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49

第49章 梁启超的国学研究与日本(2)

胡适在梁启超逝世后为其撰写挽联时于日记中记述缘由,有一段盖棺论定的评语:“任公才高而不得有统系的训练,好学而不得良师益友,入世太早,成名太速,自任太多,故他的影响甚大而自身的成就甚微。”(《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29年2月2日。此说有几位时贤表示异议,但所论并不足以推倒胡适的评判。)以至一生的著作没有一篇一书最可传世不朽。勉强举出的新民说,又并非学术著作。若仅就学术贡献立论,这一评价不算苛刻。尽管胡适本人后来也不免重蹈覆辙。

民国时期海内外的中国研究,受欧美科学主义以及巴黎学派汉学的影响,重视专精的考据(至少须以此为基础),鄙夷空泛而弘廓的综合。这恰好是梁启超的短处。他治学论世,大抵靠聪明悟性。其师承以中国学术大道而论,可谓偏而不正。少年时曾在学海堂学习训诂辞章,这里虽然是江南学术正宗的别所,影响了晚清岭南乃至京师的学风,但到梁启超入学时已经开始显出由盛而衰之势,学生中足以名家者几无一人,所谓“东塾弟子遍粤中,各得一体,无甚杰出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见《饮冰室专集》,第9册,33页。)。而且两年后梁即退出学海堂,改从康有为问学,更加受到语多妖妄的今文经学影响。

历来今文学流风所被,即多文士而少学者,包括魏源等人的边疆史地著作,也都不入正道。尽管流亡日本后梁启超对康有为的伪经改制之说已渐生疑而绝口不谈,但长期鼓动舆论还是令其善于言论的文学与思想特性过度发挥,而治学所必需的严谨与周密相应减少。政坛抽身后,他仍以办报的风格治学,号博约而实粗疏,往往凭记忆著述,下笔千言,虽然不至于凿空逞臆,离题万里,却难免漏洞百出。“晚年讲学,尤好揣摩风气,儒墨汉宋,佛老科玄,时时改易。前之以识见文字转移一代风气者,卒乃行文之末,亦随人为转移。”以至人们“悼惜梁氏,益叹先哲学必立本之义为不可易也”(缪凤林:《悼梁卓如先生》,载《学衡》,第67期(1929年1月)。)。其无精深研究而欲多产,常将前人成果与本人发明相混淆,名为著述,实则抄撮。这不能不引起学风精细而且极重发明权的日本学者的反感和批评。(日本学术界对以严格苛刻著名的国际汉学领袖伯希和也口碑不佳,即认为其往往抄袭日本学者的发明而不注出。此事或有误会。后来羽田亨、戴密微曾予以辩解。)

梁启超的著作,较早译成日文的有《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历史研究法》,一在其生前,一在身后。此外,其字数以千万计的著述极少得到日本学术界的正面反应。而可以查到的有数回响又多为严厉的批评。1921年《清代学术概论》出版,虽然次年即分别由渡边秀方、桥川时雄译成日文,发行之际传媒颇加赞誉,但日本学术界实际上反应平平,极其重视清代学术的京都学派在相关著述中甚少引及此书。据吉川幸次郎称,20世纪20年代求学于京都大学时,也很少听先生们在讲课中提到梁启超。(参见《留学まで》,见《吉川幸次郎全集》,第22卷,361页。狩野直喜讲授过“清朝学术沿革史”;内藤虎次郎讲授“中国史学史”,清代部分最重。)个中玄机或许可从中国学者差异悬殊的评价里领略一二。提过修改意见的胡适认为甚好,是只有梁才能作的“聪明的著述”(《胡适的日记》,36页。)。傅斯年则认为“太糟,就是梁氏太无学问,只以滑头的手段去作著述家,要知人外有人,人人不尽可欺的”(《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178页。)。胡朴安总结《民国十二年国学之趋势》,也针对此书,“首先不承认梁启超在学术界上有相当之位置”,只是“言辨记博”,“利用各种学说,以为猎取功名之具”(上海《民国日报·国学周刊》国庆日增刊(1923年10月10日)。)。

1922年《中国历史研究法》出版,在日本却反响不小。田中萃一郎在当年4月的《史学》第1卷第3号发表短评,称此书问世为学界可喜之事,第二、四、五等三章具有为研究中国史者必读的价值,对末章所说治史不必拘泥于个别事实,当达观大势以明因果关系的主张则不以为然,尤其对史料一章错认居庸关六体佛经石刻和莫高窟六体刻文之事提出批评。随后桑原骘藏应冈崎文夫之请,在同年《支那学》第2卷第12号发表长篇评论《梁启超氏の“中国历史研究法”を读む》。桑原骘藏是典型的欧洲科学主义者,在京都学派中,其风格较接近东京的东洋学派(参见《先学を语る:桑原骘藏博士》,载《东方学》,第49辑(1975年1月)。),因而赞成梁启超“本欧美的史学研究法,倡革新中国史学的急务”的主张,声称作为学者的梁氏,“在现今的中国,很可以自成一家”,尤其欣赏其批评中国旧史的最大缺陷在于非科学的见解,甚至在以史料详略来衡量旧史的优劣方面也引梁为同调。在坚持分析的基础上,桑原骘藏同样主张加强综合(参见[日]桑原骘藏著,J.H.C生译:《中国学研究者之任务》,载《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原载《太阳》,1917年3月号。),因而总体上认为此书立论还妥当,指摘也得要领,若干地方可见其“见识之非凡拔俗”。但接下去一连列举的八条批评,尤其是后四条与中西交通史相关的史实错误,指责梁氏引论西书而未读原著,导致“误谬满幅”;据以立论的所谓学者意见,当为与世界学术界毫无关系,不合时宜的旧式金石学者之见等。这种肆无忌惮的批评,恐怕真会如作者所说,令梁启超“耳痛”的。

同年11月,石滨纯太郎在《支那学》第3卷第2号发表《西夏学小记续》,再度将梁启超错认居庸关六体佛经石刻和莫高窟六体刻文之事牵出,并引田中萃一郎、桑原骘藏的批评作为支撑,一时间在中日两国学术界引起小小震动。桑原骘藏的评论先由章士钊在《甲寅》第1卷第34号“孤桐杂志”摘要介绍,后《现代评论》第2卷第49、50期又连载了魏建功(署名天行)的全译文。几年后王森然撰写梁氏评传,还称桑原骘藏批评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于时间、译名、地点、人物均误,辨正甚多。其实桑原骘藏内心虽极不以此书为然,文中还略有褒意,认为作为历史研究法虽无新意,所举中国史范例则应参考,所予正误主要也不在中国本部之事。

桑原骘藏在京都学派里中国情结相对较淡,同时代的中国学者中,他与陈垣的共鸣最多(有人称陈垣为“中国之桑原”(参见《陈垣来往书信集》,169页)。桑原骘藏钦佩内藤湖南,而与狩野直喜时有摩擦,他经常贬斥中国历史上的陋习,疑其有意与痴爱中国的狩野直喜作对。),而与梁启超的风格相去甚远,且生性好与人争胜(参见《吉川幸次郎全集》,第17卷,292页。)。据说他对发自良心的纯学术作品的批评尚属温情,而对随意涂写的刊行物则态度严厉。(参见[日]宫崎市定:《桑原骘藏全集第二卷解说》,见《桑原骘藏全集》,第2卷,655页,东京,岩波书店,1968。)他以己之长攻梁氏之短,的确击中要害。不过,桑原骘藏大批梁著,与梁启超在书中对日本学术界出言不逊不无关系。对于曾经将日本中国研究的长老新进一齐骂倒的章炳麟,桑原骘藏也乘机报复,指为“炫着半生半熟的新知识,致招学者之讥”。梁认为研究中国史须参考外国的记录,但只注意阿拉伯和欧洲,却排斥日本,声称:“若日本则自文化系统上论,五十年前,尚纯为我附庸,其著述之能匡稗我者甚稀也。”桑原骘藏指此说太可笑,主张治唐以后历史必须参照朝鲜和日本资料。

尤其令桑原骘藏不满的,是梁接下来斥责日本“坊间之‘东洋史’、‘支那史’等书,累累充架,率皆卤莽蔑裂,不值一盼。而现今我国学校通用之国史教科书,乃率皆裨贩译之以充数,真国民莫大之耻也”。对于当时在国际学术界评价甚高的日本中国学这样简单地一笔抹杀,与实际情形刚好相反,而不仅是武断。桑原骘藏将20年前在《东籍月旦》中称赞日本东洋史研究的梁启超与现在作一对比,惊讶其变化之大,怀疑政治上由亲日转为排日的梁氏,在学问上也排斥日本。他指出梁启超并不了解日本学术界的实情,举日本关于唐宋中外贸易研究的深入等事,说明其因忽略日本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而导致的失误,奉劝梁氏以后须留意日本学界的进展。

护国战争前后,梁启超的对日态度确有一百八十度逆转,是否影响及于学术见解,有待详究。而桑原骘藏的批评显然对梁启超产生了冲击作用,后来再版《中国历史研究法》时,即删除了对日本学术界的偏颇指摘。1922年9月他作《大乘起信论考证》,从《宗粹》、《佛书研究》、《宗教界》、《佛教学》、《哲学杂志》等刊物及专书上“搜而遍读”松本文三郎、望月信亨、村上专精、常盘大定、羽溪了谛等人的著述,凡数十万言,并以这一佛学界的空前大发明“乃让诸彼都人士,是知治学须方法,不然则熟视无睹”。还由此“一段公案,未尝不惊叹彼都学者用力之勤,而深觉此种方法若能应用之以整理《全藏》,则其中可以新发见之殖民地盖不知凡几”(《大乘起信论考证序》,见《饮冰室专集》,第7册,35~38页。梁启超的学术著述称引日文书较多者,只有此文以及《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而后文所及多为明治及大正初年出版物。)。

梁启超治佛学,多本日文《八宗纲要》、《佛宗纲领》等书,而罕有注出。有人说他绝不征引日本学者的著作,“看不起是一种原因,读不懂恐怕是更重要的原因”(梁容若:《梁任公先生印象记》,见《追忆梁启超》,345页。)。这次虽然自称开始只想辑译日本学者的成说介绍于中国学界,既而参考各书,往往别有发明,才重行组织,不异新构,仍未一一标明出处。但能于序言中详细说明所本,在梁启超已是异例。梁氏私人藏书中有日文书300余部,其中关于佛教者三分居一。(参见苏精:《近代藏书三十家》,102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

1923年4月,他应《清华周刊》之请,凭记忆开列《国学入门书要目》并略述其读法,于“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一栏中也特意列出稻叶岩吉的《清朝全史》,认为尚可读。揣度其意,当是间接回应桑原骘藏的批评,既有所改正,又借以辩解。不过,与20年前相较,梁启超对日本学术界的认识的确大为退步,尤其与后者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同时代中国学者的了解程度相比,反差更为明显。稻叶岩吉的著作初版于1914年,此后日本中国学界佳作迭出,早已不是这部10年前的旧著所能代表。

同类推荐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穿越黑心小王妃

    穿越黑心小王妃

    新文《暴君宠妻:爱妃,太凶猛》已开,求支持~商业龙头带着神奇空间穿越,米虫是她这一世的志愿,她从不想插足任何事情,可偏偏每件事情都有人向她身上引。行!既然不让她安稳,那她就伸手来搅上一搅!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放眼天下,只有我不想要的,却没有我要不到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宇宙大发现(自然瞭望书坊)

    宇宙大发现(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魅惑王爷修罗王妃

    魅惑王爷修罗王妃

    她,生在长在“男坑亲爹,女坑干爹”的年代。一朝穿越,竟然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左相唯一嫡女,这其实挺好的,至少身份高贵,还有那么个高官的爹罩着,不仅有吃有喝,还有银子花。可是,为什么这么高贵的身份,偏偏在即将要到来的新婚前夕,把新郎官给克死了,而且不是克死了一个,是…五个!于是…刚刚还处于兴奋中的某个穿越女,华丽丽的昏了过去。尼玛,不带这么玩的吧!人家穿越,运气好点的能嫁个皇帝,做个什么贤良淑德的皇后;差一点的能嫁个王爷,做个什么受尽宠爱的王妃;再不济的,也能嫁个什么盟主,做个什么祸害一方的夫人。为毛,她就是一克夫命。因为三年之内,克死了一只手的男人,世人送她外号——“修罗女”。老爹再怎么是京城排名第一的名爹,也没人再敢上门求亲。为了扭转克夫之名,也为了寻求克夫真相,她踏上了寻求真相的路途。想她穿越前,堂堂一警花,就不相信在这个异世混不出个名堂。事实上,没等她混出什么大名堂,就在某个月黑风高伸手不见六指的夜晚,误服了媚药,然后随便抓了个男人就那啥啥啥了。等“吃饱喝足”后,却非常没责任心的,忘了看那个男人的长相,也非常不负责任的抹嘴跑人。正查最后一个未婚夫的死因,查的风生水起,却接到了丞相老爹病危的家书。等赶回去才知道,原来她的丞相老爹乘她不在,又给她许了一门据说绝佳,据说绝对般配的亲事。…訾容枫——宸郡王,当今圣上第三子,也是唯一一个在名字中加了母姓,刚出生就被封王的皇子。据说此人出生时,天生异相,皇帝招来天监令,掐指一算,大贵之相,命格却也过硬,这不,一出生就克死了自己的母妃。皇帝痛失爱妃,伤心欲绝之下,对此子百般宠爱,一道圣旨,直接把襁褓中的婴儿封了王。宸同辰,取日月星辰之意。某女听到这里,连连甩手,满脸不耐烦,“捡重点说!”丫鬟打了个寒颤,声音明显小了小去,“小姐…你…已经是宸郡王要迎娶的第六位王妃了。”“这么花心?”某女挑眉,和种马有什么区别。“不是的,前面的五位王妃在新婚之夜都暴毙了。”丫鬟颤抖着嗓子说出事实。“什么?”某女直接从凳子上跳了起来,沉默了一会儿,嗤一下,笑出了声,问丫鬟,“同样克死了五个,是不是连你也觉得我们很配。”丫鬟死死的低下头,不敢再开口。好吧,既然全京城的人都在赌谁的命更硬一点,那她就奉陪一下。当克夫,克妻碰到一起,所谓绝佳,所谓绝配,想必很好玩!…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坏坏首席,你敢再靠近!

    坏坏首席,你敢再靠近!

    他像一团谜,身世成谜,性格是谜,就连他的爱情也是一团谜。她猜不透他,却无法自拔的爱上他,掉进了爱情的深渊。任何人的话,她都可以无视,但她亲眼看见的又是什么?他和别的女人在床上翻滚,他的甜言蜜语,说给多少女人听?真象浮现,原来,他真的把她当作诱饵。他变成了一个买主,买走了她的第一次,残忍的继续扔下她一走了之。灯红酒绿,他恕罪般的拥她入怀,答应给她一辈子的幸福。她忍着心痛,巧笑将手伸到他的面前:“好啊,给我一千万,我人就是你的了!”“你怎么会变成随便的女人?”他怒吼。“你比我更随便!骗子!”她甩下一巴掌,转身离去。面前的他伤痕累累,把最后的生存希望留给她:“不准出来,待着就不会死!”“谁信你?”她甩开他,将自己暴露。“我不准你死!”“这句话,我同样要跟你说,要么不死,要么都死!”她绝美一笑,大义凛然。*******************妃精心制作了一个视频,喜欢的亲们可以看看哦!视频地址:&pstyle=1强推好友小楼飞花的现代虐文《私藏玫瑰小娇妻》精彩简介:这个男人是妹妹带回家的,却在浴室调戏了她,恶梦,从这一刻开始,她成了家里不容的“妖精”妹妹甩她一巴掌,恨恨的说:“你敢嫁给他,我就去死!”最后,她没有去死,却把她一直暗恋的男人带回家开着门做了一晚。他是资产过亿的总裁,因为妈妈花名在外,他度过了一个灰暗的童年,他一边报复着女人,却一边渴望着找到纯洁安定的妻子。白琉璃,一个和名子一样透明的女人,他要娶她,不是爱她,只是因为她很干净,很文静,不会招蜂引蝶。他折断了她的梦想,用华丽的房子困住她,粉碎她的前途,把她当成流浪小猫捡回家,做他的保姆娇妻,用手段证明她是属于他的。可是,为什么她像保姆一样的低微,像空气一样的透明,却依然给他竖了四个情敌?那些男人看她的眼神,让他恨不得把她藏起来。但,脾气好,不代表没脾气,被他切断人生,她怒了,而这一刻,他渐渐慌乱。推荐好友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邪魅首席的禁锢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总裁,你敢不敢再靠近点!》
  • 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种种不快时,千万不要一味地哀叹命运的不公,也不要悲观失望地顾影自怜,而应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入手。因为,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人生。本书立意深远、说理透彻,阐述了一个人获得幸福、快乐所需要克服的不良心态。同时,本书也指出了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陷入困境时,应该学会如何转变观念,帮助自己告别坏运气,走上好运道。
  • 两个世界

    两个世界

    每每提到90后,我们的脑海就会浮现出两个字——叛逆!故事的主人公天若,就是这么一个不折不扣的90后,贴有叛逆标签的90后。他以自己上学来表现出的厌学、打架、早恋、去网吧、自动退学等事实,来表达自己对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他认为这些严重摧残了他的心灵,他很无奈,他呐喊着……
  • 疯言乱语

    疯言乱语

    本书主要包括《老宣供词》、《跳加官》、《妄谈》、《疯话》等内容。作者宣永光(1886-1960)是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