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400000053

第53章 从近年英文学术著作看妇女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研究现状(4)

将“家庭移植”到中国同样也是出于福音布道的目的。差传部期望传教士的家如同“基督教的殖民地”,能够成为中国“虔诚家庭”的榜样,并且“激起”他们转向采用基督教的生活方式生活。(LouisB.Gimelli,“‘BorneUpontheWingsofFaith’:TheChineseOdysseyof HenriettaHallShuck,18351844”,JournaloftheEarlyRepublic14(Summer1994),p.232.)这种方法可能会吸引中国人来到传教士的家中,但常常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典型的中国人会被传教士的外国物品和装饰打动,却难以持续足够长的时间来了解基督教信仰并希望皈依。美国文化的移植不只限于家庭。传教士也尝试将其他文化表征移入中国。弗来明等学者研究了北美文化怎样移植到中国,及其折射出的某些传教士的帝国主义心态。正如弗来明所指出的:“出于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感和对教化的热忱,许多传教士尝试将美国的教会结构和家庭文化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亚洲文化中来。”(LeslieA.Flemming,ed.,WomensWorkforWomen,p.3.)进行妇女与基督教在中国的研究,尤其是对作为母亲的女传教士的研究中,“移植”同“分隔”以及“与外部世界的摩擦”等主题相互编结在一起。山普尔对内地会的研究显示,内地会孩子教育问题的提出,源于他们担心中国社会对传教士的孩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山普尔描述道:“决定对内地会成员的后代进行教育,部分由于传教管理中根深蒂固并广泛存在的一种理论,必须保护孩子们不受传教区域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要使得他们的母亲能够自由地进行工作。”(Semple,MissionaryWomen,179;SeealsoGimelli,“BorneUpontheWingsof Faith,”p.241.)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她们的孩子将会回到祖国,女传教士担心如果不把孩子与中国社会分隔开来,以后他们将难以适应祖国的社会和教育体制。依靠西文资料,这些学者出版的论文大多是从在中国旅行的外国人的视角出发,看待中国人皈依基督教的问题。这些传教士遇到的中国人,通常以一个“异教徒”群体的面貌出现,并被她们设定为劝信的目标。之所以缺乏对于这些和女传教士互动的中国人的关注,其实部分是源于传教士本身。山普尔指出:“很少传教士真正去书写那些与她们相关的个体,而正是这些人组成她们在当地的教会会众。”(Semple,MissionaryWomen,p.12.)在这个领域中的学者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仅依靠传教士的资料来描绘女传教士和中国人的相遇,会受到的限制,对此通常他们表述为:“……对传教士经历所进行的片面的描述。”(RosemaryR.Gagan,ASensitiveIndependence:CanadianMethodistWomen MissionariesinCanadaandtheOrient,18811925.Buffalo,NY:McGill-QueensUni-versityPress,1992,p.x.)弗来明在1989年的研究中强调“保持”“二重观察”的重要性,即包括西方传教士和中国人在内的观察。正如弗来明在其著作的序言中所说的:“因为这些作者依靠的资料,大都反映出传教士自己和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中国基督徒的观点,尚需接触反映受教育的、西方化的中产阶级之外的亚洲人的一些资料,他们的看法是不确定的。”(LeslieA.Flemming,ed.,WomensWorkforWomen,p.7.)意识到依靠传教士的资料所受的限制,会导致在重构中国人和西方女传教士的相遇时的不平衡现象。金指出,基督教女传教士很难与中国妇女建立一致性,她们将中国妇女视作“皈依对象”,而不是同样具有女性身份的人。(MarjorieKing,“ExportingFemininity,NotFeminism”,p.120.)建立起女传教士和中国妇女之间“联结”的是她们共同的信仰,而不是“……分享同为女性的身份”(LeslieAFlemming,ed.,WomensWorkforWomen,p.6.)。不过,弗来明1989年的著作中尝试采用“二重观察”的方法,修正单方面重建女性和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她为此采用了一种现在被亚洲学者认为是欧洲中心主义的模式。(SeePaulA.Cohen,DiscoveringHistoryinChina:AmericanHistoricalWriting ontheRecentChinesePast.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4.)用“西方主动,亚洲回应”的模式看待传教士和中国人的这次相遇,中国人的作用便被视作对西方主动“行为”的被动“回应”(Foradiscussionofthisparadigm,seePaulA.Cohen,DiscoveringHistoryin China,11.)。

在重建这段历史的时候,如果学者能够广泛地利用包括中文文献在内的资料,就可以避免这种限制。然而,扩大资料基础,并不是像看起来那样简单。首先,我们必须记住研究近代中国妇女与基督教领域的大部分学者受到的训练,这是一些擅长北美和英国历史专业的学者,而缺乏中国语言、历史或文化方面的相关训练。要求他们在推进中国妇女与基督教历史的研究时能够更加平衡,显然是不现实的。由于语言的障碍,这些学者难以获得中文资料,他们只能依靠英文资料,尤其是传教士所写的资料进行研究。这些学者的训练和专业,使得他们只能在狭义上以在华女传教士为题,而不能在广义上以妇女与基督教在中国为主题。如果大家还记得这些学者来自北美和英国历史研究领域,而不是东亚研究领域,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他们对这个领域兴趣明显下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晚期,在北美的学者中掀起了对在华女传教士研究的热潮,但在随后的时间里却没有得以持续。许多学者转向研究美国历史的课题,可能依然关注女性,但不再和中国有关了。二、中国基督教妇女对于在中国的基督教女性,我们知道些什么呢?尤其是对于华人女基督徒,我们真正知道些什么呢?正如先前所述,大部分关于妇女与基督教的研究,重建的大都是在华女传教士的历史。有关西方女传教士生活经历的研究,构成中国妇女与基督教研究的核心,迄今为止有关这个主题的研究在这个领域内仍占有主导地位。在华女传教士的研究吸引着学者的目光,而华人女基督徒及其历史则被置于边缘位置。这些中国妇女是以狂热的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典型形象出现,很少看到她们主动传播基督教。郭佩兰1992年出版的专著,对1860—1927年间皈依基督新教的中国妇女进行研究,并引起学界的关注。(Pui-lanKwok,ChineseWomenandChristianity:18601927.Atlanta,Geor-gia:ScholarsPress,1992,p.1.)郭氏采取“以中国为中心的研究”,揭示出中国妇女与基督教研究的复杂性。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向传教士打开了大门,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非基督教运动以后,传教士时代被终结。郭佩兰的研究指出了在这一时间段中,伴随历史变迁而出现的变化。郭氏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在这一历史时期中逐步增加了自身在教会中的参与程度和领导作用。女传教士和中国妇女相遇的历史,大体建立在传教士记述和解说的基础之上。郭的研究则从中国一方出发,使得中国女性圣经传道人和志愿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尽管要让中国妇女发出自己的声音十分困难,因为那个时代与传教士接触的中国女性大多是文盲,郭仍然设法让这些皈依基督教的女性凸显出来,她们参与教会、通过挑战像缠足这样的中国传统习俗而参与改善中国妇女生活状况的社会改革。(Kwok,ChineseWomenandChristianity,pp.1,115.)英特曼对于中国基督徒的研究,也改变了通常将描绘中国妇女的研究置于中国妇女与基督教研究边缘的情况,中国妇女成为他研究的核心。长期以来中国妇女仅仅被视作基督教信仰的接受者,英特曼的研究挑战了这一看法,认为她们积极向中国传播基督教。英特曼在对四川地区基督教的个案中,展现了华人基督徒对于中国基督教信仰的忠诚。他的论文研究了特定区域(四川)的特定中国基督教贞女群体,并且注意到中国基督教贞女坚守的时代,恰是雍正皇帝禁教的时代,也就是说当时并无传教士的存在。(RobertE.Entenmann,“ChristianVirginsinEighteenth-CenturySichuan”,in DanielH.Baysed.,ChristianityinChina:FromtheEighteenthCenturytothe Present.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6,pp.180193.)三、妇女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近年来,社会和外交历史专业领域的学者开始把在中国女基督徒作为中国性别与权力网络的代表。学者尤其关注帝国主义和在华女传教士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对于性别在华人皈依基督教和1900年以后的社会改革领域中的作用也有所争论。2003年秦(CarolC.Chin)在《外交史》上发表的文章《仁慈的帝国主义者:20世纪之交的在华美国女传教士》,研究了女传教士与她们接触到的中国女性之间的权力关系。在近期的这些研究中,历史学家揭示了女传教士的历史及其活动和帝国主义在华历史及其各自母国政府的政治议程间的关联。这些奠基之作不但投射出最近历史编纂的趋势,同时也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视角,以往研究通常是过于正面地把女传教士看成对中国妇女解放负有责任的社会改革者。

性别和文化交流的主题,曾经为亨特这样的前辈学者所研究。蒙尼格2004年撰写了题为《童贞之身,上帝庇佑之身:基督教贞女与孔教节妇间的竞争》的文章,他利用中英文资料为这个题目的研究增加了新的空间。(EugenioMenegon,“ChildBodies,BlessedBodies:TheContestBetweenChris-tianVirginityandConfucianChastity”,NanNu6,no.2(2004),pp.177240.)蒙尼格对中国基督教贞女的研究,为这次文化相遇所涉及的各个重要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他研究了政府、多明我会的神父和福安地区的贞女,同时也阐释了基督教思想中的贞女观念是如何适用和适应中国环境的文化交流过程。朱益宜的著作《香港圣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修女,1921—1969:对中国人的爱》,作为一项“跨文化”的研究,展现了这个美国天主教女传教士团体的历史。(CindyYik-yiChu,TheMaryknollSistersinHongKong,19211969:InLove withtheChinese.NewYork:PalgraveMacmillan,2004.)朱氏延续了前人对于圣玛利诺修女的研究,再次提醒人们中国妇女与基督教的历史不仅仅涉及在华新教女传教士,天主教女传教士也同样活跃在教育、社会服务、福利事业等传教工作的各个领域内。

值得称道的是,最近的研究依靠中英文资料关注了文化相遇的双方,涉及了所有与这次文化相遇有关的女性,也就是说涉及了所有“近代中国妇女与基督教”中的“妇女们”。应当鼓励接受过中文阅读训练的东亚史学者,积极投身于能够反映文化交流双方情况的研究课题之中。近代中国妇女与基督教历史的研究工作正在大踏步地前进,而很多工作仍需我们去做。钟鸣旦在其2001年编辑的《中国基督教手册(第一卷:635—1800)》中指出,1860年以后女性才在中国传教领域中活跃起来。“有关女性问题的中西方资料都值得再研究。它们不仅告诉我们在中国和基督教间进行文化交流时,女性地位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而且可以告诉我们西方女传教士视角中的中国妇女,及传教士输入中国的欧洲妇女形象和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NicolasStandaert,ed.,HandbookofChristianityinChina:Vol.One:635 1800.Boston:Brill,2001,p.397.)现在需要的是学者撰写更洞察入微的、更详细的妇女与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时,第一,妇女与基督教在中国的研究,需要学者研究西方女传教士和中国妇女之间的相遇和关联,在某种意义上使得读者对这个问题涉及的所有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妇女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演变涉及西方女传教士和中国妇女间的互动,而不是这个空间中只有一种人群。不过,深入研究在华女传教士的作用和“以中国为中心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相遇。要求学者尝试更为平衡构建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相遇的双方以及其各自的作用。第二,学者需要尝试完成更为深入的、有关妇女基督徒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研究。有关在华女传教士的学术著作反复提及女传教士在社会改革领域的工作,尤其是在教育和医疗领域。然而至今为止,学者并没有出版深入研究女基督教徒在反对缠足、蓄妾、杀害婴儿和包办婚姻等推进社会改革方面工作的论文和专著。第三,“妇女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这个主题需要各个专业的学者,采用多样化的观点全方位地研究这次文化相遇。教育专业的学者,例如罗斯的研究就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妇女和女传教士的文化相遇。应当鼓励从事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专业的学者进行这个方面的研究,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对妇女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研究的认识。第四,中国妇女与基督教之间的相遇没有导致皈依,或皈依以后的关系反而变得淡漠,这些问题也值得学者们注意。蒲爱德1976年出版的《汉家的女儿》对这种类型的相遇有详细的描述。书中提供的各种有意思的信息均有助于进行这方面的研究。(IdaPruittandNingLaoTaitai,ADaughterofHan:TheAutobiographyofa ChineseWorkingWoman.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67.)在书中,宁老太太回忆了她和不同的女传教士在一起的日常经历,也加深了我们对于这种关系的了解。这样的资料为这个题目提供很重要的线索,尤其是那些没有皈依的中国妇女是怎样感知女传教士及其活动的。

最后,中国妇女和西方女传教士的相遇,除了福音布道和社会福音以外,又有哪些形式的文化交流出现呢?现今,虽然在这个领域中有大量关于北美洲和英国女传教士扩大性别作用的研究,可是却很少有关于她们遇见的中国人以及这些中国人是怎样看待她们的研究。

总的来说,从这个研究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过去的三十年很多研究工作已经展开,西方女传教士与中国妇女相遇的研究被放到了显著的位置。但是我们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以期能在重建近代中国女性与基督教历史时,注意到其中细微的差别并做得更为详尽。

同类推荐
  •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当我们以惊叹的目光回望这段遥远的历史时光时,我们发现,这里有高贵优雅的汉谟拉比王,正以恢宏的气势写就人类史上的第一部法典;这里有从容安详的释迦牟尼佛祖,正端坐在菩提树下凝思;这里有聪明睿智的阿基米德,用纤细的杠杆撬起地球。
  • 夺鼎1617

    夺鼎1617

    砖家指控说:他!为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输血,是支持崇祯镇压农民起义的最大帮凶!(当然,也卖给农民军盔甲刀枪。)他!一手在东方航线上设立了无数的障碍!打断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阻断了西方文明向东方的传播之路!(只是在马六甲收过路费,收进出口税而已。)他自己辩白说:其实,我做的还很不够!
  • 名门骄妃

    名门骄妃

    星二代沈晴穿越了,大抵是上辈子将好运用尽了,这辈子她总缺些运道。成了官宦小姐,可惜家道中落,官爹入狱。有个哥哥,可惜不是一个肚皮爬出来的,厌她入骨。公主嫂嫂倒是嫡亲,可惜是前朝公主。好容易生了一张倾城面皮,可惜本主临死前几刀子毁了,嗯,身段是真不错,可惜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病秧子……旁人穿越步步莲华,她拼命挣扎,越混越差。从良家女到奴婢再到婢妾。好在,夫主是倾世无双的美男子,外表仙姿秀逸,温润如玉,可惜内里心性如冰,冷如利刃。得,还是甭挣扎了,做个姨娘,有吃有喝,睡睡极品美男,日子也不错。等等,夫...
  • 幕后新闻

    幕后新闻

    本书包括天下故事第一村揭秘,郑板桥真迹神秘失踪案,钟伟将军走红湖南民间口头文学,海瑞印章四百年流浪史,太极拳故乡遍地武林佳话,替毛泽东待客的韶山老妇等神秘篇章,满足天下读者对历史之谜的求解之心……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热门推荐
  •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妈爱面子,爱管闲事。这本来不关我的事,可是,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当我和老爸讲点儿面子、管点儿闲事的时候,她总会看不惯。说句公道话,我爸在给我和我的朋友带来快乐这点上,可比我妈好上N加N倍。至于我妈,她那些惹人烦的故事,我就不愿再重复了,那样会杀死我很多脑细胞的。
  • 我的武侠学长

    我的武侠学长

    隐密在你我所熟知的大城市中,有一所看似平常的高中学校,里头的每一个学生都身怀各种失传已久的绝技:降龙十八掌、弹指神功、百变神行、忍术、轻功、暗器、易容术等……
  •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孩子有如一棵小树,需要家庭的温暖来呵护,需要赏识的阳光来照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他具有独立的个性,也应有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批评不以为然,对表扬也毫不在意,父母的话似乎起不到一点作用了。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企图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来驯服孩子。实践证明,用冷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远远胜过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家长如果能把精力放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控制孩子的行为,得到的教育结果会出乎意料地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盛世狂女

    重生之盛世狂女

    她是凤凰王朝第一美人,被亲妹妹毒死后穿越到现在大陆的十岁少女身上,从此代替这个无助的少女撑起了一个家.商界,无人不知乔易小姐,十六岁的年纪,她跺一跺脚就能影响欧洲经济,所到之处飓风不断.黑道,她是人人敬畏的神秘领袖,她要杀的人没有人敢包庇,她要救的人没人敢杀,她的话就是圣旨.政界,国家领袖都要给她几分薄面,她是大陆上第一个拥有自己军事力量的人物.她很低调,可是很多事情却逼得她高调!少林武僧追着她要失传的武功秘籍,城市猎人说她是妖怪,非要向她索命,英俊潇洒的少年将军把她当作十六岁的高一少女逼她下嫁.各式各样的完美‘老男人’出现在十六岁的她面前,被神秘的她所吸引,最终会选择谁?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谁才配得上我们优秀的女主.本文为女强文,少女从十岁开始建立自己的帝国.美男多多.推荐自己的文:《冰火总裁的小妻子》第一次见面,是妹妹带她到家里玩,当看见她的那一刹那他便知道自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小女孩!为了得到她,守在她身边一直等她长大!用尽各种手段赶走她身边的男孩子,毕竟他们年纪相差太远,他不得不.第一次见面,她觉得那个哥哥看她的眼神好奇怪,总让她打心底里不舒服!后来她后悔了,如果有重来的一天,她绝对不会去乔意家里玩!绝对不会.乔意生日派对的那天,她没有喝酒却被“醉”了!被人送到了他房中.那一夜的过程被他一一录下,成为他掌控她的软肋!他掌控着父母的生杀大权,逼她在红本上签字打手印!他逼她在初恋面前完成了隆重而豪华的婚礼.1、唯依:15岁中学生,聪明善良,父亲是商人,母亲是大学教授。本是花季雨季的年纪,却因为一个“老男人”不依不饶的纠缠生活在痛苦的边缘。2、乔御焰:30岁,乔氏控股总裁,拥有亿万身家的黄金单身汉,在商场上他是震摄四方的霸者。却偏偏一眼便爱上了小自己15岁的妹妹的同学!为了得到她,从此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3、白泽宇:19岁,女主的邻家哥哥,她的初恋!从小对她呵护有佳,看着她一点一点的长大,慢慢变成少女。终于可以向她表白的时候却发现她早已被另一个霸道的男人掌控着!4、乔意:男主的妹妹,16岁,因为她,两人才会相遇!东窗事发的那一天她想救唯依脱离哥哥的掌控,不得不求助于哥哥的学弟,却令自己陷入另一滩淤泥之中!被那个来自英国的男人以此要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教你学自行车·摩托车(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自行车·摩托车(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独宠坏心小妻子

    独宠坏心小妻子

    狡猾的神偷居然重生到了一个豪门少奶奶身上,而且,还是一个十六岁的未成年……她,凌氏集团总裁的独宠小妻子老婆,纵然拥有着凌氏总裁的万千宠爱,心中一直爱的却并非她的丈夫。意外的死亡,心脏暂停之后的复苏,再一次睁开眼时,她,已并非她。白小果,一个享誉黑道的神偷,一个诡计多端的小女人,然而,却在一次偷得绝世至宝之后,被自己的同门师兄冷枪杀死。死之前,她曾发誓,若有来生,此辱命之仇,定以碎心报之。是否上天开玩笑,在她睁开眼时,眼前的却并非天堂。这是上天的注定还是机缘的巧合?狡猾的神偷重生到了豪门少奶奶身上。而她,最终会选择重操旧业,续享神偷美誉。还是选择金盆洗手,以报辱命之仇?浴火涅槃,且看重获新生的凤凰怎样翱翔九天。
  • 惊世逆袭:妖娆狂妃

    惊世逆袭:妖娆狂妃

    前生她是二十一世纪雇佣兵之首魅,铁血手腕,杀伐决断。异世重生,却成了众人欺凌的废物。为了手刃毒害兄长之人,脱胎换骨。戏皇子,平天下。一啸妖兽齐出,一怒九洲动荡。且看废物逆袭,狂霸天下。
  • 读懂顾客

    读懂顾客

    《读懂顾客:写给市场一线人员的消费者心理学》主要讲述什么是高超的销售技巧?找准顾客的需求,了解顾客的想法,并且从这方面入手,才是最高超的销售技巧!没有什么比从顾客角度出发的建议更具吸引力,没有什么比研究顾客更具挑战性,更需要智慧!努力工作只是成功的前提,聪明地工作才是成功的关键,不管你的工作如何的繁杂,读懂顾客,最终的成功将会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