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不增不减经》主要说明众生与佛是“一界”这一“甚深义”:“此甚深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亦是如来心所行处。……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注释:同上书,467页上。]这是说,所谓甚为深邃的义理(“甚深义”)是诸佛如来的智慧才能察知的最高真理,按照这种真理,众生、如来藏和法身三者是不异的,是同为“一界”的。经中也以自性清净心,客尘烦恼所染的“不可思议法”来论证三者同一说。值得注意的是,法身是果位,此经通过如来藏说而把众生和法身等同起来,强化了众生必能成就佛果的意识。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继承《华严经》的“三界唯心”观念,宣扬人人都有如来藏心。又吸取《法华经》的三乘归于一乘的思想,暗示包括断绝了善根,缺乏成佛条件的“一阐提”(icchantika)人在内的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都可以成佛。此经对如来藏作了充分的论述。文中就如来藏作了定义性的界说:“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为如来藏。”[注释:《大正藏》第12卷,221页下。]又展开说:
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何以故?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刹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注释:同上书,222页中。]
“上烦恼”,指强盛的根本烦恼。意思是说,如来藏既是自性清净,又不离烦恼,为烦恼所染,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如来境界。心与烦恼互不相触,怎么会有染心?然又由于有烦恼,为烦恼所染而有染心,既是自性清净心,又有染污,这其间的道理是难以理解的,只有如来智慧才能了知。这些话的实质是:所谓“心性本净,客尘所染”思想的密意,即隐藏的旨意是指的“如来藏心”,亦即众生烦恼身中存在有如来藏心。经文强调这是理解清净心又有染污的意义的奥秘所在。
此经还设《空义隐覆真实章》,强调运用如来藏智来了知如来藏,即了知自性清净心。文说:“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注释:《大正藏》第12卷,221页下。],“有二种如来藏空智”[注释:《大正藏》第12卷,221页下。]。用空智对如来藏进行观察,把如来藏分为两种:(1)“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注释:《大正藏》第12卷,221页下。]意思是说,如来藏是超越烦恼,不同于烦恼的,即使生起烦恼,如来藏智也能把它断除,也就是于如来藏中烦恼为空,是为空如来藏。(2)“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注释:《大正藏》第12卷,221页下。]这是说,如来藏永远不脱离也不异于佛法,具有佛的各种功德,从这方面看,又是不空如来藏。综合如来藏的“空”与“不空”两层意义,就为众生的修行成佛提供根据和途径。由此同经《法身章》还把如来藏分为“所缠”与“出缠”两类,前者指被烦恼所缠缚的状态,包含空与不空二如来藏,后者指断除烦恼缠缚的状态。后来,那烂陀寺僧人坚慧撰《法界无差别论》和《究竟一乘宝性论》,大力发挥般若空智和如来藏关系的学说,提出以如来藏借助于般若空智来成就功德,作为佛教实践的基本方法,还以菩提心代表如来藏,这都对后来佛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佛性
随着如来藏思想的流行,印度大乘佛教又出现《涅盘经》,把如来藏与佛的本质统一起来,强调两者的一致性,称为“佛性”,以阐扬众生成佛的可能性及超越根据。《涅盘经》和上述阐发如来藏思想的三部经典同属如来藏系统,三部经典的如来藏观念系从自性清净心发展而来,而《涅盘经》则把如来藏发展为佛性观念。[注释:《涅盘经》最早使用“佛性”一词。东晋时佛驮跋陀罗译出的《大方等如来藏经》载:“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大正藏》第16卷,457页下),有“佛性”一语,但同经梵文本此语为Prakrti,是本性、自性的意思,而不是佛性。]涅盘经类中,最重要的是《大般涅盘经》(《北本涅盘经》),此经“以至极妙有为指南,常住佛性为宗致”[注释:《大般涅盘经集解》卷1《序经题·智秀序》,《大正藏》第37卷,379页中。],着重阐述佛性问题,即众生成佛的先天性根据和原动力问题。本经前分[注释:经文共二万五千颂,前分四千颂,后分二万多颂。40卷本《大般涅盘经》的前10卷相当于前分,11卷至40卷为后分。]用如来藏说明佛性,后分则对佛性的说法有了变化,把佛性归之于“法性”、“胜义空”,反映出对如来藏观念的继承与发展。下面以《大般涅盘经》为中心,简要介绍佛性的字义、涵义、类别、特性、普遍性以及见性诸问题。
佛性与如来藏意义相通,但“佛性”系译自“佛界”。“界”,据《阿毗达磨俱舍论》解说:“法种族义是界义。……界声表种类义。”[注释:《阿毗达磨俱舍论》卷1,《大正藏》第29卷,5页上。]又,《瑜伽师地论》载:“问:‘何等是界义?’答:‘因义,种子义,本性义,种性(姓)义,微细义,住持义,是界义。’”[注释:《瑜伽师地论》卷56,《大正藏》第30卷,610页上。]总起来说,“界”有种类、种族、种性的意义,又有因素、要素、种子、根基、基础的意义,还有本性的意义。佛界含有二义:一是佛的法性,即佛的体性;二是佛的因,即佛的因性。也就是说佛性原指佛的体性和因性两方面的意义。随着佛教的发展,“界”义也不断变化,“佛界”、“佛性”义也不断被引申,涵义更为丰富,以致佛性在不同派别、不同经典中又有种种异名:第一义空、胜义空、智慧、中道、涅盘、法性、真如、实际、般若、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八识、首楞严三昧、师子吼三昧、法界等。这些不同名称所指示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和佛性或基本相等,或相通,或在某种意义上相合,而成为或被认为是佛性的异名。
从如此众多的佛性异名中,也可见佛性的繁杂的内涵。若就不同异名的意义侧重点加以归纳的话,似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清净心性。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侧重于这层涵义。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既排除烦恼染心,又含有成佛的功德。
(2)万物体性。如《大般涅盘经·师子吼品》就把“佛性”说成“法性”。法性是指包含众生在内的一切万物的本性,而这本性与佛性又是吻合的,从这方面说,法性就是佛性;或者说一切事物为佛法所摄,从这方面说,佛性即万物体性。把佛性等同于法性,也就把佛性的意义扩展了。
(3)真实本体。“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显真如。”[注释:《佛性论》卷1,《大正藏》第31卷,787页中。]“人法二空”,是指一切事物的真实本相,也就是上面所讲的“法性”。“真如”,是遍布于宇宙万物的真实本体。也这是说,佛性是通过一切事物实相“空性”所显现的真实本体,是超越主客、能所二元存在的真如境界。佛性与“空性”,与“真如”是相通、相等的,由此也可说佛性就真实本体。
(4)空性智慧。“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智者见空及与不空。……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注释:《师子吼品》,《大般涅盘经》卷27,《大正藏》第12卷,523页中。]这是和《般若经》的思想相沟通,把了解空性的般若智慧也包括在佛性之中,视智慧为佛性。又,“中道”是远离空不空二边的中正境界,也是最高真理。以中道为佛性,也就是把中道这一最高真理与佛性等同起来。可见佛性就众生主体的品性结构来说,既包含有功德,又包含有智慧性,还包含有真理性。
(5)殊胜禅定。《大般涅般经》卷27称,“首楞严三昧”有五种名[注释:详见《大正藏》第12卷,524页下。],其中一种名为佛性,认为佛性即首楞严三昧。首楞严三昧是梵文音译。“首楞”,意思是一切毕竟;“严”,意思是坚;“三昧”是指心安住于一境的寂静状态。首楞严三昧不是修持到“九地”的菩萨,更不是众生所能达到的禅定,而是只有诸佛和修持进入“十地”的菩萨才能达到禅定。由于这种禅定能坚固地摄持诸法,分别各种禅定的深浅,一切魔恼都不能破坏,因此也名为佛性。由此又可见,佛性具有境界的意义,也有工夫的意义。
(6)佛果境界。佛性中功德的显现,空性智慧的证知,就是一种成就佛果的境界,由此又可以说,见佛性就是得涅盘。《大般涅盘经》卷27《师子吼品》云:“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盘。”[注释:同上书,524页中。]这是说,佛性与第一义空、中道、佛、涅盘实质上是无差别的,了见佛性就是成就佛果的涅盘境界。
从上可知,佛性是个多义词,它通过不同称谓表现出心性、本性、本体、智慧、真理、工夫、境界等多重意义。在大乘佛教,尤其是中国佛教的成佛理论中,佛性实是一个基础性、关键性的概念。
与佛性的多重涵义密切相关,印度大乘佛教还把佛性分为不同种类,如《大般涅盘经》卷27说:
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盘。[注释:《大正藏》第12卷,524页上。]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果位上所得的觉智。这是把佛性分为四类:因佛性,即以十二因缘为佛性,这是因中说果,认为十二因缘中含有成佛的因缘要素。因因佛性,指智慧。十二因缘是佛因,还需要智慧观照、悟解,观因缘的智慧是因位之因,佛因之因。果佛性,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的无上菩提,是前观智所生而在果位上所得的智慧、觉智。果果佛性,指无上大般涅盘。涅盘是依无上菩提的觉证而得的果之果,是果位上的果,它与因因佛性(智慧)相对应,称果果佛性。后来《佛性论》也详尽阐述佛性的体相,把佛性分为三种:一是:“住自性性”,众生生来本具的佛性;二是“引出性”,为经过修行所引生、显现的佛性;三是“至得性”,达到佛果始所具有的佛性。上述分类都着重于从因与果两方面论述,并把佛性看成为动态的修持、显现的过程,强调要认识佛性,不断修习,以使佛性逐步显现,从而成就佛身(法身)。
佛性是佛所独有,还有一切众生所共有?是一切从生普遍具有,还是部分众生具有?这个佛性的普遍性问题,是佛性理论中最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大小乘佛教之间、大乘佛教内部一直存在着分歧,但就整个佛教的主流思想而言,是肯定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
一般地说,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认为:众生修行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自然也就没有论及佛性的问题。但据《佛性论》卷1称,诸部派佛教对佛性的有无已持不同的看法,分别说部认为众生具有佛性,说一切有部等部派则认为众生没有先天的“性得佛性”,而有后天依修行而得的“修得佛性”,并进而把众生分为三类:定无佛性、不定有无和定有佛性。[注释:详见《大正藏》第31卷,787页下。]
大乘佛教阐述佛性思想的最重要经典《大般涅盘经》,继承“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的主张,进而衍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学说。如前所述,此经非一时而出,其前后二分,阐说如来常住、众生皆有佛性的主旨虽然相同,但是具体解说却有差异。
《大般涅盘经》从反对印度种姓制度出发,主张任何种姓的人都可以加入佛教,也都具有相同的佛性。此经前分认为,众生的种姓虽有不同,但从佛性看来,是平等的、相同的,同属“佛界”范围,肯定了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也就是肯定众生皆有佛性,不过它又作了一个限制,即“一阐提”人应当除外:“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除一阐提。”[注释:《大正藏》第12卷,404页下。]所谓“一阐提”是指断除善根,世欲深重,不信甚至毁谤佛教的人,这种人不能成佛,自然也没有佛性。实际上“一阐提”是指社会上和小乘佛教中反对大乘佛教的人,此经认为这些人是没有佛性的。
《大般涅盘经》后对佛性的说法发生了变化。如对于佛性,不再固不定期在“佛界”的范围,也不再常以有形体的“如来藏”比喻佛性,而是把佛性说成“法性”、“胜义空”,即把佛性视为包括众生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性,又把了解空性的智慧也纳入佛性意义之中。这就扩大了佛性的涵义和范围。同时,以有形的“如来藏”比喻佛性,实难与有些派别主张有形的“神我”说划清界限,后分的这种说法也是力求分清这种界限的一种努力。《大般涅盘经》后分强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法众僧无有差别。”[注释:同上书,487页上。]对于“一阐提”,后分说:“一阐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注释:同上书,524页下。]这是说一阐提能在果位上获得觉智,也即能成就为佛。后分还就一阐提之所以能够成佛,展开论证说:
善男子,一阐提者亦不决定。若决定者,是一阐提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不决定是故能得,如汝所言佛性不断。云何一阐提断善根者?善男子,善根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佛性非内非外,以是义故佛性不断;复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佛性非有漏非无漏,是故不断;复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若是断者,则应还得;若不还得,则名不断;若断已得,名一阐提。[注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大般涅盘经》卷22,《大正藏》第12卷,493页下~494页上。]
意思是说,一阐提并非是决然不能成佛,而是虽断善根但没有断佛性的“不决定”者,因此有可能成佛。“善根”是指产生一切善法的根本,有内外、有漏无漏、常无常之分,而佛性不同,它是超越内外、有漏无漏、常无常的,所以是不断的。这是吸收般若中观的思维来阐释佛性,视佛性为中道,是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是不断的。一阐提既然不断佛性,当然也就能成佛了。这是把佛性描述为超越对立、分别的“中道”存在,或“第一义空”,从而为一阐提也具有佛性、也能成佛提供论据。
《大般涅盘经》后分还认为,一阐提人虽断了善根,但却能断而复得,经文云:“一阐提者复有二种:一者利根,二者中根。利根之人于现在世能得善根,中根之人后世则得。”[注释:《梵行品》,《大般涅盘经》卷20,《大正藏》第12卷,482页中。]这是说,一阐提的断根是相对而言的,是能在现世或后世再得的。这与前分谓一阐提断灭一切诸善根本,不能复生的说法不同。它也是一阐提能够成佛的又一理论支柱。
《佛性论》继承《大般涅盘经》后分的说法,也认为“一切众生,皆悉本有清净佛性。若永不得般涅盘者,无有是处,是故佛性决定本有,离有离无故”[注释:《佛性论》卷1,《大正藏》第31卷,788页下。又,关于《佛性论》的作者,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此处不论。]。这是说,不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且是佛性本有。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佛性“离有离无”。这里也同样强调佛性是超越于有和无的,既不可执其有,也不可执其无。所谓佛性“本有”,也并不是与“无”相对的“有”,而是指众生本来具有的成佛潜能,是说众生都有成佛的属性、可能性。
关于了见佛性的问题,《大般涅盘经》也作了论述。前分卷8《如来性品》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注释:《大正藏》第12卷,648页中。]强调众生心性本净,本有佛性,只为客尘的烦恼所杂染,不能了见。后分卷21《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之三》云:“声闻、缘觉至十住菩萨不见佛性,名为涅盘、非大涅盘。若能了了见于佛性,则得名为大涅盘也。”[注释:同上书,746页中。]声闻、缘觉直至十住菩萨都不见佛性,只是达到一般的解脱境地,称为涅盘。如果了见佛性,则是达到完全的解脱境地,称为大涅盘。这种见性思想对中国禅宗的明心见性说显然是有启迪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