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英国贵族罗伯特·塞西尔(Robert Cecil)在中国订购了一组克拉克瓷。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冒险家沃尔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1544—1618年)也是一位华瓷收藏者。
3.市民阶层
前往中国的葡萄牙人安东尼奥·佩索托(Antonio Peixoto)。曾于1542年到达泉州,委托中国商人为其定制带有家族纹章的青花执壶。英国萨沃伊的查尔斯的妻子英范塔·唐娜·比阿特丽丝有5只华瓷手镯。
4.学术机构
另外还有一些学术机构注重收藏华瓷。如牛津大学新学院(New College, Oxford)收藏了1件中国的青瓷碗。
(三)藏品的类型
16世纪欧洲华瓷藏品的类型主要从两份收藏大家的收藏清单来分析,其一是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一世(Cosimo I)的收藏清单,其二是费迪南二世的收藏,另辅之以其他材料。
佛罗伦萨公爵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一世的一份1553年的财产清单告诉我们,他在维奇奥宫(Palazzo Vecchio)藏有的373件华瓷瓷器。这批华瓷几乎已经散佚殆尽,只有一两件藏品通过现代专家的考证,认定其主人是科西莫。费迪南二世大公则收藏有华瓷233件。
1.釉色分类
从釉色来看,16世纪欧洲所收藏的华瓷涉及多个种类,如青花瓷、青瓷、白瓷、灰瓷、彩瓷或金彩(金襕手)等。
第一大种类是青花瓷。
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一世收藏的373件华瓷中有289件是青花,约占总数的77.5%,是为收藏的主体。费迪南二世收藏的233件华瓷明确为青花瓷的大概有123件,约占总数的52.8%,超过了藏品总数的一半。而16世纪腓力二世(1556—1598年在位)的收藏清单中总共有3000多件华瓷,其中多数为青花。
其二为青瓷。
科西莫一世收藏的373件华瓷中,除了289件青花,剩下的84件瓷器中有59件是青瓷。
其三为白瓷和灰瓷。
科西莫一世的收藏也包括一些的白瓷、灰瓷,如小的白瓷盆等。
最后是彩瓷类。
科西莫一世华瓷藏品中较特别的是当中一件”饰有红色及绿色花卉的白瓷壶“,这被认为可能是最早出现在欧洲收藏纪录的彩瓷。也有学者认为如果该瓷器真是彩瓷,有可能是明代的五彩。
2.用途种类
从瓷器的用途来看,当时欧洲人收藏了不少的瓷碗、瓷坛、花瓶、瓷盘、瓷碟、水罐、方形盒以及冰桶和芥末罐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定制瓷器在16世纪欧洲华瓷藏品中的出现。例如上表中科西莫一世收藏的冰桶,就是按照当时欧洲流行的式样,在中国定制的。
(四)对华瓷藏品的艺术加工
欧洲对华瓷藏品的艺术加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瓷器的用途,二是增加装饰性的附件。
前面提到的甘尼尔凡提尔壶就是一个被改变了用途的瓷器,该壶原本是一个瓷瓶,后来瓶身被打洞,添加了金属的盖子、壶嘴、把手和底座,变成了一个执壶。
同样由碗改造为杯子的还有英国人收藏的伦纳德杯(Lennard Cup)。本是一个瓷碗,该瓷碗在传入英国后被改造成一个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有底座、作装饰用的杯子,碗底加有一个比较高的银制镀金底座,底座上有1569—1570年伦敦的金银纯度印记(hallmark),说明其传入英国的时间不早于1569年。现在被佩西瓦尔·大卫基金会保存在伦敦的中国艺术收藏中。
增加了装饰性底座而没有改变用途的华瓷有沃汉姆瓷碗(Warham bowl)。沃汉姆瓷碗是青瓷,由大主教沃汉姆安放在英国产的镀银的托座上。此外,英国萨沃伊的查尔斯之妻英范塔·唐娜·比阿特丽丝的财产清单记录了五只安放在金制托座上的瓷手镯。
这一时期欧洲人对华瓷藏品的艺术加工,既是不同文化间审美的融合以及与生活习俗的结合,也显示出华瓷在当时的珍贵性。
三、17—18世纪欧洲的华瓷收藏
17—18世纪由于流入欧洲的华瓷数量的增加,其收藏的种类较之以前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也同当时中国流行的瓷器种类和款式变化同步。与此相应,欧洲华瓷收藏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诞生了近代收藏的某些理念,在欧洲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华瓷收藏热潮。
(一)华瓷数量的增加
到了17世纪初,西欧各国相继成立东印度公司,如英国是在1600年,荷兰是在1602年,这些东印度公司大量进口中国各地的瓷器,流入欧洲的华瓷在数量上得到了明显的增加。华瓷大量销往欧洲,也使华瓷收藏的数量相应地得以增加。
远在北欧的瑞典王室对中国外销瓷很感兴趣。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Gustav II )收集了很多中国外销瓷,以瓷盘、瓷碟和瓷杯等为主。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Christina)收藏华瓷约300多件,多为克拉克瓷。
根据1605年英国沃德城堡的财产清单,仅在城堡的“瓷屋”(possylen)中就有154件华瓷。贵族罗伯特·塞西尔(Robert Cecil)仅一间名为卡本涅特(Cabonnett)的房间中就藏有华瓷81件。英国玛丽王后在肯辛顿宫(Kensington Palace)也展示了大量的华瓷。
销路的畅通促使法国民间收藏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一位名叫吉特(Guitter)的巴黎收藏家有一间包括华瓷在内的奇珍室,吸引了王后玛丽·德·美第奇(Marie deMedici)于1601年前去参观。
德国萨克森选帝侯强者奥古斯都二世(Augustus II the Strong)在德累斯顿(Dresden)王宫中收藏的瓷器达上万件。他成为17—18世纪欧洲最负盛名的华瓷收藏家。
(二)收藏种类的变化
1.外销瓷和内销瓷
外销瓷是专门销往国外的华瓷。一些欧洲学者称其为贸易瓷。外销瓷中比较有名的是克拉克瓷和定制的纹章瓷等。
从釉色来看,青花瓷在外销瓷中所占比例较大。很多克拉克瓷都是青花瓷。因此这一时期欧洲收藏的华瓷以青花的克拉克瓷为最。除了瓷盘,瓷碗也是欧洲收藏的一个热门品种。仅流传至今的就有好些青花瓷碗。从万历年间的茶碗到乾隆时期的青花瓷碗,在这一时期都被收藏。其余种类的青花华瓷也出现在欧洲收藏家中。18世纪初的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的瓷器室中不光有较为常见的瓷盘和瓷碗,还有瓷瓶、瓷罐、瓷杯、瓷塑等等。
这些被收藏的外销瓷中除了中国纹饰,还有一些是定制的瓷器,虽然也是青花瓷,但是纹饰不同于中国的传统瓷器纹饰。
首先是铭文瓷。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有一件是在景德镇定制的青花有盖瓷杯,有铭文:“王国的美德连绵不断,与世长存。”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一件明朝时期的克拉克瓷碗,有拉丁文铭文。
其次是纹章瓷。英国首相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William Pitt,Earl of Chatham),定制了154件(套)带有自己家族纹章的瓷器,多为餐具和茶具。
欧洲人除了收藏外销瓷中的青花瓷,还收藏白瓷、青瓷、彩瓷、伊万里瓷及珐琅彩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