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51

第51章 征引文献(1)

一、报刊

(一)中文

时务报

湘报

清议报

新民丛报

东方杂志

国粹学报

新青年

旅欧周刊

北京少年中国学会总会编.少年中国

华国

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学衡

北京大学日刊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

述学社.国学月报

国学专刊社.国学专刊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学生自治会.国专月刊

厦门大学编译处周刊部.厦大周刊

齐大旬刊

学文杂志

语丝

努力周报

现代评论

食货

史地学报

燕京学报

国立北平图书馆.读书月刊

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

中华图书馆协会编印.图书馆学季刊

新月

辅仁学志

中国学报

北洋画报

越风

国风

燕京大学史学会.史学年报

中法大学月刊

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

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

国立中央图书馆.图书月刊

华文大阪每日

东南大学南京高师国学研究会.国学丛刊

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汉学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

中法汉学研究所图书馆馆刊

昆明中法大学文学院.中法文化

岭南大学校报

传记文学

申报

公言报

新闻报

(上海)时事新报

(上海)民国日报

晨报

北平晨报

(天津)大公报

(香港)大公报

文物参考资料

福建文史资料

新文学史料

文史资料选辑

近代史资料

幼狮文艺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敦煌学会研究通讯

(二)日文

文部省.日本帝国文部省年报

东京帝国大学史学会.史学杂志

京都大学文科大学.艺文

支那学社.支那学

斯文会.斯文

日本考古学会.考古学杂志

庆应大学.史学

京都大学史学会.史林

东京文理科大学.史潮

朝鲜总督府.朝鲜

京城帝国大学.京城帝国大学学报

东洋史研究会.东洋史研究

东京历史学研究会.历史学研究

东方文化研究院京都研究所.东方学报

日华学会.日华学报

庆应大学.三田评论

极东新信社.北京周报

东方学会.东方学

东光

东亚经济调查局.东亚

(三)韩文

汉城旬报

开辟

现代评论

每日申报

学灯

新朝鲜

新兴

废墟

文艺公论

青春

新东亚

新生

东明

东光

新民

文艺时代

如是

东亚日报

创造

(四)西文

T’oung Pao

The Chinese Social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Monumenta Serica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Yenching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二、论著

阿英编.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58

[日]奥野信太郎.随笔北京.东京:第一书房,1940

[法]巴斯蒂著,冈本さえ译.东洋学の传统から社会科学のパラダイムヘ—フランスにおける近现代中国学研究の变迁.中国—社会与文化,第10号(1995年6月)

[法]巴斯蒂著,张富强,赵军译.清末赴欧的留学生们——福州船政局引进近代技术的前前后后.见:辛亥革命史丛刊,第8辑.北京:中华书局,1991;东亚,1985年第3号

北京图书馆业务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图书馆史料汇编,上下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贝冢茂树著作集,第1—4卷.东京:中央公论社,1977

[英]彼得·霍普科克著,杨汉章译.丝绸路上的外国魔鬼.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蔡元培自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

[日]常盘大定.支那佛教史迹踏查记.东京:龙吟社,1938

陈彪.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的交合点——台湾民主国.社会科学战线,1986(2)

陈鸿祥.王国维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91

陈季同著,黄兴涛等译.中国人自画像.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平原,杜铃铃编.追忆章太炎.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桥驿.论胡适研究《水经注》的贡献.见:胡适研究丛刊,第2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

陈桥驿.水经注研究二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陈三井.略论马建忠的外交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第3期下册(1971年12月)

陈声暨,王真续编.石遗先生年谱.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277册,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陈舜政.高本汉论中国经学.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8卷第2期(1975年2月)

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齐国华,季平子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上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陈源.西滢闲话.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陈毓贤.洪业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陈垣.敦煌劫余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4,1931

陈哲三.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传记文学,第16卷第3期

陈之迈.蒋廷黻的志事与平生.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

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程美宝.庚子赔款与香港大学的中文教育.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日]大山梓编.北京笼城记他.东京:平凡社,1965

丁邦新.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先生.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7卷第8期(1974年8月)

丁建弘,李霞.中德学会和中德文化交流.见: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东亚考古学会.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1册·貔子窝.1929

东亚考古学会.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2册·牧羊城.1931

东亚同文会编.对支回顾录,上下册.东京:原书房,1968

东亚同文会编.续对支回顾录,上下册.东京:原书房,1973

董康著,傅杰校点.书舶庸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董同龢译.高本汉诗经注释.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印,1979

董同龢.汉语音韵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日]法本义弘.支那觉え书.东京:萤雪书院,1943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台北:学生书局,1969

费慰梅著,曲莹璞,关超等译.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1、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服部先生古稀记念论文集.东京:富山房,1936

[日]福井久雅.欧米の东洋学と比较论.东京:隆文馆,1991

傅乐城.傅孟真先生年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傅尚霖.OneGenerationofChineseStudiesinCambridge:An AppreciationofProfessorH.A.Giles.TheChineseSocialandPo-liticalScienceReview,vol.15,no.1,Apr.,1931

傅斯年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傅振伦.傅振伦文录类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傅振伦.蒲梢沧桑·九十忆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傅振伦编著.七十年所见所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甘孺(罗继祖)辑述.永丰乡人行年录(罗振玉年谱).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瑞典]高本汉著,李方桂译.中国音韵学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

高华.三十年来美国“中国学”的研究趋向.社科信息(武汉),1988(1)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1—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3—1989

[日]葛生能久.东亚先觉志士记传.东京:黑龙会出版部,1936

葛兆光主编.清华汉学研究,第1—2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1997

耿昇整理.戴密微.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6)

耿昇.戴密微与《吐蕃僧诤记》.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研究通讯,1985(1)

耿云志编.胡适年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中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日]宫崎市定.アジア研究.京都:同朋舍,1957

龚继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增订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故宫博物馆编印.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32

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顾颉刚遗札.见:学术集林,第1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顾颉刚编.古史辨,第2册.北平:朴社,1933

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第1—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上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顾宋颉校注.白居易集,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顾炎武.亭林文集.《四部丛刊》集部.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

郭沫若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见: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4

何擎一编.饮冰室文集,上下册.上海:广智书局,1908

河海昆仑客(裴景福).河海昆仑录.宣统元年排印本

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专刊之45,1982

[日]后藤朝太郎.支那の社会相.东京:雄山阁,1926

胡传.台湾日记与启禀.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5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胡光麃.百年来影响我国的六十洋客.传记文学,第38卷第3期(1981年3月)

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影印

胡适留学日记.台北:商务印书馆,1959

胡适著,今关寿麿译.支那禅学变迁.东京:三秀舍,1936

胡适.胡适文存,第1—4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1930

胡适.胡适论学近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胡适等著.丁文江这个人.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胡适与诸桥辙次的笔谈.见:学术集林,第10卷.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校订版.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黄淳浩编.郭沫若书信集,上中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黄侃.量守文钞.见:学术集林,第1卷.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黄秀政.乙未割台与清代朝野的肆应.(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文史学报,第17期(1987年3月)

黄振华.法国敦煌学研究述略.中国敦煌学会研究通讯,1985(2)

[日]矶野富士子整理,吴心伯译.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吉川幸次郎全集,第16—23卷.东京:筑摩书房,1974—1976

季云飞.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的抗法保台策略.历史研究,1995(6)

[日]榎一雄编.敦煌の自然と现状.讲座敦煌1.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

姜建,吴为公编.朱自清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

蒋梦麟.西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蒋梦麟.新潮.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日]教育史编纂会编修.明治以降教育制度发达史,第1—7卷.东京:龙吟社,1938—1939

[日]今关寿麿.近代支那の学艺.东京:民友社,1931

金梁.瓜圃述异.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金绍城.十八国游历日记.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金应熙.国外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述评.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韩]金允植.韩国近代文艺批评史研究.汉城:一志社,1976

劳乃宣.韧叟自订年谱.见:中国历代名人年谱汇编,第1辑之53.台北:广文书局,1971

黎鸣,贾玉文译.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黎庶昌.西洋杂志.见: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

李凤苞.使德日记.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154册.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李光谟.锄头考古学家的足迹——李济治学生涯琐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李培德.曾孟朴的文学旅程.见:传记文学丛书之七.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7

李文忠公尺牍,手稿,第1—2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

李续武.清末船政学生之留欧教育.东方杂志,第3卷第1期

李宗桐.旅法杂忆.传记文学,第6卷第4期(1965年4月)

梁启超.饮冰室专集,第1—10册.台北:中华书局,197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梁启超著,小长谷达吉译.支那历史研究法.东京:改造社,1938

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林增平,李文海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3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刘慧英编.林语堂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刘桂生,欧阳军喜.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补.见:王永兴编.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刘乃和.励耘书屋问学记.北京:三联书店,1982

鲁迅全集,第1—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鲁迅博物馆藏.周作人日记.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4册.北京:朴社,1933

罗振玉.贞松老人遗稿乙集.1947年铅印

罗振玉.集蓼编.见:罗雪堂先生全集,第5编.台北:大通书局印行,1973

罗振玉辑.流沙访古记.宣统元年排印本

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法]M.罗克.伯希和诞生一百周年.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8)

马建忠.适可斋纪言纪行.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153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

[日]梅溪华.お雇外国人——概论.东京:鹿岛研究所出版会,1968

梅贻宝.燕京大学成都复校始末记.传记文学,第44卷第2期(1984年2月)

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影印

缪荃孙.艺风老人年谱.见:中国历代名人年谱汇编,第1辑.台北:广文书局,1971

莫东寅.汉学发达史.北平:文化出版社,1949

牟润孙.海遗杂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

[日]那珂通世.那珂通世遗书.东京:大日本图书株式会社,1915

[日]内藤虎次郎.新支那论.东京:博文堂,1924

裴景福.睫暗诗钞.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石印

同类推荐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热门推荐
  • 胡马北风

    胡马北风

    从这个角度看,向中原大地瞭望,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种形态存在着的。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这就是,每当那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站在长城线外,走到十字路口,难以为续时,于是游牧民族的踏踏马蹄便越过长城线,你会发觉,呼啸而来,从而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这大约是中华古国未像世界有几个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路途上的全部奥秘所在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管理是一门艺术,一个团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成功。管理到底是什么?杰克·韦尔奇说,管理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不错,管理是一种追求或取得成果的职业。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创造经济价值、不能为员工带来幸福、不能对投入的资源产生合理回报和可持续增长能力、不能满足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管理是失败的。
  • 赢在敬业

    赢在敬业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敬业,就是赢在职场。敬业是员工在职场获得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不敬业的员工迟早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被淘汰……赶快阅读本书吧,你也能成为敬业的金牌员工。
  • 妃子我独尊:龙妃戏诸王

    妃子我独尊:龙妃戏诸王

    小纪新文《一等皇后的烦恼:陛下为妒夫》已发,大家要支持哦http://m.pgsk.com/origin/workintro/351/work_m.pgsk.com于北夏国,她亲眼看到母妃受虐而死,她满腔仇恨,却只能笑面迎人,忍辱负重,多次死里逃生。他,妖艳无比,灵艳不可方物,面具下的那张脸又有何其的冰冷;他,危险尤物,神秘身份,作风令人闻风丧胆,却对她有着无人可知的阴谋……四年后,皇宫风浪大作,当她报以旧恨之后,谜雾重重,何去何从……
  • 天价婚宠:误嫁亿万老公

    天价婚宠:误嫁亿万老公

    【完结】“嫁给我,我给你想要的一切;不嫁,我就毁了你的一切!”男人的唇角扬起魔鬼般嗜血笑容。女人的嘴角抽了抽,有些不淡定了:“次奥,商煦风你特么求婚能不能有点诚意?”某一天,有人壮着胆问:“风少,您的脸怎么了?”男人摸着脸上的牙齿印看向旁边的女人,笑得惬意:“昨晚被小母狗咬的。”一旁的女人淡定地接过话:“小古,今天晚上把你们家的小公狗借来用用。”男人瞬间变脸,起身拉着女人就走。女人问:“你要干什么?”男人答:“你说呢?”谁都知道商三少狂傲冷血残忍,却将她的女人捧在手心里疼着。
  • 天山牧场

    天山牧场

    PS:老水新书,《重生之正义化身》开篇了,非常有趣的一本书,乡亲们可以前去瞅瞅。简介:徐晓宇是美国内华达大学的留学生,家里公司的破产,让他从富二代一夜间变成了穷二代,同时势利的女友也弃他而去。 好在幸运之神在这个时候眷顾了他,他获得了神秘的空间,于是他租了块地,依托神奇的医术,神奇的身手,神奇的厨艺,开始他天山牧场圈地之旅的同时,使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整个美利坚……
  • 天价萌宝,爹地是谁

    天价萌宝,爹地是谁

    腹黑女遇上腹黑男,再加一个御姐女儿。当两大腹黑对决,御姐女儿在一旁摇旗呐喊,输赢已不再那么重要,一家人和和美美才是真。片段一小御姐:“妈咪,我帮你找到工作了。”可怜妈:“宝贝,妈咪不需要工作。”小御姐:“妈咪,人生要有追求。”可怜妈望天,检讨自己的人生没有追求吗?嗯,好像是,好吧,女儿是对的。片段三“妈咪,我以为你明天没事,就帮你答应你老板,明天的游艇会你陪他出席。”小御姐一副我犯了错的忏悔样,低着头不敢看她家妈咪。“宝贝,没事儿,老板就是把我丢去喂鲨鱼,妈也去。”可怜妈说得一脸豪情壮志。小御姐望天,我知道你早就想去跟鲨鱼玩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总裁,引你入局

    总裁,引你入局

    她做的最叛逆的事,刚满18岁,嫁给了比她大十二岁的他,强占了让所有人都骄傲的帝国总裁。父亲指责她,哥哥弟弟都恨她,继母气得差点露出真面目,她以为终于给了那些人最致命的一击,以为终于引他入了局!却没想到,她被他残忍地拖入了另外一个局!再归来,她要让所有人好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