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泰(刘亚仁饰)和基秀(金秉晳饰)从小一块儿长大。基秀比俊泰大几岁,两个人几乎没什么共同点,不同的父母、不同的爱好,却做了十几年的兄弟。长大后的俊泰成了个坏小子,基秀总会来解救陷入麻烦的俊泰,结果就是两人一起挨打。
他们还有不同的梦想。常常受欺负的俊泰喜欢收集模型枪,他的梦想是拥有一支真枪。而基秀的梦想是到马尔代夫的海滩上开一场个人鼓奏专场。他们都在洗车场打工。
朋友来找俊泰玩,碰上了俊泰的母亲。母亲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认为俊泰周围的人都是魔鬼。他头疼地应付着母亲神经质的祷告。
基秀的房东要出远门,就把儿子赫函托付给基秀照看。他要去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孩子的妈妈。小赫函总喜欢提一些古怪的问题。晚上,俊泰打来电话,声音凄惨。基秀带受伤的俊泰去药店,药店老板已经见怪不怪了。
教基秀打鼓的老师介绍他去参加一个演奏会,基秀很高兴。晚上俊泰来找他借钱买枪,这次是真枪。基秀答应了。开心的俊泰回去照看赫函,发现赫函尿湿了裤子。他给赫函换了裤子,哄他睡觉。俊泰想起小时候,他也常常一个人被关在家里。后来父亲私自把房子抵押出去偿还赌债并和另一个女人逃之夭夭。从那以后,母亲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凑齐了钱的俊泰找到卖家。一个男人带着俊泰七拐八拐走进一栋小楼,然后收了钱,要俊泰在外面等着拿枪。等了许久都不见人出来,他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回家的基秀在路上看到俊泰喝得醉醺醺的,说着胡话,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基秀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就跟着俊泰,直到他摔倒在地。俊泰拥住基秀,开始哭泣。
基秀送俊泰去医院。俊泰的母亲来了,要带他回家。她斥责基秀总是带来伤害。基秀没有反驳。
基秀确实伤害过俊泰。他没有父亲,年幼的他曾经偷窥到母亲试图引诱一个男人结果却遭到了羞辱。俊泰对此一无所知,还跟他任性地哭闹。混乱又烦躁的基秀在推推搡搡中无意踢伤了俊泰的下体。
基秀回家检查赫函的作文,作文里写道:“我爱爸爸和妈妈。”基秀却说父母都是垃圾。他声色渐厉,吓哭了赫函。基秀安慰着赫函,问他“会做个好孩子吗”,赫函乖乖地说“会的”。
朋友带俊泰去色情旅馆。俊泰拿着假枪吓唬女孩儿。旅馆老板金社长是熟人,他没有教训俊泰,而是给了他一份“工作”—— 拉皮条。
母亲求金社长放过俊泰,金社长冷酷地拒绝了。俊泰不知道,其实金社长才是他的亲生父亲。母亲只好去拜托基秀。
因为这份“工作”,俊泰认识了先前被他吓哭的女孩儿,他帮女孩儿找到丢失的戒指,两人言归于好。
基秀来找俊泰,要他辞了这活儿,俊泰不肯,两人打了一架,不欢而散。
俊泰遇到接客回来的女孩儿,她打扮成“水兵月”的样子,穿着很陡的高跟鞋。俊泰帮她脱了鞋,女孩儿要俊泰陪她跳舞,就像她小时候和爸爸跳舞一样。
旅馆里来了常客杨探长,指名要“水兵月”。俊泰送女孩儿进房间。他突然想起那天跳舞的情景,脱了高跟鞋的女孩儿变矮了许多。这时隔壁传来了女孩儿凄惨的尖叫。俊泰开始颤抖,然后他冲进房间,打倒了那个醉鬼探长,夺下了他的手枪。旅馆崔经理恼火地对俊泰和昏死过去的女孩又踢又打。俊泰失控地朝他开了枪。
金社长看到监控录像,也来找俊泰。基秀来到旅馆,看到金社长正在教训俊泰,就冲上去一拳一拳地揍他,不能停止。俊泰拦住基秀,哭着说“别打了”。
基秀决定顶下这件事。临走前,他告诉俊泰一个地址,让他按着地址去找赫函的妈妈。然后,基秀来到警车前,把手枪交给警察。俊泰和女孩儿带着赫函踏上旅途。一路上赫函又问了许多古怪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你会做个好孩子么?俊泰笑着回答:会的。
画外之音
影片实际上讲述了两个大男孩儿和一个小男孩儿的故事。尽管基秀和俊泰都早已退学,在社会上漂浪多年,可他们的灵魂却长久地停留在各自灰色的童年时代。
这当然不是因为两人年少无知,不经世事。孩提时代的记忆太过深刻,而背负着沉重的过往,心仿佛被困在了一个巨大的迷宫里,找不到出口。年幼的俊泰因为弱小无力,只能眼看着母亲的绝望渐渐变成神经质的祷告。长大了,他依然势单力薄,一旦没了基秀,就只能孤身一人对付学校里那群坏小子。所以,他幻想有一支枪,幻想掌握力量来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有了枪可以做任何事。”俊泰曾以为只有成为像金社长那样的强者,拥有金钱和权势,才能远离伤害。这当然是一种单纯稚气的理解,是一种对力量的盲目崇拜。因为“强者”金社长就是这个扭曲社会的典型,是造成他们成长伤痕的始作俑者。当俊泰真正成熟时,不是浪漫潇洒地用一把枪去拯救一个落难的女孩,而是陪着小赫函去找妈妈,并耐心地回答他古怪的问题。用自己的双肩去承担,不要像那些冷酷自私的大人。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理解了基秀那种看起来永无出头之日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作为哥哥的基秀性格内向,温柔隐忍,过着清教徒一样的生活。这不仅源于天性,更源于童年羞耻的记忆和深重的负罪感,不断有人“提醒”他曾经犯下的错误。片中年幼时的景象和成年后基秀痛苦的身影交叠在一起。他正处于生命中最繁茂的时节,却始终在为自己的过去赎罪。
然而电影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并不在于曾经灰暗的时光。
“——你会做个好孩子吗?——会的。”
这句台词在影片里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基秀和赫函的互问互答,彼时痛苦的记忆还盘桓在基秀的脑海里。第二次在片尾的旅途中,是赫函对俊泰提出的最后一个脑筋急转弯。电影里的赫函和童年俊泰是由同一个小演员饰演。这是一个隐喻。成人之后的俊泰和基秀遭遇了有着相似经历的赫函。但这次不同了,俊泰和基秀不再对一切无能为力,赫函就the boy of tomorrow,就是他们的明天。他们在不断成长,这一次会好好地守护自己的童年。
卢东石和金基德等人同是韩国独立电影界的领头羊,同样怀揣着赤子之心,孜孜不倦地剖析现实难堪或美丽的多面。电影基本采用的是交叉剪辑来展现两位主人公在不同时空的遭遇,平静节制的镜头有意无意地穿插紧张气息,把人物的情绪消弥在影像的节奏中。卢东石长于用不同的色调表达不同的情绪。在表现身处校园的俊泰和基秀时,画面呈现出一层淡淡的嫩青色,表现了少年时代的青涩、伤感和浪漫;在两人步入社会以后,画面色彩慢慢转变成墨绿,直至最后的灰黑,寓意残酷和悲伤;而在影片的结尾,画面再次明亮起来,暗示主人公们已经找回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导演链接
卢东石:韩国独立电影代表人物,曾就读于韩民族(Hankyoreh)文化中心电影制作学院第6期,2003年从韩国电影艺术学院18期导演专业毕业,短篇作品包括2001年的《Chorong & Me》和2003年的《Doggy》等,2004年通过电影《我们这一代》正式挑战长篇,以黑白和彩色夹杂的方式,成功地拉近了镜头与观众的距离,被盛赞为“韩国近年来罕见的影人勇敢之作”。该片的努力和创意取得了相当好评,参展多个国际电影节,获得第6届釜山电影评论家协会“审查委员特别奖”,并被韩国的《Film 20》及《Cine21》杂志选为2004年“最佳电影”。
演员链接
刘亚仁:韩国青年演员,2004年他在青少年成长剧《玉林成长日记1》中扮演玉林(高雅拉饰)的高中生男朋友而登台,个性温柔的角色赢得了众多少女观众的喜爱。2006年刘亚仁在卢东石导演的《我们没有明天》一片中完成了大银幕处女表演,展现了在短时间内成熟起来的演技。而在同年的电视剧《不名誉的一家》中,他扮演儿子“容泰”。对此郑允哲导演表示说:“从外貌所显示的少年到给人点小疯狂感觉的角色,刘亚仁是一位选角范围非常广泛的演员……希望以后他能够成为韩国的小田切让一般的演员。”给予了刘亚仁很高的信任和期望。刘亚仁近作是2010年大获好评的古装校园剧《成均馆绯闻》,其中他扮演男二号桀骜。
金秉晳:韩国青年演员。没有丝毫表演经验的他之前在咖啡馆里打零工,被导演卢东石慧眼识中,担任《我们这一代》的主角。本片曾邀在第55届柏林电影节“年轻专题讨论片”栏目中展映,在第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及第五届全州国际电影节中参展。而后又继续出演了卢东石的《我们没有明天》。凭借这两部电影中的出色表现,金秉晳开始为韩国观众所熟知。并非科班出身的他准备报考大学表演专业,系统地学习和熏陶自己的表演能力和气质。
崔宰诚:韩国著名男演员。毕业于首尔艺术大学放送演艺科和江南社会福祉大学图书管理专业。1983年加入KBS电视台艺员,电视剧代表作有《黎明的瞳孔》、《胜负师》、《野人时代》和《不灭的李瞬成》等等。1986年因电视剧《喜欢星星的野生马》获得了第22届百想艺术大赏TV部门“最佳男演员”奖,1992年因《黎明的瞳孔》再次斩获百想艺术大赏TV部门“最佳男演员”奖。电影方面,1986年崔宰诚出演首部大银幕作品《李长镐的外人球团》,并凭借此片摘得了第25届大钟电影节新人奖,但此后没有更多让人记忆的电影作品。
幕后花絮
本片以韩国大邱市为背景,根据韩国1963年出版的畅销小说《那片悲伤的天空》改编而成。小说讲述了生活困窘的少年捧着一颗不甘人后的高尚之心努力奋斗的故事,曾经赚足了千万人的眼泪,被奉为“韩国有史以来儿童文学作品的《圣经》”,之前曾三度搬上大荧幕,影响力不言而喻。
饰演弟弟的刘亚仁表示:“‘俊泰’和自己很像,那个年纪时的我也有过类似的生活,那样千丝万缕的烦恼纠结,所以表演起来不是很吃力。”在电影的媒体首映会上,记者问及以后还是否会参与这样低预算成本电影的拍摄时,刘亚仁很肯定地说:“如果是我想拍的作品,就是让我出钱拍,我也很乐意。”
中国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