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03

第3章 绪 论(3)

随着学科分工的日趋细密,对于学术史综述式的评论越来越成为初学门径,精深的分析则大体在具体研究时进行。再高明的学者,面面俱到地关照所有领域,也只能蜻蜓点水,在专门学者看来不免表浅。而像柯恩(P.A.Cohen)《在中国发现历史》那样以问题为中心,虽然以本人亲历现身说法,其实还是专谈史法,而且主要以美国的研究背景为问题意识,恰好忽略了与中国学术界的关系。

总括20世纪国际汉学发展史的研究,不难发现,大多仅以域外汉学为范围,侧重于学术成果的分析评论,较少涉及和禹内的关系,尤其缺乏对于中外学者之间具体交往情形的描述分析。与日本学者的交流,尚有一些个案研究,中国方面如王卫平的《俞樾与日本友人的交往》(载《文献》,1989年第4期),唐振常的《吴虞与青木正儿》(载《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3辑),胡适与青木正儿,王国维、鲁迅、郭沫若与日本学者的交往以及田中庆太郎与中国学者的关系等也有论文涉及。日本方面如小仓芳彦的《顾颉刚と日本》(载《理想》,1972年第464号,另载《抗日战下の中国知识人》,东京,筑摩书房,1987)、《津田左右吉と中国》(载《历史学研究》,1972年第391号),樽本照雄的《刘铁云と友人たち——内藤湖南の中国旅行记を手掛りとして》(载《野草》,1975年第17号),中田吉信的《冈千仞と王韬》(载《参考书志研究》,1976年第13号),河村一夫的《郑孝胥と交涉のあつた日本各界の人人》(载《政治经济史学》,1986年第243号)等。美国傅佛果(J.A.Fogel)所著的Pol-iticsandSinology:TheCaseofNaitoKonan,1866—1934(Har-vardUniversity,1984),也仔细描述和深入探讨了内藤湖南与中国学者的交往。其另一研究数百种近代日本人的中国游记的新著,则涉及部分学者学生与中国学人的关系。

与欧美汉学家的联系,除19世纪的王韬与英国的理雅格(Jam-esLegge)、法国的儒莲(StanislasJulien)等人的交往外,较少论及。而在20世纪前半叶,国际汉学与中国学术的互补互动,正是以学者个人及团体形式的广泛密切交往为基础。离开双方的实际交往滥加联系,往往格义附会。如有人以梁启超比附年鉴学派,真可谓两处茫茫皆不见,如同清末民初西学中源论的翻版。好比附是近代中国学术的一大弊病,梁启超本人也曾对此痛加挞伐。国际汉学研究虽然存在四裔偏向,关注的中心毕竟是中国;而近代中国学者研究的对象为本土,方法却主要借鉴异域,因而相互品评成为学术估量的重要甚至基本依据。各成系统只能割裂本来统一的学术。

观念的局限以外,资料不足当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各国汉学家的日记信函年谱自传等资料,除与学术密切相关者外,由于种种原因,出版不易。如内藤虎次郎与中国学者的笔谈遗稿,难以辨认;青木正儿的日记,也未现全豹。至于欧美汉学家与中国学者的联系,更少记载面世。倒是中国学者较多记述了双方交往的情形,成为研究的重要依据。而这些资料大都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渐披露。充分发掘域外及20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的相关成果,与各种新出史料相互印证,使有关研究的深入进行成为可能。

§§§第三节 方法

治学术史往往面临两难:本来史料所出时间愈近于史事为愈可信,但学术评价却须经历时间检验,同时代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不得不留待后世。而后来者虽然可以凭借历史积淀,但仍须有所取舍,除非证明自己的见识高于前辈,否则所论难以征信,则复以前贤为依据。其间矛盾的焦点,在于史学首重寻求客观真相,而评价学术,无论当时或后世,均为一己之见的发挥,主观色彩极强,难以藏拙而易于露丑,稍有不慎,即流于凿空逞臆。因而近人有专讲史法者史学往往不甚高明之叹。中外学者如内藤虎次郎、胡适等人推崇备至的浙东史学大家章学诚,陈垣也讥为读书少而好发议论的乡曲之士。解决途径之一,是移植以往治思想史的主张,即将思想还原为历史,使主观变成客观。具体而言,即考察近代学者的相互联系,进而验证其相互评判,将主观的学术评价,变成探讨学者心路历程的事实分析。因此,与一般的学术史不同,本书所重不在学术成果的评介,而是揭示学者的学术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学者用笔写的历史固然重要,其言行同样也是值得深究的历史。认识后者对于理解前者尤为关键,而且如此一来可以寓史法于史学之中。

乾嘉以来,清学独重考据,以治经为统,结果小学大盛,附庸蔚为大国。清末民初,学术演变,经学解体,学者心力所集,由经入子入史。治学之道,要言之方法则一,具体而论,主要缘治经而来的校勘、训诂、考据之学,用于经史子集,当各有分别。此事章炳麟和胡适曾就治《墨子》之事有所辩论,胡适认为治一切古书的途径如一,“即是用校勘学与训诂学的方法,以求本子的订正与大义的考定”,不承认章氏所谓“经多陈事实,诸子多明义理”,因而“说诸子之法与说经有异”(《论墨学》,见《胡适文存》,第2集第1卷,264~270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1930。)。

经子治法的分别,是否如章氏所论,为一专门,治史则显然与治经不同。前者在校勘、训诂之后,最重要的是征故实显寓意以明义理。王国维、钱穆等人以史入子治经,即主张义理自故实出。这正是主观变为客观,思想还原历史。理解文献,须通晓全部字义、故实、寓意,其法大别为二,即文本与语境。胡适提倡考据、校勘但重古本,一般而言固然不错,但文本不通或误解,往往不在字义不明,而是故实不清,语境悬隔。只有通语境才能解文本。通语境的关键,在于掌握相关故实,相互参证,以解今典。经、子难治,主要即在资料遗留鲜少,无法解今典,不足以明语境,因而训诂难定,古义难求。这种情况,比照近现代史实尤为显然。有时甚至依据文献底本,亦不免隔滞误解。只有用功收集中外史料,相互比勘,了解把握各种关系牵连,解今典以通语境,文本所指之事及所寓之意,方可水落石出。

以胡适本人为例,其治学主观色彩不免过重。所究古代思想史,在通经、子之学的章炳麟和专攻西方哲学的金岳霖看来多是穿凿附会。其治清代学案,亦有此弊。梁启超指责胡著《章实斋年谱》对旧说下批评,不是做年谱的正轨。“与其用自己的批评,不如用前人的批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81页,见《饮冰室专集》,第1册,台北,中华书局,1972。)后来姚名达遵胡适所嘱欲加修补,不料可改之处太多,只好重写。姚著《会稽章实斋先生年谱》曾经梁启超校阅,与胡著不同处,一为只记述,不加解释批评的议论,以免失谱主原意;一为多引自述而少引论文(参见姚名达:《〈会稽章实斋先生年谱〉引言》,载《国学月报》,第2卷第4号(1927年4月)。);大抵是运用梁启超的方法。只是梁误以为考证的功夫,年代愈古愈重要,替近代乃至清初人做年谱,无须多加考证,因而难以解明相关故实和语境。所谓随事说明几句,仍然难免主观臆见。

说时容易做时难。尽可能详尽地收集阅读有关的报刊、文集、信函、日记、档案、传记、回忆录等资料,觉得窥大略不难,拿捏得当不易。就字义一般而言,读懂近代文献可以轻而易举,但史料愈近愈繁,不易收集完整,而故实激增,语境复杂,难以把握周详,理解起来自然窒碍重重。如日记、信函,除专为他人观看而作者外,不仅为第一手资料,且多记载不为外人道的秘事隐言。可是近人日记、信函或记载过略,或用词太晦,每不解其所指人事及用意。凡人误以为治近代史易作文章,实则多将能读懂的片段抽出,以外在观念组织敷衍,大量未读懂的部分则弃置不顾。此种偏向,为近年海内外中国研究普遍存在,且愈演愈烈。史料价值愈高的文本(如诗文、函札、日记),未解的语结愈多,利用愈难,愈容易被忽视。结果,一味走偏锋求新奇,史实的内在联系被割裂肢解,以外在观念重新组装的认识解释愈有系统,离事实真相愈远。只有比勘各种文献,掌握有关人事的相互关系,才能逐一解开语结,理解文本,进而发现内外联系,从虚实两面认识真相与真意。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热门推荐
  • 混沌魔尊

    混沌魔尊

    背负家族的血仇,执戟而行。与天争命,一个从坟堆中刨出的婴儿,身藏惊天之秘,以天骄之姿强势崛起,当真相浮出水面,心怀守护至亲的信念,浴血杀戮,却又是晴天霹雳……,一步步揭开身体暗藏的可怕真相
  • 于公案奇闻

    于公案奇闻

    叙述清官于成龙锄强扶弱的故事。包括了近三十个公案故事。它内容上,上承明代公案小说的余绪,形式上,下启短篇成长篇的趋势,是明清公案小说转变期中一部重要小说。
  • 珠联“碧”合

    珠联“碧”合

    许碧合一心想成为一个婚纱设计师,为此她参加了JR的比赛,想要获得成功。在感情上,她为了能找到自己的王子,一次次地失恋然后再站起来,她的身边始终有自己的青梅竹马何仲谦相伴。她在遇到初恋陆成铭之后觉得自己找到了王子,却发现对方选择了未来。在朋友的点拨之下她恍然发现,其实这么多年她一直寻找的王子就在自己身边,是自己的好朋友何仲谦。两个人一起努力参加比赛,最后因为意外何仲谦失去比赛资格,许碧合获胜,一个人远走他乡,最终学成归来……
  • 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

    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

    她是煞星,出生便克死生母,众人避之唯恐不及,却坐上太子妃之位,且无人嫉妒。他是病种,三岁便浑身毒疮,无人想要靠近一步,却坐上了太子宝座,且无人争夺。大婚当日,夜里接亲,可见二人不受宠至极。贺兰玥一把拽下自己的大红盖头,却见对方头上也盖了一件一样的,他这是想把自己嫁了吗?同样拽掉对方的盖头,贺兰玥惊楞当场,眼前男子妖孽至极,那眉那眼俊美的天怒人怨,不要说毒疮了,连一个青春痘都没,这厮难道是顶包的?携夫赈灾归来当日,府门就被如山的聘礼堆满。“太子妃,这是我王的礼单,金银珠宝万车,夜明珠万颗…”“太子妃,这是我国太子殿下的礼单,古董字画百车,各类奇珍异宝百车…”“太子妃,这是我皇陛下的礼单,城池十座,后宫宫殿任选,即日可进行封后大典…”某男眸似寒潭,冷声呵道:“来人,将各使者斩了,挂在城门,礼物留下,送到太子妃院中。”^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各种强。热烈欢迎小哥妹子收藏留言砸花花~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假如生活斯骗了你》主要内容:说真的,他可是真心喜欢你的啊!如果我是你,肯定会带他远远地离开这里,这样不是很好吗?他可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未婚夫……你为什么不想嫁给他呢?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怪玩宠物店:水边的阿多尼斯

    怪玩宠物店:水边的阿多尼斯

    喵哆哆编著的《怪玩宠物店水边的阿多尼斯》是魅力优品系列之一,《怪玩宠物店水边的阿多尼斯》讲述了:能让天才美少年画家露出笑容的神秘礼物,竟然是破烂的布偶熊娃娃,外婆留下的陈旧薰衣草戒指,为什么会被古怪又神秘的宠物店老板收藏,倒霉又贫穷的柳美奈为了偿还五十万债务,惨遭传说中的神秘占卜师骗钱,又被卷入纠结的四角恋。更悲惨的是她竟然知道了一件被隐藏了十多年的豪门秘密,有可能会被狠狠地报复。天啊,难道宇宙聪明无敌、天真可爱的美少女柳美奈只能眼睁睁地等待噩运降临吗.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