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40

第40章 东亚各国的学术交流(4)

朝鲜是受中国儒教文化浸染最深的东亚国家,其宿儒甚至视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为蛮夷。近代以来,这种影响一直持续。1883年,统理衙门博文局编印的《汉城旬报》报道了英国几所大学设立汉学科的消息,该刊不知这是欧洲列强对华利益的驱动,反而以为:“由此观之,可谓汉学之西行,而夫将以斯文启全球之奎运也。”(《汉学西行》,载《汉城旬报》,第1号(1883年)。)此后在列强的压力下,朝鲜朝野的态度逐渐改变。甲午中国战败,形势根本逆转。据1918年到汉城的蒋梦麟描述,当时朝鲜民间人士对于中日两国的态度,年老的一代惋叹充满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青年则对日本仇恨,对中国鄙夷。但在民族独立与变革求新方面,又和中国有共同利害关系。引导其参观王宫的精通汉学的老学者,经过闵妃被刺处时心情沉重地说:“我国现在要振作也太晚了。我们的国王已经因沉湎声色歌舞而贻误国事。但是中国是有光明的前途的。中国是你的国家,也可以看作我的祖国。”希望年轻的蒋梦麟“好好地为中国努力”(《西潮》,180~182页。)。

此外,20世纪初期以来朝鲜留华学生为数不少,并开始谋求结合团体。起初因人数不多,又分散在南北两京,相距太远,未能遂其志。后来留学生人数增加,先以地域为基础结合,成立了上海留沪学生会、南京学友会、苏州留吴同学会、北京高丽留学生会。在五四运动风潮的鼓舞下,继而于1921年夏由留沪学生会和南京学友会发起,筹划组织全中国高丽留学生会,7月,首先成立了高丽华东留学生联合会,就读于江苏、安徽、湖北、浙江、江西等省的朝鲜留学生加入者达130人,以郑光好为会长,卓明淑为副会长,金善良为议事长,职员及议事员有姜斌、金柱、朴赞永、朱耀翰、李康熙、崔志化、安原生等。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的学生组织活动,先后派代表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远东弱小国家大会和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基督教学生同盟会,并注意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动向,报告回国。(参见上海复旦大学姜斌:《高丽华东留学生联合会诞生与由来》,载《开辟》,第24号(1922年6月)。)一些成员归国后,成为民族主义的重要鼓动者。如议事员朱耀翰于1926年5月创刊《东光》杂志,任编辑兼发行人,提倡个人主义,精神启蒙,其精神背景为以安昌浩为中心的兴士团。据说这是韩末和日帝时代朝鲜国内唯一强有力的政治团体,民族主义的大本营。朱氏原来留学日本,1919年2月曾创办《创造》文艺杂志于东京。

以此为背景,东亚各国学术界之间的共鸣增强。20世纪前十年,以王国维、狩野直喜等发端,中日学者关于中国小说戏曲的研究兴起。受此影响,朝鲜汉文学者梁白华(名建植,字菊如,号杏村洞人)于1917年11月在《每日申报》撰文《关于支那的小说及戏曲》(载《每日申报》,1917年11月4—8日。),指出:“研究外国文学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发达本国文学,支那文学输入朝鲜三千余年以来,给予极大影响,深深扎根,故不解支那文学,不能于我国文学有一知半解。况且支那文学具有一种特性,于世界文坛大放异彩。支那为东洋文化源泉,思想郁然磅礴,词华灿然焕发,合北方沉郁朴茂与南方横逸幽艳成一雄浑壮大的支那文学,浸及于朝鲜、日本。《诗》三百篇,秦汉高古,六朝丰臆,唐诗宋文,元以后小说戏曲,上下四千载,兴亡八十余朝,富赡文学,滚滚然不绝,文星之多,无与伦比之盛。”面对中国文学的丰富浩瀚,梁氏自觉无力窥见全豹,有意专治具有研究价值又鲜有人着手的小说戏曲。该文在概述元明清小说戏曲发展简史及其对朝鲜的影响后,指出小说戏曲具有平民文学性质,希望与正在输入的西洋文学融贯调和。这与京都支那学的观念极为近似。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世界上最早有所反应的地区就是东亚。朝鲜1920年6月创刊的《开辟》杂志,以开新纪元,创新时代,养新人物为宗旨,当年10月第4号发表主编李敦化的《朝鲜新文化建设方案》,提出分鼓吹知识、普及教育、改良农村、都市中心、科学专家、思想统一六个阶段,实现新文化建设。同年京都《支那学》第1—3号刊载青木正儿《以胡适为中心的中国文学革命》,为国际汉学界首次正面报道评论新文化运动。后又刊登青木正儿所撰《吴虞的儒教破坏论》。但青木正儿反儒和注意新文化,在日本实为例外,其杂志也不是京都学派的机关刊物。朝鲜则不同,在文网甚密的情况下,长期大量报道译介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状况,一些杂志也与中国的同名,如《现代评论》、《学灯》、《创造》等。《开辟》第5—8号及23号刊载梁白华翻译的上述青木正儿的两文,欲借鉴中国文学革命,创建朝鲜的新文学。青木正儿后来以研究中国近世戏剧知名,与有志于研究中国小说戏曲的梁白华堪称同调,两人或许另有联系。

1920年12月,《开辟》社致函胡适,请其为新年号题词。胡适从留学时代起就关注亡国的朝鲜同学,对其境遇充满同情,常以无力相助为憾,接信后,于12月19日题写了“祝《开辟》的发展”,并复函称该杂志“为东方文学界之明星”。北京大学教授高一涵也题词:“《开辟》:威权之敌。”另有上海 《兴华报》社的祝笺。(参见《开辟》,第7号(1921年1月)。)后来胡适致函青木正儿,对《支那学》将变成一个“打破国境”的杂志表示“极欢迎”,赞扬《开辟》译登青木正儿的文章,“也是打破国境的一种现象”(《胡适书信集》上册,257页。)。

此后,胡适、陈独秀、***、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思想主张及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情况陆续为朝鲜的报刊介绍评论,如整理国故、新诗创作、白话文、大众语、国语统一及汉字改革、东西文化论战、非宗教运动、国民文学与普罗文学等。关于胡适著述有李像隐译《实验主义》(载《现代评论》),吴南基译《孙文学说之科学的批判》(载《新朝鲜》),金刚秀译,李季著《胡适著哲学史孔子论批评》(选译自《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批判》第6章“对于哲学史所描写的孔子、孟子、荀子的批评”,载《新兴》)以及胡适的几首白话诗。梁启超著述有《新民之新理想》、《民族解放的基调与自我解放原理》(载《新民》),《知识教育政治教育》(载《开辟》)。以“北旅东谷”为笔名发表的文章《树立新东洋文化》,论述从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的社会变革,尤其是重点评述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梁启超的新学会宣言,以蔡元培为中心的北京大学新教育,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王世栋的新文学革命等,全面介绍中国改革旧思想旧文艺,建设新文学的运动,其目的在于对朝鲜社会有所裨益。(参见《开辟》,第30号(1922年12月)。)同一作者还载文论述中国关于东西文化的论战,作为朝鲜文化运动的借鉴。另外《新民》杂志译载了中国范丽诲的文章《新中国及其国学主张》,介绍中国正在将传统的五经改造为哲学、史学、政治、经济等新式学科。(参见《新民》,第42号(1928年10月)。)

梁建植除继续翻译撰写有关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的论文作品外,还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思想的研究介绍,在《东光》、《新民》、《新生》、《文艺时代》、《如是》、《文艺公论》、《东明》、《东亚日报》等报刊先后翻译中国的传统及新编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东厢记》、《四弦秋》、《桃花扇传奇》、《马嵬驿》和小说《水浒传》,发表了《水浒传》、《五字嫖经》、《〈红楼梦〉是非:中国的问题小说》、《元曲概论》、《从艺术上看〈西厢记〉及其作者》等论文,介绍评论中国、日本有关研究和翻译的得失。如关于《红楼梦》的长篇论文,从分析作品的情节寓意、人物塑造入手,比较与《水浒》、《金瓶梅》的特色,并重点评述了红学各派的观点,涉及蔡元培、胡适、俞平伯、钱静方等代表性诸说。(参见《东亚日报》,1926年7月20日至9月28日。)此外,他还撰写了《现代思想的源泉:老子学说大意》,叙述老子的生平学说,评介欧洲、日本学者如武内义雄等人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参见《新民》,第34号(1928年2月)。作者原对老子有兴趣,曾在中央青年会馆听过关于老庄学说的演讲。);翻译了章炳麟的《中国文化的根源与近代学问的发达》,主张借他山之石看待中国固有学问(参见《东亚日报》,1929年1月19日至29日。)。

梁建植的翻译介绍和研究评论,既批评旧礼教压抑人性的正常发展,又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他认为文学的反抗精神象征着现实生活的穷蹙,因此沙俄时代和最近中国的文坛生机勃勃。礼教本来是为了帮助人性的适当发展,但过度钳制,则导致相反效果。压抑与缠足,即为变态的证明。《西厢记》等作品显示对旧礼教的反抗和对人性的正当追求,是人性从礼教下解放的凯旋曲、纪念碑。(参见梁建植:《从艺术上看〈西厢记〉及其作者》,载《东亚日报》,1927年11月17日。)这与中国的新文化及整理国故运动较为合拍。和梁氏同为非海外文学派重要成员的丁来东也撰文称,中国新文学勃发之际,一度盛行全盘否认古代文学,后来整理国故热,重新发现古文学的价值。胡适等人依据文学的用语评定优劣,周作人和郭沫若等则主张根据作品的内容。中国文学与西洋诸国比较,各有长短。中国文字为文学的表现器具,重象形表意,意味深长,因而诗歌发达。但叙事诗较西洋为少。近来重视民间文学,则发现弹词等长篇叙事诗。(参见丁来东:《中国文学的特征》,载《学灯》,第22号(1936年1月)。)

当时朝鲜思想界的一般倾向是着重讲反儒教以求精神解放。 1920年7月创刊的《废墟》杂志,即从泰西、儒教和朝鲜古文化的关系立论,认为:现在地球上仅泰西一隅文化灿烂,一旦封闭的格局被打破,新思潮起而改造社会,泰西文化将弥漫全世界。努力改造贫弱精神各方面的运动,将作为各种新事业建设的一部分。欲使本国文化于世界有所贡献,令祖先的思想事业影响人类的幸福,就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是从守旧的儒教思想和顽固的礼节下解脱出来,从非科学的教育的班阀主义走向自由发挥才能。现在朝鲜青年复活过去固有文化的暗光,对于将来第二代青年的生活,现今自己的生存价值以及迈向新时代的路程计划,都十分必要。(参见李丙焘:《朝鲜的古艺术和我们的文化使命》,载《废墟》,第1号(1920年7月)。)这显然是希望摆脱儒教的束缚,使朝鲜的古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接榫。1922年金昶济以《儒教与现代》为题,评论当年中国和日本一些地方举行纪念孔子逝世2400周年的祭典,作者对中国言论界倾向于反孔颇有同感,认为“孔教”过去为东洋道德基础,但现在对社会的支配力已经降低,应当追求新的道德观念。(参见《东明》,1922年11月12日。)后有人对此表示异议,予以驳论。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及其调整变化,朝鲜人士也予以密切关注。1928年丁东从北平报道,五四以来提倡文学革命,以白话代文言,但接受西洋文学,多由日本间接转手,所介绍的古典、浪漫、表现、未来等各种主义,全是“抄书著作家”以耳代目,创作多为模仿,批评也杂乱无章,成功者只有周树人、周作人兄弟等少数人,《小说月报》则主张自然主义。过去的一两年,自然、唯美、趣味、未来等派别均趋于没落,1928年春,受苏俄和日本的影响,无产阶级文学抬头。但是,仅仅一个阶级的文学有所局限,因而将向大众文学转换。(参见丁东:《现代中国文学的新方向》,载《新民》,第42号(1928年10月)。)同年梁柱东在《东亚日报》发表文章,评论中国文坛关于国民文学与无产文学的论争。(参见梁柱东:《丁卯评论坛总观(一):国民文学与无产文学诸问题的检讨批判》,载《东亚日报》,1928年1月1日。)梁白华则注意到20世纪20年代后半中国文坛反新文学出版物流行的怪现象。(参见《开辟》,第44号。)

20世纪20年代外蒙古独立后,政治上追随苏俄,学术也受其影响制约。俄国从沙皇时代即注意东亚,并在中国东北设立研究机关。十月革命后,20世纪30年代前,在全苏东方学会正副会长帕甫洛维奇、巴尔托德和鄂登堡的主持下,旧学者受到善用,与海外的学术交流基本能够正常进行。俄国原有在华研究机关继续保留,许多学者到中国、日本研究及考察,而不少中国、日本学者也前往苏俄。革命前后,京都大学的狩野直喜、矢野仁一、羽田亨、梅原末治等曾赴俄国调查,与该国学者建立学术联系。(参见[日]石滨纯太郎:《ロシアの东洋学》,载《东洋史研究》,第1卷第6号(1936年8月)。)三国学者间交流最典型的是关于蒙元史、西夏研究与东亚考古。因此,蒙古学者如CybenZamcaranovicZamcarano(蒙古名Ceweng)曾于1926年访问北京。他毕业于彼得堡大学,很早便在鄂登堡的支持下调查收集蒙古的文字与口传史料,后来参与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创建活动,又应鄂登堡的建议发起组织蒙古科学委员会,从事有关蒙古历史、文学、社会、民族的研究。(参见Bobert A.Rupen,“Cyben Zamcaranovic Zamcarano”,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19,no.4。赞氏后被“驱逐”到列宁格勒科学院,1937年被逮捕,大约1940年死去。)

1926年于右任等人访苏途经蒙古,因故滞留乌兰巴托,此即原来的库伦,1925年春,当地曾发现古墓,于右任听说后,欲约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友人入蒙实地调查,因事不果。这时他努力探询有关事宜,经图书馆人员见告,古物已运回列宁格勒,经两国政府协商,同意归还部分文物给蒙古,尚未运到。蒙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丹巴道尔济闻知此事,作函介绍于右任于图书馆馆长札木萨赖诺甫。札氏原为布里亚特蒙古人,博学多闻,沙俄时代,不愿受其压迫,乃入外蒙籍,“闻余至甚喜曰:‘君之来虽不能见古物,但与发现之学者可遇,亦不幸中之幸。’”遂介绍其与柯兹洛夫相会,由后者导观古墓现场。(参见[日]石田干之助:《三松盦读书记(二)》,载《史学杂志》,第45编第1号(1934年1月)。)

§§§第四节 由媒介而通道

20世纪国际汉学大盛,外国学者多由域外而沟通本部,但路径各异,欧美集中于西域南海,日本学者为求领先,重视所谓“满鲜”、“满蒙”。朝鲜的日本殖民当局在相对稳定了统治局势后,出于政治目的,有意扩大加深东亚各国的联系,从1917年起,每年组织官、公立学校的教职员为学事视察团,分别前往日本(以朝鲜人为主)和中国的华北东北游历(以日本人为主)。(参见《学事视察团》,载《朝鲜》,第82号(1921年12月)。)同时注重东亚的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

同类推荐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神医毒圣在都市

    神医毒圣在都市

    杨帆,百草堂第一天才弟子,妙手丹心,医术无双!为追求至高医道,不惜铤而走险,修炼万毒秘典。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毒者杀人,血草断魂。一桩离奇灭门惨案,他因暗中修炼毒术而遭同门陷害,被逼跳崖明志,却穿越到现代都市。
  • 天魔恩怨录

    天魔恩怨录

    一个众人眼中的废柴,斩妖兽,历劫难,终获绝世功法!但问鼎修真的顶峰,妖兽肆虐,魔怪横行,他将何去何从?修真路上邂逅了人界公主和妖界的女妖,在恋人和情人间他又该如何抉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武尊

    绝世武尊

    一个身患竭血症,无法修炼的废物,得到一面能够推衍世间一切的神奇镜子!功法、武技、炼丹、制符、布阵,对他来说,统统都变得易如反掌!他修炼最强的功法,饮最烈的美酒,泡最美的女人,灭最嚣张的敌人,一步步走向武道巅峰!亿万神魔,匍匐脚下;无尽星空,尽在掌中!
  • 别跟本王抢老婆:一品皇妃

    别跟本王抢老婆:一品皇妃

    她是楚府嫡氏长女,却不得父宠!一场交易,庶母将她嫁之,一场阴谋,让她死于杖下。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继母与男友的背叛,让她死于非命!当她头脑精明,心思缜密的她重生在她的身上,她该如何在这吃人不吐骨头,处处都是尔虞我诈的深宅大院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又该如何拿回她的一切?他是皇帝第八子,亲封的瑞王爷,王妃的“大肚”,未经他同意,为他纳回一门侧妃!却不想,堂未拜,子先落!杖责一百,休书一纸,从此再无关系!他是高贵而又低贱的宁王爷,皇帝圣恩,赐他大婚,却不想,大婚之人竟是其弟的休妇!一怒之下,拜堂不见人!他是高高在上的当朝太子,他一手成全了那万人唾骂的女子与宁王之间的好事!却在亲眼见证她过人的机智,惊人的手段手后,后悔不已,发誓一定要将她纳为自己麾下。************************************************女主渐强,宅斗,宫斗,心计,复仇!**********************************************(一)“为什么你还没死!”男子一脸怒意的瞪着那一脸巧笑的女子,大有一种将她碎尸万断的意思。“死?”女子毫无愄惧的回视着他,“王爷,难道你没听说过祸害遗千年吗?”脸上带着平静的淡笑“放心吧,像我这种祸害,你死了,我都还没死!”“你还有脸说?”“脸?我当然有!看,这不是好端端的长着吗?难道王妃你没脸吗?不过也对,像你这种只学会了礼仪廉的人来说,是分不清什么是脸的!”“你……”敢说她无耻!“嗯!不错,悟性挺高!孺子可教!”(二)“这是什么?”妇女手指着桌上那四个碗,怒喝!“你为什么在这?”她笑的满面春风,秀眉一挑,眼角一眯“二姨娘,这可是两菜两汤!比你上一顿的伙食可好多了!你上顿才一菜一汤!”“我要见老爷!”“我爹和我娘忙着为我造弟弟,好像没时间理你,毕竟你这肚子确实不争气!”很不友善的拍了拍妇女的肚子“哦,这菜可有来头了,菜名叫: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您老慢用着!”*****************************************************新文《嫡妻》:~~~~~~~~~~~~~~~~~~~~~~~~~~~~~~~~烟花完结文:《爱上丑相公》:永久免费《奉旨成婚》:《奉旨离婚》:
  • 家有两萌宝:只要宝宝不要夫

    家有两萌宝:只要宝宝不要夫

    第一次见面,这个妖孽男拉着她挡桃花说她是他女朋友飞机上她睡着了,他偷袭她,说她是他未婚妻机场大厅,为了不让她离开,这个混蛋说她是他老婆一天之内,她从单身成了混蛋男的女朋友、未婚妻、老婆秦墨涵觉得这天是自己二十三年来最倒霉的一天她恨不得掐死这个妖孽男池司阳却觉得这一天是他二十六年来最幸运的一天老天爷让他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女人秉持母亲大人的教导,看上了就要紧紧的圈住这个女人他是娶定了
  • 宠妻1314:神偷傻妃

    宠妻1314:神偷傻妃

    能起死回生却贪财冷血暴脾气的搞怪神医?错嫁于毒发等死的毒王,皇上寿宴,呆萌丑女霸气外泄:本小姐男人的命,谁敢来取?毒王:敢说王妃丑,她真正的身份竟是京城人人皆知,灭!超拽宠物当即笑翻:笨女人,你这牛粪还就认准那鲜花了?当惊才绝艳命不久矣的毒王爷疯狂的爱上多变丑女,玉镯,又丑又笨的废物准太子妃?更是那个神秘莫测,玉佩,玉戒……一件件上古首饰的现身,拽萌兽宠纷赔本认主,谁能想到,更揭开了他们身世的惊天秘密!宠妻1314=宠你一生一世!本文女主腹黑,善扮猪吃老虎,男主绝美狠辣固执无情,敢把黄*裤丢皇上头上将冷血帝王气到当场吐血的嚣张大盗,宠物拽萌霸气,轻松搞笑中巧妙揭开层层秘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倾城妖孽快收了那个小道姑

    倾城妖孽快收了那个小道姑

    她本是玄眉山中小道姑一枚,却因一荒唐的理由而被赶下了山。然而发誓永不为人妻的她,却又误夺了妖男的心。且看已不知人间为何物的呆萌小道姑被调戏至坏的小白文,妖孽快收了那个小道姑。
  • 奉子逃婚

    奉子逃婚

    她以为,她会永远的珍藏起这绽放美丽的回忆,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秘密,却不知道天意弄人。从此!她的生活,她的心,再也不能平静。天啦!这是个什么样的天理。她只不过想要拥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安全的臂弯,她想要安静的生活而已,谁知道?生活竟然这么难。好吧,走自己的路,流言蜚语全不管。怀着幼小的希望,她独自去力挽狂澜。神秘的组织从此有了朵神秘的“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