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41

第41章 东亚各国的学术交流(5)

1924年,京城帝国大学预科开办,1926年设法文学部,师生多为日本人,如首届法文学部学生共70人,其中日本人51名,朝鲜人19名。(参见《京城帝国大学の开校式》,载《朝鲜》,第133号(1926年6月)。)1929年该部首届毕业生中,法、哲、史、文各科的日、韩人分别为30、1、3、9人和10、6、2、7人。(参见《京城帝国大学学报》,第25号(1927年4月5日)。)相继任教的东亚研究者如服部宇之吉(兼任总长)、儿岛献吉郎、藤冢邻、今西龙、高桥亨、加藤常贤、辛岛晓、玉井是博、市村瓒次郎、田中丰藏、宇野哲人等,多曾来华留学、讲学或游历,与中国学者联系广泛。今西龙还被聘为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通讯员,据说曾拜师柯劭忞。该校法文学部分设法律、政治、哲学、史学、文学等科,讲座种类旨在发挥特长,强调重点研究中国、日本、朝鲜三者的文化关系,认为朝鲜文化由中国发源甚多,古代不仅介绍中国文化,也向日本输入自己的一技之长。近来与日本关系加深,而日本与中国的联系持续,研究三方关系,在阐明日本文化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认识世界研究焦点的东洋文化至关重要之事。(参见[日]平井三男:《京城帝国大学の规模组织と其の特色》,载《朝鲜》,第131号(1926年4月)。)

另外,长期驻华的今关天彭曾由德富苏峰推荐,参与编写《日韩合并史》,到过汉城。当时在朝鲜的日本人对中国文学艺术兴趣极高,为此今关天彭曾在京城俱乐部演讲多次。他对殖民政策虽无异议,但对总督府只凭武力镇压也表示不满,主张尊重朝鲜的传统学者。他认为朝鲜以儒学治国,儒生的势力强,各地书院多,著名学者的社会影响大,而总督府对此缺乏认识,一味使用军队和警察。他与朝鲜经学院大提学金允植相识,并由其介绍,结识了朝鲜青年学者第一人的崔甫善。以后崔因政见不同而被流放到济州岛。(参见《学问の思い出——今关天彭先生を围んで》,载《东方学》,第33辑(1967年1月)。)

自1909年起,日本即开始关注对中国的考古发掘。辛亥以后罗振玉、王国维等人避难京都,所带去的甲骨及殷墟出土古器物引起内藤虎次郎、富冈谦藏等人的关心。1916年,从欧洲归国的滨田耕作提出殷代金石过渡期说,并计划发掘遗迹。东京的林泰辅、鸟居龙藏、大山柏等认为中国局势复杂,应朝着中日合作的方向发展,较易着手。(参见《学问の思い出——梅原末治博士を围んで》,载《东方学》,第38辑(1969年8月)。)而中国方面与此不谋而合,也在筹划建立新型考古学。1922年初,北京大学国学门主任沈兼士为筹设考古学研究室,嘱托正在日本京都留学的张凤举、沈尹默拜访滨田耕作,请求指教。滨田耕作对于中国设置专门的考古学研究室十分高兴,详细介绍了日本东西两京考古学的状况,并根据其学养和经验,对中国同行提出了全面意见和建议。他主张考古学与美学相联系,不要仅仅作为史学的辅助研究;应预定计划,以便将来成立独立的考古学研究所;应视考古研究为自然科学,与理科的生物学相同;同时收集中国和西洋的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以免偏蔽,为此,要积极培养年轻而通外文的人才;设立教授、学生研究室和陈列、实验、图书室;多收集中国文物,与外国博物馆和大学进行交换;推荐于东方考古素有研究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劳佛来华任教,并开列了总价值千余元的考古学应备书目,还赠送京都大学出版的两册考古学报告。(参见《张凤举先生与沈兼士先生书》,载《北京大学日刊》,第974号(1922年3

月6日)。)后来该研究室的规划设施显然依照了这些提议。

1925年,滨田耕作和东京帝国大学的原田淑人以及朝鲜总督府的小泉显夫、原来“满铁”的岛村孝三郎等人鉴于日本当时考古学研究机构基础不好,如东京帝国大学的考古标本室很乱,也没有什么书,欲图振兴,希望与中国学者合作,以便参与殷墟等实地发掘,遂筹划组织东亚考古学会。当年9月下旬,滨田耕作、原田淑人乘再度发掘朝鲜乐浪郡汉墓之机相继来华。这时中国的考古学正在起步,各地的国学研究机构均十分重视,也希望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合作支持。滨田耕作、原田淑人等人与北京学术界广泛交流意见,“以为东方考古学之研究,非中日两国学术机关互相联络不易为功”,并举行学术报告会,得到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会的马衡、沈兼士以及陈垣、朱希祖等人的积极响应,双方决定合组东方考古学协会。为此,首先邀请马衡访问朝鲜,参观当时引起国际学术界瞩目的乐浪郡汉墓发掘。朝鲜总督府于1921年设学务局古迹调查课,从事调查和保存,在此之前即发掘乐浪郡汉墓,所得丰富宝藏令世界震惊。10月中旬,马衡如约前往朝鲜,先后参观了乐浪郡汉墓、江西郡高句丽时代的古墓壁画和朝鲜总督府的博物馆,与京都大学教授天沼俊一,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村川坚固、田泽金吾,朝鲜总督府博物馆馆长藤田亮策、小泉显夫,京城大学预科校长小田省吾、教授名越那珂次郎、高田真治、黑田干一,东京美术学校讲师小场恒吉,新潟高等学校教授鸟山喜一等畅谈,并于汉城书肆为北大国学门研究所的歌谣研究会购买朝鲜本小说歌谣数种。归国后在北大国学门举行演讲会,报告此行收获。(参见马衡:《参观朝鲜古物报告》,载《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卷第4期(1925年11月)。)

在中日两国考古学组织彼此沟通意向之下,1926年秋,滨田耕作和东亚考古学会干事岛村孝三郎来北京,双方正式结成东方考古学协会(参见《学问の思い出——原田淑人博士を围んで》,载《东方学》,第25辑(1963年3月)。据《顾颉刚年谱》,东方考古学协会成立于1926年6月30日(第127页,该书误为东亚考古学会)。),并联合举行公开讲演会。次年3月下旬,在东京召开东方考古学协会成立大会,同时举行中日学者的公开讲演会,中方讲演者为北京历史博物馆编辑部主任罗庸、北京大学教授马衡、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主任沈兼士,讲题依次为“模制《考工记》车制述略”、“中国之铜器时代”、“从古器款识上推寻六书以前之文字画”;日方为滨田耕作、原田淑人、池内宏,讲题为“支那之古玉器与日本之勾玉”、“汉人之缯绢”,池内宏原定讲乐浪郡出土之封泥与朝鲜古史的重大事实,后因病未写成文。(参见《东方考古学协会公开讲演会》,载《史学杂志》,第38编第6号(1927年6月)。)

1928年4月下旬,东亚考古学会在京都召开第二次总会,再度举行公开讲演会,中方出席者为北京大学国学馆导师马衡和刘复以及该馆馆长叶恭绰的代表阚铎;日方演讲者为高桥健和小川琢治(代读)。(参见《东亚考古学会第二回总会》,载《史学杂志》,第39编第6号(1928年6月)。)1929年10月19日,东方考古学协会在北京再度举行讲演会,由滨田耕作、梅原末治、徐炳昶、张星烺分别演讲“世界各国研究东亚考古学的现势”、“Seythai文化在欧亚考古学的意义”、“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工作之概略”、“中国人种中之印度日耳曼种分子”。(参见《东方考古学协会讲演会》,载《北京大学日刊》,第2259号(1929年10月19日)。)1930年3月,原田淑人还由东方文化事业部出资,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讲学两个月,与北大、清华、燕京等大学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学者广泛交流。(参见《史学系通告》、《史学系教授会通告》,载《北京大学日刊》,第2341、2367号(1930年2月18日、3月21日)。)

在东方考古学协会名义下,中日象征性地共同进行了几次考古发掘与调查。1927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的貔子窝发掘,日方参加者为东京帝国大学原田淑人、田泽金吾、驹井和爱、宫坂光次,京都大学滨田耕作、小牧实繁、岛田贞彦,关东厅博物馆的内藤宽、森修,朝鲜总督府博物馆小泉显夫以及该学会干事岛村孝三郎、小林胖生等,中方的马衡、陈垣、罗庸、董光忠中途来参观,并在其中一处亲自发掘。1928年10月发掘牧羊城,北大考古学会派助教庄尚严前来参加发掘一周。作为还礼,1930年北京大学发掘河北易县燕下都、老姥台时,也请日方学者参加。双方还协议互派留学生。从1928年起,日方每年一人,先后派到中国留学的有驹井和爱、水野清一、江上波夫、田村实造、三上次男。中方因经费困难等原因,派往日本的仅有1928年度的庄尚严。

日方动议合组考古学机构,表面看来是“为促进东亚诸地的考古学研究,与各国特别是邻邦中华民国考古学界增进友谊,交换知识”,实际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利用合作名义,便于在中国境内进行调查发掘活动,尤其想参与举世瞩目的殷墟发掘;二是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和考察。此举与日本的大陆政策相吻合,因而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其发掘考察及派留学生,均得到外务省、关东厅和朝鲜总督府的资助。而在历次活动所使用的名义上,中日双方并不统一。1927年在东京举行的大会,中方认为是东方考古学协会第二次年会(参见《新书介绍:〈考古学论丛〉》,载《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第1卷第5号(1928年9—10月)。),日方则同时使用东亚考古学会第一届总会的名义,而将次年在京都举行的会议称为东亚考古学会第二次总会。从中方立场看,北京、东京、京都及北京的第二次会议,应分别为东方考古学协会第一、二、三、四届大会,但在京都会议时却未使用东方考古学协会的名义。(参见刘复:《新嘉量之校量及推算》,载《辅仁学志》,第1卷第1期(1928年12月)。此为刘复当年4月29日在京都东亚考古学会的讲演。)

另外关于第一次貔子窝发掘的主办者,1927年8月《史学杂志》第38编第8号刊登消息《貔子窝の发掘》,声称系以东方考古学协会名义,后来日方撰写报告书时,则以东亚考古学会和关东厅博物馆的名义,得到外务省东方文化事业部和关东厅的援助。报告书出版时也标名为东亚考古学会的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一册。亲历其事的庄尚严后来回忆,组织东方考古学协会除互相观摩、交换学生外,还“互相参加两国自己举办的考古发掘工作”(庄尚严:《妙峰山·跋》,转自郑良树编著:《顾颉刚学术年谱简编》,65页,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

这种不协调反映了双方态度的差异,表明日方主要是利用合作名义所提供的便利。所以,虽然1929年北京的讲演会又恢复使用东方考古学协会之名,但预定发表演讲的东方考古学协会委员朱希祖不仅未做报告,还于前一天分别致函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和东方考古学协会,提出辞职,理由是:“本会自成立以来,进行重大事务,如发掘貔子窝、牧羊城古物事件,均未经本会公开讨论,正式通过,致有种种遗憾。委员仅属空名,协会等于虚设。希祖忝为委员之一,对于上列重要事件,其原委皆不预闻,谨辞去委员,以明责任。”(《东方考古学协会委员朱希祖先生辞职书》,载《北京大学日刊》,第2260号(1929年10月21日)。)可见裂痕已经公开化。

不过,在学术范围内,日方参加者还是抱着真诚态度,没有凭借武力进行掠夺性发掘,其活动以合同方式进行,必须有中国学者到场,且事后返还发掘品,日方仅保留照片。但合作仅仅是名义,实际活动则由日方独立进行。在合作名义下,日本考古学界不仅独立举办的考古发掘顺利进行,还趁机广交中国学者,密切彼此关系,获见《宋会要》稿本、《皇明实录》等珍稀秘籍,参观中国学术机构在各地的发掘现场,并深入蒙古等地考察。只有殷墟发掘属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负责,而该所负责人傅斯年素有“义和团学者”之称,李济等人又先此与美国的毕士博合作,日方虽多次派人参观,未能实际参与。

东方考古学协会的组成,对于中国的现代考古学事业产生了影响。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闻讯,要求学校推举代表参加该协会,并组织发掘团,声称:“非实行探险发掘,不足以言考古学的研究。”(《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发掘之计划书》,载《厦大周刊》,第158期(1926年10月9日)。)滨田耕作、原田淑人等日本学者,均曾在欧洲接受正规的考古学训练,使用的方法十分精密,在乐浪郡汉墓发掘中实际运用,令中国学术界颇受启发,“此种考古途径,在我国尚未有人著手提倡也”(《新书介绍:〈考古学论丛〉》,载《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第1卷第5号(1928年9—10月)。)。

不过,中日双方在东方考古学协会内部的分歧,最终还是削弱了日本对中国考古学的影响力,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北京大学考古学会,成就反不及成立较晚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本来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所受外部影响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主要受力的机构分别为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清华学校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前者重在史前考古,清华与美国的合作一直持续到中研院史语所时期,以殷墟发掘闻名于世。北大考古学研究室号称东亚最早成立的专门机构,地位和影响均不免旁落,作为主要合作对象的日本难脱干系。

此外,在文物保护方面,中国学者有时也借重日本学术界之力。如顾颉刚等人呼吁保护江苏吴县保圣寺的杨惠之塑像,即得到大村西崖的响应。后者于1926年春专程前来考察,回国后写成《塑壁残影》一书,引起叶恭绰等人的关注,经过努力,终于修成保圣寺古物馆,移像其中。

1927年4月上旬,沈兼士、马衡叔侄及罗庸等人趁参加东方考古学协会归国之便,顺道到汉城参观,同校教授张凤举也前来游历。(参见《汇报:参观》,载《京城帝国大学学报》,第2号。)他们在儿岛献吉郎、高桥亨以及小林胖生、高田真治、森修等日本学者的介绍陪同下,参观了京城帝国大学、朝鲜总督府的博物馆、李王职雅乐部,并到清云洞观看韩巫舞。其中李王职雅乐令中国学者们感慨万千。他们首先参观了陈列室,了解了高丽雅乐形成的历史及其与中国乐器的关系,并听取了乐师对乐器功能的介绍,接着乐师们为中国学者演奏了7首具有代表性的雅乐作品,所表现的民族性特色,“大概属于悲壮的沉重的方面。虽然曲是宴乐用的,而使人感情却丝毫不得快乐,也实在使人不得不如此的不快乐”。听完乐曲,中国学者一面谈论“礼失而求诸野”,一面却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作为“闻雅”的报告。(参见天行:《侨韩琐谈》之三《清云巫舞》、之四《雅乐》,载《语丝》,第134、137期(1927年6月4日、26日)。)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热门推荐
  • 地震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地震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布瓜博士、乐乐淘、小猴、苏拉来到了日本,遇到了把他们当绑匪的大少爷“横川一郎”,误会解开后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并决定一起去游历台湾,在那里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刺激的好玩的事情呢?打开本书与大家一起来游台湾吧!本书读者对象是针对5~16岁的儿童,在奇幻与冒险的故事中,激发他们探索与学习的兴趣。
  • 草镯子

    草镯子

    此为“5个8岁”之开篇。从今天往前跋涉近90个年头,才能到达书中“小梅香”长大的时代。小巷斜阳中,青石板、白井栏和缠裹着红漆皮的门环历历在目,而女孩的脚印已经模糊……
  • 中国创刊词

    中国创刊词

    本书收录了1872年至2003年间中国报刊的创刊词,并介绍了这些期刊的创刊时间、创办地点、创办背景、作者小传、创刊译文,焦点评析等内容。其中所撷取的作者有的是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诗人,有的已成为一代师宗、一代名宿、一代伟人甚至是一代领袖。这些创刊词的作者代表了新旧中国不同时期的思潮,而且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及时代特征。
  •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都市洞府桃花仙

    都市洞府桃花仙

    神秘桃核开启洞府系统,在都市中展开洞天福地,从此穿梭小千世界,成就绝世高手!菜园子是山河图,厨房的炉子是末日火山,卧室是水晶宫,客厅是黑客帝国母体,电脑是变形金刚,开办的特色旅馆武林客栈更是直通武侠世界!更有可以不断变帅的超级修真秘籍《桃花魅魔诀》,看我神秘弃子勇夺气运,从必死的困境中咸鱼翻身,搅动都市风云,成就一代天骄!给你非一般的阅读快感!《都市洞府桃花仙》欢迎收藏订阅!谢谢大家的支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极品小公主

    极品小公主

    (亲们,全文修改中,请大家移步《大闹后宫:甜心小宠妃》或《樱花淡:江湖皇后太嚣张》浅浅的成长,期待你的评论。)什么?隧道居然塌了?有没有搞错啊?手机居然没有信号,连求救都省了。该死的隧道,什么时候不塌,偏偏这个时候塌,人真的是不能懒的,这次绕近路的决定是非常错误的。“喂,有没有人啊,救命啊。姑奶奶我还要赶着去相亲呢,如果这次再不成功的话,外婆非要唠叨死我。”不行,我得自救,看着那个安全的逃生门,破破旧旧的样子,忍不住大骂:“靠,有没有搞错啊,这样的门一看就是年久失修的,还那么难打开。”于是使出全身的力气,一脚把那破门给踢踏了。“呼,终于好了。我的未来老公,我来了。”说着大摇大摆的走进逃生门,一场未知的旅行,即将开始。
  • 完美恋人:会长大人是冰山

    完美恋人:会长大人是冰山

    她是众人眼中最完美的人,人们只看到她人前的光鲜,却没人看到她背后付出的辛酸。她(他)们是众人眼中最佳的情侣组合,却不知,他男装下面娇小的身子,多年来的换装,只为了那一刹那的守候。他是众人眼中的冰山会长,多年来无人接近,却只为她笑的温柔。他是被压制着的问题学生,爆发的边缘被她那一瞬间的笑容救赎。他是她多年来寻找生活中唯一的支柱。千里寻亲,只为了那一句“虽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他给予你什么时,必定会收回你的另一样东西做为替换。它给了我们完美的面容,却收去我们的亲情,给了我们友情,同样收去了我们的安逸生活……已经过去的洛肖无力改变,洛肖只希望将来,当老天复予你爱情时,它必须收回的替代品,由我来出。”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