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35

第35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3)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五性各别”说

瑜伽行派排斥如来藏说,主张阿赖耶识为宇宙万物的根本,众生的本性也由阿赖耶识生起,并提出了五种种性的说法,成为佛教心性论的新论说。下面拟通过五性成立的根源,即五性与阿赖耶识种子的关系,五性说成立的经过及其与佛性思想的关联问题的论述,来阐明“五性各别”说。

一、种性与阿赖耶识种子

种性又作种姓。种性是梵语gotra的译文,本义是种子姓类、种属或族姓。《瑜伽师地论》卷20载:“问:此种姓名有何差别?答:或名为种子,或名为界,或名为性。”[注释:《大正藏》第30卷,395页下。]“种子”是产生、生长万物的因种,“界”此是因的意思,“性”是体性、不改的意思,种姓与种子、界、性是同义异名。窥基在《成唯识论述记》卷9末说:“性者体也,性者类也,谓本性来住此菩萨种子姓类差别。”[注释:《大正藏》第43卷,556页上。]认为性与姓是有区别的,本性决定姓类的差别。属于某种姓的人必具有某种姓的性质,种性和种性是相通的。译成汉语,种姓和种性,由于义近、形似、音同,因此常写作种性。我们是在种性与种姓相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的。

瑜伽行派通常把种性的形成分为先天具有和后天修持而得两种,《瑜伽师地论》卷35载:

云何种性?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本性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性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此中义意二种皆取。[注释:《大正藏》第30卷,478页下。]

种性有“本性住种性”,略称“性种性”,即本有种子;“习所成种性”,略称“习种性”,即新熏种子。这两种种性都是证得涅盘的无漏[注释:漏,意为流注漏泄,有缺失,是染污、烦恼的异称。无漏,即无烦恼。]种子——断除烦恼的殊胜种子,这种无漏种子作为一种潜势力,遇到殊胜因缘,就能证得涅盘。

众生为什么有五种种性的差别呢?为什么有成佛不成佛的分野呢?瑜伽行派根据众生无漏种子的种别及其有无等理论来论证说明。《瑜伽师地论》卷52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集中地阐述了这些问题:

复次,我当略说安立种子。云何略说安立种子?谓于阿赖耶识中,一切诸法遍计自性,妄执习气,是名安立种子。然此习气是实物有,则世俗有,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犹如真如,即此亦名遍行粗重。问:“若此习气摄一切种子,复名遍行粗重者,诸出世间法从何种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种子生,不应道理。”答:“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生。”问:若非习气积集种子所生者,何因缘故建立三种般涅盘法种性差别补特伽罗,及建立不般涅盘法种性补特伽罗?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缘缘故。”答:“由有障无障差别故。若于通达真如所缘缘中,有毕竟障种子者,建立为不般涅盘法种性补特伽罗,若不尔者,建立为般涅盘法种性补特伽罗。若有毕竟所知障种子布在所依,非烦恼障种子者,于彼一分建立声闻种性补特伽罗,一分建立独觉种性补特伽罗,若不尔者,建立如来种性补特伽罗,是故无过。若出世间诸法生已即便随转,当知由转依力所任持故。然此转依与阿赖耶识互相违反,对治阿赖耶识,名无漏界,离诸戏论。”[注释:《大正藏》第30卷,589页上、中。]

“安立”,谓用语言名相加以区别。“遍计自性”,也作“遍计所执性”,指普遍分别计度心外另有实体存在的妄执性。“习气”,此指含藏于阿赖耶识中的习性、气分,具有产生思想、行为等的能力,也即种子的异名。“遍行”,指认识作用发生时具有普遍性的心理活动。“粗重”,指习气“已习成果”的存续状态。“所缘缘”,即所缘的缘。前一缘是认识,后一缘是条件。所缘是认识作用和功能,所缘缘即指认识对象。对象也是认识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故称“缘”。“般涅盘”,“般”,梵语音译,“般涅盘”即完全的涅盘,意为完全的寂灭。“障”,障碍,烦恼的异名。有烦恼障与所知障两大类。“转依”,转舍染法,依止净法。这段话有四层意思:一是立阿赖耶识为“种子识”,谓种子是阿赖耶识普遍计度一切事物为实有后所形成的粗重习气。二是说明一切从生死烦恼中解脱出来的修持法门,都非上述习气种子所生,而是真如种子所生。三是由上一层意思派生出来的问题——既然出世间法都由真如种子所生,为什还有不同涅盘种性的差别,甚至还有缺少涅盘性的众生呢?回答是由于有无烦恼障碍种子而形成的:若在心理上有极端严重的迷执,且始终依附于阿赖耶识,有这种障碍碍解脱的烦恼种子,是不能证涅盘的种性;若没有烦恼障种子,只有在知解上迷执的所知障种子,是声闻种性和独觉种性;若所知障种子也没有,则如来种性。四是说修行一切从生死烦恼中解脱出来的法门,都具有转舍染法,依止净法的作用,是和阿赖耶识相反的。总之,这四层意思的中心思想是强调阿赖耶识种子和真如种子在染净性质上的根本对立;认定种子的类别、真如种子的有无,以及烦恼、所知两障的有无与存断,是形成众生种性差异的根源。

二、五种性说

在叙述瑜伽行派的五种性说之前,我们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和《法华经》的有关异说。《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593,把有情类分为“声闻乘性决定者”、“独觉乘性决定者”、“无上乘性决定者”以及“虽未已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性不定者”[注释:《大正藏》第7卷,1066页上、中。]。“无上乘性”,相当于如来种性。其余的三乘决定者与不定者两大类共有四性,连同无性者共为五性。《法华经》卷3《药草喻品》以草木的大小比喻众生根性的不同,文说:

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盘,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名为大树。[注释:《大正藏》第9卷,20页上、中。]

这是著名的“三草二木”比喻,以小草喻人天二乘,以中草喻声闻、缘觉二乘,以大(上)草、小树、大树喻菩萨乘。以此喻区别三乘五乘,意在说明“一乘教”。经云:“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成实。”[注释:《大正藏》第9卷,20页中。]佛教化众生,如同雨水滋润三草二木而得成长一样,佛以智慧方便演说一相一味的佛法(如一味雨),平等地化润众生,众生因其根性所受不同,而得不同的道果。《法华经》由此进而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注释:《方便品》,《法华经》卷1,《大正藏》第9卷,8页上。]“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注释:《大正藏》第9卷,9页中。]佛虽设三乘五乘以教化众生,但佛也以同一法雨润益众生,佛的教说是究极的真理(一乘)。因真理遍在,故佛性也遍在。这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这是真实的教说。这种强调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真实教说,称为一乘教。

瑜伽行派的代表性典籍《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对种性都有明确的论述,《解深密经》卷2《无自性相品》云:“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注释:《大正藏》第16卷,695页上。]这是说,声闻、独觉、菩萨三乘都是不执著万物,不以万物为实有,即合乎“妙清净道”,故说唯有一乘,但并非说有情众生没有种性的差别。此经把声闻分为二种:一向趣寂声闻和迴向菩提声闻。一向趣寂是追求个人的灰身灭智,归于空无,被认为是定性的声闻。迴向菩提声闻是已解脱烦恼障,进而转向菩提,求得解脱所知障,其实现要视因缘条件而定,即带有不确定性,称为不定性的声闻。总之,此经认为除无性者以外,分为三乘决定者与不定者四性。《瑜伽师地论》卷37载文:“谓所成熟补特伽罗略有四种:一者住声闻种姓,于声闻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二者住独觉种性,于独觉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三者住佛种姓,于无上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四者住无种性,于住善趣应可成熟补特伽罗。”[注释:《大正藏》第30卷,496页上。]这是把众生的种性分为三乘与无性者四性。

把五性——决定性的三乘、不定性与无性汇集起来说的经论有《楞伽经》、《佛地经论》和《庄严经论》。如《入楞伽经》卷2称五种性为: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和无种性。[注释:详见《大正藏》第16卷,525页下~527页中。]《佛地经论》卷2也说:

无始时来,一切有情有五种性:一声闻种性,二独觉种性,三如来种性,四不定种性,五无有出世功德种性。如余经论广说其相,分别建立前四种性,虽无时限,然有毕竟得灭度期,诸佛慈悲巧方便故。第五种性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毕竟无有得灭度期。[注释:同上书,298页上。]

这是说,前四种性都有出世的功德因,都能获得灭度,进入不同的涅盘境界,而第五种性则没有出世功德因,不得灭度,不得解脱。具体说,五种性的区别是:

声闻种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为声闻。声闻具有可证阿罗汉果的没有烦恼所污的无漏种子;又只专门修习声闻因,只断烦恼障,观我空之理,求证阿罗汉果,而不是进一步追求佛道,故名声闻种性。

独觉种性,也称缘觉种性。由于独自观察佛教十二因缘的道理而悟道,名为独觉或缘觉。独觉具有无始自悟、可证辟支佛[注释:辟支佛,梵语音译,原义为“孤独的佛”,汉译作独觉、缘觉。]果的无漏种子;又只专门修习独觉因,只断烦恼障,观我空之理,求证独觉果,不进求佛道,故名独觉种性。

如来种性,即如来乘种性,又因如来乘也名菩萨乘,故还称菩萨乘种性。菩萨具有可证佛果的无漏种子,断烦恼、所知二障,证我法二空妙理,悲智双运,冤亲等观,自利利他,从而定能证得菩萨乘或佛果。

不定种性,也称三乘不定性。不像上述三乘种性,具有一定的种子,而是具有声闻、独觉、菩萨三乘的无漏种子,且又修行不定,没有三乘的确定类别。他们是因若近声闻,就修习声闻法;若近独觉,则修习独觉法;若近菩萨,又修行菩萨法,究竟达到何种果位,尚不能确定,故名不定种性。

无种性,即无有出世功德种性,简称无性。“无种”指无善根种子,即缺三乘无漏种子。此种性不具无漏种子,不信佛法,不受化度,不断烦恼、所知二障,不求解脱,甘溺生死轮回,虽能修习世间的善业,证得人或天的有漏果报,但永远不能成佛,故名无种性,也名一阐提,又称为无性阐提或人天乘性。

在瑜伽行派看来,声闻种性和独觉种性是出于深厌个人生死之苦,而修习自我解脱之道,这只是独善其身而不是拯救众生。此两种性都不具佛种,不能成佛,称为“二乘定性”。声闻乘、独觉乘和菩萨乘合称为“三乘”,因此三乘定能相应地达到罗汉、辟支佛、菩萨(或佛)的果位,称为“三乘定性”。五种性之中,定性声闻、定性独觉和无性三者,都因无佛种,不能成佛,称为“三无”。定性菩萨和不定性中具有佛种者,因有佛种而定能成佛,称为“二有”。也就是说,三乘种性是先天决定了的,不定种性是在变化之中,而无性则是既非已定又非不定,而是确定了的无出世功德种性。在五种性中,相对于无种性而言,前四性称为有种性。又,具有佛性而能成就佛果的,是只有如来种性和不定种性中一部分具有佛种者两类,只有这两类才有佛性,基他则均无佛性,不能成佛。

瑜伽行派典籍还把阐提加以分类,通常区分为大悲阐提与无性阐提两类。所谓大悲阐提是指,有的众生立下大悲的宏愿,要使一切众生都成佛,由此投身于永恒的救度事业,而自己有意不入涅盘,不成佛。所谓无性阐提是指不具无漏种子,唯具有漏种子的无佛性者。10卷本《入楞伽经》卷2关于有性阐提又分为二[注释:详见《大正藏》第16卷,527页中。]:断善阐提,即断除善根的众生难以成佛,但若得佛的威力和加被,发菩提心,也能达到涅盘解脱境界;再是大悲阐提,具有菩萨的种子,怜悯一切众生,发愿要帮助一切众生进入涅盘,一切众生不入涅盘,自己也不入涅盘,这一类实是菩萨定性或不定种性。

瑜伽行派不赞成如来藏一系的“一性皆成”说,主张“五性各别”说,后人概括为“一性五性异”,这是印度大乘佛教内部在心性学说上的重大分歧。从人性论的视角看,“一性皆成”说肯定人类的本性相同,都有佛性,都能成佛,这是高扬人的善良、尊严,体现了对人类的博爱、尊重。这种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如果加以正确的发扬,必将有助于培养人们相互尊重、敬爱、团结、合作的精神,推动人们共同提升人生价值和人格境界。如果说,“一性皆成”说是肯定人类的统一善良本性而颇富理想主义色彩的话,那么,“五性各别”说则直面现实,观察人类,强调人与人的外在差异,进而肯定人类的本性差异,由此而更加突出了修行实践,改造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性。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热门推荐
  • 魅上绝色王爷:傻妃绝代

    魅上绝色王爷:傻妃绝代

    她是江湖第一冷魅杀手,洞房花烛却替人代嫁,他狠狠的捏着她的下巴,“本王真期待一个傻子在身下承欢的模样?”一纸休书沦落下堂弃妃,真相大白才痛苦悔恨,得到的却是她带着未出世的孩子坠落悬崖?江山为谋,才得知良人不在,拱手山河能否换回一世温柔?“娘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江山固然重要,却远不及一个你,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拟神传说

    拟神传说

    上帝与两个门徒:亚达、欧尔斯创造了神、狱、普三界,本以为能使万物和谐,谁知道三界却互起冲突。一名普通的普界青年从一出生就继承了一种神圣的力量,拥有这股力量的人被称为“神能者”,就这样有了这么一个故事――拟神传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极品御妖师

    极品御妖师

    父母入狱,青梅竹马另娶她人。这一次,她,她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再次醒来,就算和魔鬼签订契约。为了报仇,牢牢抓住属于自己的一切!,是一个被家族遗弃之人。她也在所不惜。
  • 军事战争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军事战争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绝色盗妃:凤驭天下

    绝色盗妃:凤驭天下

    乱世沉浮,不错,风云际会,本姑娘教教你什么是真正的侮辱!那个谁,有女异世崛起,不怕,惊才绝艳,盗财盗宝盗物盗人盗心,她,俯仰天地,很漂亮。你不是要退婚吗?怎么又反悔了。欺负我?抽死你!算计我?阴死你!侮辱我,笑看苍生。求婚啊?排队排队!金库里珠宝好多啊,重生为废物,那还客气什么,都收起来。且看这世间,本姑娘足够强大。可惜,本姑娘不想给你反悔的机会。蓝色眼睛,谁才能与她匹配并肩?
  • 天纵邪狂

    天纵邪狂

    前世她代号天凰,当代最有战斗力的特种部队里,最有价值的特别行动组长。专门带领手下执行各种国际级“斩首任务”在一次执行国际反恐任务中,为了维护同伴的尊严,完成任务毅然与目标人物同归于尽。带着现代桀骜不驯、固执张狂的灵魂,她重生在斩月大陆,一个灵武兼修的著名世家。现在她成为体弱多病、性情懦弱,人皆可欺的天生废材七少爷。被恨铁不成钢的老爹给硬拎到比武场中,还没有上台便被对手激发出的漫天剑灵而活活吓死了。当清冽的眼睛睁开,“他”已经不再是”他“。闯密地、解封印、签神兽、按照奇书《破天决》中凤凰涅槃之法,用命脉中潜力为基,彻底洗练了废弃的筋脉,重塑了羸弱的躯体。从此”他“胆怯变胆大、慌张变嚣张、病态成变态。性情乖张暴戾、行事恣意狂邪、颠覆正邪理念,打破黑白界限。以帝阶魔兽慑月为伴、异界妖皇天魅为伍、魔域至尊惊羽为友、闯荡斩月大陆,扫清三界六道中一切障碍,步上巅峰。当众生仰视时,才发现”他“竟然是她。一介撼世奇才,竟然是绝代红妆。片段一:惊羽一根手指插着那颗犹自跳动的巨大魔兽心脏,邪魅无比的讨好着慕容七少:“老弟,有没有兴趣品尝一下,皇阶魔核的滋味?”“滚,丫的,你把老子搞吐了,老子拆了你这把万年老骨头!”“呜呜呜!好歹俺也是魔界至尊,你多少给点面子!”片段二:“几百个超高级吸血鬼在旷野间游荡,寻找食物,大有横扫一切生灵的气势!”有个声音喊道:“大法师来了!”那群吸血鬼毫无反应。“法皇来了!”吸血鬼照样游荡。“冥帝来了!”那群吸血鬼开始瞪大他们那双血淋淋的眼睛,想把那个敢骗鬼的家伙找出来撕碎。“慕容七少来了!”一阵狂风卷过,当地空空如也。一个戴着面具的小人儿,从隐身处现身耸着肩膀喃喃道:“有没有搞错,偶真的哪么恐怖?”妖艳之极的冥帝也跟着现身出来,眨着妖冶的眸子叹着气补充了一句:“看来,以后,本帝只能跟你混了!”片段三:“天生废材,老子只不过把他改了一个字而已,有毛大惊小怪的?”慕容七少眨着一双颠倒众生的大眼睛,嘀咕道。”他“身体周围,被轰击成齑粉飞上半空的斩月至宝——测脉石,正纷纷扬扬的从半空飘落下来。”他“手中的斩月魔剑中被迫出的剑灵,正流散激荡如漫天烈焰。围观的众人全部石化。那可是斩月大陆传世千年的最高级别测验灵力和脉力的神器,”他“楞给当成了土块!片段四:“她”是宇文世家唯一的血脉,宇文雪凤。
  • 盗妃凶悍,王爷难眠

    盗妃凶悍,王爷难眠

    她行人所之不行,夜黑刨人坟,却有一身逆天的针法,还喜欢来点睚眦小报。她是将军府最不受宠的嫡女三小姐,空有倾城之貌,却是个连下人也可以踩上一脚的花痴傻女。姨娘刻薄伪善,庶姐庶妹阴毒可憎,受尽欺凌浑不知。一朝穿越,她成了她,从此,锋芒绝世。那些欺她的、负她的、辱她的,她都要千百倍索回。渣男几次欲索她之命,她却每每逢凶化吉,而他却落得个自食其果五马分尸。她与他缘定三生,今生来相逢,为了她,他可以以命相搏,只为守她一生。片段一:被渣男追杀落得不慎掉落万丈崖谷,某男纵身跃下与之相会。半空中被一只温和之手揽腰抱住,某女面色一喜,惊讶说,“该死的混蛋,你怎么也下来了?”某男耸耸肩,嘴角噙着一抹迷人的笑容说,“好巧,你也在啊,爷看这里风景不错,要不一同欣赏如何?”某女直接翻了个白眼,冷着脸蔑视说,“如此悠闲就带我上去,我看你也是个不行之人。”某男青筋爆闪,挺胸说,“男人不能说不行。”…………片段二:一个粉嫩精怪的小娃娃跑了进,“父王,母后和人种瓜去了。”某男低着头继续奋起疾书,淡淡说:“你母后难得有这闲情就随她去吧。”小娃眸中闪过一丝鬼魅,吱吱唔唔道:“可是母后说她要尝尝鲜,给宝宝再添个妹妹。”某男脸色一绿,风一般的跑了出去。小娃背负着小手摇摇头,长叹一声:“聪明绝顶的我怎么会有这么笨的父王,要不让母后把他休了,再找一个去……”只听“砰”的一声,好似一个重物落地声响起,小娃拍着手笑道,“父王你去吧母后我会保护的……”
  • 沉爱

    沉爱

    在失去至亲至爱的人之后,她终于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然而,这并不是最后的结局。她背后惊天的阴谋和谎言依然在悄悄展开。“你还认识我,是吗?”她在他怀里一动不动,脸上已经收了笑容。“我知道你,但是,不记得你了。”他终究还是缓缓放了手。命运像一张网,网住了众人。沉重的爱情,模糊了人的真实面目,变得狰狞而可怕!但幸好结局是美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控逆天

    神控逆天

    数年前,大陆上的三大皇族突然开始发动战争,并瞬间席卷整片大陆,虽然王族还保有一点净土,但任谁都知道,一旦皇族分出高下,王族就只剩下臣服和死战两条道路,到时候另一场大战将在所难免。而在不为人知的一处空间中却同时上演着一场大战,一场丝毫不逊色于皇族之间的大战,拥有强大修为的散修高手冒着生命的危险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