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300000007

第7章 文化负载者的阳关

中华文化迢递五千年,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已呈现出“圈”的语义场。此“圈”有三:核心圈,中国本土,两岸四地;周边圈,东南亚华人族群;海外圈,留居、侨居各国的中国人及其后裔。“文化中国”因之而跨出了国土疆界、语言疆界和社区疆界。

不过,在“周边”和“海外”,都属本土之外,华文文学确实存在“双重边缘性”问题,即相对于中国文学是“边缘”,相对于居住国主流文学亦属“边缘”;也确实存在一些文学上的困惑,诸如有身份迷失、笔墨喑哑、后继乏人等等现实问题。然而,唐山在,汉魂不灭。文化负载者们仍有心中的阳关,“离散”的境遇仍有“反离散”的书写,精品佳构中仍有“根”的寓言与家园想象,简洁优雅的汉字仍伴随着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学苦旅,他们并非疏离落空了中华文化,那母性的声音依然在母题的叙述中加响。

如果斩断了传统文化的根脉,尽管有可能在现代化的世间获取自我意义的欲望满足,却也同时成了无根的漂萍;如果割裂了中国人文的精神延续性,尽管可能形成某种俗世与幻象结合的新个体形态,却也同时无法从神性的维度获取文化负载者的依据;如果丧失了母语存在的家园,尽管有可能扩大了某些思维的边界,却也同时难以下潜到相应的文化深层——那才是使人的头脑和文学的精灵获得充分发散的温床;如果剥离了公共家园和先祖家园的关联,尽管可能赢得一场物质性的生命棋局,却也难以逃脱意义迷惘、身份焦虑和求证自我的迷狂、错乱,造成某种程度的人格残障。而一旦陷入了存在的迷津,将导致生命目的的意义上的失落,从而无法要求他们对所属的“文化共同体”,作出主动的道义担当。

当一个海外华文作家确认自己是一个“文化负载者”时,他必然会认同心中的阳关——作为文化生存方式和传承方式的民族传统。当一个海外华文作家同时又确认自己为“艺术主体”时,他也必然会将个体精神本位和族群精神传统绾结一起,即便是“流外”的处境,也常常给自己带来文化负载的刺激。

白先勇的写作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且看他的自述:

初来美国,完全不能写作,因为环境遽变,方寸大乱,无从下笔,年底圣诞节,学校宿舍关门,我到芝加哥去过圣诞,一个人住在密西根湖边一家小旅馆里。有一天黄昏,我走到湖边,天上飘着雪花,上下苍茫,湖上一片浩瀚,沿岸摩天大楼万家灯火,四周响着耶诞福音,到处都是残年急景。我立在堤岸上,心里突然起了一阵奇异的感觉,那种感觉,似悲似喜,是一种天地悠悠之念,顷刻间,混沌的心景,竟澄明清澈起来,蓦然回首,二十岁的那个自己,变成了一团模糊逐渐消隐。我感到脱胎换骨,骤然间,心里增添了许多岁月。黄庭坚的词:“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不必十年,一年已足,尤其是在芝加哥那种地方。回到爱我华①① 即爱荷华:安格尔聂华苓夫妇在美国加州爱荷华大学创办的国际作家工作坊。白先勇将“爱荷华”写成“爱我华”,看来是有意为之。,我又开始写作了,第一篇就是《芝加哥之死》。①① 白先勇:《蓦然回首》,1976年写于美国加州,见《白先勇自选集》第308页,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即使是高楼矗立万户灯火福音响遍,那个辽阔而古远的“故国”便是愁思中的乡关。文化乡愁成了文学母题(在下面的章节里将进一步阐述),成了“去国”后被放逐的无限惆怅。

在另一段文字中,白先勇继续写了这种文化乡愁滋生的过程:

在那段期间,对我写作更重要的影响,便是自我的发现与追寻。像许多留学生,一出国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产生了所谓认同危机。对本身的价值观与信仰都得重新估计。虽然在课堂里念的是西洋文学,可是从图书馆借的,却是一大叠一大叠有关中国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的书,还有许多五四时代的小说,我患了文化饥饿症,捧起这些中国历史文学,便狼吞虎咽起来。看了许多中国近代史的书,看到抗日台儿庄之役,还打算回国的时候,去向父亲请教,问他当时战争实际的情形。

暑假,有一天在纽约,我在little Carnegie Hall 看到一个外国人摄辑的中国历史片,从慈禧驾崩、辛亥革命、北伐、抗日、到“战乱”,大半个世纪的中国,一时呈现眼前。南京屠杀、重庆轰炸,不再是历史名词,而是一具具中国人被蹂躏、被侵害、被焚烧的肉体,横陈在那片苦难的血泪灌溉得发了黑的中国土地上。我坐在电影院内黑暗的一角,一阵阵毛骨悚然的激动不能自已。走出外面,时报广场仍然车水马龙,红尘万丈,霓虹灯刺得人的眼睛直发疼,我蹭蹬纽约街头,一时不知身在何方。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深深感到国破家亡的彷徨。

去国日久,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乡愁日深,于是便开始了《纽约客》,以及稍后的《台北人》。①① 白先勇:《蓦然回首》,《白先勇自选集》第309页,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特别的时空触发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在白先勇那里,“乡愁”并非只是一个“文化空巢”。他知道,把那些容易流失的历史遗存留在自己的作品里,让乡愁有个见证者,正是一个华文作家的心灵归宿,也是一种地域精神的聚集与回首。于是,他更加关注自身的认同问题,对自己离开的地方予以返视性的“寻根”与认知,也就有了《梁父吟》的辛亥革命,《冬夜》的五四运动,《岁除》的北阀,《秋思》的抗战,《一把青》的国共内战。夏志清因之而说,读完《台北人》,就像看完一本历史书。这本书所体现的正是一种从现实中游离出来的文化乡愁,一种人生命运的矛盾和根源性的苦恼,从而更接近“我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的方向性哲学命题,纵然时光流逝,仍然会引起对人性的部分产生共鸣。

另一位旅美作家聂华苓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桑青与桃红》,则从一般意义的游子破碎的乡情乡思中进一步超越出来,用充满寓言式的笔墨叙写了流落海外“失根的一代”的生存状态。作品的女主人公桑青,出身于书香门第,天真而单纯,憧憬着鲜花与春天。但日军侵华和内战造成了接而连三的社会动乱,使她卷入了难民的人流。不断的逃难,失了根也失去了生存的规范,终于于怅惘和迷乱中一步步走向堕落和毁灭。她随丈夫逃到台湾,不久夫婿挪用公款而遭通缉,她也东藏西躲,整天提心吊胆。后来她又流落到美国,受到美国移民当局的盘查和刁难,不停顿地转移居所,和移民局捉起迷藏来,颠簸与周旋使她最后成了到处乱跑的疯子——“桑青已经死了,我是桃红”。不少论者认为这是一篇写精神分裂的心理小说,实际上是一种在双重边缘性的境遇中流浪无依的人生与命运的历史性写照。“桑青与桃红”这两个名字就值得玩味。《广群芳谱》释“桑”为“东方自然神木之名”,“桑之为物,其根众也”。古诗谓“青青陌上桑”,乃本固枝荣,生机盎然之征象也。桃红艳丽一时,然一场风雨袭来,不免“落花流水春去也”,物失其根,无所依归。“桃”在汉语中谐音“逃”字,寓逃之夭夭,状无家可归之失落。小说女主人公由“桑青”变为“桃红”的心路历程,实在是历史动乱中人生命运的大悲剧,怎一个“精神分裂”定论?

聂华苓在《桑青与桃红》的“跋”里,讲了帝女雀填海的神话故事,吐露了矢志不渝地要把大海填平的心愿。她写道:

大海大吼。“小鸟儿,算了吧!就是千年万年你也休想把我大海填平!”

帝女雀向大海投下一粒小石子。“那怕就是百万年,千万年,万万年,一直到世界末日,我也要把你大海填平!”

东海大笑。“那你就填下去吧,傻鸟儿!”

帝女雀飞回发鸠山,又衔了一粒小石子,又飞到东海,又把小石子投在海里。

直到今天,帝女雀还在那儿来回飞着。①① 聂华苓:《桑青与桃红·跋·帝女雀填海》,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聂华苓自称《桑青与桃红》是一次“不安分”的尝试。将“文本”与“跋”加以对照,我们不难看出她作为一个文化负载者的创作心迹。桑青与桃红两个故事的双线并行,那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和寓言的世界的重合,是精神死亡的“阁楼人”和精神自杀的“流浪人”的叠加。而在一次次恋梦般的颠簸中,在双重边缘的绝境中,那“帝女雀”投下的小石子——母性的声音依旧盈耳,依旧在呼叫着、召唤着“流浪的中国人”①① “流浪的中国人”系白先勇评论《桑青与桃红》时用的概念。,尽管沿途充满痛苦和折磨,路还是要走下去。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忧郁”而又“不屈”的故事的重现,是逃难者同祖先的一种对话。

同类推荐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淡的边缘,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边缘美丽。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海的边缘,平及暴烈之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幸福与痛苦之间。边缘之人往往麻木。空灵与物化之间,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边缘寂寞。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生存与毁灭之间,于求生和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人怀警惧,江的边缘,心无块垒,是水的边缘。,咸的边缘。远离了神话之后,是生的边缘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选自近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由刘大特先生译注。由巴蜀书社出版。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热门推荐
  • 妖孽太子无良妃

    妖孽太子无良妃

    “执子之手,居然有三位美男守候。”安陵梦一句话刚落地,叶浅予就开始左脸瘙痒了,大将军为了不让皇上处处设防,瞬间那吹弹即破的小脸变得像是古稀之年的婆婆。“太子妃饶命啊,杨梦儿的花痴本性难改——刚刚醒过来,您说怎么赔偿就怎么赔偿?还求您放过我。奸计横行。”某女恐慌万分,磕头如捣蒜。【妇唱夫随】【毒压群芳】溪水边再也没有人来打扰,谁知刚进宫故人相见,安陵梦又拿出了一张画得极其精致的蝴蝶来给太子看,太子惊呆的看着这一副画,于是借机再去接近花美男,“梦儿,即为了安陵家少惹事端也为了让两个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梦儿身边的男孩都对她的搞笑腹黑痴迷,将尔拐走,要将她许给太子。不料杨梦儿穿越到了安陵梦的身上,为什么你一天只画一张蝴蝶,而且不让我看着画,太子独爱梦儿这一枝。“带到梦儿长发及腰,分不清是缘分还是仇家。后宫佳丽三千,我来迎娶梦儿。”某男一脸惊慌的解释。朝中势力争夺,杨梦儿,让梦儿和太子以及一家人经受了离别生死的磨难。群芳焉能等闲视之?各种尔虞我诈,还有——”“我安陵梦从来不与人结仇,一般有仇,没想到半夜加班能遇到一枚花美男患者,当场就报了。“不许看就是不许看,嘿嘿。”安陵梦俏皮的眨了眨眼睛。安陵梦,见了美男,口水照流,无奈将女儿和儿子从小送到了深山之中追随得道高人,可是能走进梦儿心里的,只有他。【女强男弱】大早上又到了安陵梦给太子看蝴蝶的时间了,但这一切都抵不住皇上那一纸诏书,于是乎太子偷偷的尾随其后,花痴护士一名,只见安陵梦居然将墨汁浸湿裤子,直接一屁股坐在了白纸上,夏西国大将军的女儿,结果一张漂亮逼真的蝴蝶就出现了。太子诡秘的笑了笑,于是乎照做,梦儿无奈的去和那个素未谋面的太子成婚,可是自己却画出来了一只蜻蜓——肚子粗壮的蜻蜓。种种往事,历历在目,无奈被医生大姐将她轰了出去,花痴依旧,不料刚出医院却飞来横祸——不明不白的穿越了。为了安陵一家,若尔不走,打昏拖走!”安陵梦拉着拼命挣扎的某男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 携子之手屹立世界之巅

    携子之手屹立世界之巅

    初恋情人的背叛,她的家人,她的爱情,她所拥有的一切瞬间灰飞烟灭,当豪门公主一夜间跌入谷底,变成了底层最卑贱的佣人,她恨……她不甘……凭什么她要被踩踏?她将所有的憎恨埋入心底,她发誓,总有天她将成为俯视天下之人,再也不用仰望畏惧任何人,包括他!
  •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本书从家庭教育说起,因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从而谈到中国当代的素质教育以及为人师的重要性,以德育人,泽被后代。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异世农家生活

    异世农家生活

    一个现代的孤儿幻想回到古代过上种田生活,妈祖怜悯,让她梦想实现了。于是在有着丰富的农业知识的她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林一在异世过着平淡低调却不平凡的生活,通过一次次的利用现代的知识改变生活,让一个贫瘠的家一点点的富裕起来,不是那种暴富,而是那种通过辛勤的劳作来创造财富的生活!这种生活充实而又温馨!天使QQ群号:180633925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
  • 职高气扬:出人头地的35个升迁决窍

    职高气扬:出人头地的35个升迁决窍

    本书阐述了35个关于职位升迁的诀窍。包括“信念——我一定坐上那把金椅子”、“谋划——万事俱备待东风”、“关系——有人气就有官运”等6部分内容。
  • 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只要父母善于发掘,精心培养,善加引导,多多支持,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毕加索”,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爱因斯坦”,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莫扎特”。总之,只要有兴趣,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