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41

第41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3)

南宋以来,这一故事广为咏梅诗词采为辞藻典故,洪迈《容斋随笔》卷一〇:“今人梅花诗词多用‘参横’字,盖出柳子厚《龙城录》赵师雄事。”这一故事的意义就在创造了一个梅花仙女的美丽传说,罗浮是道教名山、神仙洞府,以此为背景也进一步渲染出神奇的效果,正如宋蒋捷所说“罗浮梅花,真仙事也”蒋捷《翠羽吟》,《全宋词》第3446页。。这一故事给人们带来幽幻的想象,也进一步赋予梅花美妙而超逸的意味。

7朱庆余《早梅》

诗曰:“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全唐诗》卷五一五。朱庆余(797-?),名可久,以字行。与贾岛等同时,越州(治今浙江绍兴)人。一生游历颇广,敬宗宝历二年(826)进士及第,官秘书省校书郎。做诗擅长五律,其七绝《近试上张水部》一诗脍炙人口。《早梅》为五律诗,虽构思无奇,影响不大,但究其内容,对早梅的赞美并不停留于传统的花色之悦、花期之叹,而是强调其“根性”高超,言梅“斗雪”、“香冷”,措语立意多有新见,尤其是尾联以梅媲美松竹,拟栽一处,开后世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说之先声。可以说,此诗包含了后世有关梅花品格美的基本元素,值得注意。

8曹邺《梅妃传》

曹邺(816-875?),字邺之,桂州阳朔(今属广西)人,大中四年(850)登进士第,历任洋州(今陕西洋县)刺史、吏部郎中等。旧题唐曹邺《梅妃传》是一篇颇多争议的传奇作品:

“梅妃,姓江氏,莆田人,父仲逊,世为医,妃年九岁能诵二《南》,语父曰:‘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之曰采。开元中,高力士使闽粤,妃笄矣,见其少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几四万人,自得妃,视如尘土。宫中亦自以为不及,妃能属文,自比谢女,尝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性喜梅,所居阑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妃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绮窗》七(《四库全书》百二十卷本作八,当是视萧兰为两篇)赋。是时承平岁久,海内无事。上于兄弟间极友爱,日从燕间,必妃侍侧。上命破橙往赐诸王,至汉邸,潜以足蹑妃履,妃登时退阁。上命连宣,报言适履珠脱缀,缀竟当来。久之,上亲往命妃,妃拽衣迓上,言胸腹疾作,不果前也,卒不至,其恃宠如此。后上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矣。’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心(《四库全书》百二十卷本作: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上大喜。会太真杨氏入侍,宠爱日夺,上无疏意,而二人相疾,避路而行。上尝以方之英、皇,议者谓广狭不类,窃笑之。太真忌而智,妃性柔缓,亡以胜,后竟为太真迁于上阳东宫。后上忆妃,夜遣小黄门灭烛密以戏马召妃,至翠华西阁叙旧,爱悲不自胜。继而上失寤,侍御惊报曰妃子已届阁前,当奈何。上披衣抱妃藏夹幙间,太真既至,问:‘梅精安在?’上曰:‘在东宫。’太真曰:‘乞宣至,今日同浴温泉。’上曰:‘此女已放屏,无并往也。’太真语益坚,上顾左右,不答。太真大怒曰:‘肴核狼籍,御榻下有妇人遗舄,夜来何人侍陛下寝,欢醉至于日出不视朝?陛下可出见群臣,妾止此阁,以候驾回。’上愧甚,拽衾向屏复寝,曰:‘今日有疾,不可临朝。’太真怒甚,径归私第。上顷觅妃所在,已为小黄门送令步归东宫,上怒斩之,遗舄并翠钿命封赐妃。妃谓使者曰:‘上弃我之深乎?’使曰:‘上非弃妃,诚恐太真恶情耳。’妃笑曰:‘恐怜我则动肥婢情,岂非弃也。’妃以千金寿高力士,求词人拟司马相如为《长门赋》,欲邀上意。力士方奉太真,且畏其势,报曰‘无人解赋’。妃乃自作《楼东赋》。略曰:‘玉鉴尘生,凤奁香殄,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摽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凤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燕,陪从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画鹢之仙舟。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着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太真闻之诉明皇曰:‘江妃庸贱,以庾词宣言怨望,愿赐死。’上默然,会岭表使归,妃问左右:‘何处驿使,来非梅使耶?’对曰:‘庶邦贡杨妃果实使来。’妃悲咽泣下。上在花萼楼,会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赐妃。妃不受,以诗付使者曰:‘为我进御前也!’曰:‘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上览诗怅然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始此也。后禄山犯阙,上西幸,太真死。及东归,寻妃所在,不可得,上悲。谓兵火之后,流落他处,诏有得之,官二秩,钱百万,搜访不知所在。上又命方士飞神御气,潜经天地,亦不可得。有宦者进其画真,上言似甚,但不活耳。题诗于上曰:‘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读之泣下,命模像刊石。后上暑月昼寝,仿佛见妃,隔竹间泣,含涕障袂,如花朦(百二十卷本下有:雾)露状。妃曰:‘昔陛下蒙尘,妾死乱兵之手,哀妾者埋骨池东梅株傍。’上骇然流汗而寤,登时令往太液池发视之,不获。上益不乐,忽悟温泉汤池侧,有梅十余株,岂在是乎。上自命驾,令发视,才数株,得尸。裹以锦裀,盛以酒槽,附土三尺许,上大恸。左右莫能仰视,视其所伤,胁下有刀痕。上自制文诔之,以妃礼易葬焉。赞曰:明皇自为潞州别驾,以豪伟闻,驰骋犬马鄠杜之间,与侠少游。用此起支庶,践尊位,五十余年,享天下之奉,穷奢极侈,子孙百数。其阅万方美色众矣,晩得杨氏,变易三纲,浊乱四海,身废国辱,思之不少悔,是固有以中其心,满其欲矣。江妃者,后先其间,以色为所深嫉,则其当人主者,又可知矣。议者谓或覆宗,或非命,均其媚忌自取。殊不知明皇耄而忮忍,至一日杀三子,如轻断蝼蚁之命。奔窜而归,受制昏逆,四顾嫔嫱,斩亡俱尽,穷独苟活,天下哀之。传曰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盖天所以酬之也。报复之理,毫忽不差,是岂特两女子之罪哉。

汉兴尊春秋,诸儒持公穀,角胜负,《左传》独隐而不宣,最后乃出,盖古书历久始传者极众。今世图画美人把梅者,号梅妃,泛言唐明皇时人,而莫详所自也。盖明皇失邦,咎归杨氏,故词人喜传之,梅妃特嫔御擅美,显晦不同,理应尔也。此传得自万卷朱遵度家,大中二(《四库全书》百二十卷本作:戌)年七月所书,字亦端好。其言时有涉俗者,惜乎史逸其说,略加修润,而曲循旧语,惧没其实也。惟叶少蕴与予得之,后世之传或在此本,又记其所从来如此。”陶宗仪《说郛》卷三八,商务印书馆版涵芬楼百卷本。

《梅妃传》旧题唐曹邺撰,颇多可疑。今本《梅妃传》全文最早见于《说郛》,北京图书馆藏涵芬楼明钞本《说郛》不题撰人,明中叶正德、嘉靖间所刻《顾氏文房小说》本也不署撰者,而北京图书馆藏钮氏世学楼明抄本、明末清初陶氏重辑百二十卷本《说郛》题作唐曹邺撰,孰是孰非,殊难分解。南宋叶廷珪《海录碎事》、李俊甫《莆阳比事》二书最早辑录、编述《梅妃传》文字,均未言作者。传文最后所附无名氏跋语是迄今所见有关《梅妃传》写作情况的唯一材料,理应作为我们讨论相关问题的出发点和首要依据。跋文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些信息:第一,《梅妃传》有一唐大中年间(二年、八年或十二年)写本。第二,《梅妃传》长期湮没。第三,唐写本为南唐藏书家朱遵度家所传。第四,唐写本由跋文作者与叶梦得(字少蕴)得之。第五,今本《梅妃传》非唐本原貌,而是经过跋文作者润饰过的新本。除了这些一目了然的内容外,关于《梅妃传》作者,该跋也有所启发:首先,跋文于唐写本藏家、续得者乃至于书写时间及字迹等都交代荦荦,而于作者这样关键的问题却只字未提,显然不合常理,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跋文作者所见唐写本未署撰者。其次,跋文称唐写本“时有涉俗”,而要“略加修润”。若唐写本署明曹邺所撰,宋人不会轻下雌黄。即便是经过润色的今本《梅妃传》,人们仍发现存在像梅妃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大内夜中竟能步归上阳宫(在今河南洛阳)这样明显的常识性漏洞,诗人曹邺不会如此浅鄙疏谬。因此,事实应该如《梅妃传》跋文所说,《梅妃传》有一唐写本,撰者不明,语辞凡俗,经跋文作者略加润色而成今本面貌。笔者进一步考定,其润色定稿时间当在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至十八年间程杰《关于梅妃与〈梅妃传〉》,《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传奇主人公梅妃不见于各种正史著述,唐人小说如《明皇杂录》、《高力士外传》、《开元天宝遗事》等载明皇朝事者,也未提及。有关事迹都出于旧题唐罗邺所撰《梅妃传》,而《梅妃传》中所载“内容情节与历史事实多相抵牾”卢兆荫《“梅妃”其人辨》,《学林漫录》(九集)第161页。,显系对唐史不甚了了者所述。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大多对梅妃其人持怀疑态度,甚至有学者断言是“‘无’中生有”张乘健《〈长恨歌〉与〈梅妃传〉:历史与艺术的微妙冲突》,《文学遗产》1992年第1期。。但自古后宫三千,见于史乘者又有几个?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梅妃其人虽属宫闱秘事,正史不载,但在其故里或其他关系密切地却不乏知情者,所知所闻也倍受珍视,凤爪片羽得以耳拾绵传于世。进而野史稗贩,逐步在文人层面浮现出来。笔者认为,晚唐张泌《妆楼记》中也有梅妃事迹记载,可资佐证。因此有关梅妃故事,具体情节容可怀疑,但决不能遽断其人子虚乌有,指为宋人杜撰程杰《关于梅妃与〈梅妃传〉》,《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尽管梅妃、《梅妃传》都可能出于唐世,但今本《梅妃传》既经宋人操觚改定,也就更多地打着宋人思想意识和生活情趣的烙印。传中写梅妃“年九岁能诵二《南》”,“期以此为志”,完全符合宋代日益强化的封建正统礼教。而“能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姿态明秀”、“性柔缓”等,一副文静淡雅的才媛淑女形象,与唐人所欣赏的“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那样的丰满之美大相径庭,而与宋人的女性审美观比较契合。传中所记斗茶之事,也是入宋后才在士大夫阶层开始风行起来的茶艺之戏。至于梅妃“性喜梅,所居阑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的细节,更是使人感受到宋代梅花欣赏风行之际的生活气氛。笔者以为,这段人物描写可能受到五代以来《谢女咏梅》图之类绘画作品的启发。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记载五代梅行思(一作再思)有《谢女咏梅》图。谢女,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以文才著称于史。《梅妃传》跋文也提到:“今世图画美人把梅者,号梅妃,泛言唐明皇时人,而莫详所自也。”传中“自比谢女”、“顾恋花下”的形象俨有“谢女咏梅”的影响。正是这样的描写,展示出梅妃形象与梅花在神韵、气格上的相通,是与杨贵妃那种牡丹式的富丽俗艳之美的鲜明对峙。因此,梅妃形象成了后世咏梅文学中常用的人格拟象,同时也成了才子佳人文学中佳人形象最基本的模式。

《梅妃传》中梅妃之事,在后世叙事文学中成了广泛演绎的题材。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记南戏院本杂砌中有《梅妃》一本,清程枚《一斛珠》传奇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一二。、梁廷楠《江梅梦》杂剧同上,卷八。、无名氏《梅妃怨》杂剧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八。等,皆演梅妃事,足见这一传奇的深远影响。

9崔道融《梅花》

诗曰:“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全唐诗》卷七一四。崔道融(?-900),荆州(今属湖北)人,早年遍游今陕、豫、鄂、赣、浙等地,晚年避乱入福建,自号东瓯散人。存诗多绝句,不事雕琢,语言明净朴素,此诗亦然。其中第二联称梅“清极”“有韵”,着眼于梅花的整体特征,可以说抓住了一些实质,具有一定的概括性,颇为引人注意。

10齐己《早梅》

诗曰:“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同上,卷八四三。齐己(864-938?),五代著名诗僧。俗姓胡,名得生,自号衡岳沙门,潭州长沙县(今湖南长沙)人。早年遇唐末丧乱,辗转避难于江南、巴蜀一带,也曾北游京、洛,东下江、浙,但主要活动在湖湘一带。一生以游方修禅、诵经吟咏为事,曾住湘西道林寺、庐山东林寺。后梁龙德元年(921)西行往蜀,为荆南(今湖北荆州)割据首领高季兴挽留,命为僧正,居龙兴寺。善作近体,尤长于五律,得贾岛、姚合苦吟清切之风。《早梅》诗多数语句的构思运意都较平庸。首联以对比的手法写梅花生机独先的秉性,“万木冻欲折”略带夸张,意在着力反衬梅之“孤根暖独回”之特色。这可以说是写根暖之“早”,颔联则进写花开之“早”。颈联写梅花香、色之奇,引得冻禽窥艳,是侧面渲染花发之“早”,对仗较为工稳。尾联预祝明春先发,说的仍然是个“早”意。全诗笔笔不出“早”意,处处紧扣题目,顺理成章,结构平稳。

颔联句法随便,但无疑是全诗的亮点。“深雪”不仅是气候上的严寒,更有体积上的封压。以此一片积雪皑皑、千里冰封的天地作为梅花开放的背景,很能衬托出梅开之早的季节特征。“一枝”更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此树先于众梅,悄然放花,更见其“早”;所开又非全树,而是“一枝”先颖、生机乍泄,更是“早”上加“早”。宋人陶岳《五代史补》卷三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当时的著名诗人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不若一枝则佳。”齐己深为叹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可能只是传闻,齐己与郑谷间另外还有一请教改诗的故事,都未必可靠,但传闻本身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枝”两字的精彩。“一枝”比“数枝”不仅更尽其“早”,从后世丰富的咏梅经验看,形象也大为简劲幽峭,苏轼有“竹外一枝斜更好”的诗句,这种“以一当十”的构思对后世咏梅可谓启发多多。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 重生之花开富贵

    重生之花开富贵

    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前世,她为了这个梦而毁去婚约,抛弃未婚夫。然而,看似深情的表哥却不是她的良人。家破人亡,坎坷孤独。重活一世,浴火重生。
  •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本书由十二篇白话短篇小说、十二篇赏析文章、十二幅彩图组成,小说中多篇曾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主要选自冯梦龙“三言”和李渔的经典著作。如诗语言,纯美彩绘,引领最温柔的古典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价宝贝的极品嗲地

    天价宝贝的极品嗲地

    五年前,她为了筹集爸爸的手术费帮豪门大少夫妻代孕生子。谁料到,宝贝才刚生下来,雇主夫妇就发生了空难。林薇薇,十八岁,未婚,处女。从那之后她却成了一个孩子的妈,为了宝贝的身心健康,林小姐毅然带着宝贝去了英国。-五年后,美丽妖娆的林小姐带着绝色天才的儿子从英国回来,却冤家路窄的遇上五年前夺她初吻的那个腹黑男!老天爷,她只想带着儿子平淡的生活,为什么身边会出现这么多对他们母子虎视眈眈的白眼狼?居然……居然……最阴险最腹黑的那一只还跟她在同一个屋檐下,同一个房间,呃,同一张床上……生活了那么久?!敢骗本小姐?!当本姑娘是吃素的是不是?!魔鬼林小姐苏醒了,彪悍了!腹黑楚大少奸笑了,得意了!-某一天,当宝贝儿子的亿万身世被恶意揭穿,五年前空难的真相浮出水面,母子俩被卷入一场商场豪门间的恩怨纷争!爱子心切的林小姐母爱的小宇宙熊熊燃烧,她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心肝宝贝,谁也别想伤害他!在外精明能干回家就好逸恶劳的林小姐最近有了说梦话的习惯,说来说去都只有一句,“宝贝,妈咪爱你,妈咪绝不会让人伤害你的……”羽宝贝翻了个白眼,伸手为林小姐盖好被子,绝色稚气的脸庞却挂着宠溺的微笑,小嘴在林小姐的脸蛋上印上一个晚安吻,“妈咪,宝贝也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的。”正式改走酷男路线的某男也对她说,“为了我们的宝贝儿子,老子跟他们拼了!”林小姐风中凌乱……-是天才还是白痴?是真傻还是装傻?谁比谁更阴险?谁比谁更腹黑?是心里强大彪悍的林小姐,还是心有隐疾的楚大少?羽宝贝不满的嘟唇:妈咪,你怎么可以把宝贝忘了呢?-点开《天价宝贝的极品爹地》!看英勇彪悍的林小姐PK虎落平阳的楚大少!看绝色天才的羽宝贝暗箱操作,逐个玩转纵横商界的白眼狼!当然了,HAPPYENDING!-本文非小白,文风轻快不失内敛,故事情节精彩纷呈,每个主角都不是省油的灯。关键词:豪门,家族恩怨,黑道,腹黑,彪悍,黑客,妖孽,白痴与天才,贵族……主角:林薇薇楚桀蓝斯羽宝贝(压轴)唐四威廉少爷等配角:叶子轩安雪慕容离霍翔等★☆★☆★☆★☆★☆★☆★推荐十九的完结文《逃妻》:《孽爱缠身》:《月色撩人》:好友文:《豪门之继母前妻》★☆★☆★☆★☆★☆★☆★喜欢本文请:收藏!觉得不错请:推荐!鼓励更新请:留言!十九万谢……
  • 总裁妈咪很风流

    总裁妈咪很风流

    匈牙利的夜晚,灯火辉煌。深蓝色的多瑙河蜿蜒曲折,流淌至天与地交汇的尽头。它缓缓地流淌,映倒着这座已有百年的城市,静静地倾听这座城市的所有心事。匈牙利,在夏末秋初的傍晚是最美丽的,透出一种静谧的天生丽质。河畔的一座精致别墅中,此时却激情四射!夜幕笼罩的卧房里狼藉一片,白色的大床上,纠缠不清!床上的女子风情万种,鲜艳的红唇在那个金发碧眼的匈牙……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名门毒夫人

    名门毒夫人

    重复播放了好几遍,也没有看清楚女人的脸,只能看到她一丁点儿的发梢在画面中不停地闪动,她的脸孔都被方宇绰强健的体魄遮去了。她是谁?她一定要弄清楚,一定要。她拿起手机,拔通了一串熟悉的数字。“你拔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拔。”她抖着手指,连续了拔了好几遍,秘书台小姐都是回答着她同样的答案。这男人去了哪里?她要等他回来,等他回来问个清楚,她抖着一颗潇瑟的心,久久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