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00000008

第8章 13—18世纪欧洲的华瓷收藏(1)

邹 薇

华瓷初入欧洲较为稀有,加之坊间盛传其有解毒等神奇功效,因此,华瓷在当时的欧洲很多地区,尤其是西欧,是财富、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被欧洲上层争相收藏。这一时期欧洲的华瓷收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3—15世纪,这一时期华瓷较为珍贵,保存到现在的藏品也不多;第二个阶段是16世纪,这一时期某些欧洲国家同中国建立了贸易,华瓷流入欧洲的数量增多;第三个阶段是17—18世纪,由于各国东印度公司的建立和参与华瓷贸易,欧洲的华瓷收藏蔚然成风。

一、13—15世纪欧洲的华瓷藏品

在13世纪以前,欧洲通常从地中海东岸的穆斯林国家那里获取华瓷。14世纪时流入欧洲的华瓷数量仍旧不多。直到16世纪以后,葡萄牙人在东方海域建立起商业网络后,华瓷收藏才逐渐在欧洲普及开来。因此13—15世纪是欧洲华瓷收藏的早期阶段。

(一)保存至今的华瓷

16世纪以前传入欧洲的华瓷,并能保存至今的是比较罕有的。这些华瓷现分布在欧洲各国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

在欧洲,最早有记录的华瓷被称为甘尼尔凡提尔壶(GagnieresFonthill Vase)。这是一只元代的青白釉玉壶春瓶,制成的时间大约是1300年至1330年间,产地是景德镇。甘尼尔凡提尔壶原是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一世(Lajos I of Hungary,1342—1382年在位)的藏品,现由都柏林的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收藏。此外,法国贝瑞公爵金恩收藏了来自中国的另一件玉壶春瓶。而现在德国黑森州立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是1453年卡岑埃尔恩博根伯爵菲利普(Count Philip of Katzenelnbogen)收藏的名为卡岑埃尔恩博根瓷碗(The Katezenelnbogen Bowl)的中国青瓷碗。另外还有一件欧洲贵族收藏的元代的龙泉瓷盘流传了下来,现收藏在佛罗伦萨银器博物馆。该瓷盘是1461年埃及苏丹赠送给威尼斯总督帕斯夸莱·马利皮耶罗(Pasquale Malipiero)20件瓷器礼物之一。

除了以上这些有明确收藏时间的华瓷,还有一些是流入欧洲时间尚有争议的华瓷。马可·波罗瓷瓶(The Marco Polo Jar)就是其中的一例。现今收藏在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一件元代德化白瓷据说是由马可·波罗带回意大利的,因此被称为马可·波罗瓷瓶。大部分学者确信这件瓷瓶是在13世纪,确切地说是在1295年传入欧洲的。但有学者持不同意见。威尼斯圣马可教堂曾经藏有来自中国福建的另一件瓷器,是一个完整的八角形香炉。现属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据说是在中世纪的时候传入威尼斯。传入的具体时间不详的华瓷还有一件14世纪左右的青白瓷瓶,现在收藏在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Manuel I,1469—1521年)收藏了达·伽马从印度所购的部分华瓷,有些流传至今。

(二)考古出土的华瓷碎片

13—15世纪传入欧洲的华瓷有一些在收藏过程中被毁。通过考古出土的一些碎片同样是华瓷在欧洲收藏的一个佐证。

意大利卢切拉的一个古堡中发掘出一些瓷器碎片。有11世纪晚期越窑产的瓷碗碎片,还有12世纪浙江青瓷碗碎片和12至13世纪福建小青白瓷碗的部分碎片。

英格兰威切斯特也出土了华瓷的碎片。在14—15世纪地层中出土了青花瓷碗或是青花瓷杯的碎片。下溪街(Lower Brook Street)同等地层中也出土了一些青瓷碎片。

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15世纪灰坑中曾出土了橄榄绿的瓷盘和瓷壶。

欧洲还出土了中国专为中东生产的瓷器,这些瓷器在16世纪前也传入欧洲被收藏起来。

在希腊的科林斯地区出土的一批拜占庭帝国晚期的堆积物中就有中国青花瓷器的碎片。在塞浦路斯的尼科西亚(Nicosia in Cyprus)也出土了由中东地区进口的中国青花瓷碎片。

西班牙的阿尔梅里亚(Almeria)一间当地博物馆收藏了该地出土的一些瓷器碎片。其中一个是带碗边沿的碎片,内部有绿色的阿拉伯语铭文。此外还有华瓷碗底部残片。有专家认为这是专为中东生产的华瓷。

(三)中世纪文献中的华瓷

中世纪文献中记载的华瓷是比较重要的研究来源。

1.遗嘱

1323年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后玛丽亚(Queen Maria of Naples and Sicily)的遗嘱中提到了华瓷。学者克里兹金科维奇(Krisztinkovics)和科拉克(Korach)的研究指出王后拥有一个小的瓷碗。在14世纪的那不勒斯,有记录可查的还有4件华瓷,其中之一的就是甘尼尔凡提尔壶,曾属于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室所有。

2.私人财产目录

1363年,诺曼底公爵的财产目录和1372年的让娜·戴福略(Jeanne dEvreux)的财产目录显示,他们收藏了来自中国的瓷器。学者普遍认为诺曼底公爵收藏的是一件青瓷,而后者所拥有的可能是一件白瓷。1379—1380年的安茹公爵路易斯一世的财产目录显示他可能是通过贸易或是外交礼物的形式而获得了一些华瓷。1416年贝里公爵让(Jean, duke of Berry,1340—1416年)的财产目录显示贝里公爵的这批瓷器来自教皇格利高里十二世(Gregory XII,?—1417年)。1456年,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国王、安茹公爵勒内一世(Rene I,duke of Anjou)的财产目录显示其在一个小房间中收藏着华瓷。1456年佛罗伦萨统治者皮埃罗·德·美第奇(Piero de" Medici)的财产目录显示,保守估计他拥有11件华瓷。1464年皮埃罗·德·美第奇的财产清单显示他拥有1个瓷杯。1493年,埃尔科莱·德·埃斯特(Ercole d Este),1471—1505年的财产清单中也提到了华瓷。

3.公证文书

意大利国家档案馆(Archivio di Stato)收藏了一份1384年的热那亚公证书。该文件公正了一批商品,其中就有华瓷。

4.外交信件和私人邮件

1447年一封写给查理七世的外交信件中表明了东方统治者将华瓷作为礼物送给法国查理七世(1422—1461年)。信中明确表示送给法王的礼物中至少有3个是来自中国的瓷器,现代学者认为很有可能是3件青瓷碗。1461年的外交记录显示,埃及马木路克苏丹哈迈特(Abulfet Hamet)赠送了20件瓷器给威尼斯总督帕斯夸莱·马利皮耶罗。皮耶特罗·比别纳(Pietro Bibbiena)写给皮埃罗·德·美第奇的女儿克拉丽丝·德·美第奇的信中证实:1487年,佛罗伦萨统治者洛伦佐·德·美第奇,得到了来自最后一位埃及马木路克苏丹的华瓷礼物。

(四)13—15世纪欧洲华瓷收藏的特点

首先,是欧洲华瓷收藏在来源上的非单一性。

16世纪以前欧洲的华瓷来源分为购买和获赠。

购买这一途径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旅行者从远东带回的华瓷。第二类是欧洲人前往近东或是中东旅行,从当地人手中购买流传到那里的华瓷。获赠这个途径,主要是以外交礼物的形式获得的。这也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来自中国的外交礼物。二是转赠。其中又分为教皇的赏赐和来自近东或中东统治者的礼物。

其次,是欧洲华瓷收藏在数量上的有限性。

华瓷数量的稀少跟其来源范围狭窄有很大关系。这一时期欧洲人没有直接同中国进行华瓷贸易。因此,华瓷进入欧洲的渠道并不通畅。导致这一时期欧人获得的华瓷数量大多数是个位数。

最后,是华瓷在欧洲收藏界的珍贵性。

数量的稀少导致华瓷成为一种珍贵的收藏品。从文献中我们得知华瓷被王室或贵族家庭独占。华瓷的珍贵性还表现在,收藏华瓷的欧洲精英连中东地区仿制华瓷的瓷器也一并收藏。此外,欧洲人在收藏华瓷时对其进行的再加工,如镶金嵌银,或是加上豪华贵重的底座等,亦显示出华瓷在当时欧洲的珍贵性。

二、16世纪欧洲的华瓷收藏

16世纪之前,流入欧洲的中国瓷器较少。随着16世纪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同中国建立起直接贸易后,流入欧洲的华瓷日渐增多,对当时欧洲各国的华瓷收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收藏途径的多元化

16世纪欧洲对于华瓷收藏途径变得更为多元化起来。

1.通过贸易手段购买华瓷

首先,是从中国直接购买。

在16世纪与中国建立起贸易关系后,葡萄牙人开始从事以华瓷、丝绸和香料为主的贸易。很多华瓷通过葡萄牙商人之手流入欧洲。1503年一位法国商人记述在里斯本“可以见到葡萄牙商人从东印度带来的美丽且丰富的器皿”。因此葡萄牙对华瓷的收藏是有着近水楼台的便利的。伊莎贝拉女王时代以后的16世纪初,王室财产清单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瓷器是所有珍宝中最令人垂涎的。”到了1555年澳门开埠前夕,葡萄牙王室已经有了许多华瓷。除了直接购买华瓷成品,葡萄牙也开始了对华瓷的定制。1528年,若热·卡布拉尔(Jorge Cabral)便为国王定制了一批华瓷。葡萄牙商人也为自己定制一些带有家族纹章的瓷器。

其次,是在远东同中国购买华瓷。

西班牙和葡萄牙一样,对于海外贸易十分热衷。西班牙采取的是转购的形式来满足国内的收藏。西班牙将菲律宾作为远东贸易的基地,其马尼拉港(Manila)在1571年开放,每年都有三四十艘中国大帆船来到那里出售瓷器,西班牙的商船再将它们转运回欧洲。运回西班牙的瓷器有一部分在瓷器专卖店销售。

再次,是在非洲和近东的收购。

意大利统治者则是直接派人前往非洲购买华瓷。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deMedici)曾于1545年派人到埃及去收购瓷器与壁毡。德国的艾伯哈特·冯·曼德施特伯爵(Count Eberhart von Manderscheidt)曾在前往耶路撒冷朝圣期间,于1583年在土耳其购买了两个中国瓷碗。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收藏的一件金彩器瓷碗,又被称为金襕手(Kinrande),有专家认为是由近东传入英国的。

最后,是瓷器代理人的出现。

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在位期间曾多次派人赴里斯本采购华瓷。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ois I,1494—1547年)在常有中国货物进口的意大利、葡萄牙、黎凡特地区和土耳其设立代理人,专门为王室购置来自东方的奢侈品。

2.以礼物的形式获得藏品

随着葡萄牙等国的海外贸易扩张,华瓷开始从葡萄牙传入意大利,并从意大利以礼物等形式又传至德意志等地。1514年春,多姆·曼努埃尔(Dom Manuel)将一个葡萄牙的教徒使团派至罗马,随团带去很多来自东方的礼物,其中包括很多华瓷、一本中国线装书、波斯马和印度大象等。1587年,当托斯卡纳大公美第奇家族的费迪南一世(Ferdinand I Medici)将罗马约500件以华瓷为主的东方瓷器带回佛罗伦萨。这批瓷器中有14件在1590年送给了一位德意志诸侯,即德累斯顿(Dresden)的克里斯蒂安一世。英国收藏的华瓷中最著名的一件是沃汉姆瓷碗(Warham bowl),是1506年奥地利大公菲利普于1506年赠送的。他还送了一对瓷碗给英国托马斯·特伦查德爵士。英国多西特郡(Dorst)特伦查尔德(Trenchard)家族有一件代代相传的华瓷藏品,是一件嘉靖年间民窑产的青花瓷碗。

3.以暴力手段获取的华瓷

当时欧洲收藏的华瓷有一部分是使用暴力手段获取的。根据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旅行见闻和航海文献,一些华瓷是从西班牙和葡萄牙商船上截获的。一位叫弗兰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的人在1580年从西班牙船只上带回一些华瓷作为战利品。

(二)华瓷藏家的社会层面

1.王室阶层

欧洲的王室对于华瓷似乎是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

葡萄牙的曼努埃尔一世对于华瓷有着深刻的印象。他给西班牙的费迪南二世(Fernando II ,1452—1516年)和伊莎贝拉一世(Isabel I ,1451—1504年)的信中称:“中国人是白色人种,有着漂亮的绿眼睛。那里有精美的瓷瓶,每个都值一百克鲁扎多(Cruzado)。”另一份1550年至1554年的葡萄牙若昂三世的王后卡特琳娜的财产清单表明王后收集了很多华瓷。她所收藏的部分瓷器现在收藏在欧洲各大博物馆中。

西班牙国王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一世(Charles I,1516—1556年在位)共获得多少从东方运回的华瓷已无法数计,其中就有一套用中国花纹装饰其纹章的瓷器组。此外,埃斯库里亚尔女修道院的旧档案记述了腓力二世及其继承者们收集瓷器的情况,为后人提供了当时伊比利亚半岛瓷器收藏状况的记载。

法国国王亨利二世(Henri II,1519—1559年)也为法国王室收集了很多华瓷。亨利二世的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édicis,1519—1589年)同样收藏了大量的华瓷和中国漆器家具等。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年)的财产目录中记载他收藏有两件青瓷。而理查德·赫克卢伊特也提到英王在1592年9月15日给属下以奖赏的物品编目中就有华瓷。

德意志地区的费迪南二世大公(Archduke Ferdinand II,1529—1595年)可说是哈布斯堡家族最著名和最专业的收藏者。清单显示费迪南二世总共收藏了约超过2万件藏品,被分别置放在18个展示柜中。其中华瓷有233件,集中放置在14号柜子里。

2.贵族阶层

法国大贵族也热衷于收集华瓷。弗朗索瓦一世的大臣佛洛里蒙德·德·罗伯特(Florimond de Robertet,1531—1567年)收藏的白瓷非常著名。

德意志的贵族们在费迪南二世大公的带领下对华瓷也是喜爱非常。黑森(Hesse)和勃兰登堡(Brandenburg)的天潢贵胄仿效这一时期欧洲最伟大的华瓷收藏家费迪南二世,四处搜集华瓷。

同类推荐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对联类型:对联基础、春节对联、节日对联、婚嫁对联、贺寿对联、丧葬挽联、居家对联等。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烟花帝国

    烟花帝国

    今天是他的长子,天朝帝国未来的储君刘元玉远征三年。凯旋而归的日子……,天朝巍巍帝都,耸立在明媚灿烂的阳光下,宫门大开,张灯结彩,玉华殿里洋溢着一片喜气。天朝皇帝刘追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宝座中,肥胖臃肿的脸上,漾着慈祥的笑容
  • 锦衣传奇

    锦衣传奇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寻又改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焉。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历代的锦衣卫中,有一个人,被称为第一锦衣卫他就是:少年仗剑夺武第,脚踏烈火救上帝。百官战栗伏阶下,高举金瓜震廷议。手掌飞鱼慑不法,缇骑马蹄震天下,身兼三公又三孤,天朝唯我陆平湖一直绞尽脑汁沉默写书,朋友建议弄个群扩展思路,说对历史真实度审核有帮助,因此决定建个看看效果,群号:124199558。喜欢锦衣卫的朋友加进来一起交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云之莲

    天云之莲

    从出生就被无视的存在,因为机缘穿越到了未知的国度,额生妖异红莲胎记隐藏的是怎样的身世?当一切真相昭然若揭的时候,她又应当如何抉择?
  • 我家王妃超厉害

    我家王妃超厉害

    推荐小哥新书《豪门童养媳:hello,总裁大人》第一次见面,她彪悍强上邪魅王爷,吃干净不抹嘴,丢钱跑人!他千里追凶,咬死不放!“凤凌云,钱债肉偿。肉债,你打算怎么偿?”“不偿!”都说将军府五小姐,瘸子又废物,茹毛饮血,残忍毒辣。——他曰放屁!都夸上华大陆尊上,神秘又高贵,强悍无匹,惊才绝艳。——她说扯淡!不是冤家不聚头,一聚宠到没尽头~在高手遍地走,妖兽多如狗的地方,当天才穿越成废物,冷血瘸子杠上暴力邪王,强强互宠,谁与争锋?!金麟岂是池中物,一朝飞凤耀九天!【宠文+1V1+绝对身心纯+萌宠+傲娇男主】加量不加价~
  • 许你到白头

    许你到白头

    他是总公司派来搜集她父亲犯罪证据的人,她是父亲特意安排在他身边的眼线。她不知道他和父亲之间的利害关系,却被无辜地扯进那个黑暗的旋涡。她一心一意地爱他,竭尽全力地对他好。尘埃落定时,她却可悲地发现,自己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枚棋子……两年后,他和她再度重逢,误会解除,他希望能在余生守护她,只是,她还可以相信他吗?
  • 锦上花

    锦上花

    安国公府的五小姐知书达理,貌美如花,还做得一手出神入化的药膳,不只把病弱的兄弟养得白白胖胖,还调理好了老皇帝的陈年旧疾。人人都说,五小姐前程似锦,将来必有不得了的造化,前来求娶者恨不得踏破国公府的门槛,谁料她纤手一指,却嫁了本朝最恶名昭彰的京城一霸。这是一对互相嫌弃的冤家从相杀到相爱的有趣故事~
  • 丑妃暮雪

    丑妃暮雪

    大婚那夜,那冷俊的帝王掀开红盖头之时就是一声玩味的笑:“朕听说暮将军三女奇丑无比,原来只是一条刀疤而已”,言语中略带失望之色。原来,娶她竟是为了要看她究竟有多丑。结果,大婚那夜他如撇秋扇一般拂袖而去,让她的姐姐承恩雨露。......他说:“暮雪,朕当真看不透你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她笑:“因为皇上的心中没有暮雪”......暮雪落没迟,晓于百花知。飘然寒冬里,纷乱梅开时——改老禹家丁中的诗本文不小白,女主善非善,邪非邪。正文简介:因盗帝王陵墓而丧生的女子,在诅咒的引领下进入三千年前的怀月国度,与暮雪的灵魂签定宿主契约,成为天朝德妃。她为了自己前世的幸福,不惜坏得人神共愤,天诛地灭,在他指着她鼻子骂她是狼心狗肺时,大笑着说她从来都没有一个做好人的机会。她将自己心爱的男人推向了别人的怀抱,为了自己的权利杀尽了忠良,为了保他江山负尽天下人,最终,却换来一杯毒酒,废黜妃位,逐出宫廷.......只是,她没有想到这一切的都在她算计之内,但腹中的胎儿,却是她算计之外.......片段:“御昊轩,你忘记你昔日的誓言了?”暮雪冷笑,望着秦公公手中的那泛着绿光的毒酒步步后退,原来,自私如她,也会怕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么?”他哈哈大笑,转身望向她,眼中崩出无尽的厌恶与愤怒,冷冽的言语如同刺穿她心脏一般犀利:“明月,朕的爱妃,你当真以为朕情不自禁了?”然后,他将如月搂在怀中,笑得温柔而又残忍:“若不是为了如月能登上这贵妃之位,朕早杀了你......”前世今生,同人不同命,原来真相却是如此的可笑。......坐帐笑看风云变,天下尽在局中演。一个沦落前世迷雾的女子,以天下为棋局展开的一场生死较量。@@@@@@@@@@@@@@@@@@@@@@@@@@@@@@@@@@@@@作者的话:推荐自己的新作:《替身宠妾》:《后宫劫一哑妃》: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