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朝建立以后,经过近百年的惨淡经营,到乾隆时期已进入强盛时期。“乾隆元年,每行一政,下一诏,海内喁喁,拜泣歌舞,以为尧、舜复出。”(袁枚《武英殿大学士太傅鄂文端公行略》)“纯皇帝即位时,承宪皇严肃之后,皆以宽大为政。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之诏累下,万民欢悦,颂声如雷。”(昭梿《啸亭杂录》卷一)弘历即位之初,曾对大臣们说:“朕主于宽,而诸王大臣严明振作,以辅朕之宽。夫然后政和事理,俾朕可以常用其宽,而收宽之效,此则诸臣赞助之功也。倘不能如是,恐相习日久,必至人心玩愒,事务废弛,激朕有不得不严之势。”(《清高宗实录》卷四)词意委婉,不排除用严。弘历又说:“宽非纵弛之谓,严非刻薄之谓。”(《清高宗实录》卷十二)整个说来,弘历为政,能做到宽严相济。乾隆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当时“吴中谣有‘乾隆宝,增寿考;乾隆钱,万万年’之谓”(昭梿《啸亭杂录》卷一)。府库储银,乾隆初年大约三千万两,乾隆时期四十七年增加至七千八百万两。弘历有六次南巡之举,声势浩大。康熙以后,人口不断增长,到乾隆五十八年,已达三亿一千三百万。乾隆时期在西北、西南及台湾有十次大的军事行动,均取得胜利,疆域得以拓展稳固。
清朝自建立以后,崇尚儒学。顺治八年四月,福临遣官赴山东曲阜祭孔。次年九月,又亲自到太学“释奠先师孔子”。康熙八年,玄烨刚亲政,就率领诸王大臣到太学祭孔,接着又到彝伦堂听满汉祭酒讲解《易经》、《尚书》。弘历登基,即颁十三经二十一史于各省会及府州县学。崇尚儒学引发经学研究的热潮,进而带来学术研究的繁荣。乾隆时期,尤尚考据之学。弘历同时希望在文治方面超迈前人。乾隆三十八年,敕设四库全书馆。四十七年,《四库全书》编纂完成。
清前期诸帝俱爱好文学。福临有诗作。玄烨尤喜好诗歌。因其倡导,《全唐诗》得以编成。他曾征读时人王士禛诗三百首。康熙六十一年,玄烨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参加者六十岁以上者一千余人。席间,君臣赋诗。玄烨赋七律一首,大臣和者十三人,其余人赋七绝一首。此举对后来很有影响。玄烨有诗一千余首。胤禛亦有诗作。弘历登基前作诗甚多,所作编为《乐善堂集》。登基后,“或作书,或作画,而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赵翼《簷曝杂记》)。乾隆十五年,弘历有《御选唐宋诗醇》,专选李、杜、韩、白、苏、陆六家诗,并进行评论。此后六家并称,似成定论。弘历和当时诗人沈德潜多有唱和,甚至为其诗集作序。弘历喜诗,每有故事。据说,“刘文正统勋,不以诗名,然偶有作必出人头地。乾隆中,张桐城相国廷玉予告归里,奉敕作送行诗,时门下士如赵编修翼等,皆客公所,并令拟作,卒莫有称意者。公在机廷,忽自握管为之,中一联云‘住怜梦里云山绕,去惜天边雨露多’。遂缮进呈,纯皇帝亦大赏之”(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乾隆五十年,弘历再次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参加者超过三千人。席间,弘历赋七律一首,大臣和者二十三人。弘历又与群臣赋柏梁体联句一百韵,其他与宴者自由赋诗。此次共赋诗三千四百余首。弘历有御制诗五集,共四百三十四卷,四万一千余首。帝王好诗,不能不对当时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发生重要的影响。
二
晚年弘历于朝政已经不像早先那样勤勉。他偶然发现了在銮仪卫当校尉的和珅,迅速起用。和珅机才敏捷,深得弘历欢心,很快被委以大学士之职。和珅揣弘历之喜怒,曲意逢迎,对下飞扬跋扈;同时聚敛自丰,贪得无厌,由此带来乾隆晚期吏治的极度腐败。弘历六次南巡及所谓十全武功,虽展示了国力,但奢靡铺张,耗费巨大,府库已不再充盈,百姓生活日益贫困。乾隆三十九年,山东王伦组织反清起义。弘历晚年,起义连续爆发。乾隆六十年,弘历将帝位禅让给十五子颙琰,嘉庆朝开始。随后,声势浩大的川陕白莲教大起义爆发。清朝走向衰败。
乾隆晚期,鸦片输入已多。嘉庆元年,明令禁止鸦片进口。嘉庆四年正月,弘历去世,御史广兴、给事中王念孙列款弹劾和珅。和珅被革职逮捕,罪状宣布于天下。颙琰令和珅自尽,抄没其家产。同时,颙琰发诏广开言路,群臣踊跃直谏。但其所能接受毕竟有限。洪亮吉上书,质言朝政,以为妄言,被发配新疆伊犁。颙琰重视河工、漕运,但积弊已深,成效甚微。颙琰虽勤政,但衰败的局面已难挽回。八年,颙琰在宫中遭遇陈德行刺。九年,白莲教起义才被平息。鸦片走私输入时时增加,十七年,达五千余箱。十八年,天理教京畿起义攻入紫禁城。颙琰惊呼:“我大清国二百七十年以来,定鼎燕京,列祖列宗,深仁厚泽。朕虽未能仰绍爱民之实政,亦无害民之虐事,突遭此变,实不可解。”(《硃笔遇变罪己诏》)
嘉庆时期,乾隆以来盛行的考据之学仍有重大的创获,但学界已逐渐关注现实。赵翼著《皇朝武功纪盛》不无涉世之意。作为学术研究的今文经学到此时有了更多现实色彩。嘉庆十九年,龚自珍作《明良论》四篇及《尊隐》,议论时政。二十、二十一年又有《乙丙之际著议》。二十二年,著《平均篇》。二十四年,龚自珍从刘逢禄受公羊春秋。
颙琰即位前度过了近三十年的书斋生活,有诗二千八百余首,文八十余篇,汇刻为《味余书屋全集》。嘉庆元年正月,颙琰在宁寿宫皇极殿举行康熙、乾隆以来的第三次千叟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三千余人入席,不足七十岁者五千人集于殿墀,翁方纲亦在其中。宴席盛况空前。弘历依当年康熙千叟宴玄烨制诗原韵赋诗,颙琰率大臣奉和,与宴者亦各有诗。颙琰又有御制诗初集、二集、三集等。时局动荡,颙琰也有不少反映时世的篇章。
三
嘉庆二十五年,颙琰突然发病,治疗不及,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嫡子旻宁即位,是为道光朝。旻宁登基刚十来天,就传来西北边陲大和卓博罗尼都后裔张格尔滋事动乱的消息。旻宁起初不甚重视,张格尔愈益猖獗。镇压屡屡失败,清廷,动用军队四万人,耗银一千多万两,八年始得平息。鸦片仍在不断输入,道光元年,高达六千箱。旻宁力禁鸦片,但不见成效。四年,达一万二千箱。漕粮终于试行海运,但鸦片输入有增无减。十年,达两万箱。翌年,又有多种禁烟法令颁布,但不见执行。盐政积弊重重,整顿始见成效,但黄河为患,不断决口。十八年,输入鸦片达四万箱。林则徐赴广东禁烟。十九年,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英人走私鸦片二万余箱。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接着,黄河连年决口。清朝进一步走向衰败。
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不乏考据之作,但尤其注重经世致用。嘉庆二十五年,龚自珍有《东南罢番舶议》、《西域置行省议》等。道光元年,龚自珍撰《蒙古图志》,凡三十篇,并有《进上蒙古图志表文》。二、三年间,又有《刘礼部庚辰大礼记注长编序》、《与人论青海事书》、《壬癸之际胎观》九篇等。五年,著《古史钩沉论》。这一年,魏源辑《皇朝经世文编》,作《筹漕篇》上,代贺长龄作《复魏制府询海运书》;六年,魏源代李景峄作《道光丙戌海运记》,《皇朝经世文编》辑成;七年,作《筹漕篇》下,代陶澍作《复蒋中堂论南漕书》;十九年,有《筹鹾篇》;二十二年,作《筹河篇》,纂成《海国图志》五十卷。
旻宁三十九岁登基,此前他一直在养正书屋学习,颇爱好诗文。道光元年,旻宁允廷臣编其登基前诗二千七百五十五首,古文一百七十一篇为《养正书屋诗文全集》,四年颁行。其又有《御制诗初集》、《御制诗余集》、《巡幸盛京诗》一百二十四首。旻宁为诗,不过显示对其祖其父风范的承继。道光时期的诗歌创作,每抒发诗人的内心郁闷,关注现实成为主流,不少诗歌直接描写民生疾苦和鸦片战争。
四
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是一个高峰。盛唐有王孟之清音,更有李杜之雄浑;中唐有元白之通畅,更有韩孟之奇崛。唐诗对后来诗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宋代主要继承杜韩风格,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明代前后七子则推重李杜之雄浑,讲求格调,主张诗必盛唐。前后七子不免失之模仿,公安派起而矫之,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竟陵派不满于公安派的俚俗,讲究幽深孤峭,抒发幽情孤绪。明清之际,钱谦益推重宋诗,一时形成风气。康熙时期,王士禛讲神韵,推重王孟,影响很大。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沈德潜喜好唐诗,更推重李杜,和王士禛异趣。沈德潜讲风格,和明前后七子最接近。袁枚不赞成沈德潜的格调说,主张写性灵,虽和公安派不无联系,但融汇众长,更有独创性。翁方纲对格调和神韵多有议论,他认为均失之模仿,而所谓性灵亦过于率意,故而主张肌理,更喜宋诗。
乾隆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相对说来,比较平和。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沈德潜讲温柔敦厚,讲格调,符合盛世氛围。袁枚的性灵说,也多少体现了盛世开放的胸襟。翁方纲主肌理,则与当时的考据学风有很密切的关系。
嘉庆、道光时期,国事日非,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而焦躁愤激。诗歌多有反映现实之作。这一时期的诗学,首先是对袁枚的性灵说多有反思,同时赵翼和洪亮吉较早地注意到关涉时世的问题。舒位主张发抒郁怒,龚自珍不得已而有诗,诗尚瑰奇,魏源以山水写积郁,尤其是其心态的反映。鸦片战争前后,张际亮主张写志士之诗,现实感很强;林昌彝著《射鹰楼诗话》,尤见爱国主义精神。不过,乾隆时期诗学上的所谓格调、性灵和肌理诸说,此时仍有重要影响。姚燮有重学问的倾向,方东树的诗学思想与翁方纲不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