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300000008

第8章 离散与反离散

近年来,“离散”问题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Diaspova一词甚为流行。Diaspova,译作“离散”或“流散”,又有“族裔散民”、“移民社群”、“大流散”、“在外侨民”、“飞散”等等的译法。究其来源,“Diaspova”一词的最初涵义为“分散”,是作为史学或文化学范畴的概念,特指公元70年和公元135年两次犹太战争后,犹太人被迫离开巴勒斯坦到世界各地散居,或者指散居的犹太人与犹太人散居的国家。近两千年了,“离散”成为犹太文化的一种存在模式,它不同于吉卜赛文化的“流浪”或波西米亚文化的“漂随”,也不同于以地理发现、海外拓殖和传教冲动为历史背景的西方移民文化的“扩散”。目前世界上犹太人1400万,除去600万人的以色列国(该国犹太人近500万),绝大多数都散居于全球各地。据统计,生活1000人以上犹太人的国家有65个;犹太人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有560万犹太人,另有270万“边缘犹太人”;此外,犹太人在法国55万、俄罗斯50万、乌克兰35万、加拿大32万,英国30万……①① 此数据参见希伯莱大学《世界犹太人口:趋势与政策》。。犹太人素有“流浪民族”、“没有国籍的人”、“世界主义者”等称呼,勤劳,聪慧,讲奉献,求实效,有极为明确的文化身份、强烈的民族认同和浓重的家园意识。他们尽管流散于四方,却亦如《圣经》所言:“在陌生的国度里唱上帝的歌。”二十世纪以来,“离散”更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不过,因民族传统和流散方式的不同,出现了有异于犹太人散居的“非洲人流散”、“越南人流散”、“华人流散”等等的说法。与犹太人散居方式不同,非洲人、越南人、华人等等都因脱离本土、本邦、本家、本族而生存于异质文化的夹缝之中,身份摇晃不定,文化面临同化,话语趋向采借,地位处于边缘。也因此,“离散”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于华人和华文文学,同样有着典型的、足可探究的意义。

我们一时难以统计华人流寓世界各地的详尽人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多数海外华人散居在西方世界。从“东方”到“西方”,到异国他乡,既经历着时间之伤,又经历着空间之隔,实际上与“陌生的国度”存在着紧张的关系,由此而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痛苦。不妨看一段出自华人之手的诗作:

我们是搁浅在西方海岸上的鲸鱼

我们是寻找另一个世界的鲸鱼

我们是不能在他们的极度丑陋中生长的鲸鱼

我们是内在空虚的鲸鱼

我们是被驱回大海的鲸鱼

我们是生而带有安乐死的集体无意识的鲸鱼

Wearewhales we are whales weare whalas wearewhales①① [澳]欧阳昱:《最后一个中国诗人的歌》(1997年)。

这里包含着几个重要的关键词。所谓“搁浅”,表明了一种状态,进入浅滩而又行进不得,置于西方海岸充满了处处受阻的尴尬,“搁浅”之处,没有了深深海洋里生命的活水,却平添着进退两难的种种困扰;所谓“寻找”,表示了一种欲望,渴念“另一个世界”里有美妙的、天堂般的生存形式被认知,祈愿“另一个世界”令人梦想成真,当这种冲动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予以开解,就释放着“寻找”和追求的种种努力;所谓“不能生长”,表述了一种忧患,在不自由的处境中追求自由,在极度的丑陋中寻觅自我的挣脱,对生长的可能性产生怀疑,不啻是自身被自由和虚无相纠结又相分离的彻悟,人生在游移中更见孤绝;所谓“内在空虚”,表白了一种存在,作为意识到的生存内容,并非纯粹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人可以成为经济动物,却因免不了的“内在空虚”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成为有肉无灵的空壳;所谓“被驱回”,表达了一种焦虑,凝聚为对生存的思索和对本体生命的追问,其结局将是上不了岸、入不了流,必然会被重新抛回苦海,陷入无穷无尽的灾难之中;而所谓“生而犹死”,则表露了一种心迹,这里实际上也是对生死提出叩问,选择生,生的现实又带有安乐死,“人”成为所寄存的社会进退的祭品,生或死都充溢着无奈。在这段诗的结尾,作者还特意把“我们是鲸鱼”(we are whales)几个英语词故意不加空格地接连重复,显然是借英语音节的连续效果,描摹鲸鱼挣扎呼吸的拟声,以呈示一种垂死状态。就这样,短短的几行诗,犹如辚辚履带,一轮接一轮地辗压着苦难的心路历程,声声泪,字字血,滴酒在无奈的吟唱中。或许,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她)自身可能更需要“离散”的自由。“离散”可以使作家获得精神上的自我放松,可以持有某种“距离感”而对西方文化或东方文化带来更加清醒的认知,带来不受约束的感受。然而,一个作家,尤其是因“离散”而成为“边缘人”的海外华文作家,长久地脱离本土又很难进入所在国的主流文化,往往陷入“离散”后生活乃至精神的困境,恍然不知所依,到老了,从灵魂到肉体,创伤可谓重矣,且无一幸免。旅美的孙笑冬有一篇题为《绛唇珠袖两寂寞》的散文,写到这样的人与事:

……她在加大(按: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多年,总是有可靠的养老补贴;即使她的第二任丈夫赖雅Reyhey在去世后只给她留下债务,她仍有这数十年的版税——她的作品被她的同代人重新发现,被她的后辈人尊为杰作,从港台到大陆都是轰动,销售应是可观的——她晚年的收入即便不是丰裕,至少应该能使她有一个舒适温暖的起居。我想象傍晚时总该有人帮她做好温热的饭菜,盛在瓷盘里送到日益老去的她的椅旁。那瓷器甚至不必是精致的,尽管自己在审美上那么锐利和敏感,而身为李鸿章曾外孙女,她的手指也曾抚过瓷品里最妩媚的珍藏。

她使用的餐具是纸碗和纸碟。几乎没有家具,她平时就睡在地毯上。她不接电话、不回信,不应门,不与人来往,尽管她年纪已经太大了,甚至做不到将自己的公寓保持清洁。她瘦弱得陌生人见到她也要吃惊。倘若她腕上有年轻时戴上去的玉镯,这时大约也能够顺着她骨瘦如柴的手臂一直推到腋下……

而她在死亡六七日之后才被警察发现。那时她躺在公寓的地上,双眼闭着,盖着一床毯子。她的逝去本应是被整个中文世界所注视着的,在她临终的床前本应有人倾听她的每一句嘱托——但她甚至没有临终的床榻。她独自在一卷铺盖上睡去。也许她是对的,因为又有什么人能分担她的生和死,又有什么人和事能够陪她担当这最切身的一切。她在那么年轻时便是独自承担生活,而她晚年的弃绝应该也是来自她自己的选择。①① 参见《回忆的季节》第98—99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

孙笑冬在散文中引用了杜甫“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的诗句,但改了一字,将“晚有”改为“未有”。“绛”、“珠”二字与《红楼梦》中黛玉前生所托的绛珠仙草偶合。绛珠,绛珠,岂非血泪是也。

这篇散文写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倾城之恋》和《金锁记》这些杰作的书写者——晚年在美国一掼十载做考证而完成专书《红楼魇》的张爱玲。她以如此孤寂凄惨的结局告别人世,令人不胜唏嘘。一个秉有那么高的天赋与才华的华人作家,漂落海外,竟居无定所,生计窘迫,举目无亲,衰病相连,最终于1995年9月在洛杉矶市罗契斯特街一个租屋黯然死去,竟无人知晓她何时停止了呼吸。张爱玲着有《传奇》,她的死又是另一种“传奇”的悲怆版本。年纪才七十有四,怎么也不可谓“已经太大了”,只能说是心灵“离散”后极度孤寂的一个明证,堪称“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的海外“烬余录”。孙笑冬以忧愤的心绪写张爱玲之死,不啻是一种反离散的书写。

对于这种“反离散”的书写,哈佛大学的华文作家张凤作了相应的辨析。她写道:

移民属性因个人抒写,渐渐原乡想象成型,一代二代积极参与,原乡漂流的意义形成多重,对角色认同或国族主义选择等心理混沌,皆可趋近明晰醒悟。无尽乡愁,也是种偷天换日的异乡情调,只是真正回溯探源寻根,往事不堪回首,时序空间交错位移错置,寻不着附会在故乡中虚构的乌何有之乡,才得稍稍治愈。主体适应形成的过程,正是个人的原乡书写与其他个人历史与国族历史的交错融铸,而国族历史又与世界历史互动绵延,如何由断鸿零雁,万般皆不是的疏离落空感觉,而转化为主体性的实践,兼容并蓄地铸炼我们的思想观点,启发延续中华文化,应成我们的终极关怀。①① [美]张凤:《北美华文文学的原乡书写与超越定位》,见《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第326页,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生本如寄。张爱玲的成就主要在中国的四十年代,五十年代起开始的漂流和离散,却没有发展出上乘的、有力度的“反离散”文学,这是她晚年真正的悲哀。好在她的后继者们没有放弃努力,在与安土重迁的历史迥然不同的世纪,在具有“客地”与“原乡”的先决认同情景里,继续重复思考并理解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于“离散”处站立,殊异转化为“反离散”的新概念,无论海角与天涯,都以书写去弥合历史的伤痕。

这自然引出了“根的寓言与家园的想象”的话题。

同类推荐
  •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回顾和总结之书。直面内心,砥砺成长,献给80、90两代人的青春自白书。毕业十年了,但我们的青春依然不老。学生、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北漂、作家、创业者……伴随着这些不断转换的身份标签,得到或者失去,辛酸还是荣光、荆棘或是迷茫,不管经历着什么,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致敬我们都曾路过的青春,致敬回忆里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山水诗,作为诗歌领域中诸多品类的一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篇目繁富,内容广泛,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本书从中收集的诗歌多为精品。每篇作品都有【注释】和【鉴赏】,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在编选过程中,曾参阅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多所受益,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水平所限,资料不足,疏漏缺失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望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教。
  •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热门推荐
  • 绝宠禛心

    绝宠禛心

    她,是被他捧在手心的宝贝。世界上任何珍贵的物品都敌不过她灿烂一笑。他不许任何人伤害她,就算是一条发丝也不行。若是有人敢伤她,就算拼了自己的性命,他也要保她完好无损。他,原本淡漠一切。从小便被父母讨厌,被兄弟嫌弃。她对他笑,简单的一个微笑,从此让他陷入了权势的争斗,为了保她周全,他忍辱负重十多年。男主:爱新觉罗•胤禛女主:月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下)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下)

    江湖名门“先天无极派”掌门人俞放鹤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亲眼目睹父亲惨死却无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亲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杀害。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这些人却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恶意的玩笑,还是这“复生”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阴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先结婚后恋爱

    先结婚后恋爱

    幽暗的后巷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只见一个纤细的小手费劲地跟一条皮带软劲,而这条皮带的主人则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人。几分钟以后,一个女人站了起来,十分满意的看着手里试管,扬长而去。片断一“先生,请看好您的女儿,请不要让她到处乱跑。”美丽的空姐对着南宫浩说道。“女儿?”南宫浩脸沉了下来,对小孩子他一贯是不喜欢的,再说,他从没有跟女人,哪里来的女儿?“不错,很帅。不过和我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到南宫浩眼前,上下打量。南宫浩愣住了,这个孩子怎么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片断二“死女人,谁给你的权力,让你生下我的孩子?”南宫浩怒目瞪着苏楠。“对不起。”毕竟是自己不对,道个歉也不会死人,苏楠低眉顺眼地说道。“明天带着孩子嫁过来。”南宫浩看到苏楠的样子稍平息一点怒火。“不行。”苏楠一百个一万个不愿意。“你觉得你有资格说不吗?”南宫浩不怒反笑。苏楠则是缩了缩身子,不敢反抗。
  • 恶魔的女佣王妃

    恶魔的女佣王妃

    文弱的少女欣欣误入古堡,却意外唤醒了漂亮绝伦的恶魔王子,不小心撞入爱情怀抱的她,面对前世今生的重重阻碍,将怎样与一支吸血鬼承欢执恋?
  • 全能魔法师

    全能魔法师

    “魔法,在这个世界可以当程序来用!”巅峰黑客叶垂在异界重生后有了惊人发现。掌握了编程语言可以开发各种程序,而掌握了魔法语言,就可以释放各种魔咒!带着巅峰黑客的经验和直觉,他将无所不能!专精领域?神圣领域?奥义领域?这些算毛线!水、火、雷、风、土、空间、黑暗、光明,各种魔法元素随意玩转,他是史无前例的全能魔法师!
  •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在办公室里,如果你想要更快地晋升,想要平步青云,就必须学会从现在开始积累和拓展你的人脉。因为,在职场中人脉就是你的命脉,谁掌握的人脉越多谁在职场中的优势将越大。
  • 名人的做人智慧

    名人的做人智慧

    做人是一生的修炼,学会做人,可让我们在路途中的风景更加惹人留恋。而读名人的故事就是探求人生,探求名人、伟人是如何成长、如何学习、如何生活,以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来直面人生的风雨。他们崇高的理想及不平凡的经历时时鞭策着后人不断前进。
  •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生意人纷纷钻进这个充分体现精明与算计的“龙袍”里,乐而忘返。环境在改变,不同的时代,总会有不同的问题。时代在改变,生意人几乎人手一册《孙子兵法》;90年代,“温州热”“犹太热”席卷生意场。20世纪80年代,商业处于排列布局的阶段,生意场上出现兵法热,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生意人那种如醉如痴的热情。我们不难发现,商业处于上升期,三国文化顿热,凝结胜算与谋划智慧精华的《三国演义》几乎现身每个生意人的书架之上;21世纪,商业急速发展,竞争合作变化无常,有一条神秘的隐性线索贯穿始终。那就是富于智慧的算计。做生意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