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现金流量表
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和刚做会计的很多人,包括一些企业的老板,大都觉得现金流量表是比较难做的。那么,这些现金流量表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在这里跟大家解说一下。
现金流量表是通过企业的明细账制作的,而明细账是要根据原始单据做记账凭证,最后将明细账里面的数据汇总到现金流量表里去。假如做不清楚明细账,那么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业务数据具体是怎么来的,你也不会清楚。
我们一定要把过程弄明白了,这样一切才会清楚起来。我说的这个过程就是指从原始单据到记账凭证,再到凭证汇总,最后到报表的整个过程。报表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两大报表。首先要把业务理解透,然后再来看现金流量表,那时这个表对于你来说就一点儿都不难了。记住,我们要从明细账里面找发生的数据,所以不要脱离这个根本。
虽然企业的账务通常会全部扔给会计或者扔给财务代理去做,但是我建议,中小企业老板还是应该了解清楚企业的原始单据、数据汇总到报表的整个过程,一定要把数据源自哪里搞清楚。只有把这个问题理解清楚了,财务做出来的报表你心里才会踏实;看到发生了什么数据,你才能知道它反映的是什么意思。只有把数据是从哪里来的搞清楚,你才能理解这些会计报表和它的日常流程。其实这些东西都很简单,但是你不去了解的话,你就会觉得它特别难。
看现金流量表也是一样,没有依据的时候,你当然会看得一头雾水,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那些数据是怎么发生的。所以,千万不要在地基都没打好的时候就想着盖高楼,我们一定要一步一步地来,先把业务的过程环节搞清楚,再回过头去理解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主要是根据企业的明细账进行数据统计的,但是我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员,他们连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没搞清楚,也不知道数据是怎么来的,就想学做现金流量表。我就告诫他们,他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制表,而是要把数据、原始单据、记账凭证是怎么到账本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开始做现金流量表。如果基础都没有打好,想一上来就学做现金流量表,那只能是建空中楼阁。
总之,我们在做现金流量表之前,先理解它的流程:企业从原始单据到记账凭证,再汇总到凭证汇总,最后做成财务报表。大家理解了这个过程以后,再通过财务报表来看每个科目涉及的税务问题和知识,就能从报表的数据中敏锐地察觉到,哪些项目会因它数据的大小而引起关注,哪些是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以及可能会涉及的具体的税务问题。
如何从财务报表中看经营
通常对同一件事物,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一样。实际上,同一份会计报表,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其理解也会不一样。报表使用者可以把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相结合,进行财务分析并及时了解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及企业赢利能力和水平,从而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经济决策。
一、从企业管理的角度
通常企业管理者要考虑的事情会很多,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营业收入,还要考虑企业的成本费用。企业管理者可能会关注报表反映出的企业的各种问题,比如:企业各方面能否协调发展?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比例是否恰当?现金周转情况好不好,变动原因是什么?应收账款、存货的规模与结构是否合适?负债规模与变动是否合理?可以说,企业管理者对财务报表上的每个数据都应该很重视,无论哪个环节失调都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所以说,财务报表对企业管理者的正确决策是相当重要的。
二、从投资者利益的角度
作为一个投资者,最关注的是企业的净利润,也就是企业最终获利能力。所以,投资者可能会侧重于看企业的利润表,因为利润表可以用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另外,投资者不参与企业具体的工作管理,他关心的是自己的投资回报,所以也会重视企业的资产与负债状况。一个资不抵债的企业,就算有利润,投资者也是不放心的。
三、从稳健发展的角度
如果要分析企业的发展如何,那就得认真研究报表的变动情况,通过比较一些纵向数据的变动情况,来了解企业的发展是否稳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年初数”和利润表的“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累计数”或“本期金额、上期金额”来洞察一切。例如,通过分析比较利润表中的本年连续两个月或两个月以上的列报“本期金额”,可以找出近期利润的差额,从而反映企业年度内不同期间利润的差别,以便掌握企业本年内的经营发展趋势,揭示近期影响利润实现的相关因素,趋利避害。我们还可以通过“本期金额”与“上期金额”的比较,找出本年与上年同期利润的差额,从而反映年度间的经营发展趋势,便于根据本年与上年影响利润实现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积极措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营业收入增长的幅度以及成本费用的控制情况,来分析企业的发展是否稳健。如果收入增长缓慢,成本费用却快速增长,这就得引起高度重视,企业决策者就要及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进行修正和改进。
四、从合理分配的角度
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何合理分配,这当然要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来分析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就规定了关于企业利润分配的程序。除了遵循该法的规定外,企业在研究如何分配时,一定要好好研究企业财务报表。要分析企业的流动资产,看看货币资金是否充足。这其中除了要考虑利润分配所需的货币资金,还要考虑企业持续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以及应收账款的具体结构与变动情况是否良性,存货规模是否合理。另外,要了解清楚固定资产规模的状况和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计划,还有企业的负债规模和具体情况如何,根据综合财务指标来分析利润分配的比例怎么定,留多少未分配利润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等问题。
只有认真周全地分析了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才能合理地制定出分配方案,如果不权衡好这些具体的财务指标而盲目地进行分配,就可能会给企业经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企业利润分配的程序如下:
1.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公司制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下同)按净利润的10%提取;其他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提取比例,但至少应按10%提取。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其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
2. 提取法定公益金
公司制企业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5%~10%提取法定公益金;其他企业按不高于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提取公益金。企业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
3.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公司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后,经股东大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盈余公积。但如果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优先股,则必须先分配优先股利之后才能提取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由企业视情况而定。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就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则由企业自行决定提取。
4.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后的剩余利润,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投资者的出资比例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股份比例分配股利。
企业如果发生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也可以用以前年度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不能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没有变化,但资本公积和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法定程序可以转增资本金,这种情况下,实收资本可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