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46

第46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8)

王冕(?-1359),字元章,别号会稽外史,晚年作画多署煮石山农,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据宋濂《王冕传》所载,幼时牧牛,常潜入村塾听人诵书,听后默记。但其《自感》诗中称“八齿入小学,一一随规模”,可见受的是当时比较正规的教育。王冕学习比较刻苦,为同里王艮爱重,据说后来浙东理学大家韩性闻其好学,收为弟子。曾参加进士考试,不中,遂绝意科场,放浪江湖。读古兵书,戴高檐帽,被绿蓑衣,着长齿木屐,或骑黄牛,手持《汉书》以读,人皆以为狂生。四处游历,到过山东、河南、巴蜀、辽东、湖湘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宋濂《王冕传》,王冕《竹斋集》附录。长期的游历活动,使他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各阶层的状况,预感到元代社会即将出现大动荡。至正七年(1347)秋,曾赴元大都(今北京)、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等地谋求出路,次年秋回归故乡,携妻孥隐居会稽山。关于其隐居地,同时人有关传记和诗文多称在会稽山中、若耶溪畔九里,地当在绍兴城南。徐显《稗史集传》王冕传称其“择会稽山九里,买山一顷许”,王冕《山中杂兴》诗中则自称“去城悬九里,夹地出又溪”,可见是会稽山脉某一离城九里之山地。而清末《(宣统)诸暨县志》卷一○:“九里山,一名煮石山,在县东五十里,属东安乡。”地在诸暨东北与山阴县交界处,认为王冕隐地当在此,而非山阴城南。时浙东义军纷起攘乱,王冕对此颇为怀恨。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军攻越,王冕被掳至统军胡大海营中,被迫献攻取方略徐勉之(未署)《保越录》。,然未奏效,不久即卒。

王冕一生狂浪,晚年隐逸山林,因而性习所近,于花卉中矜赏梅竹。早年屋舍周围茂竹密蔽,环境幽美,遂以竹名斋刘将孙《竹斋记》,《养吾斋集》卷二一。记中称“余家抵暨阳不百里”,应是诸暨邻县人的作品,而刘将孙乃刘辰翁子,江西庐陵人。集中另有《竹斋记》一篇,“为闽县朱尹作”。此篇或因篇名相同而误收,待考。。自称“平生爱梅颇成癖”《题月下梅花》,《元诗选》二集卷一八。,晚年嗜爱尤笃。据宋濂《王冕传》,其“隐于九里山,种豆顷亩,粟倍之。种梅花千树,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宋濂《王冕传》,王冕《竹斋集》附录。。早在浪游四方时,王冕就酝酿了这份理想:“便欲卜筑山之幽。断桥流水无人处,添种梅花三百树。直待雪晴冰满路,骑驴相逐寻诗去。”王冕《秋山图》,《竹斋集》卷下。晚年的王冕在诗中自豪地告诉友人:“有怀若问草堂翁,门外梅花三百树。”王冕《送林叔大架阁上京》,《竹斋集》卷下。“今日风光好,梅花满屋春。”《次韵答申屠子迪府推》,《竹斋集》卷中。种豆南山之中,于花气弥漫中饮酒读书、吟诗作画,这是何等自如的境界。

王冕现存直接咏梅赋梅的作品极少,大多属于墨梅的题咏之作。题画多于咏花,这是元代梅花题材文学作品的一个共同特征,体现了宋元以来梅花欣赏活动人文化、艺术化的发展趋势,而王冕的梅画题咏正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王冕今存《竹斋集》正、续集共四卷,收诗(含少量散文)总784篇,直接咏梅仅《孤梅咏》一首,而题梅画的诗文有近百篇之多,占12%。这些题画诗大多系后人由所见传世画作中过录,是否掺杂着赝品,殊难判断。但其中也有不少真迹流传下来,可以一睹其诗画辉映之风彩。

与以往的江湖清客、岩穴高士一样,王冕欣赏梅花重在其凌寒傲放、脱弃流俗的精神气节:“孤梅在空谷,潇洒如幽人。不同桃李花,那知艳阳春。”《孤梅咏》,《竹斋集》卷中。“千年万年老梅树,三花五花无限春。不比寻常野桃李,只将颜色媚时人。”《素梅》,《竹斋集》续集。“我与梅花颇同调,相见相忘时索笑。冰霜岁晚愈精神,不比繁华易凋耗。”《梅花》,《竹斋集》续集。梅花形象正是其脱略功名、放浪形骸之品格风节的写照。与前人赏梅多着意幽树寒芳、疏枝浅蕊不同,王冕对梅花更感兴趣的是岁寒怒放、喷薄报春的精神气势。以诗歌为例,虽然他也有《孤梅咏》这样的作品,但他吟咏更多的是万树满枝怒放的景象:“朔风吹寒冰作垒,梅花枝上春如海。清香散作天下春,草木无名藉光彩。”《题墨梅图》,《元诗选》二集卷一八。“六花散漫飞满空,千里万里同一色……繁花满树梅欲放,仿佛罗浮曾见时。”“面皮如铁惯风霜,焉肯托根桃李场。转首江南春似海,一声箫管月苍苍。”《墨梅》,《竹斋集》续集。他喜欢用“灿烂”二字,用“春色如海”一类词汇来形容梅之花色,喜欢用漫天飞雪、满空月光来映衬梅花,体现了其兴致所在。这一欣赏情趣,打着他那狂逸不羁、卓然特立的性格烙印。宋濂《王冕传》记载:“当天大雪,赤足上潜岳峰,四顾太呼曰:‘遍天地间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王冕描写梅花的香天雪海正是一种类似的境界。王冕走南闯北,于北国的雪、南方的梅所见多奇,感受也深。其会稽山隐地植梅三百树,史载有千树,诗文中更是夸言万树,与林逋所言孤山小园篱头檐下三两树自是风光不同,意趣有别。这种对香雪烂漫之景的追求,不仅见诸诗歌,同时也反映到墨梅画中。

从形式上看,王冕梅诗中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七古长篇。如署“乙未春正月朔写于草堂”的墨梅题诗:“江南十月天雨霜,人间草木不敢芳。独有溪头老梅树,面皮如铁生光芒。朔风吹寒珠蕾裂,千花万华开白雪。仿佛蓬莱群玉妃,夜深下踏瑶台月。银铛泠然动清韵,海烟不隔罗浮信。相逢漫说岁寒盟,笑我飘流霜满鬓。君家秋露白满缸,放怀饮我千百觞。兴酣脱帽恣盘礴,拍手大叫梅华王。五更窗前博山冷,幺凤飞鸣酒初醒。起来笑揖石丈人,门外白云三万顷。”王冕《梅花》,《竹斋集》续集。此处文字从上海博物馆所藏画迹。写月下梅花盛开之烂漫和自己纵情其间的情态,视野开阔而气势生动,最能体现其狂逸恣放的性格。而下面几篇引起的注意更多:

《素梅》:“和靖门前雪作堆,多年积得满身苔。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竹斋集》续集。所谓素梅,相对于墨梅、红梅而言,指线圈花头的水墨梅画,这是后人所辑此类题画诗中的一首。同时王逢《题王冕墨梅》:“(冕)尝鞯牛游京城,名贵咸侧目。平生嗜画梅,有自题云:‘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吹他不下来。’或以是刺时,欲执之,一夕遁去。”王逢《梧溪集》卷五。据此,当作于至正七、八年游大都时,诗结句羌吹不下云云,当元代社会条件下,又值改朝换代之前夜,使人易生蔑视蒙古统治的联想。但王冕在京所寓正是蒙族大臣泰不华(1304-1352)家,此行也当期有所遇,与元初江南遗民文人已是不同,不可能对元蒙政权图存异志。诗意也只在说明老梅着花、寒吹不落的坚忍而已,但这一经历,倒也反映了王冕那漫不经心、随意酬酢、口无遮拦的狂逸性格与创作姿态。

《梅花》:“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石仓历代诗选》卷二七八。此诗不载《竹斋集》,当是明人由传世画中辑得,所题属素梅。王冕咏梅一扫前人咏梅常见的寂寥与哀怨,与宋以来一味的清高与冷峭也不同,而是一种清新明朗的色调和奔放洒落的气息。此诗后两句写梅花清香一发,普天为春,展现了一种阔大生机与气势,这在以往咏梅中是不多见的。

《墨梅》:“吾(诸本作我,此从画迹)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竹斋集》续集。所谓墨梅是指墨渍画瓣,此诗正是题于一幅墨瓣梅图上,该画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诗主要就墨渍点瓣感言。淡墨点瓣是典型的“颠倒黑白”的画法,北宋花光仁老创立墨梅之初,即采用墨渍点瓣,流行一时,当时陈与义即以“无盐”、“缁衣”形容。这首诗说不图颜色,只存清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这种画法的创作理念和审美价值。

《梅先生传》:“先生名华,字魁,不知何许人。或谓出炎帝,其先有以滋味干商高宗,乃召与语,大悦,曰若作和羮,尔为盐梅。因命食采于梅,赐以为氏,梅之有姓自此始。至纣时,梅伯以直言谏妲己事被醢,族遂隐。迨周有摽有,始出仕,其实行著于诗。垂三十余世,汉成帝时,梅福以文学补南昌尉,上书言朝廷事不纳,亦隐去,变姓名,为吴市门卒云。自是子孙散处,不甚显。汉末绿林盗起,避地大林,大将军曹操行师失道,军士渴甚,愿见梅氏。梅聚族谋曰,老瞒垂涎汉鼎,人不韪之,吾家世清白,慎勿与语,竟匿不出。厥后累生叶,叶生萼,萼生蕊,蕊生华,是为先生。先生为人修洁洒落,秀外莹中,玉立风尘表,飘飘然真神仙中人,所居竹篱茅舍,洒如也。东西行者过其处,必徘徊指顾,是梅先生之居,勿剪勿除,溪山风月,其与之俱乎。先生雅与高人韵士游,徂徕十八公、山阴此君辈,皆岁寒友。何逊为扬州法曹掾,虚东阁待先生,先生遇之甚厚,相对移日,留数诗而归。唐丞相宋璟,平生铁心石肠,不轻为人题品,独为先生赋之,其见重如此。天宝、大历间,杜甫客秦山,邂逅风雪中,廵檐索笑,遂为知心。每语人仆在远道,无可人与语,得梅先生,少慰焉。甫为一代诗宗,心所赏好,众口翕然,于是先生之名闻天下。清江、成都,罗浮、庾岭,孤山、石亭,野桥溪路之滨,山店水驿江岸之侧,遇会心处,辄婆娑久之。好事者争攀挽过其家,甚至图写其象,朝夕瞻玩。或以油窗土屋,屈致先生,将之射利,先生亦为开心吐露。人为先生叹非其所,先生曰,苟不盘根错节,安能以别利器。知先生者敬爱愈重,钱塘林逋、眉山苏轼,咸以诗歌美之。盖凡欲以片言行者,必托先生借口,苟非先生之为容,则语言无味。百世之下,闻其风而高之。王沂公曾居要路,持魁柄,高下人物,许在百花头上。由是绯绿累累,至于今不坠。先生性孤高,不喜混荣贵,以酸苦自守。忽一夕闻高楼羌管声,乃凄然有感,吾不能学桃杏辈趋时,故际穷年风饕雪虐,零落如此,奚憾焉。呜呼,梅自大林之后,旷数百载,无闻人。由唐至宋,稍流派蕃衍,分南北两支,世传南暖北寒,先生盖居于南者也。先生诸子甚多,长云实,操行坚固,人谓有父风味,异居南京犀浦者,为黄姓,其余别族具载石湖世谱。太史公曰,梅先生,翩翩浊世之高士也,观其清标雅韵,有古君子之风焉。彼华腴绮丽,乌能辱之哉。以故天下人士,景爱慕仰,岂虚也耶。”《竹斋集》续集。此文署于《照水古梅》图上,该画今藏日本。全文占画面的六分之一强,画中另题七古一首,也占不小篇幅,文字与构图整体布局,落署“乙未秋八月望前一日,会稽山农王冕”,可见作于至正十五年(1355)。

此文以拟人手法,仿《史记》列传之体例,为梅花立传。所谓“梅先生”者,梅花也。全文分三节,第一节依史例,叙梅之姓氏、世系,按时间顺序,缀合上古时期有关梅实如盐梅、摽梅、望梅止渴和梅姓人物如梅伯、梅福的事迹,煞有介事地建构了梅先生的家世渊源。这部分所叙正是梅花知名前的果实应用阶段。第二节所叙则是梅花著名即“梅先生”出生之后的事。先写其形容风姿,继叙历代名绅高士诗咏、艺植欣赏之事以为知遇交游,最后以谱录品种以为后代子孙。第三节则是“太史公”即史家的评赞。全文通过自古以来众多与梅有关的人物、典事的缀述,充分赞美了梅花的高尚品格和“清标雅韵”,透过这些叙述,也大致展示出自古以来梅花审美观赏的历史轨迹。这种拟花为人、列传赞颂的方式,既能有效地表达上述内容,同时从笔法、构思上说也较为新颖别致,生动活泼,饶有情趣。后来明人何乔新《梅伯华传》、洪璐《白知春传》等传梅之文,均由此启发。

2景元启《梅花》

景元启,元人,生平事迹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150人中。此人颇为爱梅,其《自乐》一曲写道:“自由仙,据胡床闲坐老梅边。”景元启《双调·殿前欢·自乐》,张元中、王钢主编《全元曲》下册第3036页。是说梅边闲坐,宛如神仙。《双调·殿前欢·梅花》:“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张元中、王钢主编《全元曲》下册第3036页。此曲颇为生动活泼。诗人痴恋梅花,专注于窗前疏影,妻子不免几分嫉妒、几分恼怒,不禁脱口而骂,但骂得不泼,实际是埋怨的问。诗人则直应“不过是梅花是我,我是梅花”。以这种家庭情景对话的方式来表达爱梅之情,颇有戏剧色彩,在诗文外别开生面。而“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说法,也把作者对梅花的痴迷形容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二)明清

1高启《梅花》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同里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隐居吴淞江之青丘,曾为张士诚部饶介赏识,延为幕僚。明洪武二年(1369)应诏赴金陵修《元史》,翌年授翰林编修,擢户部侍郎,不久以年少不能担当重任为由辞归故里。洪武六年(1373)因苏州知府魏观改修府治获罪牵连,次年一同被腰斩于市,卒年39岁。高启是明初最具成就的诗人,天才高逸,转益多师,而卓居众家之上。《梅花》:“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高青丘集》卷一五、第651页。高启现存咏梅诗30多首,以七律为主,且多组诗,此为《梅花九首》中的第一首。通篇立意未见特别,但颔联遗貌取神,以东汉袁安卧雪和隋赵师雄所遇罗浮梅比拟梅花,用事、俪对自然贴切,梅之高逸品格与幽美形象呼之欲出。类似的手法由来已久,如南宋胡铨《和林和靖先生韵》“春风自识明妃面,夜雨能清吏部魂”胡铨《澹庵文集》卷三。,释文珦《咏梅》“首阳清骨骼,姑射静丰姿”释文珦《潜山集》卷三。,元刘清叟《梅》“清标骚客风前立,素面仙姝月下逢”刘清叟《梅四首》其一,《元诗选》二集卷二。,高启同组诗另有“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住山中”,远不如这一联自然、精粹。

2李方膺《题画梅》

李方膺(1695-1754),字虬仲,号晴江,江苏通州(今江苏南通)人,“扬州八怪”之一。乾隆四年(1739)《题画梅》:“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李方膺《梅花册》(三开),浙江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名家作品丛书·李方膺》第91页。梅花报春几成常识,画家正由此寄愿,希望自己所作梅花能把春光带给千家万户。

3龚自珍《病梅馆记》

同类推荐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热门推荐
  • 神女惊情史

    神女惊情史

    风蕖是女娲一族留下的唯一骨血。世人都以为风蕖已随父母归天,其实风蕖被神农氏所救,昏迷十几万年,醒来后忘记了一些往事,一直隐居在药乡。她离家出走后,在凡间爱上一男子许言,却因他人阻隔最后险些丧命,后被神农氏救回。两万年后,再次出门,在天后百花宴上遇到两万多年前认的叔叔——疏凌,并得知疏凌就是天君的弟弟。从此两人展开情感纠葛,她无法忘记许言,却发现怀着疏凌的孩子。后又受魔族女子陷害,风蕖恢复多年前的记忆,疏凌被罚至凡间。并得知许言就是鹿台山山主单昕,当年凡间险些丧命也是因单昕策划。风蕖至此明白疏凌心意,并愿意等他从凡间受罚归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古代当皇后:独宠妖后

    穿越古代当皇后:独宠妖后

    <腾讯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刚穿越过来,就全身光光的被一个只穿小裤裤的大帅哥抱在怀里!还是个古代美男!这是怎么一回事!什么?他竟然是本姑娘的未来夫君,现在的皇帝大人?不行不行,虽然他确实温柔得要死,并且本姑娘对他印象还不赖,但本姑娘真的不想成亲啊。所以对不起了,皇帝大人,本姑娘要逃婚了,你的皇后就另选高人吧!本文开篇小白,其实男主是个腹黑帅哥啊,大家千万不要被他的温柔外表所骗(汗,我是在剧透。。。)反正后文有点小虐(脆弱的亲们请自备纸巾哦呵呵),不是和有些亲想的那样简单的剧情,风吟写的文一向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大家接着往下看,就能彻底见识到了,希望到时不要暗叹阴谋太多啊,呵呵。此文腾讯首发,倘若有与本文名字一样的文文,请别说风吟抄袭,请认真看本文的内容再来说话,名字一样的事情很常见,请别拿本文名字来说话。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电影大师

    电影大师

    从坏小子到男子汉,从无名小卒到全球偶像。从一个天才少年到一个电影大师,要走过多少路。无愧情义,无悔青春,追逐梦想,对抗世界,要做到多少事。“原始部落尊敬讲故事的人,但是如果他的故事没讲好,他们就会杀了他,然后当晚餐吃掉。”叶惟不想被吃掉,当踏上电影之路那一刻,就注定是个独一无二的传奇。一个电影大师正在崛起。
  • 仙本难求

    仙本难求

    资质废材的石柔在被逼无奈的绝境之下,遇到一只想要振兴妖族、却被围困在“混沌塔”里的天妖,从此踏上了精彩无限的强者之路。修道之途,万分艰难,只要踏上了就没有回头路。宝贝!奇遇!妖族首领,道修之尊,佛道天才……数不清的头衔悬在她的头顶,玄幻的修仙之旅就此展开。大妖为奴、神兽为骑,猛鬼为侍!登绝高顶峰,览遍世间风景,傲视群雄!
  • 听管理学家讲故事

    听管理学家讲故事

    为什么所有外部条件都万事俱备,有人却无法放手去做?为什么有人身无分文,却可以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付诸实践?为什么本以为按部就班就可以高枕无忧,却逐渐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有的事似乎不可能,但管理者一番运筹帷幄竟然马到成功?……该书选用了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阐述了真实世界中关于管理的主要原则,以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 妾上无妻

    妾上无妻

    她是翼王府嫡郡主,却遭心仪之人背叛,害得翼王府除她之外满门抄斩。从此她性情大变,和亲远嫁,却在中道被劫,从而命运再度转折。他是龙乾太子,与她青梅竹马,却在共许终身时背叛她,待幡然悔悟,佳人已远。他是邻国的年轻王爷,闲散不得宠,表面性情温和胆小,实则却是腹黑无情。自救她后,他无趣的生活开始变化,本是将她当猫养,不料她骨子里是头狼。试看聪明强势的女主如何在一群腹黑男子中纠缠,试看在情与冷的交织中,女主如何一步步的登高至顶,傲然天下。
  • 黄菡的幸福哲学

    黄菡的幸福哲学

    本书以黄菡在《非诚勿扰》舞台上针对嘉宾的精彩点评为基础,向读者阐释了黄菡睿智淡然的幸福哲学,并指出了通往幸福之门的关键所在,诸如相亲择偶、恋人相处、婚姻经营、婆媳关系、心理健康等等。以生动的个案为例,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把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
  • 逆天魔后:拐上魔君回现代

    逆天魔后:拐上魔君回现代

    【简介】一朝穿越,付小七成了独孤一人,面对崭新而玄妙的世界,一无所知。然而渐渐复苏的记忆和一个若即若离的男人,如约而至;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当她拼尽全力去保护身边的人,却被人玩弄鼓掌……既然委屈不能求全,那么,她就逆天逆命!胆敢欺她辱她,玩弄她的,即便是神,也照杀不误!【一句话简介】某小强为了自由和爱情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屡死屡生的【纠结+虐恋+悲情+搞笑】的长篇奋斗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