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六大茶山基诺族的祖先是三国时代跟随孔明南征而来的,因途中贪睡而被“丢落”,进而附会铺陈为“攸乐”一名的来源。这些被“丢落”的人虽然一觉醒来后便日夜兼程地追上了孔明,可是孔明已不再收留他们,但为了这些落伍者的生计,孔明即赐以茶子,命他们好好种茶为生,同时还命他们照其帽子的式样搭屋而居。据说基诺族居住的状如戏剧中孔明帽子的竹楼是得到孔明的启示建造的。一说孔明南征时途经西双版纳,军士见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有愿在此落籍的,求孔明给以生活出路。孔明视其气候、土质适宜种茶,遂由内地带来茶种,令军民种植,教以栽植,每年冬季让内地乡亲驮运内地之物来与他们交换茶叶,并看望他们一次,使落籍军属得见老乡及家乡风味,再则使少数民族人民得闻中国政治、文化、语言,永远归顺于中国。其实,据考证,孔明南征并未到过西双版纳。至今,攸乐山又称孔明山,攸乐山和易武人尊称孔明为“茶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孔明生日这天,要集会纪念孔明,放“孔明灯”,称为“茶祖会”,以示对孔明的怀念。据传,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由孔明遗器而得名。六大茶山所产普洱茶在清朝时达到极盛。《檀萃滇海虞衡志》记载:“普洱茶名居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揣,六日慢撒,周八百里,八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明末清初,许多南下的石屏人看到六大茶山气候适宜,土地宽广肥沃,适宜发展茶叶,便相约“奔茶山”。他们在六大茶山开荒种茶,开办茶庄制普洱茶,著名的同兴号、同庆号、乾利真、同昌号、安乐号、东和祥、东顺号、鸿庆号、天顺祥等20多个茶庄生产的普洱茶,名扬四海,普洱茶的年产量达10万石。这一时期,六大茶山几乎家家种茶,户户卖茶,马帮塞途,商旅充斥,每年约有五万匹马于春、秋两季前来驮茶,形成了普洱茶的极盛时期。
沁人心脾的生命活力——碧螺春
凡是品过碧螺春的人,都会十分赞赏它的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但其名之来历却鲜为人知,那么碧螺春是怎么来的呢?谁是碧螺春采摘第一人呢?所有名茶的创始人大多难以找到,于是,当地人便往往赋予这些名茶以神秘光环。碧螺春也不例外,它的来历与传说中的一位美丽姑娘有关系,那么,这位姑娘与碧螺春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原来,很久以前,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优美清脆,山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之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婉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的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在某年早春的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盘踞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建庙,且要每年选一位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答应,恶龙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阿祥趁更深夜静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之中。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然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繁叶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到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刚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当阿祥问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给阿祥饮用。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挚情回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元气,最终憔悴而死。阿祥万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恸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摘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
传说只不过寄予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于是,人们为了让碧螺春之名的来历趋于真实,便有了接近于平民的关于碧螺春来历的说法:洞庭东山碧螺石壁,长出了几棵野茶树,每年都会有当地土著居民采摘回来饮用,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康熙年问,大家仍然按照以前的惯例去采摘,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但采摘茶叶的人因为一次采摘得太多了,没有办法,只好将多余的茶叶放到自己的怀里,茶叶得到体温的帮助,散发出了奇异的香味。采摘茶叶的人惊讶地大叫:“吓煞人的香味啊!”碧螺春因山得名。
这些民间口耳相传的逸事,已经无从考证了。而比较认可的关于碧螺春的来历是这样的。康熙皇帝于公元1699年春天第三次南巡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
康熙皇帝品尝后,顿党清香醇甜直透肺腑。但一听说这茶名叫“吓煞人香”,又觉粗俗不雅,于是很想给它重新取个名。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康熙皇帝非常熟悉古代的一些咏茶诗词,如苏轼曾说:“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试焙新茶诗》)又如李清照说:“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小重山》)“武林春”也好,“一瓯春”也好,都指代茶叶。于是,康熙皇帝根据此茶色泽澄绿如碧,外形蜷曲如螺,恰好又在春天采制于碧螺峰上,欣然将它题之为“碧螺春”。这一改,确实富有诗意,文雅得多,也贴切得多。“碧螺春”从此成为贡茶,当地官吏每年必采办朝贡进京。
碧螺春:天时地利孕育的名茶
不管碧螺春的名称由来如何,该茶历史悠久,早为贡茶是毫无疑义的了。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个宛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 200—1 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汽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碧螺春之所以有名,除了其来历的神秘莫测外,更多的应当是其优良的制作工艺,那么碧螺春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原来,碧螺春采制技艺非常有讲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始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O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万~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的记载,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工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合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l千克芽叶,需费工2至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至9时采摘,9至15时拣剔,15时至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时,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
搓团显毫是形成状袱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30~40℃,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碧螺春分7级,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碧螺春的品质优异,其特点是:条索纤细,蜷曲似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的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尝高级碧螺春颇有情趣。品饮时,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茶,或用70~80℃的开水冲泡。当碧螺春投入杯中时,茶即沉底,瞬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官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碧螺春贮藏方法也十分讲究。传统的贮藏方法是纸包茶叶,袋装块状石灰,茶、灰间隔放置缸中,加盖密封吸湿贮藏。随着科学的发展,近年来亦采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与空气隔绝,放在lO℃以下冷藏箱或电冰箱内贮藏,久贮年余,其色、香、味犹如新茶,鲜醇爽口。颇具神奇色彩的佳品——乌龙茶
乌龙茶作为天下名茶,对于其来历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有传说,也有故事,这给乌龙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有些神话味道的传说是:很久以前有一个龙太子,他因触犯天条被贬,发配到一个叫乌龙潭的地方。有一年,乌龙潭所在的地方大旱,乌龙潭快要干涸了,龙太子奄奄一息。恰好有一个美丽善良的村姑路过乌龙潭,把已经奄奄一息的龙太子救活。可是过了不久,这地方发生了瘟疫,那位村姑及村民因传染了瘟疫而病危,龙太子为了救活他们,毅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吐出了龙珠化为茶树,茶叶救活了村姑及一方村民。人们为了表示敬意,称呼龙太子为乌龙太子,所化的茶叶称为乌龙茶,乌龙茶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
此传说的民间版是:当时在武夷山产茶最好的地方星村镇,有一个老茶农家里很贫苦,一面在山上种茶,一面家里养了几只母鸡,母鸡下了蛋以后就拿到圩上去换盐巴,他就靠着鸡蛋换盐巴来过日子。有一段时间他感到很奇怪,只听母鸡叫,等他去鸡窝捡蛋时蛋就没有了,他就觉得很奇怪,是不是有小偷来偷呢?一想也不会,因为山里人很淳朴,怎么会来偷鸡蛋呢?他就偷偷地躲在那里看,看到一条黑色大蛇爬过来,母鸡一离开鸡窝,这条蛇就把鸡蛋给吞了,他想:原来是这家伙夺了我的饭碗。想去打吧,老人家又怕被蛇咬,那怎么办呢?山里人有山里人的智慧,他就跑到河滩上捡了个鹅卵石,跟鸡蛋一样,把蛋清涂在鹅卵石上。第二天,等母鸡一叫,他抢先就把蛋拿走了,把涂了蛋清的鹅卵石放在鸡窝里,那蛇傻乎乎爬过来一口就把石头吞了,吞了以后,肚子鼓起来,蛇很痛苦,挣扎着摇摇晃晃地就爬走了。老大爷带着得意的微笑:“那么大石头吞下去,这下你非死不可了。”没想到好景不长,鸡蛋又不见了。他想也许又有其他蛇来吃,就躲在那儿看,奇怪了,不是其他蛇,是那条蛇又来了。他想真奇怪,那么大的石头吞下去蛇都能活?他就捡了更大的鹅卵石,照上次那种做法。蛇思维比较简单,又一口吞了,当蛇爬走的时候,老大爷就跟在后面看它怎么办,结果这蛇慢慢地爬呀爬呀爬,爬到一棵茶树那里去,抬起头就去吃那树的叶子,一天,两天,过了几天,这条蛇吃了茶树叶子连石头都消化掉了。
另外一种相对可信的说法是:乌龙茶最早发源于福建省安溪县,清朝雍正年间,在安溪的深山里,住着一位猎人,名叫胡良(也有一种说法是苏龙)。有一天,他偶然发现一座山上长着一丛丛小树,枝叶墨绿葱茏,便随手摘下一枝,放在背篓中遮盖猎物,翻山越岭,直到太阳快下山才回到家中。回家后点火烧水,山风吹过,忽闻得一阵清香,接着收拾猎物时,发现清香来自背篓中的那枝树叶。胡良试着摘下几片叶子,用开水冲泡,喝到嘴里,不仅香醇,而且顿觉口舌生津,烦躁尽消。胡良心想这一定是仙树,立即起身重返深山摘了一大捆枝叶回家,但用此叶泡水,却变得又苦又涩。胡良想了半天,为什么从同样的树上采来的枝叶,味道不一样呢?细想过后,悟出了一个道理。原先采的枝叶经过大半天晒,所以产生清香,因此决定摸索加工制作香茶的方法。经过反复试制,终于找到了经过晾晒、搓擦、炒烘等过程制作香茶的途径。香茶制作成功后,流传四方,胡良的名字也随之广为流传。按安溪的方言,“胡良”与“乌龙”语音相近,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出产的名茶称做“乌龙茶”。
传说也好,故事也好,可以肯定的是,当前学术界对乌龙茶的说法不同,有的是因为生产这种茶最适宜的品种,开始的时候是矮脚乌龙、软枝乌龙,所以把这种茶叶叫做乌龙茶。也有的人说是纪念创始人苏龙,把乌龙茶叫做这个名。另外,更主要的就是这种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茶粗枝大叶,这种茶泡到碗里,就像黑色的龙在游泳一样,所以人们根据它的外形把它叫乌龙茶。