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200000006

第6章 清代嫁妆的整体描述(4)

如果说嫁妆中含有舅姑丧服不符合人情、伦理,那么嫁妆中有寿板、棺材则体现出母家对女儿全方位的关怀。广东大埔的嫁妆中,有“新人夫妇百年后所需寿板”②(《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一三,《人群志·礼俗》,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台湾也有此俗,妆奁中“有供其死后所用之寿板,或用金子制一小棺木模型,其值实符棺柩之价格”③(台北市志》卷四,《社会志·风俗篇》,1957年至1980年铅印本)。在嫁妆中陪送棺木,并不表示女家对婚姻的不满,而恰恰体现出娘家对于女儿的关怀备至。《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原文是这样记载的:“铺排妆奁等物,多者或至新人夫妇百年后所需寿板均备,排列余里”;而《台北市志》为:“嫁妆多寡,视贫富而定。其谓‘全厅面’,即指厅堂需用之椅桌、垫案、神灯、花瓶等具,一式全套齐备。又如妆奁一块田地,以表示分配一份田租。亦 有供其死后所用之寿板,或用金子制一小棺木模型,其值实符棺柩之价格。”①(《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一三,《人群志·礼俗》,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台北市志》卷四,《社会志·风俗篇》,1957年至1980年铅印本。此外台湾《南投县志稿》(卷六,《风俗志》,1954年至1979年铅印本)中也有陪送“金制棺材”的记载) 我们之所以将原文罗列,是想通过上下文让大家得知陪送寿板或棺材的背景。两种方志所描述的寿板和棺材,都是富裕人家的陪嫁,大埔为“多者或至新人夫妇百年后所需寿板均备”,而台北则只有“全面厅”这样豪华的嫁妆中才包含寿板、棺材。为简便或美观,女家可将此奁物改为金子制成的棺材模型,以示将来可用此金换取真的棺材。富裕之家将生前死后的一切应用物品全部筹备整齐赠送给女儿,唯恐遗漏,以致女儿在婆家受苦。一些妇女单凭借娘家的陪送即可一生衣食无忧,这其中当然包括去世后要使用的物品。此外,寿板、棺材做嫁妆,还与广东、福建一带重陪送的风气有关,当地有谚语云:“有钱嫁女,无钱教子”②(《平潭县志》卷二一,《礼俗志》,民国十二年铅印本),女儿的妆奁陪送必多、种类必全,以致丧葬用品也都包括进来。

2反映儒家文化的嫁妆

清代奢靡之风盛行,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婚嫁习俗,许多地方陪嫁,富家以“丰奢为荣”,中等以下家庭“相率效尤”,婚礼中弥漫着浓重的铜臭味。针对这样的社会风气,不少士人不以为然,不随波逐流,坚持用俭朴淡雅的方式陪送女儿嫁妆。

故宫博物院现藏有郑板桥的一幅兰花作品,是他当年赠送给女儿的嫁妆。画上题有诗一首,并有落款: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乾隆戊寅,板桥老人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可见,这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郑燮于次女出嫁时所作,用此画和画中的春风兰花作为女儿的嫁妆。诗中的“吴隐”系《晋书·良吏传》中所载的吴隐之。吴隐之为官清贫,女儿出嫁时,“婢牵犬卖之,此外萧然无办”①(《晋书》卷九十,《良吏》,234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郑板桥一方面认为,自己与吴隐之一样的两袖清风,不能给女儿丰厚的嫁妆;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以春风、幽兰嫁女比起吴隐之的“卖犬嫁女”又要雅致得多。

据说诗人袁枚也有类似的行为,其小女儿出嫁时,袁枚除陪送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外,又赠《嫁女词》一首: 姑恩不在富,夫怜不在容。但听关雎声,常在春风中。②(参见《名人嫁女趣话》,载《江淮文史》,2001(1)) 勉励女儿不要在意财富和美貌,要有宽阔的胸怀和高雅的情趣,这也是袁枚送给女儿的精神财富了。除了诗画作品外,还有以书籍做嫁妆的,一些书香门第女儿出嫁,备办其他嫁妆的同时也会准备一些书籍,供女儿婚后阅读。由于清代许多士人家庭也送女孩读书识字,她们在出嫁之前就有阅读书籍的习惯,父母陪送一些书籍,一方面鼓励她们继续学习、知书达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家庭的文化特色。据说思想家王夫之和文学家蒲松龄都曾以自己的著作《读通鉴论》、《尚书行义》和《聊斋志异》作为女儿的奁赠。③(参见《名人嫁女趣话》,载《江淮文史》,2001(1))

嘉庆元年(1796),山东学政阮文达迎娶曲阜孔氏为妻。孔氏乃孔子七十三代长孙女,为“昭字辈衍圣公孙女、宪字辈衍圣公女”,名璐华,自号“唐宋旧经楼”。在儒家文化备受推崇的清代,孔府嫁女无疑是一件盛事。阮孔婚礼于杭州举行亲迎仪式,“以钱塘门外为公馆”,“礼仪舆服,隆于一时”,“杭城内外士民妇女观者以数万计”。有人赋诗云:“压奁只用十三经”③(参见徐珂: 《清稗类钞·婚姻类》,2054页;瞿兑之: 《杶庐所闻录》,36页。由于阮孔婚礼“当时以为盛事”,许多书籍都对此有记载,据《杶庐所闻录》载,《雷堂庵弟子记》和《履园丛话》等书也有详细记录)。孔府是儒家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贵族大地主的典型,而阮文达于乾隆末年任山东学政,嘉庆元年“以阁学督浙学”,也算得上达官显贵,在这样盛大的婚礼中,孔氏的嫁妆之丰厚可以想见,当然不会只有一部《十三经》。然而相对于嫁妆中的其他财物,这部《十三经》却为时人所瞩目,它映衬出阮孔婚姻的文化品味,体现出孔氏嫁妆的与众不同之处。

清末,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嫁妆更加丰富多彩,一些陪嫁物品是前人所没有、也不可想象的。譬如河南某观察员丧偶,续娶一女学生。女方送嫁妆时,只有“一亭”,亭中“置其毕业文凭”,舁而过市。“人有视之者,则一初等女小学堂之文凭也。”①(汪康年:《穰卿随笔》,137页) 以初等小学的毕业文凭作为嫁妆,一方面体现出女方对于文凭的重视和骄傲,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晚清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可谓具有时代文化色彩的嫁妆了。

在前文讨论嫁妆的种类时,我们没有提及诗画作品或者书籍、文凭等,因为这些的确不是清代嫁妆的主流,只有少数的书礼之家如此陪嫁。但是,这些陪嫁物品为清代的嫁妆增添了不少色彩,我们在研究嫁妆时不应将其忽视。

3反映生育文化的嫁妆

在“男女之大防”的传统时代,女子在婚前所接受的都是三从四德、“无才便是德”等教育,要她们学会恭谨、服从,而对于“性”往往一无所知,这就需要母亲在结婚前夕对女儿进行性教育。但是,这种母女之间的交流也往往难以启齿,许多地方利用嫁妆中的一些物品暗示女儿夫妇之义。比如民间木版印制的“嫁妆画”在清代很普遍和流行,它是一卷教授初婚男女性知识的图画,父母将这卷图画放在女儿的嫁妆中,女儿看了图画自然明白,省却了婚前的“难以启齿”。除“嫁妆画”外,还有其他的许多类似物品,比如一种瓷器称为“压箱底”,“外形多作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体会‘夫妻之道’”①(刘达临:《浮世与春梦》,291页,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人们更多地通过一些更加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性和生育的含义。比如,许多地方婚礼中都有此类行为:新娘到达男家后,奉上面条、水饺、饽饽等食品(以各地习俗而不同),食物故意没有做熟,然后问新娘:“生不生?”新娘回答:“生。”即皆大欢喜。再如山东博山、临淄一带,妆奁内必多藏枣、栗等果品,以取“早立子”或“早利子”的谐音,表达了人们对于婚后早育、多育的期盼②(参见《博山县志》卷四,《风俗》,乾隆十八年刻本;《临淄县志》卷一五,《礼俗》,民国九年石印本);直隶武安在抬送嫁妆时,“并有抬花子数升者,盖取多子之义”,也是这个含义③(参见《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462页)。

福建、浙江等地的嫁妆中,子孙桶为必不可少之物。“子孙桶” 即马桶,并非雅物,但是由于其名称吉利,有“多子多孙”的含义,遂成为嫁妆中的必需品。台湾基隆,抬送嫁妆时一定要用子孙桶殿后,体现出其在嫁妆中的特殊位置。④(参见《基隆县志》第十一篇,《风俗篇》,1954年至1959年铅印本)此外,杭州婚姻习俗中有“包房”一说,即“女家不发妆奁,由男家代备箱笼桌椅等物”,筹备好之后,“先一日送往女家以便装置衣服”。这是针对女家无力办妆的一种应对措施,但是,“包房”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嫁妆男家都可以筹备,“惟子孙桶男家不备,必须由女家送来也”,取新妇给男家带来多子多孙的含义,也体现出人们对于生育的重视。

湖南嘉禾习俗,陪送嫁妆以被褥为重,“凡奁尚被褥,谓之‘铺陈’,有多至九者,分为头扛至若千(干)扛”。之所以称“扛”,是由于“铺必以枞荐卷之,二人以木舁之”,扛送至男家。富家扛数众多,但以头杠最为重要。头扛的抬行者“必父母俱存之童子”,因为所扛内容为“鸳鸯被”。挑选父母俱存的男童来扛送鸳鸯被,其含义无需多言,还是盼望早日生育男儿。①(参见《嘉禾县图志》卷九,《礼俗》,民国二十七年刻本)

中国传统社会,婚姻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生育后代承接宗族香火,是婚姻的主要目的之一。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婚姻的这一目的也充分体现在嫁妆之中。

(第二节 嫁妆的提供者与陪送方式)

清代,嫁妆一般由父母为女儿筹办,并通过一定的仪式送到婆家。除父母外,嫁妆的提供者也可能是家庭的其他长辈、亲友,甚至是当地的官员、豪侠等,而陪送嫁妆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一、嫁妆的提供者

从清代的史料来看,大部分女性的嫁妆是由父母提供的,因为为子女完婚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父母的责任,他们有权决定子女的婚姻大事,而儿子成婚需要的聘礼,女儿需要的嫁妆也都由父母置备。女儿出嫁时,但凡稍有能力的家庭都会为其置办一份体面的嫁妆,即所谓的“奁妆丰盈,父母常情”②(《巩县志》卷七,《民政·民俗》,民国二十六年刻本),此处无需赘述。除父母外,亲友、拟制的亲属、夫家等都可能成为嫁妆的提供者。

1 “添箱”礼

清代许多地方都有“添箱”的习俗。“添箱”,也称“填箱”、“添妆奁”、“助奁”、“添房”等,即在婚前由女家亲友赠送部分生活用品,作为嫁妆。

添箱礼可以为衣料、刺绣、食品等,也可以是金钱,礼物的丰俭“以谊之亲疏而定”①(《武安县志》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462页),越是近亲礼物越贵重,像外祖父母这样的重要亲属“有自添一担箱者”(兴宁)②(《兴宁县志》卷五,《风土志》,光绪元年刻本),或“衣饰则仅见外母家”(嘉禾)③(《嘉禾县图志》卷九,《礼俗》,民国二十七年刻本);而亲戚越疏远礼物则相对越轻微。对于亲友送来的添箱礼,女家要“书于柬,曰‘奁仪’”④(《江津县志》卷十一,《风土志》,民国十三年刻本),即将何亲友送何礼物清楚地登记在册,以备将来对方家庭嫁女时予以相应的还礼。也有的地方要对添箱礼即刻回复,如嘉禾于亲友添箱(当地称为“妆嫁”)时当即“答礼”:“凡女家于妆嫁必答礼”,答礼用“红绳、盥巾、女花帕”等物,“红绳市购,巾帕自织”,“有耗至千数百端者”⑤(《嘉禾县图志》卷九,《礼俗》,民国二十七年刻本)。以千百计的红绳巾帕答礼,无疑给女家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但也从中反映出添箱的亲友之多,礼物之盛。

“添箱”所赠的金银可用来置办新妇婚后所需的生活用品,其他物品则作为嫁妆的一部分,由女儿从娘家带到婆家,多用于婚礼之后分送婆家亲友。在敬宗收族的中国传统社会,一个家庭遇有婚嫁大事,族内众多家庭、亲友皆来相贺,这就需要大量的礼物分送馈赠,方为不失礼。如湖北黄安,成婚“次日行堂见礼,拜天地、祖先、尊长,出奁物分送家人”①(《黄安县志》卷一,《地理志》,光绪八年刻本);广东东莞、新宁、茂名等地将分赠给亲友的奁物称为“荷惠”,新妇“次日见舅姑、亲属,献币帛、帨履,曰‘荷惠’”②(《东莞县志》卷九,《舆地略·风俗》,民国十六年铅印本;《新宁县志》道光十九年刻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821页;《茂名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光绪十四年刻本);浙江《路桥志略》记载,当地新娘拜见舅姑之后,“复以被褥、鞋帽等物馈送舅姑及亲属,曰‘分妆’”,并说:“吾乡婚嫁仪节虽太觉繁重,然告朔饩羊之礼犹有存者,惟分妆、送礼二事最为糜费。分妆,须由新妇母家预备被褥、衣料、鞋帽、杂件分赠亲戚与婢仆,且及婢仆之相熟者。以分妆之丰啬为体面之荣辱,而女家之贫乏者或因此而影响及于婚姻问题焉。”③(《路桥志略》民国二十五年杨绍翰排印《崇雅堂丛书》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858页) 上至公婆,下至婢仆都要分赠礼物,使得“分妆”成为婚礼中最为繁琐、靡费的事情,当然,也是婚礼中重要的仪式之一。如果此事处理不当,很可能引起婆媳、妯娌、亲友之间的口角,以至影响到婚姻问题。而“分妆”所需要的贵贱不一、数量庞大的礼物,仅凭娘家很难备办齐全,一般而言,除婚后送给舅姑等重要亲属的礼物由娘家甚至新妇本人认真准备外,其他分送较疏远亲友的礼物大部分来自“添箱”。譬如湖南辰州“嫁女用嫁履盈筐,庙见后以送其夫族”④(《中国风土志丛刊》第9册,《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六,1144页)。亲友“添箱”的礼物虽然算不上贵重,如上表中,嘉禾县“添箱”,“率以片糖、烟叶,片糖以备婿家吃糖茶,烟叶以备新娘馈客烟也”⑤(《嘉禾县图志》卷九,《礼俗》,民国二十七年刻本),以及其他诸如鞋子、巾帕等物,许多都是女家准备不及的细小物品,“添箱”礼尽管不是嫁妆的主体,却是对父母所筹备嫁妆的重要补充,在婚礼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2亲属提供嫁妆

除父母外,兄长、叔伯等近亲也是女性嫁妆的主要提供者,特别是在那些父母已经过世,或者父母虽在却老迈病弱没有经济能力为女儿提供嫁妆的家庭,嫁妆多靠近亲提供。如清代名臣骆秉章之妻金氏,嫁妆十分丰厚,骆秉章正是凭借妻子的财力和金家的经济支持而功成名就。金氏的婚姻大事由其兄长决定,嫁妆也是由兄长提供的①(参见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2077页);再如曾国藩之女曾纪芬共有三千两银子的嫁妆,其中一千两为叔父曾国葆的遗产,则是叔父提供了纪芬的部分嫁资②(参见曾纪芬:《崇德老人自订年谱》,19页);清人龚炜之妻自幼失母,其父托孀姑王夫人“训育之”,“夫人爱之甚,临没亦授产五十亩”,龚妻的奁田由姑母提供③(参见龚炜:《巢林笔谈》,23页)。

除具血缘关系的亲属外,还有一些拟制的亲属,如义父母,也是嫁妆的提供者。如郑成功的母亲翁氏被日本国王认为义女,其“妆奁甚盛”,由日本国王提供。④(参见《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六辑,《台湾外记》,73页,台北,大通书局,1987) 光绪年间,某道监察御史阎锡龄,为子娶木商女,“女曾认某福晋为义母”,迎娶时,“妆奁多至百余起,璀璨耀目,半为福晋所赠,远近争羡艳之”⑤(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2108页)。江夏陈芝楣,原聘商人之女,后父亲去世,家境贫困,“乃奉母命至江宁,贷于外舅外姑,供秋试赀”,不料“商拒之,且迫使退婚”。名妓李小红“悯之”,“慨赠五百金,劝回鄂乡试,且与订婚约”。明年,陈芝楣“成进士,中探花”,“商女忿,郁郁死,而商亦大悔”。为表示补救,商人将妓女李小红赎出,“为义女”,并“浼人为媒,奁赠十万金”⑥(同上书,2076页)。

3男方家庭提供嫁妆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 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

    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

    闯入历史尘封千年的禁地,窥探谁都不曾告诉过你的秘闻轶事!你知道康熙登基原来还仰仗一位德国人吗?你知道皇子们每日的生活有多苦吗?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响的一个马屁是谁拍的吗?你知道皇帝吃饭要有多少讲究吗?你知道秦桧与岳飞之间到底是何关系吗?
  •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实行两都制,大都是首都,上都是陪都、夏都。两都是元代的政治中心,皇帝每年来往于两都之间。本书对元代两都的建造、城市布局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述。大都的建造为今天的北京奠定了基础,上都则是中国古代具有典型意义的草原城市。对元史、蒙古史、中国都城史以及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收美女、战猛将,废话不多说,精彩在文中!!!!!!!!!!!!
  •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他们是领袖,是轰动一时的大人物,然而却以不为人知的方式被人谋杀,究竟是什么原因?里面又存在什么惊天阴谋?这就是本书欲向读者揭露的秘密之所在。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盛婚之逃跑王妃

    盛婚之逃跑王妃

    她是商家大小姐,新婚当日没有等来迎娶的花轿,等来的却是后姐嫁给了自己夫君的消息,气愤的自杀而死。再次睁开眼,当她,变成她,本想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吸血王爷,为了她逐渐的将自己隐藏的实力显现,只为保护她,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可是却因为一个误会从此开始了吸血王爷漫长的寻妻之路。*****“滚开。”荣儿带着站在黑衣人的前面丝毫不怕这传闻中的吸血王爷,和王爷对视着。“把我娘放下。”“看清楚了,这里可不是你能撒野的地盘,就算是你是我的儿子我也不会放过你的。”“哼,那要看你有没有那个能力了。”王爷的人马和荣儿的人马就在皇宫门前就这么对上了。“荣儿你。”“娘,没事的,爹不在身边的时候就由我来保护你。”“你说谁是你爹?”王爷在听到荣儿到现在还叫别人爹的时候简直就是被气的火冒三丈。“王妃,你看着。”王公公一看这架势只有王妃有这个能力了。“王公公,我是司徒夫人,请不要叫错了。”*****“娘....”“娘....”两个高兴的孩子一起跑过去,眼看着就要扑过去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就这么华丽丽的僵住了。王爷在看到那两个孩子的意图的时候,立刻飞过来抱着柳茗倩飞出了好远。“娘....”“娘....”“闭嘴,你们这些东西,离我的倩远一点。”柳茗倩看到两个孩子脸上的泪水的时候,再次用自己的绝招对着王爷就是一脚,然后用力的一通王爷的肚子,在看到王爷痛的抱着肚子蹲下的时候没有一点担心,走到孩子的身边,一手拉着一个孩子向远处走去。“瑞儿,蝶儿我们去那边玩。”“哦,终于可以和娘在一起玩了,只是娘最好了。”瑞儿高兴的拉着娘的手蹦蹦跳跳的往前走。“娘,你看爹爹好像生气了。”蝶儿回头的时候看到爹爹看过来的眼神不安的问道。“不用管他,那是他自作自受。”
  • 神之契约

    神之契约

    龙腾大陆,一个拥有很多《魂之契约》的大陆。当那传说中战神与杀伐神的《魂之契约》出现在萧玉龙身上时,他又将面临什么样考验,与妖兽与仙界,神界又会有什么样事情发生,让主角一次次陷入危机,其看萧玉龙怎么化解危机,而走向真正强者之路。
  • 贤妃正传

    贤妃正传

    避过两次秀女大选,水梓颜从未想过此生还会再有机会进入皇宫。然而,命运捉弄下,她却不得不依照太后懿旨入宫为妃。自此后,黑暗诡谲,阴谋诡计,源源不断,经久不息。等待她的究竟是荣宠一时的风光显赫,还是埋没后宫的小小一粟?其实,只在君心而已。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伐道击法

    伐道击法

    石猴出,天地震,乾坤动,宇宙崩。一猴一术万道屈,一妖一棍神魔亡。亦仙亦妖伐万道,亦神亦魔击万法。创不朽,显伐戮。眨眼天地裂,抬手星辰陨,伐万道,破万法,挥手逆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调戏贵妃

    调戏贵妃

    偶的王妃群:11549481欢迎大家进来小坐~~她曾是天之娇女,潇洒人世。他曾是九五至尊,万人景仰。因缘巧合,她被贬下凡,接受命运试炼。痛苦轮回,受尽折磨。他因爱生恨,徘徊在爱恨边缘,成为折磨她的利剑。宫闱重重,遮挡的,是极尽奢华,还是阴狠毒辣?自古红颜多祸水,她又能否成为例外?追寻所爱,又是何人?江山美人,何处才是英雄冢?一江春水,掀起巨浪滔天。江山为之而动,各国纷争不断。究竟是谁,赢得美人归?冷酷的他,邪佞的他,抑或……温柔的他?不论是谁,都必须为她受尽折磨。黑暗之中,谁在幕后操控结局?又是谁,一手导演这出闹剧?而当她终于拾起勇气,妄图与命运抗争,又发现什么惊天秘密?天、地、魔、神。四界恩怨,重新展开。卷入其中,成为受人操控的棋子?还是积极反抗,成为最后的赢家?即使前方布满荆棘,她也要勇敢前进。即使必须血染双手,众叛亲离,她也不得不挥剑斩情丝。只为了,让自己活下去。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大家喜欢的话一定要收藏起来哦~~觉得精彩就拿票票砸偶~~认为不足便发表评论~~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让贵妃变得更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推荐好友的文文~《女尊》,作者:小路链接:《猎情宠物奴》小路《千金罪》小猪http://m.pgsk.com/MMWeb/m.pgsk.com希望大家踊跃留言,给我动力!O(∩_∩)O
  • 十五年等待候鸟

    十五年等待候鸟

    根据本书改编的都市青春偶像剧《候鸟之恋》,由张若昀、孙怡、邓伦、张雪迎、李宗霖、刘美含、代超等联袂主演,8月6日深圳卫视再次开播。讲述一个平凡的女孩黎璃用十五年时间暗恋一名叫裴尚轩的男生的故事:黎璃的掌心有一道疤,切断了事业线、生命线、爱情线。这是裴尚轩留给她的伤痕,永不磨灭。整整十五年,裴尚轩终于爱上了黎璃,但是,她对他的爱已不能继续。原来爱情不是候鸟,它没有归期。“你知道我想要什么!”话没说完,他就扑了过来!谁叫她恬不知耻,半夜还赖在他房间不走……她本长得丑,觉得自己很安全,不料一夜之间成了他的菜。哭过天,骂过娘,坐过牢,割过脉,却还是逃不过他的五指山……读原著小说才是正确追剧方式,还有作者新增的三个番外的读者福利哦!
  •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获得健康主要有三种途径:养生、保健与治病,在祖国医学中,能够同时发挥这三种作用的方法很多,按摩、食疗养生就是其中一种!最了解身体的莫过于自己,科学证明,手对身体具有极强的感知力,通过对经络、反射区、穴位进行按、揉、压、搓等操作,能够将这种感知传达给身体各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自愈潜能。
  • 搞鬼:废柴道士的爆笑生活2

    搞鬼:废柴道士的爆笑生活2

    史上最废柴的道士——马力术,是一个以贴小广告为生的“文化工作者”。他出生在一个历代都有一个有通灵能力传人的道士世家,而这一代的通灵能力又刚好遗传到了马力术身上,于是他继承了他爷爷的二叔的大爷的曾孙子留给他的一座二层小楼,开始了他的道士生活。这座二层小楼位于极阴之地,里面住着一个大舌头吊死鬼、一个男人头、一个没舌头的小鬼、一个狐狸精、一个画皮妖,还有一个神兽——貔貅,这些鬼和妖各自都有一段既纠结又爆笑的故事,请听马力术为您娓娓道来……
  • 教父的祸水舞娘 (全本完结)

    教父的祸水舞娘 (全本完结)

    曾几何时,刻骨铭心的爱恋变成了别人眼中不要~脸的勾~引。踉踉跄跄的离开,就像跌跌撞撞的来。岂知一回头,她就陷入了另一个男人层层编织的罗网。第一次,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以身相许,却不知道此他非彼他。第二次,为了救命恩人的安危,她再次委身,换来的却是自己的心悸。第三次……第四次……一次次的沉沦,一次次的放纵,最后失掉的不仅仅是身体。“做我的女人,我会疼你、宠你,给你想要的一切,只除了一样东西。”他这样说的时候,修长的手指穿过了她浓密的发。她是谁?谁又是她?千帆过尽,才发现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烟花灿烂终归会趋于平息,就当作是盛世繁华谢幕,到头来剩的还是自己。纠缠仍在继续……跳舞、跳舞、跳舞,脚步开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