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00000049

第49章 焦竑的儒释道三学(1)

泰州之学,以修身立本为宗旨,百姓日用为途径,有极强的平民色彩。至焦竑,以一个博学的学者,研穷经史,旁通释道典籍,熔铸成一个融合儒释道三教,以知性求仁为宗旨,经史百家为辅翼,由博反约为方法的新系统,在泰州后学中别开一脉。焦竑之学,既有王艮的平实与切己,又避免了他的固执与单薄;既有何心隐、李贽发皇自立、尊身信己的精神,又避免了他们理论上过于愤激、行为上过于恣纵的弱点。焦竑与其师耿定向亦不同,耿定向之学止于四书和佛学,过于拘迫且倾向于实际事务,焦竑则参之以经史,规模阔大,其学有极浓

的学院气息。

焦竑(1541—1620)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南京旗手卫人。万历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大学士陈于陛欲以焦竑领职集多官修史,焦竑上《修史条陈四事议》辞谢,私成《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国史经籍志》五卷。曾任东宫讲读官,著《养生图解》,取历代太子可为效法之事编为一书,配以绘图,欲进上太子,以同官反对未上。后为顺天乡试副主考,被劾以“所取士文多险诞语”,谪福宁州同知,后二年辞官归南京,不复出,以讲学为事。著作有《澹园集》四十九卷,《澹园续集》二十七卷,《焦氏笔乘》六卷,《笔乘续》八卷,《老子翼》、《庄子翼》等书。

一儒家:知性复性

焦竑继承了孟子以来的心学传统,特别是王阳明的“良知说”、罗汝芳的“赤子良心说”和耿定向的“不容已”说,提出“知性”作为为学宗旨,他说:“君子之学,知性而已。性无不备,知其性而率之以动,斯仁义出焉。”(《国朝从祀四先生要语序》,《澹园集》卷十四)焦竑认为,

儒者修养功夫,首在知性,知性者,知己性原来万理具足,不假外求。知性然后率性。性的内容即仁义孝慈,率性则仁义孝慈显于心中。这里仍然是对泰州之学现成良知的继承。焦竑的特点在于,他把率性作为一种内向体验中的顿悟:

今人劳劳攘攘似件件都久缺的一般,岂知性中无所不有。所以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我实备之。我不能受用,却逐逐然向外寻求,此所谓“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也。果能回光返照,瞥地一下,见得现现成成,原无亏欠,是大小快活!(《明德堂问答》,《澹园集》卷四十九)

现成良知是心性合一的,良知由性之形上领域显现为心之形下领域,是一种顿然超悟,并且伴随着愉悦的心理感受。这种愉悦,是美善合一的。有了这种感受,心中顿觉生动活泼、充实丰富,自由无拘执。这种愉悦,与孔门颜回“陋巷瓢饮而不改其乐”之乐不同。它不单单是道德理性战胜感情欲望所获得的道德的愉悦,而更多的是心与理一、天人一体、充实丰富的审美的愉悦。这是泰州学派自王艮《乐学歌》以来一脉相承的,是焦竑“识性”的最高境界。

焦竑提出,要达到这种境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通过“学”,克治忿懥好乐之情,恢复本有之性,他说:

夫学何为者也?所以复其性也。人之为性,无舜跖、无古今,一也。而奚事乎?学以复之也。性自明也,自足也,而不学则不能有诸已。……情立而性真始梏,故性不能无情,情不能无妄,妄不能无学。学也者,冥其妄以归于无妄者也。无妄而性斯复矣。(《原学》,《澹园集》卷四)

自李翱提出复性说,宋明理学家多宗之,尤其心学一派。焦竑也主张复性说。知性复性,必须克制情欲,焦竑在性情关系上主张因性生情,化情返性,他说:“性水也,情波也,波涌则水溷,情炽则乱生。波生于水而溷水者波也,情生于性而害性者情也。故曰君子性其情,小人情其性。”(《古城问答》,《澹园集》卷四十八)情既害性,且情不能无,对治的办法就是体认喜怒哀乐未发之中:

问“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先生(焦竑)曰:“此圣贤最吃紧之言,程门自明道至延平以此传为学脉。此处信得及,所谓‘但得本,莫愁末’,何事不了?古人言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是本来面目,即此意也。此本命元辰,能不失此,即谓之执中。余尝言,意必固我既无之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最当体会。”(《澹园集》卷四十八)

“意必固我”是念虑、意志、自我意识,喜怒哀乐是情感。无情感、无意志,此时心中一片空明。空明则性地自然显现。这也就是他所说的“可剥的尽力剥去,只到不可剥处,真实自见”。性地即是中,即是本来面目,故曰“本命元辰”。立此以为本,则无处非是。焦竑特别表彰《中庸》一书,认为是孔子微言所萃;《中庸》所言,无非叫人体认未发之中。

焦竑的性情关系论,多袭取正统儒家的说法,与同是泰州后学的何心隐、激烈反传统的人物李贽大异其趣。何心隐说:“性而味、性而色、性而声、性而安佚。性也,乘乎其欲者也,而命则为之御焉。”(《何心隐集》第40页)承认声色臭味等感官欲求是人性的内容,是不可无的,故曰命。命者,现实的必然性而已。道德必须在人的感性欲求中实现,离开了欲也无所谓性,欲只可求其合理满足,不可无。所以,何心隐反对周敦颐所谓“无欲”。何心隐还认为,只要与百姓同欲,此欲即是积极的,不但不能遏制,还应加以培育。李贽也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天然如此,人人皆同。所以私心、功利之心是人的本心:“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然则为无私之说者,皆画饼之谈。”(《藏书·德业儒臣后论》)焦竑主张体认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主张去情复性,这表明他在性情关系论上是不同于王襞、罗汝芳,也不同于何心隐、李贽的温和派。他这种温和的态度和乃师耿定向最为接近。在儒学理论方面,他不如前之罗汝芳、后之刘宗周体验那样深刻,蹈袭前人成说者多,自创新意者少。这是他的温和立场和学者型的理学家性质决定的。

焦竑学问十分广博,于书无所不读,这一点与一般理学家特别是明代前期理学家学止于四书而倾全力于心性体验有所不同。但他也重视由博返约,下学上达,他说:“学期于上达,譬掘井期于及泉也。泉之弗及。掘井之何为!性命之不知,学将安用!”(《答耿师》,《澹园

集》卷十二)他反对程颐、朱熹的学术趋向,认为程朱用力在多闻多识,于己心照管不及。程朱的格物论是对孔孟修身传统的误解,他说:

孔孟之学至宋儒而晦。盖自伊川、元晦误解格物致知,致使学者尽其精力旁搜物理,而于一片身心反置之不讲。阳明先生始倡良知二字,示学者反求诸身,可谓大有功矣。朱子解经不为无功,但于圣贤大旨未暇提掇。(《答友人问》,《澹园集》卷十二)

从这些批评看,焦竑对朱熹的看法沿用了王阳明及王门弟子的基本观点。他虽然非常重视博观泛览,但他又批评朱熹的格物致知遗落心性修养。这说明,明代理学对于宋代理学已经发生了转折,心性之学成了讨论重心,理学呈现更加伦理化、更加内在化、更加体验精微的特点。即使朱熹这样十分重视心性论的哲学家,他的突出的理性精神仍然遭到明代许多儒者的排击。

焦竑还提出“盈天地间皆心”的思想,从儒学和佛学两个方面解释其本体论。焦竑与弟子有一段问答:仲晋曰:“心只在方寸间。”先生曰:“此血肉心,非真心也。”谢生曰:“浑身皆是心。”先生曰:“盈天地间皆心也。古人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古城问答》,《澹园集》卷四十八)

在焦竑这里,心主要不是思维、情感等的官能,而是“宇宙的心”。前者是方寸间的血肉心,它的主要功能是主宰视听言动。“宇宙的心”是象征形态的天地万物根本之理,这个心是“真心”。理一分殊,它表现为具体事物之性。性无不在,故“盈天地间皆心”。在焦竑这里,心与性是同一的,“宇宙的心”、“真心”与天地万物根本之理是同一的,这是从心学的道德本体论着眼。若从佛学着眼,“盈天地间皆心”之心为识,天地万物皆识所造,万物皆假色,其性为空。若能认取心之绝对空寂本体,则我心中无有半点外色之映象,心中只余一片空寂,故曰“无寸土可得”。焦竑的“盈天地间皆心”,既可以儒家思想解,也可以佛家思想解。由他尊信孟子、阳明之学说,心即性,性即心;由他以佛解儒,儒佛互释说,心即识,“真心”即空寂的“本来面目”。

焦竑早年,心和物、有和无还是截然分离的,还没有形成即有即无、即动即静、即物即心的识度。至晚年,有无动静心物才打成一片。他自叙其成学经历说:

余幼好刚使气,读《老子》书如以耳食无异。年二十有三,闻师友之训,稍有志于学而苦其难入。有谈者以所谓“昭昭灵灵”引之,忻然如有当也。反之于心,如马之有衔勒而户之有枢纽也。参之近儒而又有合矣,自以为道在此也。顾数年以来,触涂成窒,有窒必有疑;考古多乖,有乖必有反,盖未尝暂去于怀也。顷多困衡,既久浸以成疴。偃息之余,俄有独寤,乃喟然叹曰:向也未尝不非意识,而或思离意识以求寂;未尝不贵无心,而不知本心之自无知;慕清净而不知无垢之非净,知有真我而不知无物之非我,皆谈者有以误之也。自此驰求意见,了无朕迹,而余几为无事人矣。(《老子翼序》,《澹园集》卷十四)

此“昭昭灵灵”,即心;但这里的心不是如王阳明那样的即心即物之心,而是空寂之心。此种对于空的体验和证悟,作为一种心中景象玩味,如王阳明所谓“玩弄光景”尚可,一遇实际,则处处窒碍不通。后遭贬谪,困心衡虑之中多方探求、体会、玄思,才意识到离动求静、离物言心、离外境而求心体虚寂之弊,认识到本心既无知又有知,万物既是染也是净,我与物不二,心与境本一,悟“人心之妙,囊括太虚,不可以有无求,不可以取舍得”(《书唐子张卷》,《澹园集》卷二十二)。

焦竑的儒学,由识性体仁、去情复性,到体认未发之中;从批评程颐、朱熹心性与物理割裂为二,到“盈天地间皆心”,再由“盈天地间皆心”到即有即无、心物合一,反映出他思想的逐步深入,而在这一过程中,佛学是重要的诱导因素。

二佛家:儒释不二

焦竑自诸生时即受学耿定向,耿定向以佛解儒的方法对他影响很大。他的另一位老师罗汝芳也有很强的禅学色彩。此外,焦竑与李贽友善,其情谊之笃超出一般学者间的交往,李贽的“三教融合”对焦竑也有相当大的影响。焦竑受师友熏染,精研佛典,佛学是他学养构成中一大成分。但他对于佛家思想的吸收,不像耿定向那样是外在的借佛说儒,而是更与罗汝芳与李贽相像,儒学佛学水乳交融。他的儒佛会通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儒释本来不二。焦竑认为,儒释两家,教虽不同,道则为一,佛家义理与儒家宗旨可以圆通。他写有《弥勒赞》、《观世音菩萨赞》等,晚年至有《枝语》,纯以佛法解儒。他还为新刻佛经作序,广泛传布儒释会通宗旨。如他在《刻大方广佛华严经序》中说:

《记》曰:“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圣人之教不同也,至于修道以复性则一而已。故博大真人澹然独与神明俱,与圣人洗心退藏于密而吉凶与民同患者固不同也,况大慈氏梦幻其身,尘垢其心,倜然高举于天人之表,独示万世以妙湛无明真如自性,与中国圣人岂必其尽合哉!晚而读《华严》,乃知古圣人殊途同归,而向者之疑可涣然冰释已。何者,华严圆教性无自性,无性而非法;法无异法,无法而非性。非吐弃世故,栖心无寄之谓也。故于有为界见示无为,示无为法不坏有为。此与夫洗心藏密而与民同患者岂有异乎哉!孰儒孰释,奚异奚同。(《澹园集》卷十六)

儒释不同,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及形服仪制等方面。若论两家道理之极致,如有无合一、理事合一等,则无不同,甚至本体、功夫、心性等,也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他同意隋代大儒王通关于儒佛异同的说法:儒佛不同者,在外在迹象,所谓“轩车不可以适越,冠冕不可以至胡”之类;而其精髓处,如心性等,则无不同。所以,《华严经》是一部儒释都不可不读的书,儒家经典与释典、儒家圣人与佛是相通的。他还说:

余谓能读此经然后知六经《语》《孟》无非禅,尧舜周孔即为佛。可以破沉空之妄见,纠执相之谬心。上无萧衍之祸,下无王缙之惑,其为吾孔子地也不益大乎。(《澹园集》卷十六)

他认为《华严经》的精髓即在法与性相容无间,这既可破本体上沉空守寂,又可破功夫上拘执事相,从而达到理事双融、理事无碍的境地。此即儒家经典中下学上达、性与天道同百姓日用一以贯之。故佛教是孔学之助而非其害。他自认为不像宋司马光那样,知佛而不敢谈佛,

以为妨孔,而是直谈直悟,儒释两益而不相妨。他反对辩争儒佛是非,高其壁垒,主张不辩而两存之,他说:

学者诚有志于道,窃以为儒释之短长可置勿论,而第返诸我之心性。苟得其性,谓之梵学可也,谓之孔孟之学可也,即谓非梵学非孔孟学而自谓一家之学亦可也。(《答耿师》,《澹园集》卷十六)世之与释氏辩者多矣,大抵病其寂灭虚无、毁形弃伦而不可为天下国家也。夫道一而已,以其无思无为谓之寂,以其不可睹闻谓之虚,以其无欲谓之静,以其知周万物而不过谓之觉。皆儒之妙理也。……故学者与其拒之,莫若其兼存之,节取其长而不蹈其弊。(《释家》,《澹园集》卷三十六)

这里,焦竑表现出对佛教的极大宽容,不似世儒只在迹象上辨,或重复千年来排佛旧论,说佛家抛弃人伦,不可以治天下国家。他是从学术着眼,从儒释道皆为宇宙本体的体现但其侧重点有不同着眼,认为世儒所斥之虚寂、静、觉皆儒佛同具之妙理。这与王阳明所谓“道一而已,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释氏之所以为释,老氏之所以为老,皆是道也,宁有二乎”(《寄邹谦之》,《王阳明全集》卷六)同一精神。此外焦竑认为,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生长壮大,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其拒斥,莫若兼存之;与其与之辩争,不如与儒家思想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士人修身养性、增加学力的养分。第二,读佛书可增慧解。焦竑既主张儒佛在学理上有根本一致处,所以他认为读释典不会妨害对儒学的理解,反倒可以对之有助益。在他看来,儒释都是求性命的学问,但儒家孔孟之学被历代注疏家弄得支离破碎,其精微意旨晦而不明。再加上各种俗学、杂学的穿凿附会,性命精蕴丧失几尽。从这个角度看,佛书排除杂学,直趋性命心源,能够发明儒家性命之学。故视佛学为儒学之疏解也无不可,他说:

孔孟之学,尽性至命之学也,独其心约旨微,未尽阐晰。世之学者又束缚于注疏,玩狎于口耳,不能骤得其意。释氏诸经所发明,皆其理也。苟能发明此理,为吾性命之指南,则释氏诸经即吾孔孟之义疏也。(《答耿师》,《澹园集》卷十二)

比如,佛典中“即心即佛”的思想,就可以帮助理解儒家心学主旨。颢之识仁,陆九渊之先立其大,王阳明之良知,皆得力于佛书此语。他们的思想,亦可以归结为佛书此语。甚至孝悌,尧舜亦可作如是观:即孝悌即尧舜与即心即佛本非二说。盖人心一物,而仁也,良知也,则皆其名耳。此理儒书具之,特学者为注疏所惑,溺不得其真。而释氏直指人心,无儒者支离缠绕之病。……张商英云:“吾学佛而后知儒”,亦犹此也。(《答友人问》,《澹园集》卷十二)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热门推荐
  • 一世荣宠之侯门嫡女

    一世荣宠之侯门嫡女

    成亲七年,她倾尽所有,全心付出。却不想他官拜丞相之日,所谓的良人拥着善良柔弱的妹妹,冷眼看她胎落身死。她恨,她怒,她怨…她发誓:如有来世,她定要血债血偿,将欺她负她害她之人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他们永世不得超生。本以为身死魂灭,却不想老天垂怜,让她重生。这一世她断情绝爱,斗姨娘,惩庶妹,报母仇;这一世她惊才绝艳,拒渣男,斗皇权,显风华;且看她如何扫除一切障碍,走向辉煌幸福的人生?又是谁一直替她遮风挡雨,予以她一世荣宠?精彩片段1:“听说你要招亲?”一袭黑衣,满目赤红的男子如风一般闯进屋里,将某个可恶的女人拽进怀中质问。“我这个年龄早该成亲生子,招亲并不奇怪!”“不准!”某男微眯着双眼,“我娶你!”精彩片段2:“昭儿,只要你留在我身边,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幡然悔悟的渣男满目凄然,苦苦哀求。慕昭冷冷一笑,眼神冰冷,毫不犹豫挥开他伸过来的手:“除了要你死,我什么都不要!”宅斗文,女主成长型,男主强大,一对一,文文慢热,但是绝对精彩,欢迎跳坑╭(╯3╰)╮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常嚣张:腹黑王爷,不嫁你!

    妃常嚣张:腹黑王爷,不嫁你!

    你的笑,你的好,我的悲,我的喜,我们从来没有在同一时刻有着相同的感觉,我的伤,我的泪,你的痛,你的悔,我们总是在同一时刻享受着与彼此从不契合的感觉。我仰慕的时候,你爱了别人,你靠近的时候,我念着别人,我们错过了所有不应该错过的从前,我放手的那天,你已愿为我舍生,你开口的瞬间,我已迈出昨天,我们在一步之遥同时收起指间。你爱了,宠了,我拒绝了,你说你痛了,你走了,冷了,我才发现,我也会痛了,终于,在同样的时刻我们有了同样的感觉.一夜之间,她从任性率真的将军小姐沦落成最卑微的带罪宫女,被万人唾弃。她喜欢他,却被他当众拒婚三次,因为他有深爱的女人。到如今,她成了他恨之入骨的仇人,成了他百般折磨的女人……楚天笑(翊王):小敏所受的一切,本王会从你身上加倍讨回来!他是俊美深沉的十四王爷,澈王。对她有爱有愧更有情,在罪恶的深宫里总以一份微笑护她周全。楚天澈(澈王):暮雪,只要有本王在就绝不允许别人再欺负你!他是亲和善良的护卫,叶钧。懂她怜她心疼她,在她最绝望的时候唤醒她的生存意念,亦是她落魄生涯中唯一的一盏灯。叶钧:小雪,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或许我们已经定亲。他是嘻哈纯真的十一王爷,豫王。敬佩她关心她,在她最寒冷的时候将自己的狐裘赠她取暖。楚天灏(豫王):如果你想走,我愿意帮你。****[精彩片段]“怕了?”他居高临下俯视着她,冷冷勾唇,“你可以求本王饶了你,或许本王会答应。”而林暮雪的眼睛只淡淡扫过他冷俊的面容,轻轻闭上了眼,“命是我自己的,你没有权利决定我的生死。”他,一步,一步,逼近,将她逼到无处可退,在她威胁恼怒甚至乞求的目光中残忍得将自己高大的身躯压向她,语带三分嘲弄,“装什么清白,这不是你十几年来的目的吗?笑!给本王笑!快点朝着本王笑!求本王要了你!说!”[精彩片段]杀了他,杀了他就自由了!杀了他为父亲报仇,为大哥报仇,也为自己报仇!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楚天笑起身,任由肩膀上的血顺着衣服流下,笑容邪魅残忍,一步一步带着迫人的压力走近她,仿佛受伤的并不是他,弯腰俯视着颤抖的林暮雪,他说,“你居然三番四次偷袭本王,当真以为本王不会杀你吗?!”[精彩片段]
  • 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当现实变成了梦幻!而梦幻变成了现实!亡者的重生,英雄的复仇。据百万亡灵,成就亡灵天灾,摧毁一切复仇的阻碍成就亡灵暴君之名。李炜重生到十年前《天下》刚刚开启的岁月,利用自己十年的游戏经验演绎自己的复仇传奇。
  • 这样记忆最高效

    这样记忆最高效

    有的人,大段文章看一两遍便能背诵,考前随便翻翻书就能拿到好成绩——这让我们既羡慕又嫉妒,从而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我的记忆力这么差?为什么我没有这种超能力?”其实,归根到底,这是记忆方法的问题。没有方法,记忆就不快、不准、不牢。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改变这种记忆现状,充分发掘自己的记忆潜能,轻松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这样记忆最高效》从兴趣、情绪、习惯、方法、环境等九个方面,归纳整理了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多种记忆方法,把学生从遗忘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江湖真实往事:苍狼黑道

    江湖真实往事:苍狼黑道

    ,只会打打杀杀,早已和哪些贪官公检法系统手握重权的大人物们称兄道弟,重演了一遍现代黑社会流氓团伙形式。在官场,商场,将年轻美貌的姐姐北大才女嫁给整合后的狱中第一霸主,利用各方面的黑社会势力,在出狱后,组建了名为天堂百货现代公司组织,如鱼得水,发展,发达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刚纠集在一起的地痞流氓,为了占地盘敛财,在社会上更是呼风唤雨,已经有了固定地盘,收入可观的黑社会团伙,开始收买三教九流迅速扩充自己的实力而羽翼丰满,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黑社会,灯红酒绿的大都市,打成一遍,他们瞒天过海,胆大妄为,本书讲叙一个因过失杀人的当代大学生作为各方黑社会势力的“特使”,就是他们的天堂
  • 高级经理人训练指引

    高级经理人训练指引

    企业要想有规模地成长,企业家要想成为行业霸主,企业要想增强抵御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就需要开始思考如何拥有更多的高级经理人才。而作为个人要想在商业领域有所作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企业的中流砥柱,要想实现自己的管理之梦,就要思考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高级经理人。 毫无疑问优秀的高级经理人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培养,训练和磨砺达成的。当你梦想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经理人,想要跨上知识经济的大陆块,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时候,那么你必须用心衡量一下,到底应当怎样去磨练自己,同时你也要给自己一个很高的目标和理想,向着理想和目标前进,该专业就专业。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