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300000005

第5章 母题的民族性与人类性(4)

最后病危,往古晋诺玛私人医院留医,眼看着似乎不行了,可我仍不死心,三更半夜煮了她最喜爱的碎肉粥,就带着到她病床。谁知她遂然坐起,见粥眉飞色舞,一口气吃了个干净,一边还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闲话家常,又侧头嗅着空气,问我是否关好煤气以免火患等等,然后惬意安枕睡下。我满怀希望回家,隔天,母亲即与世长辞,那碗粥,是她回光返照最后的晚餐。

“粥”对于海外华人来说,饥时不亦乐乎,饱时也不亦乐乎。吃粥成了一种华人的食文化。梁实秋承认:“我不爱吃粥。小时候一生病就被迫喝粥。”但他仍然专门写过一篇雅舍小品,题目就叫《粥》。文中写道:

一说起粥,就不免想起从前北方的粥厂,那是慈善机关或好心人士施舍救济的地方。每逢冬天就有不少鹑衣百结的人排队领粥。“粥不继”就是形容连粥都没得喝的人。“NFDA2”是稠粥,“粥”指稀粥。喝粥暂时装满肚皮,不能经久。喝粥聊胜于喝西北风。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某些粥还是蛮好喝的。北方人熬粥热,有时加上大把的白菜心,菜烂再洒上一些盐和麻油,别有风味,名为“菜粥”。若是粥煮好后取嫩荷叶洗净铺在粥上,粥变成淡淡的绿色,有一股荷叶清香渗入粥内,是为“荷叶粥”。从前,北平有所谓粥铺,清晨卖“甜浆粥”,是用一种碎米熬成的稀米汤,有一种奇特的风味,佐以特制的螺丝转儿炸麻花儿,是很别致的平民化早点……

梁实秋只作了客观叙述,也只谈了中国北方的粥。其实,“粥”不仅是一种食品,一种文化,更有它的历史,内含许多学问。在中国,华人吃粥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上古三代以前。《周书》就有云:“黄帝始烹谷为粥。”把创造粥食归功于黄帝,大概只能聊备一说,不可尽信;但《礼记》上确有“NFDA7粥之食”的记载,稠粥稀粥的“粥史”可谓悠久。不仅如此,又因中国历史如斯悠久,幅员如斯辽阔,物产如斯丰茂,东南西北中诸地的粥食定然百花齐放。清人黄玉鹄在光绪年间悉心搜索,编过一本《粥谱》,收载的各地粥食达240多种。现今着名于华人世界的,要数鱼片粥、对鸡丝粥、白粥、小米粥、猪肝粥、瘦肉粥、皮蛋粥、艇仔粥、绿豆粥、莲子粥、紫米粥、玉米粥、南瓜粥等等等等,自然还有作为粥之“综艺节目”的腊八粥。烹粥也成为一件乐事。明朝一位自号为“戒奄老人”有首《煮粥诗》:“煮饭何如煮粥强,妈同儿女熟商量。一升可作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量。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有的海外华人用“粥”怀旧,称“粥者,中国人的国食也”。此说一时难以评定,但从“民以食为天”的角度去看,“粥”的确构成中华传统文化在生活领域的一个元素。中国古代文人对“粥文化”颇多赞叹。宋人费衮《梁溪漫志》中引苏东坡一帖有云:“夜坐饥甚,类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之。粥即快美,粥后一觉,尤不可说,尤不可说。”是何等的悠哉快哉。陆游也曾为粥赋诗一首曰:“世人个个学年长,不知长年在面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是何等的清明致远。还有那个“扬州八怪”领头人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含弟墨弟四书》中,绘声绘色地描写晨起食粥的情景:“暇日咽碎足饼,煮糊涂粥,双手拜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又是何等的谦良之态!可以想象,那稠稠糊糊、热热腾腾的粘粥进入肠胃,“难得糊涂”的此公更感应着人与大地同在,与知足同在,与世事无争,到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境界。同理,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对于先祖粥文化的念想和现实人生中食粥习俗的维系,已远非果腹的功用,恰似承传着中华文化的一份实在的经验。

这种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对接,在“食文化”上,还表现为对于“茶”的心态上。

直到现在,在海外华人的后代中常常有喝咖啡还是喝茶的争论——如同早餐吃面包还是喝粥的争论一样。自然,咖啡与茶可以并存,吗啡与海洛因则必须禁止;但“茶”(tea)毕竟是中华文化形象的一个标识,是造物主特别替中华民族安排的清香、高雅的饮品。

旅美的华文女作家刘于蓉,三十年的域外生涯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但她之所以喝咖啡,“除了品尝那浓郁的香味外,主要原因是想借咖啡因来提神醒脑”,而在美国,“一般餐馆里供应的廉价咖啡,恰如此地的中国餐馆里给咱们喝的免费茶一样,一分钱,一分货,当然考究不起来”①① 刘于蓉:《咖啡情浓》,《人生舞台在美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不过,女作家还是要考究一下,要进“粤宫酒楼”去治疗一番乡愁。她的短篇小说《春宴》①① 刘于蓉:《春宴》,同上。,就写了主人公念华(注:“思念中华”之简称也),总要抽空在星期六的早晨,带着两个“咖啡族”的女儿,趁着春浓去饮早茶:

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是她们的侍者,他很快地端上一壶清香扑鼻的菊花茶,殷勤地为她们斟入小茶盅内。依惯例,两个女儿双手举起小茶盅,齐声向母亲说:“祝妈妈永远健康美丽”!然后故作天真状,啜饮着滚烫的花茶,啧啧有声,以表示她们多么的欣赏中国茶。

“唉,菊花茶,是立场(注:念华的已故丈夫)。生前最爱唱的,又是一个没有你的春天……”念华陷入沉思中。

念华很高兴两个生长在美国的女儿没有忘记中国文化,茶,成了她们对亡父的牵挂的引子。世界上最孤独的情感不在于相隔多远,而在于离自己最近的人能否理解你的所爱。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纽带总是那么脆弱,人们又总是容易迷失在彼此的心灵中。在女作家笔下,一小盅清香的茶,可以触动相通的思念之情,可以使代际的内心亲近起来。

华人喝茶,不像日本人严肃于茶道,而是倾心于茶艺。旅居加拿大的华裔诗人洛夫悟到吃茶本身是一种艺术,一种心境:

一杯在手,饮者的谈话通常会突破世俗的樊篱,天南地北,中外古今,无所不涉,而评骘世事,月旦人物,更成了话题的焦点。……一面吃茶,一面不伤筋骨地骂骂你所厌恶的人,或社会上不合理的事,未尝不合卫生之道,因为畅饮中可以把胸中的郁积,在热茶的氤氲中逐渐化去,而换来一片祥和清穆的心境。

酒属感性,茶则富于知性;酒是诗,茶则近乎哲学。我们可以从李白的诗中闻到酒香,引杯就唇之际,总不免会想起“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自我调侃之句。但饮茶犹如读庄子,读尼采,让人沉思,对生命有所感悟。如饮的是好茶,甚至可以使你提升到《大观茶论》中所谓的“致情达和”的境界。①① 洛夫:《吃茶二三事》,《经典美文三百家·母题卷》第159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正因为吃茶是一种艺术,所以中国文人有“请到寒斋吃苦茶”的嘉言,也所以华人开的茶馆不叫“茶道馆”而命名为“茶艺馆”。茶往往成为刻画“中国”的重要形象,其实可真是历史悠久。相传远古的神农氏“尝百草”,最早发现了一种常绿灌木茶树,品尝过可以止渴、提神的茶叶。于是,数千年来无数的无名氏,由嚼青叶而发明为采叶焙制,再由采叶焙制改良为煎烹饮啜,成了深具民族性的一种饮料。说到茶名,据《神农本草》考:“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冬生贫州谷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诗经·谷风》有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就是现在的茶,《康熙字典》解:“世谓古之茶,即今之茶,不知茶有数种,惟荼,苦茶之茶,即今之茶”。“茗”则是古代茶的另一名称,如《桐群采叶录》载:“西阳、武昌、庆江、晋陵,如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唐代白居易如此描绘《茶舍》:“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南宋鲍令辉更作《香茗赋》,称颂“茶为芒茗”。中国人饮茶,讲究的是情趣,“夜深共语”、“小桥书舫”、“茂林修竹”、“严溪之畔”、“酒闸人散”乃是品茶的最佳环境和时辰。“寒夜客来茶当酒”。蕴含着高雅的情致。“茶热清香,客至最是可喜;鸟啼花落,无人亦自悠然”,不啻是生活的艺术,是心灵的无形的陶冶与抚慰。饮茶往往以饮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有碍品茗的雅兴。《红楼梦》里妙玉谈到茶以少喝为佳,宜品饮而不可牛饮:“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便是饮驴?”此说也旨在喝茶要注重情调和情趣。自然,华人还讲究茶艺与茶具的完美结合,文人雅士都寄情于壶。壶之厚薄、高低以及几何图形之变化,可谓百花齐放,无论是名器的摹仿、雅物的塑就,还是壶身的铭诗画词,都达臻境,且为世界之最。

“临水卷书帷,隔竹支茶灶,绿缘一壶寒,添入诗人料”。清代女词人吴藻的这一诗句,融茶道、茶艺、茶境于一体,“茶”成为山川灵气诗情吐纳的交点。有论者总说中国人长于史而短于哲,其实,中国文化传统不仅长于史,也长于艺,同时又并非不长于哲——只是不同于黑格尔们那种求大、求体系之“哲”罢了。由“茶”亦可得知,此“哲”在“道”,在“悟”,并和“艺”体合无间。“道”之生命进乎“技”,“技”之表现启示“道”,这是艺术境界的精妙阐发。天地氤氲可秀结于“茶”,经“实用”而“传神”、而“妙悟”、而“添入诗人料”,茶文化也就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千年百代,“润物细无声”地漫淫于华人集体潜意识。这样,无论是“茶”还是“粥”,都构成了一种可以生长出“中华性”母题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氛围,而不像十七世纪以前的外国人,只惯饮白开水,甚至到了十九世纪,英国有的政治家和律师还闹过呼吁立法,列茶为禁品的历史大笑话。

“茶”与“粥”自然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饮食习俗,但一滴水见太阳,那是“种族记忆”的投影,是“飞鸟犹知恋故林”①① 丘逢甲:《愁云》,见《岭运海日楼诗钞》。的心绪。正如中国大陆一首流行的歌曲所唱的: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

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

那歌声也是为着你。①① 王健词、谷建芬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习性之缘连通着“乡土中国”,表达了一种人生与艺术的情韵。海外华人可以把“粥”、“茶”此类日常生活习性,抬高到诗化的倾向,倒也并非表现有多高传统学养,恰恰说明了在文化认同问题上,他们毫不含糊地站在了中国文化一边。中国文化、风物、民俗,正是通过了再平凡不过的具体细节被诉说了出来。因而在“我是谁”这样一个根本性的身份问题上,没有走失一种记忆,一种皈依。不论走到哪里,总有身处边缘对故国的远望与缠绵。

同类推荐
  • 花季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花季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我以为妈妈是港湾、是依靠、是最后的壁垒;却发现,她也曾是别人的孩子,也渴求关爱和宠溺。我以为爸爸是头顶的天,是身后的树,能永远用最有力的手臂给我支撑;却发现他也会变老,老得需要我去呵护和照顾……妈妈也会想妈妈,爸爸也会变老,再坚强的人也会脆弱无助,我们要抓紧时间爱他们。
热门推荐
  • 神魔志

    神魔志

    世间浩渺,无奇不有,诸般妖魔鬼怪,各种飞禽走兽,又有能人异士,构成瑰丽仙侠,造就茶间奇谭。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他已经寻找了她二十年,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成熟帅气的男子了,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也出现了皱纹。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美妻爱上瘾

    美妻爱上瘾

    轩辕浩炎--帝国大陆最神秘的人物,拥有三国血统他不是军人,一个命令可以摧毁数万生灵他不是商人,一张支票可以随意买个城市他不是政客,,一纸签名可以更改……传说,他有着一张妖冶魅惑的脸庞,超强的男性荷尔蒙看一眼便会怀上身孕,任何的报纸杂志周刊未曾刊登过一张他的照片!传说,他性格多变,时而乖戾,时而高傲,时而优雅,时而邪恶,时而狠辣,时而嗜血,若是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变态!传说,他是上帝所造的完美者,前一秒可以令你快乐,下一秒可以突然间扭断你的脖子,而死的前一刻还挂着享受的笑容!*****关于轩辕浩炎的传说太多太多,此处不一一列举*****慕容尔萱--帝国大陆数亿少女中的普通一员她出生时母亲难产而亡,父亲娶了后妈还带着个拖油瓶姐姐,从此她成为了灰姑娘她成年时姐姐有了婚约,帝国大陆所有的媒体争相报道未婚夫是传说中的那个男人她毕业时姐姐突然失踪,未婚夫为了报复沦为笑柄,她成了姐姐的替代品她坚强,爹地的偏爱,后妈的白眼,姐姐的欺负,每一次跌倒后她都笑着面对她善良,见到路边的乞丐都会掏出自己全部的钱,而不会去计较他们或真或假她乐观,身心之上无论遭遇了多少的坎坷与磨难,始终相信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关于慕容尔萱被虐的太多太多,如果不喜请勿进*****此文虐身+虐心+虐情+虐恋,为腐女们准备的饕餮盛宴,将虐进行到底,没有最虐只有更虐!
  • 完美世界之魔域

    完美世界之魔域

    平凡出身的人该如何面对这惊天的玄境?让人恐惧又不得不被深深吸引的奇幻之境。究竟是什么让他变得强大,步步为坚,难以控制的欲望改如何克服?修仙?练级?还是重生?看完美世界之魔域!
  • 人类未解之谜

    人类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请勿动心

    请勿动心

    在落千雪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对她说:落岛上的女孩是泉水做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们就像是没有沾染过世俗气息的净土,温柔善良。也只有像这样善良美丽的灵魂才能播种出奇迹,能在万恶之中开出圣洁的鲜花,将万丈光芒照亮在每一个阴暗的角落。在落岛上的每一个女孩,天生拥有着这种神奇的力量。只是妈妈没有告诉我,落岛是什么地方,谁又是落岛上的女孩。直到有一天,在妈妈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轻轻地告诉我:“现在,整个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落岛上的女孩,那个人就是你……”
  • 高级经理人训练指引

    高级经理人训练指引

    企业要想有规模地成长,企业家要想成为行业霸主,企业要想增强抵御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就需要开始思考如何拥有更多的高级经理人才。而作为个人要想在商业领域有所作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企业的中流砥柱,要想实现自己的管理之梦,就要思考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高级经理人。 毫无疑问优秀的高级经理人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培养,训练和磨砺达成的。当你梦想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经理人,想要跨上知识经济的大陆块,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时候,那么你必须用心衡量一下,到底应当怎样去磨练自己,同时你也要给自己一个很高的目标和理想,向着理想和目标前进,该专业就专业。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