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43

第43章 兩晉文人對“文學”的確認(2)

(華譚)過濮水,作《莊子贊》以示功曹。而廷掾張延為作答教,其文甚美。譚異而薦之,遂見升擢(《晉書》卷五二《華譚傳》,第1452頁。)。

初,譙人公孫宏少孤貧,客田於河陽,善鼓琴,頗能屬文。岳之為河陽令,愛其才藝,待之甚厚(《晉書》卷五五《潘岳傳》,第1503頁。)。

(陸)雲愛才好士,多所貢達。移書太常府薦同郡張贍曰:“……伏見衛將軍舍人同郡張贍,茂德清粹,器思深通。初慕聖門,棲心重仞,啟塗及階,遂升樞奧。抽靈匱于秘宮,披金滕于玄夏,思樂百氏,博采其珍;辭邁翰林,言敷其藻。探微集逸,思心洞神;論道屬書,篇章光覿。……若得端委太學,錯綜先典;垂纓玉階,論道紫宮,誠帝室之瑰寶,清廟之偉器……”(《晉書》卷五四《陸雲傳》,第1483-1484頁。)

此外還有一些事例,被舉薦者有“文學”背景,但不好確定被薦是否與“文才”有關(如《晉書》卷六八《賀循傳》載“循少玩篇籍,善屬文”(第1830頁),“著作郎陸機上疏薦循”(第1824頁);卷八八《孝友·盛彥傳》載“(彥)年八歲,詣吳太尉戴昌,昌贈詩以觀之,彥於坐答之。辭甚康慨”(第2276頁),“吳平,陸雲薦之于刺史周浚”(第2277頁);卷八八《孝友·李密傳附子興傳》載“興字雋石,亦有文才,刺史羅尚辟别駕”(第2276頁),其中羅尚亦“善屬文”(《晉書》卷五七《羅憲傳附兄子尚傳》,第1552頁)等等。),故不收入。僅就以上事例而言,也應該能見出西晉社會因“文才”舉人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以上簡單梳理了社會對“文才”認同的情況,此期也有文人自己對“文才”或“文事”頗為自得、自賞的例子,如前引夏侯湛作《周詩》示潘岳,孫楚作詩示王濟,以己作示人,顯示的是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自信。如前所述,曹丕、曹植兄弟也都曾送作品給人,不過此時、彼時的情景已漸有差異,彼時的曹氏兄弟,一為貴胄公子,一為大國帝王,其事隱含着顯耀才華、以上示下的心理優越;而晉世的示作於人,主要已不是地位的差别與身份的高下,而是平等地交流作品,既自得於自己的作品,更想求得知己的賞識,潘岳和作及王濟的評價都說明,此間的示作品於人反映的衹是作者之間相賞式的交流,折射出社會已出現因賞己才而交流文學作品的尋常現象。另外如左思埋首十年而成《三都賦》,“自以其作不謝班、張”,是非常自信自己作品的價值的,其辛苦如斯,背後支撑的自然是此舉能够得到巨大的認同,獲得社會賞譽。賦成之後,“(左思)恐以人廢言,安定皇甫謐有高譽,思造而示之”,再經張華品題,竟然出現了“洛陽紙貴”的文壇奇觀,左思也確實實現了他的理想。無獨有偶,陸機入洛後也想作此賦,聽說左思欲作,還嘲笑了左思一番,認為他做不好(《晉書》卷九二《文苑·左思傳》載:“初,陸機入洛,欲為此賦,聞思作之,撫掌而笑,與弟雲書曰:‘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覆酒甕耳。’及思賦出,機絕歎伏,以為不能加也,遂輟筆焉。”(第2377頁)),這裏反映的是陸機颇以自己的“文才”自負,也說明創作《三都賦》確實需要過人的才華,既如此,大家還競相要作,無他,为顯示才華以被社會認同而已。實際上,西晉文壇上出現的大量類比前人作品的情況,此種心理即為動因之一。

西晉文人對“文才”、“文事”的自認,還可以從他們的詩作中得到一些反映,在他們的作品中,承認“文藻”、覺“文事”可樂等內容多了起來,簡單輯錄如下(此處所引之詩,均以前揭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為據。):

司州秀才潘正叔,識通才高,以文學溫雅為博士。余性直,而處清論褒貶之任,作詩以見規,雖褒飾之舉,非所敢聞,而斐粲之辭,良可樂也。答之雖不足以相酬報,所謂盍各言志也。

貽我妙文,繁春之榮。匪榮斯尚,乃新其聲。吉甫作頌,有馥其馨。實由樊仲,其德克明。授此瓦礫,廁彼瑤瓊。貺非其喻,聞寵若驚。——傅咸《答潘尼詩(並序)》

良朋貽新詩,示我以遊娛。穆如灑清風,煥若春華敷。

虛恬竊所好,文學少所經。……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發篇雖溫麗,無乃違其情。

援翰屬新詩,永歡有餘懷。——張華《答何劭詩三首》

文藻譬春華,談話猶蘭芳。——石崇《贈棗腆詩》(一說《贈歐陽建詩》)

披省所賜告,尋玩悼離詞。仿佛想容儀,歔欷不自持。何時當奉面,娛目於書詩。何以訴辛苦,告情于文辭。——左芬《感離詩》

金聲玉振,文豔旨深。孰不歌詠,被之瑟琴。——摯虞《答伏武仲詩》

好以義結,友以文會。——摯虞《答杜育詩》

口詠新詩,目玩文跡。——潘尼《答陸士衡詩》

乃眷我顧,爰貽休詩。嘉覩嘉藻,以為清規。——夏靖《答陸士衡詩》

披華玩藻,曄若翰林。詠彼清聲,被之瑟琴。味此殊響,慰之予心。

——陸雲《答兄平原詩》

詩以言志,先民是經。乃惠嘉訊,德音惟馨。欽詠繁藻,永結中情。華文傷實,世士所營。——鄭豐《答陸士龍詩四首》

汪穆其度,煥蔚其文。實茂成秋,華繁榮春。清藻既振,乃鬱乃彬。

——張載《贈司隸傅咸詩》

騁辭泉踴,敷藻雲浮。——潘尼《贈司空掾安仁詩》

婆娑翰林,容與墳丘。……玩爾清藻,味爾芳風。

——潘尼《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

流聲馥秋蘭,擒藻豔春華。——潘尼《贈河陽詩》

俊德貽妙詩,敷藻發清徽。——潘尼《答楊士安詩》

緬懷結寂夜,味藻詠終晨。——張翼《詠德詩三首》

這裏對新詩、豔藻、清藻、溫麗、妙文等詩之文學特徵有較為集中的表述,反映了文人對自己的作品從文學本體方面予以認同的事實。雖然這些說法還多局限於對别人詩作的評述,其中夾雜着很多贈答詩慣有的客套成分,在詩作中表達自己耽玩于文跡、取認於清藻的還很少(如“口詠新詩,目玩文跡”、“緬懷結寂夜,味藻詠終晨”、“斐粲之辭,良可樂也”勉強可入此列),但這畢竟是文人之間較為純粹的一種文學交流,雖然作這些詩的動因可能各異,但大家通過詩文學樣式來進行表達是明確的。所以也纔有了上述的諸多說法,故評述的雖主要是别人的詩,但無妨認作這是詩人們對“詩”這一文學樣式、對“文人”這一作者身份的認同,是文人們在交流中對文學的自認。

二、東晉時期人們對“文才”的認同

東晉社會對“文才”的認同情況,比之西晉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如《世說新語》是一部清談的總集(陳寅恪《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言:“記載魏晉清談之書今存《世說新語》一種。”(前揭《金明館叢稿初編》,第180頁)可參看。),反映的主要是兩晉時期“玄談”的雅事妙語,但就在這一部記錄當時主流文化風尚的著作當中,“文學”也擠了進來,佔據了相當的位置。尤其在東晉,人們不但“談玄”,也談文學,“文學”也變成了類似於玄學話題一樣的口實被人們津津樂道,原來談玄可因一言而得賞的情形,在文學領域也可以實現了,人們也可因其文才而得稱譽。這一情形在《世說新語·文學》中得到集中反映。《世說新語·文學》共有一百零四則,前六十五則主要是“談玄”的事例,後三十九則主要是談“文學”的,在這三十九則當中,曹魏佔二則、西晉七則、東晉三十則。在东晉這三十則當中,反映讚賞、稱許文人“文才”的有如下諸例:

庾闡始作《揚都賦》,道溫、庾云:“溫挺義之標,庾作民之望。方響則金聲,比德則玉亮。”庾公聞賦成,求看,兼贈貺之。闡更改“望”為“俊”,以“亮”為“潤”云。

孫興公作《庾公誄》,袁羊曰:“見此張緩。”於時以為名賞。

庾仲初作《揚都賦》成,以呈庾亮。亮以親族之懷,大為其名價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于此人人競寫,都下紙為之貴。謝太傅云:“不得爾,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擬學,而不免儉狹。”

習鑿齒史才不常,宣武甚器之,未三十,便用為荊州治中。鑿齒謝箋亦云:“不遇明公,荊州老從事耳!”後至都見簡文,返命,宣武問:“見相王何如?”答云:“一生不曾見此人。”從此忤旨,出為衡陽郡,性理遂錯。於病中猶作《漢晉春秋》,品評卓逸。

王敬仁年十三,作《賢人論》,長史送示真長,真長答云:“見敬仁所作論,便足參微言。”

孫興公云:“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

簡文稱許掾云:“玄度五言詩,可謂妙絕時人。”

桓公見謝安石作簡文諡議,看竟,擲與坐上諸客曰:“此是安石碎金。”

孫興公云:“潘文淺而淨,陸文深而蕪。”

裴郎作《語林》,始出,大為遠近所傳。時流年少,無不傳寫,各有一通。載王東亭作《經王公酒壚下賦》,甚有才情。

桓宣武命袁彥伯作《北征賦》,既成,公與時賢共看,咸嗟歎之。時王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寫’字足韻,當佳。”袁即於坐攬筆益云:“感不絕於余心,溯流風而獨寫。”公謂王曰:“當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王東亭到桓公吏,既伏閣下,桓令人竊取其白事,東亭即於閣下另作,無復嚮一字。

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歎其才。袁虎云:“當令齒舌間得利。”

殷仲文天才宏贍,而讀書不甚廣,傅亮歎曰:“若使殷仲文讀書半袁豹,才不減班固。”

羊孚作《雪贊》云:“資清以化,乘氣以霏。遇象能鮮,即潔成輝。”桓胤遂以書扇。

桓玄初並西夏,領荊、江二州,二府一國。於時始雪,五處俱賀,五版併入。玄在聽事上,版至即答版後,皆粲然成章,不相揉雜。

桓玄下都,羊孚時為兗州别駕,從京來詣門,箋曰:“自頃世故睽離,心事淪蕰。明公啟晨光於積晦,澄百流以一源。”桓見箋,馳喚前,云:“子道,子道,來何遲!”即用為記室參軍。孟昶為劉牢之主簿,詣門謝,見云:“羊侯,羊侯,百口賴卿。”

蓋有十七則,如果計入下面要論述的反映文人自賞的五則,則直接表現稱許“文才”的事例計有二十二則之多。除了《文學篇》,在其他篇目中也有類似的事例,如《言語》第七十一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賞譽》第九十三、一百零七、一百三十四則:

殷中軍與人書,道謝萬:“文理轉遒,成殊不易。”

孫興公為庾公參軍,共游白石山,衛君長在坐。孫曰:“此子神情都不關山水,而能作文。”庾公曰:“衛風韻雖不及卿諸人,傾倒處亦不近。”孫遂沐浴此言。

謝鎮西道敬仁:“文學鏃鏃,無能不新。”

《品藻》第二十九、五十七、六十一則:

郗司空家有傖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王右軍向劉尹稱之。劉問:“何如方回?”王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方回?”劉曰:“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耳。”

謝公云:“金谷中蘇紹最勝。”紹是石崇姊夫,蘇則孫,愉子也。

孫興公、許玄度皆一時名流。或重許高情,則鄙孫穢行,或愛孫才藻,而無取於許。

可見反映“文思”敏捷、歎賞“文才”出眾、稱許“文章”佳處、評論“文人”所長等成為人們品論中的重要話題。在《世說新語·文學》談“文學”諸則中,西晉衹有七篇,東晉不僅在數量上衍為三十篇,表現出“文學”在東晉時期有了更為深入的發展,而且從反映的內容上也可以看出,東晉時期的“談文”反映出文學已更為普遍地走入了人們的生活,文學才能成為日常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內容,“文才”鮮明地成為人們獲得社會認可、得到别人讚譽的一項重要文化能力。在東晉時期,“談文”在生活的諸多方面都在發生或進行着,此點參《文學篇》及以上諸條可知。談論的內容也涉及“文學”的諸多方面,對前人作品的總結,對當今文壇情況的評議,對文章的創作、修改、交流、欣賞、批評等。重要的是,這些都是作為“談論”的內容、以“談論”的形式進行的,文學成為論家口實,也就是這些文學方面已經成了其時生活風尚——“清談”的重要內容,談文已成為清談的重要方式。眾多的“談文”情況,實際都指向、說明着“文才”已和“清談”所需要的辯才一樣,成為人們歎賞的才華。孫綽、許詢“皆一時名流”,二人取得“名流”身份所憑資的,一是“高情”,一是“才藻”,這實際上正反映了“談玄”與“談文”都可成為名流的社會發展事實,“或愛孫才藻,而無取於許”的情況較為充分地說明“文才”已成為獨立的文化認同標準,某些情況下甚至還有超逸社會一嚮最為人歎賞的“高情”之上而為人所認同!這預示着“文學”已在極大的程度上融入了人們的主流文化生活,即“文學”完成了其上層化及在社會當中的普及發展。

與社會對“文才”認同的情況相應,東晉文人因“文才”自賞、以“文事”自得的情形比之西晉更為突出。相關文例臚列如下:

江左殷太常父子,並能言理,亦有辯訥之異。揚州口談至劇,太常輒云:“汝更思吾論。”

孫興公作《天台賦》成,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宮商中聲。”然每至佳句,輒云:“應是我輩語。”

袁虎少貧,嘗為人傭載運租。謝鎮西經船行,其夜清風朗月,聞江渚間估客船上有詠詩聲,甚有情致;所誦五言,又其所未嘗聞,歎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訊問,乃是袁自詠其所作《詠史詩》。因此相要,大相賞得。

或問顧長康:“君《箏賦》何如嵇康《琴賦》?”顧曰:“不賞者,作後出相遺。深識者,亦以高奇見貴。”

桓玄嘗登江陵城南樓云:“我今欲為王孝伯作誄。”因吟嘯良久,隨而下筆。一坐之間,誄以之成。——以上見《世說新語·文學》

支道林問孫興公:“君何如許掾?”孫曰:“高情遠致,弟子早已服膺;一吟一詠,許將北面。”——《世說新語·品藻》

王右軍得人以《蘭亭集序》方《金谷詩序》,又以己敵石崇,甚有欣色。——《世說新語·企羨》

初,(劉)裕征盧循,凱歸,帝大宴于西池,有詔賦詩。(劉)毅詩云:“六國多雄士,正始出風流。”自知武功不競,故示文雅有餘也。——《晉書》卷八五《劉毅傳》(《晉書》卷八五《劉毅傳》,第2210頁。)

(孝武)帝嘗示(殷)仲堪詩,乃曰:“勿以己才而笑不才。”——《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第2194頁。又卷九一《儒林·徐邈傳》載:“(孝武)帝宴集酣樂之後,好為手詔詩章以賜侍臣……”(第2356頁)卷七九《謝安傳附從孫邈傳》:“時孝武帝觴樂之後多賜侍臣文詔,辭義有不雅者,邈轍焚毀之……”(第2089頁))

就現存材料來看,直接揭示東晉文人自賞己作、自恃己才的情況已經很多見。從這些例子當中,不難窺知東晉文學的發展面貌已與其前時期的文學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梅陶《贈溫嶠詩》:“臺衡增耀,元輔重輝。泉哉若人,之顏之徽。知文之宗,研理之機。入銓帝評,出綱王維。”朱德才《贈傅祗詩》:“猗猗彼君子,逍遙集華堂。高諭呈玄妙,彈筆播文章。”(前揭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第872頁、第862頁。)这些都頗能反映東晉的文化風尚,可以說“文章”與“玄妙”、“知文”與“研理”一起,成為當時人們誇耀、顯示才華的兩個主要方面。前引《世說新語·文學》中的很多例子其實已經能够看出,“文學”與“玄談”很多時候是結合在一起的,以文學的方式談玄,通過文學表達玄意。在東晉人看來,談玄不是遊戲,其中是體現着“道”的,“山水”也是體現着“道”的,“山水”就是藉了這個機緣纔走進玄談,前邊引述的孫綽說衛永“此子神情都不關山水,而能作文”的例子很能反映一個問題,說明文學創作已經同談玄一樣,都在關乎“道”了,可見文學在東晉的改觀之深入。

同类推荐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

    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

    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国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中国古建筑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深刻文化内涵,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作为中国艺术最杰出的一部分,中国古建筑中的绝大部分,都充满了天人合一的伟大和谐思想,表现了中国古建筑文化所特有的伟岸而俊秀、博大而亲切、神秘而浪漫的特征。《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带你走进中国建筑的殿堂。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引导青少年太空探秘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引导青少年太空探秘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无盐丑女

    无盐丑女

    长孙容看到周围飘荡的一缕缕游魂,惊讶的睁大了双眼。天哪,这是哪里?怎么会出现这种鬼东东?抓来一个看着顺眼的,丢过去一记媚眼,娇滴滴的问道“请问,这里是哪里吖?”“阎王殿…”鬼被她吓的口吐白沫,就怕又升天一次。OMG,想她活了二十三年,做的好事可以按千计算,那她这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老天嫉妒她太美了吗?还好,她有个小聪明,懂得魅惑这里的老大——阎王。然后,她重生了!只是,就不能让她正常一点的重生吗?怎么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就是盖着大红的盖头?这也就算了,竟然还让她遇到了劫亲的。而那个打劫的人说什么?丑女?原来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丑女,那她就更加的好奇,到底是谁有胆量娶自己这个丑女了。不过,丑女多作怪,看她如何玩转这个不存在的历史朝代!“皇上,您为什么和月妃都不穿衣服?”某女色迷迷的看着男人和女人光滑的身体。(当然是偷偷的看)某男和某女恨的牙痒。“漂亮姐姐,你用的是什么胭脂,为什么你的皮肤这样的光滑细嫩,我的就不可以?”某女一脸天真的看着她口中的那个漂亮姐姐!某男脸部肌肉抽搐不停,该死,这个丑女眼睛有问题吗?他是男人!“你跟着我干什么?”某女终于出了皇宫,没有想到,就被一个和尚跟上了。“阿弥陀佛,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如今,贫僧也看不穿了!”和尚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但是,那句诗词,却让某女浑身一震!“虽然我长的很丑,但是,配你刚刚好,而且,我会很温柔的,一定不会让你感觉到痛苦!”一张很耐看的脸(呃,其实就是很丑,咱不好明说)的主人对着在他不远处的一个丑女开口。“我丑吗?”某女巧笑倩兮的上前,然后,出其不意的,一拳落在了丑男的鼻子上,顿时,鲜血喷洒当场!“看来你是真的喜欢我,看到我都流鼻血了!”丑男脸部在抽搐,然后,口吐白沫,直接晕倒!本文女主强大,腹黑,在皇宫中扮猪吃老虎,出了皇宫就恢复了自己的本色!文文前半部分是纯小白,中间有点偏正,后面也是小白,喜欢的亲们跳坑了~~文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是精彩搞笑的故事情节,可以让看的亲们都笑口常开,喜欢的亲们请收藏,很喜欢请推荐,非常喜欢请留言!月在这里谢谢大家了,群么么!强烈推荐好友NP文夜子翎《收了祸世相公们》友情链接月的好友的文,请喜欢的亲们捧场哦!《前妻魅惑》作者:沫筱然天使的《帅哥,我来自武侠时代》,古代女主VS妖孽男主,帅哥美男层出不穷
  • 妖娆魔妃太倾城

    妖娆魔妃太倾城

    ◆菲利艾尔——魔界的一种花,花语:坚强的妖娆。它只是,一只小恶魔的名字。一只被巴尔大君王从时空裂缝的战场上捡回来的一只小恶魔,被巴尔大君王赐予的名字。◆七十二魔神柱,七十二位魔神。巴尔·路西菲尔。坐在最高王位上的第一魔神。红衣红眸,俊美冰冷,像一团裹杂着坚冰的火焰。唯独却被一双异色双瞳,溶解了那层坚冰。◆他说过:待她长大,会是本王唯一的王妃,整个魔界的妃主。她说过:就算成不了你的剑与盾,起码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谋士。菲利艾尔·路西菲尔,被冠以的高贵姓氏。平庸无能的无属性,十二年的无忧无虑。让她忘记了当初濒死的绝望。◆当这股光芒消失的时候。当这片天空塌下来的时候。当自己的灵魂迷失的时候。曾经被冠以没有资格呆在魔王宫的无属性。掩盖着怎么的风华?◆圣战失败,魔族失守,巴尔大君王陷入沉睡。魔界一片狼藉。魔神柱旁,他留下了那句让她泣不成声的等我回来。菲利艾尔:就算献出我的生命,我也要将你唤醒。◆为了心爱之人,她走上了一条浸满鲜血的不归之路。妖娆魔妃之名,响彻整片苍穹。◇安杜马里:死花,难道不是他就不行吗?◇仁:自从相遇的那一刻,我便注定为你所用。◇阿瑟:主人~就算死,我也是为保护你而死~◇米歇尔:当初是你诱惑我的,你要负责!◇迪亚:我永远只是你一人的护卫。.......【本书1V1,男强+女强,男主前期出现不多,绝对宠文,不虐,剧情慢热,绝对够爽~】
  • 神狒正传

    神狒正传

    在上古时期爆发的一场神之间的战争中,凶兽之首神狒被四大神兽设计合力封印在中国大陆的某个地方。千年后,一块花纹石头的发现,一个天才儿童的成长,上古凶兽如何来到现代?为阻止剩余凶兽对人类的报复,重回封印,寻找灵魂碎片,最终为后世人类创下了永不磨灭的丰功伟绩……
  • 营养保健粥

    营养保健粥

    要健康,多吃粥。《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有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 虹

    ,而且支配着人的生存,却四顾茫然;少妇迫于丈夫的挟持,回到了前妻的身边。而欲望的扭曲与幻灭,一个事业如日中天的男高音歌唱家,拥有一个幸福而平静的家庭。王大进用小说坦然地表达着这样的观点——欲望不仅无处不在。付出了惨痛代价,他走出了昨日的婚姻,则彻底地重塑了生活的样貌,在煎熬中一天天憔悴。当她终于可以摆脱不幸婚姻的枷锁而恢复自由的时候,却被不能承受的虚无感改变了既定的轨迹,那个当初带给她激情的男人,却已带着寒冷的内心,甚至人性。命运安排他与一个美丽而哀愁的少妇邂逅,婚外情像人们熟知的那样熊熊燃烧
  • 失落的植物园

    失落的植物园

    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发生在植物王国的林林种种。地球上曾经留下的成千上万,稀奇古怪的植物中,很多悄无声息地从我们的蓝色星球上永远的消失了。这些故事让青少年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关注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从而更让青少年懂得关心我们的地球并去爱护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