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300000005

第5章 母题的民族性与人类性(4)

最后病危,往古晋诺玛私人医院留医,眼看着似乎不行了,可我仍不死心,三更半夜煮了她最喜爱的碎肉粥,就带着到她病床。谁知她遂然坐起,见粥眉飞色舞,一口气吃了个干净,一边还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闲话家常,又侧头嗅着空气,问我是否关好煤气以免火患等等,然后惬意安枕睡下。我满怀希望回家,隔天,母亲即与世长辞,那碗粥,是她回光返照最后的晚餐。

“粥”对于海外华人来说,饥时不亦乐乎,饱时也不亦乐乎。吃粥成了一种华人的食文化。梁实秋承认:“我不爱吃粥。小时候一生病就被迫喝粥。”但他仍然专门写过一篇雅舍小品,题目就叫《粥》。文中写道:

一说起粥,就不免想起从前北方的粥厂,那是慈善机关或好心人士施舍救济的地方。每逢冬天就有不少鹑衣百结的人排队领粥。“粥不继”就是形容连粥都没得喝的人。“NFDA2”是稠粥,“粥”指稀粥。喝粥暂时装满肚皮,不能经久。喝粥聊胜于喝西北风。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某些粥还是蛮好喝的。北方人熬粥热,有时加上大把的白菜心,菜烂再洒上一些盐和麻油,别有风味,名为“菜粥”。若是粥煮好后取嫩荷叶洗净铺在粥上,粥变成淡淡的绿色,有一股荷叶清香渗入粥内,是为“荷叶粥”。从前,北平有所谓粥铺,清晨卖“甜浆粥”,是用一种碎米熬成的稀米汤,有一种奇特的风味,佐以特制的螺丝转儿炸麻花儿,是很别致的平民化早点……

梁实秋只作了客观叙述,也只谈了中国北方的粥。其实,“粥”不仅是一种食品,一种文化,更有它的历史,内含许多学问。在中国,华人吃粥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上古三代以前。《周书》就有云:“黄帝始烹谷为粥。”把创造粥食归功于黄帝,大概只能聊备一说,不可尽信;但《礼记》上确有“NFDA7粥之食”的记载,稠粥稀粥的“粥史”可谓悠久。不仅如此,又因中国历史如斯悠久,幅员如斯辽阔,物产如斯丰茂,东南西北中诸地的粥食定然百花齐放。清人黄玉鹄在光绪年间悉心搜索,编过一本《粥谱》,收载的各地粥食达240多种。现今着名于华人世界的,要数鱼片粥、对鸡丝粥、白粥、小米粥、猪肝粥、瘦肉粥、皮蛋粥、艇仔粥、绿豆粥、莲子粥、紫米粥、玉米粥、南瓜粥等等等等,自然还有作为粥之“综艺节目”的腊八粥。烹粥也成为一件乐事。明朝一位自号为“戒奄老人”有首《煮粥诗》:“煮饭何如煮粥强,妈同儿女熟商量。一升可作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量。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有的海外华人用“粥”怀旧,称“粥者,中国人的国食也”。此说一时难以评定,但从“民以食为天”的角度去看,“粥”的确构成中华传统文化在生活领域的一个元素。中国古代文人对“粥文化”颇多赞叹。宋人费衮《梁溪漫志》中引苏东坡一帖有云:“夜坐饥甚,类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之。粥即快美,粥后一觉,尤不可说,尤不可说。”是何等的悠哉快哉。陆游也曾为粥赋诗一首曰:“世人个个学年长,不知长年在面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是何等的清明致远。还有那个“扬州八怪”领头人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含弟墨弟四书》中,绘声绘色地描写晨起食粥的情景:“暇日咽碎足饼,煮糊涂粥,双手拜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又是何等的谦良之态!可以想象,那稠稠糊糊、热热腾腾的粘粥进入肠胃,“难得糊涂”的此公更感应着人与大地同在,与知足同在,与世事无争,到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境界。同理,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对于先祖粥文化的念想和现实人生中食粥习俗的维系,已远非果腹的功用,恰似承传着中华文化的一份实在的经验。

这种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对接,在“食文化”上,还表现为对于“茶”的心态上。

直到现在,在海外华人的后代中常常有喝咖啡还是喝茶的争论——如同早餐吃面包还是喝粥的争论一样。自然,咖啡与茶可以并存,吗啡与海洛因则必须禁止;但“茶”(tea)毕竟是中华文化形象的一个标识,是造物主特别替中华民族安排的清香、高雅的饮品。

旅美的华文女作家刘于蓉,三十年的域外生涯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但她之所以喝咖啡,“除了品尝那浓郁的香味外,主要原因是想借咖啡因来提神醒脑”,而在美国,“一般餐馆里供应的廉价咖啡,恰如此地的中国餐馆里给咱们喝的免费茶一样,一分钱,一分货,当然考究不起来”①① 刘于蓉:《咖啡情浓》,《人生舞台在美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不过,女作家还是要考究一下,要进“粤宫酒楼”去治疗一番乡愁。她的短篇小说《春宴》①① 刘于蓉:《春宴》,同上。,就写了主人公念华(注:“思念中华”之简称也),总要抽空在星期六的早晨,带着两个“咖啡族”的女儿,趁着春浓去饮早茶:

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是她们的侍者,他很快地端上一壶清香扑鼻的菊花茶,殷勤地为她们斟入小茶盅内。依惯例,两个女儿双手举起小茶盅,齐声向母亲说:“祝妈妈永远健康美丽”!然后故作天真状,啜饮着滚烫的花茶,啧啧有声,以表示她们多么的欣赏中国茶。

“唉,菊花茶,是立场(注:念华的已故丈夫)。生前最爱唱的,又是一个没有你的春天……”念华陷入沉思中。

念华很高兴两个生长在美国的女儿没有忘记中国文化,茶,成了她们对亡父的牵挂的引子。世界上最孤独的情感不在于相隔多远,而在于离自己最近的人能否理解你的所爱。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纽带总是那么脆弱,人们又总是容易迷失在彼此的心灵中。在女作家笔下,一小盅清香的茶,可以触动相通的思念之情,可以使代际的内心亲近起来。

华人喝茶,不像日本人严肃于茶道,而是倾心于茶艺。旅居加拿大的华裔诗人洛夫悟到吃茶本身是一种艺术,一种心境:

一杯在手,饮者的谈话通常会突破世俗的樊篱,天南地北,中外古今,无所不涉,而评骘世事,月旦人物,更成了话题的焦点。……一面吃茶,一面不伤筋骨地骂骂你所厌恶的人,或社会上不合理的事,未尝不合卫生之道,因为畅饮中可以把胸中的郁积,在热茶的氤氲中逐渐化去,而换来一片祥和清穆的心境。

酒属感性,茶则富于知性;酒是诗,茶则近乎哲学。我们可以从李白的诗中闻到酒香,引杯就唇之际,总不免会想起“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自我调侃之句。但饮茶犹如读庄子,读尼采,让人沉思,对生命有所感悟。如饮的是好茶,甚至可以使你提升到《大观茶论》中所谓的“致情达和”的境界。①① 洛夫:《吃茶二三事》,《经典美文三百家·母题卷》第159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正因为吃茶是一种艺术,所以中国文人有“请到寒斋吃苦茶”的嘉言,也所以华人开的茶馆不叫“茶道馆”而命名为“茶艺馆”。茶往往成为刻画“中国”的重要形象,其实可真是历史悠久。相传远古的神农氏“尝百草”,最早发现了一种常绿灌木茶树,品尝过可以止渴、提神的茶叶。于是,数千年来无数的无名氏,由嚼青叶而发明为采叶焙制,再由采叶焙制改良为煎烹饮啜,成了深具民族性的一种饮料。说到茶名,据《神农本草》考:“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冬生贫州谷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诗经·谷风》有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就是现在的茶,《康熙字典》解:“世谓古之茶,即今之茶,不知茶有数种,惟荼,苦茶之茶,即今之茶”。“茗”则是古代茶的另一名称,如《桐群采叶录》载:“西阳、武昌、庆江、晋陵,如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唐代白居易如此描绘《茶舍》:“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南宋鲍令辉更作《香茗赋》,称颂“茶为芒茗”。中国人饮茶,讲究的是情趣,“夜深共语”、“小桥书舫”、“茂林修竹”、“严溪之畔”、“酒闸人散”乃是品茶的最佳环境和时辰。“寒夜客来茶当酒”。蕴含着高雅的情致。“茶热清香,客至最是可喜;鸟啼花落,无人亦自悠然”,不啻是生活的艺术,是心灵的无形的陶冶与抚慰。饮茶往往以饮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有碍品茗的雅兴。《红楼梦》里妙玉谈到茶以少喝为佳,宜品饮而不可牛饮:“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便是饮驴?”此说也旨在喝茶要注重情调和情趣。自然,华人还讲究茶艺与茶具的完美结合,文人雅士都寄情于壶。壶之厚薄、高低以及几何图形之变化,可谓百花齐放,无论是名器的摹仿、雅物的塑就,还是壶身的铭诗画词,都达臻境,且为世界之最。

“临水卷书帷,隔竹支茶灶,绿缘一壶寒,添入诗人料”。清代女词人吴藻的这一诗句,融茶道、茶艺、茶境于一体,“茶”成为山川灵气诗情吐纳的交点。有论者总说中国人长于史而短于哲,其实,中国文化传统不仅长于史,也长于艺,同时又并非不长于哲——只是不同于黑格尔们那种求大、求体系之“哲”罢了。由“茶”亦可得知,此“哲”在“道”,在“悟”,并和“艺”体合无间。“道”之生命进乎“技”,“技”之表现启示“道”,这是艺术境界的精妙阐发。天地氤氲可秀结于“茶”,经“实用”而“传神”、而“妙悟”、而“添入诗人料”,茶文化也就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千年百代,“润物细无声”地漫淫于华人集体潜意识。这样,无论是“茶”还是“粥”,都构成了一种可以生长出“中华性”母题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氛围,而不像十七世纪以前的外国人,只惯饮白开水,甚至到了十九世纪,英国有的政治家和律师还闹过呼吁立法,列茶为禁品的历史大笑话。

“茶”与“粥”自然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饮食习俗,但一滴水见太阳,那是“种族记忆”的投影,是“飞鸟犹知恋故林”①① 丘逢甲:《愁云》,见《岭运海日楼诗钞》。的心绪。正如中国大陆一首流行的歌曲所唱的: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

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

那歌声也是为着你。①① 王健词、谷建芬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习性之缘连通着“乡土中国”,表达了一种人生与艺术的情韵。海外华人可以把“粥”、“茶”此类日常生活习性,抬高到诗化的倾向,倒也并非表现有多高传统学养,恰恰说明了在文化认同问题上,他们毫不含糊地站在了中国文化一边。中国文化、风物、民俗,正是通过了再平凡不过的具体细节被诉说了出来。因而在“我是谁”这样一个根本性的身份问题上,没有走失一种记忆,一种皈依。不论走到哪里,总有身处边缘对故国的远望与缠绵。

同类推荐
  • 宠爱

    宠爱

    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她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红尘菩提

    红尘菩提

    “菩提十书”之《红尘菩提》:红尘是情境,菩提在自心,要找到一个理想的红尘来生活与修行是绝不可能的,有菩提的人却可以用澄澈的心来对待滚滚红尘。本书是“菩提系列”第八部,林清玄以澄澈的观照,寻找生命困境的超越,使我们有美丽的心走向完美与理想的道路,让我们知道:红尘,是觉悟的开始!痛苦,是伟大的开始!
  • 其实你就是人物

    其实你就是人物

    谁都希望得到他的眷顾,有一个词叫“机会”。他的青睐,有一个词叫“缘份”,他才是偶像,很自圆地说。前一个词很中国,是人们永远要追逐永远拥有的。明星明星,不成叫无缘。后一个词永远很酷酷地走来,对,明天指不定是不是星。,如果这个词具象的话,缘分。任何事情,成了叫发,是大众情人。而机会,也许是用一半的头发遮住一只眼睛那样的?一副我是机会我怕谁的牛样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
热门推荐
  •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用以 下对象作为故事主角:动物植物、海雨天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成功人士、名人伟人、普通百姓、职场精英、少年儿童、成功家长、个性教师等。本书人人都需要:学生的作文素材;考生的阅读文本;父母的家庭教育参考;夫妻的婚姻教科书;白领驰骋职场的必胜圣经;智者哲人的处世书;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备书;成功人士的枕边书。
  • 30岁女人身体使用手册

    30岁女人身体使用手册

    女人的健康影响着一个家庭。女人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在身体出现状况时,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能不让小病变大病。如果你要很久才能适应黑暗,常常感到眼睛疲劳,容易患感冒,皮肤干燥,那么你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如果你平均每周三次在外吃晚餐,容易起小脓包和湿疹,站立时曾感到眩晕,身体时常感到疲劳,经常饮用清凉饮料,容易引起口腔炎,最爱油腻食物和甜食,那么意味着你可能缺乏B族维生素。如果你刷牙时牙龈处有出血现象,轻微撞伤而导致出血过多,应酬时喝酒的机会多,初春时易患花粉症,长期服用抗生素,经常情绪急躁,最近斑点增加,容易便秘,那么意味着你可能缺乏维生素C。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豹王西傲【全本大结局】

    豹王西傲【全本大结局】

    他,天下四大神兽中镇守西方的豹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独得不到心爱的女人的心。她,一个爹不疼,后娘姐姐都竞相逼迫的孤苦女。却因容貌被妒,被后娘设计,代替异母之姐远嫁他国。两个本来不该有交集的神兽和凡人,却因为她与她酷似的容貌,而有了交集。他抢了她,用假意的温柔困住了她,以为不过是替身,所以忽略了其实早已经深爱。而她,陷落了心,陷落了情,却发现她一直不过是个替身,叫她情何以堪?————————简介实在不会写,亲们凑合一下吧!!!不过内容应当不会叫亲们失望。。。。。
  • 平安京·少年阴阳师

    平安京·少年阴阳师

    魑魅魍魉丛生的平安京,一袭幻梦,惊乱安倍晴明的悠然自得……与贵公子源博雅的机缘偶遇;与通灵少女樱冥雪的神秘邂逅。是诅咒?是宿命?是天机?一个个未解谜团,一个个致命陷阱……当安倍晴明追寻着线索,踏入了一切罪恶的根源——樱之森林时。这才发现,原来幕后真正的黑手,竟是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异族——吸血鬼。
  • 农家弃女之秀丽田园

    农家弃女之秀丽田园

    重生异世小农家,极品家人太可怕;爹不疼来娘不爱,姐姐嚣张计陷害;弟弟小小是一霸,哥哥贪财又无赖;稚龄农女身心伤,一朝惨遭亲人害。小小农女不自弃,咸鱼翻身显本领。◆◇◆——————种田地,搞养殖,贩粮食,卖佳酿……斗亲戚,斗姐姐,斗哥哥,耍小弟。斗出秀丽田园,赢得幸福生活。却不想,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此沦陷在某个道貌岸然腹黑渣男手上。她还能翻身吗?◆◇◆——————有女一朝变成凰,求亲媒人踏破房。亲朋好友接来访,昔日弃夫提亲来?“此女已有夫家,各位请回吧。”腹黑渣男大言不惭阴谋诡计打敌人。“你替我回绝那么多的媒人,岂不是让本姑娘嫁不出去?”“给你一个选择,你是嫁我呢,还是我嫁给你呢?“那你嫁给我吧,良田千顷算是嫁妆了。”
  • 王爷的白痴情奴

    王爷的白痴情奴

    冬季,一阵寒风刮过,地面上的垃圾随风起舞,漫天飞扬。刺骨的寒风不断的呼啸着,三三两两的人开始往家赶,这样的天气,没事,谁都不想出门喝西北风的。一个女孩站在路边,茫然的看着归家的路人,两眼空洞,呆滞的神情一看就知道是个没有自主思考的主!身边的穿着倒不错,缎面的棉袄,绒皮的虎鞋,可惜,都已经几乎认不出原来的颜色了。女孩面貌秀丽,精致,仔细端详那五官,长大也是一个魅惑人的主。可惜,两目无神。天……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本书是作者在投资、生活、学习、研究、创业过程中领悟并自创、集生活与投资为一体的一门哲学类书籍。是一本能透析生活、市场、人文等世间所有一切规律的书箱。是一本不得不看的书籍,无论你是哪个行业、哪个年龄阶段,都适合阅读,通过对生活常理、资本市场进行分析解读,能让你更近一步的了解世界与未来,了解世间的一切演变规律,让你看清未来,进而把握未来。
  • 名门夫人:婚心叵测

    名门夫人:婚心叵测

    她是他的专宠,眉间宝石,是他的标志!他的冷笑,将她的心完全撕碎。离婚协议接踵而来。时过五年,她推着坐轮椅的男人,强势袭来,白发如霜,身旁的五岁孩童,散发着王者气息。他远观着她,那男人,那白发,那缩小版的自己,刺痛了双眼!她的一生,由他所毁,遭他所灭。缠缠绕绕,命运的转轮让他们无法脱离彼此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