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06

第6章 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1)

一、唐代梅花的分布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国力强盛,社会蓬勃发展,文学艺术繁荣昌盛。在这泱泱盛世的时代氛围里,与整个封建文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对梅花的欣赏与认识在六朝基础上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隋唐结束了几个世纪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起新的大一统帝国,唐朝版图辽阔,一派泱泱大国气象,经济、社会和文化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审美文化不断开拓。唐代的诗歌、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都极其繁荣,为我们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提供了了解这个时代的丰富材料。从唐人各类作品和文献中,能频繁地接触到有关梅花的文字,梅事梅艺活动为之清晰起来,这是梅文化进入活跃期的一个前奏。

大量的材料表明,唐代梅花的分布远较今天广泛。隋唐承北朝基业统一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北方,今陕西、河南、山西一带成了核心地区。如今这些地区尤其是山西、陕西一带梅花的栽培已属不易,而在唐代却另是一样,梅花在这一带较为常见。初唐诗人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三七。又康金声、夏连保校注《王绩集编年校注》第88页。王绩,“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叔祖父,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老家庄园植有梅花。其《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进一步回忆道:“忆我少年时,携手游东渠。梅李夹两岸,花枝何扶疏。”《全唐诗》卷三七。可见种梅还有些规模。中唐诗人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回忆在陕西凤翔度过的欢乐童年:“柳爱凌寒软,梅怜上番惊。观松青黛笠,栏药紫霞英。”同上,卷四○六。晚唐李商隐有《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诗同上,卷五三九。,扶风即今陕西凤翔。可见这一带也有梅花分布。至于京、洛一线,读读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同上,卷二二九。李端《送客东归》:“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同上,卷二八四。不难想见当时长安、洛阳之间早春梅花一路盛开的情景。

何以隋唐时期梅花在黄河流域的分布远较今天广泛,梅花分布区北界延伸至今汾水、渭水流域?一般认为这与隋唐时期我国历史气候进入“第三个温暖期”有关请参考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文集》第475-498页;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第222-224页。,一些本来只见于长江流域的植物,如柑桔,在关中地区也能栽培结实。当时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破坏也不大,山西吕梁、陕西渭河中上游地区仍然是大片茂林密布,自然植被尚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史念海《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及有关的一些问题》,《河山集(五集)》第73-91页。。联系殷墟考古中的鼎梅、《诗经·秦风·终南》所说的终南山“有条有梅”,汉代《西京杂记》有关上林苑的梅花品种,以及北魏《齐民要术》把“种梅杏”列为重要的农业项目,可见先秦一直至隋唐时期,梅的分布区域远较今天广大,梅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能正常生长。魏晋以来流行的《梅花落》以羌笛为主器,属于胡乐范畴,起源于北方地区,其以梅花为主题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唐人梁去惑《塞外》诗曾表疑惑:“塞北长寒地,由来(少)物华。不知羌笛里,何处得梅花。”陈尚君《全唐诗补编》第42页。可能说的是唐之末季的情况。梅之大幅度退出北方地区,是唐以后的事。除了气候冷暖变迁、生态状况整体演变恶化外,其中梅花品种自身可能有一个整体退化的趋势,梅花中一些原本较适宜北方地区生长(如与杏更为接近)的品种可能逐步萎缩湮没,最终留下了南方“半壁江山”的分布格局。

唐代梅的园林栽培也是普遍的。隋、唐两京地区池囿园林繁盛,牡丹是当时最新潮的花卉题材,而梅花也是重要的栽培品种。初唐时期,立春、晦日、元日、人日等节气应景的宫廷御制、应制、应教、唱和及宴游写景诗中,几乎无不提到梅花。如李世民《冬日临昆明池》:“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全唐诗》卷一。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同上,卷五。王勃《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同上,卷五五。可见当时的都城内外御苑梅花较为常见。长安以外,一些士大夫的私营园林也不乏梅花栽培,而且有更明确的景观设置,如中唐宰相李德裕平泉山居以所集异植奇石著称,其中即有临水植梅一景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寒梅》,《全唐诗》卷四七五。。宰相韦处厚元和间贬开州刺史(治所盛山,即今重庆开县),有《盛山十二诗》描写园亭之治,其中有桃坞、茶岭、梅溪等。《梅溪》诗写道:“夹岸凝清素,交枝漾浅沦。”韦处厚《盛山十二诗·梅溪》,《全唐诗》卷四七九。可见也是一处梅花流水相映之景。唐昭宗朝宰相陆希声曾隐居故乡义兴(今江苏宜兴),寄适于村居退闲之乐,其《阳羡杂咏十九首》所咏桃花谷、松岭、李径、茗坡等十数道景观,俨然一片较大规模的园林经营,其中有“梅花坞”一景《阳羡杂咏十九首·梅花坞》,《全唐诗》卷六八九。。遍检《全唐诗》,有“上苑梅”、“宫梅”、“院梅”、“梅园”、“梅馆”、“庭梅”、“梅洲”、“涧梅”、“岭梅”、“梅湖”、“梅亭”、“梅湾”、“梅圃”、“梅溪(蹊)”、“梅花坞”、“官舍早梅”这样一些名目和字眼,其中多属景观,少数是地名。部分属于天然,大多出于人工。既涉及宫廷,也涉及士绅平民。既见于南方,也见于北方。与六朝高度集中于宫廷相比,梅花在唐代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如《文苑英华》所收花木类作品,数量依次为杨柳74篇、竹70篇、松柏61篇、莲荷47篇、梅34篇、牡丹31篇、桃19篇、兰18篇、菊17篇,梅居第五,可见唐人关注之程度。,栽培和观赏方式也趋于多样。这是继南朝之后梅花欣赏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其现实基础。

二、初盛唐的梅花审美:继承与演变

在隋及初盛唐的近两个世纪中,梅花的欣赏进展相对缓慢。尽管人们接触梅花的机会不少,但这个时期的文人并没有像梁、陈宫廷文人那样着意于梅花春闺绮怨的特色。由宫廷而都市,由江山而塞漠,这个时代文人的生活视野远远突破了宫廷狭窄的天地,他们越来越不屑于钻研草木、刻镂形似之类的诗题,尤其是艳情色彩浓烈的东西,整个初盛唐时期咏梅专题诗、赋作品极少。后世盛称的宋璟《梅花赋》原作已佚。据颜真卿《广平文贞宋公神道碑铭》,宋璟初仕得宰相苏味道知遇,“作《长松篇》以自兴,《梅花赋》以激时”,“《赋》嗤梅艳,《篇》美松长”,“苏深赏叹之”,许为王佐之才董诰《全唐文》卷三四三。。今本宋璟《梅花赋》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嗤梅”而是“赞梅”,与史载不合,显系后人伪托请参考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第384-388页。。宋璟把梅花与青松相对而论,视梅花为反面形象,与鲍照《中兴歌十首》“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愿君松柏心,采照无穷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272页。,吴均《梅花诗》“梅性本轻荡,世人相陵贱”同上,第1751页。所表现出的立场、认识一脉相承,属于这个时代对梅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评价。这个时代人们着意的仍是梅花的时序之感,悲凉的横吹笛曲《梅花落》十分流行。唐代又出现了大角《大梅花》、《小梅花》曲调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四。,也属军中横吹,主要用于“夜警晨严”时吹奏,主题大致与《梅花落》相似,也当是睹梅伤怨春,感征戍伤离别之类,由于主要由大角吹奏,情调则更为凄厉苍凉。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也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以进士文人为骨干的广大新兴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无论生活经历、胸襟意气都远远突破了梁、陈宫廷文人的狭隘天地,他们抛弃齐梁文人赏梅咏梅中的艳情绮怨意趣,把梅花的观照和欣赏与广阔的社会场景和人生播迁相联系,梅花跳越出女性的视野,由宫怨、闺怨的托情之物转为广大文人士子感遇咏怀、抒情寄意的比兴之象。首先是《梅花落》,羌笛横吹之曲,当与边塞征戍有关,但现存南朝诗人的作品,大多只为闺阁感春绮怨之情,极少有边情乡思那样的辽阔取义,而唐代诗人笔下则一改此态,引入边关之思,如卢照邻《梅花落》:“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同上。虽然不脱宫体之绮艳色泽,但征夫思妇之立场诚可谓乐府抒情古意的回归,而“天山”“匈奴”云云,比之南朝咏梅一派玉台香奁,境界大为开阔。再读一读张说《幽州新城作》:“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全唐诗》卷八七。卢僎《十月梅花书赠》:“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上苑今应雪作花,宁知此地花为雪。自从迁播落黔巴,三见江上开新花。故园风花虚洛汭,穷峡凝云度岁华。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春候飒惊楼上梅,霜威未落江潭草。江水侵天去不还,楼花覆帘空坐攀。一向花前看白发,几回梦里忆红颜。红颜白发云泥改,何异桑田移碧海。却想华年故国时,唯余一片空心在。空心吊影向谁陈,云台仙阁旧游人。倘知巴树连冬发,应怜南国气长春。”同上,卷九九。梅花成了士大夫文人感时序、伤播迁、思故乡,抒发人生乖合盛衰之情的自然兴象与物证。这种感遇咏怀之情的寄托,拓宽了梅花抒情写意的功能和意义,实现了时序物色之情由女性向士子,由深宫绮闺向广阔的社会、人生转变。这是梅花审美感受的一个重要演进。

三、杜甫的地位

上述转变在杜甫诗中得到最为典型的表现。杜甫有两首诗专题咏梅,一是《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全唐诗》卷二二六。一是《江梅》:“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同上,卷二三二。两诗均作于晚年漂泊巴蜀时,诗歌的重点都不在咏物,而在于睹梅而生的时序垂暮之感、故园乱离之思。尤其是前一首虽笔笔不离梅花,却字字归于深情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忆念、万里作客的浓郁乡愁与人生迟暮的无穷伤感,由睹梅、寄梅、咏梅等一系列想象牵引激发,使一首貌似咏梅酬答之作成了浓郁的抒情诗。诗中提到了何逊咏梅,与何逊《咏早梅诗》相比,花色刻画减少,抒情之意激增,情感也脱弃了宫怨闺恋的束缚,显示了唐代进步文人视野阅历的开阔丰富、思想情怀的充实激越。杜诗所抒发的友谊、乡思、时序之情,对于封建士大夫尤其是广大中下层官僚知识分子来说,是最为普遍和经常的体验,很容易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可以说,由于杜甫的咏梅抒情,大大丰富了梅花意象的表现视野和抒情功能。

同类推荐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热门推荐
  • 盖世英雄

    盖世英雄

    这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有类人的妖,有吃人的怪还有人不像人的魔。更有通天彻地“修法士”……质资极差之人,如何扭转乾坤,成就盖世英雄!
  • 穿越之为妃作歹

    穿越之为妃作歹

    【注意鸟哦】【结文以后会继续番外哦,番外不素V哦】【喜欢此文滴亲表错过鸟哦】入坑前的注意事项:看完本文需要花费人民币6元左右~~~此文男主并非善类,刚开始看的亲很比较难忍耐~~~此文比较慢热,亲有耐性看下去的话,樱打保票后面的比前面的精彩~~结局不是悲剧哦~~~他们有着十世的姻缘,前九世都是在互相伤害的鲜血淋淋、体无完肤之后含恨而终。这一世,已经使他们最后的机会了,要是还不能排除险阻,真心地接纳对方的话,他们就永远地化为灰烬,再也没有相遇的机会。第十世,他们,可以么?
  •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一个出苦大力以求草间存活的女子,在浮躁的多伦多过着浮躁的生活。在城市中寻找一个不再流浪的归宿,一场如游戏般的邂逅,两段难于举棋的交融。苦等一句曾经爱过,却换来是永不相见。爱是一种让你享受欢愉和痛苦的过程。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 随身空间:重生小夫妻

    随身空间:重生小夫妻

    这辈子,她成了乡下小农女,他却是世家贵公子,上辈子,相隔千里之遥。她和他皆是孤儿,艰难修成正果,不想一朝穿越。幸得老天爷庇护,随身农场妙用多多。属于俩人的农场,塑造完美农家生活
  • 青少年应知文学名著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应知文学名著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求魔

    求魔

    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只为她……掌缘生灭请看耳根作品《求魔》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女皇风华

    女皇风华

    冷酷无情,风流倜傥,万千风华,无与伦比。绝世红颜,一代女皇,传世英雌,名流千古。她是冷酷的君王,是暗夜的杀手,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她冷酷时,每一个表情都可以让你心碎,但当她弯下腰吻你淌血的心时,那种甜蜜又立刻麻醉了你所有的疼痛,让你心甘情愿的为她沉沦。她是一个迷,迷惑了世间的男子。她是一种诱惑,让人无可自拔的迷恋。这里的世界千奇百怪,这里的世界色彩缤纷,这里有人族的才子佳人,有兽族的娇柔美男,有各种各样让女主爱不释手,眼花缭乱的男人。他们有的温柔似水,有的单纯无邪,有的冷漠刚毅,有的绝代风华,但无论是哪种都为一抹异世的灵魂而心动不已。且看风华女主如何展现女皇风范,如何收集后宫三千,如何在这个女尊的世界里肆意纵横。本文为穿越文,女尊,男色环绕,带点玄幻色彩,希望大家喜欢。
  • 彪悍世子妃

    彪悍世子妃

    重生成富二代,子鱼仰天大笑。只是,怎么睡错了人?靠,形势陡然扭转,富二代撞上霸道官二代。。。。呜呜,夫君猛如虎,小腰吃不消。“那个,我们打个商量如何,我帮你把后秦国搞定,你每月让我休息十天。”子鱼满是期盼。“嗯。”“你答应了,太好了,今天我休息……喂,放我下来……你才答应了的,你个禽兽,吃不消了……”“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梦,人要务实。”某人扛起子鱼就朝卧房走去。天下风云起,八方诸侯动。你有帝皇权,我有万毒归。驾驭天下毒物,统率万千生灵。这方大地,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