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400000054

第54章 乾隆二十六年的同科进士:18世纪中国的科举 政府与精英

(本文译自《中国历史评论》2005年春季号(LucilleChia,“TheClassof 1761——Examination,States,andElitesinEighteenth-CenturyChina”,TheChinese HistoricalReview,Spring2005)。)

□贾静珠著

□梁 华译

熟悉晚清历史的人们都知道,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它是一项为政府机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与一千多年的精英阶层的社会结构、精英阶层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国家机构的合法化及其主张,以及对中国的统治都密切相关。历史学家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些学者集中于对科举考试本身的探讨,另一些则研究了某个时期的考试题目所反映的社会思潮的变迁与传播、帝国疆土的变化特征、区域与地方的精英,以及君主需要、精英阶层认可的(或者质疑的)权威与权力。只要提几部英文著作,就足以表明学者现在对这个问题研究的程度了。例如,克拉克(EswardKracke)分析了宋朝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所带来的社会流动问题,何炳棣则就此对明、清时期进行了分析,后来的学者还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做了进一步的讨论与发展。贾志扬(JohnChaffee)的著作《学习难以跨越的门槛》详细论述了始建于宋朝(960—1279)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过程,在宋朝,文官已经对上面提到的很多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晚清帝国科举考试的文化史》一书中,艾尔曼从知识、文化、政治,以及社会等方面,考察了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提出科举考试已经变成了皇帝与文官以及文官之间的一个论战场所,同时它也是社会思潮的一个展示。

文朵莲(IonaD.Man-cheong)的著作使用她所谓的“微观研究方法”,对清朝(1644—1911)鼎盛时期科举考试的全过程,以及1761年通过殿试荣登进士榜的那些人,做了极为细致的考察。她所描述的大部分主题,准备应考需要苦读10年甚至几十年、社会化与知识和职业培训、有关公平(如何避免偏袒、地方主义,以及欺诈行为)的矛盾、在考试过程中皇权渗透的途径,以及1761年得中进士的那些人的仕途变迁等,与其他学者对同一时期或者其他时期所描述的主题相类似。但是,文对一些参加科考的举子应试的整个过程做了较以往更为细致的考察,因为一度科举考试制度曾经变得比以往复杂得多。她使用了丰富的制度史资料、法律文书、区域与地方志、回忆录、轶事收藏以及各种自传等。该书引用了217人的自传,其中89%是1761年的进士的自传,较之以往对清前期历史进行研究的相关著作而言,我们可以更为详细地了解他们的历史。

大量的可资利用的1761年的文献使这项研究成为可能,但是这项研究的意义又在哪里呢?1761年距清政府征服西北大部疆域(现在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仅仅两年,是大清帝国疆域最为广阔的时期。更为重要的是,到了18世纪中期,清朝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5亿,是1644年清朝建立时候的两倍多。乾隆皇帝正值统治中期,尽管爆发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很多问题在那个时候已经初现端倪,但是整个国家看起来还是在清政府的掌控之下。1761年得中进士被选做官后,他们需要治理的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国家。存续了一千多年还依旧发挥作用的政府官员选拔制度,对统治这个如此巨大的帝国来讲,看起来还很有用的。

正如文朵莲的研究所表明的,科举考试制度得以存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够适应重大的政治、社会、文化变化。第一,八十多年前,满族入主中原,他们用以笼络汉族精英的一个办法,就是几乎原封不动地沿袭了科举考试制度。尽管蒙古人、旗人,以及最重要的满族人要确保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但是,有意思的是,1761年的进士中,非汉族的还不足4%。第二,较之以前的各朝各代,清帝国更加热衷于科举制度,把它作为其实施统治的最为根本的仲裁手段。只有清帝国的皇帝,才能够在殿试中决定排名前十的候选人,他还可以反对与他关系最为密切、也最有权力的军机处军机大臣的意愿和想法,就像文的讨论中谈到的避嫌原则,以及乾隆皇帝一个人就可以彻底废止该原则。文提到了清帝国所面临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即尽管皇帝希望对官僚机构以及官僚机构的精英施加控制,却不愿意(或者是不能够)增加快速发展的帝国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和财政投入,遗憾的是,对此她没有展开充分的论述。第三,文朵莲在书中两个不同的部分(103~104、145~147页)用到了国家(“祖国、国家、国家政权、领土”)这个术语,还对科举制度如何为政府试探未来的政府官员治国方略提供了机会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文强调了应考者答案的不同之处,阅卷人至少要接受他们之间的广泛的相似之处。有趣的是,三份殿试试卷(现在仅存的)的观点似乎都很保守——对清政府的扩张予以褒奖,对政府应该如何保护百姓的生计也很保守。如果文能够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应该会更有趣,即那些参与者(应试者、考官、皇帝)是否觉得这些答案真的就足以用来作为施政纲要,或者就足以用来作为确定满是正统化王权意识的未来官员的根据。实际上,我们想知道,科考中的和他未来的仕途成就是否有很大的联系。比如,1761年得到官位的进士,最为成功的那些人(至少是仕途的一部分中)都在军旅之中,而非政府机构。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政府官员都是在干中学,最为成功的是那些能够不断适应新环境并采取不同施政策略的人——或许这一点在清朝更为必要,因为清朝不断地发生着剧变。

最后,清朝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就是,政府官员的数量不足以满足治理如此巨大的帝国的需要。实际上,如果考察一下1761年得中进士的这些人在中进士之前与之后的经历,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快速膨胀的政府机构,在这个政府机构里,官员都依赖于他们的幕僚,这些幕僚得过功名,但是没有官衔。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那些受过教育甚至得过功名的人希望皇帝允许他们进入政府机构,最终却对清政府的权威形成了挑战。

总之,文朵莲对1761年进士阶层的研究,不仅指出了复杂且持久的科举制度的可取之处,而且还指出了它的严重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导致了皇权与其官员仅仅依靠其自身的力量,没有竞争力量的帮助,比如区域和地方的精英的帮助,已经越来越无力统治中国。这本书汇聚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是在任何一部文献之中无法轻易找到的,我们惟一希望的就是,文能够对其描述的现象所蕴涵的广泛的历史意义,做出进一步的评论。

同类推荐
  • 鹰扬三国

    鹰扬三国

    血与火的洗礼即将降临!战与乱的序曲已经奏响!潜伏在深渊之下的蛟龙,是为了等待时机,静候那翱翔天际的时刻!盘旋于云雾之间的雏鹰,是为了磨尖利爪,展现那雷霆一击的雄姿!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大时代即将来临!留给后人的,将是数不尽、道不完的评述和追忆!
  •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德国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也是欧洲的核心国家之一。在历史上,德国不仅数次称雄欧洲,争霸世界,给欧洲和世界造成重大灾难,而且也产生过众多享誉世界的哲学泰斗、文学巨匠、艺术奇才和科学巨擘,给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几度兴衰、崛起的历史也因此特别令人感兴趣,值得借鉴。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每天学一点美学常识

    每天学一点美学常识

    当我们翻开书,去努力寻找时,才恍然发现,那些常识性的知识,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常识是最基础的、最朴素的,但同时也是最丰富、最深刻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狂君惹娇妻

    狂君惹娇妻

    她,原是抱着终生不嫁的念头,结果,还是被人强掠拜了天地意与“冲喜”无二致,她的丈夫会娶了她,原因是帮他改运她的胡说八道,倒是真的助上他三分,只不过,过程虽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却是结果事实证明,娶她不能达到他的目的【娘,为什么我们要一直走,一直走?】三岁的小娃娃小小的脑袋瓜里,藏着浓浓的不解【娘要带你去看遍天下美景啊】【可是宝宝好想住在外婆家里,那里很美很美啊,宝宝可不可以不要一直走——】会累哦!【……】当然不行啊,他们母子可不是真的在游山玩水,是在逃命哎。不巧的是,追他们的正是宝宝的爹!那个完全不顾他人意愿,一直来招惹她的男人——独孤苍啸◆◇◆◇◆◇◆◇◆◇◆◇◆◇◆◇◆◇◆◇◆◇◆◇◆◇◆◇◆◇某依作品:《后娘嫁到》:《美厨前妻》:《总裁的前妻》:《残夫惹娇妻》:《极恶夫君》:
  • 最受感动的快乐成长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快乐成长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对于青少年学生们来说,快乐成长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下面让我们跟编者一起来阅读: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1850次拒绝、做最出色的自己、自信的俄罗斯小姑娘、太阳躲进了我心中、你和我当年一模一样、洛克菲勒的支票、藏在信里的天使等一些有助于学生们快乐成长的故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带着校草去私奔

    带着校草去私奔

    我叫项小五,一个俗到不能俗的名字,一个平庸到不能平庸的女生,在一个美女多到比牛毛还烦人的私立学校读书。可笑的是,我们云霄中学只有两大帅哥:晟思危和顾南湘。哼!帅哥!了不起吗?那些家伙在我眼里就是可笑的猴子。可是、、、、、、很丢脸的说,我是顾帮的。
  • 把握命运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把握命运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其实都是在说这件事——人生的努力方向。因为,有了方向,人生就不一样了。原来贫穷者,定然变得富有;原来低贱者,定然变得高贵;原来懒散者,定然变得精进;原来死板者,定然变得活泼,原来低俗者,定然变得高雅;原来痛苦者,定然变得快乐。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