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04

第4章 绪 论(4)

此法于中国学术史尤为重要。近代中国学者,罕用西式的公开批评,不议论臧否人物成为美德。除了输攻墨守的论战,较严格的学术批评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出现,且多曲笔隐词。20世纪30年代以后,燕京大学的一批后生颇有牛犊之气,所写中外时贤书评的好恶分明,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堪称异例。(参见该校《史学年报》、《史学消息》、《燕京学报》等刊物所载书评。)多数学者,往往不在正式场合发表批评意见,即使有所论议,也多有保留隐讳。胡适评梁启超,傅斯年评顾颉刚,均不免口是心非。因而公开评论反而不足为主要依据。倒是在非正式场合如亲友通信、席间闲谈之际,议论褒贬人物往往是重要话题。所谓“高谈经世者,固足觇学识所极;而随意短笺,臧否人物,议论朝政,尤可见一时士风政态之真”(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303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其言辞之尖锐,观点之犀利,态度之严厉,令习惯于公开批评的外国学者也不免感到意外。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之交留学北京的吉川幸次郎,对于学者们议论清儒时贤的恶口相加,如指纪昀“没有学问”,颇感惊讶。只是这种场合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各人心中的那一本账,常常只在知己面前才会翻开来让人仔细过目。若以片言只语立论,结果往往是盲人摸象,而非管中窥豹。或以为研究胡适有四面看山山不同之虞,其实,不同也反映真实的一面,只要不以偏赅全或为假象蒙蔽。而欲见真实全息图像,则非在上下里外、前后左右看个清楚,并融会贯通不可。世间只有一位胡适,却有无数胡适相,即由于各自眼界的偏与蔽扭曲变形而成。真胡适反而很难全面直接得到展现。

评价学术,本来成就大者见识亦高,论人论学,足以引为论据,并非泛泛而谈者可比。但在中国,功力愈深的学者,对于同时代人的学行愈是三缄其口,惜墨如金。近代学术史上成就最大的几位学者,如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均以不议论臧否人物而为人所称道。张尔田自称与王国维相处数十年,未尝见其臧否人物。(参见《雁塔寒音·张孟劬复黄晦闻书》,载《文字同盟》,第4号(1927年7月),转自《追忆王国维》,91页。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弟子亦有此说。)果真如此,则后来者议论近代学术或不得不束之高阁。其实,没有对于前人和同辈的清楚认识,学术如何传承发展?幸而被公布的王国维致罗振玉信函,显示王在罗的面前几乎无人不加评点,连张尔田本人也不能幸免。可见所谓王国维常病学者孤陋寡闻,而独佩孙德谦、张尔田之说(参见王蘧常:《元和孙先生行状》,载《国专月刊》,第2卷第3期(1935年11月)。),实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铃木虎雄的印象是,王国维甚少推许别人,“但对在上海的学者,他极推赏沈子培曾植先生,称其学识博大高明”([日]铃木虎雄:《追忆王静庵君》,见《追忆王国维》,359页。)。以王国维为沈曾植贺七十寿诞所写序文看,似可印证。但也只能说他在同时代学者中对沈的评价最高。其全面看法是:“乙老谈论须分别观之,时有得失。得者极精湛,而奇突者亦多出人意外。”“此老于音韵功力不浅,识见亦极公平,不似对他学时有奇说也。”(吴泽主编,刘寅生、袁光英编:《王国维全集·书信》,160、2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则公开赞誉也有条件。张尔田所言,作为评议王国维的依据不足征信,反而表明他与王国维交情尚浅。

此外,王国维虽然极少称许时人,对自己的研究却坚信不移。他对人说“证据不在多,只要打不破”以及在讲堂上向学生声言其结论不可动摇,均为学者罕见而应有的自信。一般人包括梁启超但称道其极其谦虚,有失全面。高明者的自信,基于严谨用功,一味自谦,或是掩饰治学的敷衍。陈寅恪后来自称不议论时人,今人多以为其一生信条。其实他虽然少写商榷文字,议论人物却常常一语中的。他对热心办三青团,“外似忠厚,实多忌猜,绝不肯请胜己之教员”的姚从吾,断为“愚而诈”,连傅斯年也叹为“知人之言”。罗常培指姚为“愚而滑”,当也典出陈氏。(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481页;下册,104~105页,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3。)所谓不议论时人,原本不欲公开树敌,且无需借此制胜博誉,意见多在私下交换,公开点名的只有梁启超,后来则主要是一种政治自保术。史学二陈批评时人,一般不予指名,甚至不显露褒贬意向,需了解同情,才能知其所指及寓意。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等背景,望文生义地图解文本,往往似是而非。读史当知表面背面,治学术与学者的历史,尤其是较少公开批评的中国学术史,更须知不言之意和字外文章。学术大家评断人物的片言只语,往往为点睛之笔。如能发幽抉微,善加利用,正是治学术与学者历史的重要依据。

由此可见,研究学术史的求真有二,一是所评学案的真,一是学者心路的真。学案真相究竟如何,往往见仁见智,甚至曲高和寡。而学者心路的真则每每不易实见。当事各人因利害各异而对同一事实叙述不一,因此事实真相未必能直接求证,相关记述或多或少总反映当事各人的不同印象,且受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直接表达所闻所见。追求事实真相,必须掌握各自的心理。其主要途径,并非借助心理学理论,而是了解相关人事的复杂关系,明了各人态度立场有别的缘由,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形象。近年来学者传记渐多,通病之一,即往往以传主之是非为是非,不能通晓相关语境。结果不同人物传记中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分析评判迥异。求学案之真虽然为研究目的,求学者心路之真更为重要。欲达此了解同情的境地,须追踪事情发展的客观过程,不以牺牲事实真相为代价去寻求规律,更不能削足适履地迎合模式。随着复杂联系的逐一理清,真相脉络自然显现。

此或近于陈寅恪的同情式考述。有人说观其著述,从所引史料中不能直接显现所获结论,须几重回旋,才能柳暗花明。而对社会常情变态及个人心境的了解同情,多为贯通综合史料潜移默化的移情,很难机械证实。读者须下同样工夫,并具有相近见识,否则无法理解。其极端者,为由纪昀痛骂古人作诗而疑其对乾隆皇帝指桑骂槐,此案因无法取证而被搁置,对于理解陈寅恪的方法却不无提示意义。这对域外汉学家而言,几乎无法企及。推崇其学问并得要领者,主要还是神州学人。至于异域学界,号称大家者亦难以体味欣赏。或以统计法驳其所论唐代仕进风尚,殊不知所谓风气未必能以数字多少为指示,恰如今人论太子党然。

或认为推重陈氏未免自夸之嫌,尤其对于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引陈哲三文记蓝文徵回忆与白鸟库吉、和田清、清水泰次等人关系事,疑为误传,甚至质疑陈哲三的人品。此事虚实,尚需进一步考证,从目前所见史料,子虚乌有的可能性极大。中国学者虽有人认为王国维之后学术所寄,在于陈寅恪一身。(参见《罗雪堂先生寄陈寅恪书》,载《国学论丛》,第1卷第3号(1928年4月)。)20世纪30年代以前,陈寅格在国际汉学界名声的确不大,法国的马伯乐竟不知其名,伯希和在吴宓极力推重后,来华时仍然只举王国维和陈垣为近代中国的世界级学者。日本的东西两京,与中国学术界交往密切评价亦较好的是京都的中国学派。照陈寅恪的看法:日本人常有小贡献,但不免累赘。所长在于能用新材料。东京帝国大学一派,西学略佳,中文太差。西京一派,看中国史料能力较佳。东京的东洋学派,虽与中国学者交往较早,后来关系却不及京都。白鸟库吉与中国学者尤为疏离,他成名甚早而声名甚大,且得到欧美汉学界的承认,治学范围与途径,近于欧美而远于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史学界热闹一时的疑古辨伪,不过拾其十几年前的牙慧。要他重视中国学者的成就,确乎其难。陈寅恪早年多因循欧洲东方学正途,后因环境所限,转而专注于禹内。其成就后来居上,出道却晚了一旬。

诸如此类的国际学术界纠葛,影响往往及于学术方法、流派及得失的认识。日本学术界,尤其是东京东洋学派中,传言伯希和剽窃日本学者研究成果,白鸟库吉尤甚,据说最讨厌别人在他面前谈及伯氏。石田干之助等人亦推波助澜。而羽田亨、戴密微等曾予以辩解。此事虚实,尚待深究。伯希和的日语程度在巴黎学派中不及马伯乐、戴密微、考狄等人,但曾多次撰文介绍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至少能够看懂大意。不过,伯希和有国际汉学界警察之称,学术批评极为严厉,对抄袭剽窃之事疾恶如仇,而巴黎学派从来经费不足,许多日文、俄文杂志不得完璧;研究相同相关课题,风格水准相近的学者容易得出相似成果,在学术史上屡见不鲜。白鸟库吉对此深恶痛绝,很可能因为伯希和名气太大。白鸟库吉后来指导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入门之前曾将其论文翻译发表而未说明,被披露后尚遣词辩解,此事白鸟库吉理当知情,却未置一词。

近代学术史上,类似公案不少,与其流言飞语任我行,不如弄个水落石出,天下大白。这并非摘发隐私,而是学者以名维生,学行亏则名节失。余英时所究郭沫若《十批判书》与钱穆《诸子系年》的渊源,现在经人重新审理,问题转给了原告。其实郭著当年口碑不佳,认为不及冯友兰思想之细和钱穆考证之精,只是未有断为剽窃者。(参见齐思和:《书评·十批判书》,载《燕京学报》,第30期(1946年6月)。)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在此类公案的论辩中,学者往往表达相互看法,留下探寻其心路历程的雪泥鸿爪。学者著史,以学以行,敢不懔惧再三!

拙稿得以完成,当感谢众多师友,尤其是海外前辈同行的支持帮助。首先,承蒙卫藤沈吉、野泽丰、武田清子诸前辈和容应萸教授的盛情,赐予机会于1992—1994年赴日本访问研究,使我能够大量接触日文资料并提高使用能力。其间及此后在收集史料,了解学术方面,得到东京的滨下武志、山田辰雄、久保田文次,京都的狭间直树、森时彦、石川祯浩诸教授的帮助。复蒙韩国延世大学史学科主任白永瑞教授和瑞南财团的邀请,1997—1998年到汉城(今首尔)访问研究一年,查阅日、英、韩文报刊书籍,补充台湾版的资料。这些正是我僻居岭南越来越感到缺乏的。1996年赴香港开会之际,又承香港科技大学蔡志祥博士的关照于会后短期逗留,查阅有关资料。此外,牛津出身,家在香江的程美宝博士以其来往省港之便,也代为复印部分资料;美国圣巴巴拉加州大学的傅佛果、季家珍教授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的张力教授曾赠送有关书籍。旅韩期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社会颇有动荡,其间治学生活及学术交流得到白永瑞、裴京汉、张义植、车雄焕、金希教、郑文祥、金承郁、朴敬石、赵耕禺诸位教授学友的多方协助,得以在安静便利的环境中专心向学,研究进度不止成倍提高。95岁高龄的杨堃先生欣然赐教,获益良多;有中国藏书第一家之称的田涛先生慨允观其私藏,并赐赠资料;本系的陈锡祺、胡守为、蔡鸿生、姜伯勤、刘志伟、陈春声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茅海建、虞和平,三联书店潘振平诸师友或述其亲历,或提示资料,或指点迷津,或给予方便。没有上述机缘,此项研究难以顺利完成。

1998年5月初稿于汉城

1999年3月改定于广州

同类推荐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热门推荐
  •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可以帮助父母们解决下列问题 :·如何避免宝宝经常出现的饮食问题, 如偏食、挑食以及一系列因为吃得不 当导致的疾病,为宝宝一生的健康打 下基础。了解宝宝0~6岁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并 获得最实用、最有效的建议,而不至于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误导。 提供最新的食物营养信息,帮助父母 了解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学会每餐的食物搭配,让宝宝吃得开心,吃得 健康。 当你的宝宝喜欢吃一些没营养的食物 时,你要学会一些特别有用的技巧。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笑看温柔闹红尘

    笑看温柔闹红尘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温家徒有京城第一豪宅,实则穷得叮当响。穷怕了的温家小姐温柔被皇帝指婚,兴奋得两眼冒光。老天开眼,皇帝指婚的对象可是展莫渊!他是一品将军,那得多有钱!出嫁当日,亲爹欢送——为什么会欢送?她是她爹的养老基金啊!表哥陪嫁——为什么是表哥?她是表哥的衣食父母啊!相公跑路——为什么是跑路?圣旨到,展莫渊立刻起程前往边关,驱除鞑虏,保家护国!展莫渊,别以为躲到千里之外我就会放过你……本姑娘,跟你,没完!
  • 服务细节全书

    服务细节全书

    一位餐饮业巨擘这样总结他的成功之道:在其连锁店中提供给顾客的,永远是17厘米厚的汉堡与4℃的可乐。这两个数据是经过反复的研究、调查、试验得来的。是的,连锁店当然也可以提供20厘米厚的汉堡和7℃的可乐,但那一定不是最佳口感——这就是专业精神的服务与普通服务的区别。本书倡导完美的服务精神,即要实现从要服务、会服务到服务好的蜕变;强调服务精神的建立、服务精神的落实和服务精神的完善与升级。只要从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人手,使领导者和员工都更为明确服务精神的实质,并将服务精神灌输到思想中,落实到实处。你将会发现——服务就是力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腹黑太子残暴妃

    腹黑太子残暴妃

    腹黑太子残暴妃这是一个狠辣凶残彪悍的冷酷公主强宠俊美邪魅无双的腹黑太子滴故事!这是一个阴狠太子与凶戾公主如何暗度陈仓狼狈为奸的在朝堂后宫只手遮天滴故事!?!这是一个……九幽地府,奈何桥上。孟婆面无表情的将已喝过孟婆汤的幽魂推入轮回道,冷声喝道,“下一个。”全身煞气萦绕的女幽魂飘至孟婆身前,孟婆机械问道,“上世是何身份?”押解幽魂的鬼差翻翻生死薄,淡定开口,“杀手。”孟婆面色如常,转身去端孟婆汤,“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嘴角抽搐,“恐怖分子。”孟婆挑眉,依旧镇定如常,“上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瞠目结舌,“弑天战神!”这下子孟婆淡定不了,干枯苍老的手轻颤,碗里的孟婆汤溢出,沾湿了裙摆。孟婆颤抖着声音,再问,“上、上上上一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面如死灰,“……杀生佛!”遇人杀人、遇神杀神、遇佛诛佛,聚凶残暴怒冷酷狠辣于一身且连佛祖的脸都敢当地板踩的杀生佛?!?‘哐当——’一声,瓷碗落地,只剩孟婆满目震惊。凶残篇:场景一:一双白嫩小手入盆,清水顿时化为红得刺目的血水。呈以墨睨了跪在地上的女子一眼,冷漠开口,“将她拖下去施以膑刑!”闻言,在场之人皆是膝盖一凉,背脊生寒。膑刑:活生生剔去膝盖骨!场景二:幽暗的眼神杀气翻涌,浑身都散发着戾气。整个人犹如从地狱爬出,小小的身子带着铿锵杀伐的威震煞气,“断其四肢扔后巷喂狗,如果还不招就五马分尸,将其头颅挂在南门城墙之上,让她主子好生瞧瞧!”侍卫满目惊骇,一股寒气从脚底冒出,窜入四肢百骸,犹如身置严寒冰窖,冻得他不止四肢麻木就连思维都停滞了。竹马篇:小时候:“小公主,今天的课业是在这绢帕上绣朵娇艳的牡丹花。”妇女恭敬的递上绢帕和绣花针,然后战战兢兢的下去了。等妇女一走,小女孩就霸道地将绢帕和绣花针塞到身边粉雕玉琢漂亮得分外精致的小男孩手中,冷着脸,命令道,“绣花!我去骑马。”“墨墨……”男孩委屈的拉着女孩裙摆,不让走。女孩怒脸一瞪,男孩顿时妥协。老老实实的坐屋里当起闺家小姐,一针一线的绣着牡丹花。长大后:最为尊贵的太子寝殿,俊美邪魅的太子端坐于床榻之上,一手绢帕,一手绣针,一朵妖艳牡丹花在他手下至极绽放,一双鸳鸯蝴蝶在他指间情意绵绵。此时贴身宫人气喘吁吁跑来,焦急道,“殿下殿下,不好了,太子妃带了个男人回来,还是个风流倜傥仪表堂堂的美男人。”
  • 情天碧箫缘

    情天碧箫缘

    江湖传闻天下有剑如瑞雪春冰、清秋寒霜,薄如蝉翼,剑身出鞘乍现寒冽之气,声若龙吟虎啸名曰:霜之刃,堪称天下神刃。此剑因机缘巧合落于冷庄庄主冷暮之手,风声外漏一夜之间冷庄受强敌所致,屠戮殆尽,留一遗孤幼女冷若霜,后立誓报仇血恨,投身魔教—冥谷,拜师生死门。后成为冥谷八门中杀手,经苦心修习之后武学小成。因身受魔教所致不得以而为冥谷屠杀武林人世。几桩血案后武林大乱,武林盟主叶浩为査究原凶,遣子叶景轩前去查究。叶景轩孤身一人寻至冥谷与冷若霜相识,对此女渐生情愫,多次插手相助之后,冷若霜也渐钟情于他。二人多历波折后冲破正邪教条结为连理时,霜之刃再现,叶景轩生父却为冷家不共戴天之仇,冷若霜决绝而去,叶府大乱,江湖纷争再起,夺剑称霸,为情成魔,武林血雨腥风,为平杀戮,冷、叶携手共战江湖…
  • 钻石王子拽丫头

    钻石王子拽丫头

    她生命中重要的人,却花花肠子一个……对彼此的太多了解让他没有在意过多,一天,他的出现打乱了一切,他与他还有她之间有什么样不为人知的事,他对他的敌对难道就只是那么的单纯?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什么?她的命似乎比任何人都好,又好象是最可怜的一个!一直的在拥抱拥有,可是一直的拥有却又是那么的讽刺!从小她就追随着他的脚步成长,他从没有偶尔的回头等一等她,或者看她一眼;可是在她成长的路上却又有一个人一直在看着她成长,是那么的默默的看着!直到他的出现,一直保持的追随就这样,失去了平衡……
  • 大内女神偷:妃不好惹

    大内女神偷:妃不好惹

    《玄幻女强文》(大结局在330-340章。本文已完结,请放心阅读)正剧版:一个女子为了保护自己的爱情,由弱变强最后在神州大陆叱咤风云的故事。温柔版:人家常道: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CJ是路人……呃,扯远了,其实是入了宫门就是皇上的女人。只是……眼前的情况有点诡异,她一朝穿越,却是古往今来唯一一个艳绝三国的处女皇后?上有奸臣老爹,下有温柔小受撑腰,她似乎不做这个刁后……都好难……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