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05

第5章 汉魏晋南北朝:梅花审美欣赏的兴起(2)

除了这些咏梅诗赋及其描写的情形外,东晋以来开始出现了一些有关梅花的轶闻传说。

《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花奉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李昉《太平御览》卷九七○“果部·梅”引。陆凯,三国吴人,孙皓时为左丞相。范晔,南朝宋人,《后汉书》的作者,当时南北朝分裂,平生履历未至长安。范、陆两人时代相去甚远,《荆州记》所说或另有所指。前引刘向《说苑》可知,折梅寄远的风俗在南方可能由来已久。溯自屈原,其《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乎离居”可谓开其先路。此后骚人辞客多以折花赠远之辞表怨离相思之意。著名如《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贡(一作贵),但感别经时。”《文选》卷二九。诗人明知鲜花不能致远,可见所谓折花相寄只是情不得已的一种想象和寄托而已。类似的说法频频见于汉以来的诗赋作品中,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离别相思之情的表达“套式”。采赠之物有兰、荷、桂、杏、苕、草、灵芝、疏麻等,晋、宋以来的诗歌中则开始出现折梅相赠的情景。如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西洲曲》。《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069页。梁武帝《子夜四时歌·春歌》:“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萧衍《子夜四时歌·春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516页。类似的描写逐步成了南朝咏梅诗歌中的常景,从中不难感受到一种自屈原以来传统悠久的文人主流文化与江南吴越地方风情的交融渗透。陆凯的折梅寄远诗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而且也典型地体现了这两种传统的融合。透过这一佳话,不难想象当时江南地区梅花因地得宜、开早见奇、深受爱重的风流情形。

另一则佳话是“梅花宫妆”。与上述男性间社交友谊之情的表达不同,这是一则宫闺之事。白居易等《白孔六帖》卷四“人日”:“梅花妆,武帝寿阳公主人日梅花落额上,成五色,后人效为梅花妆。”《太平御览》卷九七○“果部·梅”下引《宋书》所载此事,文字比《白孔六帖》稍详,但今本《宋书》未见,可能也只是传说而已。这则故事神奇地说明了梅花面靥的起源,曲折地展示了宫廷女子乃至广大妇女对梅花的喜爱。南朝咏梅诗赋中经常写到女子摘梅插鬓、对镜梳妆的情景。鲍泉《咏梅花诗》:“度帘拂罗幌,萦窗落梳台。乍随纤手去,还因插鬓来。”鲍泉《咏梅花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027页。萧绎《龟兆名诗》:“折梅还插鬓。”萧绎《龟兆名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043页。也写到妇女人日或立春等早春时令剪彩作梅花的风俗。萧纲《雪里觅梅花诗》:“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萧纲《雪里觅梅花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1954-1955页。宗懔《早春诗》:“剪彩作新梅。”宗懔《早春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326页。梅花的清丽花色和时令特色得到宫廷女子乃至广大妇女的青睐,成为生活装饰的重要素材。

三、六朝梅花欣赏的审美认识

晋宋以来的梅花欣赏是梅花审美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梅花审美文化的“第一次浪潮”,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包含一些最为真切原初的感觉,同时也印刻着这个时代文化精神的属性。咏梅文学的大量兴起是这一时期梅花审美最直接、最丰富的方面,因其语言艺术的明确性成为审美思潮中的代表,下面主要根据文学作品试作阐发。

梅花的观赏价值首先在其花容花色,花容花色之美是梅花审美的出发点。萧纲的《梅花赋》:“年归气新,摇芸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或乘阳而发金,乍杂雪而披银。

吐艳四照之林,舒荣五衢之路。既玉缀而珠离,且冰悬而雹布。叶嫩出而未成,枝抽心而插故。摽半落而飞空,香随风而远度。挂靡靡之游丝,杂霏霏之晨雾。争楼上之落粉,夺机中之织素。乍开花而傍,或含影而临池。向玉阶而结采,拂网户而低枝。七言表柏梁之咏,三军传魏武之奇。”萧纲《梅花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八。花期、花色、树叶、树枝、香气、姿态、果实等方面依次铺陈,这可以说是有关梅树最为全面的描写视角了。但就花而言,重要的仍在其花色的观赏价值,因此赋中虽面面俱到,重点仍在花期特征,枝、叶、果等只是附带而已。同时诗歌中的描写要比赋来得远为简明、集中,其中有几个因素是特别着意的:

首先是花期。“梅花特早,偏能识春”,作为观赏花卉来说,花发季节之早是梅花最显明的自然属性,早春独步是梅花最直接易感的“物色”特征。魏晋以来,梅花引作诗歌的意象和题材,首先是从这一物色特征开始的。“梅始发,桃始荣。”鲍照《代春日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280页。“春从何处来,拂水复惊梅。”吴均《春咏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749页。晋、宋以来的春景诗中,梅花作为阳和初起、万物复苏的代表意象频频出现。南朝咏梅诗正式出现,许多作品即以《早梅》、《雪里梅》命题,有些诗更是就梅花的花期特点巧言构思。如王筠《和孔中丞雪里梅花诗》“水泉犹未动,庭树已先知。……今春竞时发,犹是昔年枝”《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2019页。,萧绎《咏梅诗》“梅含今春树,还临先日池。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057页。,都紧紧抓住梅花开放于岁尾年头的特点。有时出以霜雪映衬,如何逊《咏早梅诗》:“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699页。吴均《梅花落》:“流连逐霜彩,散漫下冰澌。”同上,第1721页。其目的也在表现梅花先春而发的特性。

其次是梅花的色、香。花色、花香是花卉植物两个最基本的观赏要素,梅花也不例外,色白、有香构成了梅花的两大形象特征,南朝诗歌的描写多集中在这两个方面。王筠《和孔中丞雪里梅花诗》:“翻光同雪舞,落素混冰池。”《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019页。阴铿《雪里梅花诗》:“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同上,第2459页。这是写花色,通过与冰、雪的异同比较来揭示其色泽形质。顾野王《芳树》“风吹梅径香”同上,第2467页。,张正见《梅花落》“落远香风急,飞多花径深”同上,第2479页。,这是写香。江总《梅花落二首》其二“偏疑粉蝶散,乍似雪花开。可怜香气歇,可惜风相催”同上,第2569页。,陈叔宝《梅花落二首》其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同上,第2507页。,是色、香兼写。有关描写中,梅与雪的联系和比较是最常见的话头,这也是由其花色和季节特征决定的。梅花花色素淡,在三春芳菲姹紫嫣红中不为出色,而所擅在香,特征明显。梅色之白,与霜雪相似,其花期又值天寒多雪。由此把两者联系起来,生发联想,在两者间辨似较异,便是再自然不过的想法,再有效不过的描写方式了。陈朝诗人苏子卿《梅花落》:“中庭一树梅,寒多叶未开。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601页。后两句为什么盛得称赏,关键就在于这种辨“色”认“香”的视点,简明有效地指出了梅花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代表了这个时代相应的审美观照和感悟。

从文艺美学的角度来说,上述这些花期、色香方面的观察和描写,追求的只是“形似”,是浅层次的、初步的,有关内容尤其是色、香的认识并没有像后世那样契入事物的神理、意趣,只是一般的外在“写形”而已。但对花期之“早”略有例外。“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何逊《咏早梅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699页。,诗人们从梅花身上感到了时序流转、韶华迁逝的强烈刺激。六朝是一个人的生命、人的情感、人的价值走向自觉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昏暗危乱、苦难深重的时代。背井离乡、漂泊无归、离别相思、生老病死、韶华迁逝、岁月蹉跎,种种悲欢感怀郁勃漫漶、慷慨激发。“在时人忧患百端的种种思想情感之中,迁逝感最为惊人心目”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第79页。。“梅花发”提供了冬去春来最为警动的物色感触,“梅花落”同样构成了一道韶华易逝的伤情风景。诗人深为感动的正是这份惊时伤逝的生物构象。综观整个六朝时期的咏梅,梅花的物色欣赏远不如时序伤情来得强烈动人。很多时候,梅花不是一个独立自足、怡人心目的审美对象,只是冬去春来、时序迁转的物色表征,是诗人们“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文选》卷一七。的外在媒介与触机。

其引发的情感也不是欣欣向荣的欢愉,而是时序煎迫的惊惧忧伤。这种情感从本质来说是悲剧性的。我们看到,这个时代“梅花落”的意象比“梅花发”出现得更为常见和有力,乐府《梅花落》的流行就是最好的说明。大量以“早梅”为题的咏物诗也都少有例外地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且大多更着意于“花落”。至于花开之“早”,也多被理解成悲剧性的处境及努力。如张正见《梅花落》:“芳树映雪野,发早觉寒侵。”《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479页。梁何逊《咏早梅诗》:“应知早飘零,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699页。鲍照的《梅花落》则把梅与杂树进行对比:“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278页。诗中梅花(尔)是一个备受欺凌、弥足忧恤的弱质哀形。

在南朝宫廷趣味日益活跃的情况下,这种悲剧性的体验打上了更多女性化的色彩。花色与美女之间有着极其古老的联想与比拟关系,梅花自然也不例外。齐梁以来尤其是梁陈之际的宫廷诗人——皇族及其御用文人越来越显示出浮艳狭窄的趣味,情思多在衽席之间,风月不出池苑之外,艳情、咏物及园林游宴成了创作的主要题材。他们对梅花的关注也就远过于山水田园诗人、自然风景诗人,他们心目中的梅花也更多地属于宫苑、闺阁生活的风情。梅花与女色齐芳竞艳。谢脁《咏落梅诗》“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436页。,写的正是此种绮艳情景。萧纲《梅花赋》:“重闺佳丽,貌婉心娴,怜早花之惊节,讶春光之遣寒。……春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花色持相比,恒愁恐失时。”萧纲《梅花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八。说的正是因春生恨、睹芳自怜的女性心理。梁陈之际的咏梅诗中充满了梅花霜欺雪虐、飘荡无依、荣不及遇、粉泽易逝的幽怨情恨,梅花与宫怨、闺怨结下了紧密的联系,梅花成了宫闺幽怨的象征。

陆凯赠范晔的诗有必要再次提及。短短的二十个字,以咏梅观之,其成就有两点:一是从江南与陇上两个南北睽隔的辽阔空间上展开想象,突出了梅花作为江南风物的地方特色。六朝时期开始出现“越梅”的说法,但像这样被视为更为广阔的南方风物,与江南这样一个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自然和人文特色越来越鲜明的区域概念相联系,在六朝咏梅诗中实属仅见。“梅花”与“江南”的联系,对于有关想象空间和意象神韵的拓展意义深远。二是由赠花而“赠春”的妙想,进一步揭示了梅花作为早春芳信的时令美感,赋予江南折梅赠人这一传统风习以极其美妙动人的情韵。“折芳馨遗所思”的想象由来已久,但作为春色第一枝的梅花负载的是万物复苏扑面而来的生机,包含了更多温馨的感觉,更宜于传达人们之间深情的祈愿和美好的祝福。与大多数宫体咏梅诗赋多着意于男女间的绮怨离思不同,陆凯的诗表达的也是两个男人间的深厚友谊,这种士人友情的社会意义重大,而其将梅花用作美好祝福的意思更是深得人心,影响深远。然而必须指出的是,陆凯诗歌的影响要到中唐以后才逐步显现出来。无论其人其事,还是诗歌本身都莫究其竟,长期湮沦不彰。

总结六朝的梅花审美,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开始着意梅花的芳菲物色,梅花的花期、形色方面的主要自然特征得到认识。由于这一时期人们自我意识普遍增强,情感心理细致丰富,对春秋代序、物色盛衰最为敏感,因而对梅花的时序特色尤其是“梅花落”的形象最为关注,最易感动,由此激发惊时伤逝的情绪。这一时期另一流行的想象是花色与佳人之间的相似,梅花的飘逝被联想为美人的迟暮怨废,梅花被用作宫怨、闺怨的媒介和寓具。从总体上看,梅花呈现为一个美丽、柔弱而感伤的形象,一个早发惊时、落花伤情的绮怨形象,有着这个时代宫廷文人主导的幽怨绮靡的精神特色,后世梅花与幽怨佳人之间的人格联想、“宫梅”一类幽怨感伤的形象都可以追溯到这一阶段。当然,这些幽怨情绪感发寄托的前提是梅花的芳菲美丽,是梅花的芳意堪怜成了触发韶华悲悯、伤春怨逝的诱因和寄托。这种赏花惜逝的感情可以说是梅花观赏之初最普遍,也是整个历史发展中最基本的审美心理。

同类推荐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对联类型:对联基础、春节对联、节日对联、婚嫁对联、贺寿对联、丧葬挽联、居家对联等。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误惹黑心上司

    误惹黑心上司

    ■■■■故事大纲:这是个爱财女的爱情故事。▲▲▲▲精彩花絮:--叶清纯VS尹泽威--NO.1:……他的眼中闪过一抹邪光,伸手就近揽过正吃得起劲的女人,对着面前妆点精致的未婚妻遗憾的说道:“真抱歉,我先一步答应了清纯要陪她挑生日礼物,伯母盛邀的晚餐,恐怕没办法赴约了。”清纯呆立在左看右看,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何种角色。NO.2:……透着玻璃窗,他看到她在约会,很自然的掏出手机拨打了她的号码:“喂,一束香槟玫瑰,五分钟内送到银座,小费一千。”她立即抛弃正在约会的男同事,火速冲向就近的花店。NO.3:……他盛情邀请她参加他的订婚典礼,却再一次利用了她,让她成为众矢之的。“你是来破坏婚礼了吗?”他盛情款款的看着她,说出让人吓一跳的话。“我……”她呆怔,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知道你很爱我,……我想通了,我愿意跟你走!”他深情款款的只顾着说自己的台词,叶清纯冷汗淋漓……急忙反驳:“你……”“我们现在就走……”不给她反驳的机会,他拖着她的手,快速的出了礼堂。………………………………NO.N……“你对我就没什么想法吗?”她在情急之下利用他来堵住刻意刁难她的同学的嘴,他却板着一张脸认真而严肃的朝她质问。“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总经理千万别误会,我怎么敢对您有非份之想,就算借我十颗胆,我也不敢呀。”吓得一身冷汗,……她赶忙出声解释,她躲他都来不及,怎么敢对他有什么想法呢?!“如果……我允许你有呢?”他的鼻息靠近,带着一种危险的气息。她吃惊的瞪大眼,大大的退后数米,急摇头道:“我还是不敢。”他的眼神,因她的回答而变得更加深沉。+++++前情提要:她原本一直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抢钱世界里,对未来有着严谨的规划和热切的期待。在她的观念里,有钱人就该搭配有钱人,平民就该搭配平民,而她就该找个老老实实、吃苦耐劳的男人,这样才能完完美美的过完一生,期间也不出莫名多出个什么小三、小四、小五之类的麻烦插曲。然而,当她遇上那个表面温和内心却邪恶十足的黑心上司开始,她的一切规划、一切期待都被无情的打破。她的约会、她的男人、她的RMB,经常会被他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的出现而丢失。〓〓〓〓〓〓〓耍弄她,鄙视她!仿佛,每个男人起先都会看叶清纯不顺眼,会捉弄她,耍她,然而当他们进一步认识她,了解她之后,才会发现,她是多么瑰丽的珍宝。
  • 神女驭天下

    神女驭天下

    她,嗜杀,残忍,21世纪堪称完美的天才特工。一朝穿越,将军府废物三小姐弑亲重生,血祭,她逆天夺下凤凰灵魄,成为拥有至尊灵术的神女。得她者得天下?笑话,这个天下的王就不能让她来当!!!天地动荡,五大族裔纷乱相争,她,凭一已之力屠杀十万大军夺城镇压,一张绝世容颜,一举威慑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大唐王朝4

    大唐王朝4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7-11连锁业真经

    7-11连锁业真经

    保持畅销品的齐全。7-Eleven便利店的主要顾客群为年轻人,那些年人对7-Eleven的评价就会一落千丈。7-Eleven的重视信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只要食品一过食用期限,适时订货、迅速交货,年轻人对电视的商品广告极为敏感且反应迅速,是7-Eleven奉行的宗旨之一。如果店主在广告刊登后,鲜度管理:7-Eleven特别注意产品的新鲜,没有进货,立即从陈列架上撤掉进行丢弃
  • 武破万古

    武破万古

    【火爆爽文】叶空为国捐躯,灵魂穿越到一个无法觉醒武魂的废物身上,觉醒混沌青莲武魂,衍化无尽武魂,从此平步青云,一路高歌猛进,征服一切不服,睥睨天下!武魂与生俱来,绝大多数人都只有一个武魂,少数天赋逆天者拥有两个武魂,而叶空,拥有无尽武魂!修武道,化武魂,动天下,破万古!粉丝群:205111224,欢迎大家加入!
  • 霸王奴妃

    霸王奴妃

    天地动,风雷变,爱恨情仇,是非恩怨,转头皆化为虚无。情逝爱去,凤凰涅槃只为浴火重生。一朝穿越,她已是相府出生时即被亲生爹爹遗弃的三小姐,重生的她选择淡然,即使身子已不再清白。而一场花嫁,改变了所有,她代替素有天盛王朝第一美女之称的姐姐嫁入王府,一入侯门深似海。她从此成了他借以羞辱他的棋子,她也是他眼中连棋子都不配的灾星,有父有夫,却似没有。他与他之间又是怎样的一段刻骨深仇?机缘巧合,她白日里是燕王府最低贱的人人可欺的奴妃,夜晚她化身为妖艳的紫罗兰,是天下第一消息组织流云阁的少阁主,面对他的一次次羞辱,责难,她坦然面对;面对宫斗,她应付自如;面对环肆四周的天下顶级杀手,她傲然独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是温柔善良,还是巾帼不让须眉................皇室已淹没的秘密,燕王的真实身份,太后与丞相的阴谋,皇帝的算计,她的使命,当这一个个谜团慢慢解开之时,她又何去何从,是皇后,王妃,还是阁主,又或是山野寻常妇人。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月倾天下

    月倾天下

    她天赋异禀,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纵奇才,过目不忘,一岁能走,三岁能诗,五岁能琴,未满十岁,已开始修习天文地理,兵法修略……十岁前,她的才华用来娱乐双亲,出奇不意的计谋只为捉弄心爱的轩辕哥哥。十岁后,风云骤变,化名逐月,用她的天赋纵横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创立誓死效忠于她的‘王国’,机关算尽只为将对手斩尽杀绝。醉心江湖行:皇甫羽,无痕山庄庄主,智盖天下,一袭白衣,神秘莫测,慵散无拘,淡漠如风,忽男忽女,亦正亦邪,一柄逐月剑,倾尽天下,江湖称‘一剑了无痕’,杀人不留痕,身边有日月星辰四大护法。梅花树下,一壶清酒,醉眼迷离,纵天长啸:“对酒当歌,戏看天下风云。”一笑间,尽显绝代风华,谁解其心为何而醉!剑出非我心:冷逍,魏武王之义子,身任九营军大都尉,与逐月公子齐名,江湖称‘追风逐月,武功高深莫测,冷酷刚毅,面冷心硬,绝情无心,梅花树下刹那的心动,便永刻心中,即使心爱之人是名‘男子’,是他结拜兄‘弟’,也将深情暗许,从此,倾尽一腔柔情只对伊人,却难逃宿命的安排,一剑抵住对方的咽喉,痛而低吼:“羽儿,为何我们是敌人?”只记得两相随:沐轩,温文儒雅的读书人,俊逸不凡,武功平平,一身文采惊天下,不爱千金爱婢女,不爱名利爱佳人,府中再见,他没有认出她,却为轮椅上如死水般沉静的她深深地震动了心,从此柔情相待,相依相伴,誓将呵护一生,即使佳人柔情不再,也将一生追随,然面对执剑傲然站立于天地间的她,依然忍不住落下男儿泪,悲而低鸣:”小羽,为何忘了昔日的诺言?”江山,爱情,孰轻孰重;一颗心,两段情,如何决择?********************************************************【精彩片断】“羽儿,只要你肯弃暗投明,我可以不计较你所做的一切。”他执着追风剑抵住她胸膛,绝望而痛苦道,握剑的手忍不住颤抖起来。“何谓明,何谓暗?终究,你信的还是他。”她展颜一笑,凄然而绝美,带着深深的绝望与不甘。那一刻,他的剑刺穿了她的胸膛,鲜血染红了整个天地。--------------------------------------------------------------------------------------
  • 开胃下饭菜

    开胃下饭菜

    根据人们不同时候的不同胃口,精选了近百道家常开胃下饭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开胃开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得舒畅。《开胃下饭菜》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