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400000002

第2章 乾隆时期诗学(1)

§§§第一节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康熙十二年出生。祖父沈钦圻是明末有成就的诗人。沈德潜“年五岁,初识字,先祖教以平上去入之声及反切谐声会意转注”(沈德潜《自订年谱》)。六岁时,沈钦圻对人说,“是儿他日可成诗人”(沈德潜《自订年谱》)。青年沈德潜一方面拼搏于科场,一方面活跃于诗坛。二十六岁,“请诗学于横山叶先生。每篇就,呈横山先生,先生辄曰:工夫到,才力大。尝以及门诗稿数种邮寄新城尚书,新城复书”(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卷五)。沈德潜是叶燮门人,亦曾向王士禛请益,“年三十余,两致书于新城先生,先生亦前后裁书作答”(《小山姜诗序》,《归愚文续》卷七)。沈德潜先后与人结“城南诗社”、“北郭诗社”。科场屡试不中,但作诗颇有创获。康熙五十五年,所作诗刻成《竹啸轩诗钞》十八卷。同时,他在诗歌理论批评方面颇有建树。康熙五十六年,和陈树滋合辑《唐诗别裁》,又两年,编就《古诗源》。雍正九年,著《说诗晬语》。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辞不第。三年,终成举人,“至是共达省门已一十七回矣”(沈德潜《自订年谱》)。第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沈德潜受弘历恩遇,与之多有唱和。有《沈归愚诗文全集》,还选有《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沈徳潜的诗学有很强的儒家色彩,但也有其自家面目。

一诗教阐释

《礼记·经解》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意思是说,去一个国家,那个地方的老百姓所受教化的情况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如果老百姓性情温柔敦厚,大概是诗教化的结果。既然性情温柔敦厚是诗教化的结果,那么诗的内容及其表现应该是温柔敦厚的。《毛诗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明确把温柔敦厚和诗的内容及其表现联系起来。他说:“以《诗》辞美刺、讽喻以教人,是《诗》教也。”“《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这虽不能说完全符合原意,但也不能说违背了孔子的思想。孔子说过:“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特别是还说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些说法和所谓温柔敦厚的意思是大致接近的。《礼记·经解》里的那一段话不见于《论语》,孔子是否真的说过,有不同的看法,但不管怎样,历来人们非常尊崇这所谓“诗教”,并按照孔颖达的注解,把温柔敦厚作为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基本要求。

沈德潜重视诗教,强调“温柔敦厚,斯为极则”(《说诗晬语》卷上),一切诗歌创作都应该遵循。他对《诗经》进行了全面的阐释,认为都是符合温柔敦厚的要求的。他说:“《二南》,美文王之化也。然不著一修、齐、治、化字,冲淡愉夷,随兴而发,有知如妇人,无知如物类,同际太和之盛,而相忘其所以然,是王风暤暤气象。”(《说诗晬语》卷上)又说:“讽刺之词,直诘易尽,婉道无穷。卫宣姜无复人理,而《君子偕老》一诗,止道其容饰衣服之盛,而首章末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二语逗露之。鲁庄公不能为父复仇,防闲其母,失人子之道,而《猗嗟》一诗,止道其威仪技艺之美,而章首以‘猗嗟’二字讥叹之。”(《说诗晬语》卷上)“州吁之乱,庄公致之,而《燕燕》一诗,犹念‘先君之思’。七子之母,不安其室,非七子之不令,而《凯风》之诗,犹云‘莫慰母心’。”(《说诗晬语》卷上)“《匏有苦叶》,刺淫乱也。中惟‘济盈不濡轨’二句,隐跃其词以讽之。其余皆说正理,使人得闻正言,其失自悟。”他认为,至于“《巷伯》恶恶,至欲‘投畀豺虎’、‘投畀有北’,何尝留一余地?然想其用意,正欲激发其善恶之本心,使之同归于善,则仍是温厚和平之旨也。”(《说诗晬语》卷上)这里对所谓温柔敦厚的理解已经有些宽泛了。由此,他讲到屈原的作品,认为“《离骚》者,《诗》之苗裔也。第《诗》分正变,而《离骚》所际独变,故有佗傺噫郁之音,无和平广大之响。读其词,审其音,如赤子婉恋于父母侧而不忍去,要其显忠斥佞,爱君忧国,足以持人道之穷矣。尊之为经,乌得为过?”(《说诗晬语》卷上)

沈德潜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但他毕竟是一个诗人,他的诗学观念并不拘执。他用诗教的标准考察《诗经》、《楚辞》以外的诗歌,看法很宽松。他编《古诗源》,认为唐前古诗,“于诗教未必无少助也夫”(《古诗源序》)。他编《唐诗别裁集》,认为“唐人之诗,有啴谐廉直、顺成和动之音,亦有志微噍杀、流僻邪散之响,由志微噍杀、流僻邪散而欲上溯乎诗教之本原,犹南辕而之幽蓟,北辕而之闽粤,不可得也”(《唐诗别裁集序》),主要从艺术风格上去考察是否符合诗教,而不是一味寻求委婉讽喻之有无。沈德潜对宋诗有许多批评,他说:“宋诗中如‘卷帘通燕子,织竹护鸡孙’、‘为护猫头笋,因编麂眼篱’、‘风来嫩柳摇官绿,云起奇峰涌帝青’、‘远近笋争滕薛长,东西鸥背晋秦盟’,皆卑卑者。至‘若见江鱼应恸哭,此中曾有屈原坟’,则怪矣。‘脚跟头上两青天’、‘月子弯弯照九州’则俚矣”(《说诗晬语》卷下),认为卑俗,不符合诗教。沈德潜说:“宋诗近腐,元诗近纤,明诗其复古也。”(《明诗别裁集序》)他编《明诗别裁集》,“得诗十卷,凡一千二百余篇,皆深造浑厚,和平渊雅,合于言志永言之旨。而雷同沿袭,浮艳淫靡,凡无当于美刺者屏焉”(《明诗别裁集序》)。沈德潜编《清诗别裁》,亦“惟祈合于温柔敦厚之旨,不拘一格也”(《清诗别裁序》),都遵循了诗教的标准。

大约在这个时候,沈德潜认为,只要能让人性情温柔敦厚的诗,就都可以说是符合诗教的。这当然不能说违背了《礼记》中孔子相关言论的思想。

二尚格调,辨神韵

唐代是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沈德潜说:“诗至有唐而极盛。”(《古诗源序》)唐诗对后来诗歌影响极大。宋代主要继承杜甫字句律法方面的讲求,以议论为诗。明人则主要继承李杜雄浑的格调。明末清初,钱谦益、叶燮尚宋诗,王士禛则主张王孟神韵。沈德潜喜爱唐诗。康熙五十年,王士禛去世。五十六年,沈德潜与人合编了《唐诗别裁集》,有序说:“德潜于束发后即喜钞唐人诗集,时竞尚宋元,适相笑也。迄今几三十年,风气骎上,人知唐为正轨矣。”唐诗至少有李杜、王孟两大倾向,他是倾向于李杜还是倾向于王孟呢?这不涉及诗教的问题。李杜、王孟,在沈德潜看来,都不违背诗教。

沈德潜尤其欣赏李杜那种雄浑的风格。《唐诗别裁集》凡例说:“是集以李杜为宗,玄圃夜光,五湖原泉,汇集卷内,另别于诸家选本。”“李供奉鞭挞海岳,驱走风霆。”“杜工部沉雄激壮,奔放险幻。”集中推崇杜甫尤多,论其五古:“少陵诗阳开阴合,雷动云飞。”(卷二)论其七古:“为建章之宫,千门万户;为巨鹿之战,诸侯皆从壁上观,膝行而前,不敢仰视。如大海之水,长风鼓浪,扬泥沙而舞怪物,灵蠹毕集。”(卷六)论其七律:“气象雄伟,笼罩宇宙”,“天风海涛,金钟大镛”,“五色藻绘,八音和鸣。”(卷十三)论其五言长律云:“精力团聚,气象克昌,极人间之伟观。”(卷十七)

明前后七子讲格调,主张诗必盛唐。明末以来,人们多有非议,沈德潜虽不无批评,但总体上是肯定的。乾隆三年,沈德潜编选了《明诗别裁集》,认为“永乐以后诗,茶陵起而振之,如老鹤一鸣,喧啾俱废;后李何继起,廓而大之,骎骎称一代之盛矣”(卷三)。李梦阳“七言古雄浑悲壮,纵横变化,七言近体开合动荡,不拘故方。准之杜陵,几于具体。故当雄视一代,邈焉寡俦”(卷四)。“北地诗以雄浑胜,信阳诗以秀朗胜,同是宪章少陵,而所造各异。”(卷五)

乾隆九年,沈德潜开始编《清诗别裁集》。十四年,沈德潜告老回到苏州,不久主紫阳书院。许多年轻人向他学诗,其中七人合刻所作诗为《七子诗选》。沈德潜为之序说:“前明弘治时,李献吉、何仲默结诗社,共得七人,称前七子;嘉靖时,王元美、李于麟复结诗社,亦共七人,称后七子。诗品虽异,指趣略同,岂偶然七子耶?……今吴地诗人复得七子,曰:王子凤喈、吴子企晋、王子琴德、黄子芳亭、赵子升之、钱子晓征、曹子来殷。之七子者,数应偶符,然亦不可谓非闻风而起者也。……七子继起,独能矫尾厉角,骖驾李、何、王、李诸贤,而予以老髦之年,得睹代兴有人,冀以扶大雅之轮也,斯其所辍简而深庆也夫。”(《七子诗选序》)这些人推重明七子,显然是有沈德潜的影响的。吴中七子不久相继登第,后来有的成为著名学者,有的是重要诗人。

还是在为吴中七子诗选作序时,沈德潜特别强调了他对诗的看法,他说:

予惟诗之为道,古今作者不一,然揽其大端,始则审宗旨,继则标风格,终则辨神韵,如是焉而已。予曩有古诗、唐诗、明诗诸选,今更甄综国朝诗,尝持此论,以为准的。窃谓宗旨者,原乎性情者也;风格者,本乎气骨者也;神韵者,流于才思者之余,虚与委蛇,而莫寻其迹者也,譬诸山有山脉,泉有泉源,峙而嶙嶾突怒,流而漾澔渊沦,极宇宙之大观,而揽其金光黛色、澄练浮天,使人目惬心怡,而不能名其所以然,如有神明变化之妙,流行于山水之间。七子者,秉心和平,砥砺志节,抱拔俗之才,而又亭经籍史,培乎根本,其性情、其气骨、其才思三者俱备,而归于自然,故发而为诗,或如巨壑崇岩,龙虎变化;或如寒潭削壁,冰雪峥嵘,何尝沾沾焉模拟刻划、局守一家之言哉?而宗旨之正,风格之高,神韵之超逸而深远,自有不期而合者,犹河山两戒,条分南北,山不同而崚嶒之体则一也,水不同而混茫之状则一也,谓非诗教之正轨也耶?(《七子诗选序》)

这一段话很值得注意,可以说是沈德潜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所谓“审宗旨”,是指前面说到的温柔敦厚的诗教。沈德潜认为,诗之温柔敦厚与作者的性情有关,所谓“原乎性情者也”。接下来的所谓“标风格”,和他的诗学主张关系最密切。人们每以明七子宣扬的“格调”来概括沈德潜的诗学,认为他主“格调”,其实,沈德潜本人并未特别用过“格调”一词。而这里所谓“风格”,则很接近所谓格调的意思,指高昂雄浑的风貌,和今人所谓风格含义宽泛、指一般审美风貌不同。风格是高昂雄浑的风貌,所以“本乎气骨者也”。“气骨”主要指诗人的气概、坚贞的品格,有时也指作品的风貌,这时大约和所谓风格相当。沈德潜评魏徵《述怀》说:“气骨高古,变从前纤靡之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唐诗别裁集》卷一)沈德潜经常用风格一词,谈到张九龄又说:“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唐诗别裁集》卷一)所以,虽然沈德潜未特别使用格调一词,但用格调说来表述他的诗学还是有道理的。“神韵者,流于才思者之余,虚与委蛇,而莫寻其迹者也”,“神韵之超逸而深远”,这显然是指王士禛的诗学。沈德潜“辨神韵”,认为“譬诸山有山脉,泉有泉源,峙而嶙嶾突怒,流而漾澔渊沦,极宇宙之大观,而揽其金光黛色、澄练浮天,使人目惬心怡”,大约认为风格如山,神韵似水,是两种不同的美。“犹河山两戒,条分南北,山不同而崚嶒之体则一也,水不同而混茫之状则一也”。沈德潜显然倾向于山脉“崚嶒”、“峙而嶙嶾突怒”的风格。“标风格”,一个“标”字,沈德潜表明了对高昂雄浑的崇尚,也宣示了和王士禛神韵说的不同。

此时是沈德潜影响诗坛的时候。乾隆二十五年,沈德潜修订了《清诗别裁集》,“惟取诗品之高”(《清诗别裁集序》),“所选风调音节,俱近唐贤”(《清诗别裁集凡例》),进一步表明了对格调的主张。比如,选张文亮诗,云:“诗得力于杜,有悲壮之声。”(卷一)选彭而述诗,云:“雄豪魁垒,有摩盾横槊之风。”选宋琬诗,云:“时多悲愤激宕之音。”(卷二)选陶澄诗,云:“英伟沉挚。感时伤乱之作,以诗为史,直欲上溯杜陵。”(卷七)选许孙荃诗,云:“激昂悲壮,多燕秦之声。”(卷九)选李因笃诗,云:“诗品似李北地之宗杜陵。”(卷十一)选李必恒诗,云:“诗格之高,才力之大,可久者应让此人。”选沈廉诗,云:“沉郁中复极纵横,颇得杜陵气骨。”(卷二十一)选吴襄诗,云:“诗品亦高,不肯流入三唐以下。”(卷二十五)选钱良择诗,云:“为诗感激豪宕,不主故声。”(卷二十六)选李重华诗,云:“为诗嵚嵚历落。”(卷二十七)

尤其是这一年,沈德潜重订《唐诗别裁集》,序言开篇将他与王士禛立场的不同明确宣示:“新城王阮亭尚书选《唐贤三昧集》,取司空表圣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沧浪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意,盖味在盐酸之外也,而于杜少陵所云鲸鱼碧海、韩昌黎所云巨仞摩天者,或未及之。余因取杜韩语意定唐诗别裁。”

沈德潜晚年对宋诗的态度似乎有一点变化,他说:“愚未尝贬斥宋诗,而趋向旧在唐诗。”(《清诗别裁集序》)乾隆三十三年,沈德潜曾选苏轼、陆游、元好问诗为《宋金三家诗选》,不久他就去世了。其门人陈明善《三家诗选例言》云:“归愚师论诗不拘一格,大要以别裁伪体为主,兹选卷帙不多,而三家诗之卓然有关系者亦采录殆尽矣。”

三诗人与诗法

沈德潜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存诗二千三百余首,他的诗学主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体现。他的诗有不少是“以微言通讽喻”的(《施觉庵考功诗序》),比如《百一诗》写苏州一带赋税之重:“丁粮盛苏松,难与他郡较。供赋民力疲,况复增火耗。……救焚用膏脂,炎炎看原燎。善政利渐复,积弊期迅扫。阊阖一何高,排云听谁叫?”《挽船夫》描写官吏征调役夫为朝廷运输粮食货物:“县符纷然下,役夫出民田。十亩雇一夫,十夫挽一船。挽船劳力声邪许,赶船之吏猛于虎。例钱缓送即嗔喝,似役牛羊肆鞭楚。昨宵闻说江之滨,役夫中有横死人……”沈德潜更有许多格力雄壮之作,比如《登清凉山》:“大江岷峨来,一气混澜汗。群山龙蜿蜒,千里作屏翰。城郭环蝃蜺,烟火逾百万。繁华江左雄,形胜天下冠。六代等置基,纷纷几龙战。真人起淳泗,创业区寓县。……宫阙址已湮,兴替理可见。事往迹恍惚,感来情凄惋。唯有青山色,今古常不变。”

沈德潜考察历来讽喻教化之作,特别是那些见风格的诗歌,联系自己的创作经验,探讨了诗歌创作的理论问题。

首先,诗人方面。

一是要有性情襟抱。沈德潜说,诗之温柔敦厚,“原乎性情者也”,“有第一等襟抱,……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着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以下数人而已”(《说诗晬语》卷上)。“大抵遭放逐,处逆境,有足以激发其性情,而使之怪伟特绝,强欲自掩其芒角而不能者也。”(《姜自芸太史诗序》)

二是要有气概。沈德潜欣赏“一吐其雄阜浩瀚之气”(《艿庄诗序》)。他说:“有不可磨灭之概,与挹注不尽之源,蕴于胸中,即不必求工于诗,而纵心一往,浩浩洋洋,自有不得不工之势。”(《缪少司寇诗序》)“文以养气为归,诗亦如之。……故欲振荡其势,回旋其姿也。其间忽疾忽徐,忽翕忽张,忽渟潆,忽转掣,乍阴乍阳,屡迁光景,莫不有浩气鼓荡其机,如吹万之不穷,为江河之滔漭而奔放。”(《说诗晬语》卷上)“风格者,本乎气骨者也。”沈德潜讲气概,与其崇尚格调关系非常密切。

三是要有学有才。沈德潜说:“诗道之实其气,在根柢于学。”(《与陈耻庵书》)“古人无不学之诗。李太白,旷世逸才也,而始读书匡山,至十有九年;杜少陵自言所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古人所以神明其业者,未有不从强学而得者也。自严沧浪有‘诗有别才,非关学也’之语,而误用其说,遂以空疏鄙倍之辞,时形简帙,而原本载籍者罕焉,其去诗道,日以远矣。故诗虽超诣之难,而尤不根柢于学之患。”(《许双渠抱山吟序》)

同类推荐
  •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甲申岁末,山西作家组团赴韩国作一周游访。作家们平日或有闲暇,不乏聚会,难得有十数同志如此多日朝夕相处,结伴共同休闲。男士离家,群雄麇集;长夜漫漫,旅途遥遥;口欲耳欲驱使,不约而有同好。故卧榻两侧、车辆上下,人人献艺,各各卖弄本事。说故事、讲笑话,侃黄色段子、来文字游戏,竟成旅途一大节目。韩国风景秀丽,所谓赏心悦目;而有“说部”相伴,同行诸君益发乐甚。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8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短诗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宁做王妃不为后

    宁做王妃不为后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文文慢热,耐心看文哦)石妍情在现世中遭受了巨大的耻辱,岂料,居然穿越到了东西南北四国之首的东国。身为丞相的父亲为了保全三个美貌的姐姐狠心将自己嫁给一个半死不活的丑王爷。石妍情以慕容雪菲的身份来到了王府,却发现康王相貌俊美异常,只是,却包含了一颗争权夺位之心,想要当上东国之主,而与太子产生了斗争。而当自己爱上他后,康王楚砜诀却将她伤透,她只得逃离王府,前往北国狼族之地,想寻得一地清净。在北国,救下了一八岁孩子,却身怀功夫,聪慧过人。遇见了北国的皇子,将军。而为了救楚砜玦,她甘受心头滴血之苦,却不想楚砜玦回了他的江山弃她而去。
  • 校草老公快宠我

    校草老公快宠我

    他挑眉看着她。“怕,又能怎样!”他捏着她小巧的下巴,炙热的眼神似乎要将她吞没“太容易得到就没意思,别担心,不久我就会让你求着我。”
  • 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本书是一部识人、用人、管人的思想和方法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识人”,围绕识人观念,阐述了识人的基本方法和标准,提供了如何识别甄选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技巧;中篇“用人”,以“人尽其才”为基线,透彻地论述了用人的种种情形,阐明了如何用好人的秘笈;下篇“管人”,以“人性化管理”为出发点,解答了如何管好人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管人的若干原则和策略。书中中外管理思想熔于一炉,理论与案例相辅,原理和方法并重,既有操作原则又有操作方法,方便实用,易于掌握,适于各类管理者阅读。只要用心精研,灵活运用,必能突破管理瓶颈,让你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呼风唤雨,打开一扇全新的事业之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魔女戏古代

    魔女戏古代

    推荐新文《待休王妃》收藏,支持哦!谢谢!【女强+特工】她,国家代号007的特工,身手矫健,机智慧黠,堪称高手。一次任务,她与死党双双遇难,再次睁眼时却成了男人眼中标准的胸大无脑,绝美得只能当作花瓶的草包。他,皇朝的三王爷,妖孽一般的男子,冷绝无情,严酷嗜血,在这片龙州大陆上少有人比。传言他不理国事,时常弥留烟花场所,对谁都不屑一顾。当冰冷无情的特工碰到阴沉狠辣的王爷,会发生怎样惊人的矛盾?“本王要休了你。”面对强迫促成的婚姻,他狠目相对,语声凌厉。“无所谓,反正我也不喜欢你。”柳眉一挑,她唇齿轻开,薄凉如风,清淡如水。然而,游戏一般的婚姻解除后,失落的是谁的心?痛的又是谁的心?边疆乱,烽烟起,群兽出,红颜飘零,这天下谁主沉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本文前六十九万为公众章节,所以点进来的亲可以放心观看!多谢支持!文中女主腹黑,聪明,睿智,越来越强;文中美男多多,过程绝对精彩哦!结局嘛暂时保密\(^o^)/~无极门东山再起,掀起一系列血雨腥风,这是策划已久的阴谋,还是兴之所至?当仇恨的火焰燃到高峰时,一个灵性、顽皮、慧黠而绝世的女子,穿越到了这里。失误使她丢失时光机,命运从此改写。此女集其邪魅于一身,在这乱世中,以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耍的众人团团转。身怀嫁衣神功,命中注定她与无极门有缘,但她的到来是带领无极门继续复仇,还是化解这段恩怨,亦是未知。快意江湖,恩怨情仇,爱的天翻地覆,痛的刻骨铭心,闹的手脚抽筋,口吐白沫……“你,不准喜欢我。”这话霸道的从她口中冒出。“你,从今以后,全部属于我的了。”某男盯着她,掷地有声。自此,结下了千年不解的缘。可最终能与她结为连理的是龙,虓,还是虎?而她又该何去何从呢?■■■■■下面是几则片段:1.“啊——”一声惊天霹雳的大叫,“敢毁我清白?”“你终于活过来了,终于活过来了……”老天,误会大了,她不过是在给他人工呼吸啊!为了爱的人的幸福,雷鸣突然拉过神情凄凉的艾文,认真地看着她,看得深情,“嫁给我吧……”这话没有任何预兆地从他口中迸出。2.
  •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从华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立的伟大事业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美国首任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政治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一生正直、勇敢、坚强、深明大义且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 弃妃好得很

    弃妃好得很

    俗话说得好,现在穿越就如家常便饭,穿穿也就习惯了。她——秋岚水,现代女屌丝一名,没事拜个佛也穿了~古代架空?很好!王妃身份?很好!还是不受宠的草包王妃?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原本的身体受尽小妾羞辱,王爷不闻不问也不管,很好很强大!秋岚水要的就是这种身份和地位!~以后继续接着做只米虫!~*抽筋版介绍:为了保命,穿越守则必须遵守:不弹琴、不唱歌、不跳舞、不吟诗、不出谋、不打扮、不逛青楼、不逛赌坊、不画画、不比武、江湖不得深入浅出、见到皇室闪一边、见到教主就滚远、见到杀手就装死、见到妖孽就无视、见到盟主就开溜、见到将军就低头的种种守则,方能活得吃嘛嘛香,身体倍棒,桃花没处开!~*嫁予金月国的三王爷,秋岚水变身草包王妃金遥儿。她是医生,但也是名黑心奸商,王爷出了事,她乐得屁颠屁颠。丫鬟玉铃急忙跑来,嘴里大喊:“不好了,不好了!”某屌丝女躺在软榻上挖了挖耳朵,有些不悦地看了来人一眼:“三王爷一日不死,其他的事对于我来说都不是大事,也没什么地方不好的~”丫鬟翻了翻白眼:“小姐啊,王爷这次真的要死了!”某屌丝女一个鲤鱼打滚:“小铃儿,快快带路,本‘王妃’也要去‘哭’会儿!顺便表现一下本‘王妃’贤惠温柔又体贴的良好本质!”*秋岚水没权没势,胆子到是比牛大,人不犯她,她不犯人!王爷出了事,做‘妻子’的她幸灾乐祸惹出麻烦。“王妃,求你救救王爷吧!求求你了!”没名没分的女人跪在某屌丝女的面前,求屌丝女救人,那个女人是王爷宠在心尖尖上的美人。秋岚水眉宇一挑,心想越美的女人越会装,看样子果然错。此刻,她到希望跪在自己面前的女人说一句“我现在就滚!”可惜对方想得太天真。*“遥儿,这些年委屈你了…”好狗运的被治活的渣货三王爷,某屌丝女只能干生气也不能表现出来。“没委屈…”这大概是‘三渣’说的最人性的一句话了,某屌丝暗想。“以后本王会补偿你的!放心!”接着‘三渣’又这样说道。某屌丝女乐了,脸色露出了灿烂地笑颜:“王爷此话当真?”“定是真的!遥儿想要些什么?本王一定会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三渣’点了点头。“王爷言重了…”随后,某屌丝女从药箱中取出一枚银针。快、准、狠,针头戳进了‘三渣’的手指,立刻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