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一开始仅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在你的心目当中你认为自己是什么,常常你就是什么。
生活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入,他们的期望就是追求一生平平淡淡。
在他们看来,差不多就行啦。
他们随遇而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他们认为枪打出头鸟,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
假使这些观念,日积月累下来变成他们的信念,这种对事物习惯性的看法,会最终决定他们面对事情时的态度选择,积极、迸取、努力等十之八九不会是他们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他们对待工作的行为就是差不多就行,对得起这份工资就行。他们到点就下班,分外事他们不会主动去做,更不会多做。稍有挫折,立即自我安慰:成功是少数人的事。他们的结果会是什么?平平淡淡!
成长的结果通常取决于成长中最初的内心期望。
生活中,也会有相当多的人,他们期望一定要成就一番事业。他们秉着“永争第一”,“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最好”,“付出皆有回报”,“不成功,便成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积极态度。因为他们的期望强度足够,这些观念日积月累就会变成他们的信念,这些信念也最终会决定他们面对事情时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这些人对待工作的行为,不是“差不多就行”。如果工作没有做完,他们不会到点就下班,奉献精神与主动意识会促使他们常做一些别人不愿做的“边际工作”与“分外事”。他们遭受挫折后,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直至成功。这就是他们的结果:一生终究成就一番事业。
人们最初的内心期望,经过一段时闻的努力,最终演变成他们的结果。
改变遵循一定的轨迹。结果决定于行为,行为决定于态度,态度决定于信念,信念决定于自我期望,有什么样的内心期望,你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信念,接着就会有什么样的处事态度以及什么样的行为,因此,也就有了什么样的结果。
★试着冲出自己的思维定势
宁可受苦而保持清醒,宁可忍受痛苦而思维,也胜似不进行思维。
——茨威格
想一想——换个角度来讲,挫折和失败,是对人意志、决心和勇气的锻炼。
人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
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总是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运行,从未尝试走别的路,这就容易衍生出消极厌世、疲沓乏味之感。所以,不换思路,生活也就乏味。
很多人走不出思维定势,所以他们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结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势,也许可以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因此,从舞剑可以悟到书法之道,从观飞鸟可以造出飞机,从蝙蝠可以联想到电波,从苹果落地可悟出万有引力……常爬山的应该去涉涉水,常跳高的应该去打打球,常划船的应该去驾驾车,常当官的应该去为民。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也许我们面前是一番新的天地。人是在经过了千锤百炼后才成熟起来的,重要的是吸取教训,不犯或少犯重复性的错误。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人往往异想天开,竭力追求得不到的东西,干办不到的事。结果不是后悔,就是苦恼。
——谢德林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社会,这是一个欲望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心里总是塞满着欲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现代人,总是奢求穿要高档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乡间别墅,行要宝马香车,一切都被欲望支配着。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记住,你最大敌人就是你自己
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
更多的时候,人们不是败给外界,而是败给自己。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绝望和悲观是死亡的代名词,只有挑战自我、永不言败者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与其说是战胜了困难,不如说是战胜了自己。工作不顺利时,我们常常会找种种借口,认为是领导故意刁难,把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交给我们;认为最近健康状况欠佳,才导致效率不高等等……心里想偷懒,却把偷懒理由正当化,总认为期限还有三天,明天、后天拼一下,今天不妨放松一下。
实际上,战胜困难要比打败自己相对容易,所以有人说:“我”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战胜自己靠的是信心,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力量。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量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
中国游泳健将张健用50个小时横渡渤海海峡成功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连续游泳超过100公里的人。然而,在这成功的背后,却曾经隐藏着失败的危机,张健在游至中程时曾有过放弃的想法。前几年报道说,世界上著名的游泳健将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在第一次从卡得林那岛游向加里福尼亚海湾时,见前面大雾茫茫,便放弃了挑战,而此时距岸仅一海里。很显然,他并不是不具备能力,而是心理出了问题。
★正确认识顺境与逆境
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目标。
——易卜生
我们应当看到,不幸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我们的整个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欢乐和幸福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去注意它们,而要对自己的一些创痛念念不忘呢?有的人在厄运袭来时,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其实,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也许你在某件事上是“倒霉”的,但你在其他方面可能依然很幸运。和那些更不幸者相比,你或许还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
我们还可以这样认识顺境和逆境:人们固然乐于接受顺境,不欢迎逆境,但是,逆境也可以砥砺人生,增长人的才干,使人通过破除障碍和不良情绪而得到新的突破与发展,心理达到更高层次的平衡;而顺境,则也可能使人怀安丧志,一事无成。
★未雨绸缪,以防万一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车尔尼雪夫斯基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只野猪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一只狐狸见了,问它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乐,而且现在没看到猎人!
野猪回答说: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再来磨牙就来不及啦!
这就是野猪的“危机意识”!
那么,个人应如何把“危机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呢?
这可分成两方面来谈。
首先,应落实在心理上,也就是心理要随时有接受、应付突发状况的准备,这是“心理建设”。心理有准备,到时便不会慌了手脚。
其次是在生活中、工作上和人际关系方面要有以下的认识和准备:
1、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有意外的变化,我的日子将怎么过?要如何解决困难?
2、世上没有“永久”的事,万一失业了,怎么办?
3、人心会变,万一最信赖的人,包括朋友、伙伴变心了,怎么办?
4、万一健康有了问题,怎么办?
其实你要想的“万一”并不只是上述几样,所有事你都要有“万一……怎么办”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预作准备。尤其是对关乎前程与一家人生活的事情,更应该有危机意识,随时把“万一”摆在心里。人最怕的就是过安逸的日子!
★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
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马克思
台湾罗兰女士说:“人人都有软弱的时候,只看他有没有方法使自己平安渡过这阵心绪上的低潮。假如你有力量,够坚强,就会发现总有峰回路转的时候。”排解心中烦恼,平安渡过心理低潮的办法很多,如痛哭一场、向亲友倾诉,或外出游玩,或加大工作量以求忘却等等。另外你最好让能给你提供积极情绪的人围绕在你身边。
你有没有捡起过一只上面爬满了蚂蚁的罐子?几秒钟之内,蚂蚁就会爬到你身上,你会赶忙将它们扫落。如果你长时间与思想消极的人一起相处,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你开始走进屋子时心情很轻松,可是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感觉到他们消极的思想,甚至还会和你的思想融为一体。反过来说,积极的人也能让你感受到他的积极思想,并能让你变得积极起来。
如果我们把人生看做一条曲折的历程,那么道路上的障碍自然是越少越好。那些思想消极的人却在你面前设下了不必要的障碍让你去克服。只有越过他们的怀疑、异议和非难,你才能取得成功。不要浪费时间和那些向你的信心泼冷水的人交往,他们只会打击你追求目标的热情,使你难以迈上通向成功的人生之路。另一方面,那些增强你的信心,给你鼓励的人,往往能帮助你去实现自己的计划和梦想。
★明确你想要的,成为自己命运的决定者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假设今天给你一次机会,让你选择五个你想要的事物,而且都能让你梦想成真,你第一个想要的是什么?假如只要你选择一个,你会做何选择呢?假如生命危在旦夕,你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事情?没有去做或者尚未完成?假如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发现了你最想要的,就把它马上明确下来,明确就是力量。它会根植在你的思想意识里,深深烙印在脑海中,让潜意识帮助你达成所想要的一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只要你能想到,下定决心去做,你就一定能得到。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宇宙,当我们有了某种决心,并且相信它会变为事实时,我们小小宇宙里的所有力量就会动起来,而把自己的决心推向能实现的方向。在不经意的某一天,你会发现,它真的成为现实了。回头看一看,这些都是当初你自己的选择,重要的是那种认为自己行的念头一直在支撑着你,从而改变并影响着你的行为。其实你还是你,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也是你自己的能力,只是你将这种能力表现出来,就像将深深沉睡在地下的矿藏挖掘出来一样,它本是属于你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知道自己有,是否相信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决定者。
★忘“我”不要丢“我”
要使理想的宫殿变成现实的宫殿,必须通过埋头苦干,不声不响的劳动,一砖一瓦地去建造。
——高尔基
生活中你有没有总是以“我”为中心?和别人争吵的时候,你是不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不是不太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当你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是不是总抱怨运气差,老天对“我”不公平?
生活中关心自己、看重自己,这都没错,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太看重自己,则会让人刚愎自用,让人失去人生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友谊、人格等。忘“我”可以让天空一片清朗。好事不争不抢,先人后我,这是一种忘“我”;困难面前,不推不让,这也是一种忘“我”。
忘“我”之人,甘于做幕后英雄,甘于做无名英雄。19世纪中叶美国的实业家菲尔德率领工作人员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了起来,为此,他成为美国当时最受尊敬的人,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可就是这样的人,在举行接通庆典时,却坚持不上贵宾台,只远远地站在人群中观看。
忘“我”之人,工作上不推不让,能赢得领导赞同;利益上不争不抢,能赢得一片宁静;挫折中不卑不亢,能赢得最终成功;生活中不以“我”为中心,能赢得美好人生。
忘“我”不是丢失“我”,不是没有自我,不是一味地“让”,也不是无原则地后退。忘“我”是一种高风亮节,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
★想一想,吃亏有时是一种福气
老实人从来不吃亏。 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
——约翰·克拉克
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很多人拾金不昧,绝不是因为跟钱有仇,而是因为不愿意被一时的贪欲搞坏了长久的心情。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也有时,看似占了金钱便宜,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调的姿态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
吃亏是一种福气,生命中吃点亏算什么?吃了亏能换来非常难得的平和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况且,在吃亏后平和与安全的时期之内,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再度放射出绚丽的光芒。
★艺术化自己的生命
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的生活。
——萧伯纳
人生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有着喜、怒、哀、乐的舞台表演。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大舞台上扮演何种角色,是笑脸还是哭脸,完全由自己选择。选择什么样的角色,便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英国女作家奥斯汀曾经说过:“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如果你对生活微笑,那么快乐便会成为你生活的格调,你的生命中便会充满幸福,你会感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艺术在于取悦于人,在于令人赏心悦目,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快乐。人类存在的总目标就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
生命的艺术舞台只有喜剧和悲剧两种剧场,如果你选择喜剧,恭喜你,你将赢得人生的大奖;如果你选择悲剧,对不起,你将过早地被逐出“艺术”的殿堂。
如果你选择喜剧,你就要笑对人生,即使生活中困难再多、压力再大,也要以笑脸相待,而不能稍有不顺便拉长脸,眉头紧皱。当然,生活在这样一种嘈杂、苦恼的时代,人时常会因生存的压力而感到沮丧和低沉,即便如此,悲观失望又有什么用呢?只能搞坏自己的心情,却于事无补。
★承认事实
有时人们也痛恨阿谀奉承,但只痛恨阿谀奉承的方式而已。
——拉罗什夫科
有一个人,他的性情并不很开朗奔放,但他对待事情几乎从不见有焦躁紧张的时候。这并不是他好运亨通。细细观察体会,我们发觉他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反应方式:比如,他被小偷扒走了钱包,发现后叹息一声,转身便会问起刚才丢失的身份证、工作证、月票的补办手续。一次,他去参加电视台的知识大赛,闯过预赛、初赛,进入复赛,正洋洋得意,不料,却收到了复赛被淘汰的通知书。他发了几句牢骚。中午,却兴致勃勃又拜师学起桥牌来。
这些,反映出他的一种很本能很根本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承认事实。事实一旦来临,不管它多么有悖于心愿,也毕竟是事实。大部分人的心理会在此时产生波动抗拒,但豁达者,他的兴奋点会迅速地绕过这种无益的心理冲突区域,马上转到下边该做什么的思路上去了。事后,人们也的确会发现,发生的不可再改变,不如做些弥补的事情后立刻转向,而不让这些事在情绪的波纹中扩大它的阴影。
这堪称是一种最大的心理力量。
★进行创造性思考
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
——福尔克
首先,让我们清除掉一些有关创造性思考的含义的共同性谬误。因为某些不合逻辑的原因,科学、工程、艺术被标记为惟一的真正的创造性追求。大多数人仅将某些东西,如电话的发明或小儿麻痹症疫苗的研制,文学创作或发明彩色电视机等,与创造性思考联系在一起。
毫无疑问,这些成就理所当然是创造性思考的见证。如在征服太空的过程中每往前走一步都是创造性思考的结果。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然而,创造性思考并不只局限于这些行业,也不是仅局限于某些超级聪明的人。
那么,到底什么是创造性思考呢?
一个低收入家庭制定计划要送他们的儿子去上第一流的大学,这就是创造性思考。
一个家庭将街道上一块脏乱不堪的小区变成漂亮的景点,这就是创造性思考。
一个牧师拟定计划,使星期天晚上的听众一下子增加了两倍,这就是创造性思考。
想方设法简化会计记账,向不可能的客户销售产品,有创意地让小孩在家有事可做,让员工真正热爱他们的工作,或者预防“某些争吵”——所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每天的创造性思考的例子。
创造性思维就是找出新的、可改善的方法去做事情。各种各样的成功——在家庭中成功、在工作上成功、在社区中成功——都是基于是否找出新的方法将事情做得更好而实现的。
★经常给自己的人生算一算账
有一点缺陷有一点遗憾的人生,是有味道的人生。有一点怪异有一点风险的命运,是有意思的命运。
——爱默生
人的一生有多长?有支《莲花落》的歌词写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七十不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睡中过,算来仅有廿五年……”它把短暂的人生“计算”得一清二楚了。人生,有效的作为时间,只有区区二十五年。
以上数字是我们中国人得出来的,远不精确,美国人就算得精细多了。据美国《读者文摘》载:一生以60岁为标准,其中睡眠占用20年,吃饭占用6年,娱乐玩耍占用8年,穿衣梳洗打扮占用5年,行路旅游堵车占用5年,生病3年,打电话1年,上卫生间1年,闲谈70天,擦鼻涕10天,剪脚手指甲10天……最后的时间为剩余10年,天哪,这数字足以惊呆成千上万“宽宏大度”的豪爽汉子。
一位老人也在80岁生日时算了一笔账:
80×365=29200;
29200×24=700800;
700800×60=42048000;
42048000×60=2522880000。
人的一生如活80岁,就由这10位数的秒组成,而现在你已经提取了许多时间,在你生命库存中也许只剩下九位数、八位数,甚至更少了。你能准确无误地把自己过了几位数说出来吗?我们剩下的时间并不多,而要做的事却多得数也数不清……我们很多人在买菜的时候、在消费的时候、在经营店铺的时候,把账算得很细,几元几角几分,可人生也是经营,为什么我们不认真地算一算人生这笔账呢?
★最大化自己的价值
生命的本身迫使我们建立价值;当我们建立起价值,生命本身才会通过我们的评价。
——尼采
世界上大多数平凡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他们梦想成功,梦想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拥有名誉、地位、财富。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微乎其微。
那些成功的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智商高低,也不论从事哪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能随时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十分看重自己的价值,对目标执着,并且绝对坚持到底。
除了音乐家、画家、运动员依赖某些天赋的能力才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外,绝大多数人都是靠后天的训练与努力获得成功的。
一位知名的经济学教授曾经引用三个经济原则对如何最大化自己的价值做了贴切的比喻。
第一个是“比较利益原则”。
他指出,正如一个国家选择经济发展策略一样,每个人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做自己专长的事,才会愉快胜任。
换句话说,你不必羡慕别人,你自己的专长对你才是最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学强调的“比较利益”。
第二个是“机会成本原则”。
一旦自己做了选择之后,你就得放弃其他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取舍就反映出这一工作的机会成本,于是你必须全力以赴,增加对工作的认真度。
第三是“效率原则”。
工作的成果不在于你工作的时间,而是在于成效的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只有遵循“效率原则”,自己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才能得到适当的报偿与鼓舞。
机会不是等待,如果你迟疑,它便会投入别人的怀抱,永远弃你而去。
你不必看轻自己,你要相信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你正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有朝一日,你真的可以变得“很不平凡”。
脚踏实地是你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每个人在年轻时都会立志,有人想当科学家、发明家,有人想当大文豪,个个看起来志向远大。年轻人难免都会“崇拜偶像”,希望找到自己学习的典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科学家、发明家。培养一技之长,一步一步去累积自己的个人资源,最终才会如愿以偿。
该花的心血一定要投入,该有的过程一定要经过。人生充满变数,一个人的成败与否,不单看他的资质,还要看毅力。人应该要有梦想,否则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但成功的条件必须日积月累地做好准备,你可以立志做大老板,做大文学家,但绝对不要躺在那里等待。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在选择中注重效率,在成长中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踏实地去做,最终会有所成就的。
★学着对自己说,没有不可能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
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只要你能不断地突破自己已知的范围,进入到未知的领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断地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到底如何才能有效地突破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定让自己开始去做一些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过去不敢做的事情!
如果你还在自己已知的范围内、你熟悉的领域里打转的话,又怎么能够产生新的结果呢?别忘了:重复旧的行为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以一件很有趣的事为例:
在你快要下班的时候,你的爱人打来电话:“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你突然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我和孩子都为你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快乐的生日,请你早点回家。”你非常高兴,下班后拎上公文包,兴冲冲地赶回家。
在回家的路口,交通又阻塞了,警察告诉你:“此路禁止通行!”那你怎么办呢?当然是换一条路继续前进了。对不起,这条路因为房屋拆迁也被封住了,任何人都甭想通过。
这时你会有三种选择:第一,放弃回家;第二,坐在一边等待道路重开;第三,换道,去找另一条路。如果你不放弃回家的话,如果你不放弃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你不会考虑第一和第二个选择,你还会集中精力去寻找另一条回家的路。可是真不走运,这条路又不能通行,那你可怎么办?
如果我们不放弃回家的念头,我们就肯定还会再继续找第四条路前进,如果第四条路刚巧因火灾而封路我们就会去找第五条,如果第五条路也因水浸而封了,我们就会去找第六、第七和第八条路,直到回到家为止。
如果“回家”是你人生的最大目标,你就会一直尝试,不断地去找方法。不管是爬回去,或挖个地道钻过去,或者其他方法,你都不会说“算了,没有办法,我就不回家了”。因为你知道,如果你不快点到家,你的另一半和孩子都在家中苦苦等待。
“没有办法”只是说我们已知范围内的方法已经用尽,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新的机会、新的方法,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改变自我,永远都没有“不可能”这个词。
从今天开始,就将“不可能”这个词从你的字典中抹去。没有什么不可能。不可能是安于现状者的借口,不可能绝非事实,而是观点——你未成功前的一个错误的观点。
★在冒险中寻求改变
一个理性的动物,就应该有充分的果断和勇气,凡是自己应做的事,不应因里面有危险就退缩;当他遇到突发的或可怖的事情,也不应因恐怖而心里慌张,身体发抖,以致不能行动,或者跑开来去躲避。
——洛克
你见过鸵鸟吗?它们不想飞向太阳,甚至连看也不看一眼。面临危险时,它们宁愿把头埋进沙堆里。
在我们周围,也不乏和鸵鸟类似的人。
他们极少挖掘自己的潜力。
他们不大关心自己个性的成熟和事业的成长。
他们讨厌冒险。
他们对工作不负责任。
事情出了差错时,他们宁可要不知道。
许多人走出校门后,便不再学习,知识积累到此为止。他们能担任何种职务、与怎样的人交往,多半就此定型,一生前途也就此决定。他们大都只求安逸度日,得过且过。这样做,无异于鸵鸟偷安地埋首于掘好的沙穴之中。
不敢冒险的人力图在熟悉的格局中,小心翼翼地求生。在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中,他们毫无乐趣可言,只会感到厌倦无力、寂寞无聊,快速成长于他们无从谈起。他们好像不清楚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但确知怎样避免失败。安全是他们生命中的主要衡量标准。至于工作和生活的乐趣,已被减少到只要能维持生存即可。
生活中我们常为自己找遁词。
“要是……”和“总有一天……”是两句将毁灭你一生的口头禅。
你若总是在说“要是我有经验”、“要是我有高学历”、“要是我没生病”、“要是我及早想到”诸如此类的话,那你将终不能成事。
每天生活在“总有一天我会……”的自我陶醉里是毫无益处的。
常听到有人说“总有一天我会赚钱”、“总有一天我会进修”、“总有一天我会得到一切”等等。
“总有一天”是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幻想国度。
人生注定要充满危险。出生危险,过街也危险,生命中危机重重——生病、意外下岗、破产等。然而,生命中也处处是可带来欢乐的“冒险”——勇敢地去追求健康的体魄、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称心如意的工作。
自限于安全与熟悉的牢笼,便会丧失享受乐趣的机会。惟有破除旧的思维格局,才能敞开心灵享受人生,否则便与行尸走肉相差无几。危机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应该设法缓解和消除伴随危机而来、不可避免的紧张和压力。紧张和压力虽然令人不适,却是必须经历的。
享受快速成长乐趣的关键之一,就是视冒险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敢于磨炼自己,能够承受更多风险,并且能找出对付任何困难的方法。
为了追求美满人生,你一定要去冒一些险。只有摆脱冷漠与沉滞的枷锁,才能享受成长的乐趣。不要效法鸵鸟,而要为自己的前途善做抉择,运用自己的智能与力量去成长、去改变、去冒值得去冒的险。
★跳出自己的心理高度
勇敢地使用你自己的理智吧,这就是启蒙的格言,人的理性的公开使用应该经常是自由的。
——康德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又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体长的400倍以上,于是跳蚤成为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放进后立即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跳蚤跳起来后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后来,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
三天以后,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一周以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做带挑战性的事,但往往事与愿违。几次失败之后,他们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梦想,而是一再地降低自己的目标和标准。就像那个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就这样,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梦想,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跳蚤还能跳出这个杯子吗?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一下跳了出去。
人有些时候就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梦想,不是因为事实上追求不到,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已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他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它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要不要跳?
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我能不能实现我的梦想?
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并不需要等到事实结果出现后才有答案,而只要看一看开始时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如何思考的,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不要自我设限,否则你很难取得成就。
★让自己再多试一次
在奔向目标的道理上支持不懈、持之以恒,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陀思妥夫斯基
冠军永远都是那些百折不挠、被打倒了还会再爬起来的人。一次、两次不成,就再试几次。能不能成功,全看你能否坚持到底。多数人没有达到目标,原因就在于不能坚持。百折不挠的毅力,才是成功人生的必备条件。
人一生不可能常处顺境,有时候你会被迫出局,只要你以后继续参加比赛,总会赢得让你满意的成绩。
坚持不懈不是要你永远守着一件事不放,而是要全力以赴做好眼前的事——先求耕耘,再问收获;渴求知识和进步;不辞辛劳地争取新客户;提早起床,随时寻求提高效率的方法。天才未必就能富有,最聪明的人也不一定幸福,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有辛勤工作、认真筹划和坚持不懈,才能奏效。
精神病的候诊室里坐满了承受不起一时挫败的人,如果继续尝试、坚定不移,他们还有希望告别痛苦。然而他们却完全放弃了尝试,即使是最轻微的挫折他们也怯于承受,总是担心那会动摇了他们仅有的信心。
悲观无能的人通常会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他们经常会满怀歉意地说:“噢,这事我办不到”;“这对我太难了”;“我不可能成为这样的人”。他们真正的意思是,那不是我的责任,再说我也不具备那个能力,因此犯不着那么辛苦地竭力奋斗。
相反地,健全而快乐的人洞悉世情、自知甚深。他们了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们知道偶然的挫败乃是人之常情。为这样的事过分自责,未免浪费精力,不如把宝贵的精力投注在下一次的进攻上。
世界上已经寻获的钻石当中最大最纯的一颗名为“自由者”的钻石,就是一位名叫索拉诺的委内瑞拉人在挑选了999999颗普通石头后的最后一次弯腰拾起的“鹅卵石”。
★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人生
凡是我不了解的现象,我总是勇敢地迎着它走上去,不让它吓倒。我高高地站在它的上面。人应当认定自己比狮子、老虎、猩猩高一等,比大自然中的万物,甚至比他不能理解的,像是奇迹的东西都高,要不然他就算不得人,只不过是一个见着样样东西都害怕的耗子罢了。——契诃夫
恺撒大帝曾讲过:“一个人的一生,会像那个人所期待的一样。”
美国富豪福勒的事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福勒是美国的一个黑人佃农7个孩子中的一个。他在5岁时开始劳动。在9岁以前,以赶骡子为生。但他的母亲是一位敢于想像的女人,不肯接受这种仅够糊口的生活。她时常同福勒谈论她的梦想:
“我们不应该贫穷。我不愿意听到你说:我们的贫穷是上帝的意愿。我们的贫穷不是由于上帝的缘故,而是因为你的父亲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致富的愿望。我们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没有产生过出人头地的想法。”
人应该有致富的憧憬。这个观念在福勒的心灵深处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改变了他整个的一生。他开始想走上致富之路,致富的愿望就像火花一样迸发出来,并且,他相信自己能够致富。后来,他不仅拥有一个肥皂公司而且在其他7个公司,包括4个化妆品公司、1个袜类贸易公司、1个标签公司和1个报馆都取得了控股权,实现了他强大的商业梦想。
福勒想致富,经过努力,最终成了富翁。这说明,你怎样想像,你就有怎样的人生。中国也有“往好里想,就会有好结果;往坏里想,就会有坏结果”之说。美国的传教士兼作家马菲博士在其著作中强调说,“想像一些好事,好事便发生了;想像某些坏事,坏事便发生了”。
作为一个世界闻名的汽车大王,福特也深有感触地说道:“认为自己能行是正确的,认为自己不行也是正确的。因为,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结果会按你认为的那样出现。”
★敢于行动,不怕犯错
勇者并不是蛮勇之谓:凡见义不为为非勇,欺凌弱小为非勇,贪图便宜、使乖取巧、自私自利为非勇。
——郁达夫
尽管去做好了,别怕犯错。最大的错误是不敢犯错。
小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喜欢变更规则、界限、角色和游戏方式。他们花在翻新游戏上的时间,甚至比实际游戏的时间还多。而成人却喜欢受人支配,喜欢千篇一律,不去创新改变规则。
竞争会造成限制。愿意遵守那些固定的规则与观念,你的思想就会受制于条条框框,使自己的创造力被封闭。
打破规则是一种突破性思考的方法,它会让你更精准、有效地达成目标。
具有突破性思考特征的人,他们和传统的行业规则格格不入,对每件事都产生质疑,不喜欢墨守成规,偏爱自由洒脱。
运动场上很多选手创造佳绩,都是因为打破了传统的比赛方法。如果你想改变习惯,尝试新的挑战,那就请你去突破规则,改变游戏方法。
改变规则不难,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求变的决心。一般人遇到没有把握的状况常常会犹豫,因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通常情况下,你决定“变”还是“不变”的标准应该是:如果你从以前的经验中找不到任何成功的例子,你就应该做最坏的打算——可以赔多少?只要赔得起你就应该去改变游戏规则、求变创新。
有时,越是很多人拥护它,我们就越应该改变它。
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预见未来,他们只相信现在看到的,认为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其实过去的成就只需留下脚印,而不是让我们感到自满。如果你想改变却遇到了阻力,别人不相信你,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做给他看!
最大的风险是不敢冒险,最大的错误是不敢犯错。大多数的人之所以不敢冒险不敢犯错,就是因为他们只相信看得见的事。对于那些他们还没见到的事,他们习惯用经验去分析,而经验告诉他们的答案往往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那些成功的人通常具有一种特征:喜欢做梦,而且不怕尝试错误。他们相信,心中的梦是支撑他们勇往直前的力量,只有不怕犯错,才能累积成功的资产。因为有了梦想,所以他们对失败与风险比较乐观。而且,这些成功的人,通常是成功了两次——他们在潜意识里相信自己已经成功,然后他们真的就成功了!
人的潜力,很多是被后天的环境框死的。很多的游戏规则其实是我们自己定的,结果这些规则反而使我们丧失了创造力。工作、生活时没有规则是不行的,但过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也不行。适当的时候,要善于改变众人遵循的游戏规则。
生活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瞄准—射击—再瞄准—再射击的过程,如果谁拒绝犯错,谁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确立人生目标,不要漫无目的地生活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去。
——柳青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也。”所谓志,就是指一个人为自己确立的“远大志向”,确立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是生活的灯塔,如果失去了它,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确立人生目标,是一个能让我们以筹备的繁忙来代替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的好方法。目标对于人生,正像空气对于生命一样,没有空气,生命就不能够存在,没有目标,等待人生的就只有失败与徘徊。
曾有三名瓦工,在炎炎烈日下同样辛苦地建造一堵墙。一个行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我在砌墙。”一人答道。
“我干1小时活,挣5元工钱。”第二个瓦工答道。
行路人又稍向前走了几步,来到第三个瓦工面前,提出相同的问题,第三个瓦工仰望着天空,以富有幻想的表情凝视着远方,答道:“我正在修建一座大教堂。建造一座对本地区将产生巨大精神影响的、能够与世长存的教堂。”
多年以后,起先的两个瓦工庸庸碌碌、无甚作为,还在砌墙,而第三个瓦工已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建筑工程师。
★不要为了明天,丢了今天
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
——约翰· 洛克
有一个人,他总是在迫不及待地“奔向未来”。
譬如,约好了下班去喝一杯,他所谈论的第一件事就是,该去哪儿吃晚饭;到了晚饭的时候,他又急急忙忙地吃完最后的甜食,赶奔一家电影院;在电影院,最后一个镜头还没结束,他就已经站起来准备走了;回家的车里,他又在做明天、下一星期、明年的计划。
他从来都不是生活在此时、此地。因此,也就不能享受生活。
其实,生活有它自己的时间表。生养一个孩子要十个月,而养育成人要近二十年,要很长时间才能造就出一名小提琴好手或是滑雪健将。取得成功需要时间——而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人世间的任何状况犹如江河中的流水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然而,有许多现代人仍然不知道把握今天,不珍惜展现在眼前的珍贵机缘,却又忧心自己的未来将会如何如何。其实时间并不能像金钱一样让人们随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人们所能使用的只有被给予的那一瞬间,也就是今天和现在。
★自我反省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梁实秋
人是随着时间而成长的,不仅形体如此,思维习惯也是如此。10年前也许你认为金钱万能,只要有了钱就算是拥有了世界。5年前你可能认为惟有事业成功,这一生才算是没有白过。现在呢?或许你会觉得惟有心境愉快才是生命的最终意义。
不管这10年来的改变如何,也不管改变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你都得反省反省。因为至少你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会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大多数人就是因为缺乏自省习惯,不晓得自己这些年以来的转变,才会看不清楚自己的本质。而一个不晓得自身变化的人,就无法由过去的演变经验来思考自己的未来,当然只能过一天算一天。
一个人如果能随时反复诘问自己过去的转变,就可以找出以往看待事物的观点是对还是错,若是正确,则往后当然可以继续以此眼光去面对这个世界,万一是错的,也可以加以修正。如此,则可以帮助你往后以正确的习惯去看待周遭的事物。
有空时多想想吧!因为良好的习惯有益于健康。
另外,反省自己时,还要保持乐观情绪。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乐观的情绪不仅能使你显示青春活力,还将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免受疾病的侵袭。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会面临种种压力,勇敢地面对现实,把压力当作是一种挑战将更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学会原谅,才能抛弃怨恨。怀有怨恨心理的人情绪波动较大,不是整天抱怨,就是后悔;不是对人怀有敌意,就是自暴自弃。这样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所以,平时应学会抛弃怨恨,要原谅别人,更要原谅自己。要热爱生活。当一个人患病时,热爱生活的人会多方听取医生的意见,积极配合治疗,并能消除紧张情绪。
富有幽默感。有人称幽默是“特效紧张消除法”,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许多健康的事业成功者,都具有幽默感。
善于宣泄感情。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忧伤或难过等感情的人容易患病,而压抑愤怒对机体也同样有害,更不能用酗酒、纵欲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逃避现实。伤心的人痛哭一场,或与知心朋友谈谈心,或参加程度剧烈的体育运动后,常会感到心情舒畅,这就是宣泄感情的意义。
学会反省,还要拥有爱心。拥有爱心不仅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且会更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乐于助人还可使你广交朋友,这不仅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还会使人更长寿。
★突破传统思考
推陈出新是我无上的诀窍。
——莎士比亚
对那些对创造性个人成功训练有兴趣的人来说,传统思考是他们的头号敌人。传统思考往往冻结你的心灵,阻止你的进步,使你不能开发你的创造性能力。这里有3种方法与之进行斗争。
(1)广纳新想法。欢迎新主意,驱除那些排斥性的思维:“不会有效”,“不可能做到”,“这没有用”,以及“这太愚蠢了”等。
一位很成功的人士在一家保险公司担任重要职务,他说:“我不敢说我是这个行业最聪明的人,但是我认为我是保险行业最能吸收他人优点的人。我尽我所能地吸收所有的好主意,并将它看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2)做一个敢于试验的人。打破固有的传统:经常去新餐馆,阅读新书,去新电影院,结交新朋友,每一天走不同的路去上班,每年去不同的地方度假,周末进行一些新的、不同平常的活动。
如果你是做物流配送工作的,就要开发培养你对生产、财务、金融及其他商业领域的兴趣。这有利于开阔你的视野,让你将来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
(3)向前看,不要往后看。不要“我们以前就是这样做的,我们现在也应该这么做”,而要“我们怎样才能够比我们以前做得更好”;不要后退的、故步自封的思考,而是要往前的、不断进步的思考。你年轻的时候,早上5点半就起床去送报纸或去挤牛奶,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求你的小孩效仿。
★摒弃非理性的观念
所谓独创的能力,就是经过深思的模仿。
——伏尔泰
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斯说过:“地球上的芸芸众生,惟有人才能改变他们自身的存在方式,惟有人才是命运的创造者,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内心世界而改变自身的外在世界,这就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发现。”诚然,剔除观念中的谬误虽需要科学方法的指导和别人的帮助,但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努力。
只有通过调整人的思想,即对非理性的、非现实的思维提出疑问,才能给人带来和谐的情感和协调的行为。下列是3种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观念:
(1)我必须得到我生活圈里的每一个人的宠爱和认可,尤其是那些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的宠爱和认可。实际情况是任何人都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宠爱和认可。如有这样的观念则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包袱。
(2)危险或者可怕的事情随时可能会出现,我必须经常地考虑和提防,做好最坏的准备。这种观念如果长时间地持续,可能导致焦虑症。实际情况却是:焦虑是有害无益的,应集中精力做好当前的事。
(3)我应当依靠别人。这种依赖意识和自卑感,会使人一味地寻求“后台”的庇护。理智的人应用自己的行动表明,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自己做准备,自己负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自我意识最容易沉湎于自己的一些既定感觉,并且不由自主地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重复、强调着自己。这种重复、强调虽然有助于形成一个具体的有特性的人,但它也僵化着一个人,使其难有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新的超越。
★留意你的奇思妙想
一个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他可能被一声耻笑或一个呵欠扼杀,可能被一句嘲讽刺中身亡,或者因某位权威人士皱一下眉便郁郁而终。
——查尔斯·布劳尔
每年,一棵橡树要产生足够的橡树果实才能成就一片像样的树林。而且,从这些大量的种子中或许只有一两颗橡树果实能够最终长成橡树。松鼠吃掉了大部分的果实,树底下坚硬的土块也没有给所剩无几的种子太多的生长机会。
奇思妙想的成长过程也是如此。只有少数的想法最终会有成果。奇思妙想非常容易夭折。如果我们不保持警觉的话,松鼠们(消极思考的人)就会摧毁大部分的想法。想法从它出生之日起就需要特别的关照,直到它们变成实在的、可以被应用和改善的方法。可以用以下3种方式保护、开发你的奇思异想。
(1)不要让想法跑掉,将奇思异想记录下来。每天都有很多好的想法“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因为它们没有立刻被记录在纸上。记忆就保留和滋润新的想法而言是一个弱智的奴隶。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或一些小卡片,当你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时,将它记录下来。
(2)检查你的想法。将这些想法储存在一个常用的文档中。文档可以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文件柜,或是办公桌的某一个抽屉,甚至是一个放鞋的盒子。但是,你必须建立一个档案,然后定期地检查你的“主意仓库”。当检查你的主意时,有些想法,因为某种原因,或许再也没有任何价值,将它们清除出文档。然而,只要主意有任何潜在的价值,则将其保留。
(3)培养和滋润你的想法。现在,让你的想法成长。认真思考你的想法,将相关的想法归纳在一起。阅读一些你能够找到的与你的想法相近的资料。审视各个角度。然后,当时机来临时,将成熟的想法用于你自己,用于你的工作,用于你的未来。
★别犯想当然的错误
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错误犹如一种地心吸力。
——雨果
人最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许多认识上的错误,都是想当然造成的。他们想不到,貌似理所当然的事情的发展并不当然,更没想到,世界上的事物一个条件可得出多种结果,一果亦可能多因,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除了必然性还有偶然性。
有时候,某种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某一事实,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他可能性并不能排除,人们常常形成某种错觉,把各种可能看成一种可能。
造成想当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定势。我们认识事物,总有一定的思维框架,这是以前经验的沉淀。它常常使我们认识事物时有了一定的参照系。它是有用的,但是,它又可能使我们用它来对照复杂的对象时陷入想当然的错误。所以我们在强调文化传统对于我们思想观念的塑造时,也要强调现实的要求这一重要因素。
要减少想当然的错误,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轻率下结论。从一个印象,两三句交谈中做出的判断往往是想当然的。我们要时时对自己说:我的判断充分吗?我的结论符合事实吗?有没有新的事实来证明这个结论?有人到一个公司了解情况,接待他的一位公司职员听了来意后,就告诉他这里的待遇不太好,工作也比较艰苦。他据此得出结论,他们怕调入的人能力比他们强才这么说。其实并不排除那位职员实事求是的可能性。
如果根据想当然的推理,得出了某种结论,也要对该结论保持一定的警惕,要注意对情况进行反复的分析,并尽量搜集新的事实加以检验。要使自己的结论不犯错误,我们就应该对自己的判断采取审视的态度。
★持续地培养你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就是发明、做实验、成长、冒险、破坏规则、犯错误以及娱乐。
——玛丽·库克
创造力来源于人脑,人脑不仅是贮存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智力的源泉。要开发人脑的智力,必须重视培养合理的思考习惯。要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下面几个关系:
同异对比关系。要摆脱片面性,不妨采用同异对比法。要集思广益,不要限制自己的视野,打开思路要用对比,看出异中之同,又找出同中之异。
面体延伸关系。思考问题,从点到面,又从面到体;既思前因,又想后果。扩大思维,不断突破,才能产生新境界。要有目的、有条理、有步骤、有秩序地从多方面来扩大创造思路。
的矢结合关系。创造思维要有明确目的,伟大的目的才能产生坚强的毅力。把准确的目的提在首位,一是解决动力,二是解决焦点,突出带有根本性的东西,同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区别开来。
旧新演变关系。你在创造思维的过程中,如果找不出好方法,要敢于弃旧迎新,旧的要扬弃,新的要鉴别。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对熟悉的个别事物,有意识地把它看成陌生,按照新的方法去解决。二是对陌生的个别事物,有意识地把它看成熟悉,按照已知的方法解决。要创造,就必须“推陈出新”。
★没有人能够预知你的未来
我们要以信心充实自己,就像我们每天以食物充实自己一样。
——马尔兹
不少在其从事的工作到达巅峰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人,都曾经有过一段被别人贬斥的经历。例如,被人家认定:“你根本不行”、“你能有什么才能?”、“得了吧,做下去有什么结果?”等等,备尝打击的苦涩。假如他们接受别人的这种评估而放弃努力,那决不会拥有灿烂的成功光环。但是,他们面对这样那样的贬低毫不动摇,始终坚定不移地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在苦难中奋力向前跋涉,终于走向了成功。
即使是对于一个卓越超群的人,也没有谁能够凭借火眼金睛断言他将来是否会成功。所以,不必在意周围人的闲言碎语,你只要沿着自己认定的道路全力向前挺进,那么在道路的尽头,成功正等待你。
人在痛苦、绝望的边缘,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走向成功、走向幸福。但是,即使是在最恶劣的处境中,成功与幸福的可能性依旧深深地、静谧地隐藏在你的体内。
一个人,如果可以明白自己将来要成名于天下的话,那么,眼前任何深重的苦难他都能忍受。遗憾的是,任何领域里任何杰出的人物,都不能够完全预知自己的未来或者自己获取成功的才能。因此,如果有一天你万一感到“绝望啊!”、“彻底完了!”、“我是这世上多余的一个人!”、“只有死路一条!”等等,那么千万不要灰心丧气,不要消沉,不要堕落。
你在思考着如何放弃的时候,你的体内依然孕育着未来成功与幸福的种子。请你务必牢牢地记住这一点。
★学会独处,并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
——南森
面对庞杂的生活、工作,时常让自己有时间独处一会,对你和你的生活非常有益。独处之时,你可以把脑海中各种想法全释放出来,冥想白天令人愤怒时的情景,在冥想的宁静之中经过加工的愤怒与烦恼,再次返回大脑的记忆时,已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不会对我们形成伤害,也不会带来压力。
日本的美能达照相机公司专门为员工们设有一间“静坐沉思室”,里面就摆放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此室不受外界电话、信件、人和事等诸多因素的干扰,既可以让员工思考过错,也可以让员工充分发挥想像力,产生灵感,有助于公司的管理与生产。即使有员工在里面睡上一小觉,公司也不会阻拦,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可以让员工恢复体力和精力,有利于更好地工作,同样对公司有利。
“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其气,气平则外横不侵。”一切烦恼与不快皆来自于心,只有心静才能降伏一切魔道。宁静可以致远,独处时的宁静,能让人放松身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庄子曾经说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大意是说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人的智慧则会很浅薄。的确,自古智者都是能够适应独处之人。只有独处才能让人大彻大悟,才能具有大智大慧,更好地领悟人生的真谛。独处时可以让人充分感受宁静祥和,忘却争斗与烦恼,如同走出喧闹的都市进入万籁俱寂的旷野一般,让人心旷神怡。此时独坐一室,于清茶中品味人生,则生命的目的因此明晰;在书中品味生活,则生活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