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5岁女孩的母亲说:“我简直难以想象,孩子长大了,对我们父母的态度竟会变得如此恶劣!好像读了初中之后,她再也没有客客气气地跟我们说过话。我们那时候,哪敢这样对待父母啊!”
另一位16岁女孩的母亲说:“我已不指望年老的时候把她当作我生活的依靠,我只担心她的未来。因为不懂尊重父母的人,必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对于女孩来讲,“望女成凤”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是家长们挥之不去的浓重情结。很多父母倾尽所有于女儿,千种照顾、万般呵护,无非期盼着女儿长大成才,自己能老有所靠、老有所依。渴望孩子孝顺,是做父母的第一本能。
可是,很多父母由于教育不当,不太注重孩子素质的培养,反而使得女孩子们产生了叛逆心理,要么无视父母的爱和呵护,要么就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放在了拼搏进取上,而完全想不到要回报给父母以爱和孝顺。
其实,女孩子通常都比男孩子更能体会父母的爱心,因此有“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一说。可是,父母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往往抹杀了许多女孩子善良的天性和呵护父母的本能,让孩子把心思更多地放在了成功、成才,而不是成人上。
那么,如何让女儿把孝敬父母当成一种习惯,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呢?
(1)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塑造和培养。例如,平时教育孩子要关心父母的健康,要帮父母分担忧愁,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当孩子不会时,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横加指责,孩子做得好时,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尝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当孩子“父母养育了我,我应当为他们多做事”的观念逐渐形成时,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当代孩子最缺乏的就是义务感和责任感,因为他们平时只知道接受爱,而不知道付出爱,没有学会关心和感激。父母千万不要这样想:孩子还年幼,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了,什么也不用干,而是要转变观念:不要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好孩子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孝敬父母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常言道:“3岁看大,7岁看老。”因为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长大了也是难以改变的。父母要以身作则、施教要潜移默化。
(2)让孩子学会感恩。感恩源于良心,良知、良能,这是孝心的亲情基础。然而,感恩这种情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通过教育。现在不少女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她们看来,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辛苦展露给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大人为了她作出的牺牲。自然,孩子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因此,父母不妨经常给孩子讲讲自己一天的情况:起床、做饭、洗衣服、整理家务、上班等,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如何关心孩子,如:孩子生病了,父母怎样心疼,怎样整夜地不睡觉护理孩子……细节最能感染人。知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报恩。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爱护父母的好习惯,如为妈妈梳梳头,给爸爸捶捶背等。
(3)“言教不如身教”。女儿和父母长期接触中会习得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孝顺公婆这一点,如果母亲本身做得不到位,那么女儿也难以有真正的孝心。
有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又端水给老人洗脚,老人对她说:“孩子,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她笑笑说:“妈,不累。”年轻妈妈的言行举止被只有三四岁的女儿看到了,女儿一声不响地端来一盆水。年幼的女儿吃力地端着那盆水,摇摇晃晃地向妈妈走来。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的灿烂。把水放在母亲的脚下,为母亲洗起了脚。广告画面定格在这儿,广告语说:“父母,孩子最好的老师。”
孝心就是这样学会的,就是这样传递的,孝心就是在父母的榜样下养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一颗孝心、懂得爱,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山村里有一对夫妇,年迈的妈妈已经快不行了,奄奄一息。夫妻俩商量后决定把老人装在箩筐里从山上扔下去,省的麻烦。于是两人就抬着老人到了悬崖边上,刚想扔,后面传来了一声:等等,先别扔,把箩筐留下。夫妻俩一看原来是6岁的女儿,妈妈问:“为什么把箩筐留下呀?”女儿说:“等你们老了我用什么装你们呀。”爸爸妈妈恍然大悟,赶紧把老母亲抬了回去,好好地照顾母亲。母亲死后很好地安葬了母亲。正是由于父母的转变,女儿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名的教育家。
从这则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影子,父母怎样做,孩子都在看着,都在记着。
女孩要温柔,但也要坚韧
坚韧的意志力是女孩子取得成功必备的心理品质,它也是保证和维持孩子奋斗的内在心理力量。俗话说志不坚者智不达,一个没有坚韧意志力的孩子,即使拥有过人的才华也难以取得成就。因为才华只能决定一时的成败,而人生的成功必须通过克服重重困难,须依靠坚韧的意志力的辅助才能实现。
陈艾琳正在读六年级,是个乐观开朗的女孩子,爱好广泛。但是她却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当她做一件事情遇到困难时就轻易地放弃。在她的观念里,坚持就是浪费时间。陈艾琳读四年级的时候喜欢上了舞蹈,她身材纤细苗条,很有跳舞的天分。刚到舞蹈班时老师非常器重她,她也很认真地学习。
但是当她在学习舞蹈时遇到了一些练习了很久也没有准确掌握的动作时,她就不耐烦了,要求退学。她跟老师说:“我没有跳舞的天分,不应该在这里浪费时间。”
老师告诉她:“那些成功的舞蹈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她们也是通过自己辛苦的努力才成为舞蹈名家的。”但她不听,坚持退了舞蹈班的课。过了几天,又迷上了绘画,没练几天,她又打了退堂鼓……在这两年里,陈艾琳前后学习过舞蹈、绘画、钢琴,但是一直到今天她依旧没有一门特长。
由于天性使然,当男孩们抱着玩具坦克、手枪竞相追逐时,女孩们大多抱着洋娃娃、穿着自己认为漂亮的花裙子听话地坐在家里画画、听妈妈讲故事。女孩的温柔、安静给世界带来了一抹美丽与香甜,温柔乖巧的女孩,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几乎很少会喜欢像男孩一样爬墙头、喜欢冲杀的女孩子。
因此,身为女孩的父母,对女儿大多是轻声柔语,呵护备至。给她喜欢的布娃娃,买给她喜欢的花裙子,在她哭泣时给她拥抱,时刻照顾着她的生活,给她无微不至的爱。诚然,能够根据女孩的天性来爱女儿,父母的想法固然是正确的。然而很多时候,父母又会忽略一个问题。随着女儿变得一天比一天娇柔可爱,她的性格也渐渐变得更加软弱。软弱,早已不再成为他惹人喜爱的因素,反而成了其性格上的缺陷。软弱让女孩在做事时变得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即便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一忍再忍,不愿站出来说话,遇到问题很难拿出自己的意见,习惯于听从他人的指挥,结果不仅使她们的学习效率降低,也常会受到小伙伴的戏弄。女孩的软弱性格不仅不利于她们的学习,也会成为破坏她与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凶手,特别是在她们长大之后,性格的软弱更会阻碍她们在社会中的发展。
女孩可以温柔,但是绝不可以软弱。从女儿小时候起,父母就要注重培养她的坚强性格,不要总是把女儿当成娇贵的花瓶,拿起来怕碎了,放下怕丢了,使女儿变得软弱,从而对她的一生造成影响。
看看一位母亲是怎样做的:
常有人说我女儿长得像周迅,可以想象得出她是那种看起来很柔弱的女孩,加上她爸爸一直认为女人如猫,所以取了小名叫喵喵,真是人如其名,说话细声细气,从小见人就害羞地躲在我身后。自从有一次在幼儿园里看到她那么文静怯懦地站在一堆活蹦乱跳的小孩中间,我就决定,努力改变她的性格,要让她有女孩气的同时,多些男孩的豪迈、坦荡、大气、勇敢和坚韧。
首先,我鼓励她多跟男生交往,课间多跟男生出去跑跑,少跟那些小女孩叽叽喳喳“咬耳朵”。我天天在她耳边唠叨“你们幼儿园某某(男生)很不错,看起来很大方,还常常保护别人,你可以多跟他交往。”我还故意在她面前称赞某某叔叔,做事很有魄力,不像有些阿姨,做人做事都扭扭捏捏,看起来不爽。所谓耳濡目染,听得多了,她也会在我面前表扬男生的优点,而且跟男生主动交往后,她反而很少被男生欺负。
其次,课外培训班尽可能选男老师,增加跟男性接触的机会。画画她换过三个老师,全是男的,乐理课也是一位男老师。现在培训班的男老师真的很不错,都是兼具男子气和女性的耐心、细致和爱心,女儿都非常喜欢他们。
再次,帮女儿找到一项适合的体育运动。游泳队教练到幼儿园选苗,女儿和班上几位女生都被选上了,但其他妈妈都嫌天冷、孩子又要学英语跳舞的,没有送孩子去游泳。只有我坚持让她游到现在。刚开始天冷时,她哭泣过,想放弃,我总是鼓励她,要像男孩一样勇敢,我告诉她:你真幸福,从前在妈妈肚子里就是在水里,现在游泳就像回到妈妈肚子里。还常常跟她一起幻想:你在水里游啊游啊,就像小青蛙,真漂亮!要是以后你可以出去比赛,那妈妈就沾你的光,到处去旅游……如今,游泳队里游得最好的是一个比她高半个头的男生,我鼓励女儿以他为榜样,只有超过他,你才可能像游泳健将菲尔普斯那么棒。
上小学后,女儿的课外兴趣班报的是武术队,她成了体育健将。体育真的很能锻炼人的意志,游泳两年多来,无论天多么冷,无论是感冒、受伤、肌肉酸痛,她的游泳课几乎一课未落,夏天免不了皮肤受伤,她总是在游泳池边,创可贴一撕就跃入水中,一个伤口要好多天才能愈合。平常去补牙、打针,从来不哭,偶尔掉几滴眼泪,安慰几声也就好了。
总结这位母亲的做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女儿远离软弱变得坚韧。
(1)鼓励孩子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孩子心智的发展还不成熟,做事情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遇到困难更容易想到放弃。这是孩子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父母应该理解这种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尽力做好手头正在做的事情。
王晓是个四年级的女孩,她也像同龄的孩子一样做事情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有一次,妈妈利用周末带她一起收拾屋子。王晓按照妈妈说的方法却怎么也擦不干净玻璃,她有些气馁了。尤其是当她发现自己擦一块玻璃居然花了五分钟还没擦干净、而家里又有这么多扇窗户时她彻底失去信心了。于是,她把抹布扔在一边,一屁股坐在地上叹起气来。
妈妈看到孩子的表现便告诉她:“你刚学擦玻璃,擦不干净很正常。你只需要把你正在擦的这块擦好就是成功了呀。不要急于求成,等你熟练以后速度也就上去了。你如果就这样放弃,可是连一块也擦不干净了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一切事情,例如当孩子写作业遇到难题时,让她尽力思考,能做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但是不能因为题目太难而干脆放弃不做了。
(2)利用名人激励孩子坚强起来。每一个成功者必然都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没有哪个人的成功不是克服重重困难、依靠坚韧的意志力的支撑而获得的。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可以多利用名人的榜样作用来激励孩子。
小学五年级的李思圆是个可爱的女孩,但她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做作业时三心二意。后来妈妈给她买了一本《居里夫人传》,李思圆看了之后跟妈妈说:“我也要成为居里夫人那样的成功女性。”妈妈听了很高兴。后来当孩子写作业时东张西望、心里总想着游戏或者玩具时,妈妈就会提醒她居里夫人在工作或者学习时是如何努力的。没想到,妈妈说完之后李思圆居然立刻认真起来。
父母有空的时候可以陪孩子去观看一些再现名人成功历程的电影,也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些名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名人成功的故事里体会到意志力的重要性,并利用名人的榜样作用时刻激励孩子。
(3)创造机会让孩子锻炼。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特别优越,从来没有体会过生活的艰辛,没吃过什么苦,连上学和放学这样简单的事情也由父母陪同,这也是使孩子们缺乏意志力的原因之一。父母不仅不应该如此娇惯女儿,更应该创造机会在生活中锻炼她们坚忍的意志力。
周末的时候,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例如登山、长途远足等,利用这种“劳其筋骨”的方法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平时在生活中也要多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品质。
(4)利用目标激励孩子。没有目标就像在黑夜中行走,这也是许多失败者之所以失败的原因。让孩子看到希望的灯塔,父母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让孩子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种目标激励法会让孩子为了实现目标而自觉地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比如,在学习上,父母可以每天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的难易程度应该根据孩子的个人情况而定,不能过于简单也不应该过于艰难。父母还可以指导孩子把大的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的目标,每天坚持完成当天的任务,最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