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50

第50章 梁启超的国学研究与日本(3)

田中萃一郎、桑原骘藏等人的批评似乎为日本学术界的梁启超学术观定下基调,后来人看其著述,往往有正误纠谬的先入之见。1927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编辑的《国学论丛》发刊,仓石武四郎在《支那学》第4卷第3号(1927年10月)予以评介。在日本学者看来,当时北京的国学研究有三个中心,即北大、师大和清华。创刊于1924年的《清华学报》上发表过不少重要的研究报告,引起重视。1925年开办清华国学研究院,聘请王国维、梁启超等知名学者为导师,更加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学论丛》为该院正式刊物,由梁启超主编,自然为域外同好所瞩目。创刊号所载,主要是毕业生(其中多为梁启超的弟子)的精选论文和王国维、梁启超两位导师的文章。仓石武四郎对陆侃如、吴其昌、卫聚贤、陈守实、谢国桢等学生的论文评价甚高,认为搜材取舍绵密精富,且有分析结论,西式汉学研究风格明显。却唯独对卷首梁先生的《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颇有微词,怀疑梁以通俗演讲聊以应付,声称仅此一点总觉得应当加以整顿才是。1938年小长谷达吉将《中国历史研究法》译成日文,于序言中虽然称梁启超作为政治家和学者在近代中国都是第一流,仍指出此书对日本和欧美东洋研究的意见陈旧而偏颇,特别是完全不提日本的东洋学及其学者的贡献。(参见梁启超著,小长谷达吉译:《支那历史研究法》,1~11页,东京,改造社,1938。)

§§§第三节 角逐东方文化事业

梁启超自民元归国后,即少谈日籍,也不大与日本学者交往,在中日两国学术界联系日益密切的当时显得有些怪异,不过,作为文化学术界的名流,毕竟不能完全置身于风气之外。他时常参与各种交际应酬活动,不免与日本学者对面,还要接待个别来访者。他见过短期来华的田中萃一郎,更与长期在华从事文化学术活动的今关寿麿、桥川时雄等人有所接触。今关寿麿自1918年到北京主持三井公司下设的研究室,负责调查中国国情,每年游历大江南北,结交各界名人,尤其注重与文化学术界广结善缘。经柏原文太郎介绍,他与梁启超相识。(参见《学问の思い出——今关天彭先生を围んで》,载《东方学》,第33辑(1967年1月)。)1922年在所撰关于中国学术界状况分析的小册子中,将梁启超的研究系视为北方新学的一派,后来又于所著《近代支那の学艺》一书中,对梁启超作了正面的积极评介。(参见《近代支那の学艺》,25、120~124页。是书写作时,梁尚在世。)

桥川时雄来华二十余年,先入《顺天时报》社,后在东方文化事业总会,“与中国学者交游之广,堪称现代第一人”([日]长濑诚:《日本之现代中国学界展望(下)》,载《华文大阪每日》,第2卷第8期(1939年)。)。“凡故都耆宿,新学英流,靡不倾身延接,气谊殷拳”。后来编写的《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取近代人士凡学问文章才艺技能有名于时者都四千六百人,人为之传”(傅增湘:《〈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序》。),其中不少为其亲接。桥川时雄号称研究陶渊明的第一人,这方面与梁启超有共同兴趣,他写过《满洲文学著述考》,还翻译了梁的《清代学术概论》(参见《学问の思い出——桥川时雄先生を围んで》,载《东方学》,第35辑(1968年1月)。),表面似有缘分,实际上并不投缘。1924年2月底,桥川时雄在林长民家见过梁启超后,对吴虞道:“梁任公为人随波逐浪,表面清淡,内容猎利,其学亦甚杂。”(《吴虞日记》下册,165页。)不过,桥川时雄本人在日本占领北京期间积极从事所谓文化事业,旁观者似不无微词。(参见法本义弘:《遥かに北京村を想ふ》,载《支那觉え书》,70~71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于国际形势压力和自身利益需要,日本朝野提议归还庚子赔款,以举办文化事业。中国南北各地的教育、学术、文化界人士对此反应相当热烈,作为其中一派代表的梁启超也不甘人后。1923年,东京医科大学校长入泽达吉和对支文化事业局主任冈部长景奉命来华考察,并与中国人士交换意见,游历南方各地后,于8月初回到北京。日本驻华公使特设宴招待中日两国人士,梁启超代表与会的三十余位中方官员专家致答辞,声称:“吾东方文化实为世界之第一等文化,最少限度,亦为第一流文化中之一部分。故发挥光大此种文化,不仅为吾东方诸国之事,实为其世界人类之贡献。而发挥光大之责任,则非吾东方人自负不可。”文化非一国之事,没有国界,应当合作。日本古代受中国文化实多,当时则有可为中国师资者。他主张分思想、文献、自然科学三部进行。鉴于中国政局纷扰,无暇顾及,日本此举对中国、东方乃至世界均有重大贡献。中国近年私家研究日多,颇有文艺复兴之势,得此款资助,可大见成效。(参见《梁任公在日使馆之演说》,载《晨报》,1923年8月8日。)

1918年梁启超访问欧洲后,受西方中心主义动摇和东方文化思潮兴盛的影响,转而鼓吹东方传统文化,基本观念与日本中国学界主张保存东方文化遗产的主导倾向相当合拍,他曾先后提议创建中国文化学院和国学院,计划举办的事业之一是编辑海外国学文编,“专译欧美日本人研究中国学术、事业之著作”(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204页,北平,杏岩书屋,1934。)。虽然均未实现,却为其进一步介入日本东方文化事业制造了舆论。

1925年中日文化委员会总会(后改称东方文化事业总会)成立,按照对华文化事业协定,组织北平人文研究所和图书馆之事提上日程。(参见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专刊第45,113~126页。)此事在中国各方争夺十分激烈,其中北京大学借天时地利之便,势在必得。早在1922年,胡适、蒋梦麟等人就拟订计划,企图以国立大学名义全盘包揽(参见《胡适的日记》,395页。),校方还授意一些留日出身的教授与日本官员合组中日学术协会,积极活动(参见《周作人日记》,《苦茶——周作人回想录》。)。而与之竞争最力的,就是梁启超的研究系。1924年4月王国维函告蒋汝藻:“东人所办文化事业,彼帮友人颇欲弟为之帮助,此间大学诸人,亦希其意,推荐弟为此间研究所主任。(此说闻之日人)但弟以绝无党派之人,与此事则可不愿有所濡染,故一切置诸不问。大学询弟此事办法意见,弟亦不复措一词。观北大与研究系均有包揽之意,亦互相恶,弟不欲与任何方面有所接近。近东人谈论亦知包揽之不妥,将来总是兼容办法。兄言甚是,但任其自然进行可耳。”(《王国维全集·书信》,394页。此函所说,已出王国维各年谱及长编均误以为请王出任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主任。)

北大推举王国维出任主任,主要是想借其名以争利,对抗声望甚隆的研究系领袖梁启超。后来又有鼓吹“将图书馆及人文研究所馆长、所长归校长兼理之说”,引起校外学者的普遍不满。张星烺致函陈垣,认为:“北大党派意见太深,秉事诸人气量狭小,其文科中绝对不许有异己者。而其所持之新文化主义,不外白话文及男女同校而已。当其主义初创时,如屠敬山等史学专家皆以不赞同白话文而被摈外间,有知其内容者皆深不以其事为然。北大现在已几成为政治运动专门机关,不宜再使与纯学术牵混,故图书馆馆长及研究所所长皆宜立于党派之外,且人须气量宽洪也。闻日人有派柯劭忞或梁任公充所长之说,烺意此两人甚相宜。柯则为遗老,与世无争,梁则无党,且气量宽洪,可容纳异派人也。”他希望陈垣将此意见转告日方,如公开发表,则愿具名。(参见《陈垣来往书信集》,209页。)

关于所长人选,以后实由柯劭忞以东方文化事业总会委员长身份兼任,王国维说也有所据,而梁启超说则似无根。此事发端于1923年狩野直喜与政友会山本鹈次的谈话,狩野直喜后来回忆道:“关于东方文化事业,我屡次对当局谈起,除两三位老先生外,第一希望王静安君参加;又对中方委员说,东方文化事业要着手研究学问的话,首先必须王君参加。任何人都表示赞成。”(狩野直喜:《王静安君を忆ふ》,见《支那学文薮》,372页。原载1927年8月《艺文》第18年8号。《追忆王国维》收录中译文,但意思有所遗漏。京都学派对于东京帝国大学授予柯劭忞文学博士学位,不无微词。)所谓两三位老先生,狩野直喜在公开场合均未指名,但在1927年1月18日与来访的董康谈及,为李盛铎、章炳麟、章槿、傅增湘等,并不包括梁启超。可惜柯劭忞也不能秉公办事,任用私人,仍为包揽。而狩野直喜心目中的各家“并无一人厕列其间”,令其大失所望,表示“如斯配置,宜乎旁观”(《书舶庸谈》,18页。)。他屡屡公开对此表示不满,均是为王国维抱不平。

1929年,梁启超因病逝世,所引起的社会反响远远不及两年前自沉于昆明湖的王国维,而日本学术界几乎可以说无动于衷,东西两京中国学界的各主要杂志,找不到任何报道,不要说与王国维之死的强烈震动相比,甚至赶不上在此前后亡故的叶德辉、柯劭忞等人。这种与其地位声望以及当时中日学术界频繁往来情形极不相称的异象,很大程度表明了日本学术界对梁启超的态度,也是双方关系跌落谷底的显著表征。其实,导致王国维自杀的主要原因,即国民革命军在上海通缉所谓反动学者以及北伐军即将北上京津,也曾令梁启超萌生再度流亡日本以避其锋的念头。(参见张旭光:《回忆王观堂先生的自沉》,载《扬州师院学报》,1982(1)。)尽管他自称从反袁护国起,便对日本名为援华实则侵华感到可怕可怖(参见吴其昌:《梁任公先生别录拾遗》,见《子馨文在》,第3卷,《思桥集》,见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1辑,456~457页。),仍不得不以东瀛为避难所。

即使学术上,与日本的关系也是剪不断,理还乱。他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除了是国内的“硕学重望”,还有赖于对日本学术的认识,因为该院教授讲师必备的三种资格之一,是“稔悉欧美日本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吴宓:《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载《清华周刊》,第351期(1925年)。)。梁启超的欧洲语言更差,所以还是以不甚好的日语为招牌。清华国学研究院招考新生的日语试题原由王国维出,王死后,则由梁启超代命。只是所交往的日本人士大都并非学术界中人,而在学者眼中,他的学术声誉不佳,政客形象又太过突出。另一方面,日本中国学界不少人是清代文化的仰慕者,对于“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的梁启超也不免心存异见。由此而生的思想与学术的关系,至今仍然困扰中国学术界。(对此问题,20世纪90年代尚有一轮争议。或者主张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其实学术本身即含思想,尤其欲达高妙境界。但这种思想仍为学术的而非社会政治的。)梁启超式的以政论带动学术,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的负面影响多于积极作用。早在辛亥以前,王国维就批评《新民丛报》等“喜事之学生”或“亡命之逋臣”所办杂志,“本不知学问为何物,而但有政治上之目的。虽时有学术上之议论,不但剽窃灭裂而已”。认为只有以学术为目的而不以为政论的手段,中国学术“庶可有发达之日”(《论近年之学术界》,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106~110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世纪回首,慨叹先哲不幸而言中。就此而论,尽管萧一山等人在梁启超身后曾为其“见轻于人”(《为〈清代通史〉批评事再致吴宓君书——并答陈恭禄君》,载《国风》,第4卷第11期(1934年6月)。)鸣不平,日本学术界从严格的学术观念批评梁启超,反而多少有些先见之明。只是日本学者通识不足,治学难免走上专而偏的歧途,终究难逃梁启超所指摘的流弊。而要取长补短,专博互济,达到精通的境界,则为双方心有余而力不足。

同类推荐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热门推荐
  • 史前最后一只恐龙

    史前最后一只恐龙

    枝繁叶茂的亚热带丛林中,一只冠齿兽正在河边从容地喝水,丝毫没有注意到长草丛后面几只中爪兽阴鸷的小眼睛;河流上游,一只成年鳄鱼将整个身体潜入水下,伺机来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 然而这场已经准备好的连环杀戮盛宴却因为一只矮暴龙的插手而泡汤了。眼看猎物被这恶霸夺走,中爪兽们只能够无奈地互相舔舔伤痕,继续物色下一个目标;至于那只潜伏的鳄鱼,则早已经吓得逃回了老窝。 这一幕情景发生在新生代,晚于二十一世纪科学家们推测的“白垩纪—第三纪恐龙大灭绝事件”至少一千万年。 作为新生代最后一只恐龙,乔华感到自己任重而道远。 “你能想象出当我知道自己是最后一只恐龙后的那种绝望么?”乔华用爪子轻轻挠着发白的肚皮道,“这就好比重生成了张作霖,结果一问旁边的副官自己在哪儿。尼玛,皇姑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倾城小丑妃

    倾城小丑妃

    听闻,若家有女个个倾城,名撼西凉。其中三女若倾城,却因丑颜无比,风头最盛娘早死,爹不爱,若家人人嘲讽鄙视不待见!【腹黑王爷】:“天下可以再夺,而你却不可能再得。你叫我如何放手?”若倾城嘴角微翘,“那么握紧了就不要再放手,不然,呵呵......”【谪仙神医】:“若是我早遇上你几年,你说,你会喜欢上我吗?”若倾城眉眼抽搐,“你没有发烧吧!一大早怎尽说胡话!要不我给你看看。”【风流太子】“别傻笑了,说吧!这次又要我帮什么忙?”若倾城继续“傻笑”,“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想借借你的兵权玩玩。”盈盈如水的眸底闪过一丝狡黠......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倾城丑妃》
  • 诡刺

    诡刺

    在特种部队,狙击手的代号,一般用“鹰”,擅长丛林狙击的狙击手,叫“绿鹰”,精通山地作战的,叫“山鹰”。专门负责保护重要目标的职业军人,或者在战场上负责为受伤队友实施急救的队医,代号中一般会有“衫”字,比如驻外维和部队中的“蓝衫”。而在战场上拥有超强进攻能力,无论投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迅速适应,并单独完各成各种作战任务的综合精英,被称为“刺”。而风影楼,他的代号是……诡刺!
  • 憋宝人(江河湖海里的诡异事件)

    憋宝人(江河湖海里的诡异事件)

    南派三叔极力推荐的作家,一部带您认识真实存在的水怪,追溯水怪源头、种族、习性的禁忌冒险小说 !20年前,晋陕黄河大峡谷中惊现一头房子般大的巨龟,古老神秘的憋宝人重出江湖,身怀绝技的白袍少年,一座由死人组建的鬼魅阴城……黄河古道中潜伏的铁头龙王,长江三峡神秘的蛟龙,雅鲁藏布江食人怪兽,新疆喀纳斯湖巨型水怪,种种迹象,全部指向出那个水下隐藏了数百年的秘密。
  • 倾世女皇:醉卧天下

    倾世女皇:醉卧天下

    忍辱负重多年,遭冷落、陷害、毁容、讥讽。忍?为什么还要忍!大不了便是同归于尽!一场骇人听闻的大火,曾忍受多年的她一朝穿越成女尊蝶舞国的六王爷。空有一副好皮囊却胆小懦弱,不得恩宠!且看她重生归来,仿古人兮,争权夺势,玩转朝纲,扭转乾坤,成就一代倾世女皇!唐唐Q群:204982822
  • 孤女宅斗手札

    孤女宅斗手札

    被大房算计产业,被三房算计嫁妆,被王爷看上,被太后嫌弃:这是青蕴出嫁前。被小妾使绊子,被宫里人来回折腾,被丈夫宠上了天:这是青蕴出嫁后。孤女——王妃——国夫人,这是青蕴的一生。
  •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当领导当到最后也只有“用人”两个字,因为只有用对人才能成大事。本书集结国内外大量成功的用人案例,提出领导者在用人、御人方面要注意的70多个关键细节,让您用人无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随身空间农女也要修成仙

    随身空间农女也要修成仙

    实用版:空间好处多1功能:能身携带,里面有房,有田,有山,有水,有花,有果,空间在手,隐形地主婆等着你。2饮食:你还在担忧,如今杂乱不堪的食品卫生,害怕防腐剂添加剂吗?空间在手,食物含有灵气,延年益寿,滋养皮肤,水润动人。3储物:你还在扛着行李赶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吗,你落伍了。空间在手,重行李不用扛,随时随地任你装,轻松方便,旅行必备。4房子:你还在辛辛苦苦攒钱买房?空间物品随便出手一件,都够你用一辈子,还会担心没钱花?5重点:你还在担忧世界末日的烦恼,赶紧囤积物姿吧。末日那天,咱根本不害怕,带着家人,直接躲空间就成。修真好处多1容貌:修士吸收天地灵气,滋养身体,无论男女,皮肤绝对是吹弹可破。你还在化妆美容,早不流行了。你说还会老?照样不好看?定颜丹解决你的后顾之忧,根本不用愁。2饮食:饭呢想吃就吃,不想吃可不吃。金丹期,可不用食用五谷。你担心他们会饿死吗,想多了。他们照样活的好好的,这样的身材能不好吗?这样的女人,男人能不心动吗?还怕成为剩女吗?3出行:这年头谁还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飞剑多爽,驰骋天地,御风而行。咳咳,最主要不用付路费,省钱啊。好吧,去国外也没有问题,护照是什么东西,做修士的真不知道。4寿命:小菜鸟修士,上百年太容易。筑基期八百年小意思。金丹期两千岁别惊讶。元婴期一万岁别害怕。大成期十万岁是标杆。5出气:遇到恶霸,根本不是问题,咱轻轻一挥手,混蛋遍地不起。再喂颗忘尘丹,保准没有后顾之忧。5修行:超越人类极限,修炼有成,一朝飞升成功,与天地齐寿。你就是天,天就是你,你就是规则,规则由你来定。简单版:本文男主,清冷俊逸,腹黑闷骚,本文女主,倾国倾城,内心强大。前世今生,今朝重逢,再度携手,笑傲与天地之间。文艺版:农家女娃叶明明,从梦境中得到提示,得到先祖留下的随身空间--幻灵镜。从此改变平淡人生,走上不平凡的漫漫修真之路。叶明明结丹丹圆满的时候,她的识海中又闪现过这样的画面。画面一:那个总是让她摸不清头绪的,曾经在识海中出现过的女孩子,在一个满是繁花的谷中,躺在一株开满桃花的树下,还是那块岩石上面睡觉。她突然醒悟,那个女孩,会不会是前世的自己?前世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许只有在结婴的时候,她才能完完整整地,想起属于自己的过往,想起自己的前世今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