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00000045

第45章 传教士对中国医学的传播(2)

卜弥格介绍研究中医的著作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的欧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著作多次重复的出版,从克莱耶到门采尔,从基耶尔到雷慕沙等人的传播与研究,也都使得在17世纪最后的二十年,欧洲人对中国的医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比如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就热衷于把享有盛名的“神奇的中国药”贩卖到欧洲,而由于卜弥格的介绍,这些“神奇的中国药”在欧洲大受欢迎,人们争相购买用来治病。实际上,在17世纪和整个18世纪,卜弥格关于中医药的理论一直占有统治地位,欧洲出版的有关中国大自然的著作,也都是根据其提供的资料和图像写成的。他的这些研究和介绍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都是开创性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研究卜弥格的学者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先生曾经说过:“卜弥格无疑是欧洲第一位了解中医的秘密,掌握了有关中国药用植物知识的学者。”“当航海民族——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只是部分地发现了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时候,17世纪的欧洲人从卜弥格那里,对于中国医学、中国动植物和矿物,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全面的了解,卜弥格乃是向我们提供这种知识的第一个欧洲人。”

(三)巴多明

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Dominique Parrenin)也是中西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突出贡献是向欧洲介绍了多种重要的中药。他自1698年到达中国,凭借他的语言天赋、外交才能和科学素养,颇受康熙青睐,得以常侍御侧达四十余年之久。在外交方面,他曾担任罗马教廷、俄国、葡萄牙等来华使节的翻译工作。在科学方面,向康熙介绍了欧洲的解剖学和血液循环理论,并倡议进行大地测量。1723年之后,他开始与法国皇家科学院、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的科学家保持密切的联系,介绍中国的科学和医学,特别是中药及植物,并答复欧洲科学家有关中国科学的质疑,有助于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巴多明详细分析了中国科学的现状和阻碍科学发展的因素,论述精辟,在欧洲产生了很大反响,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思想家所引用,在中西科学、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时的法国皇家科学院和耶稣会士之间建立有通信制度。从17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王路易十四的支持,科学院经常向耶稣会土赠送仪器或书刊,耶稣会士在华的科学活动深受法国科学家的影响。1723年5月1日,巴多明首次和法国皇家科学院通信,在信中巴多明详细讲述了他和康熙的密切关系、在宫廷从事的科学活动以及翻译满文解剖学著作的详细经过。他还谈到了受命翻译解剖学书的过程。在介绍西方血液循环理论的过程中,巴多明研究了宫廷中一个三尺高的针灸铜人中所绘经脉与动静脉之间的关系。巴多明信中谈到的宫中模型,当指清代太医院的模型,铜人上的平行线条,应指十四经脉连线,用来指示针灸的位置。巴多明认为,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已经认识了血液循环,但不知道运行机制,书中也没有更多地予以解释。后来他向康熙报告,康熙也认为铜人上面的线条并不像血管。

巴多明与法国科学院通信的许多信件被发表在法国科学院的刊物上,在科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723年10月15日,在给科学院的信中他详细描述了冬虫夏草、三七、大黄、当归、阿胶等中药,并寄去了样本,除大黄之外,其他中药都是首次介绍,引起了欧洲学者的兴趣。他对中药的描述均有据可查,或是亲口尝试,或是听医生、商人、官员相告,并和欧洲的医学进行比较,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受到后世学者的称赞。杜赫德《中华帝国通志》也收录了许多中药,如人参、茶叶、大黄等,其中有关人参的介绍最为详细,实译自《本草纲目》;而有关冬虫夏草、三七等名贵药材的内容,则是根据巴多明的书信改编的,多数是欧洲人前所未闻的,因此引起了欧洲学者极大的兴趣,戈罗西的《中国通史》也收录了上述中药。在18世纪,欧洲也有草药方面的论著,也使用一些植物作为药物,传教士传入欧洲的中药,成为了对西药的一种补充。巴多明认为,中医缺乏理论,不够完善,但它建立在长期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在治病方面有一定的疗效,是成功的。这一观点在伏尔泰的《风俗论》中也有体现,他谈到中国“对医学还没有认识或只有错误的认识;但中国医生具有相当高明的实际经验”。巴多明还对中国的本草进行了研究,并研读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他的前几封信中,他就中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由于儒家理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因此解剖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这阻碍了解剖学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发展。

三、中医著作、治疗方法和药物学西传及其影响

(一)《本草纲目》在欧洲的传播

雍正禁教之后,耶稣会士外出传教大受限制,雍正、乾隆对科学的兴趣也远远不能和康熙相比,因而许多传教士把精力转移到研究中国古典经籍上,医学著作也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在明清之际的传教士中对中医典籍进行研究的除上面提到的卜弥格、巴多明之外,还有白晋、赫苍璧、殷弘绪、吴君、韩国英等人。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的集大成之作,1596年在南京问世,此书共52卷,叙述了本草学的历史及药学理论,并分16部,讨论了各种类型的中药。此书刊行后影响很大,曾多次再版,并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18世纪,也有欧洲人对《本草纲目》进行了翻译介绍。来华的法国耶稣会士刘应、白晋、赫苍璧、巴多明、韩国英等人,都经常使用此书。耶稣会士大概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就已开始翻译《本草纲目》。1735年,杜赫德在《中华帝国通志》中介绍了中医,其中包括赫苍璧翻译的晋代王叔和《脉经》的译文和《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巴黎国立图书馆保存有一部中医著作译稿,共分两部分,一为脉学,一为本草,是《本草纲目》的节译,其中介绍了序及每卷之内容,还提到了人参、海马等中药。范德孟德(J. F. Vandermonde)在《本草纲目》西传中起了重要作用,他1720—1732年在澳门行医,对矿物药品颇感兴趣,曾收集了《本草纲目》中的80种药物样品,回巴黎后送给法国植物学家朱西厄。他还翻译了《本草纲目》,原稿藏巴黎自然史博物馆图书馆。原稿节译自《本草纲目》卷五水部、卷七土部、卷八金石部、卷九至十一石部的大量矿物药,以及草部的许多中药,均附有中文名。雷慕沙对范德蒙德的译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介绍,对在欧洲的传播有很大贡献。1813年,法国人勒帕日根据巴多明和吴多禄寄回的通讯稿,整理研究后写成《关于中国之历史研究》,对《本草纲目》进行了重点的介绍。英国人里夫斯(John Reeves)于1826年发表《中国人所用某些本草药物之解说》一文,德国人格尔松(Gerson)及尤里乌斯(Julius)在1829年发表中国医史一文,法国植物学家于安(Melchior Yuan)1847年在巴黎发表一本45页的小册子,名为《关于中国药物学的信札》,均与《本草》有关或取材于《本草》。在北京俄国布道团医生医学博士塔林诺夫对中药也有所研究,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医史,在华收集植物标本在寄往俄国,1853年发表名为《中国医学》的长文,详细介绍了《本草纲目》。

由于本草所载的一些有效的中药从17世纪后陆续介绍到欧洲,为欧洲的科学家打开了新的眼界。欧洲的医生从中国的医药宝库中发现有许多珍品资料可以利用和借鉴。除对中国的药物学著作进行研究外,他们还利用中药实物标本进行化学分析,找出有效成分,再做药理学实验,或对植物进行分类研究,进行药物栽培。例如加里克从人参中提出有效成分人参素,其成果发表在玻璃《化学及药物学年鉴》上。1899年默尔克将当归制成浸膏,向德国医药界推荐作为妇科药物。这是对《本草纲目》更为深入的研究,丰富了西医的药物种类。

(二)脉学知识的传播:弗洛耶的《医生之脉钟》

前已述及,卜弥格、巴多明等人在其著作或是信札中对中医的脉学进行了介绍。这些脉学知识在欧洲随后得到传播和运用。英国医生弗洛耶爵士对中医脉学的研究便是一个典型例证。弗洛耶(J. Floyer,1649—1734年)曾在牛津大学求学,当时的牛津大学通过各种渠道的捐赠,包括大主教劳德(W. Laud)的赠书,拥有相当数量的中文藏书。1687年,牛津大学图书馆海德教授,特意把当时在英国的南京人沈福宗请到牛津,帮助弗洛耶整理中文书籍。由克勒耶整理出版的卜弥格的著作《中医示例》中介绍中国古代脉学的部分后来成为弗洛耶研究的基础。1707—1710年,他在伦敦出版了二卷本的《医生之脉钟》。弗洛耶著作的意义在于介绍了一种检查脉搏的新方法,他观察了行为和脉搏跳动有规律的关系。他认为整个人体的健康和条件之间存在身体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可通过一分钟内脉搏的跳动数观察到。为了测量脉搏跳动的数目,他发明了一个玻璃钟。他还认为对医学检查最重要的贡献是测量脉搏跳动的周期。

弗洛耶有关脉搏的知识和理论基于古代知识和长期经验,他选择盖仑和黄帝的著作作为比较的基础。盖伦是西方第一位用脉搏来辨别疾病的医生,而黄帝及《黄帝内经》则是中医理论和哲学的根本大纲,弗洛耶试图把希腊医学和中医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此外,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修正了盖伦书中的一些错误。弗洛耶的著作主要谈到脉及其解剖学、疾病的诊断方法和预后,以及根据脉搏的情况对体弱的治疗,这些内容是结合盖伦医学、自己的经验和中医的基础形成的。很明显,弗洛耶受到了中医哲理的影响,他把脉搏和人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即通过人体的小宇宙来体现脉,脉是小宇宙和谐或不平衡的指示器。在其著作的序言中,弗洛耶解释了关于中国脉学价值的观点:“虽然希腊人和中国人都不知道脉的器官的构造,也不知道其真正作用和用途,也不知道体液的循环、脉的原因;不过,希腊人发现了各种疾病、体液和感情有不同的脉;中国人则把他们的医学理论建立于脉和它的差别的基础上……和希腊人相比,我将更喜欢中国的做法,中国人的做法更为明显、确定和简短,我还相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所有医学的做法。”从此序看出他对中医给予了很高评价,并为自己测量脉的方法找到了间接的佐证。在“关于中国的切脉艺术”的导言部分,他引用了自己熟悉的资料,包括基歇尔、曾德昭、李明、闵明我(D. F. Navarrete,约1618—1689年)等人的著作;此外,他还参考了1655年荷兰来华使团的报告。

弗洛耶对中国脉学非常推崇,他说:“我将首先证明中国人确实在脉学上具有伟大的知识,在把脉艺术的基础上,他们建构了行医的做法。……通过下面的叙述,我将证明中国人已经发现真正的把脉艺术。”他还认为中医的成就是不能由现代学术进步超越的,并介入了著名的对古代和现代学术的争论。他坚持捍卫中国传统的医学思想,在中医脉学的西传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针灸的传播

公元18世纪以前现知欧洲最早关于针术的材料,为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总外科医师邦特(Bondt)在东印度自然史和医药的书中(1568年)的记述。他亲见当地医生采用针术治病情况,称赞其“简直超越了奇迹”。至于最早记述灸法的材料则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职员布绍夫(Baschof)用荷兰文写成的《痛风论集》。此书完成于1676年,专门介绍了以艾灸治疗所患14年脚部痛风的疗效,后被译成英文。同年,吉尔弗西斯用德文在马尔堡出版《灸术》。公元1683年,哥荷马在汉堡出版了《中国灸术治疗痛风》。公元1677年,一位名叫坦蒲尔的外交家在参加国际会议时,患痛风症发作,被灸法治好,故后来撰文热情对灸法予以介绍。欧洲人多患痛风,故灸术治疗痛风成为中国针灸术西传的契机。针术开始尚不多用,但也同时有了介绍。法国17世纪一位天主教士迪·艾尔贝(Du Helbe)已将针灸术全面作了介绍。法国戴谟比所著《中国针灸医学研究》中即曾指出:“天主教上,在17世纪曾将大好的中国针灸医学作了介绍,并绘有各穴道图表。”

在17世纪的欧洲,记述针灸疗法最详的当推荷兰东印度公司医生瑞尼(Rhijne),他于公元1673年在日本长崎期间,用荷兰文、拉丁文,从日本转译针灸材料,书名《论针刺术》的专著,于1683年出版,成为西方第一部详细论述针灸的专著,引起较多反响。瑞尼的这本书共50页,附插图5幅,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针灸穴位图及释文;第二部分对欧洲外科和东方的针灸术做了比较研究,并附有针的图形和用法;第三部分为跋语和附录。书中对针灸疗法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并把中医关于风的概念与希波克拉底的理论加以印证,还提到希腊的四体液说与中医的阴阳平衡论的一致性。书中还提到了针灸铜人,列举了针灸治疗有效的疾病,包括头疼、眩晕、神经性痉挛、癫痫、风湿、抑郁等,并认为针灸对肠绞痛和由“风”所致的其他肠道疾病都有效。瑞尼在跋语中提出了西方应对针灸进行研究的建议。瑞尼的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得到了一些西方医生的注意,之后的荷兰人布兰卡特(Blankart. S)在所著的《痛风论》中便引用了瑞尼的材料。类似从日本学习针灸再向西方介绍的情形也出现在德国医生身上,他1690年至长崎,即随日本医生学习针灸,1692年回到欧洲,著《海外珍闻录》(1712年出版),其中对日本经历、皇宫内情况、中国针灸术等作了描述,特别介绍到“艾,被认为是最好的灸术材料”。

同类推荐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热门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水往高处流

    水往高处流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明末金手指

    明末金手指

    金手指,在如今的含义其实就是开挂,但对于来到天启六年末的张弘斌来说,却同样具有点石成金的意味。脑袋里面与一款名为‘山寨贸易系统’的链接,可以购买未来的各种山寨商品。品质或许没有保障,但在十六世纪却是绝对领先的优质产品。从常见的粮油到日化,从基础的铁质枪头到云爆弹,只要等级足够,产品随便购买。哦,还有必须要有足够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天启六年末,眼看崇祯元年就要到来,身为一个地主老财的三少爷,张弘斌凭着家庭条件和系统本来可以有一个不错的仕途。不过文化程度没有那么高,也懒得和士绅友好相处……主要还是不想老是受窝囊气的张弘斌,果断选择了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难得开了挂,岂能继续委屈了自己?
  • 谁是我们的成功榜样: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

    谁是我们的成功榜样: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

    本书阐释了山姆·沃尔顿、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卡莉·费奥莉娜等十一位全球顶级管理大师的成功智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校园散文,或生动活泼,或清新怡人,或优美独特,如雨后树林下湿润的草地,绿得让人称叹,软得让人想去抚摸。这些散文拾缀了校园中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校园的美丽和青春往事一一展现,以精简准确的菁菁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乘着青春的列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 暴帝狂爱

    暴帝狂爱

    重要提示:本书加入了半价书库,五折优惠哦。大概人民币3块以下。———————————————————————————————四帝集团:掌控了全球一半的金融,在商界呼风唤雨一跺脚即能震动半边天,黑白两道通吃,四帝集团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后果自负。他,几年后又遇到了她。可是,她已完全不认得他了。仿若重生的她,完完全全的勾起了他的兴趣。可是,为何她却只对别人笑靥绽放。对他却避之若蝎。那是只有他才拥有的权利。他现在在此宣布,你——紫昕,是我的了。这人是谁?为何三番两次的调戏她。还装出一副跟她很熟的样子。什么跟什么啊。她最讨厌这种人了,看他那似笑非笑的笑容和眼神,仿佛所有的人都是笨蛋似的嘲讽别人。她,紫昕,决定第一个讨厌的人就是他了。———————————————————————————————
  • 五年情牵:宝宝73天后(大结局)

    五年情牵:宝宝73天后(大结局)

    【简介:】晋升宴后,独自从洗手间呕吐回来的沈洛心。路过隔壁包厢,正好看到有人鬼鬼祟祟的往一个酒杯里下药。一时头脑冲动决定多管闲事的她,半个小时后,就偷偷的扶着一个脚步虚软的男人,离开了饭店后门,上了她自己的车子……◆◇◆◇◆◇◆◇两个半月后。沈洛心脸色惨白的从医院里走了出来,手中握着一张B超检查单子,上面写着:妊娠7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