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51

第51章 征引文献(1)

一、报刊

(一)中文

时务报

湘报

清议报

新民丛报

东方杂志

国粹学报

新青年

旅欧周刊

北京少年中国学会总会编.少年中国

华国

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学衡

北京大学日刊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

述学社.国学月报

国学专刊社.国学专刊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学生自治会.国专月刊

厦门大学编译处周刊部.厦大周刊

齐大旬刊

学文杂志

语丝

努力周报

现代评论

食货

史地学报

燕京学报

国立北平图书馆.读书月刊

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

中华图书馆协会编印.图书馆学季刊

新月

辅仁学志

中国学报

北洋画报

越风

国风

燕京大学史学会.史学年报

中法大学月刊

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

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

国立中央图书馆.图书月刊

华文大阪每日

东南大学南京高师国学研究会.国学丛刊

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汉学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

中法汉学研究所图书馆馆刊

昆明中法大学文学院.中法文化

岭南大学校报

传记文学

申报

公言报

新闻报

(上海)时事新报

(上海)民国日报

晨报

北平晨报

(天津)大公报

(香港)大公报

文物参考资料

福建文史资料

新文学史料

文史资料选辑

近代史资料

幼狮文艺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敦煌学会研究通讯

(二)日文

文部省.日本帝国文部省年报

东京帝国大学史学会.史学杂志

京都大学文科大学.艺文

支那学社.支那学

斯文会.斯文

日本考古学会.考古学杂志

庆应大学.史学

京都大学史学会.史林

东京文理科大学.史潮

朝鲜总督府.朝鲜

京城帝国大学.京城帝国大学学报

东洋史研究会.东洋史研究

东京历史学研究会.历史学研究

东方文化研究院京都研究所.东方学报

日华学会.日华学报

庆应大学.三田评论

极东新信社.北京周报

东方学会.东方学

东光

东亚经济调查局.东亚

(三)韩文

汉城旬报

开辟

现代评论

每日申报

学灯

新朝鲜

新兴

废墟

文艺公论

青春

新东亚

新生

东明

东光

新民

文艺时代

如是

东亚日报

创造

(四)西文

T’oung Pao

The Chinese Social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Monumenta Serica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Yenching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二、论著

阿英编.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58

[日]奥野信太郎.随笔北京.东京:第一书房,1940

[法]巴斯蒂著,冈本さえ译.东洋学の传统から社会科学のパラダイムヘ—フランスにおける近现代中国学研究の变迁.中国—社会与文化,第10号(1995年6月)

[法]巴斯蒂著,张富强,赵军译.清末赴欧的留学生们——福州船政局引进近代技术的前前后后.见:辛亥革命史丛刊,第8辑.北京:中华书局,1991;东亚,1985年第3号

北京图书馆业务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图书馆史料汇编,上下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贝冢茂树著作集,第1—4卷.东京:中央公论社,1977

[英]彼得·霍普科克著,杨汉章译.丝绸路上的外国魔鬼.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蔡元培自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

[日]常盘大定.支那佛教史迹踏查记.东京:龙吟社,1938

陈彪.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的交合点——台湾民主国.社会科学战线,1986(2)

陈鸿祥.王国维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91

陈季同著,黄兴涛等译.中国人自画像.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平原,杜铃铃编.追忆章太炎.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桥驿.论胡适研究《水经注》的贡献.见:胡适研究丛刊,第2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

陈桥驿.水经注研究二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陈三井.略论马建忠的外交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第3期下册(1971年12月)

陈声暨,王真续编.石遗先生年谱.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277册,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陈舜政.高本汉论中国经学.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8卷第2期(1975年2月)

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齐国华,季平子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上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陈源.西滢闲话.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陈毓贤.洪业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陈垣.敦煌劫余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4,1931

陈哲三.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传记文学,第16卷第3期

陈之迈.蒋廷黻的志事与平生.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

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程美宝.庚子赔款与香港大学的中文教育.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日]大山梓编.北京笼城记他.东京:平凡社,1965

丁邦新.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先生.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7卷第8期(1974年8月)

丁建弘,李霞.中德学会和中德文化交流.见: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东亚考古学会.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1册·貔子窝.1929

东亚考古学会.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2册·牧羊城.1931

东亚同文会编.对支回顾录,上下册.东京:原书房,1968

东亚同文会编.续对支回顾录,上下册.东京:原书房,1973

董康著,傅杰校点.书舶庸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董同龢译.高本汉诗经注释.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印,1979

董同龢.汉语音韵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日]法本义弘.支那觉え书.东京:萤雪书院,1943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台北:学生书局,1969

费慰梅著,曲莹璞,关超等译.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1、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服部先生古稀记念论文集.东京:富山房,1936

[日]福井久雅.欧米の东洋学と比较论.东京:隆文馆,1991

傅乐城.傅孟真先生年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傅尚霖.OneGenerationofChineseStudiesinCambridge:An AppreciationofProfessorH.A.Giles.TheChineseSocialandPo-liticalScienceReview,vol.15,no.1,Apr.,1931

傅斯年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傅振伦.傅振伦文录类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傅振伦.蒲梢沧桑·九十忆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傅振伦编著.七十年所见所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甘孺(罗继祖)辑述.永丰乡人行年录(罗振玉年谱).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瑞典]高本汉著,李方桂译.中国音韵学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

高华.三十年来美国“中国学”的研究趋向.社科信息(武汉),1988(1)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1—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3—1989

[日]葛生能久.东亚先觉志士记传.东京:黑龙会出版部,1936

葛兆光主编.清华汉学研究,第1—2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1997

耿昇整理.戴密微.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6)

耿昇.戴密微与《吐蕃僧诤记》.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研究通讯,1985(1)

耿云志编.胡适年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中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日]宫崎市定.アジア研究.京都:同朋舍,1957

龚继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增订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故宫博物馆编印.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32

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顾颉刚遗札.见:学术集林,第1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顾颉刚编.古史辨,第2册.北平:朴社,1933

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第1—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上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顾宋颉校注.白居易集,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顾炎武.亭林文集.《四部丛刊》集部.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

郭沫若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见: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4

何擎一编.饮冰室文集,上下册.上海:广智书局,1908

河海昆仑客(裴景福).河海昆仑录.宣统元年排印本

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专刊之45,1982

[日]后藤朝太郎.支那の社会相.东京:雄山阁,1926

胡传.台湾日记与启禀.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5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胡光麃.百年来影响我国的六十洋客.传记文学,第38卷第3期(1981年3月)

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影印

胡适留学日记.台北:商务印书馆,1959

胡适著,今关寿麿译.支那禅学变迁.东京:三秀舍,1936

胡适.胡适文存,第1—4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1930

胡适.胡适论学近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胡适等著.丁文江这个人.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胡适与诸桥辙次的笔谈.见:学术集林,第10卷.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校订版.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黄淳浩编.郭沫若书信集,上中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黄侃.量守文钞.见:学术集林,第1卷.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黄秀政.乙未割台与清代朝野的肆应.(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文史学报,第17期(1987年3月)

黄振华.法国敦煌学研究述略.中国敦煌学会研究通讯,1985(2)

[日]矶野富士子整理,吴心伯译.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吉川幸次郎全集,第16—23卷.东京:筑摩书房,1974—1976

季云飞.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的抗法保台策略.历史研究,1995(6)

[日]榎一雄编.敦煌の自然と现状.讲座敦煌1.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

姜建,吴为公编.朱自清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

蒋梦麟.西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蒋梦麟.新潮.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日]教育史编纂会编修.明治以降教育制度发达史,第1—7卷.东京:龙吟社,1938—1939

[日]今关寿麿.近代支那の学艺.东京:民友社,1931

金梁.瓜圃述异.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金绍城.十八国游历日记.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金应熙.国外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述评.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韩]金允植.韩国近代文艺批评史研究.汉城:一志社,1976

劳乃宣.韧叟自订年谱.见:中国历代名人年谱汇编,第1辑之53.台北:广文书局,1971

黎鸣,贾玉文译.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黎庶昌.西洋杂志.见: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

李凤苞.使德日记.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154册.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李光谟.锄头考古学家的足迹——李济治学生涯琐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李培德.曾孟朴的文学旅程.见:传记文学丛书之七.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7

李文忠公尺牍,手稿,第1—2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

李续武.清末船政学生之留欧教育.东方杂志,第3卷第1期

李宗桐.旅法杂忆.传记文学,第6卷第4期(1965年4月)

梁启超.饮冰室专集,第1—10册.台北:中华书局,197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梁启超著,小长谷达吉译.支那历史研究法.东京:改造社,1938

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林增平,李文海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3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刘慧英编.林语堂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刘桂生,欧阳军喜.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补.见:王永兴编.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刘乃和.励耘书屋问学记.北京:三联书店,1982

鲁迅全集,第1—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鲁迅博物馆藏.周作人日记.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4册.北京:朴社,1933

罗振玉.贞松老人遗稿乙集.1947年铅印

罗振玉.集蓼编.见:罗雪堂先生全集,第5编.台北:大通书局印行,1973

罗振玉辑.流沙访古记.宣统元年排印本

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法]M.罗克.伯希和诞生一百周年.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8)

马建忠.适可斋纪言纪行.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153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

[日]梅溪华.お雇外国人——概论.东京:鹿岛研究所出版会,1968

梅贻宝.燕京大学成都复校始末记.传记文学,第44卷第2期(1984年2月)

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影印

缪荃孙.艺风老人年谱.见:中国历代名人年谱汇编,第1辑.台北:广文书局,1971

莫东寅.汉学发达史.北平:文化出版社,1949

牟润孙.海遗杂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

[日]那珂通世.那珂通世遗书.东京:大日本图书株式会社,1915

[日]内藤虎次郎.新支那论.东京:博文堂,1924

裴景福.睫暗诗钞.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石印

同类推荐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词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 闭幕式上的讲话孝道文化面面观——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等。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热门推荐
  • 老公:我才十八岁

    老公:我才十八岁

    一个呆板木讷的老男人搞不定,她林夕两字就倒过来写!可是,一切又和她想到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那个人其实还蛮帅滴。霸道的那样有味道,小心肝在慢慢地沦陷了。
  • 摇响青春的风铃(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摇响青春的风铃(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摇响青春的风铃》带你品味那如水的青春。作为双语读物,《摇响青春的风铃》为中英双语对照版,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
  •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天道有九

    天道有九

    我本凡人不知天,修仙求道为红颜,诸圣之争与我何干?天下纷乱我却难安。我本轻狂年,奈何天道变幻欲争天。天道九则人间显,逆掌乾坤非妄言。
  • 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怎样才能消除那些有损健康的消极心理,使自己时刻都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呢?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众多角度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介绍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我们每个人既相同又不同,以期能给各位读者带来切实的帮助。,我们的内心每天都在上演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
  • 临时婚姻:首席的弃爱老婆

    临时婚姻:首席的弃爱老婆

    她为爱舍弃自尊,换来的却是他的出轨和背叛。为了报复,她弃爱,逃婚,让他沦为上流社会的笑柄。三年再见,学生妹逆袭为女王。她勾勾手指,他顺势跟上。他说,“一个亿,做我的女人!”她冷笑,“我再加一个亿。来,少爷给姑奶奶笑一个!”
  • 午夜撞见福尔摩斯

    午夜撞见福尔摩斯

    波希米亚国王因五年前与一位女歌手的浪漫史,此刻正面临着严重的丑闻危机,因为那位女歌手有一张与国王的亲密合照。福尔摩斯这次的任务是,在那张照片被曝光之前取回它……
  • 春光里

    春光里

    一朝穿越,成了家生奴婢,是安心于平顺富足的豪门奴仆生活?还是选择充满艰辛险阻却自由的人生呢?她是不一样的烟火,注定不平凡的一生!
  • 神印王座

    神印王座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 梵花坠影

    梵花坠影

    讲述了幽冥岛之上,步小鸾之死,令卓王孙萌生天下缟素之心,数月之后,倭军进犯朝鲜,战火肆虐,朝鲜几近沦陷。大明国师吴清风随御驾轻乘至御宿山——华音阁之境,以天下生灵涂炭之大难,请卓王孙出山,平定朝鲜之乱。卓王孙意外应允,并提出三个条件,将明军执于掌中,要求统领正道的武林盟主杨逸之也听命于他,吴清风也答应了他令全天下缟素的要求,至此,朝鲜,已成卓王孙的战场,或者,是他与杨逸之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