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26

第26章 汉代婚姻关系中的原始婚俗(2)

西汉前期,蓟地(今北京地区)“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①。(①《汉书·地理志下》。)宾客相过,以妇侍宿的现象,在原始社会的群婚阶段中十分普遍。19世纪后期,在盛行级别婚的澳大利亚波利尼西亚人中②,(②波利尼西亚人中的级别婚是族外婚最低阶段。其基本状况是:整个部落分为两个级别,“一级别的每个男子生来就是另一级别的每个女子的丈夫,而后者生来也是前者的妻子”(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8页)。)一个外地男子可以在距本乡数千公里的地方,轻而易举地找到甘愿委身于他的女子,“而有着几个妻子的男人,也愿意让一个妻子给自己的客人去过夜”③。(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40页。)所谓“有着几个妻子”,只是意味着婚姻关系的不稳定性。英国文化人类学家B.马林诺夫斯基在《美拉尼西亚群岛西北部的原始人的性生活》一书中指出:群婚调节关系与是否具有个体婚姻形式完全无关。双方一面保持着性关系,同时又可以与其他人发生性关系。彼此都不赋予任何权利,也不承担任何义务。显然,蓟地存在着的原始婚姻习俗正是这一婚姻阶段习俗的孑遗。

其二,在内地的某些地区,存在着一妻多夫习俗。西汉后期,燕、赵之间有一妻多夫的婚姻现象。《太平御览》卷二三一引谢承《后汉书》云:

范延寿,宣帝时为廷尉。时燕、赵之间,有三男共娶一妻,生四子,长,各求离别,争财分子。至闻于县,县不能决狱。

成书于西汉后期的《易林》中记述了类似的现象:

三人共妻,莫适为雌,子无名氏,公不可知。①(①《易林》卷一“节”,四库备要本。)

按,一妻多夫的婚姻习俗是群婚阶段中普遍存在的婚姻习俗。在非洲、北美洲和波利尼西亚地区,都出现这类现象。在亚洲外高加索的赫甫苏尔人中,亦有一妻多夫的状况。其中,19世纪库页岛的原始部落和美洲兰塞哈特岛上的印第安人部落提供的例证更为直接。在库页岛,女子在同其丈夫的兄弟发生关系之外,还可以同其他的男子结成婚姻关系。而在兰塞哈特岛上,大多数印第安妇女有三个丈夫(这里与汉代燕、赵之间的三男共一女自然只是一种巧合):

彼等按月轮流,在全月中负有照护的责任;次月为他夫占有,由他夫照护;如此按此轮流下去。②(②[芬兰]威斯特马克著,王亚南译:《人类婚姻史》,197页。)

其三,存留于封建贵族中的原始婚俗。它们包括:

(1)姊妹同入后宫,共事一夫。西汉时,景帝王皇后与其女弟共入后宫。赵飞燕姊妹亦同为成帝后妃。东汉时,章帝窦皇后“与女弟俱以选例入见长乐宫”③;(③《汉书·外戚传下》。)章帝梁贵人也中姊俱选入掖庭为贵人”④。(④《后汉书·皇后纪上》。)

(2)男女双方家庭之间的交叉婚。《汉书·文三王传》云,梁荒王刘嘉娶任宝姊妹,而任宝又以刘嘉之妹刘园子为妻。东汉时亦有此俗。《后汉书·寇恂传》云,桓帝朝,寇荣从兄子尚桓帝之妹益阳长公主,而“帝又聘其从孙女于后宫”。

可以看出,这两种婚俗均是原始社会群婚制的遗存。

其四,一些近亲之间也建立了婚姻关系,这类现象多出现在统治阶级中。它们包括:

舅辈与甥女辈之间的婚姻关系。汉惠帝即位后。吕后“以鲁元公主女配帝为皇后”①。(①《汉书·外戚传上》)按,鲁元公主是惠帝之姊,其女儿和惠帝是甥女与舅辈的关系。②(②关于汉惠帝是否娶其甥女,尚有不同看法。陈直先生认为:“惠帝取张后,当为张敖他姬之女”,因此,并非以舅娶甥女(《汉书新证》,244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但实际上,两汉时确实存在让后人惊愕的婚姻习俗。《汉书·外戚传上》对惠帝同张皇后的关系记载颇为清楚。甚至在三国时代,仍可见到这种行为的重演。《三国志·吴志·妃嫔传》载:“孙休吴夫人,朱据女,休姊公主所生也。”即,孙休之妻是其姊的女儿。裴松之在注中,把此事同惠帝娶张氏联系在一起,说“休妻其甥,事同汉惠”。)

(2)姨母辈与外甥辈之间的婚姻关系。《汉书·外戚传下》载,中山王卫姬之姑系宣帝婕妤,其姊妹又成为成帝婕妤,元帝生成帝及中山孝王刘舆。“成帝时,中山孝王无子,上以卫氏吉祥,以子豪女配孝王”。

表叔辈和表侄女辈之间的婚姻关系。《汉书·高五王传》载,刘邦之子赵王刘恢娶吕后兄子吕产女为妻,刘恢和吕产是表兄弟,他与吕产之女为婚,是表叔辈表侄女辈的婚姻关系。

(4)表兄妹间的婚姻关系。表兄妹通婚,见于各个阶层,为数绝非罕见,包括姑表兄妹或姨表兄妹两种类型。汉武帝陈皇后是其姑长公主刘嫖之女。①(①参见《汉书·外戚传上》。)东汉人钟瑾之母是李膺的姑姑,后钟瑾又娶李膺之妹为妻。①(①参见《后汉书·李膺传》。)

综合上述诸种状况,首先可以看出,在这些近亲通婚关系中,保留了十分古老的原始杂婚习俗。杂婚的最基本特征是不同辈分间的配偶关系没有被排除在外。汉代的舅与甥女、姨与甥辈、表叔与侄女辈之间的婚姻关系,就是这种不分辈分婚俗的残迹。其次,是亚血缘婚的遗留。亚血缘婚是从血缘家庭和群婚的发展中演变而来的原始婚习,在原始的血缘家庭中,同胞兄弟姊妹之间的婚姻得到允许,而且,还进而扩大到兄弟姊妹和表兄弟姊妹之间的互为夫妻。到了群婚和对偶婚阶段,同胞兄弟姊妹的婚姻关系被排除了,但仍然允许表兄弟姊妹的婚姻。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族中,表亲通婚是散布最广、沿袭最久的婚俗。民族学家对印第安人穆里亚部落作的调查表明,在2000件婚事中,表亲通婚有1799件,占总数的89.9%以上。②(②参见[苏]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132页。)显而易见,通行于汉代各阶层的表亲之间的通婚情形,便是从血缘家庭和群婚中衍化而来的。汉王朝之后,中国封建社会主要存在着四种近亲结婚形式:表亲结婚、隔代表亲结婚、隔山表亲婚、从表亲婚等。不过,依据现代史料判断,汉代基本上只有表亲结婚。隔代表亲结婚、隔山表亲结婚和从表亲结婚则是从汉代之后从表亲结婚这一基本形式中派生出来的。现代医学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表亲结婚所达到的近婚系数是相当高的(F=1/16),从而产生了有害效应。一些罕见的遗传病(如隐性纯合体)出自表亲结婚的患儿数,要比一般结婚者高30多倍。而且,表亲结婚对几乎所有体质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有害效应。由于表亲结婚,先天畸形从44‰增加到13‰,流产和早产从11‰增加到20.6‰。9岁以前的死亡率由13.9‰增加到19.26‰。

这些数据未必完全与汉代婚姻相吻合,但仍有助于理解表亲通婚对汉代人体质的危害。而且,由于医疗水平相对低下,近亲通婚的有害效应在两汉时期更为严重。

其五,野合而婚。这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存在于汉代的原始婚姻习俗。有关“野合而婚”的情形,汉代史籍没有任何记载,但出土文物却提供了确凿无疑的证明。四川成都近郊出土了一块汉代“野合而婚”画像砖,形象真实地展现了这一存在于汉代的婚姻习俗。①(①参见严汝娴等:《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167页,汉画像砖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这块珍贵的画像砖,还向我们透露出这一信息:作者不仅完全运用写实的笔法着意描绘“野合而婚”的场面,而且在创作态度上也十分鲜明地表现出绝不鄙视,甚至多少具有欣赏玩味的意向。这表明,在汉代蜀郡的某些地区,颇为广泛存在着“野合而婚”之习。

“野合而婚”是哪一个婚姻发展阶段的产物?民族学调查及有关历史记载提供了足资证明的资料,如,在处于母系氏族繁荣阶段的纳西族中,“野合而婚是习以为常”的习俗。②(②参见上书,18页。)普米人中也有“野合野婚”之习。③(③参见《古今图书集成》卷一五一四《云南总部·永宁府部》。)而在当时,纳西族与普米族中占主导地位的婚姻形态是群婚。在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处于群婚阶段的波利尼西亚人与印第安人中,也流行着“野合”的风习。④(④参见[德]缪勒利尔著,叶启芳译:《婚姻进化史》,17~18页;[芬兰]威斯特马克著,王亚南译:《人类婚姻史》,172页。)很显然,“野合而婚”是群婚阶段的一种婚姻习俗。由此可见,汉代蜀郡某些地区,还存在着群婚时代的习俗。

其六,在汉代人的亲族称谓中,保留了若干原始社会时期称谓的残迹(而是时绝大部分亲族称谓,已从原始的称谓中分离出来,参见附录一之表四),包括:

父与父的兄弟均可以被子女称为“父”。《汉书·王尊传》载,西汉人王尊“少孤,归诸父”,指的是王尊的叔父或叔。《汉书·王莽传上》云:王莽“内事诸父”,“继四父而辅政”,“诸父”和“四父”亦是指王莽父亲的兄弟。

(2)父称其子女与其兄弟的子女没有区别。《汉书·疏广传》载,西汉人疏广为太傅,其兄子疏受为少傅,“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按,此处所说的“父子”实际上是指叔侄。《后汉书·蔡邕传》也有类似记述。蔡邕和其叔父被人陷害,蔡邕上书陈冤:“如臣父子欲相伤欲,当明言台阁,具陈恨状所言”,“言者因此欲陷臣父子”。把父与父辈兄弟均称为“父”,以及父称其子女与兄弟的子女无区别的亲属称谓,是群婚形态中典型群婚婚姻形态的残留。由于在此种婚制下,父以及其兄弟均是母亲的丈夫,所以,父亲及其兄弟自然也都是子女的父亲,子女均能称其为“父”;而父也可以称其所有兄弟的子女为“子”了。

存留原因与变化趋势

当我们把探索的目光投向边域少数民族中存在的原始婚姻形态时,会联想到一系列问题:在两汉四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少数民族中的原始婚姻状况是否受到文明程度较高的内地人民婚姻制度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原始社会婚姻形态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应当承认,边域各少数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内地文化的辐射,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存留的原始婚姻形态有淡化趋向。导致这个变化的直接动因,乃是内地移民迁徙和政府的某些政策。其中,有三个地区是较为突出的:

地区之一,是九真、交阯的越族聚居区。东汉末年人薛综指出:从汉武帝统一南方后,“颇徙中国罪人杂居其间,稍使学书,粗知言语,使驿往来,观见礼化。及后锡光为交阯、任延为九真太守,乃教其犁……建立学校,导之经义”,“从而使得九真地域越人”“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娶”①,(①《三国志·吴书·薛综传》。)颇有点中原地区婚嫁的风貌了。

地区之二,是越族人与汉族人杂居的丹阳与桂阳地区。东汉初年,丹阳太守李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①。(①《后汉书·李忠传》。)桂阳太守许荆见“郡滨南州,风俗脆薄,不识学义”,便为其“设丧纪婚姻制度,使知礼禁”②。(②《后汉书·循吏列传·许荆》。)

地区之三,是西域的一些地区。史载,汉族移民把内地婚姻习俗带到车师前国,经过长期潜移默化,到两晋南北朝时,其“婚姻、丧葬与华夏小异而大同”。焉耆人“婚姻略同华夏”。龟兹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到了两晋和南北朝时期,龟兹地区的婚姻习俗也已接近内地了。③(③参见《汉书·西域传下·龟兹》;《北史·西域传·龟兹》。)

然而,从整体上看,内地文明对边域少数民族婚姻关系的辐射强度是有限的,许多少数民族长期保存着原始婚姻关系或是某种原始婚俗。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关系是历史演变的决定性基础。边域地区的多数少数民族都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它们中存在着原始婚俗,基本上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因而也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婚姻习俗、通婚方式是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固有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由此决定的婚姻形态也就不可能真正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于边域诸少数民族采取的“雅化”措施,均属礼义教化方面,并没有对其经济基础产生影响。所以,在尚处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地区,原始婚姻关系是不会从根本上消失的。这也是在汉代以后的一两千年中,中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长期保存原始婚姻关系的主要原因。

奴隶社会直接从原始社会发展而来,其中存留着某些原始的婚配方式,乃是人类婚姻史的普遍规律。例如,在古代埃及奴隶制帝国中,普遍存在娶寡嫂和后母的婚习,近代德国社会学家缪勒利尔称之为“原始社会内婚制之回响”。处于奴隶制时代的中亚塞西安人、萨尔马提人以及印度河流的许多部族中,也存在着这类婚姻习惯。

从世界历史的范围看,娶寡嫂和后母这类原始婚俗遗存至后代,与亲族之间的赡养义务有关。在古代犹太奴隶制王国中,盛行“义务婚姻制”。它要求,一个人死而无子,其兄弟必须娶死者配偶,以承担赡养之责。《旧约全书·申命记》还规定,不履行这一义务的人,要受到羞辱和惩罚。①(①《旧约全书·申命记》第二十五章云:弟兄同居,若死了一个没有儿子,死人的妻不可出嫁外人。她丈夫的兄弟当尽弟兄的本分娶她为妻,与她同房。妇人生的长子必归死兄的名下,免得他名字在以色列中涂抹了。那人若不愿意娶他哥哥的妻,他哥哥的妻就要到城门长老那里说:“我丈夫的兄弟不肯在以色列中兴起他哥哥的名字,不给我尽弟兄的本分!”本城的长老就要招那人来问他。他若执意说:“我不愿娶她。”他哥哥的妻就要当着长老到那人跟前,脱了他的鞋,吐唾沫在他脸上,说:“凡不为哥哥建立家室的,都要这样待他。在以色列中,他的名字必称为‘脱鞋者之家’!”(圣经公会印发,242页,1937年中文版))蒙古等族娶后母和寡嫂之习也含有这一因素。②(②参见[意]柏朗嘉宾(JeandePlanCarpin)著,耿昇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至于匈奴族,史无明证,难作最后判断。但作为一种普遍规律,是应当有这一因素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剩余产品稀少所决定的。此外,匈奴族妻后母和寡嫂之俗,还与保持家族种姓、繁衍人口密切相关。汉人中行说在匈奴定居一段时间后指出:“父兄死,则妻其妻,恶其种姓之失也。故匈奴虽乱,必立宗种。”③(③《汉书·匈奴传上》。)寡妇内嫁,对于依靠高生育率来弥补人口耗减以及由于战争男性成员大量死亡的匈奴族来说,是一种颇为适宜的方法。因此,赡养亲人义务、“恶种姓之失”以及繁衍人口,是处于奴隶制发展阶段的匈奴等族中还存留娶后母、寡嫂这类原始婚俗的主要原因。

存留于内地的原始婚姻习俗主要由五种因素所决定。

同类推荐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农民们(下)(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农民们(下)(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间行天下

    间行天下

    她,自小不被家人接受,只好成为一名反朝廷的棋子。当她以为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候,更大的阴谋等着她,难道她真的难以逃离做棋子的命运吗?他,自小不被家人宠爱,只好用冷漠,嗜血,来做自己的保护色。当他以为自己会孤独一辈子的时候,温暖渐渐渗入他冰冷的心,可是该怎样留住这份温暖呢?是意外,还是命运的安排?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霸宠拜金妻

    霸宠拜金妻

    他是骆家堡少堡主,年轻英俊文武双全,却有断袖之癖。不被世人接受的性向,他以死相逼,却穿越时空来到了现代。他遇抢匪,挑黑帮,坐上黑道龙头之位,变得冷漠腹黑,心狠手辣。他开公司,在商海沉浮,爬上商界帝皇的宝座,变得冷血无情,他要人生,就没有人死,他要人死,就没有人敢偷生。事事总有例外。他明明爱的是男人,偏偏对那个小不点宠爱有加,只因他欠她一个人情。她要钱,他给她钱。她要车,他给她车。她被人欺负,他帮她出气。她哭了,他帮她拭泪。她笑了,他的心跟着欢跃。但她想要男人的时候,他怒了!(精彩片段一)“这里是二十万,你要二千元,我给你二十万,够了吗?”骆少勰一招手,二十万元人民币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向小晚的面前。向小晚双眼圆睁,笑得见牙不见眼,双手立时把二十万元人民币揽入了怀里,不停地应着:“够了,够了。”标准的见钱眼开,钱奴。“那……”看到向小晚抱着钱就想走的时候,骆少勰低低地吐出一句话来:“陪我……”“我不是小姐,不陪睡的。”骆少勰的话未完,向小晚就急急地嚷了起来。“我是说让你陪我吃饭。”呃?众人眉宇间尽是取笑。(精彩片段二)“你这脸怎么回事?谁打的?”看到她的小脸上印着五个手指印,骆少勰只觉怒火直上脑门,恨不得把打她的那只手砍下来。向小晚却被他的狠厉和暴怒吓呆了,什么也没有回答。……“别哭,别哭,别哭哈。”骆少勰笨拙地把娇小可人的向小晚抱上了自己的大腿,无视手下们瞠目结舌,他只是爱怜地替向小晚拭着泪。“我不是小孩,你不要像向哄孩子一样哄着我。”向小晚一边哭着,一边把眼泪鼻涕全往他身上擦。“只要你不哭了,我送你一辆宝马。”“真的?嘻嘻……我不哭了,我笑,嘻嘻……”看着向小晚又哭又笑,骆少勰不自觉地扬起了唇瓣,浅浅的笑逸了出来。(精彩片段三)“骆少勰,你放开我,放开我!”被骆少勰扛在肩上的向小晚不停地拍打着他的肩膀和头部。黑着脸的骆少勰把挣扎的小人儿扛回了自己的总裁办公室,丢进了那张真皮转动椅上,他扑上前去搂着娇小的她就是发狠地吻着,想抹去那个男人印在她唇上的痕迹。“你是我的,不准找别人!”“你不是同性恋吗?”向小晚被吻得差点窒息,不满地质问着。“我不管什么恋什么恋的,你是我的,就是我的!我要你做我的——老婆夫人!”呃?向小晚额上直冒黑线。特别注明:本文女主是一个很现实而有点市侩的女人,不喜的,慎入!
  • 原野上的草原

    原野上的草原

    这是一部用心来诉说蒙古草原上的感动的作品,在作者深情地勾勒下,我们仿佛能听见牧民们的放歌与交谈,孩子们的追逐与嬉闹,看见门外树桩上拴着的马,以及狗在来来回回跑。在这篇纯净的土地上,牧民们外出时家里不需锁门,对待外来的客人异常热情谦恭。这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的天堂。他写草原上的每一个眼所能见、心所能感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每一缕思绪无不洋溢着他对草原、对蒙古最热烈的、最深厚的爱。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读后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并归于平静。他的笔很淡,却写活了他所身属的草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蚊帐

    蚊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责任,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对于一个人来说,责任是他一生能否有所成就的重要砝码。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责任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企业制胜的精神堡垒,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岿然不动的坚实根基。“没有破产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企业。”可以说,责任直接决定了企业竞争的成败。责任,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我们生命的始终。从我们来到人世间,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每时每刻都担负着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生命的责任等等。
  •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这《解密中国大案2006》中所收集的案件都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也就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解密中国大案2006》精选了2006年度全国法院审理的部分大案要案,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呈现着非常实在的生活面貌。,所有的纪实文章都是丁一鹤亲自采访案犯或是案件当事人后写成的,这些文章也都经过了案件的承办法官或审判长的审阅,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因为是真实的,展开了他讲述的案件故事和审判故事
  • 娇妻来袭

    娇妻来袭

    她死不瞑目。重生后,一心报复负心人,却意外的遇到了冷酷无情的豪门总裁。他高不可攀,身边女人环绕。她只不过是柔弱的小女子,只能臣服在他的掌控下。他和她从冤家对头到情侣,会经历什么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