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00000047

第47章 汉代的孝廉与举孝廉制度

宋治民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对父母尽孝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敬老、爱老的表现。试想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孝,怎么会去爱别人?怎么会去爱社会?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宣扬尊敬孝行。《史记·五帝本纪》就记载传说中的人物舜是事亲及后母极孝的人。同书《仲尼弟子列传》称曾参事“孔子以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不孝的人,要遭到唾弃。《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吴起“游仕不遂”,“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以至其后世还受到社会的谴责,留下了“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的诗句。

孔子认为孝是人们行为的根本。他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理顺,莫善于悌。”“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官。”孔子的这种思想代表了东方的伦理观念,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提倡,形成了所谓忠君爱国的道德准则。

汉兴接秦之弊,急需稳定政权,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因而大力宣扬孝道。《汉书·高帝纪》记载:“六年夏五月诏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刘邦将建立汉王朝归功于其父。曰:“此皆太公之教训也。”“今尊太公曰太上皇。”显然,刘邦在这里是以天子的身份尊事其父,以为天下的表率。同书《惠帝纪》:“四年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西汉王朝一开始即宣扬孝,并予以奖励。《汉书·霍光传》记载:昭帝崩,迎昌邑王贺即天子位。贺行淫乱,霍光召集大臣议废贺,“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顷,且汉之传谥常为孝道,以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资治通鉴·汉纪》昭帝元平元年所记同。汉代自惠帝起谥皆加“孝”字,是希望汉家的天下能一代一代传下去,也是宣扬孝道的意思。《汉书·高帝纪》:高后元年二月“赐民爵户一级,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一人”。师古曰:“特置孝弟、力田官,而尊其秩,以劝励天下,令各敦行务本。”《资治通鉴·汉纪》宣帝神爵三年,韩延寿为左冯翊:“延寿出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注:“贤曰:三老、孝弟、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三老高帝置,孝弟、力田高后置,所以劝导乡里,助成风化也。”可能在高后当政时,在乡一级除了三老、啬夫、游徼之外,另设孝弟、力田,既为乡吏,不可能秩二千石,或许有误。《汉书·文帝纪》:“十二年诏曰:‘孝弟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其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弟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导民焉。’”师古注曰:“计户口之数以率之增置其员,广教化也。”根据这些记载,在汉初,国家除对孝者进行表彰外,还在乡一级政府设置孝弟、力田的专职人员,以劝导百姓,这些可能是在三老、啬夫、游徼这些乡吏之外添置的人员。文帝十二年诏书中的“常员”是以户口之多少设置孝弟、力田的规定人数,应该是遴选孝弟、力田者充当。《汉书·武帝纪》元狩六年六月诏曰:“……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似乎更能说明孝弟、力田的职责。

最初孝和廉应是两回事。《汉书·文帝纪》孝文帝十二年遣谒者劳赐孝者帛人五匹,弟者、力田二匹。同书《武帝纪》元狩元年赐孝者帛人五匹,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元朔元年,有司奏议:“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同书《宣帝纪》地节四年春二月诏曰:“导民以孝则天下顺。”这里只提到孝,并且孝道的赏赐要比弟者、力田为高。根据元朔元年奏议,不举孝的罪远比不察廉的罪名大。《宣帝纪》黄龙元年夏四月诏曰:“举廉吏诚欲得其真也,吏六百石位大夫,有罪先请,秩禄上通,足以效其贤材,自今以来毋得举。”说明廉吏乃已为吏而举廉。例如《汉书·赵广汉传》:赵广汉为平准令,察廉为阳翟令。同书《萧望之传》:望之曾为郡吏,“及御史大夫魏相,除望之为属,察廉为大行治理丞”。御史大夫之属吏有掾,有属,属为百石吏。望之以御史大夫之属察廉,为大行治礼丞,为大鸿胪的属官。这些都是已为吏,因察廉而得到提拔的例子。《汉书·循吏传·黄霸》载京兆尹张敞上奏:“……宜令贵臣明饬长吏守丞,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弟、孝廉、廉吏务得其人。”《资治通鉴·汉纪》宣帝五凤三年所记同。孝弟、孝廉、廉吏并列,则三者各为一科。

汉武帝独尊儒术,于“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师古曰:“孝为善事父母者,廉为清洁有廉隅者。”《汉书·董仲舒传》称:“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从此孝廉纳入汉代选拔人材制度的标准之一,往往由举孝廉而进入仕途。如《汉书·王吉传》:王吉以郡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迁云阳令。其子骏亦举孝廉为郎。同书《京房传》:房“以初元四年以孝廉为郎”。在汉代郎为进入仕途的开始。东汉承袭了这一制度,《续汉书·百官志》:“每郡置太守一人……本注曰凡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岁尽遣吏上计,并举孝廉,郡口二十万举一人。”每年举孝廉成为郡太守的职责之一,并按所在郡国的人口数量决定举孝廉的人数,看来东汉时举孝廉这一制度更加规范了。《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元年“夏五月辛卯,初举孝廉、郎中宽博有谋、任典城者以补长相”。这里的长乃小县的县长,相乃侯国的相,如果说西京刘辅举孝廉为襄汾令(见《汉书·刘辅传》)是个孤例,或许和刘辅是河间宗室有关,那么到了东汉,孝廉中之优秀者,可直接为县长、侯国相,为长吏,并以诏书形式公布,已成为一种制度了。由此也可见当时对孝廉的重视。《资治通鉴·汉纪》顺帝阳嘉二年:“帝引公卿所举敦朴之士,使之对策及特向以当时之弊、为政所宜……太史令南阳张衡对曰:‘自初举孝廉,迄今二百岁矣,皆先孝行,行有余力始学文法。辛卯诏书以能章句奏案为限,虽有至孝犹不应科,此弃本而取末。曾子长于孝,然实鲁钝,文学不若游、夏,政事不若冉、季,今欲使一人兼之,苟外有可观,内必有阙,则违举孝廉之志矣。’”东汉举孝廉为郎者颇多,如《后汉书·韦彪传》:彪于“建武末举孝廉,除郎中”。同书《郅恽传》:“恽年十二失母,居丧过礼。”东汉初年,郅恽为强弩将军陈俊将兵长吏,陈俊授以军政。后郅恽耻以军功取位,遂辞归乡里。曾为郡吏,又去职。“恽遂客居江夏教授,郡举孝廉,为上东城门候。”汉制城门校尉掌洛阳城门十二所,秩比二千石级,司马一人千石,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郅恽子寿亦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20世纪70年代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发掘一座东汉墓,在墓室的西、南、东、北四壁绘有大型壁画《车马出行图》,并有榜题,叙述了墓主人一生的仕宦经历。墓主从“举孝廉”到“郎”、“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繁阳令”、“使持节护乌桓校尉”,跨入了两千石一级的高级行列,其从政过程和文献记载完全吻合。

举孝廉成为一种制度后,对未举孝廉的孝、弟者仍时有褒奖。《汉书·武帝纪》:元狩元年,“其谒者巡行天下,存问致赐,曰:皇帝使谒者赐县三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前引元狩六年诏:“……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谕三老、孝弟、力田以为民师。”同书《宣帝纪》:元康元年诏赐“孝弟、力田帛”。同书《元帝纪》:初元元年“临遣光禄大夫褒等十二人循行天下……赐宗室有属籍者马一匹至二驷。三老、孝者帛五匹,弟者、力田三匹”。这种赏赐孝、弟者的例子还有许多。东汉往往赐三老、孝弟、力田民爵,如《后汉书·明帝纪》明帝即位赐“三老、孝弟、力田人三级”,永平三年赐“三老、孝弟、力田人三级”。同书《章帝纪》:建初三年赐“三老、孝弟、力田三级”等。除赐民爵外,还专门表彰孝行,有举至孝。《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五年诏“……其令三公、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诸侯相举贤良、方正……及至孝与众卓异者,并遣诣公车,朕将亲览焉”。《后汉书·刘平传》序:“卢江毛义少节,家贫以孝行称……建初中章帝下诏褒宠义,赐谷千斛,常以八月长吏问起居,加赐羊酒。”“安帝时汝南薛包孟尝,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闻……建光中公车特征,至拜侍中……有诏赐告归,加礼如毛义。”同书《江革传》:“乡里称之曰江巨孝……永平初举孝廉为郎”,历官楚太仆、司空长史、五官中郎将、谏大夫。“元和中,天子思革,至行诏制齐相曰:谏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每唯志士,未尝不及革,县以见谷千斛赐巨孝,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致革酒以终厥身,如有不幸,祠以中牢。”“及卒诏复赐谷千斛。”这些都是对孝者的一种特殊褒奖。

上述材料证明,两汉时期大力宣传、提倡孝道。汉代的统治集团以为一切伦理、道德均从孝始。孝道行则民顺,则教化行;教化行则吏治,吏治则天下安。这样,统治集团的政权也就得以巩固。《后汉书·韦彪传》载章帝时,“是时陈事者多,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议。彪上议曰:‘……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正是汉代提倡孝行的目的。《后汉书·荀爽传》载爽对策曰:“汉为火德,火生于木,木盛于火,故其德为孝……故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可见《孝经》经统治集团的大力提倡,在汉代广为流传,大约也是和褒奖孝行、将孝廉列为进入仕途的途径之一是相辅相成的。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并不完全施用儒家的主张,但儒家的思想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孝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治民: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百骨夜宴

    百骨夜宴

    发生在绍兴年间的诡秘怪谈,揭露古代志怪小说背后血腥恐怖的秘密。临安城内巫蛊方术盛行,富可敌国的叶家有一位丑婢名曰芸奴,因地位低下、性格木讷常常受人欺侮,却身负奇术,在欲望横行的高宅大院中小心求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凤重生:逆天二小姐

    邪凤重生:逆天二小姐

    她是天定凤命皇后,丈夫却对嫡姐情有独钟,贤良大度,与人为善却只换来痛失爱子,烈火焚身的下场,重活一世,她要翻身夺嫡,踹开渣男,毒妇?当一世又如何?
  • “漂”在北京的枪手

    “漂”在北京的枪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碧海青龙传系列三

    碧海青龙传系列三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房

    A市很小,小的在这个辽阔的国度里面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自从换了新市长后,A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而平躺的道路横冲直撞。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德国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也是欧洲的核心国家之一。在历史上,德国不仅数次称雄欧洲,争霸世界,给欧洲和世界造成重大灾难,而且也产生过众多享誉世界的哲学泰斗、文学巨匠、艺术奇才和科学巨擘,给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几度兴衰、崛起的历史也因此特别令人感兴趣,值得借鉴。
  • 力挺韩寒

    力挺韩寒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