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作为职业人,在领导面前说“不”,并不代表着自己的反叛。领导和自己都是同一个组织里的成员,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领导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犯不着因为说“不”就主动站到领导的对立面去。否则,职场生态中最后受害者往往是你自己。
心理学智慧毛毛虫由于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和先例,最终因为无法破除尾随习惯去觅食而导致饿死。心理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路线走的习惯称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为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职场中,如果你像一只毛毛虫一样,领导让你干什么,你就不假思索地去做,即使错了,也闷头去努力,总认为领导的话就是真理,结果只能像毛毛虫一样,虽然付出了很多,结局却很惨,不是失败,就是惨遭淘汰出局。所以,职场上要懂得说“不”,拒做无主见的“毛毛虫”。
4.刺猬定律:跟领导再亲也要保持距离
“大家辛苦了,今晚放松放松,想喝就喝,想唱就唱。”项目经理一说完,整个包间都沸腾了。
划拳的划拳、碰杯的碰杯、唱歌的唱歌,好不热闹。没过多久,有几个已经表现出醉意。
因为担心酒后失态,冯云芳没敢多喝。
冯云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这家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还不到半年。这次是跟随一个项目组为某大型企业作专项审计。今天,所有的工作都结束了,项目经理带大家到酒吧唱歌,算是犒劳犒劳大家吧。
“男子汉,放开手脚,喝!”项目经理看出了冯云芳的拘谨,向他举起了酒杯。
冯云芳的脑袋一下子便热了起来,接连喝了好几杯。其他同事见他挺能喝,便纷纷与他碰杯,不一会儿,他便感觉晕乎乎的。
第二天醒来,冯云芳发现自己和衣躺在床上,但他想不起自己是怎么回宾馆的。问一个寝室的同事,大家只是笑了笑,说:“你醉了,当然不知道啊!”
冯云芳为此非常不安,不过没过两天就忘了这件事。让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第二次组队,原来的项目经理死活不肯接受冯云芳,理由是:处事不灵活,应变能力差。
原来那天晚上,冯云芳喝醉了,他频频向经理敬酒,还拍着经理的肩膀,与其称兄道弟,搞得经理心里很不痛快。
经理为什么会这么不痛快呢?不是他自己让冯云芳喝的吗?
是,没错,不过他并没有要求冯云芳喝那么多,更不希望他在酒后没大没小,与自己称兄道弟。
其实,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这个距离既有空间上的,也有心理上的,这就是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之一:刺猬定律。
生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冬天,他们把十几只刺猬放在一起,这些刺猬为了御寒,会相互靠拢,可是靠得越近,它们的身体就会被同伴刺得越疼,于是,它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位置——保持一个忍受最轻微疼痛又能最大限度取暖御寒的距离。
其实,人与人之间亦如此,要想保持良好的关系,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有时是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没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乘电梯的时候,你和其他所有人一样都会仰着头往上看着显示楼层的小数字,难道它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我们知道,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里,每个人都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会感到很不舒服,想尽早离开,于是你选择了往上看,这种向上看的行为就是你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表现。看着不停变换的数字能使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认识到心理学上的“私人空间”的存在,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行为了,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要想让一个人喜欢自己,就要学会与他亲密无间,包括身体上的接触,搭搭肩,勾勾背,胳膊挽着胳膊,只要不是异性之间,都可以尝试更近距离的接触。
这种认识极其错误!
人都渴望亲密,但人又都是爱距离的动物,距离是人际关系的自然属性。有着亲密关系的两个朋友也毫不例外,成为好朋友,只说明你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向往、爱好或见解,但并不能说明你们之间就可以毫无间隙,融为一体。
在职场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如何与领导、同事或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一个在观念上没有等级之分,不懂得与领导保持一定距离,不知道维护领导私人空间的下属,是不可能得到领导的认可与赏识的。
因为,在领导看来,适当的距离是下属对自己心存敬意的表现。
很多时候,领导很放松,心情好,会与下属开几句玩笑调侃一下,或者在下班后与下属结伴去消遣一下,态度上可能会显得较为亲近和随便。往往这时候,下属很容易忘了自己的角色和身份,随意跟领导勾肩搭背,开玩笑,结果可能会引起领导的反感。
就像冯云芳的项目经理一样,他与大家同乐,请冯云芳喝酒,是为了拉近与下属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但这并不表示下属就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与自己毫无距离可言。
如果冯云芳意识到这一点,他也不会在经理的邀请下飘飘然了,更不会在喝醉了酒后作出不理智的举动,结果被领导冷落。
所以在职场中,我们做下属的要懂得与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说话不要太随便,不要挑战领导的权威和底线,时刻记得他可是决定你生杀大权的领导,你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才对。
心理学智慧刺猬定律来源于这么一个实验:在冬天,实验者把几十只刺猬放在一起,它们为了御寒,会尽量互相靠近,如果靠得太近,就会相互刺伤对方,所以它们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位置,既可以御寒,又不会相互刺伤对方。
其实人与人之间也是需要距离的,俗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没有了距离也就没有了美,这个距离既有空间上的,也有心理上的,这就是刺猬定律。在职场中,我们跟领导的距离一定要把握好,不要过分亲近,否则就会被对方的“刺”刺伤。
5.知道什么情况需要请示,什么事情自己决定
羽凡大学毕业后,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层层面试,终于进了一家心仪已久的企业实习。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凡事都请示领导,百分之百按照领导的意思行事,忠诚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但即使这样,最终他还是得到了一个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结果,就是实习期满后,没有如愿以偿地拿到企业的聘书。他不明白,对他这样的下属,领导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自己尽心尽力地工作,为何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上司究竟对羽凡哪里不满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领导需要的是能为他分劳分忧的帮手,而不是事事烦他的下属,遇事在向上级请示时,上级一般有两种心态:一是怕麻烦的心态,二是显示权力欲的心态。许多下属并不了解领导怕麻烦的心理,使自己的请示无的放矢,把握不住关键,凡事不分大小,从不自己决定,却统统推给领导,给领导增加负担,结果弄得领导很不高兴。
羽凡在工作中,事无巨细都请示领导,这样会让领导感到十分厌烦,因为领导有他自己的事要做,本来就忙得焦头烂额,你再给他火上浇油,他头都会炸了。所以像羽凡这样的下属,怎么能得到老板的认可呢?
凡事过犹不及,只有掌握好与上司合作的尺度,方能与上司和睦相处。工作上,事无巨细,一概请示领导,只会让领导觉得不胜其烦,而且会质疑你的能力。不但如此,无关紧要的事也请示领导,会让他产生权威性被降低的感觉。
另外,一些下属喜欢自作主张,事无大小,一切由自己大包大揽,这样做则会让领导觉得你恃才傲物,对上级不够尊重。
所以要想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作为下属的你必须明白什么事情该自己决定,什么事情该请示领导。
三国时期的杨修够聪明,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很多东西,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许多事情,却让素来爱才的曹操给杀了,为什么?就因为他在没有得到曹操同意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最终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虽然“一合酥”和“活字门”等事件非常小,但是杨修没向曹操请示,自己擅自解决了,看似没什么大不了,但身为领导的曹操十分不爽。
而且事情并没有止于此,后来曹操为选继承人而设置的测试,杨修不经领导的同意就擅自参与其中,这就让曹操对其极其不满。到了曹操赴汉中攻打刘备时,杨修更是擅自揣测曹操的退兵之意,而且不经曹操同意就公诸于众,自以为很聪明,却把小命送出去了。
杨修的行为和前面我们提到的羽凡截然相反,一个是一概自主,一个是一概请示,这两种行为都是过于极端化,在职场中都非聪明人所为。但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大事请示领导,小事自主处理。
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大事,什么又是小事呢?大事就是关系到公司整体利益或发展的事。而小事就是那些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销售部要做一个广告用以辅助销售,做广告要请谁做代言,在什么地方和时间发布,广告费用的预算等,这都是大事,而请代言人的过程、广告的地方怎么布置就是小事了。
其实,对于大事和小事的判断,还是要根据具体事件来具体分析,而不能拘泥。你要明白老板关心什么,什么事在老板的日常工作中优先级别比较高,什么问题是比较关键的、有价值的,而一般情况下老板没时间过问的事,你大都能自己决定。另一方面,老板授多大的权给你,也要靠你自己争取。如果你一开始非常漂亮地做了几件事,那么老板对你的信任会越来越大,你自由裁量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另外要告诫职场人的是,在请示老板的时候,千万不要问:“这个事我应该怎么做?”老板都很忙,没时间和你长篇大论,脾气暴躁的老板还会大骂:“我要知道怎么做还要你干吗?”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给老板出一道选择题——这个事我有三套方案,A、B、C,然后说明一下你倾向于哪个方案以及原因,最后让老板选择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