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400000005

第5章 乾隆时期诗学(4)

自然天成的诗是性灵诗。袁枚把这样的诗称为“天籁”。他又说:“青阳两诗弟子,一陈蔚,一沈正侯也。二人有五绝句,皆天籁而不自知其佳,余为表而出之。陈《春闺》云:‘春来花满枝,春去花散飞。几度花开落,栽花人未归。’沈《村晚即景》云:‘身安万事闲,日落一村静。携儿向月明,壁上看人影。’皆绝妙天籁。”(《随园诗话》补遗卷四)袁枚自己作诗也有这样的体会。他说:“我不觅诗诗觅我,始知天籁本天然。”(《老来》)“天”是自然的意思,袁枚又把自然天成的诗称为有“天趣”。他说:“汤扩祖《春雨》云:‘一夜声喧客梦摇,春风送雨夜萧萧。不知新水添多少,渔艇都撑进板桥。’庄廷延《听雨》云:‘梅花风里雨霏霏,人卧空堂静掩扉。一夜沧浪亭畔水,料应陡没钓鱼矶。’二诗相似,均有天趣。”(《随园诗话》卷十四)“丹徒女子王碧云琼年未笄而能诗,与其兄赋《扫径》云:‘菊残三径懒徘徊,枫叶飘丹积满苔。正欲有心呼婢扫,那知风过替吹开。’颇有天趣。”(《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当然所谓“天趣”与“风趣”不同,“天趣”在自然,“风趣”在诙谐。

五诗写真情

袁枚重情感,强调诗写真情,他认为“杜甫长于言情”(《随园诗话》卷六);批评“东坡诗有才而无情”(《随园诗话》卷七),比如“东坡之哭朝云,味同嚼蜡”(《随园诗话》卷十四);批评“阮亭主修饰,不主性情……可以想见其喜怒哀乐之不真矣”(《随园诗话》卷六),比如“阮亭之悼亡妻,浮词满纸,词太文而意转隐约也”(《随园诗话》卷十四)。其《随园诗话》收录许多诗人,特别是那些诗名不著者的情真意切之作说:

江西魏允廸,字懋堂。豪迈不羁,官中书侍读;以抚军公子,而家资散尽,因之失官,《咏山中积雪》云:“寂寞山涯更水滨,漫天匝地白如银,前村报道溪桥断,可喜难来索债人。”“干霄篁竹翠盈眸,雪压风欺扑地愁。莫讶此君无劲节,一经沦落也低头。”又《出门》云:“凭着牵衣儿女送,只挥双泪不回头。”读之,令人神伤。(卷一)

诗情愈痴愈妙。红兰主人《归途赠朱赞皇》云:“大漠归来至半途,闻君先我入京都。此宵我有逢君梦,梦里逢君见我无?”许宜媖《寄外》云:“柳风梅雨路漫漫,身不能飞着翅难。除是今宵同入梦,梦时权作醒时看。”(卷六)

诗有情至语,写出活现者。许竹人先生督学广西,《接弟石榭凶问》云:“望书眼欲穿,拆书手欲净。抱书心忽乱,隔纸字忽明。挥手急屏置,忍泪雨暗倾。老亲中庭立,念远心悬旌。病讯百计匿,矧可闻哭声?违心方饰貌,哀抑喜且盈。趋言梦弟至,所患行已平。”(卷十)

善写客情者,昔人诗,如“只因相见近,转致久无书”,“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善写别情者,如“可怜高楼望,犹见故人车”,“相看尚未远,不敢遽回舟”。(卷九)

离别诗最佳者,如“路长难筭日,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想,终思未别前”,“醉中忘却身为客,意欲仍同送者归”。皆读之令人欲泣。又宋人云:“西窗分手四年余,千里殷勤慰索居。若比九原泉路别,只多含泪一封书。”(卷七)

言情,则周兰坡《送别》云:“临行一把相思泪,当作珍珠赠故人。”(卷十四)

余最爱言情之作,读之如桓子野闻歌,辄唤奈何。录汪可舟《在外哭女》云:“遥闻临逝语堪哀,望我殷殷日百回。死别几时曾想到,岁朝无路复归来。绝怜艰苦为新妇,转幸逍遥入夜台。便即还家能见否,一棺已盖万难开。”《过朱草衣故居》云:“路绕丛祠鸟雀飞,依然门巷故人非。忆寻君自初交始,每渡江无不见归。问疾榻前才转盼,谈诗窗外剩余晖。绝怜童仆相随惯,未解存亡欲扣扉。”沙斗初《经亡友别墅》云:“千石鱼陂占水乡,四时烟景助清光。弟兄不隔东西屋,宾主无分上下床。斗酒几番当皓月,题诗多半在修篁。今朝独棹扁舟过,回首前欢堕渺茫。”(卷十)

袁枚认为“情所最先,莫如男女”,《随园诗话》收录诗言儿女之情者说:

胡小霞者,会稽女子,名云英,嫁赵连城。夫妇能诗。《诫婢》云:“宝鸭篆烟消,呼奴理茶具。泥饮人未归,阵阵纱窗雨。”二十字中,深情无限。殁后,赵郎仿元相《杂忆诗》云:“孤灯破壁照黄昏,白雨萧萧绕梦魂。忆得夜深同倚槛,花梢一捻尚留痕。”(补遗卷五)

安庆鲁凤藻《有赠》云:“携得芳枝返故村,悔将玉貌共花论。低声还向小姑嘱,阿母跟前莫要言。”陈梦湘《嘲某》云:“画鸾影子褪轻红,料峭春寒豆蔻风。双鬓乱云堆未稳,日高犹是背人拢。”商宝意《喜环娘到》云:“药饵急须调病后,佩环亲自解灯前。”金台衡《赠妓》云:“春葱欲送玫瑰酒,冷暖先教樱口言。”皆善言儿女之情。(卷十四)

……余再诵李文正公昉《赠妓》诗曰:“便牵魂梦从今日,再睹婵娟是几时?”一往情深,言由衷发。(卷二)

有妓《与人赠别》云:“临歧几点相思泪,滴向秋阶发海棠。”情语也。(卷一)

袁枚诗歌多言情之作。当时有人评其诗云:“闲来志怪都根理,语必惊人总近情。”袁枚说:“余道第二句,直指心源,包括小仓山六十四卷全集,较胜他人作序万语千言矣。”(《随园诗话》补遗卷四)

六喜生鲜,爱灵活,尚柔美

袁枚主性灵、重真情的诗学体现出相应的审美倾向。这首先是喜生鲜。袁枚说:“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笋矣。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随园诗话》)卷一)“凡菱笋鱼虾,从水中采得,过半个时辰,则色味俱变;其为菱笋鱼虾之形,依然尚在,则其天则已失矣。谚云‘死蛟龙,不若活老鼠’,可悟作诗文之者。”(《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袁枚又推崇灵活。他说:“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余谓人可以木,诗不可以木也。人学杜诗不学其刚毅而专学其木,则成不可雕之朽木矣。潘稼堂诗不如黄唐堂诗,以一木而一灵也。”(《随园诗话》卷十五)“有人以某巨公之诗,求选入《诗话》。余览之倦而思卧。……或曰:其题皆庄语故耳。余曰:不然。笔性灵,则写忠孝节义,俱有生气;笔性笨,虽咏闺房儿女,亦少风情。”(《随园诗话》补遗卷二)

从刚柔方面说,袁枚喜柔美。袁枚这方面的议论很多。他说:“天下物未有不以柔为贵者。金银铜铁,细罗纱绢,触目皆然。虽太阿纯钩,天下之至刚者也,亦以能屈能伸为贵,而况于声诗一道,将含商嚼徵、播之管弦者耶?”(《答李少鹤书》,《尺牍》卷八)“凡药之登上品者,其味必不苦,人参枸杞是也;凡诗之称绝调者,其词必不拗,国风盛唐是也。大抵物以柔为贵:绫绢柔则丝细熟,金铁柔则质精良。诗文之道,何独不然?”(《随园诗话》补遗卷二)袁枚又有与人书说:“圣贤之学,刚柔并用,然而柔克之功胜于刚克。以物论,太阿纯钩可以屈而弯之,故曰神剑;南山之石不能屈弯,故曰顽石。其他金银铜铁,缟纻丝罗,一切硬者价贱、柔者价贵。以人论,则孔子柔于孟子,颜子柔于子路。人,活则柔,死则硬,阁下诗能刚不能柔,此宜留意者……”(《答祝泣塘太史》)唐宋诗人中,袁枚认为“李杜韩苏四大家,惟李杜刚柔者半,韩苏纯刚,白香山则纯柔”(《随园诗话》补遗卷三)。“槎枒粗硬之弊,亦何尝不自老杜开之?韩昌黎之‘蔓延蜗出壳,角缩头敲铿’与《笑林》中所云‘蛙翻白出阔,蚓死紫之长’又何以异?”(《答李少鹤书》)袁枚颇倾向于白居易,故当时人多认为他学白诗(《读白太傅集三首有序》)。袁枚亦不喜黄庭坚诗,因其“粗硬”(《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他说:“余尝比山谷诗,如果中之百合、蔬中之刀豆也,毕竟味少。”(《随园诗话》卷一)

七天分与学力

袁枚论诗,强调天分。他说:“诗文之道全关天分”(《随园诗话》卷十四),“诗不成于人,而成于其人之天”(《何南园诗序》)。袁枚认为王士禛、方苞天分不够,有诗说:“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仿元遗山论诗》之一)同时诗人赵翼有诗才,和袁枚交往甚多,因其《瓯北集》向袁枚索序,袁枚有《赵云松瓯北集序》云:

今夫越女之论剑术曰: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夫自有之者,非人与之、天与之也。天之所与,岂独越女哉!以射与羿,弈与秋,聪与师旷,巧与公输,勇与贲、育,美与西施、宋朝。之数人者,俱不能自言其所以异于众也。而众之人,方且弯弓斗棋,审音习斤,学手搏,施朱粉,穷日夜追之,终不克肖此数人于万一者,何也?云松之于诗,目之所寓即书矣,心之所之即录矣,笔舌之所到即奋矣,稗史方言、龟经鼠序之所载,即阑入矣。……或且规唐摹宋,千力万气以与之角,卒之骐骥追日,未暮而日已在其前。所以然者,又何也?呜呼!此皆羿与秋、师旷、公输、贲、育、西施、宋朝之所不能言,而惟越女能言之者也……或谓云松从征两滇,官海南、黔中,得江山助,故能以诗豪。余谓不然。世之行万里、历险艰者,或十倍焉,而无加于诗如故也。

人的技艺才能乃至勇力、美貌都受之于天,乃“天之所与”。作诗也是如此。在袁枚看来,赵云松这种诗才乃天赋所致。

袁枚推重的性灵,是要能见出诗的天分。要写性灵诗,确实需要天分。袁枚说:“其人之天无诗,虽吟不如无吟。……彼由学而至者,如工人染夏以视羽畎,有生死之殊矣。”(《何南园诗序》)这时,一切人为的努力都不起作用。“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袁枚《遣兴》)学问似乎成了影响写诗的东西。袁枚说:“黄允修云;‘无诗转为读书忙’,方子云云‘学荒翻得性灵诗’,刘霞裳云‘读书久觉诗思涩’。余谓此数语,非真读书、真能诗者不能道。”(《随园诗话》卷三)

不过,人们所作并非都要见性灵,学问和性灵也并非就截然对立。所以,袁枚并不完全否定学问。他说:“作诗如作史也,才、学、识三者宜兼,而才为尤先。造化无才,不能造万物;古圣无才,不能制器尚象;诗人无才,不能役典籍、运心灵。”(《蒋心余藏园诗序》)“作史三长,才、学、识缺一不可。余谓诗亦如之而识为最先,非识,则才与学俱误用之矣。”(《随园诗话》卷三)不过,对当时翁方纲以考据为诗,袁枚则是反对的。

§§§第三节翁方纲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雍正十一年,翁方纲出生。少年时才气过人。乾隆十七年,翁方纲二十岁,成进士,选庶吉士,寻授编修。二十四年,典江西乡试。二十七年,充湖北乡试副考官。二十九年,任广东学政。四十年,任《四库全书》馆校理官。四十四年,典江南乡试。四十六年,《四库全书》纂成,擢国子监司业,寻迁洗马。四十八年,迁詹事府少詹事。五十五年,擢内阁学士。嘉庆三年,迁左鸿胪寺卿。十二年,重预鹿鸣宴,赐三品衔官。十九年,重预鹿鸣宴,赐二品衔。二十三年卒,终年八十六岁。通满文,精金石,嗜考据,善书法。著有《两汉金石记》、《经义考补正》、《复初斋文集》、《复初斋诗集》、《复初斋集外文》、《复初斋集外诗》、《石洲诗话》、《小石帆亭著录》等。

一辨格调,析神韵,议性灵

1.辨格调

明前后七子论诗讲格调。清人每涉及于此,或推重,或反对,皆以格调属七子。所谓格调,成为七子及其拥护者的诗学主张的代称。翁方纲也不赞成明七子的诗学,但他不像一般论者那样泛泛地议论格调,而是将所谓格调具体展开,甚至专门写了《格调论》上、中、下三篇,集中进行论述。他的见解很有特点。

翁方纲认为,所谓格调,指音节风格。他说:“《记》曰:‘变成方,谓之音。’方者,音之应节也,其节即格调也。又曰:‘声成文,谓之音。’文者,音之成章也,其章即格调也。是故噍杀、啴缓、直廉、和柔之别,由此出焉。”(《格调论》上)诗是语言,哪首诗会没有音节,哪首诗会没有风格?格和调可以分别讨论,翁方纲说,唐“王无功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然非入唐之正脉”(《石洲诗话》卷一)。“刘汝州希夷诗,格虽不高,而神情清郁,亦自奇才。”(《石洲诗话》卷一)“沈、宋律句匀整,格自不高。”(《石洲诗话》卷一)“遗山七古,词平则求之于气,格平则求之于调。”(《石洲诗话》卷五)大约格指风格,调指声调。所谓格调,是具体的,每一首诗都会有其特殊的格调,“非一家所能概,非一时一代所能专”(《格调论》上)。但为讨论方便,可以诗人为单位,充其量如此,不能再抽象了。

翁方纲经常讲“撑架”、“架局”、“支架”,他说:“钱仲文七律,平雅不及随州,而撑架处转过之。”(《石洲诗话》卷二)“撑架视乎笔力,而变化能事,存乎其人,则不能以相强也。”(《石洲诗话》卷五)“静修诗,纯是遗山架局,而不及遗山之雅正。似觉加意酣放,而转有伧气处,即以调论,细按亦微有未合。”(《石洲诗话》卷五)“七古仄韵,一韵到底,苦难撑架得住。”(《石洲诗话》卷五)所谓“撑架”、“架局”、“支架”与格调有关。翁方纲说:“盖渔洋论诗,以格调撑架为主。”(《石洲诗话》卷一)“此事有格调,则可以支架矣。”(《石洲诗话》卷五)

袁枚讲过,格调不过是个空架子。翁方纲认为,仅仅有一个“撑架”、“支架”,仅仅讲“格调”,不能算是好诗。翁方纲似乎有时也有与袁枚看法相近的地方。他批评说:“伯玉《蓟丘览古》诸作,郁勃淋漓,不减刘越石,而李沧溟止选其《燕昭王》一首,盖徒以格调赏之而已。”(《石洲诗话》卷一)“读孟公诗,且毋论怀抱,毋论格调,只其清空幽冷,如月中闻磬,石上听泉,举唐初以来诸人笔虚笔实,一洗而空之,真一快也。”(《石洲诗话》卷一)“张王乐府,天然清削,不取声音之大,亦不求格调之高,此真善于绍古者。较之昌谷奇艳不及,而真切过之。”(《石洲诗话》卷二)“白公诗,格调声音之皆不事也。”(《石洲诗话》卷二)“张王已不规规于格律声音之似古矣,至元白乃又伸缩抽换,至于不可思议,一层之外,又有一层,古人必无依样临摹,以为近古者也。”(《石洲诗话》卷二)翁方纲说到一个诗人的格调,每同时指出其不足。他说:“杨仲宏诗,骨力既孱,格调复平。”(《石洲诗话》卷五)“范文白诗颇有格调,亦不能深入。”(《石洲诗话》卷五)“德机之格调,亦自不能坚实,与仲宏之盛气等耳。”(《石洲诗话》卷五)“揭曼硕诗,格调故自不乏,然亦不能深入。虽间有秀色,而亦不为新艳。……总之,杨、范、揭三家,不应与虞齐名……以格调论之,范稍雅饬,揭稍有致,杨则平平。皆非可语于道园之《学古》也。”(《石洲诗话》卷五)

同类推荐
  •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它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颠覆、暗杀是它的拿手好戏,通缉伊拉克总统,追杀卡斯特罗,影响世界政坛的重大事件中它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美国最能花钱的部门之一,但往往是无功而返;击毙本·拉登一雪前耻,但反恐行动远未画上句号。这就是它—美国中央情报局。为读者揭秘世界上最公开、实力最雄厚的情报组织。
  •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948年6月,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国家。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他虽贫病交加,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
  •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百篇美文,百种人生态度,蕴涵了大师们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共赏隽永不朽的作品,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所选文章篇篇脍炙人口,堪称人类语言文字之杰作。
热门推荐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将军为后

    将军为后

    大楚王朝唯一的女将军柳雁飞被赐婚给了本朝的皇太孙,下一任的皇帝,江桥。江桥,字宇楼,出了名的克妻之人,迄今已克死四位未婚妻。女将军的爷爷鲁国公接过圣旨,手都抖了。满朝文武一片哗然。两位当事人:“……”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豪门之弃妻不掉价

    豪门之弃妻不掉价

    寒夜里,她满眼绝望,跌撞跑出那栋豪华的别墅。绝望是什么?是我明明爱你,爱到至深至死,却抵不住你对我的残忍!※※※※※※※※十八岁的年纪,应该是如花儿般灿烂纯真,可她却因为家庭的重担,被送上陌生人的床。那一夜,她在黑暗中,被陌生男子压在身下…※※※※※※※※“我没有推她,更没有害她流产,上官,你相信我。”医院长廊里,她怔怔立着,兀自徒劳地解释着。“闭嘴!”他英俊的面容上,泛着森冷的气息,“我此刻,不想见到你!”她强忍着眼泪,终于安静下来。转身离开,远离开他视线范围的那一刻,挺直的身影忽然痛苦地弓了起来,苍白的手紧紧地捂住狠狠绞痛着的心口,如纸般苍白的面容上,却缓缓地露出了一抹浅笑,满满的绝望…※※※她涅槃重生,努力想要遗忘过去自己爱的遍体鳞伤的那几年,他的身影却在五年后的深夜里闪过伦敦的街头…锐利的眼神,缓缓凝聚在她怀里漂亮可爱的小男孩身上。她低头,轻柔浅笑,满眼的绝望,牵住宝宝的小手,想要离开,却被他拦住去路。“韩若曦…”他猩红的眼凝视着她,嗓音暗哑,“…你还想逃去哪里?”
  • 野蛮生长的秘密

    野蛮生长的秘密

    中国私营企业顺利成长的实践指导读本,中国民营资本自立自强的危机自救方略。本书汇集优秀企业家的成功经验,以商战实例为素材,融哲理和操作方法于一体。它传递的不仅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方法,更是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智慧,勇于开拓的勇气,以及自主自立的民族情感。
  • 巅峰修神

    巅峰修神

    正所谓:各方敌手论强弱,他拥有亘古罕见的体质,有他笑看在云端!,突破凝气、结丹、化元、通神、渡劫、封神,六个境界中无人能敌;他温柔、幽默,有时还会没心没肺,从不缺对手,却总能轻松来去,霸道强悍的功法
  • 婚姻救赎(已出版)

    婚姻救赎(已出版)

    婚前,叶可凡是优雅脱俗感情至上的完美主义者,婚后,丈夫林东对她从当初的百般宠溺呵护有加到怀孕生子时以工作应酬为理由沉溺于声色犬马场所...面对他带来的感情伤害,她渐渐变得敏感多疑爆躁易怒,歇斯底里几近偏执...不仅如此,婆媳矛盾、孩子问题、第四种感情的犹疑……更是让他们的婚姻千疮百孔岌岌可危。争吵、冷战、纠缠、愤怒,直至发展到两人动不动就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疲惫绝望后的叶可凡向林东提出离婚,却又因不忍让儿子受到伤害而迟疑。进退两难之际,另一个男人欧皓然出现……怎样的际遇和心路历程,让叶可凡最终把握住自己婚姻和生活的走向,赢得真正幸福的生活。《婚姻救赎》实体书已出版上市,当当网、卓越网,各大中城市新华书店均有售。
  • 危险的邂逅

    危险的邂逅

    姐姐柳诗在一场车祸后不治身亡,让袁雪陷入深深的痛苦无法自拔,并固执地认定那一定是谋杀。她收集证据、寻找线索,终于锁定了目标。为了接近他,她设计了一次又一次完美的邂逅,以柔弱之躯,踏上了复仇之路。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