你的人倒是正直坦率的。
——富兰克林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让对方感觉到你可以信赖是至关重要的。在此,你可以按照以下原则来检查自己的行为:
第一,不要刻意隐藏缺点,要知道,隐藏缺点是“欲盖弥彰”。
第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三,放慢说话的速度,给人留下诚实的好印象。
第四,对有信心的事,越小声叙述越会显得有分量。
第五,果断地表达你的观点。
第六,打电话给别人时,先问一句:“你现在有空吗?”
第七,提前10分钟到达约会的地方。
第八,只借一二十元也如期偿还,可提高别人对你的信任感。
第九,直截了当地承认过错,可以表现自己的坦诚。
第十,与其辩护,不如弥补。
第十一,诚恳的表白能消除别人对我们的不信任感。
第十二,复述对方的问题足以表现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真态度。
第十三,积极响应对方的话题。
第十四,“请你听我说”听起来比“我要告诉你”谦虚得多。
第十五,满足对方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愿望。
第十六,从容不迫地道别。
第十七,倾听失意者说话,可以获得对方的信任感。
第十八,对不在场的第三者表示关心,可以加强对方对我们的好印象。
第十九,在实际行动上关心女性。
第二十,注意自己身体姿态,它可反映出你的品行。
★从观察中了解他人
生活中要善于细心发现。
——罗丹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知觉。它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手摸等去有目的地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过程。在这当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有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这个渠道进入人脑的。因此,也可以把“观察”理解为“观看”与“考察”。
人的观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呢?
第一,要有明确的观察任务。在确定任务的时候,可以把总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细小的和逐步解决的任务。这样可以避免知觉的偶然性和自发性,提高观察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观察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俗话说:“谁知道得最多,谁就看得最多。”一位富有学识的考古学家,能够在一片残缺不全的乌龟壳(甲骨)上,发现不少重要而有趣的东西,而一个门外汉,却一无所得。
第三,观察应当有顺序、有系统地进行,这样才能看到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而不至于遗漏某些重要的特征。
第四,要设法使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获得对于事物各方面的感性知识,而且所得到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第五,观察时应当作好记录。这不仅对于收集和整理所观察到的事实十分必要和有益,而且也是促进准确观察的重要方法。
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掌握准确地观察人的方法,使你进一步把握好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关系,你就可以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人际交往中的焦点人物。
★远离与人交谈时的不良习惯
当你与人互动交往时,记住:要满怀热情和诚信地与人交谈。
——卡耐基
1、与人交谈时不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经常以不悦或对立的语气说话。
2、应该保持沉默的时候偏偏爱说话。
3、打断别人的话。
4、滥用人称代词,以至在每个句子中都用“我”这个字。
5、以傲慢的态度向下属提出问题,给人一种只有他最重要的印象。
6、在谈话中插入一些和自己有亲密关系,但却会使别人感到不好意思的话题。
7、自吹自擂。
8、在电话中谈一些别人不想听的无聊话题。
9、不管自己了不了解,而任意对任何事情发表意见。
10、公然质问他人意见的可靠性。
11、以傲慢的态度拒绝他人的要求。
12、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横加指责。
13、评论下属的无能。
14、请求别人帮忙被拒绝后心生抱怨。
15、与人交谈措词不敬或具有攻击性。
这些缺点意味着你缺乏感受和细心体谅的能力,并且很容易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在与人交往中,要想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请你先远离这些不良习惯。
★亲属交往以情为先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什么程度。
——马克思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任何事情只要搀杂了感情因素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亲属由于本质的感情联系,使相互间在互相帮助的同时,也难免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矛盾。正是由于那一份亲情,使我们在与亲属的交往中,应该以情为先,以诚待人。
第一,多沟通。
常言道,“走亲走亲,不走不亲”,谈的就是亲属间要经常走动,你来我往,经常交流才能深化感情,密切关系。我们提倡多沟通,也并不是“串门”越多越好。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彼此工作都很紧张,走动频繁会给双方都造成很大负担,所以沟通频率要适当,沟通方式要多样。除了交谈以外,还可以搞些郊游,共同参加一些文娱活动,逢年过节互寄一张贺年片或其他小礼物,对于丰富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及密切彼此关系都是大有益处的。
第二,礼尚往来。
亲属间的交往,礼节应酬发生的频率较高,如“新婚之喜”、“寿诞之喜”和“乔迁之喜”等,总要有所表示,以示祝贺,这是人之常情。礼品是感情的载体,亲属间的交往终归是情感的交流。只有礼尚往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彼此间的感情才能更深一步。这是人类特有的互酬心理作用,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这种心理影响去调节人际关系,平衡彼此间的感情。有时,一份薄礼常会使多年积郁在内心的隔阂化为乌有。
第三,不要给亲友出难题。
给亲友出难题不外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让亲友帮助办违章违纪的事;二是要亲友代办力所不能及的事;三是事无巨细,明明自己能办的也要亲友代劳,其理由是,既然是亲友关系,就应替我奔忙。
★不轻意发怒
如果在愤怒时说话,将会作出最出色的演讲,但却会令你终生感到悔恨。
——安布罗斯·比尔斯
生活节奏的加快,沉重的工作压力,导致了很多人心情抑郁,容易随便发怒,这从人与人间的关系来说,会伤了和气和感情,会失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对个人来讲,也会伤身。人们普遍认为发怒是缺乏教养的体现,随便发脾气的人不宜深交,因为人一旦发怒,理智几乎完全丧失,礼仪、气质完全抛在脑后。究其原因,往往因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人们都有为自己的行为和感情辩解的动机和欲望,这就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和别人分别对待了,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强求别人来适应自己,对于别人的意志则不愿去适应,这种不能平等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心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发怒的根源,无形中在自己和别人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一旦遇到不顺心就易发脾气,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平时要多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时要先找出自己的不是,多做自我批评,因为随便发怒是一种不尊重别人和不讲文明礼貌的行为。所以制怒是一个人的理智战胜感情冲动的过程,而理智恰好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的一种特有的标志。
避免坏习惯的形成
具有专业人士应有的干练形象,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然而不少人却忽略了对于习惯的要求。拙劣的表现只会破坏你的形象,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以下不良习惯的形成:
一、对于时间观念的懈怠。这种毛病通常都是不自觉的,但显示了除自己外任何人任何事都没被放在眼里。解决方法:尊重时间即尊重他人。
二、不善于做自我批评。辩解会使你和领导之间产生裂痕,其潜台词是:“不要随便惹我!”解决办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尽量不要找借口。
三、做事拖拖拉拉,毫无章法。这类人多害怕承担风险,工作久了,早已将工作当成例行公事。解决办法:将较重要的工作分成几部分进行。做事没有章法会让人觉得你做事不专心,显得缺乏组织能力。解决办法:随身携带记事本,记下重要人物、联系电话和事件。
四、性格不够成熟,容易被情绪左右以致分心。“你知道吗”及“那又怎样”的话语,言行举止不庄重、犹豫,足以毁掉你的专业形象和可信度。解决办法:多多学习,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注意力经常转移,完全忘记事情该有的前后次序和轻重缓急。解决办法:处理事务前作出妥善计划。
★不随意开玩笑
适度,不是中庸,而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
——金马
适当的玩笑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但开玩笑要有度,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定,否则会造成相反或否定的效果。
首先,开玩笑要看对象。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外向,有的人活泼开朗,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豁达大度,有的人则小心多疑……,对于不同性格的人开玩笑要掌握“度”,做到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开朗、宽容大度的人多开一点可能无妨,但对于内向或多疑的人则可能不然,同样的玩笑对有的人可以开,对有的人则不能;对男性可以开,对女性则不能开;对青年人可开,对老年人则不能开。总之开玩笑要让对方感到轻松、愉快,不要造成伤感情与自尊的效果。
其次,开玩笑要分说话的时间、情绪。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对方高兴的时候,多开一点玩笑是可以的。如果在别人情绪比较低沉,在生活中遇到不幸和烦恼时,这个时候去打趣取笑,就不合时宜了,他们这时常常需要的是安慰。弄不好别人会产生你是幸灾乐祸的误解,甚至会产生矛盾,造成不愉快的后果。
再次,开玩笑要看场合。在别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工作时,开玩笑是不合适的,可能会分散别人的注意力,影响别人的学习和工作。在一些严肃、紧张的气氛中,公共场合和大庭广众前,一般也不宜开玩笑。
最后,要注意开玩笑的内容。开玩笑一定要讲内容健康、情调高雅,切忌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忌开低级庸俗、无耻下流的玩笑,不要捕风捉影、以假乱真。要以使大家在玩笑中得到教育和放松,得到陶冶为准。
★邻里交往以和为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用现代方式表达出圣经中“欲人施于己者,必先施于人”的金科玉律。
——卡耐基
邻里关系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一种普遍关系,好的邻里关系等于为自己添了左膀右臂,在困难的时候,可以得到邻里的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思想得到沟通。反之,不好的邻里关系会招致许多麻烦。
怎样搞好邻里关系呢?我们认为邻里间交往要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主动交往。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彼此相倚”现象。在陌生人之间,开始如果没有人打破沉默的话,往往大家都默不作声;如果有人谈笑风生起来,于是其他人也会很快响应。就是说,大家都相互示范。主动交往不仅是邻里交往的开端,也是邻里友好交往的基础。
第二,“不干涉内政”。
人们常用“亲如一家”形容邻里关系之好。邻里之间有时因兴趣相投,谈话投机或相处时间较长,经常互相帮助,形成了比较亲密的关系。这种邻里友谊给双方都带来了许多方便和愉快。但这种友谊再深也只是邻里之间的友谊,而不能忘了“不干涉内政”这条原则。
第三,严于律己,礼让在先。
严于律己就是在交往过程中,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为自己的快乐和方便而去影响别人。如公用的厨房、走廊、庭院不多占用和堆放杂物;午休与晚上休息时间音响尽量小些,不大声喧哗等。严格要求自己是一种文明的、有修养的交往方式,也是人际交往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第四,热情帮助,相互理解。
邻里之间要主动、热情,相互帮助,不能关起门来对邻里的事不闻不问。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邻里的老人、行动不便的病人以及其他有生活困难的人,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到邻里关系的温暖,增强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打造优雅气质
多读一些书,让自己多有一点自信,加上你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的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涵养。那时,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
——罗兰
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气质,对其精神面貌有很大的影响。人的容貌如同一朵花,季节性很强,它总有凋零之时,而人的气质所带来的风采,则是与日俱增的。俗话说,风韵犹存,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那么,究竟什么是气质呢?所谓气质,一般而言是指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风格和气度。
气质美首先表现在丰富的内心世界。理想则是内心丰富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动力和目标,没有理想和追求,内心空虚贫乏,是谈不上气质美的。品德是气质美的又一重要方面,为人诚恳、心地善良是不可缺少的。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生活的气氛和后代的成长。此外还要胸襟广阔。
气质美还表现在举止上,一举手、一投足,走路的步态,待人接物的风度,皆属此列。朋友初交,互相打量,立刻产生好的印象。这个好感除了源自言谈之外,就是举止的作用了。要热情而不轻浮,大方而不造作。
气质美还表现在性格上。这就是要注意自己的涵养,要忌怒、忌狂,能忍让,体贴人。温柔并非沉默,更不是逆来顺受、毫无主见,相反,开朗的性格往往透露出天真烂漫的气息,更能表现内心情感,而富有感情的人更能引起共鸣。
高雅的兴趣也是气质美的一种表现:爱好文学并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欣赏音乐且有较好的乐感,喜欢美术并有基本的色彩感等等。
有许多人并不是大美人,但在他们身上却溢露着夺目的气质美,如,工作的认真、执著,聪慧、洒脱、敏锐,精明、干练。这是真正的美,和谐统一的美。
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热爱美、追求美的人都要从生活中悟出美的真谛,把美的形貌与美的气质、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美。
★学会拒绝别人
一个天生顺从的人即使置身帝王的宝座也依然顺从。
——沃维纳格
与人交往中,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人们往往顾及相互的情面而不便拒绝,从而使自己左右为难。其实,这样不光不会对双方有利,而且会使大家更不和睦。如果想使自己不为难,而又不伤害双方感情,以下两点可供参考:
第一,据实言明。
拒绝别人时,若彼此还要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采用同情的语调,和了解对方心情的姿态来处理。
有些人在拒绝对方时,因为感到不好意思,而不敢据实言明,致使对方摸不清自己的真正意思,而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其实,在人际交往中,不得不拒绝,乃是常有的事,因此搞坏交情的并不多;倒是有些人说话语意暧昧、模棱两可,反而容易引起对方误会,甚至导致彼此关系破裂。
在你拒绝别人的时候,一定要附带考虑到对方可能产生的想法,尽量明快而率直地说明实情,这才是恰当的拒绝法。
第二,留给对方一个退路。
有些人喜欢自以为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总以为只有自己的想法是最高明的。当你遇到这种人,想要拒绝时,一定要先好好考虑一番。
你必须自始至终,很有耐心地把对方的话仔细地听过一遍。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心里一定也留有一个空间来容纳对方所讲的话,当你完全听完对方的话后,心里应该就有了打算,知道怎样说服对方、拒绝对方,才最巧妙而又不使对方难堪。
★从容面对指责
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
——季羡林
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指责和抱怨的事常可碰到。遭人指责抱怨,是件极不愉快的事,有时会使人觉得很尴尬,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中受到指责,更是不堪忍受。但若从提高一个人的处世修养角度讲,无论你遇到哪种情况的指责,都应该从容不迫,对者有则改之,错者加以耐心解释,泰然处之。为摆脱指责的尴尬局面,不妨采纳心理学家提出的以下建议:
保持冷静。被人指责总是不愉快的,但面对使你十分难堪的指责时,要保持冷静,最好暂时能忍耐住,并作出乐于倾听的表示,不管你是否赞同,都要等听完后再作分辩。
让对方亮明观点。有些指责者在指责别人时,往往似是而非,含糊其词,结果使人不知所云。这时,你可向对方提出讲清问题的要求,态度要和气。
消除对方的怒气。受到指责,特别是在你确实有责任时,你不妨认真倾听或表示同意对方对你的看法,不要计较对方的态度好坏,这样,对方指责完毕,气也消了一半。
平静地给恶意中伤者以回击。也许,大多数指责者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指责别人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有极少数人为了其个人目的而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对于这样的寻衅挑战者,应该坚定地表示自己的态度,不能迁就忍耐,更不能宽容而不予回击,但应注意态度,以柔克刚。这样,会使你显得更有气魄,更有力量。
★积极与人交往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
在与人交往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积极的方法:
第一,不否定自己,适当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二,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第三,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第四,友善地对待别人。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第五,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第六,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总结性思考。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第七,到人多的地方去,让不断过往的人流在眼前经过,试图给人们以微笑。
★养成不轻易承诺的习惯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有些人因为要面子而随口承诺别人,然后为保面子而铤而走险,结果是丢了大面子。所以要保面子就要舍得丢小面子,在承诺的时候就要考虑清楚,有时,犹豫一下是好事。
要勇于拒绝别人。如果明摆着此事要冒很大风险,那就该想想:对方不顾我的安危让我去冒很大风险,这是不够朋友的,我也没必要太够朋友。
朋友首先应为对方考虑,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朋友去冒险,那是卑鄙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诺言的价值绝不在于那句出自口中,瞬间便消失在空气中的话,而是体现在真正履行的过程当中,它的神圣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升华。小小的承诺似乎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如果许诺时没有丝毫的负担,那么只可能有两种结果:诺言腐烂在心里和平和地履行诺言。
履行诺言的过程应该有一种可贵的亲密习惯和平和的心甘情愿。那里包含着多少自尊与尊重?那里包含着多少忍耐与包容?看来,只有能够驾驭诺言,才有资格许诺。
所以,不要轻易许诺。
★不可滥交朋友
一生中交上一个挚友,也就可以称得上分外有福了。
——托马斯·富勒
朋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工作朋友,即由于工作原因而结识的朋友,如同事、客户等等;另一类是生活朋友,即是以前在学校或生活中结识的朋友;第三类就是一般性的“点头”朋友。前两类朋友都应有个限度,如果滥了,就会全部变成第三类朋友,所以滥交朋友必导致无真正的朋友。
滥交朋友的人会给人一种生活缺乏原则的感觉。如果你以认识的朋友多为荣,那你肯定会主动去拉拢各种各样的人,只要有机会,你就会热情主动地结识。其实人际交往最忌讳大献殷勤,不卑不亢才是交际的首要原则,因为自尊是交往中首要的吸引力,如果抛弃自尊去讨好别人,肯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喜欢滥交朋友的人往往缺少真正的朋友。和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需要各种努力,首先是要花一定的时间,即使你们青梅竹马,若干年不联系也可能形同陌路。因为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不经常交流肯定会产生隔阂。所以,我们交朋友宜精不宜多,要悉心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工作朋友和生活朋友,而且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工作上能鼎力相助,而不是建立在纯利益基础之上的关系。一些生活中的朋友要多加联系,因为这些朋友都是些有着共同经历、经过时间考验的知心朋友,要留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加深友谊。这部分朋友是最可靠的,因为你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是一份最纯的友谊,任何时候,他们都能给你帮助。
当然,交友时要有一定戒心,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一个人交往时要判断对方和你交往的动机是什么,是看重你的人还是其他,如果纯粹看重你的钱和势或其他利益,那么就不必深交。如果能形成互利互惠,当然也不妨交往一下。
★别总对别人说“我很忙”
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
——罗斯金
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感觉要做的事很多。上班时忙,下班时也忙;单位忙,家里也忙。孩子的学习如能自觉些,似乎还能省点事,但自己的学习充电也挺忙,所以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忙”!但正因为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才需要寻求朋友的帮助。有了朋友的帮助,我们会感受好些,朋友也一样。
总对别人说“我很忙”,似乎也是一种自私。有时候你确实有很多事要做,但并不是每件事都非常重要,也不是每一件事都得立即完成。而此时,朋友有事请你帮忙,虽然那样会耽误你的时间,但如果你想着朋友需要你,想着你应该帮助朋友,那么你会把一些自己不太重要的事先放一边。相反,如果只想到自己,那么就会随口一句很简单而又挺有面子的“我很忙”加以拒绝,有时也会假惺惺地加上一句“对不起”。不管朋友的事大小如何,如果把对朋友的帮助放在最后一位,放在自己所有小事之后,那么可以想像朋友在你心里的位置。
有时候,推说“我很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有的人头脑里塞满了各色各样的事,当朋友有事相求时,虽有心相助,但自己弄不清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事,不知道哪件事重要,哪件事紧急,无法分身,所以只能无奈地对朋友说声“我很忙”。如果是领导吩咐有事,聪明的人会安排好自己手头的事,尽可能抽空完成领导的任务;而无能的人面对自己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事,只能对这个表现自我的机遇说“我很忙”。
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尽量少说“我很忙”。应尽可能地热心帮助朋友,满足他人的愿望,要知道,尽可能地帮助他人,也一定能得到他人无私的帮助,而我们很多事情光靠自己一个人是难以完成的。
★与朋友适当保持距离,友谊便更进一步
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高尔基
交友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彼此气质相互吸引的过程,因为你们有共同的“东西”,所以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了好朋友,甚至“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这个现象无论是异性或同性都一样。但再怎么相互吸引,双方还是有些差异的,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当两人的“蜜月期”一过,便无可避免地要碰触彼此的差异,于是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试图改变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的挑剔、批评,甚至结束友谊。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对人和人的关系有过精彩的描述,他说人和人之间就像是一群寒夜里的豪猪,因为太寒冷想要靠在一起取暖,但是距离太近了又会被彼此身上的利刺扎痛,所以总是处在两难的境地,试图找到最合适的距离。人就是这样奇怪:未得到时,总想得到;未靠近时总想贴在一起,真正得到和靠近了却又太过苛求。人总在无意中伤害着他们自己。很奇妙的是,好朋友的感情和夫妻的感情很类似,一件小事也有可能造成感情的破裂;所以,如果有了“好朋友”,与其因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保持距离”,以免碰撞!
有些人自以为朋友和自己亲密无间,说什么他都不会计较,便常在朋友面前诉说对他的不满。如果这位朋友心怀宽广,知道你的良好用意还好,但如果他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大度,则很有可能记恨在心,甚至找机会报复你。因此,你在坦言之前,最好是认真思考一下这样做的后果,看对方是否能够接受,是否会产生逆反心理,是否感到你的行为过于轻率,是否会影响到你们之间的友谊。
常言道:“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不要轻易把自己完全暴露给对方,过于坦诚,对友谊并无多少好处,何况你把自己完全“交给”对方,对对方本身就是一种负担。什么事情都有限度,如果和朋友走的太近,太过不分彼此,只能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与朋友适当保持一点距离,让彼此都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你们的友谊便会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