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600000017

第17章 戊戌流亡后康有为的孔教思想(1)

1911年在日本出版的《戊戌奏稿》中载有《请尊孔教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以下简称“国教折”)。由于在《杰士上书汇录》中发现了前面讨论过的保教折,所以论者提出,国教折是康有为后来根据原来所上的保教折“改删而来”(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386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比较一下保教折和国教折,发现无论从立意到内容,二者的差异都非常之大,因此,说国教折是根据保教折改删而来其实是非常勉强的。不过,从《我史》的有关文字可以证实,国教折与保教折的确具有对应关系,即就康有为的写作动机而言,国教折的确是对保教折的重撰。

《我史》“光绪二十四年”条下记载说:“于初一日……又陈请废八股及开孔教会,以衍圣公为会长,听天下人入会,令天主、耶稣教各立会长与议定教律。凡有教案,归教会中按照议定之教律商办,国家不与闻。并进呈《孔子改制考》,请听沿边口岸准用孔子纪年。”(《康有为全集》第五集,94页。)茅海建指出,《我史》手稿本中“并进呈《孔子改制考》,请听沿边口岸准用孔子纪年”之语为后来添加,补在行间与页脚。(参见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442页。)以孔子纪年是国教折的一个要点,而在保教折中根本没有出现。既然康有为在此增加了以孔子纪年的说法,就表示他将专门论及以孔子纪年的国教折系之于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一日进呈的论及孔教的折子,即后来在《杰士上书汇录》中发现的保教折。

还须指出的是,在国教折中,并没有“请听沿边口岸”等字眼。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我史》中“并进呈《孔子改制考》,请听沿边口岸准用孔子纪年”之语的添加要早于国教折的撰写,因为如果国教折的撰写在先,那么,康有为在修改《我史》时增加国教折中没有的“请听沿边口岸”等文字就是难以理解的。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说明这一点。国教折中提到此次进呈的与孔教有关的书目除了《孔子改制考》的刻本之外,还有《新学伪经考》和《董子春秋学》。孔祥吉指出,《孔子改制考》并非以刻本进呈,而是康有为重新缮写后进呈的,且《新学伪经考》和《董子春秋学》二书康有为并未进呈。(参见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350、386页。《董子春秋学》即《春秋董氏学》。)康有为之所以掩盖自己以缮写本而非刻本进呈的事实,是有明确的原因和意图的。(有关康有为何以缮写《孔子改制考》的具体分析可参见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350页以下。)可以想见,康有为在国教折中将进呈的书目从《孔子改制考》扩大到《新学伪经考》和《董子春秋学》,同样并非随意为之。如果国教折的撰写在先,那么,康有为在修改《我史》时所增加的字样就不会仅仅是“进呈《孔子改制考》”了,而应当是“进呈《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董子春秋学》”了。

那么,国教折究竟撰于何时呢?虽然目前对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得到一个确凿的答案,但是,将国教折与康有为其他著作中的有关内容作一对照性的分析,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

如前所述,在保教折中,康有为一开始就提出教案问题,然后顺着如何解决教案问题的思路引出自己的孔教建制主张。在国教折中,康有为一开始则是提出淫祀问题,然后顺此引出自己的孔教建制主张。对于淫祠遍布中国的危害,康有为言之凿凿:“夫神道设教,圣人所许,乡曲必庙,祷赛是资。而牛鬼蛇神,日窃香火,山精木魅,谬设庙祠,于人心无所激厉,于俗尚无所风导,徒令妖巫欺惑,神怪惊人,虚糜牲醴之资,日竭香烛之费。而欧美游者,视为野蛮,拍像传观,以为笑柄,等中国于爪哇、印度、非洲之蛮俗而已。于国为大耻,于民无少益。”(《康有为全集》第四集,96页。)接着,康有为分析了淫祠遍布中国的原因。

在康有为看来,从宗教进化的角度上看,孔教无疑是最先进的,孔子乃是文明世之教主:“夫大地教主,未有不托神道以令人尊信者,时地为之,若不假神道而能为教主者,惟有孔子,真文明世之教主,大地所无也。”(同上书,97页。)宗教进化的思想,康有为获之甚早。在出版于1898年春的《日本书目志》中,康有为在“宗教门”下所加的按语就是以宗教进化为主题,其中他以勇、仁、智说宗教进化之迹,并在阐明“教必明之鬼神”的基础上指出人类智慧越发展,就越是重视精神,即他所谓“人智愈凿,贱形而尊魂”:“合无量数圆首方足之民,必有聪明首出者作师以教之。崇山洪波,梯航未通,则九大洲各有开天之圣以为教主。太古之圣,则以勇为教主;中古之圣,则以仁为教主;后古之圣,则以知为教主。同是圆颅方趾则不畏敬,不畏敬而无以耸其身,则不遵信,故教必明之鬼神。故有群鬼之教,有多神之教,有合鬼神之教,有一神之教。有托之木石禽畜以为鬼神,有托之尸像以为鬼神,有托之空虚以为鬼神,此亦鬼神之三统、三世也。有专讲体魄之教,有专讲魂之教,有兼言形魂之教,此又教旨之三统也。老氏倡不神之说,阮瞻为无鬼之论,宋贤误释为二气良能,而孔子六经、六纬之言鬼神者晦,而孔子之道微。岂知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诗纬》以魂为物本,魂灵固孔子之道。而大地诸教乃独专之,此亦宋贤不穷理而误割地哉!人智愈凿,贱形而尊魂。必矣,后十年魂教其大明乎!日人所译佛、婆罗门、耶、回之书,及《宗教进化论》、《宗教新论》、《未来世界论》、《天地镕造化育论》,环伟连忭而俶诡可观也。日本神学乃儒、佛未东渡之前为东夷旧俗,无足观焉。”(《康有为全集》第三集,297~298页。)从这一段按语以及按语前面所列的书目可以断言,其时康有为对西方宗教学界关于巫术与宗教的区分、多神教与一神教的区分、自然宗教与启示宗教的区分,乃至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宗教等概念都有所了解,而且他将宗教进化与他的三世说也关联起来了。

能够看到的是,关联于三世说的宗教进化思想,正是国教折的一个核心思想。回到淫祠何以遍布中国这个问题,既然孔教是最先进的宗教,而孔教从汉代以来就一直是中国的国教,那么,中国就不应该出现淫祠遍布的情况。对此,康有为提出他对中国风俗之理解的另一面来加以解释:“窃惟孔子之圣,光并日月;孔子之经,流亘江河,岂待臣愚有所赞发!惟中国尚为多神之俗,未知专奉教主,以发德心。”(《康有为全集》第四集,96页。)联系康有为的宗教进化思想,这里的意思当然是说,从中国的风俗来看,还需要从尊崇多神之状况进化到专尊一教。言下之意即是,孔教虽然从汉代以来就是中国的国教,但孔教并没有真正泽被庶民。(参阅上篇可知,这个看法正可溯源于《教学通义》。)康有为还以欧美为例,来说明在神道教中一神教的先进性:“旋观欧美之民,祈祷必于天神,庙祀只于教主,七日斋洁,膜拜诵其教经,称于神名,起立恭默,雅琴合歌,一唱三叹,警其天良,起其齐肃。此真得神教之意,而又不失尊敬之心。”(《康有为全集》第四集,97页。)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国教折,康有为明确论述神道为教与人道为教之间的区别以及孔子为文明世之教主,是在写作于1904年的《意大利游记》中。其论神道设教之法云:“夫教之为道多矣,有以神道为教者,有以人道为教者,有合人、神为教者。要教之为义,皆在使人去恶为善而已,但其用法不同。圣者皆是医王,并明权实而双用之。古者民愚,阴冥之中事事物物皆以为鬼神,圣者因其所明而怵之,则有所畏而不为恶,有所慕而易向善。故太古之教,必多明鬼;而佛、耶、回乃因旧说,为天堂、地狱以诱民。今读佛典言地狱者,尚为之震栗。而常人循行城隍、庙廊之地狱,亦多有所动而改过者。欧亚之人,俗皆略同,此耶、回所以成教宗而能大行。在中世愚俗,其有益于人心风俗,岂浅鲜也!管子曰:‘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孔子亦言:‘圣人以神道设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今六经言鬼神者甚多,肃祭祀者尤严,或托天以明赏罚,甚者于古来日、月、食、社、稷五祀亦不废之,此神道设教之法也。”(《康有为全集》第七集,374~375页。)其论孔子以合人、神为教而以人道为重云:“孔子恶神权之太昌而大扫除之,故于当时一切神鬼皆罢弃,惟留天、地、山川、社稷五祀数者,以临鉴斯民。虽不专发一神教,而扫荡旧俗如此,功力亦极大矣!其仍留山川、社稷五祀者,俾诸侯、大夫、小民切近而有所畏,亦不得已之事也。若至人智大明,则泛扫之亦易事耳。孔子以扫荡旧时神俗,故罕语神,又曰‘敬鬼神而远之’。若其尊天之丁宁直捷,以《诗》、《书》考之,几于语必称天。如《诗》之‘明明在上,赫赫在下,天难忱斯,不易为王,天位殷适’,五语四称天。又曰:‘上帝临汝,无贰尔心。’此虽耶、回之一神教,亦岂能过?况孔子实为改制之教主,立三统三世之法,包含神人,一切莫不覆帱,至今莫能外之。其三世之法,与时变通,再过千年,未能出其范围。朱子不深明本末,乃仅发明《论语》,以为孔子之道在是,则割地偏安多矣。此乃朱子之孔子,非真孔子也。或乃不知孔子实为儒教之祖,误以为哲学之一家,乃以梭格拉底比之,则亦朱子之孔子而已。但孔子敷教在宽,不尚迷信,故听人自由,压制最少。此乃孔子至公处,而教之弱亦因之。然治古民用神道,渐进则用人道,乃文明之进者。故孔子之为教主,已加进一层矣。治较智之民,教主自不能太尊矣。”(《康有为全集》第七集,375页。)

两相对照之下可以发现,国教折中关于神道设教与孔子为文明世之教主的思想与《意大利游记》中对以神道为教与以人道为教的论述是非常接近的。而且,国教折中还提到“近人遂妄称孔子为哲学、政治、教育家……遂令中国诞育大教主而失之”,此与《意大利游记》中批评以孔子为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家略同。此外,在同样写作于1904年的《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中,康有为同样阐述了以神道为教与以人道为教的区别及二者各自的意义,也同样批评了“谓孔子乃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而非教主者”的观点,可以说与《意大利游记》和国教折中的有关论述基本一致。(参见《康有为全集》第八集,32~36页。同样的内容亦见作于1904年的《欧美学校图记·英恶士弗大学校图记》,见《康有为全集》第八集,125~129页。)而我们知道,以孔子为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的观点背后是认为孔教不是宗教,而孔教是否是宗教在戊戌时尚未成为士夫争论的议题。(参见陈熙远:《“宗教”——一个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关键词》,载《新史学》,2002(12)。另外,或许有必要指出,梁启超1902年写作的《保教之所以非尊孔论》一文,其中也是以“孔子为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而非教主”立论。溯其渊源,这一观点在日本学界比较流行,更早则来自基督教传教士。)

再次回到淫祠何以遍布中国这个问题。既然孔子为文明世之教主,而中国之俗仍尚多神,那么,康有为就提出,淫祠遍布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朝廷未能令天下人民专祀孔子:“中国数千年来,敬教正学,凡历代儒先所论,我朝圣训所垂,罔不迪于正典,力辟怪邪。而坐听妖巫神怪不经之事,大供奉于民间,积久尊崇,或光列于祀典,岂不异哉?历朝间有刚正之大臣,时请为淫祀之严禁,明主在上,亦或采行,乃不旋踵而淫祀复兴,遍于民间。推原其故,盖朝廷虽言敬教正学,只等具文,而未令天下人民专祀先圣故也。”(《康有为全集》第四集,96页。)同时,康有为还提到,在明代其实已经有了民间祭祀孔子的先例,只不过在清代又被禁止了:“闻昔在明世,民间尚有祠祀孔子者。至康熙时,御史吴培乃始奏禁妇女入孔庙烧香。自是禁民间庙祀孔子,以为尊崇先圣,岂知圣教从此不及于民矣。圣教日微,而淫祀日盛。”(同上书,97页。)

顺着如何解决淫祠问题这个思路,康有为首先提出“何不直祀孔子,同奉教主”的主张,然后进一步阐发了人人皆可祀天之义。他广引经典,以“凡人皆天之子”立论,提出为顺应升平之世,朝廷应当“正定其礼”以令人民祀天:“臣窃谓中国祀法,有过尊之弊,而大害生焉。《穀梁传》述孔子之大义,曰‘人非天不生,非父不生,非母不生,故谓天之子也可,谓之母之子也可。’尊者取尊称焉,卑者取卑称焉,故王者称为天子,不过取尊称云尔,实则凡人皆天之子也。《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董仲舒述孔子大义亦曰:‘天者,人之祖父也。’人既不忘所生,祀其祖、父,又岂可忘所自出而不祀天哉?王者至尊,为天之子,宜祀天;人民虽卑,亦天之子也,亦宜祀天也。不过古者尊卑过分,故殊祀典,以为礼秩,岂所论于今升平之世哉?《论语》:‘子路请祷于天。’孟子曰:‘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然则孔、孟大义,许人人祷祀天帝矣。且今功令即不定人民祀天,而民间岁时向空,无不祀天者。既久听之而不禁,何不因而正定其礼乎?即今欲禁之,则基督之教人,皆日膜拜上帝矣。信教自由,为宪法大义,万无禁理。若实与而文不与,于民教既大损,于国秩又何益哉?”(《康有为全集》第四集,97页。)

在阐述了人民祀孔、祀天之义后,康有为提出了祀天以孔子配的制度建议。这项建议不见于康有为辛亥以前的其他著作,辛亥以后则有一篇文章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即1913年发表于《不忍》杂志的《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就是说,假如我们能够证明国教折写于辛亥以前的话,那么,这意味着康有为第一次提出祀天以孔子配的制度建议正是在国教折中。(《大同书》手稿本“大同合国三世表”中谈到升平世之宗教制度时康有为说:“公商教义,兼采诸圣之长,以为新教。”其中“兼采诸圣之长”在1913年的《不忍》本和1935年的中华本中则作“尊天而兼采诸圣之长以配天”(《康有为全集》第七集,153页)。可见经过康有为后来修改的《大同书》才有了升平世之教当以诸圣配天的思想。)

同类推荐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的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大明审死官

    大明审死官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无话说。。。。
  •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20世纪末,英国麦肯锡公司发起一个有关“分享”和“激励”的培训项目,旨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竞争力。马克斯·兰茨伯格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和麦肯锡资深董事,在综合了28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将此项目完善成书,该书迅即成为商业领域的经典培训教材,译成14种语言畅销全球。
  • 比尔盖茨为什么优秀

    比尔盖茨为什么优秀

    “愚笨的人,熬过痛苦,忘却经验;平庸之人,用痛苦换取经验;聪明之人,借他人经验以自用。”让我们借着比尔·盖茨的成功经验,审查和激发自己,并重新调整自己的成功策略和创富方式,有效出击,去赢取人生的辉煌。
  • 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

    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没有烦恼,生活的快乐、开心。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对于大多数人,在漫长的一生当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遭受失败,经历苦痛,感到困惑、迷茫。然而,当你面对这些时,还能坚持初衷,过你想要的生活吗?本书对如何选择正确的思想、克服忧虑心理,怎样看待感恩和受批评,以及怎么实现自己的目标、高效地工作、正确处理婚姻家庭中产生的问题等都作了详细解释,旨在引导处于失意困顿中的人们走出迷茫,找到人生的方向。
  • 休了帝王夫君:天价皇后

    休了帝王夫君:天价皇后

    皇上,休了!丞相府的三小姐,沐青瑶被南安王慕容流昭一拳打死了,却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女人,光芒四射,魅力惊人。沐青瑶物语,即便你贵为皇帝,下了天价的骋礼,竟然让我和别的女人共侍一夫,这样的男人休!慕容流尊,七国中最俊美足智多谋的皇帝,竟然被一个花痴女人给休了,黑瞳染起耀眼的光芒,他不会善罢干休!慕容流昭,弦月国南安王,冷漠邪魅,视女人为下等物,一拳头打死了花痴女人,却迎来了全新的她,迷了他的眼!楚浅翼,弦月国右丞相之子,腹黑无敌,眼高于顶,却喜欢上了那个花痴女人,这是不是叫自作孽不可活?无情,无情谷的鬼医,谪仙美男,初见她,恍如千年的的等候,我愿舍弃此身,化成许愿树,只求你从此树而过.长孙竺,青罗国的太子,妖孽唯美,世人不识金镶玉,误把明珠当尘矣,我愿意以青罗国太子妃之位迎娶于你。天现异相,凤落相府,得凤者一统七国,有谁知?凤竟是那个名满天下的花痴女人。【精彩片段一】:金碧辉煌的大殿,六国使臣齐刷刷的望向殿门外,等着看那传闻中足智多谋的皇后娘娘,可是却看到一个面色惊慌的小太监,高举着一封信大叫:“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留下一封信离宫了。”“读,”俊邪的皇上失却了冷静。“弦月一零三年,我沐青瑶休了皇帝慕容流尊,从此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文武百官为签,六国使臣为证,沐青瑶拜上。”【精彩片段二】:一个粉装玉彻的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双手叉腰挡住门口,可爱的望着门前俊美邪魅的男子。“你谁啊?”“你父皇!”狂魅俊邪的男子霸道的开口。“你丫的敢占姑奶奶的便宜,”小丫头眼一翻朝里面命令:“小尊,上!给我教训教训这老男人。”她的话音一落,一只通体雪白高大的野山狼凶狠的从屋子里飞窜而出,扑向猎物,顿时间诺大的空地上,一人一狼打得天昏地暗,小丫头摇头晃脑的看着热闹,不时的拍着手加油:“小尊,不错,打赢了赏你两根骨头。”笑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傻瓜王爷穿越妃

    傻瓜王爷穿越妃

    一个由于被人陷害而成为傻瓜的王爷,跟一个倒霉穿越的现代守财女,将会演绎一段怎样的暴笑姻缘呢?因为颠倒的审美观,倒霉穿越的守财美女苏丽雅成为苏家村第一丑女称号的获得者。某女因为相信所谓的穿越三定律而拣了个误以为是金主的傻瓜回家,而后又因为被人“捉奸在床”而下嫁给傻瓜,开始演绎一段“丑女”与傻瓜组合的暴笑因缘。傻瓜的概念词小笼包=C罩杯吃嘴巴=奖励=吻咬印=唇痕苏丽雅=美女群:48697757有兴趣的亲们可以进去聊聊。欢迎去看我的新一篇完结文《红颜乱天下》新坑《总裁的鬼妻》做鬼的好处:一、有养眼的美男出浴图可看。而且是那种没有任何马赛克打上的清晰且近距离的美男出浴图哦!二、有免费的真人版激情片可看,而且是光明正大的看哦!不用担心被人发现。三、随时随地地可以轻薄美男,不用担心被告。以上是因为救人而倒霉成为女鬼的于笑幽总结做鬼的经验。成为“阿飘”一族的于笑幽阴错阳差地跟着擎天集团的总裁司徒凌,将会演义一段怎么的人鬼情缘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