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00000050

第50章 焦竑的儒释道三学(2)

张商英由读《维摩经》入佛,后与禅师东林常总、兜率从悦等相与论学,佛学日进,儒学亦日进。他认为只有儒家的世间法是不够的,还要有佛家的出世间法。世间法可以治世,出世间法可以治心。从救治社会弊病说,儒家法可以治标末,佛家法可以治心髓。焦竑对张商英此论非常赞赏,他在《焦氏笔乘》中说:“释氏之典一通,孔子之言立悟。张商英‘吾学佛而后知儒’,诚为笃论。”(《笔乘续》卷二)

又如,后人对王阳明有无二义的理解分歧很大,故对“四句教”的解释尽失阳明本意。而“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语,实可用佛家所谓遮表二法诠解。用此法解,王阳明“心即性”、“良知即天理”与“无善无恶心之体”可贯通为一,了无滞义。《焦氏笔乘》记:“问:‘如来藏具种种功德,今但离一切相,何以满足如来法身?’曰:‘约教中有表有遮,离一切相为遮,具种种功德为表,其实遮中即是表也。’”(《笔乘续》卷二)“无善无恶”是遮,也即此所谓“离一切相”;良知至善之显现是表,即此所谓“如来藏具种种功德”;“遮中即表”,即有无合一。“无善无恶”与“至善无恶”一而二,二而一。佛教之遮表法对于理解王阳明之有无论实在是一个助缘。“学佛然后知儒”,诚非虚语。

又如,焦竑十分仰慕苏轼,以为旷代奇才。但他指出,苏轼见解之超迈,文气之空灵,有得于读佛典之力。尤其苏轼对《周易》的理解,更渗透佛理,焦竑说:

苏子瞻氏少而能文,以贾谊陆贽自命。已从武人王彭游,得竺乾语而好之,心凝神释,悟无思无为之宗,慨然叹曰:“三藏十二部之文皆易理也。”(《刻苏长公集序》,《澹园集》卷四十六)这里很清楚地说,苏轼对于易理的悟解,得自佛理。

第三,呵护佛教。焦竑以佛教为儒学义疏,认为“学佛然后知儒”,他是把佛学作为儒学的辅翼来看的。因此,他反对先儒出于卫道之心对佛教所作的批评,极力辩白佛教与儒家的相同处。他曾对韩愈、欧阳修的排佛给予批评:“二公于儒理本无所得,其辟佛老亦慕孟子之攻杨墨而为之耳,非脚根点地之人。宜无特操乃尔。”(《崇正堂问答》,《澹园集》卷四十七)他提出,韩愈之排佛全在迹上,不过言佛教为夷狄之教,佛教徒口不言儒家先王之法,身不服儒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恩等等,皆摭拾前人排佛之论。韩愈排佛的目的,在重新确立儒家的正统地位。而韩愈所言儒家宗旨如仁义道德等,还在粗率外在处;一入精微,即与他力排的佛教相通。如韩愈与僧人大颠往还,得胸中无滞碍而能外形骸的境界,此正学佛所得的证悟,亦儒者修养所追求的结果。这正好证明学佛的好处:学佛,可以使心性精微,得儒家修养所不能得。欧阳修最为倔强难入,但晚年见富弼得法于净慈本,亦不觉心动,稍稍亲近颙华严问学。可见欧阳修亦不能坚持己见。究其实,二人对儒学所得未深,对心性精微处未加详究,对儒佛会通之旨更是肤隔。他们排佛,只是慕孟子距杨墨之名,自处于褊狭固陋之地。焦竑认为,当时辟佛者多未尽佛理,佞佛者又只慕其外在之迹,皆未能真懂佛教。

对于程颢的排击佛教,焦竑也加以驳斥。程颢是焦竑十分敬仰的人物,但对程颢的排佛,则批评甚为严厉。他曾集程颢排佛语,一一加以辩驳,名《答友人问释氏》。焦竑的辩驳,集中在四个方面:

其一,佛家之空与儒家之理。程颢批评佛家“佛氏直欲和这些禀彝都消煞得尽”,意思是说,佛家主张一切皆空,这样儒家所谓性理也被空掉;佛家盛,儒家伦理纲常就要毁堕。焦竑辩驳说,认为佛家只讲空不讲有是对佛家的曲解。程颢所说,正是佛家所斥的“二乘断灭之见”。佛家主张真空即妙有,故并不废儒家伦理纲常。佛家主张山河大地皆由心造,即不废其妙有。如落有无一边,即是心障。所以,程颢“情顺万世而无情”,正是佛家真精神。情顺万世是有,无动于心是无。有无合一,正佛家妙谛。

其二,出离生死是否利心。程颢指出,佛家的目的是要人出离生死,故是一个“自私自利之心”。生死不能出离,只能顺之。焦竑驳斥说,佛言出离生死,是悲悯世人贪恋富贵之场,引人入道之义;世人贪恋生命,故教之出离生死。但若真成佛慧,即了人本无死。佛学的极

致在于一种襟怀,一种境界。此种境界标志人生之圆满,心灵之纯净;超不超生死,其余事也。佛家非以生死胁持人。这里,焦竑所理解的佛教,已经是以炼养心性为最高目的,主要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学养。生死轮回、今生往生、佛国净土等纯宗教的东西,已被焦竑

视为佛教中粗鄙的东西弃之不道。

其三,精神修养与实际事务。程颢认为,佛学只讲个人内心修养,与实际事务无关涉,故佛教只有“敬以直内”,无“义以方外”;只有“穷神知化”,无“开物成务”。焦竑认为,这是误解佛家,实际上佛家之学无内外,穷神知化与开物成务一而不二。他指出,程颢见寺僧进退有

礼,说“三代威仪尽在是矣”;又说儒家之洒扫应对,与佛家默然相合。这都是说佛家有开物成务,不过佛家之开物成务与儒家不同罢了。佛家之“觉无内外”与儒家“体用一原”是一致的。不必说佛家割裂内外、理事。

其四,明心见性与存心养性。程颢认为,佛家只有明心见性,没有存心养性。此一点特别针对禅宗之顿悟说。焦竑认为,佛氏之明心见性,与孟子的尽心知性同。若真能知性知天,不必更说存养。程颢曾说“明得尽,渣滓便浑化”。既“浑化”,更不必存养,顿悟即是存养。若

必从存养说,佛教之“一翳在眼,空华乱坠”,即有保任心体,勿使糠秕翳目之意。这里,焦竑明显有禅宗意思,重顿悟,不重渐修,悟即是养,不必另有养心功夫。

至于外在的衣服轨仪制度如“削发披缁”之类,焦竑认为不必置辩。他总的认为,程颢辟佛之言,皆未真懂得佛教:“伯淳未究佛乘,故其掊击之言,率揣摩而不得其当。大似听讼者,两造未具,而臆决其是非;赃证未形,而悬拟其罪案,谁则服之!为士师者,宜平反其狱,以为古今之一快,不当随俗尔耳也。”(《明儒学案》第835页)

从以上焦竑对儒佛会通所作的论证看,他思想中有极强的佛学因素。这与明代后期思想界会通儒佛的思潮是一致的。明代后期,随着阳明学的确立与推阐,他对佛道二家的吸收与融合为学者效法而逐渐形成趋势。学者大都到佛理中寻找理论养分,而泰州后学首当其冲。即就泰州内部而论,佛学在学者一路(如罗汝芳、耿定向、焦竑),成了其哲学思想达到深刻、精微的有力助益。而在实行者(如何心隐、李卓吾)一路,则作了冲决名教藩篱,“鼓荡狂禅”的工具。

三道家:以道补儒

焦竑不仅喜好佛书,以之为儒学之助,他也涉猎道家著作。他曾作《老子翼》、《庄子翼》,对老庄进行发挥,目的亦在辅翼儒家。同对待佛教一样,焦竑对于道家,主要吸收其性命之说,而对炼养、服食、符箓、炉鼎之术弃置不顾。《澹园集》中有专论道家一节,其中说:

九流唯道家多端。昔黄老、庄列言清净无为而已,炼养服食所不道也。赤松子、魏伯阳则言炼养而不言清净,卢生、李少君则言服食而不言炼养,张道陵、寇谦之则言符箓而不言炼养服食,杜光庭以来至近世黄冠独言经典科教。盖不唯清净之旨趣寂焉无闻,而炼养服食之书亦未尝过而问焉矣。而悉宗老氏以托于道家者流,不亦谬乎!道以深为根,以约为纪,以虚极静笃为至,故曰虚者道之常,因者君之纲。此古圣人乘要执中而南面无为之术也。岂有几于长生哉!(《澹园集》卷二十六)

在焦竑看来,必须区分道家与道教。道教以老庄列为宗,道家的理论宗旨是清净无为,炼丹服食等道教十分看重的东西,先期道家并无闻者。道教之炼丹符箓各派皆背离了初期道家的宗旨,即杜光庭之删定道教史籍也是抛弃了老庄清净无为之旨。焦竑所看重者,为道家老庄

列的心性理论,其极致为虚极静笃,其理论表现为围绕道与德展开的一系列论证。长生久视是其中次要的东西,肉体成仙更为老庄所不道。焦竑是把道家理论看成“君人南面术”的。正因为此,它可以辅翼儒家,助成教化。他特别轻视道教中性命理论之外的东西。他曾为《盘山语录》作序,其中说:

余少喜是书,不必铅汞龙虎,别安名目,与化金御女,自堕旁门,孳孳然独治心养性为务。此七真之正派也。夫方士言长生者往往穿凿于性命之外,不知养性之即为长生;世儒言性命斥养生,不知养其性者同于天道而不亡。(《澹园集》卷十六)

《盘山语录》为道书,焦竑少年即好之。但他所好者,为书中的性命理论。他认为性命理论是全真道的精华,炼丹、房中诸术为旁门左道,皆在屏斥之列。他与王阳明一样,有“养心即所以养身”的思想。王阳明曾答弟子问道家元气元神元精,认为三者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养心即养精气神。焦竑在这一点上与王阳明相同,认为儒家所谓养生,在于养性、养心;养性、养心则合于天道而自然长生。

在性命理论中,焦竑着重者,在“有”“无”范畴对儒学的补充。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他对老子宗旨的阐释上。焦竑在《老子翼》序中说:

同类推荐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热门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替妃洞房

    替妃洞房

    “我中了春药,你为何急的躲开,你难道忘记我们已有夫妻之实么?你的身子给我那时起,你就已经是我的人,你,知道么?”不像昔日沉着霸气的韩王,虽然此时话中仍旧独断,可异常温柔,这样的韩王,刀绝尘还是头一次遇见。“还记得洞房花烛夜那晚么?”他笑意朦胧,几分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模样,俯视刀绝尘:“几乎一样的容貌,为何我不曾将你们认错呢?”——————————————以一具身躯,换得一场交易以一场交易,换得一生自由一个微不足道的丫鬟,与主子三分相似,便以自由之名,以身为代价,新婚之夜,她,替妃洞房!这,引起的究竟是,这样的祸端?怎样的命运?她虽身份低微,却一身贵气典雅她虽面容苍白,却清秀智慧过人她虽看似羸弱,却手腕雷霆万钧弹指一笑,百媚生,她一介丫鬟,牵惹的是一场怎样的丫鬟人生?为求自由,后宫煞,她一介丫鬟,引乱的是一场怎样的帝王爱情?…红鸾罩中,他们形如陌路!…十月怀胎,她已走入绝境!…一次巧遇,他们再次相遇!…一场风波,他们…!————————前世,她只为一个人活着,十年的追求换来如今的结局!不爱,不痴,一刀绝红尘————刀绝尘!今世,她为一张卖身契,替妃洞房!依旧无爱,为了怀中娇儿,为护他一生周全,她倾尽所有!本以为已经成为定局!岂料意外的人,闯入——熟悉的面容,熟悉的气息,她笑!前世今世,她的命运果然坎坷!结局是美满——片段,没有,全是内容!强推《赖上前妻》———清和《禽兽太子妃》——游紫怜《傲世紫瞳》——晴依悠然《得意风流》——风恋音
  • 家有保健师

    家有保健师

    日子过得清贫点儿,没什么可怕的,一家人快乐安康地生活才是一种幸福。更何况只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只要肯踏踏实实地劳动,何愁不能致富呢?无论何时,健康是生命之基、快乐之本、幸福之源,我们都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从日常生活做起,从一天三顿饭做起,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做自己的家庭保健师。
  • 鱼的声音

    鱼的声音

    由尹向东所著,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之一。本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入了《冬季爱情》、《陪玉秀看电影》、《晚饭》、《牧场人物小辑》、《相隔太远》、《城市的睡眠》等小说作品。
  • 白少,宠妻如命

    白少,宠妻如命

    “小柔,我爱你。”男友的生日宴,公然挽着她异卵双胞胎的妹妹出现,只当她不存在般,诉说着彼此的爱语。她心碎了一地,脸上却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艳丽笑容。“既然这样,那我祝你们有情人终成怨偶。”只留给他们一个骄傲的背影,没有人看见,转身之后,她眼角滑落的泪,和心底的绝望。两年的感情,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笑话。直到遇见了他,白胜,英国皇室公主的子孙,国家安全局局长白迟的儿子,国安局反恐特勤队队长,华丽丽的军三代,香港最具价值的黄金单身汉。他用他的深情,许给了她一整个宇宙。*【腹黑毒舌卷】“姐姐,爸爸已经答应我和少泉的婚事了,就在皇朝国际酒店举行,少泉说越隆重越好,但是我最想得到的,还是你的祝福,你能去参加吗?”季柔一脸诚恳的说,话语间,透露出的是无尽的炫耀。她暗嘲,这演技倒是越来越长进,都能角逐奥斯卡了。正要说话,一旁的男人却云淡风轻的道:“不巧,我已经答应英女王那天要带妍妍去参加白金汉宫的王室盛宴,季小姐不嫌弃的话,婚礼那天我可以让闵总打个折,就算作是我和妍妍送的礼金了。”看到季柔有如便秘般的表情,她不厚道的想拍桌大笑。事后,她开玩笑问他:“你一个大男人,用这种招,不觉得幼稚啊?”那人勾唇,脸上是风华绝代的浅笑。“招不存在幼稚不幼稚,只要管用就行,你不觉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她们来说才是最受打击的么?”*【温情溺宠卷】拍卖会上,他一掷亿金,只为博佳人一笑。她弱弱的问:“我是不是太败家了?”那人答曰:“不会,赚了钱就是用来给老婆败的,不然赚那么多的钱,连个帮我花的人都没有,多没成就感。我现在就缺个人给我败家。”某人无限感动ING“你不要对我太好,会把我宠坏的。”“宠坏就宠坏吧,就算有一天你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只会笑着闭上眼睛。”*【如狼似虎卷】“阿胜,今天又有女人找上门了,她说跟你青梅竹马,感情深厚。”某人语气不善。正在她颈项边啃咬的男人漫不经心的“哦”了声:“那你怎么说?”“我说我是你老婆,明媒正娶,情投意合。”男人点点头。“不错,下次再有人上门,你就说你是我孩子她妈,同床共枕,情比金坚。”女人疑惑。“孩子都没有,哪来的妈?”“乖,我们现在不是在造么。我努力点,你很快就能当上妈了。”说完,果断的扑倒,吃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能拥有一个明朗且坚强的心,便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篇文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因为她坚强,所以她不畏艰难,因为她善良,所以她得到了爱。她就是本文女猪,柳清荷!希望此文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龙烽,初云国的二皇子,初云国第一美男,性格残暴,自私,清荷的未婚夫。之前厌恶清荷到极点,恨不得她可以永远消失。但是在他成功的退婚之后,为什么发现这个小女子其实很可爱呢……无名,带着银色面具的侠盗,武功高强,神秘莫测。真实身份更是神秘,和清荷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龙熠,初云国太子,性格温柔,总以一副微笑的姿态示人,但内里却是一个超级腹黑男。时而阴险毒辣,时而善良通情,是所有人里最复杂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永远不会对别人付出真心的人,但是对清荷却破了这个例……目前先介绍这三位男主,后面会随着故事的发展出现更多的男主,敬请期待喽~~呵呵,不太会写简介,但是故事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l连接好友文文《天纵逍遥》
  •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收录蔡骏早年中短篇小说十九篇。作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迷宫中寻找永恒之爱,然而爱情之花花开有时,人类注定长怀无法解开的忧愁。“爱人的头颅”千年不朽,灵魂长驻其间,千年来他只爱一个女子;她与“爱人的头颅”长相厮守,直至进入坟墓,爱尽今生。神秘的白猫化作美女夜夜来伴,“恋猫”之人是否能放下南泉和尚的那把屠刀?烽火连天,“一封家书”一路平安,两地之人已生死相隔。白衣女子轻轻地绕过卫兵,走上了城门。她来到高高的城垛边,整个城池和城中央巍峨庄严的宫殿都在眼前。你们顺着长长的城墙根看过来,可以看到她缓缓拉动吊着人头的绳子,直到把那颗人头捧在怀中。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回忆录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回忆录

    《回忆录》为短篇小说集,依出版顺序是系列第四部。《银色白额马》讲述了赌马赛上一匹白宝驹将稳操胜券,但驯马师阴谋割伤其腿腱不料被马踢死,正巧有人来探马被疑凶犯,马则脱逃被另外厩主藏匿。福尔摩斯终得破案,宝驹按时出赛大获全胜。《最后一案》叙述福尔摩斯与强大的恶势力头目莫利亚蒂斗争,屡挫对手,对方疯狂追杀,一路追到瑞士,二人搏斗坠崖同归于尽……每个故事都自成体系,悬念迭起,情节一波三折,步步惊心,引人入胜,充满了作者特有的惊悚、紧张、刺激和恐怖的色彩。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