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400000003

第3章 乾隆时期诗学(2)

沈德潜又讲才。他说:“作诗谓可废学,持严仪卿诗有别才之说而误用之者也,而反其说者,又谓诗之道全在征实,于是融冶贯串之弗讲,而剿猎僻书,纂组繁缛,以夸奥博,若人挟类书一部,即可以诗人自诩者,究之驳杂支离,锢其灵明,愈征实而愈无所得。夫天下之物,以实为质,以虚为用。学其实也,才其虚也。以实运实则滞,以虚运实则灵。”(《汪荼圃诗序》)沈德潜强调“融冶贯串”,赞赏吴中七子之一王鸣盛“平日学可以贯穿经史,识可以论断古今,才可以包孕余子,意不在诗而发而为诗,宜其无意求工而不能不工也”(《王凤喈诗序》)。他认为:“学从乎人者也,而才则本乎天者也。人可强而天不可强。故从来以诗鸣者,随其所长,俱可自现,而诗人之中称才人者,古今来只数余人相望于天地之间。”(《李玉洲太史诗序》)

其次,诗法方面。

沈德潜重诗法,他说:“诗贵性情,亦须论法,乱杂而无章,非诗也。”(《说诗晬语》卷上)

一是字句。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中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近人挟以斗胜者,难字而已。”(《说诗晬语》卷下)沈德潜尤讲句法。他说:“少陵有倒插法,如《送重表侄王砅评事》篇中,上云‘天下乱’云云,次云‘最少年’云云,初不说出某人,而下倒补云:‘秦王时在座,真气惊户牖。’此其法也。《丽人行》篇中,‘赐名大国虢与秦’、‘慎莫近前臣相嗔’,亦是此法。又有反接法,《述怀》篇云‘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若云‘不见消息来’,平平语耳,此云‘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斗觉惊心动魄矣。又有透过一层法,如《无家别》篇中云‘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无家客而遣之从征,极不堪事也,然明说不堪,其味便浅,此云‘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转作旷达,弥见沉痛矣。又有突接法,如《醉歌行》突接‘春光澹沲秦东亭’,《简薛华醉歌》突接‘气酣日落西风来’,上写情欲尽未尽,忽入写景,激壮苍凉,神色俱王,皆此老独开生面处。”(《说诗晬语》卷上)“五言长篇,固须节次分明,一气连属。然有意本连属而转似不相连属者,叙事未了,忽然顿断,插入旁议,忽然联续,转接无角,莫测端倪,此运《左》、《史》法于韵语中,不以常格拘也。千古以来,且让少陵独步。”(《说诗晬语》卷上)

二是篇章。沈德潜说:“一首有一首章法,一题数首,又合数首为章法。有起,有结,有伦序,有照应;若缺一不得,增一不得,乃见体裁。”(《说诗晬语》卷下)“五言古,长篇难于铺叙,铺叙中有峰峦起伏,则长而不漫。短篇难于收敛,收敛中能含蕴无穷,则短而不促。又长篇必伦次整齐,起结完备,亦为合格。短篇超然而起,悠然而止,不必另缀起结。”(《说诗晬语》卷上)“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之势,以下随手波折,随步换形。苍苍莽莽中,自有灰线蛇踪,蛛丝马迹,使人眩其奇变,仍服其警严。至收结处,纡徐而来者,防其平衍,须作斗健语以止之;一往峭折者,防其气促,不妨作悠扬摇曳语以送之,不可以一格论。”(《说诗晬语》卷上)五律“起手贵突兀。王右丞‘风劲角弓鸣’,杜工部‘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嘉州‘送客飞鸟外’等篇,直疑高山险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三四贵匀称,承上斗峭而来,宜缓脉赴之,五六必耸然挺拔,别开一境。上既和平,至此必须振起也。崔司勋《赠张都督》诗‘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和平矣,下接云:‘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杜工部《送人从军诗》‘今君度沙碛,累月断人烟’,和平矣,下接云:‘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泊岳阳城下》‘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和平矣,下接云:‘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如此拓开,方振得起”,“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张燕公‘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就夜饮收住也。王右丞‘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从解带弹琴宕出远神也。杜工部‘何尝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就画鹰说到真鹰,放开一步也。就上文体势行之。”(《说诗晬语》卷上)

三是音韵。沈德潜说,五言古“转韵初无定式。或二语一转,或四语一转,或连转几韵,或一韵叠下几语。大约前则舒徐,后则一滚而出,欲急其节拍以为乱也”(《说诗晬语》卷上)。“歌行转韵者,可以杂入律句,借转韵以运动之。纯绵裹针,软中自有力也。一韵到底者,必须铿金锵石,一片宫商。稍混律句,便成弱调也。”(《说诗晬语》卷上)“律诗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以来,有入别韵者。然必于通韵中借入,如冬韵诗起句入东,支韵诗起句入微,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若庚、青韵诗,起句入真、文、寒、删;先韵诗,起句入覃、盐、咸,乱杂不可为训。”(《说诗晬语》卷下)“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故有看去极平,而断难更移者,安稳故也。安稳者,牢之谓也。杜诗‘悬崖置屋牢’,可悟韵脚之法。”(《说诗晬语》卷下)

沈德潜对诗法的具体讨论,显然与其对格调的崇尚密切相关。

四溯源流,讲涵咏

叶燮论诗有历史感,其所以重宋诗,在于认为宋诗是对唐诗的发展。沈德潜虽不重视宋诗,但叶燮论诗的历史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沈德潜特别注重诗的源流变化。他说:“作文作诗,必置身高处,放开眼界,源流升降之故,了然于中,自无随波逐浪之弊。”(《说诗晬语》卷上)

按历史发展,沈德潜有古诗、唐诗、宋金三家诗、明诗及清诗之选,其考察唐诗之源,颇有见解。他说:“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古诗源》序)沈德潜认为唐诗之源,首先与《诗经》有关。他说:“学者但知尊唐而不上穷其源,犹望海者指鱼背为海岸,而不自悟其见之小也。今虽不能竟越三唐之格,然必优柔渐渍,仰溯《风》《雅》,诗道始尊。”(《说诗晬语》卷上)这本是他强调儒家诗教的观点。沈德潜尤其认为唐诗与古诗有关,他说:“唐诗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古诗源》序)因之有《古诗源》之编。王士禛曾有《古诗选》,按五言、七言选编,五言兼取唐人,七言下及元代,三四言及长短杂句不录,沈德潜《古诗源》体例不同,“溯隋、陈而上,极乎黄轩,凡三百篇、楚辞而外,自郊庙乐章迄童谣里谚,无不备采”(《古诗源》序),重在唐诗之源。这多少体现了和王士禛诗学观点的差异。

沈德潜编《明诗别裁集》,注意到“明诗其复古也,而二百七十余年中,又有升降盛衰之别”(《明诗别裁集序》)。“洪武之初,刘伯温之高格,并以高季迪、袁景文诸人,各逞才情,连镳并轸,然犹存元纪之余风,未极隆时之正轨。永乐以还,体崇台阁,骫骳不振。弘正之间,献吉、仲默力追雅音,庭实、昌毂左右骖靳,古风未坠。余如杨用修之才华,薛君之雅正,高于之冲淡,俱称斐然。于鳞、元美,益以茂秦,接踵曩哲。虽其间规格有余,未能变化,识者咎其尠自得之趣焉,然取其菁英,彬彬乎大雅之章也。自是而后,正声渐远,繁响竞作。公安袁氏、竟陵钟氏、谭氏,比之自郐无讥,盖诗教衰而国祚亦为之移矣。此升降盛衰之大略也。”(《明诗别裁集序》)历史线索很清楚。

沈德潜重视诗歌“以微言通讽喻”(《施觉庵考功诗序》),但他反对动辄牵入。他说:“朱子云:楚辞不皆是怨君,被后人多说成怨君。此言最中病痛。如唐人中少陵固多忠爱之辞,义山间作讽刺之语,然必动辄牵入,即小小赋物,对镜咏怀,亦必云某诗指某事,某诗刺某人,水月镜花,多成粘皮带骨,亦何取焉?”(《唐诗别裁集凡例》)“窃见向时读杜诸家,贪多者矜奥博,事必泛引,语必捃摭,甚或伪造典故以实其说,而一二钩奇喜新之士,意主穿凿,辞务支离,即寻常景物,亦必牵涉讽刺,附会忠孝,而诗之天趣亡焉。”(《杜诗偶评序》)“石曼卿句云:‘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朱子赏之,谓得吾与点也之趣,而于邵子‘梧桐月向怀中照,杨柳风来面上吹’,每涵咏而咀吟之,盖意未尝深,语未尝奇,即眼前景物,而乐天无闷,物各自得之意,隐然遇于言外。”(《南园唱和诗序》)沈德潜有丰富的阅读经验,他强调涵咏体会。他说:“读诗者,心平气和,涵咏浸渍,则意味自出,不宜自立意见,勉强求合也。况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唐诗别裁集凡例》)“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说诗晬语》卷上)

§§§第二节袁枚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五十五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寒士家庭。袁枚祖父袁锜、父袁滨、叔袁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袁枚夙慧早悟,年十二,中秀才。乾隆元年,袁枚赴广西看望在巡抚金处当幕僚的叔父,金非常赏识他的文才,以为“国家应运生才,必为大成之器”(袁枚《随园诗话》卷一)。适逢朝廷博学鸿辞科开考,金随即荐举袁枚去京参加。参加者一百九十余人,多老师宿儒而袁枚最年少。最后只录取十余人,袁枚虽落选,却声名远播。三年,袁枚应顺天乡试中举,翌年,连捷成进士,选庶吉士。七年,散馆,放任江南,先后在江苏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袁枚颇有政绩,百姓十分拥戴。但官场应酬每使他厌烦。十三年,袁枚被荐举为江邮太守部驳不准,加以其母患病,于是辞官乞养归山,时年三十三岁。翌年,袁枚买下江宁织造隋家的隋园,修葺整理,易“隋”为“随”,是为随园,移居于此。十七年,袁枚重起为官,到陕西赴任,但不久即返回随园。从此绝迹仕途,作诗论文,过着纯粹的诗人生活。

袁枚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尺牍》等。

一才具性格

袁枚天资过人。自述其八岁学作诗,九岁有五律诗记游山,句云:“眼前三两级,足下万千家。”又有《偶成》句云:“月因司夜终嫌冷,山到成名必竟高。”(《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他又说:“谚云:‘读书是前世事。’余幼时,家中无书,借得《文选》,见《长门赋》一篇,恍如读过,《离骚》亦然。方知谚语之非诬。”(《随园诗话》卷四)袁枚天才自负,其字子才,称袁子才,就有这种意味。其又有诗自述云:“子才子,颀而长。梦束笔万枝为桴浮大江,从此文思日汪洋。……终不知千秋万岁后,与李杜韩苏谁颉颃?”(《子才子歌示庄念农》)“但看十七史,逊我者大半。”(《偶然作》)他又说:“我之生也,是天之有求于我也,畀之耳、目、口、鼻以粉饰太虚,而非我有所求于天也。我之仕也,是人之有求于我也,畀之爵、禄、车、马以受其利济,而非我有所求于人也。”(《释官一篇送李晴江》)

袁枚不喜拘束,他说:“余性通脱,遇繁礼饰貌之人,辄以为苦。”(《随园诗话》补遗卷四)他极有个性,自述云:“己未朝考,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余欲刻画‘想’字,有句云‘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诸总裁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大司寇尹公与诸公力争曰:‘此人肯用心思,必年少有才者,尚未解应制体裁耳。此庶吉士之所以需教习也。倘进呈时,上有驳问,我当独奏。’群议始息。”(《随园诗话》卷一)“余刻一私印,用唐人‘钱塘苏小是乡亲’之句。某尚书过金陵,索余诗册,余一时率意用之,尚书大加诃责。余初犹逊谢,既而责之不休,余正色曰:‘公以为此印不伦耶?在今日观,自然公官一品,苏小贱矣;诚恐百年之后,人但知有苏小,不复知有公也。’一座冁然。”(《随园诗话》卷一)

袁枚“负海内狂名”(《与汪可舟》),但对此他很冷静。他说:“人常言,某才高,可惜太狂。余道:非也。从古高才,有过颜子与孔明者乎?然而颜子则有若无、实若虚矣。孔明勤求启悔,孜孜不倦矣。曾赠德厚庵云:‘……骥虽力好终须德,人果才高断不狂。’”(《随园诗话》补遗卷四)整体说来,袁枚是一个明智通达的人。当初金“朝夕观其为人,性情恬淡,举止安祥”(《随园诗话》卷一),殆非虚语。袁枚尝自述云:“余为县令理讼,每判是非,有原告是者,有被告是者,有原被告俱不是者,有原被告俱是而不是在中证者……办案有愈详细而愈妙者,有愈草率而愈妙者。以详细为妙者,人所易知;以草率为妙者,人所难知。总在一片心精圆通领悟而已。”(《牍外余言》)其《山问》设山神评他云:“山之高,不如子之超;山之灵,不如子之明。”其易“隋园”为“随园”,颇有深意焉。其《随园记》说:“茨墙剪阖,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这“随”颇能体现其随物俯仰的人生哲学。

袁枚重人生享受。少时家境不好,这方面谈不上。中进士后,有条件了。据说,他在做翰林的时候,就有男女二色之事。乞养归山,他并不情愿,结果是更加随意起来,讲究起来。他喜欢同异性交往。据统计,袁枚有女弟子五十三人,至老共有一妻五妾。在这方面,他从不讳言,尝自述其“好色”(《所好轩记》)。又有诗说:“有宦不仕偏寻乐,无子为名又买春。”(《自嘲》)“及时行乐春犹少。”(《编得》)“若道风情老无份,夕阳不合照落花。”(《白头》)与人书说:“假我数年,古稀将届,精神毛发逐渐衰颓,惟登山临水、寻花问柳八字,一息尚存,双眸如故。”(《寄庆雨林都统》)袁枚对饮食非常讲究,尝自述云:“袁子好味”(《所好轩记》),袁枚甚至著有《随园食单》,对食物的选择、烹饪有详细的说明。他认为,食物的选择很重要。他说:“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烹饪的方法,首先是火候的把握。他说:“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蚶蛤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起迟则活肉变死。”他重调味:“调味者宁淡无咸,淡可盐以救之,咸则不能使之再淡矣。”“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袁枚甚至讲到腌菜,他说:“腌冬菜、黄芽菜,淡则味鲜,然欲久放,则非盐不可。”

袁枚的才具性格对他的诗学很有影响。

二儒学新释

明代后期,思想活跃而驳杂,士人心态迷乱而狂躁,公安派也是如此。公安派不仅有其诗学主张,更有其人生哲学。袁宏道的许多议论,振聋发聩,常为人所诟病,以为离经叛道。袁枚常称公安三袁为本家,对公安派的思想很是注意。袁枚也是极有个性、极有见解的。公安三袁、特别是袁宏道的许多看法,他并不完全赞成,但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公安派,袁枚常在思考之中。他不准备违背儒家思想,他也不可能违背儒家思想。在他看来,如果公安派真的是全都违背了儒家思想,当然应该摒弃,但事实又并非如此。他自己的许多见解常常给人感觉和公安派有某种联系,和儒家思想很不同,他违背了儒家思想吗?袁枚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觉得,他的很多看法,从根本上说,并不违背儒家思想,有的听起来很刺耳,但其实可以说本来就是儒家思想里早就有的,只是一般人不太注意罢了。袁枚吸取了公安派的教训。公安派只是提出自己的思想,从来不去考虑自己思想的根据。当然,他们也不准备到儒学那里去寻求思想根据。由于没有坚实的思想的根据,公安派最终只能陷入困境。袁枚对儒学进行重新解释,寻求自己思想的根据。这是为自己辩解,但有时候也可以说,是在为公安派辩解。这种重新解释,进一步张扬了他的思想。袁枚的许多思想,常常是他的诗学的基础。乾隆前期,沈德潜诗学的影响很大。袁枚对儒家学说的解释,是对沈德潜诗学的一个回应。

同类推荐
  •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都是纪德的代表作,合称“纪德三部曲”。作品都带有悲剧色彩,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其中《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作者最富自传性的作品。 纪德的作品非常早就传入了中国,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读者注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价值不仅没有被时间埋没,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根结底是他用自己的笔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春醪集

    春醪集

    本书是才子作家梁遇春珍藏版散文集,收录了《春醪集》和《泪与笑》以及书话、书信,是梁遇春26年短暂年华的丰富结晶。王蒙推荐,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现代中国散文的奇异之作,“中国的兰姆”昙花般的青春絮语。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才特种妃

    天才特种妃

    她,是现代女子特种兵部队中的尖刀,是苏家幸福生活九年的苏大小姐,是天幕神秘杀手组织的头号杀手。九年甜里蜜里,一朝之间,灰飞烟灭。全家上下五十余口丧命于一人之手。苍天无情,就别怪她辣手铁腕!渣男身居高位,一见倾心?看她怎么一步步将他扯下,踩在脚底。知道我看见你唯一想干的事是什么吗?就是把你的眼睛一刀剜出来。渣女美艳城府深不可测?可惜死期到了。初次见面,他是美到窒息的病王爷,次日再见,我去,变胖子了!胖子就胖子,还是个腹黑傲娇的胖子。待洗尽铅华,妖孽重生,终成天下霸主,而枕边心上独留一人。————————~——“相识一年,相顾数日。分离时皆化为寸寸相思。”——“对,和我这个冷血无情的杀手又能有什么关系!我杀人不眨眼,我到处取人性命,怎么能入得了皇子殿下高贵的眼!我们还是当做不认识的好!”——“你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诅咒吗?”——“如果有下辈子,还能见到你,我希望先遇到的那个人是我,如果不是我,我希望,我们永远都不要遇到。”——“你听好了,没有你的以后,不算以后。”——“我不管他是什么人,干过什么事,就算他不接受我,就算他心里有别人,我只要在他身边……就好。”——“你若敢动她分毫,朕必举兵踏平你晋朝,片甲不留。”——“此生无怨无憾亦无悔,下辈子我们还要做姐妹。”◆本文男强女强,非小白圣母,友谊常在,宁死不背叛,男主女主身心干净,小虐怡情,大虐伤身,美男多多,结局1V1,欢迎入坑。◆架空情节,纯属虚构,请勿较真…◆如果亲们觉得还不错,请轻戳收藏,戳戳戳戳戳戳戳戳戳戳~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 权国

    权国

    “风起云涌的大陆,战乱四起的王国,铁蹄是的我的脚步,箭镞是我的眼睛,战场猎鹰的旗帜迎风飘扬,从偏远的南部到繁华的京都,以独特的视角,波澜壮阔的战争,再现一个帝国的崛起之路(骑马与砍杀题材小说)
  •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一个浓缩的家庭教育智慧读本,一本马上能用得上的家庭教育对策。优化你的教育方法=优化孩子的人生,重塑你的教育理念=重塑孩子的未来。本书提炼整理出世界上最著名、最有效的十大教育法。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根据许多家长头脑中客观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关建议,寻求解决之道。
  • 理想生活

    理想生活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妖王的追妻攻略

    妖王的追妻攻略

    “公子,借窗一用,可否?”初次相见,她被追的走投无路,只得向他借路!她,六王府小郡主,天之骄女,嗜好美男成性。数年前,无意惹了某妖孽后,逃之夭夭,怎知那人不仅是长的妖孽,本就是妖孽,妖界之王,魅惑众生!从此两人从此两人牵扯丝丝缕缕。他为她成为第一富商,她浑然不知,恣意快活!数年后,一两银子的交易,更让他咬牙切齿的算计,誓要纳其为后!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该书描写了一个京剧女艺人的故事,尽管她历经千辛万苦,想摆脱命运……但仍难跳出被歧视的演艺圈。张恨水写道:“载出之后,颇也蒙受社会人士予以不坏的批评……不敢说会令读者读之一定有益,至少也让人家读之无害。”
  • 名门第一少奶奶

    名门第一少奶奶

    网络火速裸画惊爆视频,让她红了,也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梦。父亲出事,老公带着闺蜜归来,对她说:“念锦,我爱的是她,离婚吧!”他的抛弃,让她成了W市商界的一场笑柄!万念俱灰酒醉之时,她准备从高高十八层楼跃下结束自己年轻生命,一个俊美如斯的男人闯入了她的生命。对她说:“自杀,是懦弱的行为。”“嫁给我。我帮你报复她们。”“理由?”“我也看他们不顺眼。”她冷冷地讥诮地凝望着那双毫无焦距的漂亮瞳仁。“就凭你也配?”“你等着。”男人哑然一笑,绝愤而去。几天后,当她送着一大叠的资料叩响了某高级领导办公室的门,这才知道,原来,秦少天,东方集团未来的接班人。男人强大的背景让她落荒而逃,而他却抓住了她一双素手,坚定地道:“如今,我还有没有看他们不顺眼的能力。”“我不能生孩子。”“无所谓,我们可以效仿西方公民。或者试管婴儿也行。”“好。”就这样,她选择了一段无爱的婚姻。他是商场巨鳄,他是权势滔天W市未来第一把手,然而,本就水火不容的他们,偏偏嗜好都相同,甚至连喜欢女人品味都一样。他把她伤得体无完肤,他却将她捧若掌心,视若珍宝……两个男人,商场政界,勾心斗角,最终胜败难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操纵所有事阴谋者浮出水面,原来,一切不过是一场诱人的局而已。*“老婆,那枚怎么样?”男人修长的指节指向柜台里最耀眼,最昂贵的钻石戒指。“小姐,你老公真是有眼光,这是限量版的。”服务员小姐笑吟吟地说。“很贵的!”“没事,不要为你老公我省钱。”男人宠溺着亲了她一口,笑说。当服务员小姐拿出那枚戒指戴在她指节上时,回首,她清楚看到了背后那一对挑选戒指男女。面色难看,羞愤到真想找一个地洞钻进去。*某高级宴会,她穿着漂亮的晚礼服,美若天仙依偎在男人怀中。“老公,宝宝又踢我了。”“要是小子,出来后,我就揍他。”男人亲昵在她耳边笑语。不远处,前夫拥着娇妻,听着她们的对话,脸色倏地变得铁青,满脸惊诧,真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她不是得了不孕症吗?怎么会有孩子?他说:“念念,管家说你想过那种世外桃源生活,所以,我为你修建了一座‘锦园’,今后,我们的孩子将会在这座园子茁壮成长,我会宠你及孩子们,生生世世。”他说:“念念,管家说你喜欢看烟花,我买一些供你观赏。”他口中的一些烟火却足够在天空中绽放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